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27 11:17:47

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菩萨行证》

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一课 菩萨道的起点

    第一课 菩萨道的起点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者,都有资格称为菩萨。

    第一课,先说菩萨道的起点——发菩提心的因缘。菩萨,不是生下来就是菩萨,所谓:「没有天生的弥勒、自然的释迦。」从菩萨的因位到成佛的果位,是多生累劫,自初发心经过五十一个阶位精勤不懈地修行各种济世利人的功行而完成的。就如要成为大学教授,必须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最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等,才有资格任教。从无知的童蒙到广博的学士,除了本身的勤学好问,也须有父母、师长、社会诸多的因缘资助。同样的,要从初发心的菩萨因位到等觉菩萨的果位,发菩提心是重要的起点,但发菩提心也要辨别其邪正、真伪、大小、偏圆,以免误入歧途,偏离正道。

    如何辨别发菩提心的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呢?

    1.不为名闻利养,不耽世间欲染,只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2.不怕佛道长远,不畏众生难度,只为佛法兴隆,人民安乐,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3.不求个己解脱,不望当生成就,只为悲智双运,菩提道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4.不滞人天福报,不欲声闻独觉,只为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发菩提心的人,需要发恒常久远之心,视人溺如己溺,鼓舞内在的动力能源;以不忍圣教衰的护法精神及不忍众生苦的菩萨心肠,而发上弘下化的大愿,一方面勇猛地修习对治烦恼生死的法门,一方面无畏地深入五浊恶世,随处拔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示教利喜。如《现观庄严论》说,菩萨以「智不入诸有,悲不住涅槃」的悲智双运精神,同处众生的生死烦恼海中,发起大悲哀愍一切众生的利济之心,勇猛精勤地开展菩萨的世界。

    清朝省庵大师说,发菩提心有十种因缘: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久住故。

    发菩提心应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菩萨道的起点,就在慈悲的培养,方便的增加。菩提心不是一时的情绪,而是从生活中点滴的受持奉行:不放弃一个众生,不轻视一点小善,以佛道为依怙,以真理为法侣;如此行持菩萨道,才不致沈沦无边的苦海里。

    历代圣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均可作为修行人的典范。如《本生经》载,佛陀往昔行菩萨道时,曾不惜性命「舍身饲虎,割肉餵鹰」,以完成菩萨布施度的宏愿。作忍辱仙人时,为歌利王割截肢体,以不生瞋恨而完满忍辱之修行。另外,如舍利弗独自一人前往北方监造只园精舍,并勇敢地面对憍慢自高的六师外道,以神力降伏之。目犍连为维护正法的传布,无惧于异教徒的伺机迫害,终于为教殉难。富楼那到西方输卢那国教化粗犷的人民,只为佛法可以兴隆,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摩诃男自沈于水,以救族人,乃至须达多、梨师达多举所有资产以为供养、布施等,这一切都要靠菩提心发起的力量,才能有此大愿大行。

    刘宋昙无竭,历经险难,前往中印度求取经典,几乎丧命。唐代神会大师欲振师门六祖之风,设无遮大会论战时贤,多次遭遇迫害,甚至因御史卢奕的诬奏,奉敕黜离洛阳荷泽寺;然为大事也,不惜身命,终于确立南宗为正统禅门。智实大师因唐太宗重道轻佛,以僧为末座,智实不受诏令,被流放岭南,无怨无悔地说:「我非为争先末,只为让后世知大唐有僧耳!」惠主大师因陵阳公将驴骡放任在大殿游走,为力卫殿堂,以死抗拒,不惧权势。志超大师,不畏严敕——私自度僧者加以极刑,仍照常剃度,以维护僧宝。元代法珍比丘尼为法宝流通,毅然挥刀断臂募资刻藏,感动四方信士,发心赞助,积三十年始成《赵城金藏》。设若没有上述成千上万人的舍身舍命行菩萨道,佛法命脉如何延续于后世?

    修习菩萨道者,如果能发心严正,时时自觉有所不知、不净、不能、不圆,勤奋地遍学一切法门,心心上求佛道,念念下化众生,发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精神,此即为菩萨道的起点。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二课 菩萨道的实践

    第二课 菩萨道的实践

    吾人学佛修行,若依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自利,非是究竟圆满法门;唯有发心立愿,广修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道,才能自度度人,圆满佛果。

    第一课,我们从菩萨道的起点,略说发菩提心因缘,厘清发心的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后,进入第二课菩萨道的实践。所谓实践菩萨道,《维摩经》说:「直心是菩萨法,深心是菩萨法,发心是菩萨法,降魔是菩萨法。」虽然菩萨有无量法门,而归纳之则有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六波罗蜜等,是一切菩萨发菩提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应实践的法门。

    一、四弘誓愿

    所谓大乘四弘誓愿,即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起的深誓弘愿。

    1.因为众生多苦,所以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2.因为苦由业集,所以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

    3.为令众生向道,所以发愿无量法门誓愿学。

    4.为使众生证果,所以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因为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就要以四弘誓愿来弘扬四圣谛的真义。

    二、四无量心

    所谓四无量心,一是慈无量心,二是悲无量心,三是喜无量心,四是舍无量心。此四种无量心的实践,能降伏我们内心的贪、瞋、痴、慢等烦恼,体证菩萨无量无边的境界。

    1.慈无量心:就是给人信心。

    2.悲无量心:就是给人希望。

    3.喜无量心:就是给人欢喜。

    4.舍无量心:就是给人方便。

    菩萨觉知生死炽然,烦恼逼迫,仍本著「拔苦予乐」的本怀,视一切众生长者如我父母,幼者如我子女,菩萨不只是自己解脱,也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在《陀罗尼杂集》说,菩萨有四种大事:心如大地、心如大海、心如桥船、心如虚空,能长养一切善法,能包容一切差别,能启发一切欢喜,能成就一切因缘。

    三、四摄法门

    所谓四摄法门,是菩萨度众时的权巧方便,视众生根器、喜好的不同,令之转迷成悟。《法华经》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是。

    1.布施摄:是乃结缘行。凡是他人有所需求,合乎正道律法,即给予满足。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是也。以慈悲柔软之心,令亲近者皆大欢喜,并发起道心。

    2.爱语摄:是乃方便行。以柔和安慰语,令得欢喜;以慈悲赞歎语,令得信心;以增进善法语,令得清净;以圣贤饶益语,令得无畏而依附菩萨,接受道法。

    3.利行摄:是乃利益行。身常行善事,口常说善言,心常存善念。以此身、语、意三业之正行、正语、正念,以利益众生,劝发菩提道心。

    4.同事摄:是乃随顺行。如菩萨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愿力示现无量身形入诸六道,令众生在黑暗里见到光明,在无助中得到帮助,在彷徨时得到依靠,在苦难时得到救济。

    四、六波罗蜜

    所谓六波罗蜜,略称「六度」,「度」谓度迷到悟,度邪到正,度苦到乐,度此到彼,乃菩萨欲成就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

    布施度:是乃无相布施的无悭心。必须要能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与三轮体空相应,才是菩萨的布施。

    1.持戒度:是乃尊重有情的无犯心。必须摄律仪、摄善法及饶益有情兼行,才是菩萨持戒。 2.忍辱度:是乃难行能行的平等心。为一切道法而修习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观察法忍的忍3.辱法门,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生退怯,才能完成忍辱行满。

    4.精进度:是乃断恶修善的勇猛心。菩萨不畏诸苦,在修学道上能勇猛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不生疲厌地常于人间教化刚强众生,精勤不息。

    5.禅定度:是乃净秽一如的正念心。菩萨以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的禅定功夫,自他安稳。

    般若度:是乃空有无碍的智慧心。菩萨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随其所应,令众生发起善念,不堕烦恼,是菩萨的无量妙用。

    经云:「初发心如朝露。」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在前进菩萨道的过程中,如何坚固道心,不退菩萨誓愿?「四弘誓愿」是自我策励的德目,「四无量心」是皆大欢喜的妙法,「四摄法门」是福慧庄严的璎珞,「六波罗蜜」是普渡众生的慈航。

    菩萨道的实践,除了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门、六波罗蜜等,还有《金刚经》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般若观;《楞严经》的「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的慈悲观。菩萨在日常生活里,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心不著五欲尘垢,安住于正念,以水月为道场而作空华佛事。所谓:「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这才是菩萨「自度度人,自觉觉他」的伟大功行。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三课 菩萨道的次第

    第三课 菩萨道的次第

    大乘菩萨的思想,源于佛陀自述往昔因中所行所为,在十二部经中的「本生谭」提及有发心者,为求佛道,精勤不休;为利有情,不惜身命的大乘行为和思想。凡开始发菩提心,皆称为「初发意菩萨」,必须逐渐实践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门、六波罗蜜等行门,自此就像初入学的学生,一年又一年的往上升级,自觉觉他、自度度他,一直经过五十一个阶位,自他圆满,才能完成佛道的理想。

    菩萨道要历经的次第,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五十二阶位修持的德目,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阶位,在此漫长的修行阶段,必须要自我精进、自我要求、自我策励、自我印证。以下略述菩萨道次第的内容。

    一、十信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为入道的第一步,故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即以十信位为首,而修习正信不退,成就信心妙德,则为十信位之要务。十信即:

    1.信心 2.念心 3.进心 4.戒心 5.定心

    6.慧心 7.护心 8.愿心 9.不退心 10.回向心

    如何进入菩萨道的信心之门?首先要皈信三宝,经常忆念佛法,精勤修学慈悲喜舍,严持戒律,修习禅定,诵读般若,护念正见,发大愿心,不失信念回向法界,以上求下化作为不退的菩提,以所积聚的善法功德,普为一切众生息灭诸苦,历经一大阿僧只劫,方能完成四不坏信。

    二、十住

    菩萨的信心最要紧的是要安住,才能成就功德,能令菩萨安住信心,必须持戒清净,无所毁犯,柔和忍辱,自他平等,施为智慧,契入般若,而以十住为增上次第。十住即:

    1.发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贵住 5.方便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王子住 10.灌顶住

    菩萨发心要:一住广大心,二住清净心,三住无碍行,四住生贵处,五住大方便,六住有正心,七住不退转,八住菩萨法,九住必成就,十住灌顶位。

    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者,不但要能安住,而且要与佛道相契,不违菩提,安住于四不坏信,安住于禅定法喜,安住于法印圣谛,安住于大悲誓愿,安住于无量方便,安住于般若空慧,安住于平等妙法,安住于无相布施,安住于身、语、意清净,安住于大乘正道。

    三、十行

    十信、十住的阶位完成后,菩萨应再以「十行」学习菩提佛道的密行。十行即:

    1.欢喜行 2.饶益行 3.无逆行

    4.无屈行 5.离痴行 6.善现行

    7.无著行 8.难得行 9.善法行 10.真实行

    三世诸佛之密行,以众生为福田,万法为善友。一要让众生欢喜,二要饶益世间,三要无违逆,四要不屈不挠,五要不痴迷乱,六要众善现行,七要无著无染,八要难行能行,九要善法清净,十要真切实践。

    四、十回向

    行者修习十信、十住、十行等三十心圆满成就后,必须再加强福慧资粮之积聚,此即十回向心之修习。回向,即回己所修之善法功德,转向予众生,并且使自己趣入菩提涅槃。十回向即:

    1.救护回向 2.不坏回向 3.和平回向 4.到达回向 5.无尽回向

    6.坚固回向 7.随顺回向 8.如是回向 9.解脱回向 10.平等回向

    进入十回向位的菩萨,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能够不坏一切善法功德,以和平美满给予,世间所有一切善行要真真实实的到达,毫不保留的布施一切,自他都要坚固愿行,能发心随顺善法,不逆人意,要回向大众皆向佛道,人人皆能解脱,希望法界平等圆满。菩萨能离众生相,进入冤亲平等法性,视一切有情如亲友想,不坏不失菩萨誓愿,回向救护众生。发大乘道,了无迷惑,心常平等,于生死、怨亲、憎爱、善恶等无著无缚,愿心广大无边,法界平等、自他一如。

    五、十地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阶位成满后,即趣入十地的菩萨位,而得甚深的智慧,灭一切烦恼缠缚。于一切时中,念念住于慈悲柔和;于一切人中,怨亲爱憎皆能圆满自在。十地即:

    1.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 10.法云地

    今据隋慧远的《十地经论义记》卷一所释,为:(1)欢喜地,初证圣处,遂起大欢喜心。(2)离垢地,即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等,清净戒具足,离心垢故。(3)发光地,随闻、思、修而使真理显现,得法光明。(4)焰慧地,以智慧火而烧烦恼薪,令智慧光倍焰。(5)难胜地,得出世正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众生。(6)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入甚深法门而大智现前。(7)远行地,成就甚深方便智慧,得无生法忍光明,菩提功德圆满,种种大愿皆具足,更发胜精进,菩萨行转胜。(8)不动地,以本愿力故,诸佛亲现其前,与如来智,令其得入法

    流门中,于一念顷,分身遍十方,教化无量众生,随意自在。(9)善慧地,住于此地为法王,以三乘法化众生,随机诲诱无厌倦,如云广布无不及。(10)法云地,依无漏智,一切业惑悉得解脱,与真如理相应。堪受诸佛大法云雨,具佛十力自在,果德圆满,以法身为云,普周一切众生,令住一切智道。

    发菩提心修学菩萨道经历此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个阶位之后,进入第五十一等觉位。所谓等觉,即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坐佛坐处,于佛名菩萨,于下菩萨名佛,似佛非佛,待断尽一切无明烦恼,证得圆妙般若,觉悟涅槃之理后,便登上妙觉位,亦即相等于佛陀的正觉之位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课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第四课 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以了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为我国民间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更可见观世音菩萨与我们人间的因缘,的确非常深厚。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27 11:20:02

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菩萨行证》
    观世音菩萨因为「闻声救苦」,所以名为「观世音」,因为菩萨观理自在、观人自在、观境自在、观心自在,所以又名「观自在」。菩萨还有「施无畏」、「大悲菩萨」、「圆通大士」、「南海观音」等诸多名号。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菩萨于无量劫前已经成佛,号为「正法明如来」,其以慈心悲愿而倒驾慈航,再来娑婆度化有缘众生。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即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

    〈普门品〉有如观世音菩萨的传记一样,对于菩萨的应化、慈悲、神力以及游诸国土度化众生的事迹,叙述甚详。佛陀在经中对于观世音菩萨慈悲化世的广大功德,有诸多赞歎,因而感动无尽意菩萨以璎珞供养。从经文中的对话,所呈现的就是一位悲智双运、福慧具足的圣者典范。

    比方说: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能满足祈求生儿育女者的心愿:「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也可令众生远离三毒烦恼:「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乃至还能免除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等七种灾厄之苦。总之,虔诚执持菩萨的圣号,菩萨即能以其慈悲、智慧、勇猛的威神力加持于祈求者,即得解脱厄难。如经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菩萨除了冥冥中给予众生感应之外,也能应众生的机缘而为说法,如〈普门品〉中所言: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国王身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比丘、比丘尼、居士、妇女、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等,以三十三应化身度化众生,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及感应的原理,我们应该要有如《华严经》所形容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般的体会,那就是闻观世音菩萨名号时,口中称念,身行礼拜圣像,同时要生起清净心,以专一其心驱除一切杂念妄想,思惟观音愿行,如此身口意三业合而为一,则观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我心与菩萨心合而为一,自然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由于观音信仰的普及,及众生的虔祷,而感应菩萨示现各种不同身相,以救苦救难,所以观世音菩萨的造像亦多不胜数。如「白衣观音」、「竹林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琉璃观音」、「蛤蜊观音」、「送子观音」、「马郎妇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其中大多以庄严貌美的女性身相示现,因此有说观世音菩萨是为女人身。其实观世音菩萨的形像,由于应化无方,所以相状也就不一,经载菩萨应众生的祈求,而感应不同身分,作为度生方便。除以国王、妇女等身为有缘众生说法度脱外,在必要的环境下,菩萨也示现天、金刚神、阿修罗,乃至龙、鬼、蛇、鸟等众多类形,以摄化众生。因此,信奉者对于菩萨是否为男为女,大可不需在外相上加以分别。

    观音菩萨给予人间的救济,是随处示现的,他以十四种无畏、千手千眼,慈愍众生,救苦救难。如:「唐文宗嗜食蛤蜊,菩萨即现身度化」,「宋朝永觉禅师受牢狱之灾时,称念观世音菩萨,刀寻断断坏」,「孙中山先生游历普陀山时,曾亲眼目睹菩萨显现灵异事迹」,「以屠宰为业的不孝子,朝拜南海时,蒙观音指示『反穿衣,倒踏鞋者,即是观音老母』」等,诸如此类菩萨度化众生的事迹,在《观音灵感录》中,载录甚多。

    吾人信奉观世音菩萨的真正意义,在于「念观音,拜观音,更要自己做个观世音」。观世音菩萨能为众生施予无畏,吾人亦应效法菩萨,加强自我威神力的提升,具有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做众生的保护者。因此:

    对于意志消沈,灰心失志者,应效法菩萨给予鼓励。

    对于被人加害,灾难临身者,应效法菩萨给予解救。

    对于遭遇挫折,险阻艰困者,应效法菩萨给予助缘。

    对于误入歧途,迷失方向者,应效法菩萨给予指引。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五课 智者文殊菩萨

    第五课 智者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简称「文殊」,又作「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舍卫国婆罗门梵德长者之子,出世时有许多瑞相,相貌庄严,具三十二相。成道后的文殊,为佛陀弟子中的上首,在众菩萨中堪称第一,所以尊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佛陀曾说,在过去世中,曾经面授法义,因此,文殊菩萨又被人称作「三世觉母」。而在诸多经典中,则推崇文殊为诸佛之师。其实文殊菩萨过去世早就成佛,如在《首楞严三昧经》中的「龙种上尊王如来」,在《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中的「普明佛」,都是指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有时手握莲华,象征智慧的高尚纯洁;有时手握宝剑,表示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有时骑坐金毛狮子,表示勇猛威武;有时安居莲台,表示清净无染;有时骑乘孔雀,表示飞扬自在。在中国,五台山是文殊化现的道场,在各地佛寺道场中,如僧堂、戒坛,都供奉著「僧形的文殊」,以弟子的身分来协助佛陀的教化,是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相。另外,还有「五髻文殊」的形象,这是表示五智、五佛,意指文殊菩萨虽有童子的姿态,却是诸佛的大智。

    从经典的记载,在在显露出文殊菩萨的绝妙睿智与灵巧说机。例如: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中,三百余次的大乘法会,文殊菩萨几乎都参于其中。在《维摩经》中,当诸大罗汉、诸大菩萨不敢向维摩问疾之时,文殊菩萨当仁不让,率领众人前去,并和维摩居士畅论「不二法门」之理。这是文殊菩萨智慧威德发挥至极的表现。

    在《妙法莲华经》中,当佛陀在灵山会上放白毫光,文殊深知佛意,即请佛陀宣扬法音,倡导圆乘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础。而文殊菩萨的睿智,也让与会的菩萨、罗汉等,心悦诚服地尊他为大善知识。《华严经》善财童子也是受到文殊菩萨的鼓励,因而发起南诣各国,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开旅游参学的先河。又在《楞严经》中,阿难尊者为摩登伽女的巫术所迷惑时,文殊菩萨持剑前往里巷民舍,将阿难救出,这种护持后进,以正导迷的示现,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另外,《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佛陀曾在只园精舍,于夜半入定放光,照亮文殊菩萨的禅房。舍利弗知道佛陀现神通相,是为饶益众生,而说妙法,因此令阿难集合众僧。会中,佛陀依跋陀波罗之问,向大众述说文殊师利有大慈悲,随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并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者,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

    文殊菩萨善说法要,有些疑难的问题经他解说,即能恍然大悟。说法时,经常引用说喻、反诘、引证、否决、机锋来警醒众生,善巧开导,具有独到风格。例如《阿阇世王经》载,阿阇世王造了杀父的五逆罪,内心深感罪恶深重,疑悔不安,而请文殊说法,希望能解脱他内心的疑悔。文殊却对他说:「若恒河边沙等佛,也不能为汝说是狐疑!」阿阇世王应时惊怖,竟从座上跌下来。这不是文殊师利使阿阇世王绝望,而是为王说:佛陀觉了一切法如虚空,本来清净,不是可染污的,也没有染污可除。

    文殊菩萨到今日仍在各处现身说法。例如:文喜禅师朝礼五台山,曾蒙文殊应现指引佛法,文喜禅师后来参谒仰山,顿了心契,并于任典座之职中开悟。有一次,文殊菩萨在饭锅的蒸气上现身,文喜禅师举著饭铲便打,说:「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再相见,惑乱不了我。」文殊菩萨也回答:「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文喜禅师已经彻见了自他不二的道理。《虚云和尚年谱》中记载,虚云和尚朝礼五台山的时候,文殊菩萨二度化身文吉老者,解救他病弱垂危的生命,并为他释解佛法真义,使他觉悟拜佛只在吾人的一片真心。

    文殊菩萨是佛陀的法王子,

    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罗汉的上首,

    文殊菩萨是每一个佛子学习的对象,

    文殊菩萨是佛教的骄傲与光荣,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

    文殊菩萨是般若空性的证悟者,

    他已经斩断了所有的烦恼。

    文殊菩萨是力量的示现,

    他可以拯救众生远离苦难。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六课 普贤菩萨的大愿

    第六课 普贤菩萨的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埵」、「普贤大士」、「普贤如来」、「遍吉士」等,是毗卢遮那佛的胁侍,与金刚萨埵同体,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门的护法。普贤的意义,依据《圆觉经》记载之义为「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探玄记》则解释为「德周法界曰普,智顺调善曰贤」。华严宗祖师宗密大师另有三释:「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

    一般文殊、普贤常是并称的,文殊骑金毛狮子,普贤乘六牙白象;文殊表示智、慧、证三德,而普贤则显示理、定、行三德,合为解行并重。如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乃文殊菩萨开始,表示为从智慧而契入,最后向普贤问道,五十三参圆满,表示从行而证悟,故有所谓:「文殊般若自在,普贤三昧自在。」即为定慧合一之义。

    普贤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发下十大愿行,做为修行法门,期能圆满佛果,吾辈学人可效法「普贤十大愿」作为修行目标。内容如下:

    一者、礼敬诸佛:是人格的尊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礼敬诸佛,就是尊重一切众生的人格,如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此即是人格的尊重。

    二者、称赞如来:是语言的布施。布施财物、公理、正义、佛法,都有难度,唯有语言的布施,容易做到。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就是修习赞歎法门,所以比弥勒菩萨提早成佛。可见赞歎他人,布施善言的重要。

    三者、广修供养:是结缘的实践。在修学佛法中,供养父母、师长、三宝,有二种供养、三种供养、四种供养、十种供养,无论任何一种供养,都是最好结缘沟通的管道。就是居住在极乐国土的大众,也要每天晨起「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可见供养结缘在修学佛法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者、忏悔业障:是生活的反省。众生在日常生活里,身、口、意三业经常造下难以弥补的过失,因此,需藉著「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来清净身心。如佛世时,造下五逆重罪的提婆达多,最后也经由忏悔而得救。所以,生活中的反省忏悔非常重要。

    五者、随喜功德:是心意的净化。信者学佛要修学播种,以期将来的福田有所收成,但是聚集功德一定要有欢喜清净的发心,就是一点心意,也可以随手功德、随口功德、随心功德。例如毗舍佉因闻法心生欢喜,随喜布施一件珍珠衫,而成就了精舍的建造。可见心意净化之随喜功德的成果。

    六者、请转**:是真理的传播。佛法是救世的舟航,因此,必须常转**,利益众生。当初佛陀接受须达长者的邀请,到舍卫城说法,所以佛法才能弘扬五印度。

    七者、请佛住世:是圣贤的礼遇。请佛住世对人间非常重要,当初佛陀证悟的时候,因自觉所证悟的缘起真理,世人必不能信解,而欲进入涅槃。后因梵天王之劝请,佛陀悲愍众生,开始说法,示教利喜,众生才得见真理之光。

    八者、常随佛学:是智者的追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大弟子以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都是佛陀的常随众,由于经常跟随佛陀左右,所以速证圣果。可见追随智者,常随佛学的重要。

    九者、恒顺众生:是民意的重视。佛陀行事非常民主,普贤菩萨、须达拏太子能领会佛意,重视大众的意见,不逆人意,皆是恒顺众生的精神表现。

    十者、普皆回向:是法界的融和。法界要达到融和的境界,必须要「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转垢秽为清净,转恶世为善法,转邪见为正道,转生灭为寂灭。能到达法界融和的世界,普贤菩萨的大愿也就圆满了。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行愿的象征,是实践菩萨道的行为典范,以普贤的行愿加上文殊的智慧,就是把行愿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如此则能究竟圆满大乘佛。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七课 地藏菩萨的事迹

    第七课 地藏菩萨的事迹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地藏菩萨的写照。

    在诸大菩萨中,地藏菩萨与观音、文殊、普贤等,同列名为「悲、智、行、愿」的代表。关于「地」的意义:一、能育,大地能育万物,菩萨亦能培育圣行;二、能载,大地能载万物,菩萨亦能荷载众生;三、能生,大地能生万物,菩萨亦能普孕德用。关于「藏」的意义:一、秘藏,喻菩萨秘藏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二、库藏,喻菩萨如库中藏有功德,可利济众生;三、伏藏,喻菩萨能开发众生隐伏的宝藏。

    所谓「地」,即大地的意思。它能生、能载、能藏、能持、能摄、能依,坚牢不动,这说明菩萨愿力好似金刚,不可破坏;固如磐石,不可动摇。

    所谓「藏」,是指秘藏,说明地藏王如库藏中秘密收存的金银珠宝,可以用来救济贫困,所以有秘密、包容、涵育的意义。

    在中国流通很广的《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记载地藏菩萨当初以长者子的身分,发愿修行,度脱一切受苦众生,证得佛果的事迹。如经中说到,他为国王的时候,向一切智成就佛发愿说,他要度尽恶世的众生,一个也不遗漏。

    经中亦列举菩萨往昔生中慈孝的事迹,例如:作「婆罗门女」的时候,向觉华定自在王佛祈求慈亲能够信奉三宝,获得解脱;为「光目女」的时候,供养得道的罗汉,帮助救拔在地狱受苦的慈亲。所以,地藏的慈孝愿力,诚为佛子修行学道的典范。佛陀为了给慈母摩耶夫人作得度的因缘,曾经离开僧团到忉利天宫三个月,为母亲宣说《地藏菩萨本愿经》,赞扬地藏菩萨的功德。因此,《地藏经》被誉为佛门的孝经。

    《地藏经》宣说地藏菩萨种种不可思议,如地藏神力不可思议、地藏慈悲不可思议、地藏智慧不可思议、地藏辩才不可思议、地藏定力不可思议,乃至经名也具不可思议神力。综观地藏菩萨行愿,实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圣者。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27 11:21:06

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菩萨行证》
    地藏菩萨发心弘大,念念利益群生,到处应机说法。如经中云:「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瘖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地藏菩萨从久远以来,无数次的轮回中,都以他的大誓愿力救度苦难的众生。但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却引起人们误认地藏菩萨永远不能成佛。其实地狱在地藏菩萨心中早已空却。

    地藏菩萨曾多次参于佛陀的讲席,也曾化身为朝鲜国的王子金乔觉,到中国安徽九华山,度了闵员外父子,并在山中修持。有一童子侍者思念家乡亲人,地藏化身的金乔觉吟诗一首:

    空门寂寂汝思家,辞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捞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地藏就是这么一位有人情味的菩萨。他的灵感事迹甚多,有往昔因中的地藏本迹,有历史上地藏菩萨的行事,有历朝和现代的感应事迹。尤其在诸大菩萨中,地藏菩萨是唯一现比丘相的。他骑著善听,右手拿锡杖,左手持宝珠,其庄严神圣的法相,接引了广大无数的信众。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八课 弥勒欢喜佛

    第八课 弥勒欢喜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这一首赞偈是当初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共同在底沙佛前修学时,因为多修此一赞歎法门,持诵上述的偈颂,故早于弥勒成佛。所以,弥勒菩萨现在只能称作补处菩萨,等到当来下生,才能成就佛道。

    弥勒菩萨出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名为慈氏,又名阿逸多,跟随舅父阿波离申修行。后来亲近佛陀,有所契入,佛陀为之授记,将来在龙华树下三会度众,成为末世众生美好的希望。

    弥勒的修行,有一特色:「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他发愿在世间常行布施,给人慈悲,重视持戒,内观智慧,不急于像小乘人一样,只求自我的了生脱死。

    《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是为「弥勒三部经」。《上生经》主要讲弥勒上生兜率天的事迹,在兜率内院说法的情况。《下生经》主要叙述在未来世,弥勒菩萨将从兜率天下生,再次降生于我们这个世界,然后成道说法度众。

    弥勒菩萨的造像,当初是头戴宝冠,身著天衣,披挂璎珞,或作两脚相交倚坐之形,或作一脚自然垂下,一手扶著脸颊,半跏趺思惟的形状,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弥勒菩萨的塑像,是一尊笑容可掬,胖大身形,光头大耳,袒胸露腹,箕踞而坐,一般民间都以五代梁时应化的布袋和尚的形像,作为弥勒菩萨的造形。布袋和尚在游化人间的时候曾说: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另外,有一首形容他自己的诗偈,尤其为人津津乐道。偈云: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乾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

    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至今,在各寺院的山门口,都有一尊皆大欢喜的弥勒圣像,世人都称他为欢喜佛。有对联曰:

    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

    笑口常开,笑尽天下古今愁。

    佛寺的五观堂中央,皆有供奉弥勒像,是为布袋和尚的遗风,如浙江天童寺的斋堂,有一首偈写道:

    弥勒示贫相稳坐主位,当纠察拖耳耳拖长;

    密祖现海量喜让客居,命侍者移座座移位。

    东晋时代苻坚曾送一尊结珠弥勒像给道安大师,道安大师和他的弟子法遇、辅僧、昙戒等,发愿要上生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至此以后,我国高僧大德,如唐朝玄奘大师、民国太虚大师、慈航菩萨、浩霖法师等,都是兜率净土的信仰者,都是发愿往生弥勒净土的人。

    弥勒净土所以殊胜,是因为它不像其它的佛国净土,距离我们的娑婆世界很远。兜率净土在欲界,发愿往生的人,不一定出家,不必一心不乱,只要受持五戒,常参加八关斋戒,作福行善,就可以往生了。往生弥勒净土比较容易,非常合乎现代人的意愿。

    弥陀净土是三根普被,弥勒净土是众生平等,法界圆融。有人认为,弥勒净土是在欲界中,恐怕将来不能了生脱死。其实,常居内院,亲近弥勒,时时听闻说法,那里会再轮回生死呢?

    在我国,常有一些旁门左道藉弥勒菩萨的信仰,招摇惑众,如弥勒教、白莲教等,常宣说:「释迦佛已退位,弥勒佛掌天盘。」以此说非法结社,乱人耳目,自欺欺人。因为根据佛经所说,弥勒菩萨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要当来下生,于龙华树下集会说法,广度众生。

    一般人对于弥勒菩萨的信仰,只重视往生兜率内院的种种利益。其实,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弥勒菩萨对人间净土的建设,但却一直未受到世人的重视。在《弥勒下生经》中曾说,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时,我们的世界一片光明,大地平整如镜,遍地绿草如茵,花朵芬芳美丽,四季气候宜人,农业五谷丰收,不用占有,物品随意所有,大家和睦相处,慈眼相待,没有战争,社会安全,是一幅皆大欢喜,纯善美好的人间净土。

    所以,我们大家应该共同祈愿,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早日降诞人间,龙华三会愿相逢!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九课 艺术家马鸣菩萨

    第九课 艺术家马鸣菩萨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话证之于马鸣菩萨对佛教弘传的影响,诚不虚言也。

    马鸣菩萨是公元二世纪初人,生于中印度舍卫国婆枳多的婆罗门家族,初习外道,博学善辩,后为印度长老胁尊者折服,皈投尊者座下,为其弟子。

    出家后的马鸣,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处弘法化众,因为他加入了佛教的行列,所以大乘佛教经他提倡,风靡印度,盛极一时。

    他是一位佛教的文学家、音乐家,他的作品涵盖诗歌、戏剧、音乐等,都是望重当时,闻名于世。例如,他将佛陀的一生用梵语写成的叙事诗《佛所行赞》,不但文辞优美,叙事细腻,而且风格鲜活,可以说是古典时期梵语文学的先驱,也是开优美文学的先河,不但于五印度及南海诸国传诵一时,后来贵霜王朝的佛传雕塑即依此诗偈而制成。此书与记述佛陀的异母兄弟难陀的叙事诗《孙陀罗难陀诗》,同为马鸣菩萨重要的两部诗歌代表作。

    此外,他作「赖吒和罗」剧曲,宣说苦空无常之义,感得华氏城五百位王子发心出家修道,成为佛教史上以戏曲音律度众的美谈。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三部印度古戏剧残卷,其中一部《舍利弗传》,也是马鸣菩萨的著作,为现存梵文文学中最古老的戏剧作品。

    马鸣菩萨一生以佛教的诗词歌赋教化世人,感人至深,因此声名远播,引发当时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兴兵入侵中印度摩揭陀国时,要求以佛钵及马鸣相抵二亿金,作为撤兵条件。马鸣到了贵霜王朝后,旋即度化迦腻色迦王,受封为国师,王每于政务余暇,时常向他请益佛法,尤其在各地行宫与其它地区兴建佛塔、伽蓝,形成日后佛教美术史上著名的犍陀罗美术。

    马鸣菩萨度化迦腻色迦王后,由于当时佛教不同的部派各持己见,令修学者不知如何遵循,迦腻色迦王因此礼请胁尊者广召天下贤德之士,举行盛大的经典结集会议,以统合教义之分歧。

    结集大会于克什米尔举行,由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组成,结集结果,承认佛教十八个部派皆是讲说佛陀的教义,只为广度不同根机者而施设不同的法门,于是各部派间近百年的纷扰终于圆满结束。此次结集同时也将戒律以及尚未记录成文的经藏部份写成文字,删订已有的写本,并注释三藏经典,大会并公推马鸣菩萨负责修订文句,这是佛教史上第四次的经典结集。

    马鸣菩萨在北印度期间,广宣大乘佛法,备受时人推崇,尊称为「功德日」。尤其,马鸣菩萨最重要的贡献是造论破邪显正,阐明佛旨,如《摩诃摩耶经》卷下云:「佛涅槃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竞兴,破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在西藏的《马鸣传》中更推崇说,马鸣菩萨是一位「没有他不能回答的问题,没有他不能驳倒的非难,如同强风吹倒枯木一般,他经常折服问难者」。因此,又有「辩才比丘」的美誉。

    马鸣菩萨一方面将深奥的佛理融入音乐、戏曲、诗歌等文艺作品中,同时他所制作的佛曲、佛乐也丰富了佛教的音乐。他在论述方面的著作有《大乘庄严经论》、《大乘起信论》等。其中,《大乘起信论》提出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为大乘修行的阶次,须于慧解、实践并重,才能从生死流转门还至涅槃真如界。本论为历来各宗所依据的重要论典之一,佛教的主要宗派,天台、华严、禅、净、密等宗,都深受影响。

    综观马鸣菩萨的一生,以文艺度众,以诗偈歌咏诠释生命苦空的真谛,并参于经典结集,终结佛教各部派百年的纷争。他以一部《大乘起信论》萌发了大乘佛法的种子,丰富日后中国佛教的教义内容,因此《摩诃衍论》推崇他为「大光明佛」,他不但是西域造论兴宗的始祖,更是一位佛教音乐、艺术的开创者,影响后世佛法的弘传至深且远。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课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第十课 八宗共祖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经师、律师、论师、禅师、法师当中,集「千部论师」、「八宗共祖」之美誉于一身者,唯龙树一人。

    龙树菩萨,生于佛灭七、八百年左右(公元四世纪)的南印度维达婆国婆罗门家,从小天资聪颖,于吠陀及世间学艺,无不精通。年轻时,与三名好友寻师习得隐身术,于是潜入王宫,戏犯宫人,耽于情欲以为乐。事件不久爆发,好友死于乱刀之下,龙树幸免于难,乃悟「欲为苦本」,于是厌离心生,便诣佛塔出家受戒。

    觉醒后的龙树,九十日诵毕塔中所有经藏,虽达其意,但心中疑团未解,于是至雪山参学,遇一年老比丘授以摩诃衍经典。后于南印度龙族之宫殿,授以大量的方等经典。九十日中通达明利,悟得无生法忍。

    龙树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曾经几次与外道斗法,终于引度外道入佛。又为度化中印度憍萨罗国的引正王,曾经应征从军作战,前后七年,「不食廪,不取钱」(从军作义工),又以勇猛多谋,国王终于召见,展开热烈辩论,终至「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成为佛教的护法仁王。此后,龙树大力弘法,又广造大乘经典之注释,树立大乘教学之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传布全印度。

    龙树菩萨的著作丰富,如:《大智度论》、《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有「千部论师」的美誉。

    当中,《中论颂》、《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为其重要的代表作。《中论颂》阐述缘起性空的深义,揭示生死解脱的根本,为三乘共遵之门。《大智度论》解释《般若经》,《十住毗婆沙论》论释《华严经》的〈十地品〉,亦即以深密的见解而阐释菩萨的大行。

    此外,《劝诫王颂》是龙树劝诫引正王信仰三宝,护持佛教的书信。龙树以诗代信,其中许多偈颂正如《法句经》一样,不但文字优美,而且义理幽微,普为当时民间所传诵。据《南海寄归内法传》载,义净大师游行印度时,曾见儿童背诵这部作品,成人亦作为终身学习要典。又如《宝行王正论》,也是专为国王宣讲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信仰佛教的著作,是龙树表达大乘佛教政治观的重要论书。

    龙树的著作流传至今,梵本所存无几,但藏文保存相当多,在《西藏大藏经》中计有译本一百余种,是研究龙树学说的珍贵资料,这是由于西藏视龙树为密教祖师的缘故。后世基于龙树所著《中论》,宣扬空观的学派,称为中观学派,并尊为中观学派之祖;亦被尊为禅宗付法藏第十三祖。其思想是西藏佛学的重要支流,是中国三论宗的义理支柱,也是天台宗的重要思想根源。其它各宗学说源于龙树思想者亦多,故被尊为「八宗之祖」。

    龙树曾受教于那烂陀大学,后来并任该校校长。在校长任内,值逢恒河泛滥,于是亲自在恒河两岸设计及建筑堤岸,使人民免遭水难。他也曾经开辟运河,直通埃而斯瓦蓝,打开了远近各国的贸易往来,可见他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更是一个入世的菩萨道行者。

    总论龙树一生,本为南印度学者,后游北印雪山,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受戒,曾游化全印,后弘化于南印度的憍萨罗。师于内外、大小无不通达,其教化之弘广,为大乘论师第一人。尤其师撰述《中论》,畅演中道,摧破执空执有的异端邪说,使得大乘不再依傍于小乘部派中,而能卓然自立,自成一格。所以马鸣菩萨虽是提倡大乘佛教的第一人,但是发扬他的思想,集其大成,使大乘教义因而光芒万丈者,则为龙树菩萨。因此,若说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先导,实不为过。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一课 破邪的提婆尊者

    第十一课 破邪的提婆尊者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是大乘菩萨道的具体实践;「若为正法久住故,破邪显正死无憾」,则是提婆菩萨的精神写照。

    提婆生于公元三世纪左右,是印度初期的中观派论师,师承龙树菩萨,不但将龙树菩萨的大乘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终其一生均在破斥外道邪说,显扬佛陀正法,最后甚至连色身都为了真理而牺牲奉献,确为佛教的菩萨典范与护法楷模。

    提婆出身于南天竺(或谓执师子国)的婆罗门种姓,最初在犊子部出家。生性聪敏,博识渊览,才辩绝伦。曾经不避万人之怒,剜下大自在天神像之目,以示神只无灵,后又自挖取一目回施大自在天。因此,人以迦那(单眼)提婆称之。

    提婆闻龙树之名,特从师子国前往南印度憍萨罗国的吉祥山,准备与龙树展开辩论。时龙树亦久闻提婆的智慧辩才,特命侍者端一钵水相迎,提婆见状,默不作声,掏出一枚针掷入水中。龙树以钵水象征自身佛性具足,满而不溢,提婆则以针说明法尔如是,一探到底。龙树当下印可提婆,提婆亦折服于龙树的智慧浩瀚,自此礼龙树为师,潜心钻研大乘教说,成为龙树众多弟子中最杰出的一位。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27 11:22:09

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菩萨行证》
    此时,中、南印度一带外道盛行,处处压制佛教的活动,甚至严禁寺院一切钟板、犍椎的运作,达十二年之久。龙树本欲亲自前往化导,提婆不忍师父奔波劳苦,自告奋勇的前往教化。提婆以「破」为立场,提出「不立自宗」的主张,对当时流行的学说异派,提出比龙树更积极更彻底的批判。他破有破无,最后连亦有亦无也破。由于提婆全面性的破斥外道邪说,重兴佛教,当时人们为纪念他的智勇事迹,特建造一座「重建犍椎塔」,此塔在玄奘大师去印时,依然存在。

    提婆一生致力于破斥外邪,宣扬真理,功绩卓著。例如在南印度时,因为国王不信佛教,提婆深知弘扬佛法应从化导统治者着手,使其上行下效,于是应募为该国将军,竟使部队不令而行,功勋赫赫,最后终于度化国王,同时也使许多外道皈依佛门。提婆趁机向王宣说三个论点:一切圣贤中,佛陀为第一;一切诸法中,佛法为第一;一切救世者中,僧伽为第一。提婆以其智勇与辩才,终令大乘佛教普被全印。

    提婆的著作很多,可惜流传的不多,其中以《四百论》为最著。他的主要论书都以《百论》为总题,「百」的梵文字根sta含有破坏之意,即谓论破当时流行的主要学派,如数论、胜论等。提婆一生以破邪为志愿,因此,晚年即因论破一外道,而被此外道弟子以利刃刺杀,并说:「汝以口破我师,何如我以刀破汝腹!」提婆被刺,毫无瞋怨,反生怜悯,示其逃生。临终前,并用自己的血写下《百字论》,以著述论说传播真理,尤其殷殷垂示弟子说:「诸法之实,实无受者,亦无害者,谁亲谁怨,谁贼谁害?汝为痴毒所欺,妄生著见而大号叫,种不善业。彼人所害,害诸业报,非害我也。汝等思之,慎无以狂追狂,以哀止哀也!」言毕即入灭。

    提婆承龙树之衣钵,不只是阐扬大乘性空之理,而且以身殉教,不惜色身,不瞋怨敌。他把性空之理实践于生命中,以无畏的威德,以无我的空慧,破邪显正,举扬圣教。

    提婆极力提倡空观之学,进而促使中观学派的发达,被誉为中国三论二祖,其学说思想也深深影响中国禅宗的发展。

    提婆的「破」,正如一把利剑,斩断外道之葛藤,为大乘佛法犁出一片园地;即令被刺身亡之前,仍忍痛著书立说,以唤醒世人舍弃邪见,入真理大海。提婆一生所行,以智度众,以勇降魔,他为法捐躯的精神,以及与龙树之间的师徒情谊,至今依然辉映佛教史上,永远为人所称颂。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二课 唯识家无著大师

    第十二课 唯识家无著大师

    「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从这首八宗偈语可以得知,法相唯识的名相繁琐,义理层次复杂,学法相唯识者,必须耐烦,方能厘清脉络,通达义理。

    佛教思想史从阿含、般若到中观,逐渐成熟。到了唯识思想的盛行,更是佛教教理史上的一大迈进,意谓著印度佛教思想发展的过程愈趋缜密、圆融,对于人类思想史的建设,更是一伟大成就。而开创法相唯识一宗者,便是史称唯识家的无著大师。

    无著,北印度犍陀罗人,生于公元三一○至三九○年之间。从小接受传统严谨的婆罗门教育,后来为追寻解开生命奥秘的真理,毅然放弃继承婆罗门国师宝座,皈投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修习小乘空观。然因久未通达,意欲自戕,直到受中印阿踰阇国弥勒菩萨的开示,才悟入大乘空观。无著得弥勒教学,授予《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多部大乘论典,自此盛弘大乘法相唯识法门,继龙树后,成为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师之一。

    无著的论著与注释的典籍甚多,重要的著述如《显扬圣教论颂》、《顺中论释义》、《金刚般若经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都是印度大乘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显扬圣教论颂》是重新组织《瑜伽师地论》的纲要性著作,《瑜伽师地论》则是无著介绍唯识学的思想根源。

    此外,《顺中论》是《中论》的概说书,《金刚般若经论》是般若思想的注释书,以《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论》传授《般若经》的修行次第,以《摄大乘论》论述大乘义理,《摄大乘论》后来传至中土,又形成「摄论宗」一派,足见无著学说的伟大。

    无著的唯识观,主张出世间的清净种子,是由「闻薰习」(即听闻善法,薰习三学、六波罗蜜等法)成就福慧资粮,证入真如法界,最后转识成智而得涅槃佛果。他以空(中观思想)为理念根据,发挥大乘空慧悲济的特质,又以识为学说立论根本,在印度大乘佛教弘传史上,开创出另一个思想领域,成为印度首先弘扬唯识思想的人,也是古代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创始者。

    无著的胞弟世亲菩萨本习小乘,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造论抨击大乘佛教,后来经他善巧接引,终于肯定「小乘为失,大乘为得,若无大乘,别无三乘道果」。悔悟后的世亲,本欲割舌以示忏悔谢罪,无著告以「毁谤大乘的过失,纵割千舌亦无补于事,唯有发心造论,弘扬大乘,始为最究竟的忏悔」。不久,无著以七十五高龄圆寂,世亲秉承遗命,竭力举扬大乘,致力于论典的撰述。

    无著与世亲奠定大乘唯识教学的稳固基业,为印度佛教历史开创新纪元;而印度大乘佛教自龙树、提婆后,至无著、世亲时期为发展的最高点,此后渐渐衰微。

    无著一生专志于弘传大乘佛教,其学说思想不仅对印度的瑜伽行派深具贡献,对中国、西藏、日本的佛学也有深远的影响,不但是印度佛教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人物,其度化胞弟世亲回小向大的史事,更是千百年来佛教史上流传的佳话。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三课 千部论师世亲菩萨

    第十三课 千部论师世亲菩萨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入灭后,由于弟子对教法的体会、主张不一,佛教形成部派分裂局面,而有「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分歧。然而,所谓「法本一味,无二无别」,无论大、小乘佛教,皆源于佛陀教法,其中最能贯通大小乘佛教,将佛陀教法圆融阐述并加以弘传者,当首推享有「千部论师」之誉的世亲菩萨。

    世亲生于公元三二○至四○○年间,最初于「说一切有部」出家,曾因不信大乘佛教,而造论毁谤。后得其兄无著的善巧劝说而回小向大,转入大乘。后致力于瑜伽、唯识学说的弘扬,与无著并称为瑜伽行派的两大核心人物,共同举扬「有」义。

    世亲出身婆罗门,从小精通因明,思辩聪敏。出家后,因涉猎经量部思想,立志改善有部教义,并将学风保守的有部论书整理成六百颂文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以评破《大毗婆沙论》。此举引起外道论师婆修罗多瞋嫉,怂恿有部著名学者众贤论师造《俱舍雹论》反驳,要求与世亲面决胜负。世亲得知,留书众贤说:「我昔造论破毗婆沙义,亦不将汝面共论决,汝今造论,何须呼我?有智之人自当知其是非。」众贤读罢书信,深有所悟,乃修书嘱弟子将信及所造论书转交世亲,代为悔过。世亲获信,感慨表示:「众贤论师,聪敏后进,理虽不足,辞乃有余,我今欲破众贤之论,若指诸掌;顾以垂终之托,重其知难之辞,苟缘大义,存其宿志,况乎此论,发明我宗。」遂改题为《顺正理论》。世亲非但未著论驳斥,反将众贤《俱舍雹论》改题为《顺正理论》,流传于世,足见世亲为人之宽弘慈悲。

    世亲著作丰富,早学小乘时,即撰五百部著作,改宗大乘后,又造五百论书,世人乃尊以「千部论师」。其中小乘论典以《俱舍论》为代表作,此部论书体系严谨,论旨明彻,乃了解部派及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精华作品,自古以来即被视为重要的佛教教科书,甚至被誉为「聪明论」。大乘论书则以《摄大乘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十地论》、《庄严论释》等最为精要。对于大乘经典,如《华严》、《涅槃》、《法华》、《般若》、《维摩》、《胜鬘》等,也留下大量的论释。世亲庞大著述传至中土后,形成各宗派的思想源流,如依《十地经论》成立「地论宗」,依《净土论》成立「净土宗」,依《摄大乘论释》成立「摄论宗」,研究《俱舍论》而成立「俱舍宗」,由玄奘翻译的《成唯识论》而成立「法相宗」等。世亲的千部论典,令佛教开宗立派,百花争放,绽放异彩。

    佛门有云:「唯识三年,俱舍八年。」这意思是说若欲理解世亲思想,需花费十年或更长时间。世亲是印度佛教最盛时期的伟大学者,一生以笔代剑,折伏群魔,传播正法。相传世亲的亲教师觉亲大德曾被数论外道所辱,世亲便造《七十真实论》,攻破数论外道《僧佉论》,并获阿踰阇国王赏赐三洛沙金。世亲将赏金分成三分,兴建三寺。后来阿踰阇国婆罗秩底王皈依世亲为师,并令太子婆罗阿迭多从师受戒,王妃亦出家成为世亲弟子。太子即位后,母子同请世亲留于阿踰阇国接受供养。

    此外,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学府「那烂陀大学」,也由于世亲得到笈多王朝两代国王的信任而扩大重建。当时大小乘学者云集,洋溢著佛教真理的芬芳,并刺激中观学派的重振,陆续出现佛护、清辨、师子光、智光等人才,再显龙树、提婆之光。

    晚年,世亲作《唯识三十颂》,震撼印度唯识界,成为印度唯识思想史上最脍炙人口的一部论典,也成为后世研究唯识学的重要著作,影响后世唯识学者甚钜。世亲在八十岁时示寂于阿踰阇国。他与胞兄无著所开创的瑜伽行派,传入中国后,成为法相唯识宗,与龙树创立的中观学派并称为大乘佛教的两大学派。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四课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第十四课 胜鬘夫人的十大受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踰阇国友称王的妃子。因受父母薰陶,皈信佛法。然而其弟琉璃太子,却因心怀释迦族的仇恨,兴兵挞伐迦毗罗卫国,大灭释迦族人。如此「一树花开有两般」的因缘,实难意料。

    「胜鬘」之名,是由于波斯匿王没有子嗣,祈求得女,全国欢喜,供献宝花珍饰而得。含义有二:一言形胜,美貌绝轮,花色不如;二言德胜,聪慧利根,通敏易悟。其胜过世间宝物,故名为「胜鬘」。

    胜鬘夫人皈信佛陀后,对佛陀的敬礼赞歎,无以复加,并影响阿踰阇国友称王皈信佛教,二人共同以佛法教化人民,尤其重视儿童教育,凡是七岁以上儿童,定期召集进宫,授予教育,实是今日「儿童班」、「星期学校」、「童子军」的先驱。胜鬘夫人也非常重视妇女福利,教导妇女要注重胎教、相夫教子,尤其鼓励妇女将家庭建设成为一座乐园。

    一次,波斯匿王致函胜鬘回到舍卫国听闻佛陀说法。佛陀赞歎胜鬘对佛法的虔诚、信心,并授记胜鬘于二万阿僧只劫后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由此可知胜鬘在佛法的修证上,已达七地或八地的菩萨之位了。

    佛陀曾在舍卫国只园精舍宣说《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经中记载胜鬘夫人宣誓受持「十大受」,亦即「十大戒」、「十大弘誓」: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受的戒律,我绝对不再生起毁犯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尊长,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轻慢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众生,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瞋恚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他人福乐、美貌以及资生物品,我绝对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愿布施,有人来求,我绝对没有悭吝不舍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贫苦的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不为自己而行四摄法,为了一切众生,我要以无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孤独、幽系、疾病、困苦的众生,我一定要设法以义饶益,令他们脱离苦难,我心才安。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人事,我必维护正义,对这些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愿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此「十大受」与「三聚净戒」关系密切,前五者同于「摄律仪戒」,第六至第九为「饶益有情戒」,第十则是「摄善法戒」。除此十大弘誓外,胜鬘夫人又发了三大愿:第一、愿持正法的真义;第二、愿传正法于天下;第三、愿护正法于不坠。

    此经具有强烈的思辩组织和周全的理论基础,其宏广的修证内容和精湛的义理构思,可与《大宝积经》中的《妙慧童女经》相互媲美。

    《胜鬘经》在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被佛教学者视为「如来藏缘起论」代表作。本经亦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即上承《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华严经》「净心妙有」思想,巧妙地结合此二部经的精神;下启瑜伽行派《解深密经》阿赖耶识缘起论,对如来藏「在缠中」的论述,促使《解深密经》重视阿赖耶识开展杂染世界的研讨。

    这位有「七觉妙鬘」之德的胜鬘夫人,她修一乘行,弘一乘教,是以功德鬘庄严一乘的佛果。我们不禁要赞歎伟大的信女「胜鬘菩萨」!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五课 《维摩经》与维摩

    第十五课 《维摩经》与维摩

    在佛教里,有一部文辞流丽,深具文学价值的《维摩经》,经中的主角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物——维摩居士。

    维摩居士「宿植德本,久成佛道」,名号为「金粟如来」,示现应化安居在毗舍离大城,有人称他为「净名居士」、「无垢称」、「毗摩罗诘」等。他是一位「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戒律;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的居士。他以居士的身相,现不可思议的神通,说不可思议的妙法,并呵斥小乘人行为似焦芽败种,指导诸大菩萨入不二法门,乃至教示善男信女修学佛道,「直下承担」菩萨教法。

    《维摩经》的传译,对中国的文学、哲学影响甚钜,而维摩居士也成为僧俗及各学派、教派赞歎的对象。如僧肇大师因阅读《维摩经》而发心出家;东晋殷浩以《维摩经》为日课;甚至世间的学者、儒士也深受《维摩经》影响,如谢灵运、白居易、苏东坡等人的行止、文风,皆以维摩居士为模范,王维更以维摩自居,将字号改为「摩诘」,为人所称道。

    维摩居士鼓励菩萨们必须「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亦即「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苦」的「不尽有为」,「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的「不住无为」。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27 11:23:12

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菩萨行证》
    《维摩经》是一部「弹偏斥小」、「歎大褒圆」、「耻小慕大」、「回小向大」的佛典,共有十四品,每一品皆详述菩萨和罗汉彼此间的优美趣事。如维摩居士以生病为缘,广为大众说法;诸罗汉、菩萨自觉对佛法体证不够,拒往探病;天女散花,揭示男女无定相,破除二乘人对法的执著;在维摩丈室中,诸罗汉、菩萨们无有坐处,维摩大显神通,向灯王佛遥借宝座,宣扬大乘佛教广狭兼容,芥子纳须弥的解脱法门;与文殊菩萨畅论不二法门,文殊言:「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维摩以默然回应,令文殊不禁歎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综观全经,说明男女没有定相,时间没有定准,大小没有定型,妄心没有定念,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差别,必须要契入真心,净土才能现前。此一净土,完全是一种关怀人间、注重利他济世的精神,这是所有大乘经典的依据,即所谓「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

    《维摩经》提倡菩萨净土,此一净土为「唯心净土」,如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此「唯心净土」,其实就是「人间净土」。维摩居士将佛法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奉行佛法,在佛法中建设净土。此种以佛法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是:

    1.以般若智慧为学人的慈母。

    2.以具足方便为学人的严父。

    3.以禅悦法喜为学人的妻妇。

    4.以柔顺慈悲为学人的女儿。

    5.以诚实善行为学人的男儿。

    6.以各种道品为学人的知识。

    7.以六度万行为学人的法侣。

    8.以清净甘露为学人的饮食。

    9.以解脱妙味为学人的讲堂。

    10.以庄严相好为学人的身体。

    11.以惭愧修持为学人的衣服。

    12.以身心健康为学人的花鬘。

    13.以毕竟空寂为学人的家庭。

    14.以总持佛意为学人的庭院。

    15.以八种解脱为学人的浴池。

    16.以四种禅定为学人的床座。

    17.以五种神通为学人的象马。

    18.以大乘发心为学人的舟车。

    19.以一心证道为学人的旅游。

    20.以所有大众为学人的导师。

    21.以烦恼尘劳为学人的弟子。

    22.以四摄法门为学人的伎女。

    23.以歌咏法言为学人的音乐。

    24.以禅净修行为学人的娱乐。

    25.以七种圣财为学人的宝物。

    26.以教育后学为学人的利息。

    27.以普皆回向为学人的大利。

    28.以广发道心为学人的事业。

    29.以一心不二为学人的安住。

    30.以多闻善法为学人的觉音。

    我们希望学习幽默风趣的老维摩,我们希望能够实践人间净土的四句偈:

    礼貌尊敬讲爱语,乐观满足生欢喜,

    明理和平多自由,慈悲包容庆安全。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六课 童男与童女

    第十六课 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是慈悲祥和,这是表示佛教重视和平。可以说每一位菩萨都是青年,都非常清净、纯洁,具备一颗慈悲的心。

    青年在佛教里有一定的地位,他们智慧具足,充满热诚,勇猛精进,是现代青年的楷模。今从经典里的童男童女中,列举数码,逐一介绍如下:

    一、善财童子

    说到童男,最先令人想到的是「善财童子」。庄严圣洁的观世音菩萨圣像的两旁,站立的就是善财和龙女。善财童子是福城长者的儿子,长得健康、活泼、真诚、聪明。出生的那一天,家中珍宝财富源源不断而来,所以取名为「善财」。他受文殊菩萨的指导,到南方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折伏我慢的心理,远离恶友的交往,聚集修行的善缘,以善知识作为模范。善财童子最先到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接著又参访其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医师、船夫、国王、王妃,最后获得普贤菩萨的广大行愿。由此可知,青年是佛教广大行愿的实现者。

    二、耶舍

    耶舍是佛陀成道后,在缚罗迦河的沿岸,第一个遇到的青年童子。他告诉佛陀说,他是迦尸尸城的耶舍,厌弃世间的欲乐和醇酒美食的场合,希望拥有一个清净的生活。佛陀欢喜的赞歎:「耶舍!你很有善根,你想要舍弃的东西,确实是烦恼的根源;你想到达的希望,我能满足你。」耶舍听到佛陀的法音,感动得流下眼泪,要求佛陀准许他出家。佛陀悲悯地告诉耶舍:「你要跟随我学道,必须得到父母的允准。」

    当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长者,正惊慌地找寻爱子耶舍的下落,佛陀为俱梨迦长者讲说证悟的道理,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及无明烦恼的可怕。俱梨迦长者听闻后大受感动,而允许其子跟随佛陀学习。此后,佛陀的僧团即相继有青少年的参于。

    三、罗睺罗

    罗睺罗是佛陀未出家前,与耶输陀罗所生的独生子。在他十多岁时,即跟随佛陀出家修道。这是僧团中幼童出家的首例,因此,佛陀特别订定沙弥的制度,要罗睺罗礼拜舍利弗尊者为师。

    幼年的罗睺罗,不惯于僧团的生活,但是对于师父舍利弗和佛陀的教示,唯有尊敬服从。他每天打扫庭院,清洁环境,为在家的信徒服务,一得空闲,即修学佛陀的言教。有时候受年长比丘欺侮,经常丢弃他的衣单,罗睺罗都能忍耐。又有一次,因寮房被占而在厕所躲雨,遇到毒蛇,别人为他担心,他却毫不畏惧;他也曾经作弄取笑来访客人,受佛陀严厉教诲而发愿努力改变自己的心。由于罗睺罗的忍辱、受教,精勤修道,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证得圣果。罗睺罗成为十大弟子中唯一的青少年圣者,实是青少年之光。他的天真、温和、忍让、坚强、沈著等美德和风姿,永远值得我们礼赞!

    此外,自在主童子、遍友童子、善知众艺童子、德生童子、月光童子、金色童子、睒子童子、光明童子、聚沙童子等,都是佛教中有为的青少年。

    四、妙慧童女

    在《大宝积经》中,记载一位具深妙智慧,发坚固愿的童女——妙慧。她是摩揭陀国王舍城中地方士绅之女。佛陀在耆阇崛山讲经的法会中,年龄才八岁的她就常常在座。

    妙慧童女,面貌秀丽,行动举止端庄温和。一次,佛陀说法时,她从容不迫地走到佛前,右绕三匝,顶礼三拜,并向佛陀提出十大问题,震惊全座,即:如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如何才能获得大富大贵?如何才能免除眷属不和及多病死亡?如何才能像佛陀一样端坐大宝莲花?如何才能游诸国土,礼敬诸佛?如何能够没有冤家对头?如何讲话才能令人生信?如何修持佛法才能免除障碍?如何才能降伏烦恼魔障?如何才能见佛闻法?

    妙慧童女以八岁之龄,即具大无畏的勇气和长者般的耆德,难怪文殊菩萨也要向他赞礼。

    五、妙贤

    妙贤是一位美丽又具贤德的少女,本已许配予杰出的青年大迦叶为妻,为了清净修行,与大迦叶商量后,即各自投师学道。最先学习外道思想,后来弃邪向正,皈投佛陀出家学道。出家后的妙贤,遵循僧团制度外出托钵,却因貌美而受路人指点,不禁为美丽的外表心生悲哀。妙贤少女,生性简朴,不喜浮华,专心向道,很快地便证得圣果。

    六、散华天女

    《维摩经》记载,维摩居士示疾时,诸大罗汉和大菩萨前往探病。在维摩居士穿来走去的侍者群中,有位年轻貌美的少女。舍利弗对此大为不悦,认为修道的地方,男男女女,太不庄严。因而对这位少女生起轻慢之心。

    天女知道舍利弗的心思,即从空中散出缤纷的花朵,那花朵落在菩萨身上,即时坠地;落在舍利弗等罗汉身上,却沾黏不去。正当舍利弗尴尬之时,天女即对舍利弗说道:「尊者舍利弗!你为何要把花朵去除?」舍利弗忍耐著回答说:「这些花朵落在身上,很不如法,所以要去除。」天女微笑说道:「尊者!你不可说此花不如法,花是没有分别的,是尊者自己心生分别!如果皈依佛陀出家,心有分别,就是不如法!」年少的天女一语,竟然使得大阿罗汉哑口无言。

    除此之外,在佛经里尚有月上童女、慈行童女、有德女、有德童女,以及《法华经》中的八岁龙女转女成佛。可见少年女性的智慧也可以和大德菩萨平等,无有尊卑高下。

    众生本具清净智慧德相,在佛教里,是不可以男、女相分别道德高低,也不可用年龄大小衡量智慧的有无。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七课 现代菩萨的性格

    第十七课 现代菩萨的性格

    菩萨者,即发心利益社会大众的人,经云:「欲为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此即菩萨慈心悲愿的表现。因此,想学佛,须先具备菩萨的性格,也就是要修学佛道,先结人缘。肯发心与人结缘的人,就有资格称为菩萨。佛教历史上的菩萨性格是悲智双运,愿行勇猛,福慧齐修,慈悯一切。而现代菩萨要具备什么样的性格呢?

    第一、要有包容欢喜的「慈悲性格」

    佛陀成道后,四十九年中的说法,往来恒河两岸,足迹踏遍五印度,所言所行,皆是「示教利喜」的示范。跟随佛陀学道的弟子们,如弥勒菩萨,生活丰乐,包容自在,时人称之为「当来下生欢喜佛」;寒山、拾得潇洒自然,大众赞歎他们为解脱自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人人慈悲,人人都发愿要把欢喜布满人间,尤其对当时外道门徒的包容,如:目犍连原谅外道的执杖伤害,舍利弗不计后学的批评,都为后世留下学习的典范。

    这些包容欢喜的典范,都是「拔苦予乐」的慈悲性格使然。菩萨包容众生的刚强难调难伏,从不舍弃一个可以得度的众生,菩萨施与众生欢喜,让众生得到信心,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

    第二、要有护法卫教的「无畏性格」

    菩萨修行历经久远时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尤其面对人间的逆境,人事的毁辱,更要有护法为教的大无畏性格。像提婆菩萨为护教而殉难,地藏王菩萨地狱救苦等,他们都有护法卫教的无畏性格。菩萨有时固然低眉,但有时也会金刚怒目。菩萨的慈爱摄受和威力折服都是度众的无上方便,就如同母慈父严的家教。

    语云:「佛法弘扬本在僧。」在佛法灯灯相传中,菩萨僧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念。阐扬正法即是护法,保护佛教即是弘法,佛教的内忧外患需要发菩提心者的护卫,如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多次法难,都是由于菩萨们的舍命为教,才能**常转,佛日增辉。这也正是历代大师所提倡的「为大法也,何惜生命」,为教忘躯,为法殉道的精神。总之,能够不畏众生难度,不惧佛道长远,就是护教的无畏性格。

    第三、要有实践信仰的「大乘性格」

    菩萨要行解并重、福慧双修,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六度集经》云:「菩萨言行相扶,明犹日月,含怀众生,成济万物。」所以菩萨虽有慈悲、无畏的善美功德,进一步还要有大乘菩萨道的无限信愿。

    菩萨实践大乘的信仰,如《华严经.净行品》云:「即断一切恶,具足众善,于诸佛法,心无所碍。」又如菩萨要有怨亲平等、善学于戒、深入经藏、具足威仪、其心谦下、具惭耻心、弃贪瞋痴、恒守正念的大乘性格。

    像须达长者实践布施的性格;比丘为鹅身受苦,而不犯于禁戒的性格;《金刚经》中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不生瞋恨的性格;舍利弗以双目布施的性格;须大拏太子不逆人意的性格;这一切都是菩萨实践大乘信仰的性格。

    第四、要有善巧度众的「方便性格」

    学菩萨行,应遍学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于度众时有善巧方便的性格,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结缘就是菩萨度众的方便性格,四摄法是菩萨的方便性格,四悉檀是菩萨的方便性格。如五大菩萨各以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大慈等方便摄受众生,同时也成就了无尽众生得度的因缘。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有善巧方便,如民初四大高僧:虚云长老以甚深禅定,令人生信;印光大师以信函度众,印经弘化;弘一大师以书写经偈,流布法音;太虚大师以整理僧伽,复兴佛教。

    经云:「慈悲为母,方便为父。」三世诸佛由是慈悲与方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现代菩萨的性格,除上述以外,佛光会员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这都是菩萨应当具足的性格。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八课 现代菩萨的风姿

    第十八课 现代菩萨的风姿

    「现代菩萨的风姿」,收录近百年佛教史上出家、在家二众奉行菩萨道的殊胜事迹。在家众有优婆塞杨仁山、李炳南、赵朴初、严宽祜等;优婆夷孙张清扬、张姚宏影等;出家众有太虚大师、慈航菩萨、台湾的妙果法师、圆融比丘尼等人。

    现代菩萨的风姿,千差万别,各有特色,但终不离以「大悲救苦」、「利乐群生」为共遵之本。如:刻经印藏,令法宝流通;维护寺产,令僧宝免难;悲心济世,令老幼安养;传授戒法,令尸罗久住;布教讲说,令大众归信;办学教育,令薪火相传。

    复兴中国佛教的功臣杨仁山居士

    杨仁山,名文会,字仁山,安徽池州石埭人。一八三七年出生于书香之家,一九一一年逝世,享寿七十五岁。幼随父定居北京,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同治元年,因阅读《大乘起信论》,开启他刻经弘扬佛法的一生。可说是近代佛教复兴的启蒙者。美国哈佛大学宏姆斯.韦尔契教授誉之为「中国佛教复兴功臣」。

    杨居士创办金陵刻经处,先后刻印经典两千余卷,流通经书百万余卷,佛像十余万帧,影响后来北京、天津等各地刻经处的成立。另外,他也曾至印度协助斯里兰卡摩诃菩提会会长达磨波罗居士弘扬佛教,创办只洹精舍,成立支那内学院,门下人才辈出,尤以太虚大师、欧阳渐最为突出,其它如仁山、智光、虞愚、吕澄等,亦甚优秀。杨仁山如此不遗余力的推动佛教,促成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

    缔结莲社倡导念佛的李炳南居士

    李炳南,名艳,字炳南,号雪庐,山东济南人。生于一八九○年,殁于一九八六年,世寿九十七。从小聪慧好学,能奏笛,好剑术,诗经子史、歧黄之术,无不精妙。早年皈依于净土祖师印光大师座下,曾出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秘书数十年,后于台中提倡念佛法门,坚持往生净土,一时风气大盛,接引无数大专青年学佛,培育弘法人才,创立「台中佛教莲社」,兴建「慈光图书馆」、「菩提医院」,创办「明伦月刊社」等弘法文化机构。追随其念佛者有立法委员董正之、考选部政务次长周邦道、《菩提树》发行人朱斐等。

    雪庐老人在台弘法四十余年,立下佛教许多社会事业,日常除任奉祀官府秘书长外,晚间还在各道场讲经,并兼任东海大学、中兴大学教授,个人生活如苦行僧,是外现儒相,内秘菩萨行的在家长者。

    护持寺院抢救佛教的赵朴初会长

    一九○七年生,安徽太湖人,幼承家学,勤于文史哲学的研究,是诗家,也是近代中国四大书法家之一。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27 11:24:15

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菩萨行证》
    大学时代才开始接触佛学,后深入探索佛教各宗哲理教义,先后出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职。曾积极致力重建寺院,兴办佛学院,挽救中国佛教,协助重建僧团领导,并团结全国佛教徒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推进佛教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国际佛教徒间的友好与文化交流。一九八二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颁与传道功劳奖,一九八五年日本庭野和平财团授予和平奖,日本佛教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致力文教延续薪火的严宽祜居士

    在佛教界素有「严老」之称的严宽祜,本名「祜邦」,一九二四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的望族。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目睹流离失所的难民,感悟世间无常,而开启学佛的生涯。

    严居士于香港设立佛经流通处,刊印百余种佛经,流通逾百万册,促使佛法广为流行;也曾积极抢救即将被焚的佛经,延续佛教薪火。后至美国兴建玉佛寺,成立德州佛教会,开办菩提学院中文学校;更发心至大陆兴建慈敬、常宝及佛光希望小学;每年资助大陆十八个省市三十八间佛学院及捐助百余所寺院袈裟、海青等法物。

    严宽祜虽然所受教育不多,但自修学习,事业有成,他捐建多所学校,让万千学子能接受教育,所到之处成立文教基金会,兴办寺院、流通处,抢救法宝,发展海外佛教文化事业,成绩斐然。他谦虚、博学、热情,是一位护法为教的现代维摩。

    护法卫僧宣扬圣教的孙张清扬女士

    孙张清扬,又名张晶英,一九一三年生于湖南,家境富裕,母亲为虔诚的佛教徒,适夫孙立人将军。清扬居士毕生投入佛教事业,对护持佛法不遗余力,曾任贵州督匀慈幼院院长、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为佛光山八品功德主。

    一九四三年,清扬居士率先联合国大代表王均一等人,致函行政院院长陈诚先生,请求释放被诬陷入狱的大陆僧伽,令慈航法师等数十人幸免于难;亦曾经协助李子宽居士买下台北善导寺,供大陆僧侣来台弘法之用;捐款协助东初法师影印大藏经,为当时佛教界一大盛事,深深影响近代台湾佛教的复兴。除此之外,又协助创办《人生杂志》,同时赞助张少齐居士所办的觉世书店,并捐款兴建中华佛教文化馆,对台湾早期正信佛法的推动,有莫大贡献。

    晚年,孙女士将台北寓所捐出,指名作为佛光山弘法教育基金之用,对于僧伽教育深具远见。她一生护法卫僧,堪为现代在家居士的楷模。

    协助建寺大心布施的张姚宏影女士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张姚宏影,在家乡温州完成学业。慈父往生后,接掌家务。

    十八岁时,感染肺疾,在雁荡山观音寺调养,因而与佛结缘。她一生心仪文教事业,为回馈乡梓,在温州市捐献「宏影图书馆」;为纪念先夫,捐建「宏德中学」。年五十,成为佛光山信徒,协助创建洛杉矶西来寺、关岛禅净中心,让华裔有信仰的依靠。进而再协办西来大学、佛光大学、佛光卫星电视台等。近年协助创办南非佛学院,给予黑人皈信出家的助缘。这一切均成为佛门胜事。

    张姚宏影建设伯爵山庄,成立日月光电讯集团,以净财推动佛教文化教育事业,以此作为自度度人圆满菩萨道的法门。

    提倡人生佛教的领袖太虚大师

    太虚,一八八九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州的长安镇。幼失恃怙,长养于庵院,深受外祖母的宗教熏陶。十六岁由小九华寺士达监院为他剃度,法名唯心,但培养之恩皆渊源于其师祖奘年。

    太虚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教改革运动,倡导人生佛教,他有两句名言:「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虽然始终未能竟愿,但是他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大师一生讲学弘法,不遗余力。曾出任中国佛学会会长、云南省佛教会理事长、闽南佛学院院长等职,主持庐山暑期讲习会,首开自由演讲佛法的风气。曾主编《海潮音杂志》,宣扬人生佛教的理念,目前仍在台湾发行,也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发行最久的刊物。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太虚大师不仅是一代佛教领袖,其著作《太虚全书》更是现代佛学思想的巨擘。太虚大师的思想主张八宗平等互融,各有殊胜,此一观念突破古德判教的传统。

    现代肉身菩萨的慈航大师

    慈航,名继荣,字彦才,福建建宁县人,一八九五年生。十八岁礼自忠和尚为师,剃度出家,法名慈航。在江西能仁寺受具足戒,曾学禅于圆瑛法师,听经于谛闲法师,学净于度厄老和尚,受教于太虚大师。

    一九三三年,在仰光与丘宏传、陈宏宣居士等人成立「中国佛学会」,将大乘佛法传至南传佛教之地。此外,创办星洲菩提学院、槟城佛学会等,致力于佛学社会化,培育僧伽,对接引南洋地区的华侨皈依佛教贡献良多。

    一九四八年,应妙果和尚之请,来台主持「台湾佛学院」。此外,汐止静修禅院住持达心、玄光二人礼请他到弥勒内院驻锡、授课,当时大陆来台学僧纷纷前来依止,弥勒内院遂成为台湾的佛学教学中心,当时亲近慈老的大陆来台学僧,例如了中、自立、净海、幻生、浩霖、唯慈、宽裕、真华等人,均是法门龙象,分别于各地弘化一方,为佛教贡献力量。

    一九五四年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三年后开缸,肉身不坏,成为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

    创办台湾佛学院的妙果长老

    妙果,字腾悟,生于一八八四年,台湾桃园人。从小习儒读书,聪明灵慧。十三岁,因为父兄相继去世,感人生无常,而有出家之志。十八岁时,在大溪斋明寺皈依,后随凌云寺觉力禅师学佛,一九一二年于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后创建苗栗法云禅寺、中坜圆光禅寺,专供僧众修道,而蜚声东瀛,获日本永平寺及总持寺赠金襴袈裟,且受日皇迎入内廷供养。同时,日本台湾总督选为南瀛佛教会理事,到处宣讲佛法,各地佛寺聘为导师。一九三六年传授大戒于圆光寺;为抢救僧青年,创办台湾佛学院,延聘慈航法师主持。不仅如此,诸多大陆军政长官初来台湾,也因其接引,而皈依者甚众。如谬征流、徐良等,皆为其弟子,晚年仍朝夕课讲不辍,严持毗尼,一九六三年圆寂于中坜圆光寺,世寿八十。

    传授戒法捐助办学的圆融比丘尼

    圆融,生于一九○六年,圆寂于一九六九年。曾重建屏东东山寺,成立图书馆,寺院庭园广大,开放供市民休闲游憩;提倡念佛共修,经常召集徒众弟子,于屏东县内作乡村布教。圆融并任屏东佛教会理事长多年,倡导戒律,迎请高僧大德传授三坛大戒多次。又法师深感教育的重要,因而热心于佛教教育的推动,曾请道源、真华、会性法师诸人主办佛学院;也于一九六一年,巨款捐助中国佛教会,创办中华佛学院。其大弟子天乙、天机诸师继承他的遗志,可惜天乙法师壮年早殁,现在的香光寺尼众教团,即其法脉。

    上述现代菩萨的风姿虽只是沧海一粟,但愿藉此篇抛砖引玉,令未发菩萨道心者,生起大悲,已发心者,坚固行愿,于三大阿僧只劫久远的菩萨道中,能作一切众生的救护,引导一切众生入佛知见,同登如来佛地。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十九课 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第十九课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大乘经论里有许多蕴含菩萨道的思想,今列举《圆觉经》、《解深密经》、《胜鬘经》,《大乘起信论》、《瑜伽师地论》、《菩提道次第论》等三经、三论,略说菩萨思想的经证。

    一、《圆觉经》:

    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朝罽宾佛陀多罗译。是唐、宋、元、明以来,贤首、天台、禅宗等教下、宗下,盛行讲说研讨的经典。

    本经的内容,是佛陀为文殊、普贤、弥勒等十二大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主张人人本具圆觉妙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由于凡夫以四大、六尘作为身心假相,就像病目妄见「空中华」、「第二月」。

    如何证得与佛陀平等无别的圆满觉性?佛陀对普觉菩萨说明:欲求圆觉,要尽一切虚空、一切众生,皆令入究竟圆觉。对弥勒菩萨开示:修学圆觉法门,应求诸善知识,发广大心,正立菩提愿,承受善知识教诲,能免于堕入邪见,不妄自修诸魔业。

    佛陀最后嘱咐圆觉菩萨:佛陀灭度以后,末世众生求道不成,当精勤忏悔往昔恶业,安住大悲心,为诸大众施大饶益,才能圆满菩萨发心。

    二、《解深密经》:

    本经共五卷,分八品,唐玄奘大师译,以大乘境、行、果甚深奥妙的法义为全经的宗趣。乃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十一论」之一,更是大乘唯识学证知阿赖耶识的理论根源。

    《解深密经》初四品明所观境,次二品辨能观行,后一品显所得果。在序分时,即明示如来庄严所依,「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依定慧等持之力,入三解脱门。

    《解深密经》的〈地波罗蜜多品〉中,佛陀为观自在菩萨说明六度为一切菩萨的学处,并以修学五法:一者、信解正法;二者、修十法行;三者、护菩提心;四者、近善知识;五者、勤修善品:作为资益六度万行的完成。

    三、《胜鬘经》:

    本经全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共十五章,立「如来藏」之说,以「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宣说如来藏的密意。本经融和《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及《华严经》「净心妙有」的思想,并集其大成。

    全经的宗旨,有四种含义:一者、摄受正法,救度众生;二者、奉行大乘,胜二乘果;三者、破烦恼缠,显如来身;四者、净秽平等,解缚一如。

    胜鬘以十大受、三大愿,开展菩萨大道,坚持净戒、不慢尊长、不瞋众生,以无厌心为众生说宁舍身、命、财,护持正法等,都显示菩萨的愿行就像勇猛的狮子,信受大乘,心无怯弱。

    四、《大乘起信论》:

    简称《起信论》,马鸣菩萨造,南朝真谛大师译,共一卷,以「一心、二门、三大」为理论基础,建立一心二门、真妄同体、净染同一的思想,发挥真如缘起论「心性本净」的境界。

    《起信论》主张「心性本净」,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但须种种方便熏修,才能得其明净。论中提出四种方便,可远离信心怯弱,毕竟不堕二乘之地:一者、信真如之理,起于大悲;二者、惭愧悔过,止一切恶;三者、爱敬三宝,能消业障;四者、大愿自在,遍一切众。还有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方法,成就四不坏信。

    《起信论》总述菩萨发心修行的过程,是依「众生总摄一切法」,统合净染的分别。就如同《华严经》所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五、《瑜伽师地论》:

    本论篇幅很大,共一百卷,弥勒菩萨说,无著菩萨记,唐朝玄奘大师译,内容分五部分,其中以〈本地分〉的十七地义最为重要,说明三乘十七地所依、所行的境界。

    十七地概分为境、行、果。境即三乘人所观的境,行则为三乘行者的修行,以修习闻、思、修三种慧行为共法。在第十五地中的「菩萨地」提及:菩萨以发心为依止,并以平等分布,心喜施与;修和敬业,善顺他心;知恩知报,不怀怨结;难行事业,皆无畏惮;诸苦难中,悉能安忍;性不顽钝,性不愚痴等六波罗蜜多,满足福慧资粮,成熟菩萨种性。

    菩萨种性优于二乘,由大悲心熏发,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诸有情,于涅槃不多愿乐,于众生不生厌离。

    六、《菩提道次第论》:

    这是西藏宗喀巴大师所著。全论述说三士道,即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的修学过程。此为总摄佛教全体要义,故名《菩提道次第论》。

    三士道共同基础有二:一、为亲近善知识;二、为思惟人身难得。下士道为离三恶趣,升人天之道。须皈依三宝、深信因果、止恶修善;中士道为涅槃道,以戒、定、慧三学,出离三界生死;上士道为菩提道,欲救度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果。由此发起菩提心,求受菩萨戒,以六度成熟自身,以四摄法利乐有情。

    「三士道」的修行是不分宗派传承,都要学习的善品道法,故又称「共同道」。

    此外,与菩萨道有关的经论尚有:《华严经》中菩萨以清净身、语、意成就愿海;《法华经》中菩萨常以无畏施与众生;《维摩经》中菩萨因众生病故病;《大智度论》中明言菩萨以六波罗蜜为实践方法;《摄大乘论》中,以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为菩萨共遵学处;《入菩提行论》中,则说先忏悔罪障,恭敬三宝、师长,并以随喜修学一切善法方便,方入菩萨广大行门,圆满菩提。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二十课 总论菩萨道

    第二十课 总论菩萨道

    菩萨依其功德和势力,在许多的经典,有不同的意义。《华严经》有开士、大士、力士、无上士等名;《菩萨地持经》有佛子、大师、大圣、大名称、大功德、大自得等诸义;《瑜伽师地论》有普能降伏、勇健、怜愍、法师等之说;《金刚经心印疏》说菩萨摩诃萨有七种广大的含义:

    一、具大根:众生所见、所闻、根器、乐欲等不同,而有顿、渐,有钝、利等分别。佛陀为大医王,视众生根器的利钝,能应机说法,令其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例如《法华经.化城喻品》载,佛陀以权巧方便演说五乘佛法、大乘不共法等,调御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回自向他」,不以自了解脱为究竟圆满。

    声闻以四圣谛为根,成四果位;缘觉以十二因缘为根,成辟支佛;菩萨则以悲智为根,成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为具有大慈悲、大智慧的根性,故能发四弘誓愿,勇猛不退。

    二、有大智:菩萨的大智,犹如《金刚经》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具足性空平等、理事平等、生佛平等大智,故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如《楞伽经》的「一切众生,犹如己身」,具足「同体共生」的认识,故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胜鬘经》的「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故能护持正法,教化众生。

    菩萨的大智,能断三界的见、思二惑,能离去戏论,能超出二果浅薄的小智。此大智慧起如幻三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无穷妙用。

    三、信大法:菩萨信解「缘起中道」的真理正法,能观空有无碍,故能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菩萨信解「大悲为本,方便为门」,故能悲智双运,福慧俱圆。菩萨信解「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故能如常不轻菩萨,不轻慢一切众生。菩萨信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能无相布施,无我度生。

    四、解大理:菩萨悟解「般若」为诸佛之母,「缘起缘灭」是万法实相,「三法印」是宇宙人生真谛,「四大非有」、「五蕴皆空」是生命本质,「同体共生」是宇宙轨则,「三十七菩提分」是福慧资粮,「上求下化」是成佛之道。菩萨体认法身真如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本体,所以虽有生死,而不畏惧,也不迷惑,此皆由于理解人生缘起缘灭的真理。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27 11:25:18

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三册 菩萨行证》
    五、修大行:菩萨的大行,即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佛陀在未成佛道之前,历经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即使轮回六道之中,亦无一时忘失菩萨慈悲的德行,无一念退失菩萨「上求下化」的本愿。例如:作狮子王时,施其身命,满足鹫鸟;为兔王身时,以闻法故,烧身供养;为金色鹿时,勇猛无畏,救群鹿命;为寂静王时,日日刺血,供养病人;为大龙王时,心无瞋怨,忍其剥皮;为国王身时,剜身千灯,求于半偈;为大兔王时,自投罗网,令群兔出。

    六、经大时:菩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还要完成五十一阶位后才能圆满。菩萨在第一大阿僧只大劫,是以修信心为主,满十信阶位,修到现证空性。第二大阿僧只大劫,已转凡成圣,为地前菩萨,修到七地清净无相的境界。第三大阿僧只大劫,进入八地「不动地」无相无得,无证无悟,成无生法忍,尽断三界惑已,位居补处。

    菩萨具有善根愿心,能「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久集无量福德智慧,不生疲倦;具般若空慧,久住世间教化众生,不生厌离。

    七、证大果:大果是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断二障、二惑、二施,贪、瞋、痴永尽,超越有无、大小、一多、净秽、空有,已达到因圆果满的境界。在《解深密经》中,说明菩萨证得涅槃果位后,又频起悲愿于有形色、方所、事业、住处、眷属、因果等,变现那由他国土,分身千百亿,示教利喜。

    菩萨证悟无上正等正觉之后,具有广大无量无边的慈心悲愿,能生死一如,大小互融。在《四谛论》里更以「圆满、清净、最上、真如、无忧、无尽、无碍、无求」来形容菩萨圣者的情况。从菩萨到达佛的境界,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如《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佛陀也教诫世人:「见缘起法即见佛。」

    从菩萨道到佛果的完成,须具菩萨慈悲的大根,了达缘起性空的大智,信仰六度四摄的大法,悟解无证无得的大理,修学上求下化的大行,不畏三大阿僧只劫的大时,即能证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佛果,那就是从菩萨到佛果的圆满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二十一课 圆满菩萨道

    第二十一课 圆满菩萨道

    《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世俗品》亦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众生流转于此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的世间里,如何安住身心?金钱为五家共有,无法永久积集;眷属合会当离,生死无法替代;人生面临八苦逼迫,以何作为究竟皈依处,以何作为圆满修行?唯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觉觉他、自度度他,个人才能自我圆满。

    菩萨道的圆满即身、语、意的清净,也就是菩萨远离五欲,摧伏四魔,解脱愚痴的缠缚,而获得身心的自在。例如:佛世时的莲华色女,走出爱情的迷惑,成为神通第一的比丘尼;跋提王子,出家后了解无为的快乐,不再恐惧恶人的加害;聪明博学的大迦叶,闻佛法音,心开意解,成为领众圣者;罗睺罗不再妄语,除去内外尘垢,成就密行第一,是为青年的楷模;杀人无数的鸯伽摩罗,受到佛陀的感召,止住狂心,成就忍辱无诤的修行。这都说明远离贪瞋愚痴,修持戒定慧,皆能成就菩萨道。

    佛道虽是长远,然而「人成即佛成」,人格的健全,道德的升华,身心的净化,慈悲的实践,便能成就生命的圆满,如五大菩萨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护持三宝,弘通正法,精进修慧,利乐有情,这是菩提心的发起;广行方便,度脱群品,烦恼漏尽,自他一如,这是菩萨道的圆满。凡发心行菩萨道者,应以《八大人觉经》的「不念旧恶」,《大乘起信论》的「不变随缘」,《华严经》的「不忘初心」,《维摩经》的「不请之友」等,作为我们圆满菩萨道的法门。

    佛陀降魔以后才能成等正觉,吾人生活中,以六度万行,广行四摄,实践四弘誓愿,具有般若正智,必然能转苦海为莲池,化荆棘为林园,灭魔军成正道,转烦恼为菩提。

    家庭要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传统的中国社会,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因此,有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等伦理关系,而《礼记.大学》也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都是说明家庭的重要。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从个人的身心净化到家庭的建设,佛陀提出更实际,更有智慧的办法。例如佛陀度化须达多长者的媳妇玉耶女,使她改掉骄奢傲慢的性情,养成和众乐群的性格,终于挽回濒临破碎的家庭。佛陀为善生童子讲说奉养父母、夫妇相处、家庭经济之道,使善生回迷向正。

    夫妻不是冤家,儿女不是债主,家庭更不是牢狱,而是和乐互敬的净土。家庭的和谐则要婆媳尊重,妯娌互助,和睦邻里,勤劳赞美,做一切众生「不请之友」,让自己成为别人得度的因缘。

    社会要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现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有:战争的威胁、金融的危机、种族的冲突、生态的破坏、伤残的福利、人口的老化、失业的犯罪、贫富的不均、婚姻的暴力等。如何建设安全、安心的圆满社会呢?佛教提出「天下一家」、「法界一如」的理想,从「人权」的尊重到「生权」的提倡,尊重包容中,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以「无缘」的慈悲,创造安和乐利的美好社会。

    佛教理想的社会,是要让居住的环境庄严堂皇、雄伟宽阔;要让自然的生态整齐清洁,平坦优雅;要让人我的相处和善、友爱、赞歎、互助;要让饮食的生活清淡自然,衣食无忧,各取所需;要让休闲的生活欢喜舒畅、安然自在;要让经济的生活勤俭富足,喜舍共有,七宝具足,自然充满;要让信仰的生活恭敬供养,称颂赞歎。

    法界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法界具有真如、本性、法性、般若、如来、涅槃、圆满、无漏等意义,如六祖惠能在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亦如华藏世界的光光相摄、事事无碍;药师净土的光明炽然,净无瑕秽。

    所谓法界的圆满,就是说佛陀的法身没有时空的隔绝,没有生死的轮回,没有人我的对待,没有得失的爱瞋。就如唯识学的大圆镜智,绝去尘埃;《起信论》的如来藏,不生不灭;《法华》的一味法雨,润泽群众;禅宗的截断众流,无有执著。这是一个法界圆满菩萨道的世界。

    法界虽大,就如我们这颗真心,能够包容太虚,量周沙界;能够上彻天堂,下通地狱。法界的圆满庄严,其实就是菩萨多生累劫的福慧具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光教科书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