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六
摘自《佛说阿弥陀经疏钞》至于数丈。一日忽东回。门弟子喜曰。师归矣。巳而
果然。时号摩顶松云。按师誓言自要。不爽如是。真
语实语。亦什师舌根不二。诸佛舌相。广长意也。所
译此经。焉可不信。联比者。先后重译也。小异大同
者。梵音稍别。及语有繁简。如恒河殑伽。六方十方
之类。而大意一无相乖也。皆弘者。法华三译。秦本
盛行。此经二译。亦复如是
○二明释
次明释此经者。论则有天亲菩萨无量寿经论。解则
有慈恩通赞。海东疏。孤山疏。 对大佑略解等
天亲菩萨者。常入日光定。升兜率天宫内院。亲觐
慈氏。造无量寿经优娑提舍。优婆提舍者。此云分
别义。慈恩法师者。讳窥甚。姓慰迟氏。敬德犹子也。
奘师度之出家。学通大小。造疏计可百卷。释弥勒
下生经。毛锋得舍利二七粒。复示西方要义。有弥
陀经通赞一卷。海东法师者。讳元晓。其疏此经。大
率依论为主。孤山圆法师者。十疏流通。此疏居一。
义渊。净觉。越溪等。历代诸师。种种解释。率多散没。
至元大佑师者。乃有略解。今唯海东越溪大佑所
解仅存而巳。世远人亡。经残教驰。遂令如是广大
深远法门。不得人人晓了。宁不悲夫
若夫远承佛旨。弘阐秘宗。为论为文。为集为录。为传
为偈。为赋为时。交赞互扬。其丽不亿。莫不叮咛恳告。
感慨悲歌。普劝迷流。同归觉路。一曾过目。可弗铭心
上文专指注释此经。今谓其余赞咏净土。所有言
辞。不可胜纪。为论。如十疑宝王等。为文。如龙舒无
尽等。为集。如决疑指妲等。为录。如净土自信等。为
传。如净土略传等。为偈。如径路修行等。为赋。如神
栖安养等。为时。如诸家怀净土等。告而曰恳。真 诚
之语。冀其信受而奉行也。歌而曰悲。凄楚之辞。或
能感发而兴起也。丽。数也。不亿者。亿不足以尽之。
言多也。此皆净土圣贤。千言万语。不厌繁重。直欲
生死海中。尽挈众生于彼岸而后巳。我等应当衔
恩报德。镂骨铭心。展转流通。递相劝导。如其置崦
不览。览而不信。不曰蒙之训。则曰寄寓之谈。独
且奈之何哉
○三明诵
次明诵此经者。如舌根不坏。天乐西迎。方解冤而往
生。未终卷而坐脱。归如入定。终睹白莲。银台而易金
台。粗乐而来细乐
舌根不坏者。智论云。有比丘诵弥陀经。命欲终时。
语弟子言。阿弥陀佛。兴诸大众。俱来迎我。后从火
化。舌根不灰。色相自若。天乐西迎者。宋唐世良。诵
弥陀经十万过。一日谓家人曰。佛来迎我。言巳。作
礼坐逝。其夜有利行人。在道味山上。梦西方异光。
幡华缤纷。音乐嘹喨。空中声云。唐世良巳生净土。
解冤往生者。宋上虞民冯[王*民]。少事游猎。见巨蛇。持
[矛*肖]将往刺之。时蛇在岩下。欲噬黄犊。[王*民]岩石压
之至死。蛇屡为崇。[王*民]修忏念佛经年。蛇不能害。一
日请问社净侣。诵弥陀经。合掌而化。未终坐脱者。
晋智仙法师。号真教。住白莲寺。十三年西向十念。
十二明不暂废。一夕微疾。命观堂行人诵弥陀经。
未终卷。安然坐脱。归如入定者。宋释处谦。精修净
土。一夕。诵弥陀经毕。称赞净土。告众曰。吾以无生
而生净土。如入禅定。奄然而化。终睹折莲者。宋嘉
禾郡钟妪。日诵弥陀经十遍。念佛不辍。一日语其
子曰。见白莲华无数。众圣迎我。遂端坐耸身化去。
银台金台者。怀玉禅师。台州人。布衣一食。 不
卧。精进念佛。诵弥陀经三十万遍。一日见西方圣
众多若恒沙。一擎银台。从窗而入。玉曰。吾一生精
进。誓取金台。何为得此。银台遂隐。玉感激。倍复精
进。三七日后。见佛满空中。乃谓弟子曰。金台来迎。
吾生净土矣。说偈含笑而逝。郡守段公异之。作诗》
赞美。有枝低只为挂金台之句云。粗乐细乐者。元
子华禅师。大历九年。于润州观音寺。诵弥陀经六
月。忽得疾。夜闻香所乐音。空中告曰。粗乐巳过。细
乐续来。君当往生。长久念佛而化。异香连日不散
又若书写则化被苍生。讲演则祥符白鹤
书写者。唐善导大师。凡得[贝*亲]施。用写弥陀经十万
卷。劝人受持。亦有读诵至十万遍者。五十万遍者。
僧俗归仰。至有感极焚身供养。得念佛三昧者。不
可胜纪。讲演者。宋沈三郎。晚岁回心念佛。因病。请
僧讲弥陀经。易衣而终。缩膝欲起。二子局于名教。
以易龛为难。曳其胫直之。将入殓。忽举首出衣被。
矍然而坐。举家大惊。二子急前扶卫。乃以肘节捶
之。了曰。助父坐脱耳。竟坐逝。茶毗。有白鹤二十九
只。飞飞云表。久之西去
现前感应。则宝地遥观。克取往生。则涅槃非比。如斯
感应。屡见古今
宝地遥观音。唐大行禅师。初修普贤忏。后入大藏。
随手取卷。得弥陀经。日夜诵咏。至三七日。睹琉璃
地上。佛及二大士现前。僖宗闻其事。诏人内庭。赐
号常精进菩萨。后琉璃地复见。即日命终。异香经
旬。肉身不坏。涅槃非比者。梁道珍法师。讲涅槃经。
天监中。憩锡庐山。慕远公净业。禅坐中。忽见生活费上
数百人乘宝舫前迈。师问何之。答曰。往极乐国。因
求附载。报云。法师虽善讲涅槃经。亦大不可思议。
然未诵弥陀经。岂得同往。师遂废讲念佛。诵弥陀
经及二万遍。将终四七日前。夜四鼓。见西方争台
来至。空中皎如白日。声云。法师当乘此台往生。时
众咸闻天乐异香。数日香犹未散。其夜峰顶寺僧。
遥见谷口火炬数十。明燎彻夜。次日乃知师逝。如
上所录。皆修因证果。此感彼应。叠见层出。自古及
今。未及枚举
○四明持
若持名者。或一念而飞一光。或一声而出一佛。或响
弥林谷。或音彻宫闱。或六时系念。而依正盈空。或十
字标心。而圣贤入会。洎乎昭代。续有名流
此正胆执时名号也。净业诸贤。多不系载。姑举昭
灼世人耳目者一二。以为激劝。飞光者。唐善导大
师。人问念佛复天净土否。答曰。如汝所念。遂汝所
愿。于是导乃自念阿弥陀佛一声。帖有一光从其
口出。十声至百。光亦如之。光明满室。帝闻其事。敕
所居为光明寺。后登柳树端坐而化。出佛者。少康
法师。在鸟龙山。建净土道场。劝人念佛。众见师念
佛一声。口出一佛。至于十念。十佛次出。犹若连珠。
临终之日。口旋异光数道。奄然而逝。响弥者。唐道
绰禅师。平居为众讲无量寿经。将二百遍。人各掐
珠。口称佛号。或时散度。声播林谷。音彻者。唐法照。
于并州五会念佛。感代宗皇帝宫中闻念佛声。遣
使遥寻。见师劝化之盛。遂诏入宫。宫人念佛。亦及
五会。号五会法师。六时者。晋慧远法师。居庐山。制
莲华漏。六时念佛。澄心系想。后十九年。七月晦夕。
于般若台。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遍虚空。圆光
之呒量化佛。及菩萨众。水流光明。演说妙法。佛
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
至期。端坐而逝。十字者。宋长芦宗赜禅师。禅理洞
悟。宗说兼通。而远遵庐阜之规。建莲华胜会。其法
日念阿弥陀佛。或千声万声。各于日下。以十字记
之。一夕。梦一男子。鸟巾白衣。风貌清美。谓赜曰。欲
入公弥陀会。乞书一名。赜问公何名。曰。普慧。又云。
家兄普贤。亦乞登名。言讫遂隐。赜觉而语诸尊宿。
皆云华严离世间品。有二菩萨名。乃知圣贤幽赞。
以二大士书于录首。昭代者。今代也。如西斋。空谷。
天奇。毒峰等。皆近世高僧。笃信精修。匹休前古。相
续不绝。稍详往生集中。盖千万中。纪其一二而巳
至于感护则宿冤得度。恶鬼不侵。灵应则瞽目重明。
俘因脱难
冤度者。唐邵彪。镇江人。为诸生时。梦至一公府。主
者问汝知所以不第否。彪对不知。因使人引彪前
行。见大镬中。有蛤蜊人语。呼彪名。彪怖。遂念阿
弥陀佛。蛤蜊变黄雀飞去。彪后及第。官至安抚使。
鬼却者。佛世有一国邻于罗刹。罗刹食人无度。王
约。自今国中。家以一人。次第送兴。勿得枉杀。有奉
佛家。止生一子。次第充行。父母哀号。嘱令至心念
佛。以佛威力。鬼不得近。明晨往视。见子尚在。将之
而还。自是查之患遂息。目明者。宋崇氏女。双瞽。
念佛三年。精勤不替。双目重明如故。难脱者。元末
张士诚攻湖洲。江浙丞相兴战。擒四十人。囚槛送
戮。夜宿西湖鸟窠寺。大猷谋禅师。徐步廊下。囚见
师神观闲雅。持诵不辍。因求救拔。师教令至心念
南无救苦救难阿弥陀佛。中有三人信受其语。念
不绝口。天晓发囚。易伽锁。到三人。刑具不足。惟系
以绳。既而审鞫。知良民被虏者。遂得释
又复恶人则善和十念。地狱现而化佛空迎。畜生则
鸲鹆称名。形骸掩而莲华地发。何况身无重慝。报生
最灵。信愿熏修。宁成虚弃
恶人者。唐张善和。屠牛为业。临终。见群牛索命。于
是大怖。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念佛。僧至。谕云。经
中说临终恶相现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和云。地
狱至。急取得炉来。即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面西
专切念佛。未满十声。自方佛来迎我。即化去。 天
者。宋黄岩正等寺观。公畜鸲鹆。常念佛不绝。一日
立化笼上。观葬之。民政局 而土上出紫莲华一朵。寻土
中。则华从舌央面发。灵芝照律师。为之赞。有立亡
笼闭浑闲事。化紫莲华也太奇之句。如上持名所
举。自飞光出佛至此。亦千万中纪一而巳。慝者。恶
之匿于心者也。最灵者。人为万物之灵也。末复结
言。恶人念佛。尚得往生。何况 未如善和。畜生
念佛。尚得往生。何况灵而号为人类。以为比况。知
必生也。信愿熏修。所作唐捐。无有是处
○五结劝
是以一音始唱。千伸缩同赓。三学高僧。九流名德。若幽
若显。若圣若凡。如万水无不朝东。似群星悉皆拱北。
方之捷径。号曰普门。岂语虚语哉。决志求生。无容拟议
者矣
此总结净土法门。一切众生所皈依也。唱者导也。
赓者续也。始唱者释迦开示西方。众知始知净业。
是引而导之也。同赓者。六方赞叹。详如经文中说。
是续而和之也。三学者。谓禅教律三宗也。禅如永
明。以宗门柱石。而上上品生。圆照以独秉单传。而
标名莲境。教如僧睿弘辅什师。而莲华出榻。四明
中兴台教。而西向坐亡。律如灵芝。生弘毗尼。而死
生安养。清照大阐律学。而说偈西归。若广举者。不
可胜数。九流者。谓儒道农工医卜等也。儒如文潞
公。德业满朝。而结十万同生之缘。苏长公文行绝
世。而有西方公据之说。道如葛济之。舍仙学而回
心净业。鸾法师焚仙经而专修观经。乃至子间之
业岐黄而念佛。张铨之荷耒耜而称名。幽如冥君
敬礼。罗刹休心。心圣如文殊求生。普贤愿往。况显兴
凡。不待论矣。朝东者。会极义。拱北者。宗本义。喻净
土为真际所诣。势必向往。非强之使然也。捷径普
门。解见前文。重言结之。明不虚也。决志者。大本云。
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生彼国
土。则决定其志。无退怯也。拟议者。易曰。拟之而后
言。议之而后动。今谓不须拟议。昔有有言。卜以决
疑。不疑何卜。念佛往生。但谛信不疑而巳。何复拟
议为哉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一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