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672|回复: 2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八十二集)2000/09/29新加坡淨宗学会档名:19-14-082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7-2 18: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八一集)  2000/09/28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81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二面第一行: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

  「佛语真诚,乐在能信。」现在人对于佛的言语多半存着半信半疑,这是学佛的人;不学佛的人总认为这是佛家劝善的话,决定不是真实的,所以很难接受。导致这个原因,实实在在说,出家人有很大的责任。世间人为什麽不能接受佛语?出家人的形象让他们看轻了,「佛的话这麽好,你们都是出家人,来宣扬佛教的,可是你自己所思、所行的,与佛所讲的完全不相应,可见得你们自己都不相信。你们不相信,劝我们相信,怎麽可能?」我们细细去想想这个道理,我们对于佛的话为什麽相信?我们知道通过戒定慧的修学,真的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对于世出世间一切现象通达明瞭。这是我们不能跟佛菩萨比的,人家看得清楚,我们迷惑颠倒。

  世间人在迷,绝不承认自己迷,他承认自己有高度的智慧,他看古圣先贤是迷信。这个错误观念,要怎样把它纠正过来,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首先我们自己要通过修学,证实佛的话真实;如果不通过认真的修学,这个境界达不到,永远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自己的知见,决定不肯相信佛的话。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告诉六道凡夫,「你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决定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为什麽?为什麽证得阿罗汉之后,就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道理在哪裡?阿罗汉已经断了见思烦恼,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断尽了,佛说这个阶层的人物称之为「正觉」,他的觉悟没有错误,也就是说他的看法、想法是正确的,不是错误的。如果你见思烦恼没有断,「见思烦恼」不好懂,这是佛学名词;换句话说,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个东西没有断,你的知见就不正。你学的东西再多,甚至于你能够把《大藏经》从头到尾背下来,讲得天花乱坠,你还不是正见。唯有具足正见的人,知道佛菩萨的慈悲心,大慈大悲。世间人没有到这个境界,如果他能够尊师重道,能够顺从圣贤的教诲,依教奉行,这种人有福了;这个不是他的智慧,这是他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他有福,他能接受,他能够相信,他能够奉行,他得福。

  经文从以下这一大段,是讲十善业落实在菩萨行门之中。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十善业是修行的基础,没有十善哪裡来的六度?所以六度后面讲的四无量心、四摄法、三十七道品,种种法门,都是有十善做基础,没有十善就没有佛法,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佛在这裡讲得很清楚,『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你要晓得这个「善业」是人天的善业,具足十善,纵然不学佛、不修行,没有依照大小乘佛法去修行的,他绝不堕三恶道。为什麽?他无贪、无瞋、无痴,他离贪瞋痴了。贪瞋痴是三恶道的业因:贪心堕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堕畜生。他能够远离三恶道,远离贪瞋痴,决定不堕三恶道,所以这是人天的根本。在六道裡面,取得人天两道的基本条件,我们不认真修行怎麽行?

  佛对我们的要求,前面讲得很清楚,「昼夜常念善法」,常念善法就是指十善。「思惟善法,观察善法」,常念,心善;思惟,你的思想善;观察,你的见解、行为善。这样才「令诸善法念念增长」。怎麽增长法?增长,这是学佛,从这个基础上修学佛门裡面种种的佛法。没有十善的基础,什麽行门都落空、都谈不上了,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

  佛在此地很慈悲,一条一条跟我们说。这一段都是讲布施,先跟你说离杀害,就是不杀生而行布施,你得的是什麽样的果报。『常富财宝』,世间人求富贵,杀生而得的富贵,富贵从哪裡来的?绝对不是他杀生得来的,是他前世修积的善因,这一生得的善的果报。佛说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如果想知道我过去生中造的是什麽业,我这一生所受的就是;前生种的因,这一生受的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来世是什麽果报,想想看我这一生所作所为,来生的果报。这一生得富贵,过去生中种的善因。如果这一生得富贵,而不知道修善,甚至于用非法的手段取得富贵,佛菩萨清楚,你取得富贵,不是你这个手段取得的,是你过去修的善因所得。你今天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以为是取得富贵了,不是的!你这一生所造的业来生受报,世间人有几个人懂这个道理?有几个人了解这个事实真相?

  佛法称之为「宝」,凭什麽?就凭它对于三世因果这个事实真相了解得透彻。它跟我们说,教导我们,我们怎样得财富。这裡条条都是得财富的,因为你修的是布施,布施就得财富。离十恶得财富是真的。每一句裡面都有『无能侵夺』,你的财富绝对没有人能够侵犯,绝对没有人能够夺取。我们今天得到财富的人,日夜都忧虑,患得患失,怕财富失掉了。果然用十善去修布施,你得的财富会天天增长,绝对不会散失。

  不杀生本身就是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底下一句『长寿无夭』,「夭」是夭折、短命。『不为一切怨贼损害』,「怨」是冤家,「贼」是盗贼。你的冤家,冤家有,很多,怎麽来的?过去跟人家结的冤仇。过去不是一生一世,过去无量劫来,你想想看跟多少人结冤仇、多少众生结了冤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一桩事情佛说得清楚,你跟人家结的冤仇,这是因,因要变成果,当中要有「缘」;如果没有缘,虽有恶因,恶果不会现前。今生遇到佛法,信受奉行,把自己心行变成纯善,恶的缘断掉了,纵然有许多冤家债主,我今天没有缘,遇到也不会起现行。所以佛家讲转变果报的关键在缘;「因」我们没有办法操纵,「缘」可以操纵。我们修一切善缘,断一切恶缘,怨贼的损害就远离了,纵然遇到,有一些小伤害也不至于碍大事。所以吉凶祸福是在我们心裡面去转,这个重要。决定不能杀生,不但不能杀生,决定不可以做伤害人的事情,一切众生因我而起烦恼,我们就错了。

  造作一些恶业的人都是愚昧无知,他的思想、见解、行为,你仔细去观察,都是与十恶相应,他不与十善相应。十善修行到相当的层次,佛前面讲的「不容毫分不善间杂」,那是高层次,在这个层次裡面就直接修菩萨法,所以佛在此地把菩萨法摆在第一个段落。如果还有丝毫不善夹杂,我们的善就不纯了,佛这样教人,儒家也是这样教人,儒家讲的没有佛讲得这麽详细。儒家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知止」,知的是什麽止?至善,止于至善。在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儒家是劝人「立志」,佛法劝人「发心」。我们要发什麽心?至善之心。至善的心对自己,是菩提心裡面的深心;至善的心处事待人接物,是菩提心裡面的大悲心;从至善可以见性,性是真诚心,《观经》裡面讲的至诚心。儒劝人这样立志,那是立志作圣人。佛教我们发心,是教我们发心要作佛,这才是真正止于至善。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7-2 18: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八十二集)  2000/09/29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82》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八十二集)  2000/09/29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82

  请掀开经本:《十善业道经》第十二面,经文第四行看起: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

  六度裡面,这是第二「持戒波罗蜜」。『不与取』,这是盗戒;能够离不与取,也就是持戒布施。这一条就是持戒布施,前面是不杀生布施,这是持戒布施。布施决定得福报。这个地方讲的「财宝」是通三世的果报。财布施得财富,财也算是宝;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聪明智慧是法宝;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们一定知道大家会把健康长寿视为第一宝,所以财宝通三种因果。常行布施的人,他要是不离恶业;也就是还造十恶业,他也欢喜布施,他得不得福报?得福报。他的福报在哪裡享受?在三恶道享受;就是没有离贪瞋痴,他堕在畜生道裡面,畜生道有福。

  我们现在看很多人养的宠物,你看牠多有福报!一个家庭养个宠物,那是一家人的宝贝,没有一个不欢喜牠,没有一个不关怀牠,牠那个福报是前生修布施。如果这个宠物很聪明,牠还有法布施;如果牠健康长寿,牠还有无畏布施。所以你仔细去观察,你观察人家饲养的宠物,你就晓得很多过去生中三种布施都有,但是没有离开贪瞋痴,得这个果报。如果福报大的,他就变成罗刹,变成阿修罗,福报大的;阿修罗是畜生当中的领袖,饿鬼当中的鬼王,会得这样的福报。但是我们知道,这种福报享完之后,他的恶业现前,那就真的是苦报了。由此可知,如果不修十善业,所修一切福都不真实;唯有修十善,依十善再去修布施、持戒六度万行,这个福报才是真实的,最低限度都是享人天的福报。

  可是诸位要知道,人天福报还不是究竟。我们看看过去,过去有,现在没有这麽大福报的人。前清康熙、乾隆,他那个福报生生世世修,不知道修了多少世,累积成为人间的帝王,福报修得来的。他们决定是三种福报统统修,所以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乾隆做了六十年皇帝,做了四年太上皇,他要不修这三种福报,他的福从哪儿来的?固然这两位皇帝都是英主,英明的帝王,确实为国家民族与人民做了不少的好事,有没有过失?还是有。为了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文字狱,就杀了多少念书人,这就造业。福报享尽了,他还有馀福,馀福再享得差不多了,罪报就现前了。

  所以,六道裡面的果报,总不是究竟的,聪明人决定要超越六道。即使发愿要到六道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一定要能乘愿再来。为什麽?乘愿再来,他是愿力身,他不是业报身;乘愿再来的人,决定不造业。我们可以从这个地方来观察,他是累积修福慧而来的,还是真正乘愿而来的。如果还有恶念、还有爱憎,他不是乘愿再来的;乘愿再来的人,情转变成智慧了,所以说决定没有感情起作用。他处事待人接物是真实智慧,决定不是感情;还有情,这是业报身,随业流转。佛家法相宗的「转识成智」,「识」就是情识。所以说转八识成四智,四智菩提,这是乘愿再来人;没有能够把心心所转变成四智菩提,他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福报再大,做到摩醯首罗天王,福享尽了,还要往下堕落;换句话说,决定逃不出轮迴。

  所以我们冷静的观察,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比不上须陀洹;须陀洹虽然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决定脱离六道轮迴,诸天天王没有办法超越轮迴。我们修行在哪裡修?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裡面,如何把情识转变成菩提,四智菩提转阿赖耶为大圆镜。「大圆镜」是什麽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把佛陀的教诲总结成这十句: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大圆镜。真诚心包太虚、遍法界,清淨心包太虚、周法界,乃至于自在包太虚、周法界,随缘也是包太虚、周法界,这是大圆镜智。转末那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这个「智」的量都是包太虚、周法界。

  我们在什麽地方转?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做一个大转变,决定不起自私自利;顺境决定不起贪爱,逆境决定不起瞋恚,我们就止于至善。与一切众生接触,起心动念无不是善,决定跟十善业相应,果报是称性的,所以『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称性的财宝什麽人能够侵犯,什麽人能够夺取?人家要来要,都给他了,这裡去了,那裡就来了,永远不会断掉,所以说愈施愈多。

  我们看到现在这个世间,众生生活得这麽苦,文化水平一天比一天低落。物质生活的艰苦,不懂得财布施;文化水平的降落,不懂得法布施。我们每看一本书,翻到后头「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不肯法布施,他怎麽会长聪明智慧?念念总是计算别人,贪图小利,健康长寿的果报得不到,没有了。我们细细观察这个社会,都在造业,不知道修福,认为造业是自己聪明,自己比别人高明,造作这些恶业得来这些福报。他不晓得那个福报是他命裡有的,命裡有的福报,比他现在所享受、所得来的大很多很多!因为他造罪业已经打了折扣,打折扣,他还享这麽大的福,你就想想,如果不打折扣的时候,他的福报有多大!

  过去世间圣贤人多,修学的环境好,家裡面有老人给你做榜样,社会上有许多学者给你做榜样。中国古籍,不要说多,清朝末年以前,哪一个文学作品后面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的?没有。你们所看到的都是「欢迎流通,功德无量」,都是劝你去流通,没有禁止的。「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到民国初年才有,民国这个时代人苦、可怜,不懂得修福。民国以来,我们所看到这个社会上的一些大富长者、豪门贵族,都是过去在那些帝王时代修的福,现在来享受。我们这一生真的是有幸遇到佛法,所以才能看得出来,这个世间因缘果报,我们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于是我们自己知道应该怎麽作法。

  这一句是离偷盗,得的福报是『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这两句话是你得到的是最胜无比的福德。不仅如此,后面这两句『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福慧两种福报,你都得到了,这个果报真正是无比的殊胜。智慧,这是法布施所得来的;真有施心,着作决定不可能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个字样,这些他得的福,非常非常有限。佛门裡面,现在有一些大德也是粗心大意,疏忽了这桩事情,自己的着作也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把自己的法缘断掉了,违背了自己的誓愿;誓愿天天还挂在口皮上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你度什麽众生?违背自己的誓愿,你度的众生是有条件的。你拿钱来买我的书,变成什麽?变成商品生意买卖了,哪裡有法缘?这样的心态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麽小气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7-2 1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八十二集)  2000/09/29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82》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我们自己学佛有一点心得,写出来供养大众,恨不得多印一些赠送给别人。自己没有能力印,别人印不是更好吗?我更省事。不准别人印,一定要自己印来卖钱,成什麽话!这样的心态念佛不能往生,世间一个慈善的人,尚且不这麽作法。我们中国古时候教学,好的东西都是想尽方法流通。我们平常很容易看到的是这些大夫,他们有一些一般的救急的处方,都印成小册子,也是「欢迎翻印,功德无量」,从来没有看到这些善书后面,限制别人翻印,没有见过。中国人过去没有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从外国传来的。

  外国人自古以来接受的教育,是功利主义的教育,他要保护自己,唯恐别人侵佔自己的权益,所以法律上订了很多。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圣贤教育,圣贤教育是希望一切众生各个都能作圣作贤。佛法的教育是希望一切众生早成佛道,怎麽可能有限制?这是我们最低限度要觉悟的。往年我在此地,演培法师问我:「怎麽样能够做到法缘殊胜?」我告诉他:「布施。无条件的布施,无私的布施,你的法缘自然就殊胜。自己只要认真落实佛陀的教诲,依教奉行,法缘是自然殊胜。」

  我讲经弘法四十一年,从来没有说是拉一个信徒来听,没有过;我也从来不去撒广告,这是李老师教导我的,讲得非常有道理,我懂。他说:「你在外面去讲经,你打了很多广告,招来很多听众。头一天不错,大家上了当,被你骗来了;这一听,听到你讲得不怎麽样,明天人就少了一半,后天又少了,你不就洩气了?你自己信心就没有了。」这很有道理。不撒广告,我头一天讲经三个人听,第二天讲经四个人听,第三天讲经五个人听,你的听众天天在增长,增长把我们的气就鼓起来了,这是李老师教导我的。所以决定不可以搞广告,搞广告,你顶多是讲一次,你不能讲第二次,讲第二次、第三次,你听众会逐渐下降;除非你真的讲得好,真的讲得好也不搞这一套。

  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样,佛教是师道,师道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绝不拉听众,听众是自己仰慕而来的。他有真诚心,这就是印祖讲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他真能得利益;拉得来的,感情或者不得已勉强来的,没有恭敬心,不得利益。这真正是过来人才懂得,才把这个道理传给我们。到处去招揽信徒的,这都是外国人的思想,不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9 07:00 , Processed in 0.0505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