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金刚 发表于 2011-12-3 10:54:48

慈城罗珠堪布充满智慧的教言 ——绝对令你受益匪浅

这是喇荣,在这里,我度过了26个春秋。当我的心灵获得少许提升的时候,我感到连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对我恩重如山,我永远也无法报答。所以,虽然我的上师已经不在这里了,但我仍然不愿离开且深深眷恋。【关于佛教佛法】在《时轮金刚》里,全球的陆地和海洋被均分为东南西北四大洲,每一洲再分为左中右三洲,三洲各划30条经线,也即每一大洲有90条经线,四大洲共有360条经线。各洲从南到北,又划了6条纬线。佛教是深广莫测、博大精深的文化,根本不是单纯的信仰与普通的宗教。地球上第一次画出经纬线的人,并不是亚历山大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而是释迦牟尼佛。他在地球上画了360条经线和6条纬线,比尼尔库斯早了几百年。因此,地球经纬线的创始人是佛陀。佛教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因为它既不承认其他宗教所说的有神观点,也不承认唯物主义所说的无神观点。大乘佛法的精神,是无自私、无条件地为所有众生服务。真正的大乘修行人,被称为菩萨。菩萨在某种程度上是众生的服务员。所以,佛法与封建迷信完全是两回事儿,我们应该划分清楚。如果想了解大乘佛法的精神,请阅读《入菩萨行论》。学修此论后,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安乐,这种幸福金钱无法买到。可惜相当多的佛教徒却对此论不太重视,甚至一无所知,这实在令人遗憾。空性、本尊、生圆次第的修法,像大学的课程;寂止禅定,像中学的课程;出离心和菩提心等内外加行,像小学的课程。我们必须从最基础的小学课程开始修学。《入菩萨行论》中说:除了直接或间接地利益众生的工作以外,不做其他的事情。这是大乘佛教徒的行为标准。二十一世纪的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真情和关爱。大乘佛法恰恰是教我们培养真情和关爱的理论和方法。佛陀向来都在教我们树立高远的目标和高尚的人品,但急功近利的一些人却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这都是因为立足点的高低不一,所以视野范围的远近宽窄也不一样所导致的。【关于平等利他】我们必须每天发愿:“愿我生生世世都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的哪怕一根毫毛;愿我生生世世都能利益所有众生!”愿力是不可思议的,千万不能忽略。佛教对生命的定义是:具有意识、情感、苦乐感受的生物。植物没有这种生命,所以,从善恶因果的角度来说,吃青菜和吃鱼是不一样的。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跟我们一样希望自己拥有幸福,所以,我们不应该破坏任何生命的幸福。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跟我们一样希望自己远离痛苦,所以,我们不能给任何生命制造痛苦。这是佛教的平等观之一。自己不愿接受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其它生命。这是印藏汉三地圣者们的古老教言。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并遵守这一古训。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群过客而已,客人应该遵守客栈的规矩,没有资格践踏其他客人的生命。人类来到了这个世界,这里是我们临时租用的家园,租用的付费不应该是破坏,而应该是爱护。像很多其他生命一样静悄悄地离去吧!【关于修行】曾经有一位修行人。在某一天,他彻底地证悟而解脱了。他非常感激佛陀,很想报答佛恩,但用什么方法最好呢?他想了很久,之后意识到:“佛陀尚未成佛时,放弃一切刻苦修行,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这应该是他最想要的,也是最佳的报恩方式。”之后,他将一生都奉献于教育众生的事业当中。由此可见,为众生服务是报答佛恩的最佳方式。既懂科学知识,又有佛教修证的人,叫做“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徒”。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人群,应该好好珍惜。佛陀说过:“在一个发愿中,包含了一切发愿,那就是:发愿生生世世持正法”。所谓“持正法”,是指自己修学,为他施法,并饶益众生。佛陀劝诫我们,要战胜自己的烦恼。世上有无数人战胜过敌人,但却很少有人战胜过自己的烦恼。战胜敌人是临时的胜利,而战胜烦恼才是永久的胜利。天下惟一最珍贵的,就是生命。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一切都可以改变。拥有人的生命很不容易,请珍爱吧!我们不能为了生活中的琐事,而破坏内心的安宁和喜悦,因为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和健康。如何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喜悦呢?每天早晚做一至二小时的心理训练(修心),过滤每天的脏、乱、恶念头,补充净、定、善的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能否活得幸福,都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而并非受制于环境是否舒适。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训练内心,却拼命地想改变环境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痛苦也有幸福,这证明我们还活着。痛苦是自己的恶报,不要抱怨别人;幸福是自己的善报,应当好好珍惜,尽量分享。这是我对佛法的理解。凡是为了众生当下或未来感受幸福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善业;凡是为了众生当下或未来感受痛苦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恶业。这是我对大乘佛法里的“善恶”的理解。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下决心每天做一件以上的好事。早晨起床时,在床上策划;晚上睡觉前,在床上总结,这样每天的生命都有意义了。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贫穷:一是物质的缺乏;二是精神的空虚。两种贫穷一样给人带来痛苦。而金钱只能解决第一种痛苦,解决第二种痛苦的方法,只有另外寻找。有两种不同的寻找幸福的方法: 1、不断地累积大量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2、改变自己的意识,以减少或消灭欲望。前者是绝大多数世俗人的方法,后者是少数修行人的方法。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亲人、朋友送给我们的一切都带不走,但佛陀赐给我们的爱心和智慧,却是可以带走的。【关于物质与欲望】任何东西用久了,都会因失去新鲜感而心烦,同时又渴望拥有新的东西。所以,物质永远无法满足人类的欲望。生活三段论:大前提:有限的东西永远无法填补无限的空间。小前提:我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所有物质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却是有限的。结论:所以,物质不会满足我们。现代人越来越过度地依赖物质,而不重视内心的训练,因而,每个人的内心都很脆弱,各种各样的精神病、自杀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现代文明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当开心的人,过充实的生活,做利他的事业,此生来世都幸福。我们因为被蚊子叮而发痒的时候,用手搔痒暂时会感到舒服,但没有被蚊子叮应该更舒服。我们因为欲望而心里发痒的时候,用物质去搔痒,暂时会感到幸福,但没有欲望会更幸福。虽说欲望是发展的动力,但我们必须知道,欲望既能让我们向幸福的方面发展,也会让我们向痛苦的方面发展,所以,它像一把双刃刀。很多人衣柜里的不少衣服,连一次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过时了,所以,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必须问问自己:“这东西我真的需要吗?”附:慈城罗珠堪布微薄经典语录

1:如果人类可以侵犯动物的生存权,为什么人类中的强者不可以侵犯弱者呢?只是因为被侵犯者是人类吗?

  2:如果认为:为了自己的一些蝇头小利,而随心所欲地残杀动物的行为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这必将遭致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与战争!

  3:当我们把一条条气息尚存、垂死挣扎的无辜生命放在餐桌上,喜笑颜开地放入口中嚼碎吞下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丝顾忌、没有些许犯罪感呢?难道人类真的与猛兽一样无知且残暴吗?

  4:动物也有苦乐之感、喜哀之情,人类没有资格侵犯他们的生存权。我们的欲望,是许多生命的灾难。我们应该顾念饭桌上那些生命的感受。

  5:在当今时代,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是非常不公乃至残忍的。动物也是生命,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护一切生命,希望大家都能从我做起。

  7:在人类历史上,不断发生过不借助任何帮助,天生便能回忆前世,以及二十世纪发现的频死经验、以催眠术回忆前世等事例,这一切的结果,都与《西藏度亡经》等佛经内容不谋而合。所以,我们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否定生命轮回的存在。

  8:成千上万个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的人,曾感受过自己从空中或旁边看到自己的身体躺在病床上,医生正在抢救的情景。他们可以把这些过程描述得一清二楚。雷蒙.穆迪博士研究了150多个案例。2000年,我也曾调查过两个有此类经历的人。这都说明,意识是可以脱离肉体的。详情见--前世今生?

  9: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生命现象是,在能回忆前世的很多小孩儿身上,新浪微薄,有前世留下的疤痕。比如:前世死于枪杀的,今生身上有子弹进出的伤痕等等。史蒂文森收集了200多个类似案例的照片、x光片等资料,几年前我在四川省阿坝县也发现了此种案例,并在《慧灯之光》当中提到过。

  10: 如果没有来世,则所有的努力,都只能为了今生,而不能有别的生命追求;离世的亲人,永远无法重逢;一切奋斗与拼搏,都只能因为死亡而嘎然结束。这是多么绝望、悲观、消极的人生观啊!

  11: 能回忆前世的小孩儿,全球都有。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教授史蒂文森(1918-2007)博士在40多年中,以非常客观和谨慎的态度,研究了近3000个转世案例,写了九本关于轮回的书。

  12: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投生。若投生到最邪恶或最痛苦的生命当中,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我们现在就必须做好准备,就像买保险一样。

  13: 我们不要害怕死亡!死,是另一个生命旅程的起点,而不是整个生命的结尾。到了这个时候,也有新的希望;即使离去的人,也有机会重逢。这的确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生观。

  14: 作为平民百姓、凡夫俗子,我们很难对众生做出什么伟大的贡献。但以伟大的爱所奉献的一切,哪怕仅有一点点,也是很伟大的。因为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爱,而不是钱!

  15: 在如今这个文明的时代里,为什么那些最残忍的菜仍然能大行于世呢?是因为我们有钱,吃得起他们,还是因为他们太软弱,而无力反抗我们呢?

  16: 从佛陀的价值观来说,最好的付出爱心,是给众生指明解脱的道路;其次,微薄,是救度众生的生命;第三,是帮助穷人等等。

  17:我们应该以感恩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生命,这是培养爱心的第一步,这样才能拥有无私的爱心。

  18: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在下一次生命旅程中拥有任何名利才华,真的没有!但我时常希望,来世能拥有一份无私的大爱。如果它能陪伴着我,则不管到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幸福与满足都将始终与我同在!

  19: 我的师父曾经告诉我说:我们活着的唯一理由和价值,是培养爱和付出爱!这句话我终身难忘,也希望生生世世不会忘却!

  20: 从前,有几个人一起乘一条牛皮船过河。快到河心时,船只因超载而即将沉没。船夫告诉大家:“你们中若有会游泳的,就跳下水去;如果都不会游泳,我就跳下去,你们来划船。” 谁知全船的人都既不会游泳,也不会划船。于此生死关头,一位乘客想到:与其所有人都死,不如我一个人死!于是毅然决然地跳入河中而死。这种死,是因为爱而死的。这,就是爱的力量!

  21: 世上最完美、最无私的爱,是菩提心。它是地球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和情感!

  22: 我们虽然不是因为爱而投生,但我们可以因为爱而活着,也可以因为爱而死去。因此,这是一次多么幸福、多么有意义的生命旅程啊!

  23: 当年佛陀是因为爱而诞生,因为爱而生存,因为爱而圆寂的。我们学大乘佛教的人,也应该因为爱而活着。

  24: 佛家的“爱”包括:一、慈悲。其中的“慈”,是指衷心希望所有众生能拥有幸福和幸福的因缘;其中的“悲”,是指衷心希望所有众生能远离一切痛苦;二、爱心,也即喜爱所有的生命。

  25: 爱因斯坦晚年在《科学与宗教》一书中说过:“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则是盲目的"。

  26: 对一位标准的大乘佛教徒来说,活着的理由,是一种爱。爱的力量,使他们在任何痛苦下都活着、站立、前进,永远不为自己的痛苦而倒下。

  27: 当我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活着的理由,是吃喝玩乐、探索生命、提升心灵还是别的什么呢?在活着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

  28: 美国《新闻周刊》曾提出过一个问题:“金钱与幸福,哪个更重要?”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29: 爱,是菩提心的基础。想学大乘佛法,必须先学会爱所有生命。拥有爱,就拥有一切!

  30: 吃素既是爱护生命、爱护地球,同时也是爱护自己。佛陀为我们推荐的最佳食物――素食,是现代人最理想的选择!

  31: 坐在海边,感受海风,迎接海潮。每一个波涛都离不开海水,波涛即海水,海水成波涛;每一个念头都离不开光明(佛性),念头即光明,光明成念头。

  32: 大海里藏着无数的海洋生物,我们的藏识(最基本的意识)里含藏着无穷的善恶种子,海底的震动导致海啸,而种子的活动引起苦乐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于藏识中尽量少存恶因。

  33: 不久前,一位常住学院的老修行人丹卓慎重其事地对身边的道友说:“藏历的11月15日上午,是法王如意宝圆寂的日子,我也要争取在那个时候往生。” 果然,在法王圆寂纪念法会结束的当天――2010年12月26日(也即法王圆寂日后的第五天),丹卓示现圆寂。他一生念诵了六亿遍观音心咒,一百万遍《普贤行愿品》。并于二十多年中,每天坚持念诵七遍大圆满的甚深续部。天葬那天,空中彩虹萦绕、祥云满布。临走之前,他给我捎过一个口信:“我本来很想在走之前见你一面,但来不及了,我只有先走一步了。

  34: 善恶因果是一切生命共同的自然法则,它超越了所有人为的法律,也是天底下最公正的法律,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一法则。

  35: 吃素能增长慈悲心,令性格调柔,有利于其他生命,同时还能美容强身;肉食不但增长嗔恨心,令脾气暴躁,有害于其他生命,还会令面部狰狞,并引起各种疾病。这些结论的来源,既有佛陀的教证,也有科学的数据。

  36: 佛教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取一个类似的名称,那应该叫做唯幻论。

  37:为什么说佛教是唯幻论呢?因为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唯一的存在形式,只是一个幻相而已。从来就不存在真实的物质和精神。

  38: 假如我们看到一个砖头,那也完全是一个幻相。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止的砖头,而世界上却根本没有一个静止的砖头存在。静止的砖头从何而来呢?就是由我们的眼睛产生了一个幻相而已。

  39: 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痛苦,跟任何鬼神都没有关系,一切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执着。

  40: 我们活在一个完全以幻相构成的世界里,当我们的内心执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显得非常真实。关于这一点,大家看看《黑客帝国》这部电影就能略知一二。

  41: 我们越在乎一个人或一件事,他越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因此,对任何人或事都不能太在乎,都要留下足够回旋的余地。

  42: 虽然不在乎一切,对我们来说非常难,但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多想好的一面,就舍不得;多想坏的一面,就不在乎。

  43: 越执着或越在乎的东西失去的时候,会越感到苦不堪忍。佛教把这种痛苦称为变苦,其根源,就是执着。

  44: 所有世事都是靠不住的,不值得过度地执着和投入。我们应该给自己留点儿时间和空间,用以提升自己的心灵。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需要的。

  45: 我们地球人,是一个庞大的啃老族群体。大家都贪得无厌、不择手段,拼命地掠夺地球老妈几十亿年积攒下来的所有积蓄。我们的欲望,致使老妈变得一年比一年贫困。

  46: 虽然现在的食品非常丰富,但可以放心食用的却越来越少。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最根本的改变,只能从心开始,其余都是表面工程。若能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树立起道德意识和因果观念,一切不良现象都将全然改观,因此,普及传统文化与佛教精神势在必行。

  47: 我们活在一个极其不安全的世界里,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死亡或疾病的袭击,所以不能盲目乐观,要有危机意识,尽量时时刻刻训练、强化自己的心灵。

  48: 如果大家都深信善恶因果,就决不会出现地沟油、毒奶粉、一滴香之类的有害食品。可惜现在既没人讲因果,也没人听闻或相信因果!

fhjhyu 发表于 2012-5-5 10:49:5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慈城罗珠堪布充满智慧的教言 ——绝对令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