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559|回复: 0

卍续藏第38册No.0697梵网经直解-十四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0-24 18: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97 梵网经直解》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当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此释。第二十不行放救戒也。放者释放。救者护救。不行放救。则失菩萨慈悲心行。故戒之也。以慈心故者。谓修菩萨万行以慈心为根本。所以恒用此心。与众生乐。欲与其乐。先拔其苦。以离苦故。方能受乐。是故常行放生而为业也。应作是念等者。承上所云。既行放生为业。应当作观。坚其放生念头。作何等念。应观一切男子。即是我父。一切女人。即是我母。何以知然。以我生生无不从之而受生故。既生生从之受生。一切男子女人。岂不是我多生多劫之父母乎。若推而广之。即六道众生。皆是我之父母。今若杀而食者。非即杀我多劫多生之父母乎。言杀我故身者。上即从疏至亲。此即从亲至切。而切不过己身。亦是杀我故身。益以见放救之心当急急耳。亦乃可见我与众生。同此一身无差别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者。释上杀我故身义。谓昔投胎之始。先以父母赤白二种水土。和合凝结为一。以是妄识。而生妄见。观见父母。情爱不已。即投其中。故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者。火。即暖。风。即息。以是识息暖三。而为其体。若非识息暖三。连持赤白。而此色身。即时败坏。所以云本体也。既是先身本体。犹是切于父母。所以作念。常行放生为业。不但此生行放生业。即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皆应方便善巧救护。解其苦难。或假财宝。或以好言。种种转彼行杀者意。以解受杀者之苦也。常教等者。上明以财方便救度众生。此明以法方便救度众生。财之方便有限。止救现前一生之苦。法之方便无穷。能救生者。死者。生生世世。永脱轮回多生之苦故也。若父母下。正明救度死后众生苦也气绝魂逝曰死。于世无干曰亡。谓于父母兄弟死亡日时。果为孝子贤弟。应请大戒法师。讲菩萨戒经律。以此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云何知之。以大乘毗尼法。有生善灭恶之功。除罪获福之德。以此资亡。使彼障开慧发。得见诸佛。罪灭福生。脱三恶趣。得生天上人间故也。如是救护众生。是名菩萨报诸佛恩。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此总结劝之大略也。如是下。结法也。应当下。劝修也。如灭下。引广也。谓诸佛子。如是十戒。应当于此一一修学。敬心奉持。刻刻珍重。勿使忘失懈怠。始为善戒法门中真子也。以上十重二十轻戒。乃出家菩萨全遮。在家菩萨有开有遮。凡为师者。当深研之。以下二十八轻。亦复如是。

  佛说梵网经直解卷下之一

  佛说梵网经直解卷下之二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明广陵传戒后学沙门 寂光 直解

  菩萨心地品之下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

  佛言。佛子。不得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心报仇。乃至六亲中。故作报者。犯轻垢罪。

  此释瞋打报仇戒也。此戒繇上以慈心故行放生业而来。以彼文中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即今瞋打我者。亦皆是我父母。既作是观。宁有其子。以瞋打报父母者乎。且瞋乃根本烦恼中最重之一。此法增恚为性。长恶为业。于慈愍中。乖菩提道。而修菩萨行者。发弘誓愿以度众生。故当以慈心为本。若乃起一瞋心。则违本愿。即舍众生而失本慈。故戒之也。佛言。佛子者。标名以劝。不得以瞋报瞋。以打报打。正欲菩萨心空境寂。人我双忘。不得怀不仁心。以瞋打报仇也。若杀父母等者。以重况轻之意。谓不但彼瞋打己身。不得怀报。即若杀我父母兄弟六亲之亲。亦不得加报。又国主设为他人杀者。即亦不得加报。夫以不共戴天之仇。义当反报。而诸佛皆戒不得加报。是为何义。盖为菩萨化导众生。断除烦恼结缚。出离三界轮回。令其永绝生死。得大解脱。何得杀一生。而报一生。使诸众生。生生世世。互杀不已。上云。一切男子女人。是我父母。今若杀生报生。是杀多生父母。以报今生父母。岂孝顺之道耶。是故杀生报生。不顺孝道也。又不特此。且修道人。尚不得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所起。打拍身业。骂辱口业。瞋怒意业。此三业中。口业罪过。尚得无量。何况故作杀父母以报父母。不顺孝道之七逆罪耶。是故不得瞋打报仇也。而出家下。辩明不得报仇意。所言不得报者。唯谓出家菩萨。正当冤亲平等。人我两忘。何得怀报。似俗人之怨害相寻者乎。问。设我不报。岂不纵彼行杀耶。答。我念既不加报。人亦不起害心。故此两得解脱。若在家菩萨。有位行权。或报可也。而出家菩萨。无有慈心。为己瞋打报仇。乃至为六亲中。故尔报仇者。犯轻垢罪。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聦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富。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此释憍慢不请法戒也。憍者。谓于己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盖憍醉者。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贪分摄。谓不憍者。即无贪也。即二十随烦恼中之一。憍者。谓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盖为慢于有德。心不谦下。繇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即六根本烦恼中之一。此二烦恼。能障诸修行人。一切功德不得成就。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标明憍慢根本。言此佛子。自初发心出家。离尘脱俗之时。始而见识未广。学力未深。于第一义谛。无我法中。甚深理趣。毫未有所得解。而自恃聪明有智。不知此等聪明。乃世谛中能所知见。非出世法中正知见也。或恃名位高贵。或恃身当年宿。或恃其家大姓高门。与夫学问大解。资产大富。饶财七宝。如是所有。皆世俗中所最尚者。俱非出世尊重之道。而初出家佛子。以恃此憍慢故。而不虚心咨问。领受先学法师所说经律。所谓既饮毒药。真药现前。则不能下此也。此上皆能恃憍慢之心。其法师下。明所恃憍慢之境。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者。对上自恃大姓年宿。或卑门贫穷下贱者。对上自恃高门高贵大富。或诸根不具者。对上自恃聪明有智。而实有下。正明不得以迹取人。所谓依德不依人也。如是法师。虽然对世间法。一一不如。而于出世品位。实为有德。又彼学识广大。一切经律。尽能通解。堪为后昆模范。而诸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优劣。妄生憍慢。应当未闻求闻。未解请解。如以出处。自相高下。恃慢于心。而竟不来咨受法师所演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7 21:59 , Processed in 0.0334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