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313|回复: 2

金刚乘的疾病,很难治愈! 桑杰年巴仁波切

[复制链接]
法界金刚 发表于 2012-3-27 16: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桑杰年巴仁波切《修心七要》教授

让修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今生你还活着时该如何修行,这里讲述了一些修行的细节,如何去实践教导;另一方面是在死亡时,如何修行。所以这是两方面不同的内容。

此生修行的五种力量:决心力

首先,如何在这一生去修行?这里提到修行中需要有五种力量。

第一是决心力,像是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在于太没有决心了,你总是想要做这个修行、那个修行,但是时间到了,你又懒惰不想做了。有时你说你还没能力去做,有时你又说还没准备好,总之有许许多多的借口。因此,尽管你接受了许多教导,但是因为没有决心力,没有足够的兴趣,没有强烈的愿望去修行,而产生了这些障碍。所以这里的教导说,你要变得非常坚定,下定决心去修行,例如说:我下定决心在这一个月,或两个月,或一年,或两年中去修持菩提心。像是这样的决心,让我们能够完成修行。

然后,当你确实有了强烈的愿望后,你还可以进一步许下承诺说:“在这一生或直到完全证悟前,都不放弃这个修行。”你应该发展出这样的决心力。同时,尽管会有许多来自他人的伤害,但是你都不舍弃你的誓言,仍然带着喜悦,精进的去修行。所以,为了圆满完成修行,这样坚定的决心是必须的,否则障碍只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

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这样的决心力,因为你很健忘,也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有时你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力,总是根据情况来做修行,例如:今天我心情不错,应该做修行;然后有一天心情不好时,又不做了。这就意味着你完全被负面情绪所左右,你并没有从外在环境中解脱出来。因此,你需要一再强化这样的决心力,你应当不断提醒自己,我不应该太懒惰,我应该精进的去完成我的修行。

此生修行的五种力量:娴熟力

所以,第二种这里提到的是娴熟力,娴熟力是指禅修方面。我们说最终的证悟来自于禅修,当然闻与思的智慧也很重要,但是证悟最直接的原因来自于禅修。

在开始时,禅修当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心一直处于散乱之中,不够平和,不够安详,非常狂乱,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安住过。因为外境十分复杂且狡猾,你的心没有力量保持平静,它总是非常散乱,以至于你无法好好禅修。但是慢慢的,通过不断练习禅修,不断去修心,不断检视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然后逐渐的,禅修最终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就像是你去学校学习一样,刚开始任何的课程对你来说都很难,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禅修也是如此,你越实际去修持,就会变得越简单,同时你也能够从禅修中经验到殊胜的利益。

禅修的目的并不只是保持专注,而是让你能够非常熟悉念头。说到禅修,如果你认为念头是一种障碍,禅修时应该把这些念头都打掉,那是一种错误的禅修。在禅修中,你应该试着将念头带入到禅修中来。到目前为止,念头一直不断打扰着你,因为你还不习惯这些种种的念头,但是在禅修中,你开始意识到,念头与你心的本质是无法分离的。当你越来越接近你的自心本性时,你便能了悟到念头与你的本性是不可分离的。因此,禅修帮助你将念头带入到禅修中,尽管念头还是在不断生起,但是它们根本不会再打扰到你,这才是禅修的目的。

一旦你的禅修做得很好,那么当你走在非常喧闹的街上,这些噪音不再会干扰到你,你变得越来越平和与安详。所以,禅修不是说你在家里关上门、关上窗,完全与外界隔离,那不是健康的禅修方式。健康的禅修应该是超越这些外在环境的影响,你可以从事任何活动,但是却从来不曾离于你的禅修。

禅修是指你的心超越各种紧张的状态,而能够完全的自由和敞开,这就是禅修的目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做起来。当然,作为一个初学者,一开始很难做到这样灵活的禅修,我们需要一定的方法,我们需要先将心专注在某一对象上面,所以这有许多不同的禅修训练方式,当我们禅修的非常好时,就能真正超越这些外境,从外境中解脱出来,永远自在快乐。那时你便达到了修与无修无二无别的状态,你就永远处在了禅修之中。

此生修行的五种力量:善因力

第三种是善因力。为了成为一个好的行者,积聚功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时,我们需要做一些积聚功德和净除业障的修行,以便帮助我们让心变得清明。

现在,我们的心是非常不清明的,它被种种烦恼所染污,因为我们缺乏修心的训练。所以像是大礼拜,献曼达,生起菩提心等等的修行都被称之为积聚功德,净除业障,这些对开展智慧非常有帮助。因为如果不去积聚功德和净除业障,行者很难开展智慧。

此生修行的五种力量:忏悔力

第四种是忏悔力,它的意思是要铲断我执。我们说所有的修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终结或消灭我执,因为,很明显,我执是轮回中所有问题与痛苦的来源。诸佛菩萨的教导以及来自印度和西藏的伟大上师们的所有教导,都是为了消除我执,消除这些愤怒、嫉妒、种种的从我执中生起的烦恼。因为有我执,这些痛苦和烦恼才会生起。所以,我们所有身、语、意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和终结强大的我执。

这就是什么印度伟大的龙树菩萨曾说:最大的敌人是我执,而不是他人。所以,作为一名菩萨,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名菩萨的话,当有人侮辱你时,你不该对那个人做出反应,而是应该对那个“生气”的情绪本身做出反应。

因此,有时龙树菩萨、寂天菩萨在他们的教导中常用究竟的敌人来形容我执。寂天菩萨曾说:“我执是最大的魔鬼。”我们都害怕魔鬼,不是吗?因为如果家里有魔鬼的话会非常不舒服,他们会不停的从厨房跑到客厅再跑到卧室,弄出很多声响。但是寂天菩萨说:“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魔鬼,究竟的魔鬼是我执。因为究竟的魔鬼是我执,所以暂时的、相对的魔鬼自然也就并不存在。”因此,印度那些伟大的上师们都害怕这个究竟的魔鬼,而不是相对的魔鬼。他们说相对的魔鬼非常好,可以作为禅修慈悲、关爱与自他交换的对象,就像昨天谈到的那样。但是究竟的魔鬼——我执,是非常可怕的,很难将它赶走,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去闻思修这些甚深的法教。

心的平静可以帮助行者,克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现在,我想说一下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我有许多金刚乘的朋友,同时也有一些小乘的朋友,我观察了一下他们两者后发现,我的金刚乘朋友们似乎更害怕魔鬼,而小乘的朋友们却会说:“还好啦,就让它去”。所以这表示,金刚乘行者们其实有更多的念头,心中有许多期待与想法,然后发生了一点敏感的事情,就失去了控制。相比较而言小乘行者的问题较少,他们更为平和,心也更安详。而金刚乘行者的心却比较狂乱,所以问题和痛苦也就更多。我很抱歉这么说,但这是事实。

其实从性格上来说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背景不一样而已,一个训练的很好,另一个却并没有很好的训练自己,总是有很高的期望,认为我不需要精进,修行就会起作用,我的上师会加持我,然后明天早上我就会开悟了。这样的期望其实根本就不实际,不是吗?我们都有这样的问题,这是必须去克服的。其实修行都是一样的,需要禅修,需要思考,需要精进和努力,修行并不容易。从根本上来说,我们都是一样的,所以佛陀给予了一乘法教,那就是去除我们的执着。佛陀从来没有说过,金刚乘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我们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修行搞的特殊化,保持低调,并实际的去修持,这样你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

有时当你还不是宗教分子时,你很少见到鬼或幽灵。但是一旦你成为了佛教徒,似乎就会看到一些鬼,而当你成为金刚乘弟子后,你却见到了更多的鬼。像是我在西方时,遇见过一些西方的弟子,他们说见到了鬼,然后我问他们鬼是什么样子,是西方人的样子吗?他们说不是的,是西藏的鬼。(众笑)所以你们看,这个传承来自喜马拉雅而不是西方,否则他们应该看到是西方人的样子才对,但是他们怎么会看到西藏的鬼呢?所以,这说明他们的修行出了问题。

当仁波切和喇嘛们到了后,他们就不断抱怨说看到了鬼。好吧,如果他们再看到鬼,那就让他们把鬼留下来,鬼将会保护他们。而不是对他们开示说,鬼只不过是你心的投影,然后给他们一些很重的加持物挂在脖子上,也许不幸的是他们却看到了更多的鬼。几天后,可能他们脖子上的加持物也掉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鬼把它们偷走了。

所以,这种来自喜马拉雅的问题总是不断在发生着,这是金刚乘的疾病,很难治愈。作为一名金刚乘行者,我们必须很小心,不应该想太多。我们总是会有很多期待,例如: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还不够。你的心总是焦躁不安。所以在噶当派的教授中,他们总是说要保持低调,不要期待太多,就只是尽你所能去修持,不要想太多,试着让心平静下来,做更多的禅修。这样的话,你的鬼也将会变成你的朋友,会保护你而不是伤害你。所以,这就是噶当派的修行方法。

再回到刚才那个例子,有时当你继续深入问下去,他们会说那个鬼是穿着红袍子的西藏鬼。当他们这么说时,我也会觉得很害怕,怎么会这样?难道他们的意思是,我也是个鬼?(众笑)当然,这不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我相信,它表明喇嘛和修行者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最后他竟然视你为一个鬼,因为在他的梦里,他看到你是一个鬼,所以他试着逃离你,这是一种错误的关系。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应该试着让这些人平静下来,放轻松,就像噶当派所教授的修心方式。在给予了这样的教导后,通过修行他们的心会变得更为平静,而不像是有时候给太多灌顶和加持,说这是给看不见的鬼,那是给看得见的鬼,这个加持可以保护你等等,这反而不好。你的家里满是护身符之类的东西,然后你放的越多,似乎鬼就越多,还听到了更多的怪声,最后你彻底对金刚乘的加持失去了信心。这种不实际的做法完全对你没有帮助,所以,像是噶当派上师的教导告诉我们,当你的心里出现某些障碍时,如何直接的运用对治方法。这样的修行可以帮助你保持平静,所以我认为这五力的教导对每个人都很有帮助。

此生修行的五种力量:愿望力

现在,第五种是愿望力。我们像这样祈愿说:“从此刻起直至证悟佛果为止,愿我永远不与两种菩提心分离。”关于两种菩提心我之前已经做过解释,它们是世俗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所以你强烈的祈愿:“从现在起直到完全证悟为止,愿我永不与这两种菩提心分离,即使是在梦中,也希望我不失去这两种菩提心。”这种强烈的愿望就称之为愿望力。在你的修行中一定会出现许多困境,你不该因为这些困境而放弃修行,而应该下定决心说,不论遭遇到何种困难,愿我能够将它们转为修行道用。

面对死亡时修行的五种力量:善因力

这样我们就将如何在此生修行的五种力量讲完了,接下去我们将说一下如何在死亡来临时修行。

这里同样也有五种力量,首先第一种是善因力。善因力是指当你身患疾病,无法治愈,即将死亡时,你发誓将所有财产供养给佛、法、僧三宝。同时,你也决心慷慨的将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特别是那些最需要之处。也许之前你很执着于自己的财物,但是现在你完全放下了,不再抓着不放,并决心将这些财物供养给三宝并回向一切众生,这就是善因力。

面对死亡时修行的五种力量:愿望力

第二种是愿望力。愿望力是指一种强烈的祈愿,对佛、法、僧三宝祈请:“愿我及一切众生都能生起两种菩提心,愿我及一切众生能够遇见真正教导这两种菩提心的上师。”

面对死亡时修行的五种力量:忏悔力

第三种是忏悔力。和前面提到的类似,当死亡来临时,你应该感到欣慰,至少自己曾经修持过这个甚深的教导,至少你理解到自我并不真实存在。虽然你还不能彻底证悟到这点,但至少你曾经培养过这样的理解,这就很好了。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你能够完全证悟到自我并不存在。但是,如果你能建立起这样的理解,就已经非常具有利益。

在死亡时,你感到非常高兴和喜悦,你能够从伟大的上师处学到这些,并一再祈愿:“愿一切众生都能了悟自我的非实存性。”

面对死亡时修行的五种力量:决心力和娴熟力

第四种是决心力。你一再祈愿:“即使是中阴身或来世,不管我身处轮回中的何处,愿我永不与两种菩提心分离。”

最后一种是娴熟力。你不断重复和忆念这两种菩提心,你已经修行了这一生,现在死亡来临了,即使你即将离开人世,但是你仍不断的一再重复和忆念这两种菩提心,这就是娴熟力。

fhjhyu 发表于 2012-10-10 08: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随喜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fcl 发表于 2013-1-22 08: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20:11 , Processed in 0.0513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