佛说十善业道经(第六十六集)2000/09/02新加坡淨宗学会档名:19-14-066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六十六集) 2000/09/02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66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面,倒数第三行看起:
【复次龙王,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贪、瞋、痴是三毒烦恼,要用现在大家容易懂的话来说,就是三种根本的病毒。我们人身体不健康,有很多病痛,是从这儿来的;人有六道生死轮迴,也从这儿来的。如果把三毒烦恼拔除,不但你身体健康长寿,永远不生病,而且六道轮迴也没有了。所以佛在一切经论裡面特别强调十善业道,特别在这一部经上,这一部经是佛家修学,无论是大乘、小乘,是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这是共同学习的科目。离开了十善,就不是佛法。而且佛在此地特别嘱咐我们,菩萨何以能成菩萨?就是昼夜常念十善,没有间断的,思惟十善,观察十善,不容许毫分不善间杂,这就成菩萨,这就超越六道,就能转凡成圣。
我们凡夫修行,为什麽这麽艰难?十善没有完全做到;纵然做到几分之几,还掺杂着不善在裡头。我们自己很冷静的做一个深深的反省,我们的十恶多过十善,这样的人念佛都不能往生。所以诸位要记住,为什麽念佛不能往生?因为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不是上善,阿弥陀佛纵然慈悲接引我们,那个地方的大众不能容纳你,所以你还是去不了。由此可知,十善是多麽重要。不仅仅佛家重视,我们再看看,所有的宗教都讲到十善。由此可知,十善业道是世间所有宗教共同修学的法门,我们怎麽能疏忽!来生要得人身,要修十善业道;来生要生天,也要修十善业道。如果不能修十善,还是造十恶业,三途就有分。
我们的眼光要看得远一点,不要怕死。哪一个不死?人都是要死的,早一天死跟晚一天死毫无差别,所以我们不怕死。问题是死了以后到哪裡去?这个问题严重了。佛家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是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因,因果永远在循环,所以它是转变不空、循环不空、相续不空,这是真理,世出世间法的定律。我们真正明白、觉悟了,绝不贪图眼前这几年的享受,这个享受是将来痛苦的根源。我们能够放下这几年物质、精神上的享受,你得来是生生世世永远的安乐,要懂这个道理。善行的标准,什麽是「善」?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怎麽样利益?自己要做一个样子给社会人看。
学佛,佛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样子,我们要能够彷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他是王子出身,他可以继承王位,他能够捨弃。捨弃他的地位,捨弃他的富贵,捨弃他五欲六尘的享受。他有妻子,他能捨弃。过什麽样的生活?过世间最贫苦的生活,给我们做榜样。他教我们放下,他自己确实彻底放下了。世尊如是,你再看看《新旧约全书》,耶稣基督亦如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亦如是。再仔细观察佛家诸大菩萨、祖师大德,个个示现的无不如是。我们从这个地方觉悟,从这裡省悟过来。
怎麽救自己,怎麽救世人,来挽救这个劫难?要以身作则。如果说的是一套,行的是一套,无济于事,不能转变业报。不但不能转变业报,而且我们还有很重的罪业。什麽罪业?破坏佛教的形象;这一条罪业就是等于破和合僧,四众弟子都有分。我们要晓得,决定不能大意,决定不能疏忽。佛家的四众弟子,在家出家,念念为众生,念念为正法久住。这样殊胜的大法,今天为什麽衰落到这个地步?没有人依教奉行,没有人为人演说。为人演说就是弘法利生,依教奉行就是自度。依什麽教?依十善业道。
我们大家都修淨土,修淨土何必要这样重视十善业道?诸位看看《观无量寿佛经》,佛跟我们讲修学的基础「淨业三福」。淨业三福裡面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就是指这部经。孝亲、尊师、慈心,落实在十善业道;没有十善业道,你前头都做不到,你不孝、不敬,没有慈悲心。这个慈悲心是对一切众生无私无我的爱心,把十善业道做出来给大家看,让他在见闻觉知裡面有所体悟。觉悟他才回头,不觉悟是不会回头的,所以世尊这麽重视。有这个基础,才能够修淨土。淨土是大乘法,但是我们其他的没有,只有这麽一条,念佛能够往生凡圣同居土;淨业三福具足这一条,少分,我们修这个法门能成就。如果再能具足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三句话你能做到,你念佛往生方便有馀土。如果再把第三条也做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往生的是实报庄严土。修行的根基在此地。
《无量寿经》裡面,关于十善讲得也很多,「三辈往生」就具足十善法,我们怎麽能够疏忽?淨宗的同学,我们的朝暮课诵,早课选读的是四十八愿,晚课选读的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内容是什麽?五戒十善,这裡面讲得详细。每天做晚课,用它来反省、检点:佛教我做的,我有没有做?佛不许可我们做的,我有没有犯?这样做晚课就有功德。不是早晚课念一遍给佛菩萨听,那有罪过。什麽罪过?欺骗佛菩萨。早晨在佛像前骗他一次,晚上又骗他一次。你的罪过不落地狱谁堕地狱?早课用意是叫我们发心,我们要发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心、一样的愿。晚课是检点我们自己的心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改过自新。
烦恼裡头最严重的是贪欲,我们在这一段讲得也特别详细。瞋恚怎麽起来的?贪不到才瞋恚;如果你所贪欲的都能得到,你就不会起瞋恚了。诸位要晓得,贪瞋痴是妄念、是妄心、是邪知邪见,自性裡头本来没有这个东西。我们很不幸,无量劫前迷失了自性,长劫轮迴染上这个毛病。就像吸毒的人染上了毒瘾,自己总要觉悟,染上这个毒瘾,现在要决心戒除。世间吸毒的人戒毒都不容易,这个无始劫以来的毒瘾已经生根了,要戒除它当然是更难。怎样能戒除?佛菩萨教导我们,我们自己这一生修学的经验,证明佛在经论上所教导我们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只有这一个办法我们才能够戒除这个毒瘾,才能回头是岸。
每天读经都还不够,要研究讨论,要详细讲解,一天都不能放过。古时候寺院丛林每天有八个小时讲经,有八个小时修行。修行是什麽?反省、思惟,改过自新,这叫修行;修行是把自己的过失、把自己的毛病修正过来,这叫修行。现在一般寺院庵堂裡这样的功课已经没有了,都流于形式,所以才叫迷信。佛法原本是教学,流于形式,实质内容没有了,就变成宗教,变成迷信。没有能力辨别是非,没有能力辨别善恶,当然更没有能力辨别真妄,甚至于连对自己利害得失都不能够辨别,这是迷惑到所以然处!我们自己迷惑,带给社会大众是痛苦,一定要觉悟。我个人觉悟,个人解脱了;帮助别人觉悟,别人也能得解脱。
续-《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六十六集) 2000/09/02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66》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诸位要记住一个事实,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两三个人而已。」什麽原因?这两三个人真干;念佛不能往生的没有真干。在古代,每一个人知道自己修行,所以佛只是讲经说法,从来没有领众共修过。我们在经典裡面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带领大众打个禅七、打个佛七,没有这个事情,世尊四十九年只有讲经说法;修行在个人,各个人闻经明理之后,都知道修行,所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可是到了末法时期,众生根性钝了,烦恼业障重了,不知道修行,懈怠懒散,这很可惜。所以马祖道一和尚跟百丈禅师发心提倡共修。共修是依众靠众,儒家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大众在一块的时候,我们懈怠就不好意思,用这个方法成就了不少人,功德无量。个人能够修行成就的,跟诸位说,上上根人;中下根人个人修行成就很困难,必须要依众靠众,这才有大家共修,集合同学们,志同道合的,每天在一起研究讨论。理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瞭,我们才有能力应付这些複杂的事相,在这个滚滚红尘裡面得清淨心。
生活在一起,互相协助,互相照顾,这就叫依众靠众。靠大家帮助,靠大家协助,成就自己,务必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消除掉。淨宗是大乘,古德告诉我们,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当中的一乘,无比殊胜的教法。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的话,你的观念、你的言行,必定不同于凡夫。为什麽?一定要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自己一个人躲在家裡修行成就了,不足以为社会大众做榜样。所以菩萨能够捨己为人,念念为社会着想,念念为世界的和平安定、众生幸福着想,从这个地方做出贡献,这是大乘菩萨。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