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346|回复: 2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一一0集)2000/12/26新加坡淨宗学会档名:19-14-110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7-8 19: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0九集)  2000/12/25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09

  今天有许多从中国来的同修,我们聚会的机缘非常难得。昨天有同修提了四个问题,让我利用这个时间做个简单的解答。我们《十善业道经》明天再开始。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我们学佛人的共同问题。

  第一个问题,他说:「有出家人提倡七天精进念佛,不要吃饭才算精进,但是可以喝饮料,睏的时候还可以睡觉。有人坚持了十天不吃饭,有很多人照这种方法去做。这种提倡如法吗?」

  答:佛陀非常慈悲,对于三千年后今天的社会,他真正是瞭如指掌。在《愣严经》裡面佛告诉我们:「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恆河沙。」他讲的末法,正是指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我们怎样去辨别法正与邪?佛在入灭之前,为后来的弟子们做了重要的开示,就是「四依法」。第一个,「依法不依人」。这种七天精进念佛如法不如法?看看经典上有没有。经典上没有,那就是他说的,这不是佛说的。他说的,我们决定不能依从,那你就是依人不依法了,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淨宗的经典容易查,纯真的淨宗经典是三经一论。你们看看《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裡头有没有这个说法?有没有说不吃饭才算是精进?我第一次听说过,以前我没有听说过。不吃饭才算是精进?哪有这种道理!

  精进念佛,过去我们在台湾,李炳南老居士打过两次,两次以后不再打了。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为什麽不再打了?」他说:「现在众生不是这个根机。」什麽叫「精进念佛」、「精进佛七」?二十四小时念佛不中断,七天七夜不中断,一句佛号念到底,这叫精进。我知道是七天七夜没有睡眠,但是没有听说过不吃东西的。点心都有护法准备好的,你饿了的时候随时可以去吃,但是没有睡眠。他这个颠倒了,他「可以睡觉,不能吃东西」,这个没听说过。既然经论上没有这个规矩,祖师也没有这个讲法,这不足以採信。

  现代人的根性,要跟过去相比,实在讲,差得很远很远。原因在什麽地方?我们现前生活环境跟古人不一样。古时候,大家都晓得,人口少,社会结构简单,人们心行淳朴,老实淳朴,妄念少、欲望少、造业少,所以他们容易得利益。现在由于科技发达,我常常讲,科技是魔王的魔术、把戏,不是佛菩萨玩的。佛菩萨要搞这个东西,佛菩萨绝顶聪明,三千年前就可以造成许多机械,让我们在宇宙星际当中飞行了。他为什麽不做?你想想。魔愿意做,佛不做。佛为什麽不做?佛是希望一切众生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要清淨心、要戒定慧。科技的发展搞到五花八门,把你的戒定慧全毁掉了。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这是两个途径。

  今天我们看到外国许许多多这些书籍,尤其近代这几年讲六道轮迴,讲轮迴讲了很多,现在外国人愈来愈相信了。相信轮迴是一桩什麽事情?相信有轮迴,你出不了轮迴,你有什麽用处?佛是帮助我们超越轮迴,不但超越六道轮迴,还要超越十法界。所以我们读西方许许多多讲轮迴这些书,我们看到也很欢喜,但是很清楚知道,它不究竟。他们用很多科学的方法,确实证明了,人死了不过是换个身体而已,还在六道。西方人对于这个,这是新发现。这个事实真相在几千年前,古老的印度教裡面,就已经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了。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实在讲就是为这桩事情:怎麽样帮助你超越轮迴。告诉你轮迴从哪裡来的,为什麽会有这个事情,这才是究竟法,才是了义法。

  我们决定要记住四依,第一、「依法不依人」。淨宗的法,用现在话来讲,顶多五经一论。其他经裡头说的我们不管它,我们是本宗,要依本宗的经。我修这个法门,就依本宗的经;其他经上说的,那不是我本宗的法门,我不依他的。这个道理要懂。第二、「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麽叫「了义」?我依照这个理论方法修行,我确实能出三界,确实能证佛果,这个经对我是了义。换句话说,「了义」一定是契机、契理;契理不契机不是了义,契机不契理也不是了义,这个要懂得。

  第三、「依义不依语」,这一条更重要了。现在很多人反对会集本,这就是不懂得这一条。懂得这一条,问题解决了。它意思对!意思对,多说一点、少说一点没关係。所以有很多人不相信翻译的本子,认为翻译决定不能够跟原本相比,原本可靠,翻译的不可靠。现在佛经留下来的全是译本,原文已经失传了。所以佛这一条教导我们,意思对了就行。

  如果有人提倡反对会集本,这实在是没有道理。为什麽说没有道理?我们佛门寺院当中早晚课诵,早晚课诵是会集本;裡面念的咒、念的经文,仪规、讚颂,全是会集的。要是反对会集本,早晚课诵都丢掉了。还有许多经忏佛事用的忏本,你们看看,《梁皇宝忏》是不是会集本?《水陆忏仪》是不是会集本?你仔细去看,统统都是会集本。反对会集本,那所有寺庙都不要做佛事了,也不要做早晚课了。那很好!老老实实念原译本的经文。这全是会集本!反对会集本,这没有道理。这些言论误导众生,断一切众生法身慧命。

  再要严格的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统统都是会集的。佛自己说,他没有说一句法,他所说的法是古佛所说的,也是会集古佛的意思讲的。世尊如此,咱们中国孔老夫子也如此,孔老夫子一生也是搞会集。夫子自己说他「述而不作」,述什麽?述别人的,所讲都是别人的,没有一句是自己的。固然这些是谦虚话,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它是事实真相,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最后一条很重要,教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什麽?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遇到这些境界多想想,不可以盲从;盲从就是依识不依智,你的智慧没有了,你感情用事,你怎麽不迷?

  第二个问题,他说:「现在有些地方,印了一本书叫《念佛感应录》。书中讲感应神通,通过打坐入定的方法,到西方极乐世界,参加阿弥陀佛与本师释迦牟尼佛主持的考试。书中还称在极乐世界亲自见到了淨空老法师,以及经常见到现在还在我们世界上的这个居士、那个居士。这本书这样讲法是否如法?」

  答:跟诸位说,完全不如法。「他到极乐世界看到我」,我没到极乐世界,他怎麽到极乐世界看到我?这是提倡迷信。感应可以说,不能多说。感应神通在佛法裡都有,佛绝不以感应神通做佛事。「做佛事」是什麽意思?现在讲「教化众生」。佛决定不以感应的方法、神通的方法教化众生。为什麽?如果用这种方法,魔、佛我们就没有能力辨别了,魔有神通,魔有感应。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7-8 1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一0集)  2000/12/26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10》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一0集)  2000/12/26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10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六面第二行: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这一条前面已经跟诸位报告过了,最后这一句『成一切善法』,还是要讲一遍。三十七道品前面这三科,是我们修学的根本,无论学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不能够违背这一个原则,这可以说是佛法教导的基础、根本法。第一个科目是「四念处」,我们在前面跟诸位介绍过了,「四念处」是教我们看破,「四正勤」是教我们断恶修善,「四神足」教我们放下。如果不在这上面奠定修行的根基,可以说,在佛法裡面就决定不能够入门的。我们要常常把这三科记在心上,认真努力将它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得受用。

  「正勤」有四法,这四法实在是善恶两对。已经生的恶法,我们要反省,常常反省,已经在造作的,要立刻把它断掉;还没有生的恶法,我们看到别人造恶,看到了,我现在还没有造,要记住,决定不能够生。这是恶法的两条正勤。善法,已经生的善法,要让它增长,继续不断努力去做;没有生的善法,要把它生起来。这是善的两条。『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我们就知道,这是恶法的两条,断恶的两条有了效果,一切恶法、不善法统统能断除。后面这一句『成一切善法』,这是善法的两条也能落实了。

  善恶的标准在哪裡?就是这部经;这部经上所说的,就是善恶标准。特别是「十善」,初学入门太多了,我们记不住,也无从下手,所以佛跟我们讲,这个法门叫「最初方便」,十条:身三、口四、意三;与这十条相应的,这是善法,与这十条不相应的,叫恶法。身,造杀、盗、淫,这是恶法;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这是恶法;意,贪、瞋、痴,这是恶法。四正勤最初方便,就在这个地方用功夫。真的会用功,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用这十条标准来修正。恶的,一定要断除,后不再造;善的,要念念增长。

  到什麽时候成就一切善法?那就是这部经开端世尊教导我们的,「昼夜常念善法」,「昼夜」是不间断,心裡头真有十善业道,常常放在心上;「思惟善法」,这也是昼夜不断的思惟善法,思想善,我们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都要以善来相待,以十善来相待;第三教我们「昼夜观察一切善法」,这个「观察」是奉行,把你的存心、把你的思想落实在你生活行为当中,你才能成就一切善法。善法到了纯真圆满,这个人就证无上菩提,这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这部经看起来是不长,表面上看到好像不起眼,它非常重要。

  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佛像,特别是彩画的佛像,佛像在头部都有一个圆光;圆是圆满,光是表智慧,智慧裡面就包含着福德。我们讚歎佛,「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就是智慧、福德究竟圆满,光代表这个意思。彩画,光的上面,我们往往看到有三个字,这三个字最常见的,有梵文写的、也有中文写的,在中国大陆上也看到有藏文写的,它的念法是「唵、阿、吽」。这三个字是什麽意思?就是十善业道;「唵」是身三善,「阿」是口四善,「吽」是意三善。由此可知,十善业道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究竟圆满。然后我们就恍然大悟,佛教我们什麽?就是教我们这个。我们学佛怎麽个学法?也就是学这十桩事情。在佛门裡面,大乘、小乘,果位有许许多多的差别,差别从哪裡来的?你修学十善程度上不同而分别出来的。

  我们今天学十善,实在讲,学得还不像。这个自己认真反省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不必问人。我心裡头有没有十善?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还是想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我们的心就不善,这个念、这个心跟十恶相应,跟十善不相应。我们所想的,我们所说的,我们所造的,都是在十恶这边。十善,不过是听说而已。听了自己很欢喜,这就是自己有善根。欢喜,为什麽不能落实?为什麽做不到?这是佛家讲的「业障深重」。诸位一定要晓得,业障麻烦!业是造作,起心动念、思想言行,这叫「业」。因为我们的业不善,我们造作的是十恶业,这是说老实话。只是我们十恶业造的有轻重不同,造得轻的,三善道,造得重的,三恶道。我们确确实实恶的念头多,善的念头少。怎麽样能够改变过来,让我们的善念多于恶念,我们就有进步,通常一般人讲的是「功夫得力」,这要真干!

  何以那些声闻、缘觉、菩萨们,都很认真努力在干?我们常常疏忽了,常常忘掉了;这个「忘掉」在佛法裡叫「失念」,把善的念头失掉了,常常失念。恶习气太重,这正是像《地藏经》上所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佛说的这些话不过分,我们自己冷静想想就知道。所以觉悟,从哪裡觉悟起?我常常勉励同学们,从「放弃自私自利」做起。学佛能不能契入佛的境界?能不能入佛门?在大乘法裡面,入佛门是什麽人?初信位的菩萨,十信裡的初信,我们今天没有得到。

  初信位的菩萨称得上是个善人,为什麽?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了。佛在经教裡面讲「见思烦恼」,他见惑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这才入门,佛法裡头小学一年级。如果我们把这五十个位次大分,十信位,十信位小学都谈不上,幼稚园;十住是小学,十行是中学,十迴向是大学,十地是研究所。我们这样分法,我们连幼稚园的小小班都没有进去,还在门外,我们有什麽值得骄傲的?有什麽自以为了不起的?幼稚园小小班都没进去,在人家门外听课,不是正式学生。

  正式的学生,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见惑,头一条「身见」。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明白,真正明白了之后,我们的惭愧心才生得起来,绝对不会再有贡高我慢,绝对不会再自以为是。想想,比起佛家的修行人,比哪个都比不上。断恶修善从这个地方下手,这是根本,根本的根本。我们不在这上用功夫,这一生必定空过,入不了门。幸亏佛有带业往生的法门,如果没有带业往生这个法门,可以说是举世之人一个也不能成就;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都不会成就,因为「我」没有放下。

  《金刚经》上说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是学生,初信位的学生,幼稚园小小班的学生,他已经把我相放下了。还执着有个「我」,还执着「这是我所有的」,你糟了!我们要放,从哪裡放起?先放「我所有」,这叫「身外之物」,比较容易。身外之物一切都不执着,绝对不放在心上;这个「放下」是讲心裡头不再执着了,不再分别了,这叫真的放下了。事上没有妨碍,所以《华严》到最后跟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麽事上无碍?事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哪裡会产生障碍?障碍是分别、执着、妄想,这个东西是障碍。你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然后在一切世法裡面你才随缘,你才得自在,功夫要从这个地方用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7-8 19: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一0集)  2000/12/26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10》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什麽叫「一切善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叫「一切善法」,与十善相应。十善是事,事对面有个理,理事不二。从理上去观察,《无量寿经》也教给我们「观法如化,三昧常寂」,这经文好!妙极了!「观法如化」是般若智慧,十恶要断,十善要修,断恶修善都是如幻如化,断恶不执着断恶,修善不执着修善,你就不是幼稚园的学生了,你至少已经提升到小学、中学,你不是十信位的菩萨,你已经到十住、十行。「三昧常寂」就是永远保持真诚清淨平等觉,这是《愣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你的常住真心常常现前。常住真心我们人人都有,非常可惜,被业障蒙蔽、障碍住,我们的常住真心透不出来,透出来的是妄心。

  所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你要不用「四正勤」做不到,肯定做不到,一定要用「四正勤」。「四正勤」,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念念都要提得起来。念头一起,立刻觉察到这个念是善还是恶;如果是恶,赶快断;是善,要生起。这裡头特别要注意的,断恶、修善都不执着,《般若经》上讲的,都不着相,好!你这个路子走得纯正,大乘法裡面讲,你走的是中道,中道是菩萨道。断恶修善如果有分别执着在裡面,也好,也算不错,那不是菩萨道。有分别、有执着是人天善道,无分别、无执着是菩萨道,都是一桩事情,走的道不一样。有分别、没有执着,那是走的二乘道,比人天道要高一等;还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差别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这一条它的宗旨就是教导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9 03:11 , Processed in 0.0469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