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4032|回复: 8

“空行母“的内意

[复制链接]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6: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行母“的内意
空行母
她也擁有更為細密、廣泛的指涉,更趨近於抽象、內在的象徵層次。的女性形體,雖然常以女性的樣貌示現,因為「在密續的象徵系統中,為了表示殊勝的開悟特質,空行母大多顯現女性形體。事實上密乘中的空行母,象徵的是一個具足的整體,而不能以世俗化約的性別差異概念,來看待其所代表的陰性本質。同樣地, 也表示「『上師』與『空行母』是內在形上的實體,基本上每個人的精神層面都兼具了男性與女性本質,...即便空行母無遠弗屆的空性,也不能與隱現的方便分離開來。」智慧與方便的不二,就如同陰性與陽性本質的兼備,難以男/女性別做為判準,男性行者的內在也具備了空行母的陰性特質──也就是智慧的本性。因此,瑜伽士在修行時,其女性特質便會以四種手印的方式顯現,「與其將空行母定義為人類(指女性),不如理解她是在完美內觀與方便結合時,清淨一切染污之空性本質的展現。」(而到了密乘修持的最上層境界,也就是四印最高成就的大手印境界時,空行母已臻化境而不可思議,此時「她是空性神人同體的示現,即是在轉變中、如夢如幻、清淨、涵攝一切的明覺在此的上師與空行母定義,已超乎平常、字典中所描述的「精神導師」與「女神化身」之意了。
其次,從勝義諦[20]的觀點看來,空行母所代表的是一種最高的證悟智慧,「『她』是對空性直接、不假他物、非概念的了悟」,此狀態是無法落於言詮的。此外,在密乘的修行中,上師、本尊、空行是缺一不可的三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教法之一,行者必須淨觀其上師等同於本尊與空行──即三根本總集的化現;而在更高階的密續儀軌中,則有觀想空行母為三根本總集的修持法,此時的空行母更兼具了法、
四種手印分別是:三昧耶手印、智慧羯摩手印、法印與大手印。而手印的意義,則包含了封緘、誓言、象徵、手勢、姿態、以及空行母或法侶等六種。20. 指超越一切概念、非戲論,清淨無染污的證悟狀態。分說勝義諦與世俗諦「二諦」,是中觀學派的根本要義之一。請詳見龍樹菩薩的《中論》與月稱法師的《入中論》。
報、化三身的證悟特質,「是無形色的『真理之身』,亦即法身;就溝通與帶來啟發、證悟能力的層面而言,『她』是絕妙、莊嚴的『受用身』,也就是本尊和報身;而在無盡化現以破除我們執著的輪迴習性上,『她』則展現了難以計數的『化身』成就。在空性的狀態中,空行母是三身的俱現。」對應於三根本、三身,在密乘有關空行母的修行上,更進一步地分為外、內、密三個階段,「在外密的部份,是空行母顯現的各種形貌:人或天神、寂靜尊或忿怒尊、利益或危害人類;內密的空行母則在資深行者成功轉化自身為偉大空行母(通常是金剛瑜伽母的本尊身)時,方纔顯現;而密密的空行母是無形的威力、能量與空性純淨的加持。」以上皆是對智慧空行母在密續上的相關要點闡釋。由此,可明顯看出空行母在藏文中字義(如前述的語義分析)、教理和實修上的擴充,以及在修持上環環相扣的縝密架構。而常見對空行母的定義與詮釋,則大致區分為勝義層次的智慧空行母,以及世間供讚護法類的女性神祇兩大類別,這種界分也合乎了空行母在入佛前後的定義演變。但必須注意的是,在此的智慧空行母並非一般所世俗認定的「女性」概念,「因為在密乘,尤其是無上瑜伽中,行者修習一個法門去開展其潛能、尤其是淨光根本心,從每個人都擁有根本心的觀點看,是沒有男女之別的。」 五方佛父與其眷屬(法侶),依次是中方的毗盧遮那佛與寧初瑪東方的不動佛與給瑪、南方的寶生佛與那瑪姬、西方的阿彌陀佛與那札卡嫫、北方的不空成就佛與丹企卓瑪。
就,而五大的本淨狀態展現時,也就到達了五方佛母(五大空行母)的成就境界;五方佛父、佛母的教授,「事實上就是代表圓滿的證悟──我們身心染污的究竟清淨,以及一切煩惱垢障的淨除。」不管男、女,每個人皆兼具了五蘊與五大的元素,因此就密乘的觀點而言,是沒有男女性別的差異與歧視的,「不論男女,如果努力精進修持,都絕對能利用五蘊和五大來證悟成佛的。」且如同五蘊與五大的密不可分,五方佛父、佛母的證悟成就,也是俱時展現的,因此在密續的唐卡上,「常以兩性合一的象徵方式來表達」一如上師與空行母方便與智慧的象徵,在密乘的修行上是內在、相輔相成的本質,絕非一般人對雙運\的誤解與穿鑿。
是一個頗具價值的新概念,「其價值在於難以有確切的定義,她包含了一系列的意涵:陰性本質、精神融合的剎那、上師的法侶」等,而「『空中舞者』的意象,則以在穹蒼中舞動的空行女神,召喚出非物質、翩飛、變形等不令人費解的指涉含義。」他進一步指出空行母具有「甚深的密續神祕性,而這個謎團唯有透過灌頂方能揭曉,即是瑜伽士以實證了悟空行真義的方式。」除此,「太過於概念化地理解,都難免有誤,因為一旦以很好的說法來定義空行母時,她就會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概念而嘉瓦喇嘛也在《藏傳佛教世界》中強?#123;,「當研讀無上瑜伽密續時,即便是一個單字也會有好幾種不同層次的解釋。……在密續的一個單字或語詞可以有四種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所謂的四知解義,」另外,「密乘也提到了另一個詮釋學上的設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無上瑜伽的經典,也就是六參數,它們是三組對照的定義解釋經文的意義」。所以單一名詞即具有許多不同的內涵,必須依其討論的層次與領域而定,空行母的定義也不例外。
. 四知解義即文字義、普通義、隱藏義、究竟義四種。六參數的三組對照分別為:1.說明與定義參數;2.意欲與無意參數;3.字義與非字義參數。
因為藏傳佛教頗重視傳記的書寫與傳承,在許多重要的祖師或大成就者傳記中,皆隱含了甚深的密意與教法,從外、內、密三種傳記的分類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撰寫主旨與象徵層級的差異:「外傳主要處理生平中『外在』的重要事件,包括生、死等;內傳則闡述主角的法教、灌頂與精神進展等;而密傳旨在揭示禪定證悟的經驗,連帶地對空行母身分與內容描述的比例、深淺\也會隨之異動。此外,在傳記中談及不同階段的密乘修持時,因「各種不同的密法中有其微細的差異性與複雜性,主要是反映行者的身心狀況和性向的差異,」所以空行母所顯現的層級與狀態(法、報、化三身或五大空行母),也會因應而有所不同。為了分析上的方便,僅選擇較具代表性的上師傳承傳記與.大成就者傳記中的空行母角色,進行相關的比對與討論。
在現今流傳的教派傳承史中,噶舉派的「金鬘」上師傳承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系;稱其為金鬘,乃是「因為其中每一位大師都如最上等的金子般珍貴完美,集勝悟、飽學和成就之大成於一身,也均能傳予弟子湛深、直指人心的法教,使其頓悟大手印之心性。」(《金鬘》,序8)著名的密勒日巴尊者,便是金鬘傳承的偉大上師之一,「如他自己所授記的,他的聲名將為空行母所遠播。在今日,他的生平故事已被寫成多種不同的文字,對陷於輪迴中的苦難眾生產生很大的撫慰作用。他可能是繼釋迦牟尼佛之後最出名的佛教人物」。(序13)因此,從「詳述了建立噶舉傳承諸偉大上師的生平事蹟」的《噶舉金鬘上師傳承》[30]一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空行母關女性上師傳記的外、內、密傳差異,可參考拙文〈智慧的女性:試論藏傳佛教之女性上師傳記〉 如外密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以及內密的無上瑜伽部(外密與內密的四部,又合稱為「四部瑜伽」),對空行母的闡釋與觀修法便大有不同。在無上瑜伽部的三個修行階段:生起次第(Mahayoga)、圓滿次第(Anuyoga)、大圓滿(Adiyoga),或另稱內密三乘:父密續、母密續、不二密續,及其下更為細部的教法、儀軌中,會有極細密的分說與釋義,以因應不同的修持狀態與傳承。詳見《藏傳佛教世界》第三部份〈西藏的金剛乘佛教〉的說明,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噶舉金鬘上師傳承》的一開始,「描述了金剛總持無盡普被的利他功德──他也被稱為『原始佛』」(序9),「位居三界之王及法王尊的金剛總持是三世諸佛、三寶及佛之三身的本質化現」[31](《金鬘》,34),此法身佛常以淨光報身的形式,對證悟的行者示現;因此,直接自金剛總持報身受持了法教的印度大成就者帝洛巴,就成為藏傳「噶舉」教派的第一位始祖。依照金剛總持的教授與指示,「當一位上師說顯經的法時,他應同時說明佛陀的行誼事蹟;當他教導密法(Shastras)時,當要詳述編著者之生平;而當他給予實修指導時,便要指出自己上師的傳承。」(《金鬘》,75)這也是為何藏傳佛教各教派特重上師傳記的原因之一。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6: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著,我們不妨瀏看一下空行母在帝洛巴簡傳中出現的時機與情形。首先,是帝洛巴應其父母的祈願,降生在東孟加拉札可城(Zako)、逐漸長大,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醜陋」的女人,對其說道:「放牛 念經 你便會找到 空行之預言」後,便消失了。某日,當帝洛巴在放牛與念b經文時,此婦人再度出現,對他表示:「你的家鄉在北方的烏仗那,你的父親是上樂金剛,你的母親是金剛瑜伽母,你的哥哥是班渣巴那,而我是你的姊姊賜喜。假如你要找到真正的牛隻,就到菩提樹林裡去,在那兒,清淨的空行母持有口耳傳承的法教。」[32]這個醜陋的女人,是烏仗那[33](空行母淨土)[34]的空行母之一,她給了帝洛巴帶有象徵意義的珠寶橋、水晶梯、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三寶即佛、法、僧;佛之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
上樂金剛是噶舉派的父續(男性)本尊之首,金剛亥母則為母續(女性)本尊之首。此處的金剛亥母為上樂金剛的明妃,身紅色、頂有豬首;當其以頂無亥首的形式顯現時,即等同於金剛瑜伽母,金剛瑜伽母多見於噶舉、薩迦、格魯派的修持儀軌。33. 烏仗那也就是前述有關空行母淨土的烏仗那國。古譯又稱烏孫國、烏長國、烏場國、烏纏國、烏萇國。位於當時北印度健馱羅國的北方,東邊隔著印度河與烏剌尸國及迦濕彌羅國相對,相當於今日興都庫什山脈以南之丘陵地帶,也就是在現今的巴基斯坦境內。
34. 關於空行母淨土的由來,係為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傳下金剛乘的密法時,有成千上萬的女性自蓮師的淨土烏仗那前往聽法,立時證悟佛果,於是被稱為空行母,因為接受密乘的教法時女性遠多於男性,因此空行母的數量遠超過男性的勇父。於是「在那之後,密乘的法教就被殆盡更高的境域中──空行母淨土,而空行母也就成為密續的法教之源。」(卡塔仁波切,231-2)關於空行母的數量,從伊喜措嘉佛母傳記的第八章中或可約略揣想,其中描述措嘉在入涅之前,對其十一位心子傳法、授記後,在第八天裡,自四面八方湧來了無數的空行母.有烏金淨土(烏仗那空行淨土)的十二類、一千兩百萬忿怒空行母,十二類嗜血啖人的世間空行五百萬五千五百位,更低階的十二類時間空行一千兩百一十二萬……,以及其他各類、難以想像的空行母。和珊瑚柄的鑰匙,讓他得以順利通過障礙──毒潭、鐵牆和第一道門,進入空行母的淨土。(《金鬘》,76-79)
在這個早先的情節中,空行母即顯現了多重的身分與指涉,她是「空行母淨土中的女神」、「證悟共與不共成就的瑜伽女」[35]以及更為明顯的「信差」角色。根據第一世姜貢康楚仁波切所著《了義炬》英譯本的註釋[36]中所指,「勇父(Daka,男性)與空行母(女性)分擔護法的某些任務。空行母是女性菩薩,常常擔任凡夫和佛菩薩之間的信差;」而且「護法幫助掃除行者的修行障礙,所以常現忿怒相,一直到魔障被征服為止。」(《了義炬》,88)在此處的空行母賜喜,兼具了帝洛巴的法源姊妹、護法與信差的多樣角色,她帶來了空行母口耳傳承的訊息與暗喻(真正的牛隻),並指點、協助(給予寶藏)他克服求法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阻礙與困難。
而 Nathan Katz 在〈尼師與空行母:有關容格與藏傳佛教的一項比較研究〉,也指出了「空行母的影響,在藏傳佛教傳記普遍(主題)是標示出了『轉捩點』的階段。」此時空行母的現身,會「吸引了這位未來成就者的注意力,並創造出一個時空,使舊有的習性模式,若不是遭到質疑,便是被徹底地粉碎。事實上,正因為『她』引導了一個全新的視界,而這個視界的經驗似乎能炸裂智識的藩籬與僵滯的心智,是故空行母被形容為『戲耍的』、『捉摸不定的』。」在帝洛巴傳記接續的部份,可進一步了解這種智識的轉換與空行母的試探戲耍。共的成就指世俗諦的四種事業(息、增、懷、誅)成就,不共成就是證悟了究竟佛性(空性)的勝義境界。
第一世姜貢康楚仁波切是十九世紀末西藏最偉大的三位上師之一,他與蔣揚欽哲汪坡、秋究林巴、米滂仁波切等在東藏共同推動了利美(Rime,無分教派)運動,保存、整理、傳承了無數珍貴的法教,被詡為藏傳佛教的文藝復興。姜貢康楚仁波的《了義炬》,是對藏傳佛教各教派最主要的修行基礎──四加行的闡釋 就在帝洛巴打開第一道門後,他看到了無瑕空行母外在層次的化身,「這些數不清的化身外表猙獰恐怖,且嘴裡發出刺耳吱聲,張牙舞爪地要使他害怕。」(《金鬘》,79)但帝洛巴不為所動,而?#123;伏了這些守護教法的化身空行母。之後,出現了報身層次的洛迦羯磨空行母(意譯為「世間事業空行」),帝洛巴做了三個降服的手印,?#123;伏了這些空行母的身口意。最後他進入空行母的宮殿,見到了空行王后,先受持了有關氣脈等珍貴的教法,後又接受最殊勝的身、口、意三寶藏的圓滿密續,其間並經歷一番針鋒相對的對答,證明帝洛巴是已得空行授記的瑜伽行者,具有開啟法寶的「任運解脫鑰」。之後空行母給予帝洛巴四種灌頂,讓其得到了共與不共的成就;這些智慧空行母還傳予他口耳傳承和心意傳承的法教,共有十三種授自空行母的密續,此時的帝洛巴得大神通,能自在地翔飛於虛空之中。最後,一位無形的空行母還賜給了他九件法寶,領悟後的帝洛巴婉拒留在淨土,回到人間靜待有緣弟子那洛巴與 Ririkasori 等。(《金鬘》,79-90)以上是帝洛巴傳記中,有關「帝洛巴降伏空行母及受持空行母法教」的部份。
根據卡塔仁波切的說法,「噶舉傳承始於帝洛巴祖師,他由金剛總持直接得到法承。但由更深的層面來說,帝洛巴是經由智慧空行行母得到這些教法的。在金剛總持與帝洛巴之間傳達的是智慧空行母,她擔任橋樑的工作,將教法承遞下去,如此,法教才能在世間弘揚。密續的高深法教是由空行母淨土傳來的,以空行母的語言傳給這位高度的證悟者帝洛巴。」(卡塔仁波切,236)所以在上述段落,有關空行母王后與無形空行母傳給帝洛巴密續教法、法寶的描述中,指出了智慧空行母的女性「智慧」本質、最高階的承傳者、法報化三身與密續上師的多重身分;且隨著形貌怖畏的守護空行母、報身莊嚴的空行母到智慧空行母付法的過程中,一方面象徵了空行母法、報、化三身的次第示現,另一方面也凸顯出空行母對瑜伽行者「啟發、導引、改變心智狀態」的關連作用。「透過與空行母的接觸,直覺的能力得以開展,並顯現內觀;若缺乏了空行母能量的活化,修行將會是平板而智識化的。」因為「空行母直接以生活經驗傳遞,而非透過複雜的哲學論辯來傳達,為此,空行母與密續的教法連結在一起,係因密法直接涉及了身、語、意能量的修持,遠大過於顯教經義的智識運作。」所以當修行者由知性的狀態進入經驗層次的密乘修持時,通常空行母便會首度現身,指引或暗示他接下來的進展方向。而「幾乎在所有西藏的聖者故事中,都會有空行母在關鍵的時刻出現,行者與空行母的相遇,往往代表了一種對行者固定概念敏銳、犀利的挑戰。」這個有關證悟的關鍵轉化與打破僵化心智的複雜角色,清楚地顯現在帝洛巴心子那洛巴由學者轉為瑜伽士的尋法過程中。
在那洛巴成為最富盛名的那瀾陀學院院長後,某日,當他在研讀因明學的書籍時,出現了一位具有三十二醜相的老婦,詰問那洛巴是否懂得佛法的真義?並指示那洛巴去見她的哥哥,隨後便化成一道彩虹消逝。「顯現老乞婆樣貌的空行母,是超越概念的本覺智慧,她的醜陋是因為那洛巴一直壓抑與拒絕他內在的這個部份。這位本覺智慧的使者以隱匿的形態出現,是因為那諾巴一直矇蔽自我,認為自己真正了解佛法,孰不知他只是不斷在建造智識和條理化的迷宮罷了。」而婦人的三十二醜相,讓他了解到輪迴知負面特質的內、外、密層意義,「就外義而言,它代表三十二種產生輪迴痛苦本質的粗細因果;就內義來看,它代表三十二種身心的染污;而就密義來說,它象徵三十二輪脈中的三十二種行氣。」[39](《金鬘》,118)
受到啟發的那洛巴,於是散盡全部資財,婉拒那瀾陀學院五百班智達的慰留,決心離開、去尋找圓滿證悟的上師。接著他受到空中傳來聲音的指點,在花布屍陀林誦持七十萬遍的上樂金剛咒語後,有兩位空行母示現(一說是在夢中,一說是親身化現),給予那洛巴授記。從授記的預言中,「那洛巴了解到帝洛巴曾經七世都是他的上師」,於是「他辛勤地找了一個月,卻一無所獲。」(123)在他心生懷疑後,又聽到空中傳來的聲音,鼓勵他繼續找尋,先後經歷了十二次的考驗,分別是遇見了斷崖邊的痲瘋婦人、長滿蛆的狗、敲打他人頭的男士、用劍砍人腸子的男人、清理人內臟的男人、王國與拋棄那洛巴的公主、正在持弓打獵的獵人、燒蝨子的乞丐、釣魚的老婦、殺父母的人、獨眼國的獨眼人[40],最後,遍尋不獲的那洛巴悲傷地想要自我了斷時,空中又傳來了聲音,在那洛巴仰天祈請後,帝洛巴終於現身,收那洛巴為徒。(123-133)
帝洛巴之所以遲遲未現身,是因為希望藉由試驗的過程,讓那洛巴意識
相對地,轉化這一切、清淨了所有染污後的佛陀,就顯現圓滿的三十二相隨行好。
這些考驗均是帝洛巴或空行母的化身試探,每個段落皆為了彰顯內在的象徵意義,破除那洛巴的我執與概念,並非一般的世俗現象,請參見《金鬘》p.124-132的描述。
到概念上的束縛與成見,但「因為缺乏與空行母的關連,無法了解其超越二元對立的象徵語言,那洛巴仍是以『自我』來行事,」也就一直無法親見上師,而陷入世俗二元概念的幻境之中,最後那洛巴放棄掉對自我的執著,向虛空懇切地祈請後,方得才親見上師(雖然先前他在「概念上」已經知曉了)。而對邁向證悟成就之道的行者(如求道中的那洛巴)來說,象徵著空行母的女性角色,「提供了首次瞥見不二實相的機會;揭顯現象界的空性本質;展現如魔術般幻境的舞蹈。這些經驗可能與某位特殊的女性有關;也可能以連續遇見多位女性的方式,來顯示空行母的智慧;乃至(智慧空行母)不曾化身為任何女子。」在那洛巴傳記中的空行母,曾至少出現過兩回,很明顯地符合了轉捩點的關鍵角色:第一次是老婦人對那洛巴的詰問,意味著空行母引發他對智性與世俗成就的懷疑,轉而展開真正求法的艱辛旅程;第二次是那洛巴在屍林墳場苦修後,兩位空行母現身、授記,讓他知道自己宿世的有緣上師。由此可知,空行母化現的方式頗為多元、奇特,她可以在密乘行者的禪觀、夢境中顯現,也可能以凡夫之身、乃至動物(通常是母狗)的形式出現,為的是「不拘在任何時刻現身,闖入當時的情境中,測試、撼動未來成就者並阻絕其習性;」(Willis,66)或是「幫助密乘行者斬斷妄念,轉以能量的修持生起。」 此外,在屍林修行也具有複雜的象徵意義,除了與施身法傳承的斷除我執有密切關連外,忿怒空行母的能量也與墳場的黑暗、怖畏意象有關,瑜伽士必須通過忿怒空行母的試煉與戲耍,視這些境象為空性的幻化之舞,方能在密乘道上有進一步的提昇。如帝洛巴首度遭遇挑戰時,以無畏的能力折服了空行母,直達法性的宮殿;相對地,那諾巴一再地延誤、錯失良機,乃是因為他仍停留在二元化概念的狀態,無法洞視空行母試探的幻象,難以與空行母(超越一切概念)的智慧能量產生連結的緣故。但要與空行母的能量接觸,「有時是很駭人的,且總帶著危險性」,但「在成就者的傳記中,呈現出這些勇敢行者真正去尋覓『空行母』的經過。為此,他們常歷經險阻,並造訪墳場與屍陀林。」(Willis,74)而墳場與屍林所代表的象徵,即是修行者自我的死亡,以進一步地融入空行母「無有關施身法的修行與法脈,以及創建施身法的瑪吉拉卓傳記,請參考拙文〈智慧的女性:試論藏傳佛教之女性上師傳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6: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智慧空性中。又為何與空行母的直接接觸,會被形容為「歷險」?主要是因為「這些偶遇通常帶有一種基礎的、實修的內觀特質,而這種特質又是尖銳與忿怒的。這是黑暗女神本初的粗糙能量,往往一個清淨的密乘行者必須接受自己內在的黑暗面後,才能在密乘道上有進一步的斬獲。正因為如此,忿怒空行母常與血、肉有關連。」而「即便似乎是處在非道德的情境下,一個密乘的行者也可以、必須直接轉化這個負面的狀況,而不是去逃避。」所以那洛巴在離開那瀾陀寺後,最先的過渡便是到屍林苦修、持咒,再通過一層層的考驗,逐漸脫卻概念化的意識分別後,才得見上師──與空性智慧不可分離的方便。
在那洛巴心子馬爾巴(Marpa,也就是噶舉傳承的第一位西藏祖師)的傳記中,更可以看到他類似於那諾巴的歷險遭遇──渡過毒潭、耗盡家財,及空行母的授記、襄助與關鍵性轉化的描述。較為明顯的部份,是馬爾巴第二次前往印度求法時,去找上師之一的也希寧波,有一位服侍也希寧波、出身低賤的婦人,用手中的大水瓶給馬爾巴灌頂,為其消除了一切障礙妄念,使他「見到了所有密集金剛的本尊。」隨後也希寧波出現而給予他四灌頂和其他殊勝的法教;這是馬爾巴與空行母的第一回接觸,空行母消除了他接受高階密法的障礙。之後,又有一次,當馬爾巴再到印度南方探訪另一位上師喜哇桑波,在後者滾燙毒潭中的小島上一同共修薈供時,出現了一位帶著死屍的婦人,「她從頭頂把腦殼切割下來,將喜哇桑波的尿和死屍的血混合盛在一起,她將此三昧耶甘露供養眾人。當拿到馬爾巴跟前時,甘露沸騰了起來,向裡一探,馬爾巴看到了《大幻化網》的咒字,並了悟其咒語之深義。」(《金鬘》,190-191)此外,馬爾巴還在空行母的引導下,前往另一位上師梅紀巴(Avadhutipa)所住的焰火山屍陀林,得到殊勝的灌頂,顯現各種成就的兆相;又再到水樹鬘,自骨飾瑜伽女處獲得了四座金剛教法。(190-194)而當馬爾巴在印度住了二十年,將要回到西藏前夕,他去參訪聖地並向上師辭行途中,又有幾次空行母的示現,或給予灌頂(在恆河邊的 Paciltra,於果園親見甘露光傳承的十五位圓滿女性本尊)(《金鬘》,207)、或給予預言和加持(在尼泊爾 Ramadoli 屍陀林修薈供後,空行母在夢中授記,言明在他回藏在此,可以對照前述的印度教伽梨女神扈從荼吉尼的嗜血形象,但其負面的、恐怖的特質在進入密乘,「轉化」為忿怒空行或護法的過程中,已被轉化為正面的、幫助行者破除我執的象徵性教義。
的路上不會有任何障礙)(《金鬘》,208)、以及在夢中將他置於車座上,飛到南印的 Shri Parvara,接受了大成就者薩惹哈(Saraha)[43]的大手印教法。(《金鬘》,208-209)從上述馬爾巴的傳記中,有關空行母的種種示現與引導、協助、灌頂等作用,乃至以忿怒相破除我執的驚人描述,同樣可做為嗜血忿怒空行母/智慧空行母不拘形式化現的對照說明。而在馬爾巴心子密勒日巴的傳記中,也不乏類似的情節出現,因《密勒日巴尊者傳》流傳甚廣,在此便不加贅述了。
從噶舉派的上師傳承傳記中,顯見空行母化現情形的著墨,在其他教派的上師傳記中,也有諸多對空行母與成就上師之間互動關係的描寫。例如薩迦派法教根源、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的勃哇巴,便是自巴契囉竹空行母處受持了法教,傳法的過程,是「空行母將他吸進了右鼻孔,讓他進入她的體內,……在一個吸氣之間,他得到身、語、意、功德、事業的五種灌頂,也接受到了完整的教法。」(卡塔仁波切,237)另外,寧瑪派祖師蓮師的五位法侶,皆是金剛亥母(智慧空行母)的五位轉世化身,以及在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龍欽巴尊者與吉美林巴尊者的傳記中,也都有不少空行母示現、指引其開啟伏藏(的描述;尤其是寧瑪派歷來的掘藏師,皆與空行母守護的伏藏有密切的關連,從 Janet Gyatso 所著的《自我的幻影:一位西藏大師的密傳》,所引用兩本吉美林巴尊者親撰的密傳《水中月舞》與《空行的殊勝秘語》中,亦可發現與空行母有關的豐富資料,特別是《空行的殊勝秘語》,是尊者記述他在尼泊爾的大佛塔,親見智慧空行母授予龍欽心髓伏藏以空行祕語寫成之法本,以及其後如何弘揚此法教的經過。
綜言之,空行母「以多種形式顯現,擔任密續修行艱辛道上獲得證悟成就臨門一腳的、啟發與協助的夥伴」據 Katz 的統計,「在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的傳記中,有空行母為伴的便有五十六位」。此外,有關薩惹哈由大學者轉變為密乘瑜伽士的過程,與那洛巴有幾分近似,他在市場遇到了一位出身低賤的化身空行母,無視眾人的爭議,尊其為上師。有一回在這位婦人煮咖哩蘿蔔時,薩惹哈入定了十二年,出定後因為這位空行母的點化,才真正放下概念的分別。 係由龍欽巴尊者所傳下的大圓滿法教,也是目前盛行歐美的卓千法(藏文的 Dzogchen,即大圓滿法),是寧瑪派最甚深、殊乘的教法。
還有許多空行母轉世的化身,如那洛巴的佛母尼古瑪,建立了著名的《那洛六法》傳承;蓮師的主要心子與佛母之一的伊喜措嘉,傳承了所有蓮師的法教、埋藏伏藏與預言藏傳佛教的興替;瑪爾巴證得虹光成就的佛母達媚瑪;以及創建了藏傳佛教施身法傳承的瑪吉拉卓……等等。而從 Katz 對密乘成就者傳記中空行母主要作用的歸?#123;,或可做為本文探討空行母在上師傳記中角色、常見主題的總結,他整理出空行母在成就者傳記中的特點,計有:1.對成就者產生啟發與指引;2.直接或間接地給予成就者灌頂;3.充當成就者的功德主;4.成就者能力的來源;5.伏藏的守護者;及6.成就者自傳的主角。) 從上述舉證的噶舉派金鬘傳承上師傳記中,亦可與Katz列e之六大主題相互對照。
結語
不管是在男性上師傳記或女性上師傳記的敘事中,依循或分類的重點並不在於性別的差異,因為在密續的修持中,既已超越了世俗的概念,對於性別、階級、身份之分也一概弭越了。且依據究竟空性或三身的教授,男性或女性只是本質上的能量代言,僅是世俗諦層次的方便詮說,在根本上並無分別。若仔細分析藏傳佛教上師傳記的書寫體例,除了外、內、密傳的分類外,其敘事上有一共通的成規:皆在描述一位凡夫如何發心出離塵世、面對修行中種種的內外困境與障礙,終於自輪迴中解脫並利益無數眾生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中,空行母的示現、指引、點化乃至成就者領悟到自身本具的智慧空行母三身本質,可殊途同歸地指出了某種根本意旨——也就是眾生佛性湛然、平等無別的共通性。在論述中強?#123;出空行母的女性特質,無非是希望在面對質疑女性證悟能力的說法時,能藉以反駁與澄清,闡明佛性本無「性別差異」的實相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白伞盖波罗蜜 发表于 2009-9-24 2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功德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金刚上师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ydz 发表于 2012-7-30 12: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心修法 发表于 2013-11-25 16: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fcl 发表于 2014-4-27 08: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静 发表于 2014-10-27 09: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zy 发表于 2015-2-11 1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13:14 , Processed in 0.0351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