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佛/魔 发表于 2011-6-25 11:02:47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13)

自己不要法,可不要劝别人也不要法。别人有了正法,还可以来度你,所以这种不要法的影响千万不能扩大,可是现在已经扩大开了,差不多普遍都不要法,好像癌症扩散一样,可怕得很。
不从广开中去深透,能当法师吗
所以讲教理者,应学多闻。尤其是我们这个专修班,目的就是培养法师。说傅老师开课已经两个月了,经文只讲了这么一点点,话却那么多,何必讲得这么广开?简单一点,咱们还可以学得多一点,将来也能当法师。比如说《心经》,你只要讲两个小时,其它时间咱们可以学《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你讲四个小时,其它时间可以学《地藏经》了,不是更好吗?
简单、风趣,却仍然不懂法
那么我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不能念“bān ruò”,要念“bō re”,“般若”者,智慧也。“波罗蜜”,不要以为是水果菠萝蜜,波罗蜜者究竟也。多心经,这个“多”字独立的,你可放上也可以放下(众笑),放下面就是“多心经”,“心经”,心里有数,所谓中心也(众笑)。“观自在菩萨”,这是菩萨观的,现在末法时期钝根根本观不起来(众笑),观不起来,你就不得自在。所以末法时期休想成功。你们只要知道,菩萨名字叫观自在,“自在”就跟你没关系了,因为菩萨是菩萨,众生是众生。(众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就是流转、流动,你们走路也能行的,行什么?行深般若波罗蜜。“深”,修得深一点。“无眼耳鼻舌身意”,明明有眼睛,怎么说无呢?哎,你把眼睛闭起来不就是无了吗?(众笑)。“无”就是没有。“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没有鼻子,……,明明有,怎么没有?你业障重啊,佛怎么会讲错呢?没有就没有(众笑)。”那么考试了,问《心经》中有几个无?做起数字游戏来了,这还度得了众生,听的人说这蛮有趣,蛮好听的,却仍然不懂法。
要把死的讲得活起来,才能活学活用
讲法要讲到死的东西活起来,这样才能活学活用啊。你不把死的东西讲活了,叫人家怎么修啊,怎么用啊?我的理想是培养法师。法师要结合现实,结合科学,结合是非,要结合怎样修得起来,用得上去,要这样去教导众生。讲得辛苦一点,众生修起来就方便一点,因为现在众生业障重、烦恼重、我执重、简直是钝根里的钝根。
多闻难于摄持,唸诵能摄持法义
有了慈悲心、菩提心,我们还应该在接受教育上广学多闻。其中会出现一个矛盾,多闻了难于摄持,怎么办呢?就要把多闻所得的法义摄起来。通常就是摄在颂子上,这一段要领摄成一两个字,这两个小时法义摄成两句话,摄成偈语来唸诵,唸诵就可以反复地熟练。所以念诵能摄持法义。
用音声摄持,容易连贯下去
提要:
  ■ 用音声摄持,容易连贯下去
  ■ 《文殊仪轨》音声殊胜,抑扬顿挫,心情舒畅
  ■ 唸诵要音声和雅,不要出怪调
  ■ 发什么音,生理上就起什么变化
  ■ 音声和观想所起作用,完全相应
  ■ 行仪上的摄持力,能摄持身口意三业
  ■ 手指一活跃,末稍促进中枢,就不会迟钝
能海上师说:“摄持之力,寄于音声及仪形上,心缘名句文身,如理作意,千万义修之,其式不殊,成就如一,盖显正道无二辙也。”
用音声摄持,容易连贯下去
“摄持之力,寄于音声及仪形上”,摄持要有力量,有的没有力量。有的很善巧就有力量。小孩子背书,背背想想,容易中断,其实他已经重复很多次了。假如用音声摄持,就容易连贯下去,因为已经定型了,跟着这个音声转,像敲木鱼一样,“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心轮在转动,有一定的规律,就不会冲冲停停,结果机关枪卡壳,开不下去了。
《文殊仪轨》音声殊胜,抑扬顿挫,心情舒畅
我们诵的《文殊仪轨》,音声殊胜,容易熟练,一熟练了,你只要头上引一引,整部仪轨就会一直转下去。你固定这样,就形成了这一整套。比如修《文殊仪轨》诵菩萨戒,开头一段,“赞己毁他悭法财”,不快不慢,中间一段快,唸到后面,“如是恶作四十六”,更快了,诵密乘戒了,“违依止法……”又突然慢下来,唸熟了,从头背到底,一个字也不差,因为音声全部固定下来了,而且有抑扬顿挫,唸起来心情舒畅。
唸诵要音声和雅,不要出怪调
我20几岁时,整天在上海常德路金刚道场修法,一早就去,晚上才回来。我特别喜欢唸经,唸的时候我声音特别响。经常有游客及烧香的人,站在大殿门口听我唸经,我也随便他们,他们为什么不走?因为挺好听的。
现在我太忙了,没时间多唸经了。你们都唸不到我这样。你们唸诵有时会出现怪调,原调被你们改变了。比如唸“护法尊。”应该是“护—法—尊”,你们两样,“护—法尊。”(众笑)拐个大弯。
发什么音,生理上就起什么变化
传承不能改变,历代祖师的传承是有道理的。音声是个修行的方法。五明中就有声明,什么音生理上起什么变化,都有讲究。调也是这样,不能人为去创造一个调,要根据传承。一个大修行人,他有亲身体会。依传承能起极其好的作用,如果随便改动,非但得不到传承的利益,在集体唸诵时会出现混乱。唸诵也不能作歌调或者像音乐那样来研究。
音声和观想所起作用,完全相应
我举几个音声和生理作用的例子,有个字在音声上唸“嗡”,而在观想上是安立在头顶。有个字在音声上发“阿”,在观想上安立在喉间。有个字在音声上发“吽”,在观想上安立在心间。我喜欢做实验。我跟学修禅定的同学作过实验,我发一个“嗡”字音声,问他们身上哪儿有感觉,回答说在头顶有感觉,我发一个“阿”字音声,他们说喉间有感觉,我发一个“吽”字音声,他们说心间有感觉,跟观想的部位完全相应。所以,通过实验证明,佛教中的有传承的唸诵,可以使整个生理产生感应。又如我在禅定中作加持,发声波的时候就是发“阿”字音声,这音声很像狮子吼。在语轮上作加持,你们同学们讲话就会讲多了。
行仪上的摄持力,能摄持身口意三业
加持很重要,不光是心理加持,音声加持也很重要,行仪上的摄持力量也很重要,能摄持身口意三业。唸诵是口,手印是身,作意观想是意。边唸边作手印边作观想,即能起使身口意三业相应的作用。又如八供是印度接待贵宾的礼节,“阿刚”洗澡水;“巴当”洗脚水;“布白”花,你看手印就像一朵花;“都白”檀香;“阿洛格”灯;……“下答”音乐,手印作敲鼓状,这是行仪加持。
手指一活跃,末稍促进中枢,就不会迟钝
而且你做手印的动作,脑子会聪明。手指一活跃,末稍神经促进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也活跃,就不会迟钝。这比动脑筋促进脑子活跃好得多,人一直动脑筋,会动得头昏脑胀。时间过了,现在下课。(2001.5.9 第13讲完)
仪轨是总摄法义,完成精密摄持
提要:
  ■ 仪轨是把法义总摄起来,完成一个精密摄持
  ■ 无分别从有分别来
  ■ 没有佛法,哪来无相
  ■ 经都可以唸,邪说不能学
  ■ 修《文殊法》,开智慧得辩才
  ■ 没有水平不能学密
能海上师讲:“密法之中,一一仪轨,时能摄身口意三业,谓之总持。”
仪轨是把法义总摄起来,完成一个精密摄持
“密法之中,一一仪轨,时能摄身口意三业,谓之总持。”密法都是按仪轨修。仪轨,是按照佛经把法义总摄起来,完成一个精密的摄持。如将仪轨广开,法义非常广大。修仪轨的人,有时间可以唸各种各样的经典,因为法与法是没有抵触的。
现在末法时期有这种风气,说:唸了一部经,就不能再唸其它的经,否则就说是杂修。释迦佛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否则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句话不是错了吗?弘扬佛法可不是弘扬你个人的偏见。如果法跟法有抵触,那佛法岂不是不圆融?一切法体性空,所有障碍都是人搞出来的。
无分别从有分别来
很多年前,有个居士想拜某人为师,那人要求他把原来学的法全放下,他就问:“为什么要放下?”回答说,“我这个法是无相,你们修的法是有相,无相不能跟有相共。”
什么叫“无相不能跟有相共”?此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相还不是从有相来,本身就是一个东西,有什么矛盾障碍?比如说有分别慧也是佛法,无分别慧也是佛法。你不通过分别慧,怎么能达到无分别慧?没有有相,哪来你的无相?无相是不可说不可说,没有语言文字的相,你什么也不懂,仍是一个无知的众生。
没有佛法,哪来无相
如果不通过佛法的有,只保留你原来的有,那是流转生死的有,着相的有,凡夫知见的有,烦恼的有。释迦佛叫你去抓佛法,因为众生喜欢有,我就给你有,众生喜欢抓,到我这儿来抓,不过要换一换,不要抓肮脏的,到我这儿来抓干净的,所以佛是善巧方便。等你抓起来了,佛才跟你说,不要着相,是一步一步来的啊。心里没有佛法,哪来无相?
经都可以唸,邪说不能学
无论修什么仪轨,修完后,你喜欢唸《金刚经》、《药师经》、《佛说阿弥陀经》、乃至四《阿含》都好,佛法全好,只能赞叹,要鼓励人学。除非是邪说,或者借了佛法的名义,加了邪的知见,那些你一学就糟了,只要有一点点邪,学了也会中毒。
修《文殊法》,开智慧得辩才
《文殊法》不是密法仪轨,是显密法流里的显法,每个人都可以修,主要的作用是能得文殊菩萨的加被,开智慧获辩才。
没有水平不能学密
密法不能随便讲,不到水平的人不能听,因为你没有水平,听了往往会导致退心。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那年清定上师刚被特赦释放,居士们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有的居士竟然用扶乩的办法去问鬼,真好笑,结果仍然不知道。其实他回老家了,国家就在他老家的医院里给他安排了工作,做针灸推拿医生。后来据清定上师的侄女说,我是第一个找到清定上师,也是第一个到清定上师那里去的。我先讲了我这几年的情况,年轻人常有来我这儿跟我学法的,上师听了大为赞叹。那时医院里的宿舍只有一张床,晚上我跟清定上师一起睡,上师对我很慈悲,常用被子包我的脚。第二天清早一起床,上师就给我讲大威德怖畏金刚,我一听,心里起疑惑,还好没退心,后来多听多听,慢慢才懂得,这是勾贪瞋痴来断贪瞋痴,是一个特殊法门。
没基础,学高了,反增我慢
提要:
  ■ 为了经济利益而公开密法是不妥当的
  ■ 修持仪轨能摄身口意三业
  ■ 错了,还能快吗
  ■ 没有断烦恼功夫,哪会多占便宜
  ■ 没有基础的人学高了反增我慢心
  ■ 有人求法竟能一天之内“连升三级”
   
为了经济利益而公开密法是不妥当的
现在这么多年来,从香港开始,把密法和密宗的佛像作为佛教艺术公开出来,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本来保密的,所以称“密教”,如今被某些人为了经济利益把密法公开,结果给那些旁门邪道,学气功的人拿去了乱搞。
修持仪轨能摄身口意三业
“密法之中,一一仪轨,时能摄身口意三业,谓之总持。”身口意三门同时修,身口意一把抓起来,称为总持。诵仪轨,是口修,唸诵时作手印,这是身修。比如作八供时,“阿刚”是供养洗澡水,“巴当”是洗脚水,“布白”是花,“都白”是熏香,“阿洛格”是灯,“更德”是涂香,“勒尾得”是饮食,“下答”是音乐,八供靠手的动作辅助观想来作供养,供养也是修行。心随着仪轨去转,转的全是佛法的法义,就是意在修行。所以一修《文殊法》身口意一下子都修起来了。有人说,这样修得快,但是你起烦恼,你打妄想,仍然不快,辩证的啊。
错了,还能快吗
有些人连手印也搞错了。比如更德是供养涂香,手印是表法,用手来做一个表示。印度天热有许多小虫子,贵宾到了,首先给他擦身、洗脚,然后在他身上涂一点防蚊子、小虫咬的涂香油,以这样的礼节来供养佛菩萨,有人没学准,他做起涂香手印来,起劲啊(众笑),来个一大圈,旁边人说,“哎,你碰到我了。”“碰到你有什么关系啊,我是在涂香嘛。”像这样修能快吗?
没有断烦恼功夫,哪会多占便宜
诵经时,心要跟着经文,吸收这个法义,而且还能跟着法义做观想,这叫随文入观,那全是意地的功夫。这样努力去修,才能起快的作用。有人学密法,越学越高,脾气也越学越大,因为他们只会唸仪轨,从未在显教上真正下过断烦恼的功夫,在法义上似懂非懂,似乎学法高了能多占一点便宜。
没有基础的人学高了反增我慢心
有人看见清定上师,抓住机会在上师面前跪下求法,上师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你跪着不起来,他还是满你的愿,旁边人还会帮腔,“他文殊法唸了很多了,请上师给他传大威德吧。”其实不够基础的人传了大威德,反而增加了他的我慢心。他不知道大威德就是空,他修大威德什么也空不掉,好比乱吃药,照样会送命。有世俗知见,世俗心态的人,法求得高了,自以为了不起了,好像自己是幸运中最幸运的,福气大中最大的,似乎自己一切都吉祥圆满了。
有人求法竟能一天之内“连升三级”
可真有那么回事,有个人刚进佛门,被人带到上师那里受三皈依,连下去就受五戒,管法本的居士就发给她《文殊法》和《上师供》二本仪轨。我年轻时候,你要请《文殊法》,必须经上师亲口同意,要上师亲自给你,《文殊法》修满一千座才能请《上师供》。上海的道场后来变成由居士来管了,皈依了就给你两个法本。又跟她说,“你的福气真好,下午上师还要授菩萨戒。”所以下午她又受了菩萨戒,菩萨戒受完,接连着灌顶,她又参加了灌顶,灌了顶又跟她说,“你灌过顶了,可以到上师面前去请大威德了。”又陪她跪在上师面前,“上师啊,我要请大威德。”上师问她:“你《五字真言》念满了吗?”她也不知道要唸满多少,因为刚刚拿到手,一遍也没有念过,旁人就帮她说话:“她唸了很久了,就快满了。”上师慈悲又给她请了大威德,真是一天之内连升三级。
苦难的童年使我消极,一学佛法就欢喜
提要:
  ■ 对在法上随便、占便宜的做法,我没有好感
  ■ 依法而修,当具恒心,不可间断
  ■ 以法报师恩,法供养为无上
  ■ 苦难的童年使我消极,一学佛法就欢喜
  ■ 我诵经不高不低,播得很远,还带声波
  ■ 诵《文殊法》仪轨,一天最多四座,至少一座
   对在法上随便、占便宜的做法,我没有好感
所以对这些在法上这么随便的居士我是没有好感,她们已养成了这种随随便便的风气。如今来我这儿求法的人就嫌我教得太慢。这都是凡夫众生的心态,想投机取巧占个便宜,天下有这么好便宜给你占?修行要老老实实地修,学习要老老实实地学,快也要有条件啊。不要钻空子、投机取巧,那都是没得用的。
能海上师讲:“诵仪轨,当具恒心,不可间断,所谓瑜伽四次不动摇,每日最少须修一座,数年之后,无已纯熟,即可更换较为繁难者,此中有其一贯次第,学人应尊上师教授。
依法而修,当具恒心,不可间断
“诵仪轨,当具恒心,不可间断。”一请法就要每天唸,从年轻到现在,凡是跟我求文殊法的,我都跟他讲清楚,“请了法不能中断,不能半途而废,你做得到可以请,做不到暂时不要请,我不说明白,我有过错,我说清楚了,你说保证做到,后来又没做到,这跟我没关系,是你有罪。”释迦佛也这么说:善知识指路没指错,你不照他的话去做,善知识没有过错,是你的问题,跟善知识无关。可是即使说清楚,很多人还是半途而废,半途而废的人,你跟我都做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半途而废怎么会有成就呢?真是浪费时间,白费劲。
以法报师恩,法供养为无上
修行三大障碍:一个是内魔,心里烦恼,也叫烦恼魔;第二外魔,环境跟你捣乱;第三中断。很多人坏成就,就是坏在中断上。我请了《上师供》以后,直到现在,还是每天念,早晨一起来,首先唸《上师供》,因为每天都要供养上师报师恩,是以法上的修行功德报恩,要有恒心。
苦难的童年使我消极,一学佛法就欢喜
我年轻时候的苦难生活使我对一切名利不感兴趣,消极得很,一学佛法,就特别欢喜。我22岁开始到佛教青年会听经,听说上海金刚道场初八有会供,我也去了,就在四月初八那一天,我皈依受了五戒。从此天天去唸经,开始跟师父们一起唸,我声音特别响。实际上对师父们有干扰,可是师父们也不说话,还经常看见我笑笑,意思很喜欢我。
我诵经不高不低,播得很远,还带声波
后来我才知道,我唸经连清定上师在里边楼上都听得清清楚楚(众笑),当时我对上师既恭敬,又畏惧,想靠拢又不敢,就是这么个心态。有一次鼓足勇气进去,顶完三个礼,上师问我:“你每天修几座?”我说我修七座,“哦,太多了,太多了,四座就可以了。”因为上午下午都会听到我在唸经。当时真是法喜充满,越唸越起劲,假如旁边有一个人站着,听我唸经,我唸得更起劲(众笑)。其实我也有优点,在同学中间,唸经算我唸得最好听。有的学生说,一听到我唸经声音,一切心里的烦恼都会消除,我唸经声音不高也不低,播得很远,还带着声波。
诵《文殊法》仪轨,一天最多四座,至少一座
唸诵《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唸诵法》,出家人一天四座,在家人事情忙,四座来不及,每日至少修一座,不要中断。我们现在讲的这一本厚的是全本,有人称广法,薄的一本,叫略法。略法是给初学的人或事情忙的人修的,如果你实在太忙,广法没有时间修,有个方便,你就唸一座略法,略法5分钟就唸完了,也算你不中断。略法不计数,广法要计数。唸满一千座广法,然后才能请《上师供》,你们现在唸《上师供》是随喜参加,随喜参加都可以唸的。
“数年之后,无已纯熟,即可更换较为繁难者。”一天唸四座的人,唸满一千座也要一年,一天一座,就要三年,一千座满了,你可以换另外较为繁难的仪轨。
文殊菩萨显现童子相
提要:
  ■ 越难唸的经,越不易打妄想
  ■ 唸诵声调多变,也是为了克服妄想
  ■ 精力不集中,科学家也难成就
  ■ 修行本来挺有趣,却被人搞得这么苦恼
  ■ 你苦恼着脸,我也笑不出来
  ■ 别人都在变,你议人长短,你才没变呢
  ■ 修到最后,文殊菩萨还不是显现童子相
  ■ 我逗人笑,两次一笑,我就放心了,没事了
  ■ 善巧方便,没废话,看你悟不悟
  ■ 仪轨有其一贯次第,学人应尊上师教授
  ■ 我讲法啰嗦,正好对治你心的啰嗦
   
越难唸的经,越不易打妄想
为什么要换?因为唸到后来,经文唸熟了,妄想的本事也大了,能边打妄想边唸经,经唸完,妄想打完。你刚开始唸的时候,妄想很少,因为你不熟啊,要看着字唸,唸熟了,心里打妄想,照样能从头唸到底,一点没错,那还有什么作用呢?要换一本更繁难的仪轨,搞得你没时间打妄想,这才是修行的科学态度。
唸诵声调多变,也是为了克服妄想
唸仪轨时,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当然高也高不了多少,总有一个高低,有时唸快,有时很慢,这样你就没办法打妄想。你打妄想了,忽然之间,这一段要快了,妄想给打断了,唸到下一段时,忽然又变调了。这并不是追求好听,而是以种种变化来抑制自己的妄念。越是难度高,越不容易打妄想。
精力不集中,科学家也难成就
好比科学家思考一个难题,这个时候肯定妄想很少,妄想多了他能解答吗?当他集中精力在想一个题目时,能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听说中国有位数学家,当国家领导来访问他时,都是他的妻子招待,他只是人出来,却不说话,坐在沙发上,眼睛看天花板,因为他在想问题,所以人家称他的妻子是真贤内助。如果你正在想一个问题,看见人一招呼,这个问题早就飞掉了。
修行本来挺有趣,却被人搞得这么苦恼
修定也是如此,像母鸡孵鸡蛋,除了吃米拉屎外,始终不离开鸡蛋,一完又赶快回来再孵起来。哪有母鸡一看见公鸡,就跟公鸡去游山玩水的(众笑),鸡蛋冷掉了还孵得起来吗?有人说修行很难,其实你们跟我学法觉得修行满有趣,本来就是满有趣,要搞得这么苦恼干什么?
你苦恼着脸,我也笑不出来
你别看我老了,我修行到现在仍然像个年轻人。有人称我挺可爱,也有人说挺好玩。当然我的学生也挺可爱,一本正经地苦恼,绷紧了脸,满脸漆黑,笑也笑不出来。闲话特别多,肚里尽在怄气,对烦恼这么认真干啥呀?过后想想,真好笑。
别人都在变,你议人长短,你才没变呢
我们每个人要尊重事实,看看我身边的人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比一比,到底两样还是一样?女孩子过去喜欢哭,现在都不哭了,过去脾气很坏,现在很听话,过去对别的同学嫉妒,现在不嫉妒了,这是个极大的变化啊,众生最难改的就是妒嫉。过去他不会说法,现在能够给同学上课,过去颠颠倒倒,东抓西抓,现在干起事情来使人很放心。喜欢说闲话的人总说别人没有变,你才没有变呢,过去议人长短,现在仍然议人长短。
修到最后,文殊菩萨还不是显现童子相
至于说,她不像修行人,还像个小姑娘,你要她变老头子啊,我自己还想返老还童呢。有的学生只要我一到,一句话一说,就哈哈笑,周围居士都朝她看,哪来这么多的高兴?你能说她不对吗,是我故意逗她笑的呀,人应该保持天真,一切自然,这也叫本来面目,何必装模作样呢?菩萨法修到最后就像小孩那样天真,文殊菩萨还不是显现童子相。
我逗人笑,两次一笑,我就放心了,没事了
有个同学当了纠察,亲身体会到纠察难做,所以她非常同情总纠察,“我过去真是错了,尽说她闲话,我现在深有体会啊,她真是了不起,现在搞的我真不想干了。”听说还哭了一个晚上。我没时间跟她个别说话啊,但我只要一开口说一句话,她哈哈哈笑,再说一句,她又笑了,两次一笑,我放心了,没事了,她再也不会哭了。善巧方便嘛。
善巧方便,没废话,看你悟不悟
初初开学的时候,有的同学从小在庙里长大,为什么不能适应这儿环境,经常怄气,其中也有一个原因,因为她们一本正经,我也只好一本正经了,这样心神就松不掉啊,我看见你,我心里也紧张起来,想说几句风趣话,这些风趣话,也不知道怎么就逃光了,这样就搞成死胡同了。其实我这个人是老小孩,越老越小,有时候我说起话来,会引得你哈哈笑,像在胡扯,其实是你不理解,我有时会问,你懂不懂啊?你不懂,我会从第一句,普普通通开玩笑的话,讲到最后一句话,全是法义。所以有人就说,傅老师一开口,没有一句废话,看你悟不悟,这都是善巧方便呀。
苏州同学曾在背后提我意见,有人就传给我听,说:“傅老师讲法,讲到要紧关键的地方,忽然拐弯了,到底怎么回事,他不讲了,干脆讲讲明白。”我就朝他笑笑,“老师总要留一点东西给学生去悟啊。全听我讲出来的,你们还有什么机会悟啊。”其实我早就讲出来了,我一根肚肠通到底,怎么会保守呢?不过巧妙得很,讲出来你也不知道,你自己去找吧。
再回过来讲,唸诵熟了,换更繁难的,一方面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一方面是善巧方便,主要对治自己的妄想烦恼。
仪轨有其一贯次第,学人应尊上师教授
“此中有其一贯次第”,一贯就是不矛盾,初中后都是相通的,次第就是步骤。“学人应尊上师教授”,学文殊法的人,应该要尊照上师的教授学修,上师就是能海上师,所以我给你们讲课讲的都是上师的话,即使我有时候举例子,打比方,拐个弯,也是三句不离本行,说到后来还是回到原来地方。
我讲法啰嗦,正好对治你心的啰嗦
一本文殊仪轨很精要,上师的开示可多了。有人说,傅老师讲的比能海上师还要多,如果你们对能海上师的话能全懂,又何必我这么辛苦啰嗦呢?因为你们自己的心啰嗦了,所以我不得不啰嗦对啰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嘛,用法的啰嗦把你烦恼的啰嗦冲掉。如果你们喜欢告诉我你们心里的矛盾,我还要啰嗦了。别怪我啰嗦,因为你心啰嗦啊,做老师总要帮你解答心里的疑问。
啰嗦只啰嗦一次啊,我讲过了不再重讲。老了,没时间重讲。以后来的新同学,我也不会从头开始讲了,都听磁带。现在下课。(2001.6.4 第十四讲完)

cfcl 发表于 2012-1-3 08:52:02

传凡 发表于 2013-9-4 15:51:1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