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078|回复: 7

卍续藏第22册No.0427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1 11: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No. 427

  弥陀经疏钞演义定本卷一

  云栖 古德法师 演义

  门人 慈帆智愿 定本

  题义。

  开卷。佛说等八字是法题。后学等十二字是人题。

  法题下。自细释。今入文之先。理应略陈总一。题中约有四对。一通别一对。通则经之一字。别则佛说等五字。二能所一对。能是能诠。即经之一字。所即所诠。即上五字。三教理一对。佛说经是教。阿弥陀即是理。四人法一对。佛说即是人。阿弥陀即是法。

  首佛字。即释迦牟尼佛。从兜率降生王宫。为悉达太子。出家苦行六年。成等正觉者。若释其义。则佛字是梵语。此翻觉者。谓觉了性相之者。具有三义。一自觉。觉知自心本无生灭。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是如。三觉满。二觉理圆称之为满。若准起信。亦彰三义。一始觉。即能证智。二本觉。即所证理。三究竟觉。即智与理冥。始本不二。今经所云佛者。乃是三觉俱圆。释迦世尊也。又佛地论。说佛有其十义。天台六即。华严十身。详具后文。

  说者。以宣演得名。畅悦为义。四无碍辩为体。畅则畅出世之本怀。悦则悦众生之获益。今以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适得机宜。随以四辨宣演。畅悦本怀。令随机获益。故云说也。

  阿弥陀。是梵语。此云无量。以功德智慧身相光明一切皆悉无量故。是无量佛往昔因中。为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愿。今在西方。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故释迦如来为众宣扬也。

  经者。释有多种。不出常法贯摄四义。常者三世不易。一切诸佛皆如是说故云常。法者十界同轨。四圣六凡由之解脱故云法。贯者贯穿所应知义。若无文字。无以贯穿义理。焕然可观故云贯。摄者摄持一切众生。若无语言。不能开晓众生出生死海故云摄。千叶良规。百灵常轨。诠真利物。目为经也。

  又此经。唐译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今为此名者。以佛名人所乐闻。又一切功德。言佛便周故。

  疏者。疏也。通也。谓经中义理甚深微妙。未易窥测故。以疏疏通。使无疑滞也。又亦疏理之义。古云。人有发兮。旦旦疏理。身有心兮。胡不如是。今乃疏理经中奥理。使人得开通心地也。

  钞者。抄略也。随顺本疏略加解释。使经疏妙义涣然冰释也。

  卷者。卷怀之义。一轴之中包含无尽义理。无量法门故。

  人题中。学者。效也。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故古人有大彻之后。乃终身居学地者。今大师自称后学。亦此意也。

  古杭。古称杭州。南宋建都更名临安。今曰杭州复古也。云栖寺名。在五云山之麓。先是山之巅。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因以名山已。而五云飞集山西坞中。经久不散。时人异之。号为云栖坞。宋时有志逢禅师建寺。号曰云栖寺。岁久芜废。大师爱其岑寂。趺坐其间。时人为之构室。寺复兴焉。

  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也。有胜道。说道。活道。污道四种不同。胜即佛菩萨等。说谓说正法者。活谓修善品者。污谓诸邪行者。

  袾宏。是法讳。号莲池。仁和人。从性天和尚祝发。遍参知识。于笑岩处有所契入。遂结茅深谷主张净土。僧腊五旬。世寿八十。化缘既毕。念佛而逝。

  述者。传述也。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能作。识礼乐之文能述。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贤。此经虽有古疏数家行世。词虽切而太简。理微露而不彰。今兹疏钞。合天台。贤首。会性相二宗。事理双融。宗说兼畅。言先圣之欲言。发前贤之未发。可谓千古独创。今言述者。乃谦词也。

  科分。

  科中通序大意者含二义。一通序一经大意以明性赞经。二科发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为修持之本。然后依解起行。执持名号。求愿往生。其钝根者。单由事相。专持名号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后方便。为一经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以感时述意。二科明此一经。事理双融。性相通备。时机执性执相。各滞一边。至令广大法门。迷而不觉。故竭思累载。数易韦编。作此疏钞也。

  开章者。是别开章段。即总启十门是。释文者。是消释经文。即别释文义是。大意虽明。本文未委。故别开章段。销释经文。使一经玄文委悉详尽。人人晓了也。

  结释咒意者。咒本不可释。而咒意可释。咒意者。拔业根生净土也。此咒本不附经。而今归结于此为之解释者。正显此净土法门。显密圆通事理无碍也。又见此持名念佛。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无等等咒也。

  序正流通三分者。晋道安法师。判释东流一代时教。为序正流通三分。序者端绪也。如丝之得绪。能尽一茧之丝。经之得序。能知一经之旨。又序者东西墙也。如观墙序。则知堂奥之浅深。观首序。则明全经之妙义。正宗者。一经正所宗尚。如法华之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楞严之发明常住真心。专修圆照三昧。此经之依正清净。信愿往生是也。前之序。正序此。后之流通。正流通此也。流者无住。通者无塞。使此妙法。自此界以及他方。由现在以及未来。无有留碍。名为流通。

  为顺者。言剖出经心。方挈出尘之端绪。故通序顺序分。随文入观。方知大道之攸归。故开章顺正宗分。拔业障根。自然流入清净海。故结释顺流通分。

  净业者。业居苦之先。烦恼之后。十法界不同。皆由所作之业不同。古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又云。佛十力中。业力甚深。又云。十方诸国土。皆依业力生。故业不可不净。信者不疑之谓。于净土妙理。深信不疑。行者趋造之谓。于弥陀名号。念念明了。愿者乐欲之谓。于极乐世界心心向往。此净土三资粮也。

  亦顺者。契其大端。自能深忍。故通序顺信资。善读经者。随文入观。故开章顺行资。识所攸归。无不向慕。故结释顺愿资。

  初明性者。性即常住真心。全体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初明者。恐人认阿弥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认他是佛。自己却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但以无始暗动。障此静明。故托彼名号。显我自心耳。然西方亦实有阿弥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师恐狂愚错认。故首明也。

  二赞经者。经即佛说阿弥陀经。赞者。以此经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诸佛同所赞叹故。以四字名号。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经执持能显自性于一生中。可从博地。直登十地故。

  三感时者。时。即今末法之时。感者。以时丁末法。根多浅薄。法门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门。或攘臂排为小教。或大笑斥作权乘。又或终日唯动数珠。或穷年但数黄豆。大师婆心甚切。能不为之伤心也。

  四述意者。意即大师作疏之意。述。陈也。与前述字解稍异。大师本意。全在兼利。欲发起众生之真信。故极论念佛之宏功尔。盖欲以一句弥陀。遍引群生出于苦海。那容不饶舌耶。

  五请加者。加是三宝加被。请者。祈请也。佛灭度后。凡有著述。皆皈三宝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无缘大慈。能令精诚祈请者。自得胜智。故请加也。

  通序。

  灵明二句是纯真。非浊二句是绝妄。灵明是照洞彻。言此照体横遍十方。湛寂是寂常恒。言此寂体竖穷三际。即楞严所谓。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也。

  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故非浊。一切浮尘相。无非妙觉体故非清。迷时似背。而此本不属迷故无背。悟时似向。而此本不属悟故无向。即圆觉所谓。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也。

  大哉。是赞词。以非幻不灭。故云真体。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有何可思。三世诸佛。到此口挂壁上。有何可议。其唯者。归结之辞。

  注。

  此经以自性为宗者。自性谓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而此经所谈行法。正为显此之觉体。盖以据乎心性。称彼名号。名号可彰。托彼名号。观于心性。心性易发也。又复经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无量光即自性照。无量寿即自性寂。观音即自性悲。势至即自性智。声闻即自性真。菩萨即自性俗。种种庄严。即自性万德万行。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法也。

  问。全彰自性。乃属华严。降此以还。何得有此。答。华严乃诸经王。诸经皆华严眷属。今经以华严性海为宗。既宗华严。何妨约性。又诸经从法华开显之后。不论何经。总皆??妙。皆可称性故。

  诸经不离自性者。三乘十二分教。教教皆归妙性。言言尽摄真如。若离自性。皆为魔境故。

  灵觉者。不同木石之无心。虚空之顽冥。明显者。体露堂堂。无遮无障。

  不得称灵者。日以阳明照昼。月以清凉照夜。虽有光明。而不显灵觉。彼既不自显。人自不得称也。

  无缘而照。勿虑而知。谓之神解。大地莫能识其端。至圣犹未穷其顶。谓之不测。

  不照覆盆者。以日月之光属相。不属性故。

  辉天地透金石者。以心光遍乎法界。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故。

  靡所不彻者。若通与隔对。是通还成隔。非对隔说通之彻。乃真彻也。

  不染者。从来不与染法相应。不与诸尘作对。不摇者。万古如如。无有变异。不得称湛者。大地虽常自寂然。而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不湛也。

  如净琉璃。内外莹彻。谓之莹净。寸丝不挂。纤尘不立。谓之无滓。

  难逃坏劫者。以三灾到时。劫火洞然。须弥七金。悉为灰烬故。

  推之无始。引之无终者。以真如自体。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不断不异故。

  无恒不恒者。恒外有不恒。此恒亦非恒。恒不恒二边俱遣。乃真恒也。云有。不受一尘者。浊者。有也。具足诸法。方谓之有。今自性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所谓非有相。非无相。非双亦相。非双非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非异相。非一异俱相。是不立一尘非有也。何浊之有。

  云无。不舍一法者。清者。无也。不立一尘。方谓之无。今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是不舍一法非无也。何清之有。

  舍此而有所去。方可谓之背。今则匪离跬步。涌现宝华。不出户庭。围绕行树。虽欲纵之。将去何所故无背。迎之而有自来。方可谓之向。今则无行无住。如是而来。不动不起。如是而来。若欲迎之。从何所迎故无向。意该善恶凡圣等者。孟子道性善。天台说性恶。一则就事造边说。一则就理具边说。今则如实空中。善既不立。恶亦何存。祖云。廓然无圣非圣也。经云。凡夫者。即非凡夫非凡也。有无如上。性无前际非生也。性无后际非灭也。本自具足。无法可增非增也。本无一物。无法可减非减也。染净千差非一也。一味平等非异也。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

  当体得名者。常言大者。对小之称。今则不然。直指性体。名之曰大。具常遍二义者。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此明体无变易。又言大者。其性广博。犹若虚空。此明体性周遍。无法可比者。世间最大。莫若虚空。经云。迷妄有虚空。空乃有始。此法无始。又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空乃有终。此法无终。是竖穷无法可比也。又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空乃有际。此法无际。是横遍无法可比也。喻金喻月。亦复如是无可比也。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者。虚者不实。如空中华。本无所有。伪者不真。如鍮似金。毕竟非金。所谓太山有崩裂。大海有枯竭。一切荣华。皆有衰谢。一切眷属。皆有别离也。唯有真如诸法中实。所谓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雕是也。

  非幻不灭。出圆觉经。经云。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盖谓此性无有变异。毕竟常住。不同诸幻终消灭也。

  不可破坏。出起信论。论云。从本以来。离诸名相。毕竟平等。不可破坏。盖谓此性在染不破。法身不坏。不同有为可破坏也。

  万法不出一心之体者。谓一切万法皆吾心体。非离万法别有心体。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楞严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云。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所谓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也。体该相用名之为体者。起信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今则若相若用。俱归此体为真体也。

  不可思议者下。是先合解。心言路绝。谓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名为真如故。

  不可思者下。是次分解。法无相想。谓有相可思。无相难思。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是思之有过也。思亦徒劳。是思之无功也。心欲缘而虑亡者。举心欲缘。思虑先。亡。以真如无相想。即心绝故。

  理圆者。理性圆融。不可分析。如一多交彻。大小互融。真妄交参。染净不二等。言偏者。如言一则遗多。言大则失小。谈真则违俗。说染则违净等。所谓开口成双橛。扬眉落二三也。是言之有过也。言不能尽。是言之无功也。口欲谈而词丧者。开口欲谈。言谓先丧。以至理绝言。无容措口故。如善天女者。华严云。自在天王有天采女名曰善口。于其口中出一音声。则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等。

  至理极名者。如名真如。则可以不妄不变思议。或名圆觉。则可以满足虚灵思议。或名佛性。则可以离过绝非思议。皆非至理极名。今名不可思议。则至理之极名无以加也。

  法性佛性者。智度论云。佛名曰觉。法名不觉。是乃以智为佛。以理为法。贤首据此。故云无情无知觉。指其性为法性。有情有知觉。指其性为佛性。然二性虽分属情与无情。法性亦可通有情。以众生乃诸法中之一法故。故曰。兼无情分中谓之法性。佛性唯局有情。不通无情。以木石等无知觉故。故曰。独有情分中谓之佛性。

  且指佛性而言者。自性实通二种。如华严云。若人欲识真空理。心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同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今云尔者。但以此经重一心念佛求愿往生。乃借彼佛境显我自心故。且指有情佛性也。

  性而曰自。自有二义。一自然之自。二自己之自。

  法尔如然非作得者。妙性天然。不因修得。迷时无失。悟时无得。有物浑成。本自如如故。此自然之自也。是我自己非属他者。以外道或计自然。或计因缘。或计虚空。或计天与。不一而足。此皆迷己为物所转。不知此性本非天降。不属地生。亦非人与。乃当人自己不属于他故。此自己之自也。

  对万法曰本心。对始觉曰本觉。无知之知谓真知。无识之识谓真识。无有虚妄。无有变异。名为真如。

  若就当经下是解。释序文已竟下。复配属诸经。今先就当经配光寿也。绝待交融者。光与寿似对待法。而其实举光则融寿。举寿则融光。原非二物。有何对待。

  一切功德。谓无漏性功德无量者。具足圆满不可思议也。而以此句。当非浊非清二句者。以但有清浊向背。即有对待不融通。便不是性功德。便非无量。今无清浊向背。是一切功德皆无量也。

  全体是当人者。谓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无量光。而自性寂。即是无量寿。自性照。即是无量光。寂照不二。即是光寿交融。则阿弥陀佛。岂不即是当人自性。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1 11: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又初句明无下。配三大也。用大者。谓众生心具有无边妙用。论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今此灵明无所不照。即是能生一切世出世善因果也。相大者。谓众生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论云。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今此湛寂无所不含。即是具足无量性功德也。体大者。谓众生心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今此灵心绝待。迥绝二边。即是不增不减一味平等也。

  即三即一。双泯双存者。体非相用。乃至用非体相即三也。而又离体无相用。离相无体用等即一也。一即三则一泯。三即一则三泯双泯也。而又一即三则三存。三即一则一存双存也。存时即泯。泯时即存。非泯非存。不可思议。

  又初句言照下配三德。智慧光明遍照法界名为般若。离一切染得大自在名为解脱。心体离念法界一相名为法身。是三种皆具常乐我净四德。故皆云德。然有果上修成三德。因中性具三德。今指因中性具而言也。

  又以四法界下配四法界。

  法者。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事法界界字是分义。以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剂故。理法界界字是性义。以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同一体性故。事理无碍法界者。理由事显。事得理成。理事互融。性分交彻故。事事无碍法界者。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故。

  不可思议。配事事无碍者。以前三法界。同教一乘。犹可思议。后一唯华严别教一乘。不可思议也。

  分摄于圆者。或曰。事事无碍。唯属华严。今经何得有此。故曰。一大时教。唯华严为圆。圆为能摄一切。故诸经无不摄归华严。今此经有少分事事无碍。故得分摄于圆也。

  然通序大意先明性者。一切法门全归自性。千经所演无有余因。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弥陀为本。然后一心称名求愿往生。必于宝刹速证无生。直入圣阶度生亦广。所谓先悟毗卢法界。后修普贤行门也。设使不明性体。罔意造修。纵得往生。祗成末品。先明自性意在斯乎。

  序。

  澄浊二句。先叙工夫。三祇二句。次赞超胜。

  澄浊而清者。以佛名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净。如水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也。返背而向者。一向流落他乡。不思故国。今则回神宝刹将觐慈尊也。一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谓智超胜。齐诸圣是境妙圆。僧祇者。无数劫也。

  问。三祇行满。即坐道场成正觉。今念佛者。纵得往生尚未得佛。何乃便越三祇耶。

  答。今三祇是约信解。以三昧功成之人。虽功行未满。而法身已明。三祇极果以解了故。亦可言超也。此约解言。不论功行。

  又越僧祇是实语。不必但约。解说。以三祇行满。方得成佛。此是藏教果头佛。今经是圆顿教。但得上生即登初地。而果头佛上与圆教七信齐。岂不是越僧祇于一念。

  妙用有二。在如来说经。是利生之妙用。以四字遍引众生出于苦海。岂非至妙。在众生持名。是自利之妙用。以四字直使初心登乎智地。又岂非至妙。

  注。

  毕竟平等者。论云。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诸名相。毕竟平等。唯是一心。今寂照之体。无有清浊向背。正是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故云毕竟平等。唯是一心也。

  约生灭门者。上明性一科。是约真如门说。今赞经。是约生灭门说也。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云云。此即生灭门也。

  以不如实知。不觉有其念者。论云。阿黎耶识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今释)不知真如法一。谓不了如理一味也。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如实知。即此不知。即是根本无明。心起有念。即是业相。论云。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也。然此虽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黎耶自体分也。

  无明所覆。失本流末者。无明。即根本无明。即不如实知也。覆。谓覆盖真性。本即真性。末谓三细六粗。既失本自流末。

  浑乱真体者。如楞严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有诸世人。取彼土尘。投于清水。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曰浊。

  复使净洁者。楞严云。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无明所引等。此无明。亦即根本无明。觉即本觉。尘即三细六粗。由无明生业相。乃至造业受报。是渐远真如之觉。随逐境界之尘。如穷子舍父逃逝。故名曰背。

  返其去路者。谓不须别寻归路。即就路还家。便得返身见父。先破执取计名。空其人执。次破相续智相。荡其法执。次破三细赖耶。归于觉体。斯之谓向也。

  修证即不无者。南岳让禅师参六祖。祖问甚处来。让云嵩山。祖云。恁么物。恁么来。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祖云。还假修证否。云。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今谓且就众生一期修证。似有澄返之迹。修证即不无也。而于自性实无得失增损。染污即不得也。

  不退有四。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为愿不退。破见思。生方便土。为行不退。破尘沙。分破无明。生实报土。为智不退。破三惑尽。生寂光土。为位不退。则不退名同。而浅深自别。

  力用力字。内含三义。一者本性功德力。二者行人念力。三者弥陀愿力。本性如舟船。念力如橹棹。愿力如顺风。三力周圆。必登彼岸故。

  三藏。谓经律论。又佛藏。菩萨藏。声闻藏。十二部谓修多罗。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

  用从体相而出者。佛证平等真如恒沙性德。然后流出报化之用演说此经。是如来之用。固从体相而出。今众生依经念佛。顿超即证。亦以本有真如。本具性德。方有如是力用。故云从体相而出也。

  称性而谈指华严。正直而说指法华。方便未彰者。以华严唯谈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六相十玄四种法界等。二乘贤圣。尚如聋哑。末法下凡。岂能修证。故方便未彰。法华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皆不明示进修方便。故亦方便未彰。浩博难持。如广修万行等。幽深罔措。如直悟一心等。

  即方便成圆顿者。称彼名号方便法也。上品上生即登初地。岂非圆顿。为通??秘诀。换骨神丹。如后文所赞。

  又前是下。是总结两节。性德。修德。出天台教。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出起信论。性净障尽。出圆觉经。互融一句。总顶上三种。互融不二者。谓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外无修。修外无性也。又旧云。性净障尽。互融不二者。以全性起修时。破全性之无明。断全性之生死。终日本体。终日工夫。性净即障尽也。以全修即性时。虽破无明。破无所破。虽断生死。断无所断。终日工夫。终日本体。障尽即性净也。

  序。

  故我世尊乍说三乘者。故字。承上妙用来。我者。亲之之辞。乍说三乘。指华严之后。法华以前。四十年所说之法。

  终归一实者。指法华经。此经荡化城之执教。解草庵之滞情。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故。

  等颁珍赐者。如诸子出宅。等赐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等。

  更锡殊恩者。殊恩言异常之恩。因上有如是至妙之用。故于一代时教中复出此经也。

  注。

  非究竟者。随宜之权。非出世本怀也。如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是也。

  乘本无三者。如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权说有三者。如经云。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始成正觉演大华严者。谓如来于菩提场成等正觉。与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及宿世善根成熟天龙八部等。如云笼月。为说圆满修多罗。菩萨万行。因华。庄严一乘果海。

  大教难投者。如文殊。普贤。诸大菩萨。各各领解得益。其上德声闻。积行菩萨。如聋如盲。杜视绝听。于是如来脱舍那珍御之服。着丈六弊垢之衣。退归鹿苑。说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之三乘权法。

  后乃会权归实者。阿含之后。复经方等弹呵。般若淘汰。四十年余。至法华会上。方能会归一乘也。权即三。实即一。大车。谓大白牛车。即大乘妙法也。

  不论大根小根三句。对上始成正觉。演大华严说。谓华严纯接上根。下根绝分。今则上自不退菩萨。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利故。

  亦不待根熟四句。对上大教难投五句说。谓法华待根成熟。方乃会归。今则不俟弹呵。无烦淘汰。即得西归故。

  不次之擢者。言此土修行。渐渐断惑。方出生死。如授官者。必循资格次第升授。今念佛法门。不必渐渐断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喻如不循次第。顿授高官也。

  荫序之官者。言此土修行。功圆行满。方成圣果。如得官者。必明经中式。或汗马成功。今念佛法门。不必功行圆满。仗佛愿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遣荫。现膺爵禄也。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余法门。固为殊恩。而念佛一门。复有多种。如观像。观想。实相等。而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实相。则上智乃克承当。中下未能领荷。唯此持名。至简至易。普摄诸根。鹤冲鹏举。骥骤龙飞。殊恩中之殊恩也。

  序。

  指四十八愿门者。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发四十八愿。佛乃一一拈出。指示众生。故曰指四十八者。如国中无三恶道愿。乃至最后即得诸忍究竟愿。愿曰门者。门门不同。此非彼故。

  开一十六观法者。因韦提启请。乃为宣说。今日始创。故曰开一十六者。始自落日悬鼓观。终至三辈往生观。观曰法者。各有法则修不一故。

  归乎普度者。如四教四弘。各有四种。今则纯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也。普谓竖穷横遍。归者。谓虽有四十八种不同。而要其所归。则无非普度也。

  宗乎妙心者。宗犹主也。谓虽有一十六种不同。而究其所主。则无非妙心也。妙心者。谓十六观中。若依若正。皆以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依正色心也。

  注。

  悉是空假中道圆寂一心者。观法有二。有事有理。事观者。且如日观。行人面西正坐。观日欲落。状如悬鼓。闭目开目。日相现前。名为事观。理观者又二。有次第。一心。次第三观者。先观此日。由想所成。全体性空。无有自性为空观。复有观想因缘。成此日相。则不坏假相为假观。以此二观为方便。次观假处全空。空处全假。非空非假为中观。是乃先空次假后中。为次第三观也。一心三观者。所观之境。即真即俗即中。能观之观。即空即假即中。以一心三观。观三谛一境。而境外无观。观外无境。境观双忘。唯一妙心。此即以具日之心。观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为一心圆妙之观法也。

  序。

  广以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如来性中本有妙用。潜兴密应。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愿。一一同于觉性。无有分限。大以竖穷横遍为义。竖穷者。此愿尽未来际无有休息。横遍者。此愿充满十方无有边际。

  先有始义。即行远自迩之意。又先有急义。即先务之为急意。

  贵在知先者。由弥陀悟入法性。从性起愿。性无尽。故愿亦无尽。故知欲入弥陀愿海。必先悟彻自心。不悟广大之心。不入广大愿海故。

  深谓观深妙。玄谓理幽玄。经中观法。乃以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依正色心。岂非深妙。经中依正。但应色一相。可照三身。依报一尘。即寂光土岂不幽玄。

  约者。简约也。唯此四字。更无别法。何等简易。又约者。要约也。念佛功成。无事不办。何等要约。尤应守约者。以十六妙观。乃全性成修。全修成性。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初学行人。无由凑泊故。

  举名兼众德者。由名召体。体外无名。体具众德。则名亦兼众德。故一称名。即称佛众德也。

  专持统百行者。以一心持名。万缘自舍。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业自净。即持戒行等。

  注。

  幽显圣凡者。幽指三途。显指人天。圣指三乘。凡指六道。茫无畔岸者。以心无尽。故愿无尽也。

  初心靡及者。妙宗钞云。观虽深妙。本被初心。若能进功。何忧不就。而大师如此说者。盖有二义。一者。以今正建立持名法门故。二者。初心亦甚不同。有具足圆解之初心。乃至有茫然未识之初心故。

  守约谓修身。施博谓天下平。

  但得见弥陀者。永明四料简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铁磨。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先务之急者。孟子云。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

  观虽十六。言佛便周者。十六观经。题曰观无量寿佛经者。以十六观法。不出依正主伴。佛是正报。举正足以摄依。日。地。行树。宝池等。无不摄故。佛是化主。举主足以摄伴。观音。势至。乃至九品往生。无不摄故。

  佛虽至极。唯心即是者。佛虽万德果人。实不离当人现今一念。以心外觅佛。即邪魔故。

  至简至易者。一心执持。至简而不繁。至易而不难。此守约也。

  万法唯心者。古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清净故。何事不办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下文六句。正释此句之义。

  运想宛然者。谓三昧既成。想行树则行树明。想宝池则宝池现。想菩萨则菩萨在前。想如来则如来宛尔。以三昧心中随心现相故。

  举念便登者。解脱长者言。我欲见阿弥陀佛。随意即见。是也。此施博也。

  大圣悲怜者。天如云。观法理微。众生心杂。杂心修观。观想难成。大圣悲怜。直劝专持名号。

  弥陀即是全体一心有二义。一者。阿弥陀佛即是全体一心。以佛复本源究竟觉体。故起信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夫法界一相。是离念之心体也。而即是如来。则如来岂不是全体一心。二者。阿弥陀佛四字。即是全体一心。此四字在我心中。明明历历。迥然独照。四字之外无我心。我心之外无四字。岂不即是全体一心。又复真念佛者。唯色唯心。唯观唯境。一名一字。无非实相。岂不即是全体一心。

  心包众德者。以真如体中。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此心不为三际迁流曰常。不为二死逼迫曰乐。具八自在我曰我。离五住污染曰净。本来妙明曰本觉。方始出缠曰始觉。不妄不变曰真如。离过绝非曰佛性。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诸佛所证之理曰涅槃。

  四谛者。苦集灭道也。苦为逼迫相。集为招感相。此世间因果也。道为可修相。灭为可证相。此出世间因果也。此四谛通大小乘。有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四教不同。然四谛是境非行。今云行者。举所观之境。显能观之行也。

  序。

  万虑咸休。是妄心初息。一心不乱。是正念成就。从兹承专持来。究极根咸休来。

  注。

  念念尘劳者。尘者不净。劳者不逸。聚缘内摇。趋外奔逸。是其相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1 1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刹那中有九百生灭者。刹那。时极速也。经云。众生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

  生住异灭者。有为四相也。生表此法先非有。灭表此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

  分齐头数者。此非彼曰分齐。各有绪曰头数。

  甲灭乙生者。约彼此说。如贪灭瞋生等。俄去倏返者。约一法说。如才灭复现也。

  狮子杲日喻正念。百兽与霜喻万虑。

  出窟潜踪者。狮子出窟时。四足踞地。振尾出声。水性之属。潜没深渊。陆行之类。藏窜孔穴。飞者堕落。诸大香象。奔走失粪。

  名咸休也。以上是正释。故永明以下是引证。

  数息者。数息观也。数出入息。从一至十。对治散乱法也。此法通世间出世间禅。如根本禅。多由数息而入。而六妙门。亦先以数息为首。请观音亦必以数息为助也。初心在缘曰觉。细心观察曰观。正是此人数息工夫。但渠工夫既成。更欲增进觉。觉观不休。亦即是病。遂借称名为转治也。但字字分明。亦是觉。句句接续。亦是观。云何即破觉观。盖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毒尽兵消。身心安乐耳。又或此人径就理持。研究之极。顿入无心三昧。亦不可知。此正是一个咸休样子。故取之以为验也。

  休之又休。即所谓精进更精进。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万虑之源头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为其本。穷谓浮想消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此即是事一心也。远言之。则是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穷谓倏然隳裂。圆明精心。于中发化。此即是理一心也。事理一心。皆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者梵语。此云正定。亦云正受。离邪名正。离散名定。以一心不乱。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诸受。名为正受。以一心不乱。无一法当情。名正受也。

  序。

  乃知下。是明理一心境界。匪离四句。正说唯心净土也。处处两句。言触处洞然。珍禽两句。言一味平等(细玩注中自见)。

  跬步涌华者。谓心华灿发。左右逢源。清净光明之体。当处出生也。又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万亿刹外之莲华。亦不离寸步也。

  户庭绕树者。谓觉林增长。道树滋荣。长养众善之体。随处发现也。又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万亿刹外之行树。亦不出户庭也。

  弥陀说法者。鹊噪鸦鸣。尽是深谈般若。溪光山色。无非全露遮那也。处处者。即古人所谓。炽然说无间歇也。

  莲华化生者。从悟而迷。是为胎藏受生。从迷而悟。是为莲华化生也。时时者。即经中所谓。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也。

  禽鸟指有情。堂院指无情。举此二种。见情与无情。同成正觉也。偕音并彩。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处。

  注。

  既得四句明。即此一心。即是净土。何必四句明。不必往生。方成净土。然则四句显唯心境界。无差别相。等同一味也。故曰句总结。

  印坏文成者。涅槃二十七云。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以喻凡夫现在阴灭。中有阴生。今借此文。以喻往生行人。此土阴灭。彼国阴生。须知垂终自见坐金莲身。已是彼国生阴故也。成论明极善极恶。俱不经中阴。如?矛离手也。

  序。

  念空真念者。念即念佛之念。真念即真如体。念到极处。和念脱落。顿离念相。谓之念空。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平等法身。故云真念。

  生入无生者。生即生死之生。无生即无生忍。生本无体。以念为体。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得住持。今既念空。所谓皮既不存。毛将安附。自然髑髅粉碎。五阴消亡。从有生悟入无生矣。

  又生即念佛之心。无生谓无生之理。虽念性元生灭。既由有念得入无念。是从生灭顿入无生矣。

  念佛念心者。既到真念田地。则其念佛已无能所。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智外无如。如外无智。如智不二。名念佛即是念心也。

  生彼生此者。既到无生田地。则其净土已无彼此。游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匪逃乎刹那际内。彼即是此。此即是彼。彼此无分。云生彼不离生此也。

  心佛众生一体者。佛者果德之称。众生秽恶之号。心者灵明之体。念佛未至一心。心不是佛。佛不是生。判然不一。今既念佛即是念心。则反本还源。不见生佛假名。惟一妙明。周遍法界。以即佛之生。念即心之佛。无二相也。

  中流两岸不居者。苦域是此岸。乐邦是彼岸。非苦非乐是中流。念佛未至一心。中流两岸。截然不同。今既生彼不离生此。则不见彼岸。不见此岸。并不见非彼非此之中流矣。古云。海藏多罗一叶舟。不居两岸不中流。一篙撑出虚空外。惹得春风笑点头。是也。

  注。

  念极而空。约修边说。念体本空。约性边说。无念之念。是终日无念。终日念佛也。念实无念。是终日念佛。终日无念也。又此二义。亦乃相须。由念极而空。方知念体本空。工夫不到。不悟本体也。又由念体本空。方得念极而空。本体不空。纵念不空也。

  达生体不可得者。由心空故。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推求五阴色心。了不可得也。

  不生而生者。如以不生为不生。非真不生也。生即不生。是真不生。故永嘉谓。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等。

  又生即念念生灭。此生灭妄心。本自虚妄。无有实体。故云体不可得。达者悟心之本空也。既悟心空。则终日念佛。终日无念。生而不生也。终日无念。终日念佛。不生而生也。生而不生。则生元不可得。不生而生。则不生亦不可得。是真无生也。故云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三无有别者。谓迷此法有众生名。悟此法有诸佛名。此法诸法中实有心名。然而迷悟本空。中边不立。诸佛众生及心。皆假名也。假名无实。全体即真。故三法相即。无有差别。

  二边谓有无。中道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不着不安。正是离四句处。

  自心是佛是禅者。自心觉照即是佛。自心静虑即是禅。

  谤自本心者。以净土乃自心之净土故。是谤佛者。以不离自心即是佛故。是自谤其禅者。以不离自心即是禅故。

  序。

  此则理之一心者。以一心念佛有事有理。上文所指乃理一心也。

  全归上智者。以理一心。无方所。无形相。不可凑泊。无容拟议。非宿具般若灵根。单刀直入者。鲜能悟入。

  通乎事相者。不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但以妄念念佛。离此生彼。是则生佛宛然。净秽历然。以我之生。求彼之佛。厌此五浊。欣彼乐邦。与彼理性。全无交涉。此则钝根所行也。

  序。

  守愚之辈者。愚亦不能障道。故云人一能之已百之等。而过在守字。乃高推圣境。画地自限之辈。小慧之流者。学般若菩萨。须求大智慧。小慧者狂慧也。偏慧也。非真慧也。又此二人之病。在执着两字。故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注。

  事依理起者。事不自事。因理而事。因自性弥陀。故劝人念弥陀。因唯心净土。故劝人生净土。

  理得事彰者。理不自彰。由事乃彰。因念弥陀。方显自性弥陀。因求净土。乃悟唯心净土。由是心是佛。方乃是心作佛。因是心作佛。方显自心是佛故。

  数他宝者。华严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等。

  判然心不是佛者。是口口谈空。步步行有。吃得肉已饱。求寻僧说禅者。

  是故下伸正意。约理无可念者。以实相理中绝思绝议。举心即错。动念即乖故。

  念即无念者。以即事即理。即念无念。舍念而求无念。是犹拨波求水。灭器求金。是断灭见。豁达空。非无念本体也。

  即本智求佛智者。本智即本有之智。不因修得。不由学成。本自具足者。所谓本觉是也。佛智由断惑而显。修证而成。出缠方得者。即所谓始觉是也。本智约理具。佛智约事造也。

  序。

  相继。谓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续。不虚入品者。谓但能念念接续。无有间断。则已能伏妄。得少分净。可成末品。又或此人夙有灵根。即于此时顿明谛理。随其浅深。或中或上。俱不可知。故曰不虚。

  明谓于自本心忽然契合。即所谓一发一切发也。

  反受祸者。谓若是修行人。则堕邪外。若凡夫外道。则福尽受轮。若口口谈空。步步行有者。则径堕三途。无有休息。故云受祸。

  注。

  着事而信不切者。如今世人。口念弥陀。心驰五欲。空谈净土。系念娑婆也。

  成就净身者。谓三业毫无污染。即所谓纯清绝点。一条白练也。永明云。求净土者。纵饶未明道眼。也须成就净身。

  心实了明。谓三智一心中得。已登初地。入无生忍。于自本心有大开悟者。

  不正之谓狂。狂慧者。虽有智慧。非真慧也。有从学问得者。有从工夫得者。有从邪师得者。种种不同。驰骋者。大率谓十方诸佛一口吞尽。何处更觅弥陀。十方世界彻底掀翻。何方别求净土。再说念佛求生。早是钵盂安柄。头上加头也。

  不明之谓顽。顽虚者。虽着空理。非真空也。如痴人口口谈空。凡夫四无色定。外道无想。以及非非想阴境空魔。乃至圆虚无心。种种不一。耽著者。大率坚守执着。一向入空。各各自谓成无上道也。

  轻谈。谓形于口。蔑视。谓存于心。

  不咎钝人。反抑利者。谓着事钝根。不知理性。应当呵责。开其慧性。破其愚蒙。使由事入理可也。何乃舍彼愚夫。反抑利者。盖以钝人自知不如。斤斤自守。无骄无恃。无过无非。利者不然。故抑之也。

  画虎弗就者。马援戒子云。龙伯高敦厚周慎。杜季良豪侠好义。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骛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序。

  遂使垂手徒勤者。弥陀慈父。终日垂金色臂。接引念佛众生。众生不肯念佛。是垂手徒勤。弥陀终日。望众生求生净土。如慈母倚门望子。众生不肯念佛。是倚门空望。若约理观者。手表提携之悲。目表照了之智。同体之悲。不离众生。为垂手深渊。自然之智。遍在六趣。为倚门望子。徒勤空望。是真如内熏无明。而无明全不顾真如也。

  今生多生。一误百误者。今生遇此殊胜法门。如久客他乡。乍闻家信。应当勇猛精进。求愿往生。而乃悠悠扬扬。漠然不顾。岂非大误。又不唯今生之误。今生以及多生。一误而成百误也。古云。狭路相逢如不荐。者回要见定还难。是也。

  注。

  凡厥有心。定当作佛者。圭峰云。顷以道非常道。诸行无常。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故佛教持名。非教念他佛也。乃念我自心。非教成彼佛也。乃成我自佛耳。

  序。

  末法对正像言。正者。证也。以现量智。证实相理初一千年。有教行理果。故曰正也。像者。似也。以比量智。依稀见道。仿佛不真。第二千年。有教行理。而无果证。故曰像也。末法则空腾似量。唯尚斗争。徒有教理而无行果。故曰末也。

  四教各有内外凡。若乃未通四教。博地凡愚。名下凡也。

  陬者。偏隅也。穷极也。此方在阎浮之极东。故名震旦国。

  大师一生自居学地。不敢以先辈自处。故称晚学罔通玄理。谓未能实契妙心。空谈。即依通禅客。文字学人。听其言也。超贤圣之前。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后。素鄙。谓平素自鄙。

  注。

  自量二字极佳。圣之所以成圣。贤之所以益贤也。生之不时者。不生正像。去圣时遥也。报之不胜者。非圣贤应迹。是业系凡夫也。见之不广者。不生中华佛国。亲炙多贤广其闻见也。智之不深者。非为耆师宿德。久修道行。智慧深远也。

  序。

  斯经赞扬极乐。劝生极乐。故望乐国为家乡。斯经指示弥陀。劝念弥陀。故仰慈尊如怙恃。千生流浪。不知何处是我家乡。万劫逃亡。未识何人是我父母。斯经指出。敢不悬望而企仰耶。

  注。

  既揣钝根者。为人不可不自揣。自揣若果利根。则丈夫自有冲霄志。不向如来行处行。今既钝根。必须师古。师古二字出尚书。谓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也。

  寂灭净土下。实就理说。但飘泊思归。亦可双约事理。寂灭净土。即常寂光土也。此乃当人故乡田地。是安我法身。立我慧命处。舍离飘泊者。迷自本心。随逐六尘也。约事。则是不愿往生。贪恋此土。思归一念。是念念称理。而观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也。约事。则是常忆常念。字字分明。句句接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也。古云。身虽未到莲华土。先送心归极乐天。又云。西方胜友待多时。收拾身心早归去。是也。

  佛以大慈下。双约事理。约事。则四十八愿。广度有情。是接引众生。此方念佛。彼土标名。是怀我以圣胎。水鸟树林。咸宣妙法。是饲我以法乳。佛慈加被。身心精进。不退菩提。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约理。则自性弥陀。念念不离。是慈悲接引。真如本觉。内熏无明。是怀我以圣胎。复作境界之性。引发现行。是饲我以法乳。折旋俯仰。穿衣吃饭。不离者个。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古云。野老负薪归。村妇连宵织。看他家事忙。且道凭谁力。问翁翁不知。问渠渠不识。嗟哉今古人。几个知恩德。是也。

  劬劳之德者。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螟蛉异姓者。诗云。螟蛉有子。蜾螺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怀慕终身者。书云。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大孝终身慕父母。左右无方者。礼记檀弓篇云。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

  定省不违者。礼记曲礼上篇。凡为人子者。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此三句。约理。则念念回光反照。随顺真如。约事。则从生至老。行住坐卧。夙兴夜寐。一句弥陀无间断也。

  序。

  心是大师普心。道是佛法大道。鲜见其全者。古来非无妙疏。但于断简残编。略见一二。鲜见全文也。数解仅行者。惟海东疏。越溪解。大佑略解而已。

  总收部类者。此经与大弥陀经为同部。与十六观。鼓音王。后出弥陀偈经为同类。部者部书。其文虽不同。而同一行门。是一部书也。类者流类。为行虽不同。而同归净土。是一流类也。

  一行者。文殊般若会。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修是三昧者。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于一佛念念相续。即一念中能见过去未来诸佛等。

  会归玄旨者。以净土一门。会归华严十玄妙旨。如后分圆中所明。

  贯穿诸门者。以念佛一门。贯穿一代时教诸行法门。如后释一心不乱处所明。

  销归自己。即如后文。节节称理之谈。是也。回向菩提。即如下文。同证寂光无上果。是也。

  注。

  不可思议。不出依正因果。依则同居即寂光。正则应化即法身。因则七日便得功成。果则一生便即不退。何可思议。

  肌肤在表。所入不深者。初祖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汝等尽言所得。道付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祖曰。汝得我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祖曰。汝得我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我髓。今言肤者。谓所见甚浅也。

  尧舜尚竭心思者。书云。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又曰。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1 1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性海为宗者。华严四分。五周。六相。十玄。四种法界。二十重华藏。及无量香水海。皆从一心流出。故以性海为宗也。

  世出世间。不出心外者。世间染法。出世净法。染净虽殊。不离自心。以离心无六道。离心无三乘故。

  净土依正。皆是本觉者。依即宝池行树等。正即佛及菩萨三辈九品等。如后文所明。宝池即自性之汪洋冲融。行树即自性之出生众善。声闻即自性真。菩萨即自性俗。佛即自性中等。又复一念具足三千。而三千中。生阴二千为正。国土一千属依。国土依正既居一心。一心岂分能所。故曰一一皆是。

  器器唯金。是全妄全真义。流流入海。是会妄归真义。

  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者。法界谓一真法界。即起信心真如门。流有流出义。谓从平等法界。一念不觉。流出三细六粗种种境界。还有还转义。谓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而一切境界全是妙明。

  鬼神与通者。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将通之。非鬼神之与通。乃精诚之极也。

  序。

  偈中初八句。是先皈命。次八句。是正请加。初中又二。初四句。就本经三宝。后四句。指无尽三宝。次中有三。初二句。先出请加所以。中三句。是正求加被。后三句。是回向菩提。

  娑婆。此云堪忍。佛具三缘慈名大慈。此经声闻众中舍利为首。菩萨众中文殊为首。故特标出。

  二土句。是横遍一切处。过去句。是竖遍一切时。如来清净心者。如来从实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故此经即是如来清净心。寂光无上果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证寂光而非无上。唯妙觉一位。乃为无上果也。

  注。

  归投者。如鸟投林。如客投主。如贫人投大家。

  总摄六根者。六根是别。身命是总。

  还归一心者。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今返六和合。还归一精明也孺子封侯者。陈平微时。为里社分肉甚均。社老称孺子善宰。平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孺子遂以此知名。后魏无知荐于高帝。封功臣时。封陈平为曲逆侯。平曰。臣非魏无知。无由得进。帝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

  临终先供释迦者。刘遗民临终见佛。乃焚香谢云。若非释迦如来赞扬净土。焉有今日事。拜谢已。乃随佛往生。

  现生接引者。不现身语。冥冥加被。精心阴速。发彼神识也。

  临终接引者。现身语意。摄其神识。归于净土也。

  希有者。如隋珠下璞。世所希有。今佛则如优昙华时一现耳。法则如来因中舍身而求半偈。僧则天帝尚发愿为末法比丘。岂非以希有之故。

  离垢者。如美玉无瑕。精金出矿。今佛破五住污染。法称离欲。僧离世染也。

  势力者。如钱可通神。能使亡者续。死者生。势力也。今三宝能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何等势力。

  庄严者。如璎珞严身。七宝严土。庄严也。今三宝现微妙身。成微妙土。说微妙法。化微妙众。何等庄严。

  最胜者。世间胜妙无过七宝。今佛称两足尊。法称离欲尊。僧称众中尊。是最胜也。

  不改者。精金百炼。愈新愈妙。今佛则法身常住。无有变异。法则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僧则逢魔不退。遇难转坚。是不改也。

  事理同别者。住持三宝为事。一体三宝为理。佛不是法等为别。又佛有三身四教。法有教行理果。僧有十圣三贤。四果四向。皆别也。同体三宝为同。内自约理外他约事。

  著述皆皈三宝者。示学有所宗。不敢自用自专也。

  用蠡测海者。东方朔客难云。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挺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浅深。发其音声哉。

  如来真净土者。上三土未为真。而寂光乃为真。然寂光亦有净秽不同。四十一位法身所居为秽土。唯佛一人所居为净土。今曰如来真净土。则是常寂光净土也。名之为真者。妙宗云。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是也。

  寂照不二者。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寂即照。即照即寂。

  名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秘密藏。诸佛住处。无量甚深法性也。

  圆满大觉者。离迷曰觉。离小曰大。离因曰圆满。

  更无过者。天台云。无上士者。如十五夜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更无过者。是也。

  一切种智者。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也。

  经云下。是防伏难。恐有人问。才得往生。何乃便证无上果。故云云也。

  开章。

  教起所因者。圣人言不虚发。动必有由。非无因缘而宣斯典。故首之以起教因缘。佛教虽广。不出三藏十二部。未委此经何所摄属。故受之以藏教等摄。已知此经三藏之中修多罗摄。五教之中属终顿圆。未知顿圆之义深浅广狭。故受之以义理深广。既知义理包博冲深。未审此经被何根器。故受之以所被阶品。已知此经被机普遍。未知能诠何为体性。故受之以能诠体性。已知能诠之体如是该罗。未审所宗尊崇何义。故受之以宗趣旨归。已知此经旨趣冲玄。未审当部等类为有几种。故受之以部类差别。已知部类详略同别。未委译自何时。凡有几译。以至注释持诵有何灵验。故受之以译释诵持大旨。既陈随文解释。先明总题。使知纲领。故受之总释名题。总义虽知。别文难晓。从如是我闻至终。为何等文。是何等义。使沉隐之义彰于翰墨。故受之以别解文义也。

  注。

  五重玄义者。乃能召之名。所诠之体。会体之宗。宗所成用。上四教相。如天台教。今贤首。则有十门差别。大同小异。

  稍有详略者。此详彼略也。此中释名。即天台名。此中能诠体性。即天台体。宗趣旨归。即天台宗。所被阶品。即天台用。余五即天台教相也。

  章。

  先明总者。总括一代时教也。一大事因缘者。非三非五为一。称体而周曰大。出世仪则曰事。众生本具为因。诸佛指示为缘。

  开示悟入佛知见者。三智圆显曰佛知。五眼圆明曰佛见。诸佛知见。众生本具。住行向地。为开示悟入。开者。如开千年宝藏。示者。一一指陈。悟者。豁然晓了。入者。和身一倒也。

  念佛心。即最初事理二持之心。入佛知见。乃最后寂光无上果。即此事理二持。皆从有念而起。念之既久。根尘自空。诸念自落。若复精进不已。和念佛之念亦复脱落。顿入无心三昧。自然五阴俱销。圆明发化。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是之谓入佛知见也。

  注。

  本欲度生成佛者。法华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不得已权说三乘者。法华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云何而可度。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后至机熟会三归一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

  方酬本意者。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

  种种法门浅深不一者。如阿含保证。方等弹呵。般若淘汰等。何须遍历三乘者。如前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等。

  章。

  悯念末法者。末法则去圣时遥。圣贤隐伏。邪法炽盛之时。最可悯故。

  出胜方便者。众生有恒沙烦恼。佛说恒沙法门。皆方便也。唯此法门。方便中之方便。故曰胜方便。

  激扬生死凡夫者。凡夫出生入死。旷劫沉沦。不知生死可厌。涅槃可欣。如法华经云。不识苦尽道。不知求解脱故。

  化导二乘者。二乘。但证遍空。不悟法性。沈空滞寂。中止化城。不信有他方净土故。

  勉进初心者。初发心菩萨。欲于娑婆世界。救度众生。忍力未充。自他俱溺。有何利益。必须求生净土。亲见弥陀。得忍方可还来故。

  尽摄利钝者。教小。则不被大根。教大。则下根绝分。今则上自菩萨。下及悠悠凡夫。无机不接故。

  护持多障者。此土业风浩大。尘境粗强。难于修进。今则念佛众生。佛常住顶。永无魔事故。

  的指有念心者。有念。即念佛之心。无念。即真如之体。一切法门。无非教人离念。归于真如。今此法门。不必舍念。得入无念故。

  实悟无生者。法本无生。众生迷昧。于无生中。妄见生灭。受大苦恼。纵欲灭生归无。其生转炽。今乃巧示往生。实悟无生故。

  悟无生有二。或于此土。理一心成。即悟无生。或往生之后。见佛闻法。乃悟无生。

  径中之径者。念佛。已是修行径路。而持名念佛。但以四字洪名。直登不退。事不繁。而功极大。故为径中之径。

  注。

  念入无念者。念体本空。因妄故有。今以妄息妄。如以毒攻毒。病愈体平。妄穷真露故。

  生得无生者。生无有体。以念为体。念不空。则生不空。念空。则生空故。

  章。

  为作津梁者。津济度处。梁桥也。以一句弥陀。运此岸众生。置于彼岸。是为作津梁也。

  佛成道下。虽文有三转说大悲有三。而正意重在末法。观题中末法二字可知。

  注。

  二万岁时即入劫浊者。以二万岁前烦恼轻微邪见薄少。人天众盛。三恶道稀。寿命久长。时犹未浊故。

  释迦出时人寿百岁者。于住劫中。今当第九辘轳小劫。有四佛出。劫初八万岁。减至六万岁。拘留孙佛出。减至四万岁。拘那含佛出。减至二万岁。迦叶佛出。减至百岁。释迦佛出。减至三十岁。小三灾即起。至于十岁。减之极也。又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金轮王出世。增之极也。过是以后。第十小劫。又过百年减一岁。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下生。此后复有九百九十五佛。相继而出。尽二十小劫满。大三灾起。坏世界也。

  经道灭尽者。始自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终至十二分教。悉皆灭尽。独留阿弥陀经。住世百年。最后方灭也。

  法灭时袈裟自然变白。藏经自然无字。十六罗汉。尽收世间一切经法。贮于铜塔。绕塔经行。叹言。释迦法灭。然后此塔。沉至金刚际。则世界法灭也。

  滔天之际。大夜方沈者。喻众生烦恼日深。无明日厚。古云痴云叆叇性天昏。识火交煎心鼎沸。是也。

  章。

  入道多门者。如楞严。二十五人。各说圆通方便。净名。三十二士。共谈不二法门等。

  不值佛世。谓释迦已过。慈氏未来。得常见佛有三义。一临终之际。佛来接引。二已生之后。常见弥陀。三禅观之中。得睹圣相。

  不断惑方便者。如小乘必断尽见思。方出三界。大乘人直至命根断尽。业识枯干。始出生死。故云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今此念佛。但能伏妄。即得往生故。

  不修余行方便者。如布施。必须三轮空寂。持戒。则不缺不破。乃至随定具足。方曰波罗蜜。诚非易修也。今兹念佛。不出一心。万行具足故。

  得疾解脱方便者。依余法修。千生炼性。百劫调心。方得解脱。禅门虽云一生了道。亦乃多劫熏修。如永嘉云。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生诳惑。是也。今兹念佛。但称念弥陀。疾登彼岸故。

  注。

  法门者。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

  道体幽??者。道无形相。无方所。不可凑泊。无容拟议。论语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也。

  从门始入者。楞严云。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要因门入。论语云。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权巧接引令得入门者。此门遍一切处。头头可入。法法堪归。古云。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透长安。其如众生不知。处处逢渠。头头错过也。

  崎岖难行者。如前浩博难持。幽深罔措等。

  纡回难到者。如僧祇积行。旷劫勤修等。

  韦提遍观愿生极乐者。世尊从顶放光。照十方界。复收宝光。结为金台。其中普现十方佛土。令韦提遍观。韦提独愿生于极乐也。

  真如三昧。有正观。有方便。正观。即法界一相。一切诸法。平等无二。方便者。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终不可得。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二门止观者。止。谓止一切境界相。有离境。除心。二法。观。谓分别因缘生灭相。有法相。大悲。大愿。精进。四行。

  是法。指修行五门。谓一施。二戒。三忍。四精进。五止观也。

  初学是法者。指不定聚众生。修信未满者。

  其心怯弱。是内心既劣。娑婆不常值佛。是外缺胜缘。故信行难成。将欲退也。

  信心有四种。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就者。成就。即信成就发心也。论云。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三种。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习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难者。谓修行信心。经一万劫。方得成就故。

  终无有退。约有三种。一如莲花未开时。信行未满。未名不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退。二信位满足以去。华开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贤位满。入初地以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等。住初地。生净土也。

  此经则七日二句。是引本经为证。而四段文中皆引本经为证者。明分此四种。非臆见也。

  直至惑尽始得出离者。思惑不尽。不出三界。尘沙不尽。不出二乘界。无明不尽。不出菩萨界。

  带惑往生者。观经上上品生者。断无明惑。中上品生者。断见思惑。乃至中下品生者。始断见惑。若下辈三品。则全未断惑。但稍能伏妄。成就净身。即生彼国。故云带惑往生也。

  六度万行。有大小乘事理不同。而理中。又复深浅。如天台四教所明。

  不出一心万行具足者。此一心亦分事理。若理一心具足万行。自不必说。即事一心。虽未入理。而于藏教事六度。事万行。亦可云具足也。

  智论中罪即是障。以罪能障道。故复云障也。此念佛乃得灭者。彼佛有不思议威神力故。不思议大愿力故。故此念阿弥陀。即大般若。如人从地倒。还从地起也。此疾得解脱之一证。

  十住断结经中。死此生彼。皆因欲故。西方无欲。故顿超生死。此疾得解脱之二证。

  起精进力听此法门者。听法有三。耳听。心听。及于神听。下士耳听。如风过耳。中士心听。颇能解义。上士神听。深悟实相。今言精进听法。是不以缘心听法。以神听也。

  蚁山风水者。莲宗宝鉴云。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

  章。

  激扬生死凡夫者。生而死。死而生。万劫千生。无有穷已。故名生死凡夫。激者。激励。令人起厌。扬者。鼓扬。令人起忻。

  沉迷自性者。迷者。昏迷。沈者。迷之极也。自性。即注中平等法门。由最初一念无明。生起六粗三细。遂性心失真。颠倒行事。轮回是中。自取流转也。

  示苦乐两土者。谓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沈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1 1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开折摄二门者。众生耽恋娑婆。佛则极言娑婆之苦以折伏之。众生罔知净土。佛则极言净土之乐以摄受之。是于念佛一法。具折摄二门也。

  胜心。谓勇猛心。精进心。净业所以不得成就皆由悠悠扬扬。心不猛利耳。果能一日用力。发大勇猛。发大精进。工夫无不成就。故云胜心既发。净业斯成。

  注。

  迷心逐境者。不知心之本空。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是谓迷心。不识境之本寂。随逐六尘。对境造业。是谓逐境。

  田蛙井鲋者。庄子云。田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墟也。易经井卦爻辞云。井谷射鲋。

  于事何济者。谓若是大鹏金翅。搏风九万。水激三千者。可责以冲霄。田蛙井鲋。责之何益。若是上根利智。心游域外。足蹈大方者。可教直悟自心。生死凡夫。教之何用。

  得无生忍者。无生。指法性而言。无少法生。无少法灭。故曰无生。忍者。指始觉智言。以始觉智。契法性理。心中了了。吐露不出。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无生忍也。

  章。

  二乘执空者。二乘人单修正观者。但念空无相无作。兼修助观者。多由四空以入灭尽。故皆执空。又复声闻人。多于四谛中。居灭已休。更不前进。成缠空种。缘觉人多于觉明中。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不化种。故多执空不修净土者。自谓已得涅槃故。又复厌离有为故。

  乍得我空者。空有四种。一人空。二法空。三空空。四空空亦空。今但初得人空也。

  即生耽滞者。谓沈空滞寂。堕无为坑。饮三昧酒也。

  净佛国土教化众生者净名经云。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乃至六度万行等。

  心不喜乐者。向由著有。故受轮回。今得人空。轮回乍息。味着偏空涅槃之乐。闻说菩萨广行万行。净土化生。自然不生一念好乐之心也。

  注。

  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者。空有二。一我空。谓无我。人。众生。寿者。此是二乘所证。二法空。谓无色受想行识。此是菩萨所证。今文蕴中无我。是我空也。蕴亦是空。是法空也。小乘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故悟蕴中无我。若照见五蕴皆空。则是大菩萨境界。故彼不知。

  亦是空者。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如诸下。引华严为证。

  古谓下。引古语为证。

  无他佛之说者。小乘但知有释迦。不知十方诸佛。此句影略大教。有他方诸佛。

  有刹海之谈者。如华藏世界品。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一一世界种。有二十重无尽世界。此句影略小乘。唯知有娑婆。

  诸佛菩萨。具三缘悲。四种智。涅槃五行。无作四宏。故为广大无尽。

  心即境。故不碍境。境即心。故不碍心。

  楞严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故云本性自空。一切诸法。不出色心二种。今众生。是色法。度生。是心法。既一切自空。岂非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乃知二字。直贯至终日无度。中有两节。诸佛菩萨四句。应上文净土化生。心不喜乐。心不碍境六句。应上文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大率小乘病根。只在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两句。以但悟蕴中无我。故唯知所证为极。不复知有大乘妙用。闻净土化生。自心不喜乐也。今日回心。乃知大乘妙用。如是广大。如是无尽尔。以不知蕴亦是空。故不知一切浮尘幻化。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遂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也。今日回心。乃知本不相碍。当体全空。度而无度耳。

  章。

  初心菩萨有四教不同。藏通两教菩萨。乃至别教初地以前。圆教初住以前皆是。何以故。观经上上品方登初地。此初地者。圆初住也。则此初心菩萨。是别圆地住以前皆是自可想见。又复起信论。十信位人。惧信心难就。当求生净土。及信心成就。而为信成发心。乃是三心圆发。正是圆教初住。则此初心菩萨。是别圆地住以前皆是。更可想见。别圆既如此。藏通益可知。

  大心虽建者。初发心菩萨。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不同二乘。不求佛道。不教众生故。

  胜忍未成者。胜忍。无生法忍也。初心菩萨。烦恼未除。无明未破。未证无生理故。

  正定聚。指极乐世界说。以彼土人。皆有定力。不退转故。若论断惑。则信成就发心者。方名入正定聚。彼土唯上品上生者是也。

  忍证无生句。是倒语法。以法忍有三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忍。今谓所证之忍。乃是无生也。

  且夫六心下。谓若不求生净土。便欲苦海度生。则有舍利等之覆辙可鉴也。

  自足者。初心菩萨。必各有所得。往往就所得处。自生满足。即如圆人十信满心。尚有顶堕之病。是知自足两字是初心病根。故此特为指出。

  注。

  注中三引智论文字。自具缚凡夫(至)由此堕落为第一段。是总证勉进全文之意。自又喻二人救溺(至)如得船者为第二段。是别证正文乘大愿船二句。自又云譬如婴儿(至)救度众生为第三段。是别证正文弱羽缠枝二句。

  具缚缚字。是内为烦恼所缚。声色所缚缚字。是外为六尘所缚。

  未得忍力声色所缚者。得忍菩萨。视色如盲。闻声如聋。所谓百花丛里过。一物不沾裳。庞公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师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今不然也。

  凡夫无力下。当双合二喻。谓若离弥陀。或堕三途坑井。或渴法乳而亡。又若近弥陀。依净土之树枝。成无生之翅翮。方能飞三界之空。自在无碍也。

  已证六住者。别教七住。方名不退。今止证第六。故尚有退缘。

  因逢乞眼者。身子因中发大乘心。因天帝化作婆罗门。为之乞眼。身子与之。婆罗门即弃地践踏。由是退失大心。

  睹相获益者。华严云。大威光太子。睹波罗蜜善眼如来成正觉。获十种益。首自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终至得智光明。名一切佛法清净藏。以世人观德人之容尚能意消。况见佛妙相。宁不得益也。

  良由下。是明以念佛为父。盖有二义。一方便义。二亲种义。方便者。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而今即以妙心缘历名号。正是最胜方便。故为父也。亲种者。亲传真种。而今即念彼佛。成我自佛。即念本佛。成今始佛。正是亲传真种。故为父也。

  即真涉事者。念体本空。则念处即真。不妨念佛。则不碍涉事。即真而不涉事。是理非方便。涉事而不即真。是有为之法。与无为隔。亦非方便。今即真而复涉于事。是名方便也。又复真谓真理。事谓念佛。即真涉事者。谓虽即观理。而历念佛事也。此于附法托事从行。三种观中。正是从行历事观理也。

  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者。知空不着空。是名为真空。净名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此证七地念佛往生也。

  了知佛法皆唯心量者。悟一切法。皆自心现量也。得随顺忍者。唯心妙理。随顺忍可。此三贤位。比观相应。或入初地。则现观相应矣。龙树初地往生者。佛云。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刹。摩差末得忍往生者。菩萨生地经云。时摩差末得不起法忍。五百清信士女。皆得不退转地。寿终俱生无量寿佛国。已上证三贤初地往生也。

  至如文殊普贤等。则等觉菩萨。亦欲往生。如华严偈中说。

  了达自心无不化往者。论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入正定故。

  汝若悟心万牛莫挽者。悟心之士。知净土唯心。生净土者。非生净土。生自己心中也。

  虽曰了明去佛尚远者。古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又云。识冰是水。犹赖汤气以消镕。悟妄即真。尚依佛慧而熏炼也。

  注。

  杜视绝听者。清凉云。高不可仰。积行菩萨曝腮鳞于龙门。深不可窥。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今释曝腮者。如禹门三级。鱼跃不过者。曝腮而还也。

  常法即是依律定罪毋扰乱其心者。谓当直谈罪性本空。不在内外中间等也。

  拟之萤光者。证道歌云。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消霜雪。是也。

  不净数息者。舍利弗教弟子。一修不净观。一修数息观。久之。皆不成。心欲返道。往见世尊。世尊问二人在家何业。修数息者曰。守坟墓。修不净者曰。冶金器。世尊乃令二人易观修之。不久皆证道果。

  三心。即观经所云。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圆者圆顿。无次第故。又圆融。无彼此故。又圆满。无缺少故。此是圆人。就圆融三法而发心也。当知发此三心是因。是未生净土时事。是圆十信位中事。直入无生是果。是已生净土时事。是证圆初住时事。三心圆发直入无生者。谓但能三心圆发者。生净土时即直入无生也。

  十念旧有两释。一谓但至心称念十声。即为十念。一谓不论句数。但尽一口气为一念。尽十气为十念。又有临终始十念者。如张善和是也。有一生行十念者。如智仙法师是也。成功亦可分事理说。如但得信力成就。稍能伏妄。是事成功。若根器大利。观力成就。疾能破妄。是理成功。大率即此一行。随其根器。随其用心。可分九品也。又当知此句是因。下句亦生彼国方是果。又复当知。此等十念成功者。皆因夙世有大善根。或今现生素习禅观。故一时用力。顿斩尘劳。若根器稍劣。素无质地者。不可图此侥幸。而废专持名号也。

  五欲三毒。无量烦恼。是钝使。偏乘外道。一切见病。是利使。但偏乘已断见惑者。则不名使。而亦是病。如楞严生缠空种。与不化圆种。岂不是见病耶。

  大生广生者。易经系辞云。夫干。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章。

  正念分明。即后文事理二持。大率根钝者。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是为正念分明。根利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是为正念分明。此正念分明。正是不亏正见。正是愿力威神。正是大光明中。正是直至道场。谁能娆者。

  宝镜遁妖。可将王度事说。王度。将宝镜悬树。树即为雷所击。大蛇死于树下。又复以镜照一女子。女子即乞藏镜。愿得一醉而死。醉后卧床。乃一死狐。

  注。

  禅是禅定。观是观想。今合言禅观。乃举一切三昧之总名也。若分言之。则禅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观有析空观。体空观。次第三观。一心三观等。阴是五阴。魔谓魔罗。此云杀者。能杀行人法身慧命故。此阴魔若如楞严所说。不出天魔。心魔。见魔。三种。击是击动。发是发现。众生有此阴。即有此魔。不修观行。故隐而不发。今既修禅。将破此阴。遂击动诸魔。魔即现也。

  易识易遣者。正念分明。即般若智照也。识者智能辨故。遣者智能破故。如起信云。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又天台止观中。具明识遣之法。检彼自知。

  智照精朗魔不得便者。良由正念分明。即是第一遣魔之法。故楞严云。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消殒。

  章。

  心本无念者。心即真心。念即妄念。真心之中。本无妄念。起念念佛。岂不反乖其心。

  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者。妄想之念。能害我法身。伤我慧命。乃毒也。兵也。念佛之念。念念生灭。未与般若相应。亦毒也。兵也。然非念佛之毒。不能攻妄想之毒。非念佛之兵。不能制妄想之兵。虽同一妄想。有杂有专。有净有秽。迥不同故。

  病愈寇平者。如妄想既遣。即妄即真。无离妄念。别求真念。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注。

  心体离念者。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实相念佛者。离一切诸相方名实相。即所谓直心正念真如也。

  粗念暂息细念犹存者。即楞严所谓。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又虽觉明虚静。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而生灭根元。犹如野马。熠熠清扰。祖师云。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即缘虑作修进者。古云。善用兵者。不必别动干戈。即以贼攻贼。用盗杀盗。亦名就路还家也。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杂念者。杂念因六尘有。离尘则无。念念扳缘。心心不住。乃违真之念。念佛之念虽亦是妄。从信心生。专注一境。近真之念也。古云。如将蜜果。换苦葫卢。是也。

  妄从真起者。谓念佛虽妄。而又离真无妄。妄从真起。如波逐水生也。

  即念即空有二义。一是念极而空。即用心之极。和念脱落也。二是念体本空。即终日念佛。终日无念也。

  居然本体亦二义。一反妄归真义。谓妄穷则真露也。二全妄全真义。即观相元妄。观性元真也。然此两句中二义都重前一义。盖以本文题目。的指有念。得入无念故。

  万法虚伪唯是一心者。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

  触目菩提者。头头皆是。法法皆真。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东坡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章。

  现相者。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

  七地仅名者。以此地无相观虽已成。分别智虽已离。而现识未亡。于一切色未大自在。故仅得现相耳。

  八地乃得者。以此地现识已亡。入一切法。如虚空性。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初中后际。皆悉平等。无分别如如智之所入处。是名真得无生法忍也。

  亟欲灭生求无生者。古云。大患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勤劳莫先于有智。故泯智以沦虚。

  入有得空即凡成圣者。求生净土。入有也。乃悟无生。得空也。入有为凡夫。得空成圣果也。

  注。

  净无量身口意者。七地菩萨以深净心。成就身业。成就语业。成就意业。所有一切不善业道。如来所诃。皆已舍离。一切善业。如来所赞。常善修行故。

  意略同此者。天台教云。初住即得无生。清凉云。初地已去。但得无生法忍明相现前。未为真得。则天台说初住得者。亦得无生法忍光明也。

  离一切心意识分别者。了别名识。指第六言。筹量名意。指第七言。集起名心。指第八言。然第八中有业转现三相。今所离者。乃是现相。即楞伽所谓现识也。分别者。此六七八虽粗细不同。俱各有种种分别。今至八地。一切皆离也。

  灭非真灭者。乃断灭之灭。非寂灭之灭也。断灭之灭乃妄灭。寂灭之灭为真灭。楞严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是也。

  终成轮转者。如无想外道。五百劫定力已过。中有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落地狱。轮转诸趣也。

  如牛坏车者。牛以牵车为苦。便坏其车。主人复造。如人厌身为苦。速灭其身。不知此身虽灭。复受余身。

  求生而不乖无生者。证道歌云。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1 1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升仙。如许仙。拔宅飞升。萧史。乘鸾羽化。

  骤贵。如虞舜。发于??亩。胶鬲。举于鱼盐。

  舍秘诀而耕空言。谓不念弥陀。为寻文索义之教。弃神丹而服狂药。谓不求净土。为捕风捉影之禅。

  章。

  万里迢遥者。渐渐断惑。渐渐证真。渐离生死。

  鹤冲鹏举者。古云。百鸟不到处鹰能到。鹰不到处鹤能到。又南华云。北海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骥骤龙飞者。凡马日行不过百里。良骥有追风逐电之能。然不及神龙变化飞腾。人莫能测也。

  注。

  多种净业。如观经修观。鼓音持咒等。今以持名与之较量。则彼是径路。持名是径中径也。

  本部大本。即广陈依正备载修持等。今以持名为之拣别。则彼是径路。持名又径中径也。

  竖出三界者。先断欲界九品思。方出欲界。次断色界三十六品思。方离色界。次断四空三十六品思。方超无色界。又先修根本四禅。方出欲界。次修四空定。方离色界。次修灭尽定。方超无色界。横出者。即不断惑不修禅。但得称名一心。便带惑往生出三界也。

  重处偏坠者。如前云。以施戒力。或作王臣富贵自在。乃至广作众罪。由此堕落等。

  易无思无为等者。凡物有心必有思。惟易无心也。何有于思。何有于为。方其蓍未揲。卦未求。辞占象变隐而无迹。寂然不动矣。及其感而揲蓍求卦也。则受命如响而来物之遂知通变极数。而爻象之毕泄。遂通天下之故也。盖无思而无不思。无为而无不为。极天下之至神。乃能如此。不然寂则沦于静矣。感则滞于动矣。其孰能寂能感之如此哉。

  为力稍难。是不甚简易。须行乃至也。为时稍久。是不极迅速。须疾乃速也。不稽岁月。是极迅速。不疾而速也。不假作为。是极简易。不行而至也。

  章。

  广陈依正者。小本依报如池水。则但曰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大本则广谈池之量池之数。及水之随心作用等。小本正报。如弟子。则但曰声闻弟子无量无边。大本则广谈诸上善人。讲经诵经听经坐禅等。备载修持者。此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大本则备说舍家离俗。而作沙门等。悬缯散华饭食僧众等。

  繁简就经文说。博约就行门说。又更无他说。单指持名。正是崇简去繁。但得一心。便生彼国。正是举约该博。

  注。

  为乐广乐略者。如来说法随机不定。如良医应病授药。楞伽云。彼彼诸病人。良医随处方。诸佛为众生。随机应量说。

  辞简而益明。就能诠之文说。事约而倍胜。指所诠之义说。

  广谈诸福。细分三辈。辞繁也。但持名号。但生彼国。辞简也。即为多善多福。俱得不退菩提。理益明也。广谈诸福犹分三辈。事博也。但持名号。但生彼国。事约也。即为多善多福。俱得不退菩提。功倍胜也。

  章。

  前九为通者。前之九因。通四种念佛。后一为别者。后一径中之径。别在持名。兼前总义者。总一代时教。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也。

  注。

  为教众生念佛者。不教众生修余行。此句指前九因。犹通四种念佛。

  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者。不教众生观像念佛等。此句指后一因。唯持名念佛。

  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者。不教众生念佛往生净土而已。此句兼前总义。为入佛知见也。

  章。

  藏教分中者。藏有含摄义。谓含摄一切所应知义故。教有开示义。谓开示众生令得正见故。分有分剂义。谓分剂头数。各各不同故。

  各何摄属者。言藏教分三种。各有不同。今在藏中是属何藏。在教中是属何教。在分中是属何分也。

  注。

  此云契经者。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群生之机。若契理而不契机。则法不逗机。是闲言语非经也。契机而不契理。如樵歌牧唱。治世语言。不诠妙理亦非经也。

  调伏者。谓调炼三业。制伏过非。使身口意悉归清净。

  对法者。法有二种。一胜义法。即涅槃是善是常故名胜。二法相法。通四圣谛相。即体性相状也。对亦有二。一者对向。谓向前涅槃。二者对观。观前四谛。其能对者。即无漏净慧。及相应心所。

  俱有多义者。契经。或曰线。或曰席经井索圣教等。对法。或名伏。能胜伏他论故。或名通。能通释经文故。调伏。或名尸罗。此云清净。或名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等。

  十藏品显戒律者。第二戒藏。广谈戒律。始从普饶益戒。终至无毁犯戒。明十种戒律故。

  问明品显论议者。十首菩萨互相问答。论量妙理。经中始从文殊。以一心种种差别问。觉首以万法体虚显性答。终至觉首复以佛境界问。文殊以生界法界无别答。

  章。

  菩萨藏。是大乘法。如华严法华所说等。声闻藏。是小乘法。如四阿含所说等。

  注。

  缘觉人不藉教者。缘觉有二。一缘觉。出有佛世。禀如来十二因缘而得觉悟。二独觉。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观缘悟道。所谓观物变。而悟非常。睹秋零而入真道。今之所指乃独觉也。

  自利利他者。始为众生求生净土。终以证忍还来度生故。

  华严包无量乘者。清凉序云。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群经为眷属。是也。盖以华严如大海。诸经如百川。华严如天子。诸经如侯王。无不摄故。二乘种不生者。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暂有终无者。小乘临终。回心向大得生净土。以二乘根熟故。闻水鸟树林。说无常苦空等法。顺其夙习暂证小果。而心则已入大乘也。

  章。

  判教。谓判释东流。一代时教。亦颇有不同。如刘虬二教。南中三教。天台四教等。今不依彼。乃依贤首所判五教也。但说偏空曰小。初示衍门为始。终归一实为终。一念不生全体现。故谓之顿。重重法界总圆融。故谓之圆。

  注。

  人空即前蕴中无我。法空即前蕴亦是空。

  纵少说法空者。如经云。无谁老死。无是老死。上句人空。下句即法空也。又曰诸法无有我。亦复无我所。人法亦然。

  六识三毒等者。小乘不信有八识。独有六识。三毒为能熏。六识为所熏。三毒熏六识。流转生死。为染根本。三毒不熏六识。以戒定慧熏六识。即证涅槃为净根本也。

  未尽法源者。尚未穷七识。况八识真如耶。

  由第二时。但明于空者。法相宗中。以佛初于鹿苑转四谛**。说诸法为有。为初时。第二时中。依遍计所执。说诸法皆空。即诸部般若之一分是。然依他圆成犹未说有。为二时。第三时。具说遍计性空。依圆是有。契合中道。方为了义。今贤首。合彼二三两时为始教。以第二时。但明于空。空是大乘初门。第三时。定说三乘隐于一极。皆非至极。故总为始也。

  广谈法相者。谓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

  其所云性。亦是相数者。以六无为是性。既有六种。亦是相数也。

  依生灭八识者。法相宗中。真如凝然不动。不许随缘。以依生灭八识。建立诸法。如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是也。界为因义。即第八识种子。

  中道妙有者。真空妙有。二而不二。空即有故。定性声闻得成佛。有即空故。定性阐提亦得成佛。

  方尽大乘至极之说者。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方为尽理也。

  其所云相亦会归性者。如云。三世五阴法。说名为世间。彼灭非世间。如是但假名。又云。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等。

  如来藏即自性清净心。八识即黎耶体。依如来藏八识者。谓非生灭八识。乃依不生灭心之八识也。论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是也。

  随缘谓真如随缘。如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成立者。谓此识之中。以不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反流出缠。成于始觉。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染净诸法。而一切诸法。仍不离自性。故云随缘成立诸义类也。

  不说法相。唯说真性者。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诸法自相可得等。

  一念不生。即名为佛者。古云。心有也旷劫而堕凡夫。心无也刹那而成正觉。

  统该前四者。前之四教。前浅后深。不该摄故。不圆满故。

  无尽法界者。统惟一真法界。分为事理等四法界。有为无为等五法界。乃至无量法界也。性海圆融等者。性海圆融不碍缘起。法法相即法法相入。如千珠宝网重重无尽也。以四法界对之。则性海是理法界。缘起是事法界。圆融无碍是事理无碍法界。相即下是事事无碍法界。

  章。

  所具义理当复云何者。以圆顿二字自是名相。而有名必有实。有相必有体。其中所应知之义。所当证之理。尚未细明。故云当复云何。

  注。

  其事甚难者。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断难断之惑。证难证之真。

  其道甚远者。从初发心直至成佛。经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如楞严中说。又起信云。经一万劫成就信心。经一僧祇满足十向。乃至三僧祇满方得成佛。

  弹指圆成者。古云。弹指圆成八万门。一生取办僧祇果。

  章。

  五法三自性等。出楞伽经。一念不生是心体离念。无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故悉空悉遣。

  注。

  名相妄想。摄尽世间法。正智如如。摄尽出世间法。

  名相是妄计性者。妄计。是六七识遍计性。安名执相无有定体。是虚妄计度。故曰妄计。

  妄想是缘起性者。妄想指八识自体。此八识仗因托缘而生。故曰缘故。教中云。眼识依九缘生起。耳识依八缘。鼻舌身三识。各依七缘。意识依五缘。七与第八皆四缘生起也。

  正智如如是圆成性者。正智即无分别之智。如如即无分别之理。理智不二。乃圆满成就之性。故曰圆成。

  赖耶此云含藏。以含藏根身器界诸种子故。末那此云传送。以此识内则依第八以为我体。外则依第六以为我用。自无体用。故曰传送识。

  人无我法无我者。我见为内属人。我所见物为外属法。能性若空。是人无我。所相亦空。是法无我。

  已上亦皆入五法者。一八识入五法。谓八识自体。入妄想。六识所计属名相。转识成智属正智。所证属如如。二无我入五法。谓人法二执。属名相妄想。二无我理属如如。证二无我之智属正智。

  亦属正智如如下。当配三自性。而文中不言者。以上文三性已入五法中故。若欲配之。则所念之佛属妄计。能念之心属缘起。念力成就属圆成。

  不以有心念等者。有心堕妄想乃增益谤。今则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非有也。

  无心堕断灭乃损减谤。今则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惺惺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非无也。

  亦有亦无堕相违谤。今则有处全空。空处全有。互夺两亡。非双亦也。

  非无非有堕戏论谤。今则因有念显无念。因无念显有念。互成双立。非双非也。

  又不以有心念。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也。不以无心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也。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也。不以非有非无心念。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也。

  更有何念者。四句既离。百非亦绝也。

  念而无念是名一心者。云念则非空。云无念则非有。念夺无念。无念夺念。互夺两亡。则双遮二边。因念成无念。因无念又成念。互成双立。则双照二边。以照夺遮。以遮夺照。非遮非照。唯是一心。

  注。

  事谓缘起无边。理谓性海无尽。事理谓圆融无碍。事事谓主伴重重。相即相入。

  华严全圆。今得少分者。一无情说法同。二一含无量同。三不动周遍同。四见闻获益同。五八难顿超同。六出生无尽同。七双垂两相同。八教主法身同。九不可思议同。十顿齐佛境同。此十配华严十种??门。可以意得。

  如本无差别。即不动寂场。无量无等。谓无量世界。无等世界。即遍周法界也。

  圆觉佛者。谓道穷妙觉。位极于茶。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圆显十身。富有万德。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最上最胜究竟觉也。

  普门法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华严中具无量波罗蜜门。一一门中复出无量法。乃至一一句能充遍法界。一一字能通大涅槃。故曰普门。

  八难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世智辨聪。佛前佛后。北俱卢洲。无想天。以受此果报。不得圣化。故称为难。此是凡夫住事八难。

  又复有余中。三十心为三恶道。住无我法。名为北洲。地前法爱如长寿天。未有初地十种六相。名诸根不具。地前智浅如世智辨聪不穷中理。如佛前佛后。此是二乘住理八难。

  舍那释迦双垂两相者。两相。谓千丈圆满报身。与丈六老比丘相。双垂即二始同时。不动寂场而游鹿苑也。

  净名名小不思议者。如借座镫王。请饭香土。室包乾象。手掷大千。及菩萨种种不思议解脱。皆不可思议也。

  不动智。谓不生不灭心。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同为华严流类者。谓华严是源。而此则是其流。华严是本。而此则是其类。此类字。与圣人之于民亦类也。类字相似。此流字。与流流入海。流字相似。

  章。

  定善散善者。十六观门为定善。定心成观故。执持名号为散善。散心称名故。

  彼经妙观宗乎一心者。以若就事上直观依正。岂名微妙。今观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依正色心。是则名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观唯境。岂不名妙。故知妙观皆宗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妙观也。

  注。

  已非全散。何况理一者。若据事持应名散心。今专注一境已非全散。理一心者。悟自本心。本自不生。本自不动。何为散也。

  即空即假即中。是一心三观。观三谛一境也。斯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修此观时。祇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空为法界。一切法趋空。无假无中无不空。假为法界。一切法趋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中为法界。一切法趋中。无空无假无不中也。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种智。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释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

  超乎次第者。以有次第三观。先修从假入空观。次修从空入假观。然后双遮双照。流入萨婆若海。此是别教行相。今是圆观。故顿超也。

  了不可得者。能所性空故。能所历然者。不碍缘起故。非空非假。互夺两亡。双遮中道也。常空常假。互成双立。双照中道也。遮照同时。故不可思议。

  观即念。念即观者。观乃注想一境。念乃明记不忘。则观念似别。然观曰心观。念曰心念。则同宗一心。彼则以法界心观法界境。此则以法界心念法界佛。毫无差别。故言即也。

  名念佛三昧者。执持名号故。一行三昧者。系缘法界专称名字故。诸佛现前三昧者。一心功成佛现其前故。般若三昧者。一心不乱即大般若故。普等三昧者。一心功成无法不摄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1 1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智者大师。于观经分散分定者。观经中。因韦提希启请。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故世尊以三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答正受。天台疏云。三种净业。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观说名正受。是即属散属定也。

  三种净业者。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若修三种福。为三惑染。不称净业。于十六境。不照三谛。不名妙观。

  四性不生者。谓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也。与空慧相应者。空慧即大般若智。以无虚妄心念。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也。

  注。

  但名故名散善者。以若有定心佛身自现。今不见身。显是无有定力。故名散善也。

  劣应故名散善者。以定力若深。则所见之身自然高大。今是劣应。显是无深定力故云散善也。

  劣应是丈六身。凡夫小乘依事识所见者。胜应是圆满报身。是大乘人依业识所见者。

  非木菩提树下之身者。以劣应身。在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吉祥草为座。报身则七宝树下成道。以天衣为座也。即胜即劣生法。

  不二者。劣即生身。胜即法身。言相即不二者。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纷纭自彼。于我何为故。

  华局故名散善者。以若有深定。则所见之华自然广大。今局于小。显是无深定力。故名散也。

  五逆不生名散善者。以具大定者。速入圣阶度生亦广。今济度功狭。显是无有大定。故名散也。

  止属下品名散善者。以具正定者。必于宝刹速证无生。今止成下品。显是无有正定。故名散也。

  独要三意者。一谓佛身不属诸数。而那由恒沙不无数计。则此经为独要一也。此可对前。佛是劣应一疑。二谓用心不涉次第。而先日次水。自觉繁长则此经为独要二也。此可对前。但闻佛名一疑。

  三谓游历不分高下。而上辈三品。乃遍十方。则此经为独要三也。此可对前。止属下品一疑。

  生身尊特犹待辨疑者。有言六十万亿那由他之身。乃是生身。盖以净土之身胜于秽土。秽土生身丈六。净土生身宜尔许高大也。四明尊者。以十三重问答辨此决是尊特身也。

  注。

  随其心净佛土净者。经云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肇注云。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欲响顺必和其声。欲影端必正其形。此报应之定数也。

  净名即维摩诘。五百童子之一也。以此经由净名示疾说起。故遂以名经。

  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从深理生。亦从厚乐善根生。故十地经云。入深广心。涅槃经云。根深难拔。故言深心。

  法华者。实相妙理。巧喻莲华。法喻双彰。名实并显。云妙法莲华也。

  般若此云智慧。从方等之后。出大般若。转教付财。融通淘汰。约时。则禺中时。约味。则从生酥出熟酥也。

  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想念。即当人自性也。

  观佛三昧者。以此经是说念佛法门。修行正定故。

  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动。称之为念也。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后三念自。施戒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远果。近即二十八天。远即第一义天也。然谓菩萨六念。则是念同体三宝。一心戒施。第一义理也。

  涅槃。此云大灭度。是如来断德。具常乐我净四义。此经是第五时所说。

  十心向往者。一于众生起大慈。无损害心。二于众生起大悲。无逼恼心。三于佛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不贪利养敬重净意乐心。六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于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于诸佛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宝积者。此部广谈妙法。犹如珍宝积集丰盈也。

  一经大旨。即念佛往生也。

  维摩丈室容八万座者。维摩诘。从须弥灯王佛所。借三万二千狮子座。皆高八万四千由旬。置于丈室。无所妨碍。于毗耶城及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起信谓令人发起大乘信根。因缘分者。此论通有五分。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乃至第五劝修利益分。今当第一。说造论因缘有八种也。

  信位初心。谓十信中初信心也。有四种机者。论文云。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疏云。自此下四种机。当信位初心。四中前三为下中上三人。后一策以劝修也。

  礼忏灭罪者。论云。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诸魔鬼之所惑乱。或为世务牵缠。或为病苦所恼。应当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被初机者。疏云。此当下品也。

  修习止观者。论云。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是依真如门。止诸境相无所分别。即成根本无分别智。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是依生灭门。分别诸相观诸理趣。即成后得智。被中机者。疏云。此当中品也。求生净土者。论云。若人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依正定故。被上机者。疏云。此当上品也。

  注。

  信生佛不二者。迷此心为众生。悟此心为诸佛。诸佛乃觉悟之众生。众生乃沉迷之诸佛。古云。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流转。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也。又复此信。即是起信信根本。慈云信自心。而彼根本外。尚有信佛。信法。信僧。不疑自心外尚有不疑师。不疑法。今独举根本自心者。以信净土唯心。为净业之独要也。

  如子忆母者。楞严言。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不堪承受甘露法味者。楞严云。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今羸劣破漏岂堪承受。

  虽有诸过。亦名为器者。如观经下三品。皆五逆十恶。临终发心。皆得往生。

  注。

  下智观者等。下智是但解偏空。而根稍钝者。彼即观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菩提。

  中智亦但解偏空。而根大利者。彼即观思议不生灭因缘。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缘觉菩提。

  上智是解但中理者。彼即观不思议生灭因缘。心广无量故。成菩萨广大行故。得菩萨菩提。

  上上智是解不但中理者。彼即观不思议不生灭因缘。一切种清净故。一切佛法皆成就故。得佛菩提。是同是十二因缘一法。而因智慧不同。观察不同。而所得遂各各不同也。非随因感果而何。

  诸天共器者。净名经云。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三兽同河者。永嘉集云。譬如象马兔渡河。足有长短。而分深浅。

  注。

  下品犹胜天宫者。如云。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尚自有风灾。假饶修到非非想。不若西方归去来。

  章。

  先明随相者。相即文义之相。随有二义。一者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二相。交相随顺。而为教体故。二者且未会归一心。先随文义外相。谈能诠体故。

  十门推本者。一音声语言。二名句文身。三通取四法。四诸法显义。五摄境唯心。六会缘入空。七理事无碍。八通摄所诠。九事事无碍。十海印炳现。

  二谓所诠义者。或难云。此明能诠体性。何故所诠之义。亦作能诠耶。当知以义对名句文。则义为所诠。若以义对理而言。义为能诠。理为所诠也。

  注。

  或以声为教体者。摄假从实故。名等有展转义。非正教体故。依声有名。依名有义。如依父有子。依子有孙。父为体故。

  或以名句文身为教体者。以体从用故。唯识云。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等。

  名诠法自性者。如无量寿佛。无诠非有自性。量诠分限。寿诠永年。佛诠大觉。

  句诠法差别者。如无量寿佛。诠法则广大。若云量寿佛。诠法则少狭矣。

  文为上二所依者。藉文彩连合之功。方显名句之用也。

  假实体用兼资者。名句文为假。二十四不相应行摄故。声为实。十一色法所摄故。声为体。名句文为用。

  注。

  法能显义者。色声香味触法。尘尘皆为教体。眼耳鼻舌身意。根根尽入圆通。所谓翠竹黄华。无非般若。白云流水。尽是真如。松风昨夜炽然说。自是聋人不肯听。

  章。

  唯识者。唯有拣择。决定。显胜。三义。识有了别义。略而言之。唯遮境有。识拣心空。故曰唯识。

  文义皆识所变者。变有二。一者因缘变。有实体用。是前五及第八识。二者分别变。但可为境。是六七二识。今声为因缘变。有实体用故。名句文及所诠义。乃分别变。但可为境。无实体用故。

  本影四句者。本者实有本质。影者自心影像。本如镜外之物。影如镜中所显之影。识如镜体。

  注。

  唯本无影者。是认影为本。

  小乘不知唯识现者。以小乘人。不达三界唯心。心外有境。如小儿执镜中之影为实。不知乃镜光所现之影故。

  净识即第六识心王。以六识相应心所。既转成妙智。则心王岂不是净识。以纯无漏故。

  妙观察智者。唯识论云。转八识相应心所。成大圆镜智。转七识相应心所。成平等性智。转前五识相应心所。成成所作智。转六识相应心所。成妙观察智。五七八三智。能现种种身。唯妙观察智。能于大众中雨大法雨。

  闻者识上所变者。他佛宣说。若文若义本质。闻者识上变起文义而缘。如镜对像自变影故。

  增上是助意互为增上者。佛无众生。佛不说法。是众生于佛为增上缘。众生无佛说法。众生亦不能自变文义而缘。是佛于众生为增上缘。如月无水不能现影。水无月亦不能现影。是互为增上意。

  离众生心。更无有佛者。谓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以心净故。诸佛即现。若离众生心。更无有佛也。何以故。法身妙理。无有色相迭相见故。教中云。佛果无别色心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是也。

  大悲即众生缘。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如涅槃经。我实不往。慈善根力。能令众生见如斯事。

  大智即法缘。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无所分别。

  为增上缘者。如涅槃云。波罗奈城。有优婆夷。屈请众僧。奉施医药。有一比丘身婴重病。良医诊之。当须肉药。是优婆夷割其股肉。切以为羹。施病比丘。服已病差。女人患疮苦恼。发声称佛。我在舍卫闻其音声。于是女人起大悲心。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其疮上。还复如本。善男子。我于尔时实不往至波罗奈城持药涂彼。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是事。此即大悲大智为增上缘也。

  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说法者。华严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等。

  不教之教者。如维摩诘嘿然无言。文殊叹曰。是真不二法门。世尊洗足已。敷座而坐。须菩提赞言。希有世尊。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是也。

  尊者无说。我乃无闻者。空生宴坐石室中。空中帝释散华供养。空生曰。散华者谁。曰我天帝释也。何以散华。曰以尊者善说般若。尊者曰。我本无说。帝释曰。尊者无说。我乃无闻。乃真说般若也。

  此四皆言唯识者。唯识有二。一胜义唯识。二世俗唯识。今初句唯本无影非唯识。即前之随相门。二句亦本亦影。是世俗唯识。三句唯影无本。通世俗胜义。以无本质。应是胜义。以有影像应通世俗故。四句非本非影。唯是胜义唯识也。胜义唯识。即后归性一门。此当门名世俗唯识。四句料简实通前后也。

  心乐出离五句。是唯影无本。而实无说无听。是非本非影。既不离此二句。此文此义非识所变而何。故识为教体也。

  章。

  归性者。因一念无明。迷此性体。而现起八识。次从八识体。变起万境。今溯流及源。反末归本故归性也。

  八识即心生灭门。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也。此识有觉不觉二义。今是不觉义中。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故云能变之八识也。

  一心即本源之一心。所谓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也。此心有真如生灭二门。是虽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而迷之则生死无穷。解之则廓尔大悟。故云能现之一心也。

  注。

  从真如流出教法者。具足言之。则从真如流出根本智。从根本智流出后得智。从后得智流出大悲心。从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今但依源头说。故云从真如流出也。

  重颂如。授记如者。谓重颂亦是真如。授记亦是真如。

  一切皆如者。一切差别教法。皆从缘无性。即是真如。是故虚相本尽。真性本现也。

  出仁王经。经云。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诸法相。佛言大王。**者。重颂如。授记如。十二分教一切皆如等。

  譬之物不离梦者。物譬随相。梦譬唯识。人譬归性。

  生法。是因缘所生之法。生法本无。一切唯识。即物不离梦。识如梦幻。但是一心。即梦不离人。

  皆以一实相印为教体者。印有二种。一三法印。二实相印。凡经诠空。无相。无愿。三法。乃小乘经。诠一实者。乃大乘经也。

  章。

  无碍者。前二科摄末归本。会相归性。前浅后深。不能相融。今此一门。本末融通。性相不二。举一全彰。圆融无碍也。

  心境理事本自交彻者。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者全境之心。境者全心之境。则心境不二。理外无事。事外无理。理者即事之理。事者即理之事。则理事圆融。

  注。

  生灭门者。谓迷此法界。为三细六粗。为流转门。灭此三细六粗。归一法界。为还灭门。此二门。迷时妄生真灭。悟时真生妄灭。总为生灭门也。

  真如门者。谓真如自体。迷时不见妄生真灭。悟时不见真生妄灭。非生非灭。非染非净之体。即真如门也。

  一心原有二门者。论文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是也。

  真如即是生灭者。以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故。全真如为生灭。不变随缘也。

  生灭即是真如者。虽五道随缘。而缘起无性故。全生灭即真如。随缘不变也。心即是土下。乃以理成事门。理随事变。一多缘起之无边也。

  土即是心下。乃全事归理门。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无碍也。

  章。

  通论佛教因缘为宗者。教中云。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乃至法华最后极谈。亦曰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注。

  无因邪因者。计万法从虚空生。从自然生等。是无因。或从冥谛生。或从自在天生。或从太极生等。皆邪因也。

  因缘故生灭者。谓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因缘故即空。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因缘故即假。是亦名为假名。

  因缘故即中。是亦名中道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1 11: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此四句若对五教言。因缘故生灭。是小乘教。即空即假是始教。即中是终顿圆三教。以终为双照二边中道。顿为双遮二边中道。圆为遮照同时。不思议中道也。

  若对四教言。生灭为藏教。即空为通教。即假为别教。即中为圆教。以别教但中。对圆为假故。

  不出有空等者。以第一我法俱有宗。此唯有。第二法有我无宗。第三法无去来宗。第四现通假实宗。此三通有空二法。第五俗妄真实宗。第六诸法但名宗。此二唯空。第七三性空有宗。为法相。第八真空绝相宗。亦是空。第九空有无碍宗。为法性。第十圆融具德宗。为圆融。

  注。

  论言者是天亲论。

  章。

  宗乎法性者。以此经属终顿二教。终教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出中道妙有一切作佛。此经正是中道妙有。皆登不退故。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说真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此经一心不乱。即得见佛故。

  注。

  兼备交资而得往生者。有信愿。而无依正。则信愿何法。故必依正清净以资信愿也。有依正而无信愿。彼依正清净。自是清净。于我何为。故必信之愿之。以资亲证彼依正二报也。皆不出自心者。恐问云。既是依正信愿往生为宗趣。何又言法性为宗。故云也。彼经亦兼众说者。华严经。有以无碍甚深法界为宗。有以缘起为宗。法界缘起相即入故。有以因果为宗。以此经广明菩萨行位之因。及所成果故。有以海印三昧理实为宗。有以因果理实合为宗。以因果是行位。理实是法界故。以上各各互缺。今贤首总兼众说。共为宗趣也。

  上句为宗。下句为趣者。彼经因果缘起为宗。理实法界为趣。此经依正清净为宗。信愿往生为趣。

  章。

  别明者。展转推寻也。正是大师极论其宏功。令人发起真信处。世人多疑此经文义粗浅。教义一对足以破之。愚者多执事而迷理。事理一对足以破之。狂者多执理而遗事。境行一对足以破之。或疑念佛正涉有为。行寂一对足以破之。或疑念佛自救不了。寂用一对足以破之。

  一教义者。教谓言教义。谓义理。智者能于一字中。尚解无量义。愚人虽读尽贝书。祇是寻行数墨而已。故教义一对。不可不发明也。

  二事理者。事即依正信愿等事。理即一一消归自性。彼执事而迷理。正由不知旨趣故。

  三境行者。境谓法界境。即阿弥陀佛是。行是法界心。即一心执持是。此即所谓系缘法界。专称名字。一行三昧也。

  四行寂者。行即一行之行。寂即寂光之寂。修一行三昧。欲证寂光无上果也。

  五寂用者。寂即常寂本体。用即恒沙妙用。证此本体发起妙用。还度众生。方是大乘妙旨也。

  注。

  不徒为语言文字者。古云。汝终日转经。不知终日经转。盖以其徒为语言文字故也。所以说。诵经千卷。不如解经一偈。

  显发事中所具至理有二义。一是随文入观。即一一消归自己。一是依事造修。往生彼国。发明自性唯心之理。

  徒为事缘之迹。即所谓终日死钻故纸。与终日喃喃但掐数珠者。

  以境为宗。境字。若依后文解释。标念境者。以四字名号为境。则此处当云。境即是所称之名。而言即是所观之理者何。良由所念阿弥陀佛四字。全体即是法界。全体即是当人自心。而自心一念。具足三千性相。自心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岂不是所观之理。

  能观之智。即当人称念之心。灵灵不昧。无有间断者是。

  对能观之智。故名为境者。以所念之佛对能念之心。即名为境也。而其实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又复自性唯心之理。忘能所绝对待。何言境也。故云。理虽非境。对能观之智。亦得言境也。

  正欲即此以为真境者。当知此字。即自性唯心。即所观之理。即阿弥陀佛四字名号。离我心性别无名号。离此名号别无心性。全体法界为真境也。

  而起观行执持名号者。谓以此名号为真境。而起执持之观行也。此正是从性起修。性既离言。行亦无住虽云执持。实离四句绝百非。无念之念也。

  强抑妄心者。有定无慧。名曰痴禅。若堕无想。则成外道。故理体虽寂。不妨起行持名。以幻修幻。以楔出楔。幻尽觉圆。乃归真寂也。

  今依正观。即是后文理持。

  至于一心。即后理一心。

  有作是有为。有作对无作说。妄计是虚妄遍计。对圆成说。谓若不归空寂。则是有为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故。

  沈空滞寂者。耽着空寂之体。不起利生之用。乃二乘有余涅槃之境也。

  注。

  平等即寿命。清净即光明。觉即佛也。

  支娄迦谶等。是五译人。支娄迦谶。汉明帝时人。光武中兴。故名后汉。明帝即光武子也。

  康僧铠魏人。曹丕篡汉国号曰魏。

  支谦吴人。孙权称帝。国号曰吴。

  法贤赵宋时人。赵匡胤为天子。国号曰宋。

  菩提流志。南北朝魏人。魏主本姓拓?。改姓元。国号魏。

  亦有未尽。谓已尽美。未尽善也。亦可旧文紧要处。彼亦采取未尽。

  高下失次者。下品不发。则不发为劣矣。上竟不言。上亦劣耶。上竟不言。不言为胜矣。下言不发。不发亦为胜乎。故曰失次也。

  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者。不发菩提心。则小乘而已。二乘种不生。故知发心乃往生根本也。

  注。

  伽陀。此云孤起颂。

  十大愿王者。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乃至第十普皆回向。华严称性而谈。法华正直而说。二经皆归极乐者。以欲入毗卢性海。先归净土??门。欲悟一乘实相。先入西方安养。二经始终既尔。中间诸经可知。故知净土一门。一代时教之总持。法界众生之归地也。

  章。

  详略同别者。详谓大本。略谓此经。同谓同类。别谓非部非类。

  注。

  嬴秦者。周时有非子者。是伯益之后。善养马。周孝王爱之。封于陕。国号秦。后并吞列国。而有天下。以其姓嬴。故云嬴秦。

  苻秦者。东晋时氐种也。苻坚强盛。雄据关中。国亦号秦。是为苻秦。

  姚秦者。羌种也。姚苌为苻坚将。后坚为晋兵所败。苌遂据关中。传子兴。是为姚秦。

  周礼掌四方之语者。东曰寄。南曰象。西曰狄鞮。北曰译。皆官名也。寄言能寄寓风俗之异于此。象言能仿像风俗之异于彼。狄鞮。则欲别其服饰之异。译。则欲辨其语言之异。周官通谓之象胥。而世俗通谓之译也。又译释也。犹言誊也。谓以彼此言语相誊释而通之也。

  遣将吕光者。秦苻坚建元十三年。使吕光伐丘兹国破之。拥众归至凉州。因据州称凉王。光死。侄吕隆降秦。乃迎师入关。居逍遥园。

  章。

  二经联比者。联谓联续。比谓比并。什师译之于前。奘师译之于后。有联续义。两经意义无相违背。有比并义。

  注。

  卓然自立者。师十一岁时。见诸沙弥剧谈戏笑。乃呵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何得更为儿戏。可谓空丧百年。识者知师德器非凡矣。

  注。

  孤山十疏通经者。一文殊般若经。二遗教经。三般若心经。四瑞应经。五四十二章经。六不思议法门经。七无量义经。八普贤观经。九阿弥陀经。十首楞严经。世称十经疏主云。

  注。

  宝王论等者。草堂飞锡法师。作念佛三昧宝王论。天台智者大师。作释十疑论。龙舒居士王日休。作净土文。无尽居士张商英。作求生净土文。侍郎王古。作直指净土决疑集。吴群沙门大佑。作净土指归集。无功居士王阗。作净土自信录。慈云忏主遵式。作净土略传。善导和尚。作偈。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步行龙钟。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永明寿禅师。作神栖安养赋。诸家怀净土诗。如中峰西斋楚石。诸师等。

  注。

  枝低只为挂金台者。诗云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惟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

  注。

  如西斋。空谷。天奇。毒峰等。皇明楚石琦禅师。有西斋净土诗。空谷隆禅师。有空谷集。天奇禅师号?绝老人。有茕绝集。毒峰善禅师。有语录行世。

  章。

  群星悉皆拱北者。论语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注。

  永明以宗门上上品生者。永明寿禅师。秉单传之旨。作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入灭后。有僧经年绕其塔。人问故。曰我病入冥。见殿左供一僧像。王勤敬礼。密询之。乃杭州寿禅师也。凡人死皆经冥府。此师已往西方上品上生矣。

  圆照标名莲境者。宋时圆照本禅师。初参天衣有省。后一志念佛住净慈。有雷峰材法师。神游净土。见一华殊丽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耳。又资福?公。至师所礼足。施金而去。人诂其故。曰吾定中见金莲华。人言以俟本禅师耳。后临终坐逝谥圆照。

  僧睿莲华出榻者。僧睿。从罗什法师禀受经义。后预庐山莲社。宋元嘉十六年。忽告众曰。吾将行矣。面西合掌而化。众见睿榻前一金莲华。倏尔而隐。有五色香烟从其房出。

  清照说偈西归者。宋清照亨律师。初依灵芝习律。专修净业六十年。临终念佛说偈曰。弥陀口口称。白毫念念想。持此不退心。决定生安养。

  九流者。谓儒流。道流。阴阳。法流。名流。墨流。纵横。杂流。农流。

  文潞公名彦博。为宋宰相。封潞公。

  苏长公名轼。为翰林学士。自号东坡。十万缘者。劝人念佛书名莲录。满足十万人。西方公据者。长公往来南北。每带一西方变相而行。人问之曰。此我生西方公据也。

  舍仙学而回心者。宋葛济之。句容人。久事仙学。妻纪氏。独精诚念佛。元嘉三年。方在机杼。忽觉空中清明。乃瞻仰四表。见西方有佛现身。宝盖幢幡。映蔽云汉。喜曰。经言。无量寿佛其即此耶。遂五体投地。济之惊异就之。纪氏指示佛所。济之亦见佛半身。祥云五彩。亲里咸睹。济之由是回心念佛。

  焚仙经而修观经者。后魏昙鸾。性嗜长生。受陶隐君仙经十卷。后遇菩提流志。乃问曰。佛有长生不死术乎。志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乃授十六观经。曰学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其为寿也恒沙劫石莫能比焉。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昙大喜。遂焚仙经而修净土。

  业岐黄而念佛者。元吴子章业医。一生念佛。至正间无疾。念佛而逝。岐黄者。岐伯与轩辕黄帝问答。作内经等书。为医家之祖。

  荷来耜而称名者。晋张铨。高逸好学。耕锄间带经不释。后入庐山莲社。研穷内典。多有悟入。宋景平元年无疾。西向念佛而逝。

  冥君敬礼。即寿禅师。罗刹休心者。有罗刹在一聚落。其民日送子与食。有子归信三宝。一心念佛。遂不能食。因得归。

  真际所诣。诣者在也。

  不疑何卜者。唐太宗为秦王时。与太子建成相忌。欲举兵。众疑恐不胜。命卜之张公谨。取龟投地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7 03:13 , Processed in 0.0421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