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未尝睹此金色光明。影现一切菩萨行愿。及现如来种种相貌。令见三世难思议事。
谓昔之所见未尝不奇。犹未及今日之奇。而今日之奇。犹奇于昔日之奇也。然光中境相。孰不共见。而菩萨犹述者。恐人忽略。故以言称奇。?发大众。不可空过。必留心以待佛。故下科劝之也。
△二劝众钦诚以速求大法二。初正以劝众五。初劝众诚心瞻仰。
惟愿仁者。一心合掌。瞻仰尊颜。
惟愿者急劝之辞。仁者称众之言。称呼大众为仁德之人。(仁为君子全德)一心则诸缘放下。合掌则礼敬钦诚。尊颜即称佛貌。瞻仰则翘勤五体。伫佛慈惠也。
△二拟佛定起说法。
从定而起。授甘露药。除热恼病。令证法身常乐我净。
甘露即不死之药。喻佛所说之法。以众生迷真逐妄。堕落生死。比如丧却法身。损害慧命。如来出定说法。如甘露洒心。令法身不死。慧命重生也。热恼病。即是烦恼焦心。生死逼迫心地不能清凉曰病。佛用法药医之。其病即除。令证法身者。以法性为身。故云法身。本然自有。众生未悟。佛令悟之。以智合理。是为亲证。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谓佛证涅槃。体具四德。一常德者。不迁不变之谓也。性体虚融。湛然常住。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故为常德。二乐者。安隐寂灭之谓也。离生死逼迫之苦。证涅槃寂灭之乐。故名乐德。三我者。自在无碍之谓也。然有妄我真我。若外道凡夫。以五阴身强立主宰。执为我者是妄我。若佛所具八种自在为我者是真我。故名我德。四净者。离垢无染之谓也。诸惑净尽。正法满足。如大圆镜。了无纤翳。故名净德(八自在我者。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也)。
△三述佛慈悲熏修。
是诸如来有二种法。于三昧中不复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与众生乐。依大悲故拔众生苦。以是二法。于无数劫。熏修其心。而成正觉。
有二法不能久住者。正是佛之慈悲熏心。不忍自己受享法乐也。一者下标。依大下释。与众生乐者。佛岂将乐。实授与众生耶。若然。则众生不劳自修矣。当知佛与众生之乐者。但与众生说出世法。人若遵行可得乐果。归恩于佛。即佛之授与也。拔苦亦然。佛与说离苦法。人若修断。则苦因既灭。苦果不生。亦归恩于佛。谓佛能拔苦也。佛以多劫慈悲熏心。岂肯常居大定。不向人说耶。故曰不复久住(问。适言佛但说法令人自行。如是则佛无拔苦神力。何观音尚救八难。而佛反不及乎。答。苦之重者无过生死。若世间人。病苦刑苦牢狱等苦。若诚心感动。佛力可加。令其免苦。若实生死之苦。必假自修自断。方能离得。岂可以轻而难重乎)。
△四拟佛定说心地。
世间众生多诸苦恼。以是因缘。如来不久从三昧起。当为演说心地观门。大乘妙法。
此言佛具同体慈悲。必说心地之观法也。良以一切众生。法身本具。皆与佛同。以不能反照觉悟。恒造有漏生死业因。故感有漏生死苦果。而与诸如来。法身虽同。果报各异。故云多诸苦恼。以受苦为感佛因缘。是以如来不忍久居大定。必然出定。说心法之观门也。大乘妙法者。法即是众生心。妙字是称赞辞。然心之所以为妙者。有不变随缘之义也。以一体不变。用能随缘。缘有二种。一染二净。随众生无明惑业之染缘。则成无边生死。随诸佛戒定慧等之净缘。则成无上菩提。虽生死菩提不同。而心之本体不变。以其不变之本体。即众生成佛之真因。其因。正随缘而不变。故云妙法。大乘是能诠之教。诠此心法也。大亦赞词。以所诠心法既大。故能诠亦大也。今佛出定。欲说此法。令人观之也。然心地二字。即众生本觉之体。观门即众生觉了之智。若智能照理。合乎本觉。即究竟觉成佛矣。然则有缘众生。若闻大法。解大理。起大智。破深惑。证妙果。亦不难也。若人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今菩萨恐众忽略。故以心地警之也。
△五结劝速求大法。
告诸大众。无求一切人天福乐。速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所说法。固是佛之慈悲。今菩萨极口劝勉。亦见菩萨之慈悲也。谓人天福乐。有漏无常。报尽还堕。必求阿耨菩提。尚不堕二乘。何况凡夫生死耶。是以警策焉。正劝已竟。
△二徴释所以二。初徴起。
所以者何。
此则总蹑前义徴之。义在下科。
△二释义五。初释光色殊胜。
今日世尊从胸臆中。放金色光。所照之处。皆如金色。
金为诸宝之宗。既放金色光。此光亦为诸光之宗也。然光虽佛放。而现在诸人面前。亦诸人之光也。然光表本智。人所不减。故以警之也。
△二释佛意甚深。
佛所显示。意趣甚深。一切世间。声闻缘觉。尽思度量。所不能知。
佛意甚深。惟佛与佛乃能知之。而一切群贤皆不可测也。法华云。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菩萨尚然。岂止声闻缘觉而已哉。理宜声闻不测则为深。菩萨不测则为甚深。既显示甚深。必有大益。故以警策。
△三释凡夫迷流。
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
此言大警发人心也。谓凡夫所以有生死者。由不观察觉悟自心故。生死喻如大海者。海有深义。喻生死深远。从无始已来。若不遇佛闻法修行。纵至尽未来际。永无出离故。又海有大义。喻生死无边。天上人间皆不能免故。又海有漂流义。喻众生。生死轮回无止息故。又海有丧命义。喻众生堕于生死淹没法身故。又海有宝义。珍宝多从海出。喻人生死身中。蕴藏法宝故。又海有度义。若得般筏能达彼岸。喻人生死之中。若急流闻法修行。如乘船筏到涅槃故。因海有多义。故以警之也。
△四释诸佛修证。
诸佛菩萨能观心故。度生死海。到于彼岸。
心本一体。迷悟有殊。众生不观。永溺苦海。圣贤能观。故到彼岸。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生灭门中有二义。一觉义。二不觉义。真如。即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等。此即一切圣凡本体也。又云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知觉义。即此经观字。所谓始觉也。由能观心地。故悟本有之真心也。离念者。即杂念顿歇。达妄本空也。然则妄念既空。真理既觉。即是平等法身。所以度生死海。到于彼岸也。总言不觉义边。流出生死。觉义边。出生诸佛。华严云。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此菩萨。又以诸佛观心警策众生也。
△五结显示胜缘。
三世如来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无因缘。
此结佛佛道同。非无者。正显有因缘也。以放光现瑞。乃为说此心地之因缘耳(问。前云未尝睹此金色光明。影现种相。今又云三世如来法皆如是。不亦自语相违乎。答。一切圣贤有权有实。前言未睹者为权。以权说不知。显奇警众。此云法皆如是者为实。以安慰人心。非圣人之语言相违也)。
△二大众钦诚。
是知众会。闻大士言。心怀踊跃。得未曾有。
是知之知字。当作以字方稳。此用个知字。或译人之误。或誊录之讹。然则后人披读。作是以看。为承上之词。以前大士种种劝勉。故踊跃欢喜。喜之甚也。
△二偈颂二。初标能颂之人。
尔时师子吼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长文而后有偈颂者。具五义故。龙树毗婆沙云。一随国土。天竺有散华贯华之说。如此方序后铭也。二随乐欲。有乐散说。有乐章句。三随生解。有因散说得解。有因章句得解。四随利钝。利者一闻即悟。钝者再说。五为集众有先后。先到者闻长行。后到者闻偈颂。或长文未出。颂中补之者。而偈颂之言。大约如此。
△二正明所颂之偈二。初颂主宾会集二。初总赞佛德。
敬礼天人大觉尊。恒沙福智皆圆满。金光百福庄严相。发起众生爱乐心。超过三界独居尊。功德最胜无伦匹。
如来德超九界。恩加圣凡。一切圣凡。孰不归敬。敬存于心。礼形于外。故顶拜赞扬皆为敬礼。天上人间佛为大觉。世出世间唯佛独尊。故以大觉称之。次句赞福智。三句赞相好。百福者。以因中修百种福。感果中一相好。相即三十二相。义兼八十种好。每一相好。皆是因中百福所成。今则种种相好。庄严其身。金光者。非赞所放之光。以佛身金色。则全身明净。皆是金色。故云金光。若照应后句。业现其前。赞所放之光亦可。但赞之太早。且约相好说。发起下一句。以相好庄严。感人爱敬故。超过一句。赞佛独尊。功德一句。通赞独胜。伦者类也。匹者比也。即天上人间。及一切圣凡。再无与佛相类可比者。华严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二别赞佛德十二。初赞佛神通。
普用神通自在力。随所造业现其前。我以天眼观世间。一切无有如佛者。
此预赞光相。归佛神用自在。故以天眼观察。无有如者。如即同也。眼有五种。一凡夫为肉眼。遇障则留碍。二天眼。以天人鬼神及诸佛。皆自然见物。无有障碍。名曰天眼。三慧眼。以智慧为眼。即是般若。能见空理。一切天人则无。唯罗汉至佛皆有。以见空理。是为慧眼。四法眼。谓照了万法。能观俗谛。一切众生。远近善恶染净因果。分别不错。故为法眼。菩萨与佛皆具。声闻则无。五佛眼。具前四种。尽十方遍法界。一切隐显巨细。如千日并照。无不了知。故为佛眼。今云天眼观察。故无所不见。一切圣凡皆不及佛也。然虽说天眼。以四眼在菩萨。通为法眼。故见之彻。若诸天之眼不及也。
△二赞佛相好。
希有金容如满月。希有过于优昙华。
初句赞佛圣容。黄色光艳。故曰金容。圆明皎洁。故如满月。次句赞圣容之难遇。过于优昙。然优昙者华名也。此云灵瑞。为金轮王之瑞华。以轮王不出。此华不现。轮王若出时。此华先出。为王出之先兆。世人见华。则知有圣王出世。盖非时不出。华固难见。喻佛圣容。固亦难见也。
△三赞佛福智。
无边福智利群生。大光普照如千日。愚痴众生长夜苦。蒙光所照悉皆除。
初句。如教人布施及供养三宝。则得福报之利。教人悟道修行发无漏智。则得圣智之利。群生不唯凡夫。亦兼二乘也。无边者过量之谓。以九界众生品类虽多。佛能教化。皆令得之。以众生无边。故福智亦无边也。大光普照者有三义。一身光普照。能破世间昏暗。如千日并照。则不容私暗。令尽法界圣凡。皆触光得乐故。二智光鉴机说法。无所不照。亦如千日。能破众生无明痴暗故。三道光普闻。亦如千日。无处不闻。令人天仰德从化故。愚痴下。正明获利。言众生被无明所覆。生死所缠。而不自觉。故曰愚痴。昏昧不惺。如处长夜。不得三光。举动则堕坑落堑故苦也。若蒙佛身光触之。智光教之。道光被之。人如遵行。则长夜之苦。愚痴之暗。顿然而除之矣。
△四赞佛因行。
我观如来昔所行。亲近供养无数佛。经历僧祇无量劫。为众生故趋菩提。常于生死苦海中。作大船师济群品。演说甘露真净法。令入无为解脱门。三僧祇劫度众生。勤修八万波罗蜜。
初句明因。昔谓已往。所行即是万行则因深也。次句供佛则缘胜也。经历僧祇则时长也。为众下一句。显公心不忍独善也。常于下二句。大悲拔苦也。生死喻海。法如船。佛如师。济即渡也。群品即所济之众生。品格不同也。演说下二句。即大慈与乐也。本绝妄缘曰真。荡无纤尘曰净。轨悟自心曰法。甘露为喻。一滴入口则起死回生。喻真法片言则超凡入圣。令入无为下一句。皆喻离系果。门喻教法。如来演说如指门。人能行之如入门。既入其门。必达堂奥。不受苦缚。故曰解脱。三僧下。结上度生时长。勤修下。结自修道广。波罗蜜云到彼岸。如前解。八万即总数。必兼四千。即转八万四千尘劳。而成八万四千法门。
△五赞成正觉。
因缘果满成正觉。住寿凝然无去来。一一相好周法界。十方诸佛相皆然。甚深境界难思议。一切人天莫能测。
因缘果满有两说。若对果满。缘字必错。当用圆字。谓因既圆。则果亦满。故成正觉。若缘字不错。另作一解。果字不作果报说。当训相得之意。谓万行为因。诸佛为缘。此二相得而满。则成正觉也。住寿一句。即亲证法身。住谓安住。常住。寿即寿量。然则既以法性为身。仍以法性为寿。凝然则本不动摇。常住则实无来去。一一下。亦有两说。一者以相好表化身。周法界。即周遍法界。连上句言。法身不动。此句言。应遍十方。是则无私而应。不动而遍故也。二者称性。盖法身凝然周遍。而化身一相一好皆能称性周遍。此则借相好表法身矣。十方下。会诸佛道同。甚深下二句。结叹难思。以上不动而遍。称性而周。其义神奥。深固幽远。言之则词丧。思之则意绝。故一切人天。焉能测之哉。
△六赞佛体用。
诸佛体用无差别。如千灯照互增明。智慧如空无有边。应物现影如水月。无边法界常寂然。如如不动等虚空。
初句蹑前。体用无差即是道同。如一佛相好周遍法界。诸佛亦然。互不相碍。下句。喻如千灯共室。一灯之光充满一室。诸灯亦然。光光周遍。互不相碍。重重交映。互相增明。即十玄门中。一多相容不同门。为事事无碍法界也。智慧下。即权实二智。以实智证理。理既无边。故智亦无边。权智应机。机既无边。而智亦无边。应物下。喻权智应物。如水中月。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时一月。影临众水。百千化身。亦复如是。尘刹现形。随机说法故。无边下二句。寂然不动。皆喻虚空。皆是体义。前句应物是用义。所谓一体不变。而用能随缘。用正随缘。而当体不变。又寂然不动理也。应物现影事也。为理事无碍法界也。
△七赞佛万德。
如来清净妙法身。自然具足恒沙德。周遍法界无穷尽。不生不灭无去来。法王常住妙法宫。法身光明靡不照。
当知如来二字。解处不同。如解法身。谓即如而来。虽来而如。如是体。来是用。体如镜。用如光。盖依镜有光。光不离镜。所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清净者。约体言。以本无混杂。亦无染着之谓。妙字犹带用义。然虽具用义。本无系缚。以无系为妙。法身者。法即是性。以法性为身。故名法身。自然下一句。是性具德用德相也。如三空四智。五眼六通。乃至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本无数量。喻若恒沙。自然者。即不然而然。性分本有之谓。具足者。是无欠无缺之谓也。周遍下一句。是匝满义。盖上句言性具之德。此句言法身之量。然本无分量。以周遍法界为量。故无穷尽也。不生下一句。是常住义。谓本来不生。究竟不灭。亦释上寂然二字。无去来者。即不动义。释上如如二字也。法王即佛。以法身自在为王。故曰法王。宫是王宅。即法性土也。谓法身常住法性土中。本无生灭曰妙法。由法王依止。故喻如宫也。总是寂义。法身下一句。又是照义。光明者即智光也。靡者无也。谓称法身而无所不照也。
△八赞佛神应。
如来法性无挂碍。随缘普应利群生。众生各见在其前。为我宣说甘露法。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初句言随应之本。谓如来法性本自空有不羁。故无挂碍。挂者是网罗不脱之义。碍者留阻不透之义。由无挂碍。所以下句随缘普应。即水月化身。群生有感。随之而应。皆有大益。故云利群生。众生下二句。显佛身密。令众生随机所见。在佛面前。闻佛说法。法能投机喻甘露。为我二字。是众生欢喜自庆意。然则各见二字。正是随机不同。或大或小。楞严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九赞佛大悲。
随心能灭诸烦恼。人天众苦悉皆除。破有法王甚奇特。光明照曜如金山。为度众生出世间。能然法炬破昏暗。众生没在生死海。轮回五趣无出期。善逝恒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
随心下二句。承前甘露之益。所以能灭烦恼离苦也。烦恼即见思二惑。皆是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内兼造业为苦因。能感人天为苦果。苦言众者逼迫者多也。如老病贫寒。恩爱别离。冤家聚会等。三苦八苦。充之无量。因闻甘露之法。能滋心地。令彼转迷成悟。断集修道。故云悉皆除。破有下。叹佛妙用也。有谓因果不亡。生死相续。言三界之内。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等。佛能自破。故自成佛。又说向于人。能教他破亦令成佛。归恩于佛。故叹奇特。光明下。赞佛光胜。如同金山。为度下二句。正显破有。法炬喻所说之法。谓法如火炬。即能破。昏暗喻惑。为所破。以佛能说法。如然火破暗也。众生二句。正显众生之昏暗。以其昏迷造业。没于生死。如堕海不能自出。只在生死往复。不出五趣升沉。故云轮回。善逝下。叹佛能度之。善逝即佛。善者妙也。逝者往也。谓即三界而离三界。为妙往菩提号。妙法船者。言妙法如船。法喻双举。以佛能说法。妙合人心。人皆受度。佛为驾船之人。所以用船度人。人若受度。反妄归真。如截流出海。得达彼岸。彼岸喻涅槃。
△十赞佛大慈。
大智方便不可量。恒与众生无尽乐。能为世间大慈父。怜愍一切诸有情。
初句是佛权智善巧。故云方便。即七方便也。谓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五停心者。停即止也。住也。心即缘虑识心也。谓众生多贪者。以不净观治之。多瞋者。以慈悲观治之。多散乱者。以数息观治之。愚痴者。以因缘观治之。多障者。以念佛观治之。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种妄心。故名五停心。二别相念者。别谓各别。相谓行相。念即观也。谓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种行相各别不同。故名别相念。三总相念者。以身受心法四种。一念俱观。如观身不净。则如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则知身受心皆无我。故名总相念。四暖位。从喻立名。以前别相总相念处。观于四谛之境。能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犹如钻木求火。火虽未现。先得暖相。故名暖位。五顶位。谓修四谛法。所得相似之解。转复增胜。定观分明。在于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位。六忍位者。即忍可也。谓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进善根。于四谛境。堪忍乐欲。故名忍位。七世第一位者。世即世间也。谓修四谛行。至此。渐见法性。将入初果。虽未得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以上七种。皆是入圣道以前之方便也。不可量者。谓就权引实。终入佛道。所以不可测量。故曰恒与等。乐即出世善果。谓一成永成。再无有尽。能为下。谓既能与乐。以见如来真为大慈悲父。怜愍有情也(有情。不独凡夫。亦兼二乘)。
△十一赞佛难遇。
如来出世甚难值。无数亿劫时一现。譬如优昙妙瑞华。一切人天所希有。于无量劫时一现。睹佛出世亦同然。是诸众生无福慧。恒处沉沦生死海。亿劫不见诸如来。随诸恶业恒受苦。我等无数百千劫。修四无量三解脱。今见大圣牟尼尊。犹如盲龟值浮木。
初二句直叹难遇。譬如下借喻比难。如昙华现瑞。则人天叹其希有。然其所以希有者。以于无数劫时方一现耳。睹佛下合喻。言如来出世之难遇。亦如优昙。故曰同然。是诸下。谓佛既难见。以未及见时。不知作福故无福。既无圣师点化故无慧。恒处下。谓由乏无漏福慧。且又造业为苦因。故恒处生死海中为苦果。亿劫长时。不能见佛。所以但随恶业。恒受其苦也。以上明众生已往之难遇也。我等下。庆今之幸遇。由百千劫已来。修四无量心。三解脱观。承此功德。今生方能得见。大圣牟尼即世尊也。犹如下比喻。谓须弥山下海中。有一眼之龟。一孔之木。若龟入木孔。则出海溺。然木经三千年方一经过。流之且速。其盲龟待之欲入。若踊身脱孔。又待三千年。木孔喻佛。龟喻众生。然喻佛之难遇如此也。此菩萨借喻。正为提撕大众。既遇佛世。岂可空过也。夫我等末世下凡。即今虽不能亲见亲闻。现今披读。如佛面谈。若不依教出苦。一日无常。又不知待几千年矣。
△十二愿世随佛。
愿于来世恒沙劫。念念不舍天人师。如影随形不暂离。昼夜勤修于众智。惟愿世尊哀愍我。常令得见大慈尊。三业无倦常奉持。愿共众生成正觉。
此菩萨感佛圣恩。故发愿随佛也。来世之劫长。喻如恒沙。念念不舍者。以佛为天上人间之宗师。善能模范人天。故愿如形影相随。不忍暂离。盖欲佛作胜缘。教授故也。无著十八住。有不离佛世时住。正为此也。昼夜下。谓上既依佛为师。故勤修不减昼夜。众智即佛智。或二智。三智。四智。乃至一切种智。充之则至于无量。故曰众智。惟愿下。求佛加被也。以上虽发愿随佛。犹恐力不自由。复望哀愍常令得见。三业下。谓身无倦。常行佛行。口无倦。常说佛法。意无倦。常参佛理。所谓尊奉秉持。不敢怠惰也。愿共下回向也。正言如三业之所持。昼夜之所修。原不为自身独善。亦不愿人天小果。愿与一切众生共成正觉。(正觉即佛果也)良以前经家叙德。谓此菩萨于贤劫中次补佛处。受灌顶位。为大法王。可为千佛之数。何此偈中。重重发明。佛世难遇。如昙瑞之难逢。佛身难见。类盲龟之值木。又愿世世不离见佛。昼夜勤修。愿佛哀怜常令得见。果何谓也。然此菩萨实不为己。盖为警策众生。自省自愧耳。将谓菩萨尚然。而我等尘劳中人当何如哉。假若有缘善人。一念警省。观想佛性。深究佛旨。亦生难遭之想。发惭愧之心。则精进大愿。必欲菩提。偶然大悟。则生死顿空。亦为诸佛一数。庶不负师吼菩萨之谆谆也。以上颂主宾会集一大科已竟。
△二颂发起源流二。初颂如来正发二。初颂定感诸天二。初颂入定能感。
今者三界大导师。座上跏趺入三昧。独处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动如须弥。
初句标佛为引导之师也。方颂入定。便称导师者良有意也。以后文入定则感天。放光则现瑞。将圣凡染净因果。皆现在诸人面前。是佛说法不用语言。假如人若忘言默会。直下承当。则佛意机心。觌面了然。不亦佛为三界一大引导之师乎。次句颂趺座入定。独处下。形容定体。空寂舍者。以法性为房舍。法身如安处之人。而法身之佛。入法性之舍。而能所凝然。身心不动。故喻如须弥。
△二颂诸天献供二。初总颂圣凡献供。
世间一切梵天魔。莫能警觉如来定。此界他方凡圣众。悉知调御住于禅。广设无边微妙供。奉献能仁最胜德。
警觉者。谓省察知觉也。莫能者不能也。梵天者净居天也。以离下界粗浊五欲。净居于禅定。为禅味所著不觉佛定。魔者乃欲界顶天。假他福力化成五欲。自己受用故曰魔王。又广化七珍。多增宝媛。为色欲所迷。亦不觉佛定。此界即是娑婆。他方即是别土。凡。即三界内者。圣。即出三界者。小大乘人通称为圣。圣者正也。谓发正心。入正定。得正果。永离生死。方为圣人。悉知下谓魔王粗心不觉佛定。惟有大凡诸天。及出世圣者。知佛性定。禅即定也。调御即佛。广设下。既知住禅。必说妙法。欲作福因。故所献供也(发菩提心者。现居三界。虽未成圣。能发大心。行大行。通名大凡)。
△二别颂三天献供四。初颂欲界诸天供。
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遍虚空。十善报应无价香。变化香云百宝色。遍覆人天无量众。雨杂妙宝献如来。香气??氲三宝前。百千伎乐临空界。不鼓自鸣成妙曲。供养人中两足尊。
四王天。忉利天。上至他化自在天。通为六欲。义同前解。十善下。明所供之香华妙宝。香云宝色。百千伎乐。不鼓自鸣。不作而曲。皆从因中行十善行。感报如此。应用自在也。无价者。谓天香贵重。谁敢作价。故云无价(十善者。一不杀还放生。二不偷盗更喜舍。三不邪淫还梵行。四不妄言说真实言。五不绮语说直语。六不两舌说和合语。七不恶口说善法。八不贪更解脱。九不瞋还欢喜。十不邪见知因果也)两足尊者。即是福足慧足。福足则人天供养。慧足则应物鉴机。
△二颂色界诸天供。
十八梵众雨天华。及雨杂宝千万种。梵摩尼珠妙璎珞。众宝严饰天妙衣。大宝华幢悬胜幡。持以供养牟尼尊。
摩尼云如意。以如意宝珠贯成璎珞。及天妙衣等供养者。以福田难遇故也。大义同长行(问。前云梵天魔。皆不知佛定。何得又颂梵众兴供。答。有二义。一或言总意别。前虽带梵天。意在魔众。二者或梵众不觉。而梵天诸王皆菩萨化身。使之令觉。既能省觉。岂不近佛兴供而作福因也)。
△三颂无色诸天供。
无色界天雨宝华。其华广大如车轮。雨微细香满世界。供养三昧难思议。
供养三昧者。以三昧正定。是法身全体。拟之则错故难思。言之则乖故难议。无色供佛。前列众文中有辩。
△四增颂龙王修罗供。
龙王修罗人非人。奉献所感珍妙宝。各以供养天中人。乐闻最胜菩提道。
此长行无。颂文补出。人非人。即七部鬼神也。所感者对能□说。以龙王等。见佛威仪福智。谓福田难遇。将欲□供。慨发于心。是为诚心感格。所以诸珍妙宝应心而现。以诚心为能感。珍宝为所感也。乐闻下一句。言七部鬼神。虽因中戒缓为堕落。却急务教乘。熏成菩提种子。今见佛入定。拟度必欲出定说法。故好乐而闻之也。天中人者。诸部经文未有此称。必译出时。誊录之错也。即天中天无疑矣。然必欲天中人者。谓天中之圣人即佛也。定感诸天大科已竟。
△二颂婆伽现瑞二。初颂变定施通二。初颂变定。
时薄伽梵大医王。善治世间烦恼苦。师子频伸三昧力。
薄伽如前。大医王者。谓医能治病。而有庸者良者。庸者不但不能愈病。而反增病。何也。由不知病之源委。脉之微细。而用药又不知轻重。以随自所见。谬用其药。然在医者未尝不是好心。而反增其病者。盖学之不精。而用之不当也。此喻外道不悟自心。邪执谬计。认邪为正。以邪传邪。各立一教。呼祖唤圣。憍倨自尊。不知廉耻。心无惭愧。将世间良人子弟。引归于妖魅魍魉。其与庸医增病何别哉。良医喻佛。能知机之利钝。惑之重轻。解之深浅。行之勤怠。所以随机说法。善巧方便。务令彼行。能断烦恼。出离生死。转凡成圣。将无始已来生死病源。一言而愈。岂非出世间之大良医哉。故云善治等。师子频伸者。前长文云奋迅。此云频伸。即奋迅之别称也。三昧云正定。力者即神通妙用也。
△二颂施通。
六种震动遍三千。以此觉悟诸有缘。于此无缘了不觉。随彼人天应可度。见佛种种诸神通。瞻仰月面牟尼尊。以净三业皆云集。如来能以无缘慈。饶益众生成胜德。
震动准前。以此下四句。随机别见也。以此二字。蹑前定力震动。觉悟二字。元为警觉众生。而却有觉者有不觉者。其故何哉。盖只在有缘无缘耳。所谓佛虽大圣。不度无缘之人。非佛不度。以彼自无缘而业力自障。不自觉知也。故云觉悟有缘。无缘不觉也。随彼下二句。又别出有缘之机。随彼应度者。虽是教与机投。而彼可度之机。见佛神通有种种不同。然所见既不同。则知受教亦不同也。瞻仰下二句。言来机之诚也。月面者。言佛面圆满如中秋之月。以净三业正显诚意也。谓沐浴其身。谨慎其口。秉正其意。以见来仪之诚无过于此。云集言众来之多。如云聚集合为一众也。如来下二句。言佛无缘之慈。饶益之普。不以无缘不度而伤其胜德也。由前云。觉悟有缘。无缘不觉。然则众生虽无缘自障。而佛却不忍遗之。或以神力加之。令彼暂见。或以威力降伏。令彼归从。故佛能以无缘之慈。令彼饶益。方见佛之胜德也。变定施通一科已竟。
△二颂正明现瑞二。初颂如来放光。
胸臆放此大光明。名诸菩萨不退转。如劫尽时七日现。炽然照曜放千光。世间所有诸光明。不及佛一毛孔光。无量无碍大神光。遍照十方诸佛刹。如来福智皆圆满。所放神光亦无比。其光赫奕如金色。遍照十方诸国土。
劫尽七日现者。天地之始终谓之劫。劫尽坏时。火灾将起。而彼时一切人民。皆作恶业。遂使天久不雨。所种不生。诸水泉源皆悉枯竭。久久之后。风入海底。取日宫殿。于须弥山边。置日道中。遍照世间草木凋落。如是一日。乃至七日。次第而出。消竭海水。大地烟起。乾坤洞然。直至梵天。悉皆荡尽等。(出法苑珠林)梵语劫波。此云分别时节。然今所用者。不取坏劫。但喻佛光之胜也。且如一日历天。乾坤朗耀。何况七日并照之光。显其愈胜也。今佛光之胜。取此为喻。故云炽然照曜放千光。世间下二句较量。如世间最胜之光。无过日月。纵至梵天身光虽胜。犹不及如来一毛之光。然一毛称性。周遍法界。况全身耶。无量无碍者。如日月独照四天下。须弥之上照之不及。况十方何能照之。显其有分量也。逢山对境。不能透过。显其有碍也。今佛光反此。上尽有顶。下尽阿鼻。横遍十方诸佛世界。故云无量无碍等。如来下四句结赞。赫奕者光胜也。
△二颂光中现相二。初颂照依报世界相。
大圣金光影现中。悉见世间诸色相。三千大千诸世界。所有一切诸山王。四宝所成妙高山。雪山香山七金山。目真邻陀弥楼山。大铁围山小山等。大海江河及浴池。无数百亿四大洲。日月星辰众宝宫。天宫龙宫诸神宫。国邑王宫诸聚落。如是光中悉显现。
圣者。无所不通之谓也。不假习学。生而知之。谓听无不聪。视无不明。思无不彻。用无不中。贯三才。应万物。与天地同功。岂冒名尸位而称之哉。如三皇五帝。周公孔子。今颂言大圣者。惟吾佛世尊。竖彻如理之际。横穷法界之边。会万法为自己。了生死即涅槃。天中天。圣中圣。故谓之大圣也。余准长行解。
△二颂照正报圣凡相三。初颂释迦因果相二。初颂因中苦行相二。初历颂诸相十三。初颂割肉救鸽相。
又现如来往昔因。积功累德求佛道。如来昔在尸毗国。曾居尊位作人王。国界珍宝皆充盈。常以正法化于世。慈悲喜舍恒无倦。能舍难舍趣菩提。割身救鸽尝无悔。深心悲愍救众生。
初二句总标。如来下别显。尸毗救鸽。长行略。颂中增广。三四二句。显其位极人尊。国界一句。显其富有四海。常以一句。显正法化世。正法者。若世间法。即是戒善。若出世法。即谛缘度等。慈悲一句。即四无量心。能舍一句。即檀度也。难舍者。即头目髓脑。国城妻子。世人我执不亡。言之即瞋。谁敢乞化。菩萨则不然。有佛道可求。不知有身命可得。故凡有乞者。尽能施与。不知其为难也。末二句。以割肉救鸽。验其虽难而却不难。菩提为佛果。趣者向也。谓承因向果也。深心悲愍。正见菩提心也。
△二颂雪山求道相。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以求正法因缘故。十二劫超生死苦。
一切圣贤。皆是有血性的凡夫做成。故云往昔在凡夫。次句。求道必欲入山者。以离尘劳。易摄其心故。世人所以不肯求道者。皆以世缘边重。生死边轻。圣人反此。生死边重。世缘边轻。所以诸缘放下。收摄其心。勇猛则遇难不怯。精进则成道为期。为求半偈能舍全身者。正显勇进之实行也。以求下结上义。以半偈虽微。是出世之正法。由舍身精进。超十二劫。超字理当在十二劫之上。(问人之所重者身命也纵有慕道之心。何至于全舍身命。不亦迂乎。答。身命者道之累也。半偈者至理之言也。人得正理则超凡入圣。贪身背道则永没沉沦。闻半偈如得宝珠。舍全身如脱弊屣。庆幸且有余。何迂之有。不但释尊能行。如此方杨子厌为悬疣。孔圣朝闻夕死。此皆以道。为重。而不惜其身命者也)是知圣人。非不爱其身命。但身之与道不能两全。故不得不舍身而取道也。虽然。非我空者不能(当知舍身之说后人酌量。果如菩萨。人法双空者则可。若二执未空者则不可。以我执不亡。道眼未发。徒增业苦。于道何益)。
△三增颂布发供佛相。
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佛因中二僧祇时。曾布发掩泥供燃灯佛。以精进因缘。又超八劫。
△四颂舍身救虎相。
昔为萨埵王子时。舍所爱身投饿虎。自利利他因缘故。十一劫超生死因。
如长行。
△五增颂流水救鱼相。
流水长者大医王。平等救护众生故。济鱼各得生天上。天雨璎珞来报恩。
佛因中曾为良医。偶见鱼池水涸。鱼命未几。遂借王象驼水。灌满其池。更济以食。则鱼得全生。流水复念。水之与食。但救其生。不能救其死。然我当以佛法度之。趁其有缘。不可不度。遂绕池称念宝积如来名号。更诵十二因缘法。其池中鱼。数满十千。以闻法故。舍却鱼身。生忉利天。复以天眼观之。则知其故。时十千天子。各持璎珞。放光诵德。来报流水之恩。是知流水即佛之故身。今光中亦现。
△六增颂翘勤赞佛相。
七日翘足赞如来。以精进故超九劫。
如来因中。见古佛相好光明。心生渴慕。遂翘一足。一足着地。赞佛相好功德。以精进所持。七日不怠。犹超九劫。
△七增颂象王投猎相。
昔为六牙白象王。其牙殊妙无能比。舍身命故投猎者。求佛无上大菩提。
因中为象王六牙。彼有猎人。见此白象。深爱其牙。谓此牙若得。进之于王。王若见赏。则脱我穷苦。将欲图之。惧象力大。展转思惟。无有良计。回告其妻。妻曰。我闻白象六牙。定非凡物。将菩萨之化身。不可害也。夫闻其言。次日复至象所曰。我闻菩萨。能舍难舍。我欲汝牙。脱我穷苦。未知可否。象愍其穷。遂投身与猎者曰。我身全舍。任汝所取。遂发愿言。以我舍身功德。愿我生生不堕三涂。不生人天。不欲小果。愿求无上菩提。
△八增颂施眼相。
或作圆满福智王。施眼精进求佛道。
有福则为王。有智则施眼。欲福智圆满。故能施眼。以眼不施。则福不圆。不施眼。则智不满。何也。非能舍难舍。而檀度不满。福奚具足。眼为智因。由舍眼故。所以智满。以此求佛。必有所克。
△九颂鹿王舍身相。
又作金色大鹿王。舍身精进求佛道。
昔者菩萨。身为鹿王有金色。力势逾众。仁爱普覆。群鹿恭从。所游近苑。牧人以闻。王率士众。合围逼之。鹿王乃知。垂泣而曰。尔等斯厄。厥訧由我也。吾将没命。济尔群小。鹿王就索。下前两足曰。登吾踊出。尔等可全矣。群鹿如之。咸获免矣。身肉决裂。血若流泉。躄地才息。其痛难言。群鹿啼呼。徘徊不去。人王睹其体残。血流丹地。不见鹿众。曰。斯者何以。鹿王对曰。执操不淑。禀命为兽。寻求水草。以全微命。干犯国境。罪应就重。身肉虽尽。两髀五藏。完具尚存。惟愿大王。给一朝膳。王曰。尔何缘若兹乎。鹿王本末。陈其所以。人王恻然。为之流泪。曰。尔为畜王。含乾坤之弘仁。毁命以济众。吾为人君。苟贪好杀。残夭所生。即布重命。敕国黎庶。自今绝猎。勿贪鹿肉。裂?举鹿。安厝平地。群鹿睹其王。仰天悲号。各前?疮。分布采药呾咋。传之人王睹焉。重为抆泪。曰。君以子爱育其众。众以亲恩慕其君。为君之道。可不仁乎。自斯绝杀尚仁义。天即祐之。国丰民熙。遐迩称仁。民归若流。此是佛在因中。现异类身。行菩萨道。今亦光现也。
△十增颂身施夜叉相。
为迦尸国慈力王。全身施与五夜叉。
未见源委。姑留待察。
△十一增颂施妻子相。
又作大国庄严王。以妻子施无吝惜。
因中作王。以布施无吝。庄严其德。故以名焉。凡有索求。不逆其意。名流八方。时文殊师利。欲往试之。化作少年婆罗门。从异国来。到于王所。欲乞王为奴。夫人为婢。王甚欢悦。与夫人说。我今已许。尔意若何。夫人亦喜。时王及夫人。随其所行。道人曰。既为奴婢。当踱跣而行。(踱音铎。跣音鲜。谓徒足履地。即不容穿鞋也)亦遵其命。乃至将王及夫人。各卖一处。不容合会。心亦欢喜。全无吝色。文殊赞言。善哉善哉。以神力故。将王及夫人。如从梦惺。未离当处。此是舍妻之一事耳。假有瞋恚吝惜。则不能圆满檀度矣。
△十二增颂舍头目相。
或为最上身菩萨。头目髓脑施众生。如是菩萨行慈悲。皆愿求证菩提道。
舍头如大光明王。佛因中作王。欲行檀度。难舍能舍。外国闻之。令旃陀罗。来于王所。欲乞王头。王曰甚善。吾当舍之。只恐群臣阻隔。不果其愿。遂嘱大臣。勿违我愿。大臣计议。各将金头。以易王首。乞者不??。王闻其事。谓大臣言。彼旃陀罗。是我知识。成全吾愿。汝等阻之。不为忠顺。诸臣见王志莫能夺。举声大哭。震动天地。王问乞者。汝何不割。乞者答言。恐怖群众。尔时其王。自割其首。奉与乞者。尔时大地震动。日无精光。又佛告众言。如来因中。舍金转轮王头有千颗。方满檀度。此乃舍头之一事耳。舍目髓脑者。佛因中作忍辱太子。父王有重病。求药无良。时有逆臣。欲害太子。伪称曰。一生无瞋人眼目。及诸髓脑。用此和药。服之病愈。太子闻说。对逆臣言。我一生来。心不动瞋。似是其人。若父病果愈。万死不辞。遂剜其目。断取骨髓。和药令服。父病大愈。太子命终。此是舍目髓脑之一事耳。末句回向佛道。今此光中。一一皆现。
△十三颂轮王出家相。
佛昔曾作转轮王。四洲珍宝皆充满。具足千子诸眷属。十善化人百千劫。国土安隐如天宫。受五欲乐无穷尽。时彼轮王觉自身。及以世间不牢固。无想诸天八万岁。福尽还归诸恶道。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及电光。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未得解脱超彼岸。谁有智者乐轮回。唯有出世如来身。不生不灭常安乐。
前六句。颂王富贵及十善化人。百千劫者。显非一世。解见长行。时彼下十句。是悟世无常。为出家之缘。时彼一句。能觉自身。觉是心上猛然之智。而世人为五欲所染。昏迷本性。虽终日奔驰。不以为苦。生死不保朝夕。谁肯省察。随业而生。任运而死。万劫千生。无有了期。惟智者猛省。觉身无常。及以一句。又觉世间依报。亦转变不牢。定有坏灭。无想一句。谓不但世人。便是诸天。至无想天。将浮想现行伏定不起。内守幽闲之境。认作至道。经八万岁。定力尽时。犹坠人间。转坠恶道。故曰福尽等。岁字不稳。劫字之误耳。犹如下三句。作喻观察。谓人间天上。依正两报。如梦幻泡影。即有而无。亦如朝露电光。不能久住。又喻三界如宅。八苦充满喻火。而八苦逼身。犹火烧宅。未得下二句。是厌世求脱之意。然未字最活。如三界五欲。人若乐着。则不能脱。若厌苦求脱。则未尝不脱。解脱二字。即离系之谓。正对众生之系缚言。盖众生为五欲所染。生死所缚。如蚕作茧。自缠自受。故未能解脱。难超彼岸。彼岸即涅槃。谁有下。谁字亦活。谓愚者乐着则入轮回。智者不着则能超脱。然则谁有智慧之人。乐于轮回者哉。唯有下二句。仰慕真乐之意。谓天上天下。皆为五欲生死所缚。不能解脱。而能超脱者。唯有如来。能出尘世。能离生灭。能得真常安乐涅槃。常则永无生灭。安则不被业牵。乐则不受诸苦。所以永出轮回。高登觉岸矣。前长行。有舍轮王位出家学道之言。而颂中无者。寄于谁有智者乐轮回之中也。
△二总结全现。
如是难行菩萨行。一切悉现金光内。
△二颂果上灵塔相三。初颂总标八塔。
又此光中现八塔。皆是众生良福田。
世间土地。能生五谷。资养身命。名曰土田。如来八塔。能生百福。资养慧命。故云福田。
△二别颂八塔。
净饭王宫生处塔。菩提树下成佛塔。鹿野园中**塔。给孤独园名称塔。曲女城边宝阶塔。耆阇崛山般若塔。庵罗卫林维摩塔。娑罗林中圆寂塔。
与长行同。
△三结显供养。
如是世尊八宝塔。诸天龙神常供养。金刚密迹四天王。昼夜护持恒不离。
天龙供养者。谓见塔即如见佛。有二义。一者佛恩浩大。不忘恩德故。二者既为福田。良田下种故。金刚密迹者。本是菩萨。现护法神。持金刚杵。以杵彰名。故名金刚。外现恶相。人所不测。故云密迹。四天王者。即欲界初天。离地四万二千由旬。在须弥山半腰。东西南北。各有一埵。东方名持国。居黄金埵。领二部鬼神。保护东洲。南方名增长。居琉璃埵。亦领二部鬼神。保护南洲。西方名广目。居白银埵。领二部鬼神。保护西洲。北方名多闻。居水晶埵。领二部鬼神。保护北洲。昼夜护持不离者。随愿力故。(问宝塔既为福田。又有人天供养。必欲护持者何也。答。佛在世时。魔王常来诸佛入灭。以佛在世。令魔宫不安。且损魔眷属。佛既入灭。留塔住世。亦表佛在。恐魔来伤毁。故此护持。又随本愿。故来守护也。又问。经云昼夜不离。注中又云天王各护一洲。且八塔各在一方。一身何能遍护。答。有二义。一者如世间总督。住在一处。威镇八方。且有属官。各守一洲一县。此亦如是。住居一处。威镇无方。且各有所部鬼神。或差遣护持。归功于王。即王护等。二者外现天身。实是菩萨。其分身散影。所谓一体不动。周遍十方。何疑哉)以上颂释迦因果相已竟。
△二增颂造塔获福相。
若造八塔而供养。现身福寿自延长。增长智慧众所尊。世出世愿皆圆满。若人礼拜及心念。如是八塔不思议。二人获福等无差。速证无上菩提道。如是三世利益事。于此光中无不现。
此颂造塔功德。初句标住。次句明现世福寿。增长一句。明现世智慧。世出一句结显。良以福智两全。又增大寿。一切世间谁不尊敬。以福寿延长。即世间之愿圆也。增长智慧。又为众所尊。即出世之愿满也。以见造塔功德不可思议矣。若人。下明礼拜心念功德不测。二人下较福。如礼念之人。及前造塔之人。二人获福等无差别。速证下结显。如是二人。不唯得世间之福。且于无上菩提速证也。如是下总结三世。谓生处及说法等塔。是现世。因中苦行等是过去。佛今未及涅槃。现出涅槃处塔。是未来。故曰如是三世等。
○上云造塔之福。如甘露鼓王经云。若人以泥团造窣堵波。大如阿摩勒果。上安相轮。刹竿如针。覆盖如枣叶。中安佛像同??麦。下葬舍利如芥子。其福胜以满四洲金宝供养四方罗汉之福。据此则知造塔之福殊胜也。法华云。聚沙为佛塔。皆以成佛道。又天授品云。天王如来灭度之后。全身舍利。起七宝塔。诸天人民。以香华璎珞幢幡宝盖。礼拜供养。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据此则知速证菩提者宜矣。是知大乘之人根利。礼念之间顿悟者。不减住世之功。又如来慈悲大愿。德化优余。故流风扇于后世。有若此之利焉。
△三增颂云集供众三。初颂云集圣凡。
十方佛土诸菩萨。神通游戏众灵仙。万亿国土转轮王。寻此光明普云集。
初句即圣。次句下即凡。灵则通。如万灵百灵。仙则别。是灵之一类耳。神谓妙用不测。通谓自在随心。游戏即神通之运用也。以上菩萨等来处云十方。轮王之本国云万亿。如是殊方凡圣。因寻此光。普皆云集者。其故何哉。盖为佛世之难遇。大法之难闻也。
△二颂神力兴供。
各以神力来供养。雨如意宝奉慈尊。诸天伎乐百千种。不鼓自然出妙音。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宝幢无数诸璎珞。持以供养人中尊。
初句标来意。次明宝供。雨(音玉)言自上而下。或停空中。或积尊前。各表来意之敬如此。诸天下六句。总是天上华香等。贵重珍琦之所供养者。亦显来意之诚。及为法之切耳(问。菩萨天仙。皆有神通。则所供之物。自上雨下。不知轮王何如。答。轮王虽无神通。却有诚心愿力。所供之物。随愿而转。亦可从空雨下。有何疑哉)。
△三颂伽陀赞佛。
微妙伽陀赞如来。善哉能入于三昧。现不思议大神力。调伏难化诸有情。
伽陀。即孤起颂。以美词嘉德曰赞。善哉等皆赞词也。大神力者。即动地以警策群心。放光以罗列因果。皆是如来三昧定中之显发。皆人天不能测量者。故谓神力。调伏下。正明神力之功效。谓众生刚强邪见。实难教化。今见光中影相。善恶因果。俨然不昧。岂不趣吉避凶。改恶从善乎。善哉世尊。善能调伏也。以上如来正发一大科已竟。
△二大士请法四。初正请转法。
惟愿世尊从定起。为诸众生转**。永断一切诸烦恼。令住无住大涅槃。
惟愿者。是大士为众恳切之词。从定起三字请佛出定也。若论如来。那伽常定。无不定时。今从无定动中现出定相者。正显如来一片婆心。亲切为人之处。只在一坐凝然。而妙法全现矣。然在大士等。未尝不体佛意。奈何凡夫不入。是故菩萨恐负佛意。复请出定。为诸下。明出定之意。众生言诸者。不唯六凡。亦兼小圣。皆为所被之机也。**者。有通别两说。通者一切权实顿渐。皆为**。别者即今心地观法。今大士与佛意通。请转者。心地法为能被之教。转者传也。法即众生之心。及观心之智。轮者有运动之相。谓出自佛口。运入众生心中。令其参究神会。而至豁达大悟。有此功效。故请转轮。永断一句。悲能拔苦意。既云一切烦恼。则该尽五住。凡夫为见思所烦。恼乱心地。造有漏业。感分断生死所缠。权小为无明所障。虽得圣果。犹不能高证菩提。仍为变易生死所局。总是如来之悲境。所以请佛说法以断之。若灭现惑存种子。则对境还生。心种现皆亡。是为永断矣。令住一句。慈能与乐意。涅槃。是佛所证无灭无生真常道果。加一大字。拣非小果。令住二字。指能住之智。无住二字。即所住之理。理即涅槃。然既云无住。而又云能住所住者。盖本无能所。今在解释训晓。不得不分能所。若夫智理冥合。证无所证。住无所住。则清净本然。方得无住也。又云无住者。拣二乘有住。以彼能所未亡故。是知上住字。是契入意。下住字。执着意。必智理两亡。是为无住。不同二乘有住也。
△二来仪表诚。
如我等类心清净。从万亿国来听法。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初句我是大士自称。如者自指之辞。等类者。非我一人。兼于同类。心清净者。有两说。在菩萨则我法双亡曰净。在人天则心无杂念曰清。次句表诚。言不辞远方而来者。为听法故。万亿者。如娑婆止云一国。此名万亿。从彼来者有二意。一者远意。谓经历之国有万亿之多。二者遍意。谓一体不动应遍十方。万亿国土无所不在。今言来者。亦不来而来。不听而听。然则大士尚尔。佛岂不然。佛在定时。即动而定。不说而说。纵然出定。即定而动。说而无说。前意于文则顺。后意于理实合。两意皆可。
△三三昧献供不妨。
以三昧力常谛观。于我微供哀纳受。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前二句求佛纳供。后二句三轮体寂。初句望佛定中观察。证明我心。微供者。微薄之供。谦辞也。即前各以神力来供养。雨如意宝供慈尊等。必哀恳纳受者。为不负来意也。能施下表。显今事门头一法不少。故望纳受。于三下遮。显实际理谛一法不立。故云无所得。能施者即自己。约人说。所施者指他。约佛说。即受我所施者。施物即供品。约宝珠等说。三世之世字。当事字看。无所得者。即三事皆不可得。谓不知有我。不知有佛。不知有物。三轮体空。如理之供也。又三世者。约一念具足三世说。如一念未起即过去。正起一念为现在。念已即未来。此言一念具足三世供佛。又云无所得者。谓正在一念三世。而不妨三世一念。至一念犹无。可谓心空境寂。称性之供也。盖供佛之诚。无过于斯矣。
△四总结供养。
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最胜心。即无所得心。安住如同宴坐。谓宴坐于实际理谛。即是我等以无所供而供诸佛。故曰供养等。又最胜心者理也。供养下事也。用也。可谓一心不动。而用通十方。如普贤云。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是则圆融周遍。横彻十方。竖贯三际。无处而不供。无时而不供。至哉大士。无以加矣。以上序分已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一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