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5058|回复: 14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第三卷

  第三卷 从第十一品至第廿九品

  上卷表弥陀因地大愿之发起。本卷表弥陀究竟果觉圆满大愿之成就。经中备显极乐依正主伴,清净庄严,微妙奇丽,圆明具德,超逾十方,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于第廿四品,标显本经纲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辈往生之胜行,复于廿五品更广明往生之正因。故祈读者,于如是章句,应深尊重,发起净信也。

  上卷明发愿,本卷表愿成。故知经中种种超胜独妙之处,均由于本愿之最胜极妙也。且经中再三拈出「愿」字,如第十五品末曰:「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第廿七品曰:「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卷末第廿九《愿力宏深品》云:「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累德所致。」由是可见,上卷是因,本卷是果。佛国超逾十方,唯因佛愿宏深,恩德无极。

  第廿九品末复云:「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故我侪今日,正宜乘阿弥陀佛所施恩德,发愿往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如第廿三《十方佛赞品》曰:「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往生正因品》曰:「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故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乃我等唯一直出生死之宝筏。以佛果觉,作我因心。因果如如,直趋究竟。自觉觉他,唯此普施真实之利。

  又经中从第十一《国界严净品》至第卅二《寿乐无极品》,广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主伴种种清净庄严,事事无碍之相。如是无量无边、微妙奇丽、不可思议之事相,悉因阿弥陀佛殊胜大愿之所成,亦即极乐导师本净明心之所现。事理无碍,故经中所宣妙相,悉是实际理体。复以事事无碍故,彼国一毛一尘,无不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乃《华严经》所专擅,今经复广显事事无碍,故知今经何异《华严》,极乐不离华藏。如曰弘法大师《秘藏记》曰:「华藏世界义。华者,理也。理遍法界,藏诸法于其中。故曰华藏。是华藏世界者,最上妙乐在其中,故曰极乐。当知极乐与华藏。虽名异而非异处。」又《秘藏记钞六》曰:「天亲《净土论》(又名《往生论》),极乐世界名华藏世界。是其证也。以莲华成国土,故云华藏。受最上妙乐,故曰极乐。是一处异名也。」

  又《住生论》谓极乐三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昙鸾大师注曰:「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昙鸾大师云:「相好庄严即法身。」是画龙点睛之笔。《宗镜录》曰:「至理一言,转凡成圣。」经此一点,大地无寸土。世多谓净土偏着于事相。然未知极乐世界不可思议。所显事相即是法身。如善导大师所说,「指方立相,即事而真」。密宗所主「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与此同旨。又如文殊令善财童子采药,童子持一茎草来,并曰:「遍观大地无不是药者。」若能如是会取,则禅密净土,即三即一。尘毛刹土,悉显事理无碍,事事无碍境界。

  国界严净第十一

  佛语阿难: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惟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上段正明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是第一「国无恶道」,第卅九「庄严无尽」等愿之成就。「无量功德,具足庄严」。《往生论》明三种功德庄严。一者彼佛国土。二者,阿弥陀佛。三者彼诸菩萨。(每一皆其无量功德庄严。)具此三种功德庄严,故云:「无量功德,具足庄严」。论又云:「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盖谓极乐世界一一皆应国人机宜而现。如泉池德水,「一一随众生意」,犹如摩尼宝又名如意宝,能随人意而现种种。论中「如彼摩尼如意宝性」者,《论注》曰:「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国土,不可思议性也。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物时,王使洁斋,置珠于长竿头。发愿言:“若我实是转轮王者,愿宝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尔时即便于虚空中,雨种种物。皆称所须,满足天下一切人愿,以此宝性力故。彼安乐国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又「相似相对」者。《论注》曰:「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盖谓极乐国土成就不可思议力,超逾一切,无能比者。今借摩尼为喻,此宝实亦远远不如,故云「相似」。且只是勉强以为对比,故云「相对」。对者,对比也。

  又「无量功德,具足庄严」者,昙鸾大师《论注》曰:「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昙鸾大师和盘托出如来秘藏。盖谓菩萨依于法性之实际,入于清净智慧(即经中之「住真实慧」也)。故远离虚伪颠倒,是为真实功德。真实功德即「无量功德」。极乐世界乃如是真实功德之所庄严。故曰「具足庄严」。故成就不可思议之力。《论注》又曰:「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请参阅彼论)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乃由弥陀无上最善住持国土之功德威力所摄成。)」又十七种功德成就中,第一为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论注》曰:「此清净是总相。佛本所以起此庄严清净功德者,见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指生死)相。如尺蠖(屈伸虫)循环,如蚕茧自缚。哀哉众生,颠倒不净。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是故起此清净庄严功德也。」今经曰:「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正因此功德成就也。

  「众苦」者,苦以逼恼为义。苦事众多。诸经论中为三苦、八苦等。三苦者,(一)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苦上加苦,故曰苦苦。(二)坏苦。此土无真乐,虽有少分之乐,乐不久住。当乐坏时,不胜忧恼,故曰坏苦。(三)行苦。非苦非乐,因念念迁流,故名为行。终归变灭,故曰行苦。上之三苦,极乐永离。如《疏钞》曰:「彼国离欲清净,则无苦苦。依正常然,则无坏苦。超过三界,则无行苦。」

  又八苦者,乃人间之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与五阴炽盛八苦。(一)生居胎狱,是生苦。(二)老厌龙钟,是老苦。(三)病受苦痛,是病苦。(四)死悲分散(自身四大,与今世眷属悉皆分散),是死苦。(五)爱则欲合偏离。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六)怨则欲逃偏遇。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欲求远离,反而集聚,是名怨憎会苦。(七)求则欲得偏失,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圆中钞》曰:「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覆盖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曰五阴炽盛苦。」此土八苦交煎,彼土永离诸苦。《疏钞》曰:「彼国莲华化生,则无生苦。寒暑不迁,则无老苦。身离分段(指分段生死),则无病苦。寿命无量,则无死苦。无父母妻子,则无爱别离苦。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则无怨憎会苦。所欲自至,则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则无五阴盛苦。」

  「诸难」,指八难,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又名八无暇,谓无有闲暇以修道业也。八难者,《圆中钞》曰:「一、地狱难。地狱之中,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二、畜生难。畜生道中,受苦无穷,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三、饿鬼难。饿鬼道中,受苦无量,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四、长寿天难。谓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无想天也。言无想者,以其心识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五、北郁单越难。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谓此处感报,胜东西南三洲也。其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为着乐故,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故名为难。六、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大法,亦不能闻。故名为难。七、世智辩聪难。谓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惟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故名为难。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佛出现于世,为大导师。令诸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人有缘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后者,由业重缘薄。既不见佛,亦不闻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后难。」又「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极乐世界,则「永无诸难」,如《圆中钞》曰:「无三毒之因,不造恶逆之业,故无三途之苦果,无三道之障难也(地狱、畜、鬼三恶道之难)。闻法入定,不堕无想,故无长寿天难也。虽受极乐,常受教化,故无北俱卢洲(即郁单越)难也。六根清净,明利黠慧,故无盲聋喑哑难也。众生生者,皆正定聚。故无世智辩聪难也。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经无量劫,观音即补其处,号普光功德山王佛,故无佛前佛后难也。」

  「恶趣」。趣者,谓众生趣往之处。有因必有果。从因向果,是名趣。《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又《法华文句记》曰:「从一至一,故名趣。」「恶趣」即「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此正第一大愿,「国无恶道」之成就。

  「魔恼」。魔者,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义林章六》云:「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此略云魔。」又《慧琳音义十二》云:「魔罗,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异名也。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留难事。名为魔罗。」又《智度论》中称四魔:一者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者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者,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其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因相类,乃从而称魔也。今云「魔恼」者,以魔能恼害身心故。又烦恼即魔故。

  极乐世界永无魔恼者,因举体是一清净句也。乃「住真实慧」之所庄严,「真实之际」之所开示,故能惠「真实之利」。于真实中,一法清净,尚无魔恼之名,何况有实。如《法华经》云:「佛言: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骄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是明极乐无有诸恼也。至于魔事,秽土众生,以念佛故,尚得免除,何况生彼净土。《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又此土修行,若生魔障,则以念佛治之。(见《止观九之二》)又《净土修证仪》云:「十乘之理观,能发九境之魔事。以五蕴生死迷暗之法为境故。净土之事观,以弥陀果人清净之功德为境故,永绝魔事。心无邪念时,则圣境现前,光明发显。」弥陀果德,无量清净。是故彼国,永绝魔事。

  「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四时」者,春夏秋冬。「寒暑」者,大冷大热。「雨冥」者,阴雨。彼国十七种功德庄严成就中,此显第三种庄严性功德成就。《论注》曰:「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今于天,则无四时等异。于地,则无江海山谷之相。唯是宽广平正,黄金色地。于人,如《论注》云:「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此正显性地平等,法海一味之密意。是为庄严性功德成就。

  「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惟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无江海须弥等,续显性功德成就。「须弥」者,译为妙高山。乃一小世界之中心。四宝所成。处大海中,出水三百三十六万里。外有九山八海。其外围名曰「铁围山」。须弥山顶中央为帝释天所居。余卅二天,分住四侧。四天王天,居山半腹。南瞻部洲等四大洲,在海之四方。(按太阳绕须弥。过去有人认为须弥山在地球上,显系误会,须弥乃较太阳更大之天体。南瞻部洲即地球。至于所谓「水」者,指流体。「海」者,指流体会积之处,非世间之实海也)。

  「自然七宝」者。《会疏》曰:「娑婆秽国,杂业所感,故以泥土瓦砾为地体。彼土专以无漏净心所现,故以七宝为其体。是布施持戒所摄取也。性不造作,故云自然。」文中「性不造作,故云自然」,与《论注》解「性功德成就」曰,「性是必然义」同旨。盖性德自然,非可造作。是自然义。修德有功,性德自显,必然如是,是「自然」义。「七宝」者,诸译及余诸经论稍有差异。本经指「金、银、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玛瑙」。(美玉见《唐译》,水晶见汉吴两译)。《阿弥陀经》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智度论》曰「金、银、毗琉璃、颇黎、车磲、玛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般若经》七宝中包括琥珀。《魏译》亦有琥珀。总之极乐众宝,微妙奇丽,远超世间。聊借世宝之名,以作比况耳。

  「黄金为地」见小本经文。今曰:「自然七宝,黄金为地」,乃表性德自然之黄金等七宝,合成为地也。《魏译》曰:「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又《观经》曰:「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今极乐国土,地无土石,唯是性德妙宝庄严。如《往生论》云:「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珍宝性」者,盖谓自性中之珍宝。是故具足一切微妙庄严。此即《往生论》中,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也。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心净土净,心平地平,心地平等,则大地平正。《往生论》偈云:「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即此宽广不可限极之意。《论注》曰:「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是即《往生论》庄严量功德成就。庄严之「量」不可限极也。

  「微妙奇丽,清净庄严」。「妙」者,胜妙难思也。「微妙」者,则妙中之妙,难思中之难思也。「丽」者,美好也,光华也。「奇」者,异也,不耦也,特也,非常也。「奇丽」者,特异独超之美妙与光华也。如极乐之地七宝所成,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呈月,故云奇丽。「清净庄严」。清净者,永离染也,庄严者,具万德也。《论注》曰:「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又曰:「性者,本义也。能生(性)既净,所生(国界)焉能不净。」因安乐国土是清净本性之所庄严成就也。

  「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本经《至心精进第五》法藏比丘愿作佛时,智慧、光明、国土、名字,皆闻十方。并曰「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由于法藏菩萨因中发超胜无数佛国之愿,至作佛时,本其所愿,即自得之。如《光明遍照第十二》曰:「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是故极乐国土,具足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中央有一天城,帝释所居。四方各有八天城,总数为三十三处。故称卅三天。此忉利天之诸天,与四天王天,皆依须弥山而住。阿难今闻佛说极乐世界无有须弥山,故问上述诸天,依何而住。

  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夜摩」具名须夜摩。欲界天中第三天。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须弥而住。名地居天。夜摩以上住于空中,名空居天。译为时分、善分。《佛地论》曰:「夜摩天者,谓此天随时受乐,故名时分。」「兜率」,译作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乃欲界第四天。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喜足。其内院为弥勒大士之净土。外院为天众之欲乐处。

  「色无色界」。「色」指色界诸天,「无色」指无色界诸天。皆位居欲界天之上,住于虚空。故世尊反问阿难,若无须弥,天即无有住处者,夜摩以上诸天,住于何所?今娑婆世界夜摩诸天,尚能不依须弥,能住于空。则彼土诸天,何须有须弥也。阿难答曰:因有不可思议业力,致使诸天依空而住。「业」者《俱舍光记十三》曰「造作名业」。谓身口意之所作名业。作善名善业。作恶名恶业。善业有生乐果之力用。恶业有生恶果之力用。故名业力。《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免。」

  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

  「果报」者,据《笺注》意。果报指过去所行善恶,感得之结果与回报,故名果报。本为一体。若细区分,则吾人今日所遇之境界,由于过去世中,所造业因之结果,是名「果」,又对应于造业之缘而报者,名为「报」。正可生果之物曰因。助其因而促使得果者,名曰缘。譬如米麦之种子,因也。农夫之耕耘与雨露之滋润等,缘也。今年米麦之成熟,是以去年米麦为种子,故对应于去年之米麦,则是果。对应于去年之农夫与雨露,则为报也。

  「不可思议」者,超情离见,非众生思维语言之所能及。「众生业报」。「业报」指业因与果报。由于善恶之业因,则遭受乐苦之果报。《宝积经九十六》曰:「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又如《普贤行愿品》曰:「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作业无边,报必随之。如《俱舍论九》曰:「上至世尊无能遮抑,以业势力最强盛故。」故云「众生业报,不可思议」。

  「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者,如《大集经》曰:「众生之行不可思议。众生境界不可思议。」又临济曰:「你欲识佛祖么?只你能听法的便是。」「每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可见众生之日用与境界,均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也。又《法华经》曰:「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深显众生善根,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

  「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言诸佛者,通指十方如来。「圣力」。力者力用。又据《梵语名义大集》及《宗镜录》四十八,有五种力:(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故云圣力不可思议。现约今经,法藏大士住真实慧,于无量劫庄严佛土,德如普贤。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令一切众生皆得真实之利。以如是大愿大行无量真实功德,故成就圣力与国土皆不可思议。昙鸾师于十七种国土庄严功德成就下,一一注曰「焉(或安)可思议」。如「光为佛事,焉可思议。」「此水为佛事,安可思议。」「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最殊胜者,则为诸住生者,「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又《金刚顶经》曰:「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藏。」(前已明证极乐世界即是密严华藏。)如是胜妙国土,皆非微尘所成,本非世间物质,不赖万有引力而维系,故不需有须弥也。且以国土乃金刚自性清净之所成,故云世界不可思议。

  「其国众生功德善力」。「其国」指极乐世界。诸往生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种种正行、助行、定善、散善,求生净土。持万德圆具之名,入一乘大愿之海。如是殊胜功德,无量无边,故其力用,实难思议。修善所得之力用,称为「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极乐众生之功德善力均不可思议。又「住行业地」者,《会疏》曰:「行业之地者,是则弥陀如来大愿、大行、大业成就之地也。」极乐众生因有无量功德善力,乃能安住于弥陀如来愿行大业成就之地,故云「住行业地」。如第二卷第四十七愿征引《论注》,谓见弥陀身相,得平等身业,闻名得平等口业,遇光知法得平等意业。是即住于弥陀之行业地也。由于极乐众生功德善力,安住弥陀行业地之力,及彼佛无上威神之力,是故极乐国土,不赖须弥,自然安住。

  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网,故发斯问。

  阿难至此,始陈明发问之动机,盖鉴于当来众生,情执深重,于此疑惑,故代启问。今世此界众生,往往颠倒,谬执此界之现象与规律,以管测诸佛境界。甚至执一隅之见,以疑佛说。闻佛说极乐无须弥,便疑彼国诸天,依何而住。佛破其惑,故反问之。盖以此界夜摩等天,亦不依须弥。焉能据忉利以下之事相,以疑极乐。阿难大权示现,为众生而问。故不云「住空」。而答「不可思议」。于是引出世尊殊胜开示。道出全经要旨。盖本经通身是一部「不可思议」也。

  上述众生情见,不但不明佛法,实亦违反现代科学。因我人所处之世界是三维空间,故人脑之思维分别,在妄念不断之情况下,不能超出此空间之局限性。更焉能依三维空间之规律,以妄测更多维空间之实际?现多维空间之理论已为科学界所承认。佛世界常寂光土之维数应为无量维。

  又彼土实超人天,因顺余方,始名人天。所云忉利、四天王天等等,亦皆是顺方适俗之谈。经云彼国圣众,「有在地受经听经者」。又「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又彼土圣众,宫殿随身。故知其国宫殿有居空者,有在地者。故以夜摩(空居)忉利(地居)等天为喻耳。经中《超世希有品》曰:「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故知天人与天皆是顺俗之说。

  光明遍照第十二

  前《国界严净品》显依报庄严。今第十二,与十三两品,显正报庄严。光明遍照,是身遍十方。寿命无量,是竖穷三际。本品赞扬弥陀光明,首赞弥陀光明之独胜。次显光明之因胜。三显十二光之胜名。四显光明妙用之殊胜。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此品乃弥陀第十三「光明无量愿」,与第十四「触光安乐愿」之成就。第十三愿曰:「光明无量」,「绝胜诸佛」。此愿成就,故「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至于佛果平等,光明何异?望西师答曰:「常同常别。诸佛妙德,内证虽同。本愿别故,光有胜劣。」此正经中「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之意。「恒沙」指印度恒河之沙。「四维」东西南北四方。「顶上圆光」佛有顶光与身光,此指顶光。「由旬」乃印度表示距离之单位。古帝王一日行军之里数,为一由旬。或云四十里,或三十里。又《维摩经》肇公注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以上差异,盖由中印两国从古至今,度量衡单位常有变化。且行军一日之里程本非恒量。故不必定执一数也。从一由旬至「百千佛刹」,表诸佛光明所照之远近,以为对比。「唯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显弥陀光明之独胜。以证弥陀光明最尊第一,超越十方。是为本品内容之首。

  次正显弥陀独胜之因。上品云「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今品又曰「十方诸佛所不能及」。下复云「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于平等法中,而又有如是差别者,盖由于前世求道之本愿不同也。弥陀第十三大愿曰:「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是以「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盖谓至成佛时,每如其本愿而现光明,皆自然成就,不因计画与安排。因果如一,是故「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

  此段是本品之三,显光明之十二胜名。此十二光明,称十二光佛,均为无量寿佛之异名。亦正是法藏成佛之果觉。《首楞严经》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今经之十二光佛。即彼往昔恒沙劫前之十二如来也。又密部《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曰:「是内坐十二曼陀罗大圆镜智宝像,其名为一切三达无量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正与本经相合。又《唐译》为十五光,《宋译》为十三光,乃开合不同耳。

  「无量光佛」,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大师此赞,深契圣心。直指光明即是智慧,智光不二。「是故稽首真实明」,以此光明即是真实,故应稽首礼敬也。因此大经,唯一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今偈云「真实明」,可见极乐依正因果纯一真实。又宋大慧禅师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是法。」「是法」指真实法,即真实际也。不离是光说是法,智慧光明不二也。此光即真实慧也。只以此光宣妙法,乃惠以真实之利,亦即光中之妙用。是故《赞佛偈》云「有量诸相蒙光晓」也。因此智慧光明之真实明,能开晓诸有中一切之相,亦指开晓一切诸有中之众生。故云「有量诸相蒙光晓」,一切众生蒙此光益而晓了真实之慧也。《论注》曰:「若遇阿弥陀如来光照。。。。是等众生,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是即「蒙光晓」之义,亦即惠予众生真实之利也。

  「无边光佛」。《赞阿弥陀佛偈》云:「解脱光轮无限齐,故佛又号无边光。蒙光触者离有无,是故稽首平等觉。」昙师此赞,远胜余师。义寂解「无边」曰「无边际故」。净影曰:「广也」。皆不如昙师之圆妙。昙师以解脱光注无边光。解脱者,涅槃三德之一。复名之为「轮」。轮者,圆具之义。表解脱之德圆满具足。「无限齐」者,离一切局限与齐同。「离有无」者,离有无之二边。离一切边,从容中道。边中俱离,究竟解脱,是「无边」义也。亦即《论注》中「毕竟平等意业」也。末后直云「平等觉」(「平等觉」亦弥陀圣号)。顿显第一义谛,毕竟平等,万法一如。昙师此赞,剖显无边光佛号之深义。此真能赞佛者也。

  「无碍光佛」。「无碍」者,憬兴、义寂曰「无障碍」。净影曰「自在」。昙师赞曰:「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其意为,光如虚空,故无障碍。本体常寂,妙用无穷。自在无碍,光明遍照,一切有碍(有情),皆蒙光益。故云「难思议」也。

  「无等光佛」见唐宋译。《魏译》为「无对光佛」。净影曰:「他光不敌,名无对光。」憬兴曰:「非诸菩萨之所及,故无对。」昙师赞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无对与无等之义同,无有等对,即是绝待。《首楞严经》曰:「我真文殊,无是文殊。」此显无等无对绝待之义。若是文殊,则二文殊,便有等对矣。故知「无对光佛」号,其义甚深。

  「智慧光」。净影曰:「于法善照,名智慧光。」憬兴曰:「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又昙师赞云:「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后两者,均以破除无明,而名智慧。彼佛智光,能荡除我等无明心垢,专予我等真实之利,是故弥陀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常照光」。见《宋译》。常寂光中,寂而常照,故名常照光。《魏译》为「不断光」。净影曰:「常照不绝,名不断光。」憬兴曰:「佛之常光,恒为照益,故不断。」昙师赞曰:「光明一切时普照,故佛又号不断光。」一切时普照,正是常照之义。

  「清净光」。净影曰「离垢称净」。憬兴曰:「从佛无贪善根而现,亦除众生贪浊之心,故清净。」昙师赞曰:「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脱故顶礼。」故知此光明朗离垢,复能为众生消除贪浊与罪垢,故号为清净光。又《往生论》云:「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是知清净一名,体是真实法身。广摄国土、佛、菩萨三种庄严,故《汉译》弥陀名号为无量清净佛,又弥陀密号为「清净金刚」。当知清净二字,其义甚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欢喜光」。净影曰:「能令见者心悦,名喜。」憬兴曰:「从佛无嗔善根而生,能除众生嗔恚戚心,故欢喜。」昙师赞曰:「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安乐」者,如《法华》曰:「身意泰然,快得安乐。」佛光能令众生安乐欢悦,故名欢喜光。

  「解脱光」见《宋译》。《魏译》无之。故古诸师,未有注释。但《魏译》中有炎王与无称两光,昙师赞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三涂黑闇蒙光启,是故顶礼大应供。」又「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诸佛所叹故顶礼。」由上可见两偈之实,皆赞解脱。「神光离相」、「因光成佛」是显解脱光自觉之德;「佛光第一」、「三涂蒙光」,是显解脱光觉他之益。从此两赞合参,正显解脱光之德益。离相成佛,放光普度,正显解脱光之妙德与利益也。于此亦可见,古译差异,往往皆由于开合之不同耳。

  「安隐光」见《宋译》。安隐与安稳同。身安心稳也。五浊八苦不能挠,故曰安。山崩地陷不能动,故日稳。又《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又寂静妙常,即常寂光。是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安义。三际一如,无去无来,是隐义。弥陀于寂静妙常中,妙光普照,咸令众生,安隐快乐,离诸生灭,是名安隐光。

  「超日月光」。净影曰:「过(超也)世间相,名超日月。」憬兴曰:「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之辉,故超日月。」昙师赞曰:「光明照耀过日月,故佛号超日月光。」又《超日明三昧经》曰:「日之光明,照现在事。人物蠕动,百谷药木,诸天龙神,皆因日成,普得茂活。日不能照二铁围间,亦不能照人心本,令开达也。但照有形,不照无形。超日明三昧,所以胜者何?殊照十方,无边无际。三界五道,靡不彻畅。何况弥陀光明。故名超日月光」上之经文,胜余诸解。盖以日光能照一切有形,生长天地万物。但不能照无形,不能透铁围山(故不能照两铁围山之间)不能照明人之本心。超日明三昧胜之。但弥陀光明,又远胜此三昧。故名超日月光也。

  「不思议光」见唐宋两译。《魏译》开为「难思光」与「无称光」。按难思即不可思,无称即不可议也。净影曰:「过世心想,故曰难思。过世言相,名无称光。」过者超过之义。憬兴曰:「光非诸二乘等所测度,故难思。又非余乘所堪说,故无称。」又昙师赞曰:「其光除佛莫能测,故佛又号难思光。」「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光离光相,故除佛莫测。昙师之解,摄前二者而更胜。(至于无称光既前合于解脱光,兹又合于不思议光,实亦无碍。盖诸译开合有别,错综不一,故显差异。但其实质亦无二致。解脱乃涅槃三德之一,正是不可思议也。)

  又「不思议」即不可思议。本经小本之原名,为《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曰:「尔时十方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代、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又莲池《疏钞》释「不可思议」曰:「此分为四:一是施法广大功德。谓无量寿、无量光、三宝道品种种等。二是神化周遍功德。谓水鸟树林,成宣妙法。衣食服用,受用自然。众生皆具相好神变等。三是信受宿根功德。谓难信之法,能信受者,宿修无量善根等。四是果报难胜功德。谓即得往生;即得入上善会;即得不退转地,毕竟成佛等。皆超越常情,故云不可思议。如《金刚般若》云:“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是也。」

  又小本依正因果皆不可思议。《疏钞》曰:「依谓同居即寂光。正谓应身即法身。因谓七日功成。果谓一生不退。亦复超越常情,故俱不可思议也。」

  又《弥陀要解》曰:「不可思议,略有五义: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生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进。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又曰「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要解》所云:「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真是「红心裹面中红心」之语,近代印光大师赞叹此书曰:「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诚哉是言!

  不思议光中,全摄阿弥陀如来不可思议功德。故名不思议光。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上段是本品之四,显弥陀光明妙用之殊胜。是为第十四「触光安乐愿」之成就。「其有众生,遇斯光者」,表佛光虽普照十方,无边无碍。但以众生根性不同,其根下缘劣者,喻如覆盆绝照,日光虽遍,但人覆盆于顶,则不见光明,故有能遇与不遇者。若有机缘,「遇斯光者」,则必获如下之光益。「垢灭」,《魏译》为「三垢消灭」,三垢即贪嗔痴之三毒。「善生」者,《十住毗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又《智度论卅》曰:「一切善法,皆从三善法生增长。」是明「垢灭」则「善生」也。又《魏译》为「善心生焉」。善心者,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今约弥陀本愿,则指对净宗之真实信心也。「身意」,即身、口、意三业。「柔软」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如《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盖此土众生,刚强难化。若「身意柔软」。便易调服教化。「三途」。途者,道也。三途者,火途、血途、刀途也。小狱兼寒热,大地狱唯在热。从热而言,故地狱名为火途。畜生互相啖食,故云血途。饿鬼常被驰逼,故名刀途。恶趣众生,在极苦处,蒙佛光照,其苦休止,而得安息。故云「皆得休息」。因佛本愿曰:「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今此殊胜光益,正是此愿之成就。今云「命终得解脱」。正是愿文中,慈心作善,往生极乐之意。由上可见三途极苦之众生,以见光故,尚能息苦,命终往生,故知弥陀愿力,威光摄受之力,俱不可思议。又《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般舟赞》曰:「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故知真实念佛之人,皆是具缘遇光之人也。

  望西师疏曰:「问:人间行者,犹见光难。三途众生,岂辄得见。答:《心地观经》云:“以其男女追修福,有大金光照地狱。光中演说微妙法,开悟父母令发意。”孝子追善,向以如此。弥陀光益,岂唐捐乎!」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日夜称说,至心不断。。。。。。」此段指闻佛光明之德,日夜称说者,亦皆「随意所愿,得生其国」。《吴译》曰:「善男子、善女人,闻阿弥陀佛声,称誉光明。朝暮常称誉其光明好,至心不断绝。在心所愿,往生阿弥陀佛国。」今经言:「闻其光明威神功德」,相当于《吴译》之「闻阿弥陀佛声」。今之「日夜称说,至心不断」,相当于《吴译》之「朝暮常称誉其光明好,至心不断绝」。今之「随意所愿,得生其国」,相当于《吴译》之「在心所愿,往生阿弥陀佛国」。《会疏》曰:「日夜称说(弥陀光明),至心不断,是则生因也。。。。。。。然则称彼名号(弥陀圣号),至心信乐,是日夜称说义也。」疏谓「日夜称说,至心不断」,成为往生净土之因。而信乐持名,亦是日夜称说之义。且信愿持名是往生正因,故皆随愿得生也。

  寿众无量第十三

  本品显三无量:一、佛寿无量。二、会众无量。三、会众寿命亦复无量。一者法身德也。二者大愿普也。三者主伴如如,真实不可思议也。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寿命之长久,实无法称说,无法计算。此上正为第十五「寿命无量愿」之成就。「又有无数声闻之众。」乃第十六「声闻无数愿」之成就。「寿命长久,不可称计」表阿弥陀佛究竟法身,三际(过、现、未)一如,故寿命无量。复以大愿独胜,超越诸佛,故报身化身寿命亦皆无量。佛寿无量故常觉众生。佛愿无极,故应广摄会众。是以国中声闻等亦复无数无量也。「神智洞达」者,显彼土会众之神通智慧通达透彻。《往生论》曰:「天人不动众(指极乐会众),清净智海生。」《论注》曰:「皆从如来智慧清净海生。」故皆「神智洞达,威力自在」。

  「神智」。「神」谓神通,「智」谓智慧。此是两字分举。若合为一词,则自在彻见事理之智慧。「神」者,明也。此之智慧,神明无极者也。「达」者,通达无碍。「洞」者,究竟通彻。「威力自在」者,威神之力,自在无碍也。

  「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深显《华严》广狭自在、一多相容、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境界。又《维摩经》亦显掌中持世界之不可思议功德。经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极乐大众,悉具如是不可思议威神功德,深显圣众庄严,主伴功德均不可思议。

  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

  上数句,独标目连功德,举以为喻。知星宿数,见汉吴译,《汉译》曰「摩诃目犍连,飞行四天下。一日一夜,遍数星知有几枚也。」

  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分中不及一分。

  上明声闻无数。目连神通第一,假令十方众生同具目连之神通。以毕生之时间,竭尽其智力,以共推算极乐圣众之数。其所知者,未及彼土众数千万分之一。

  譬如大海,深广无边。设取一毛,析为百分,碎如微尘。以一毛尘,沾海一滴。此毛尘水,此海孰多?阿难:彼目犍连等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

  「一毛」,言其微小也,更分为百分,则更小也。「如微尘」,则极小也。以此毛尘所沾得之水,喻所知之数。其不知者,如大海水,以喻彼土圣众,其数无量也。

  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

  末段结合主伴。教主寿命无量,国中一切大众,亦皆如佛,寿命无量。弥陀大恩大德,微妙难思。带惑往生者,一登彼土,便无退转。又复寿命无量,故于彼土皆可于一生之中补佛位而证极果。此土既多退缘,又以寿命不过百年,故末法中,亿万人修道罕一得道。

  又《往生论》偈云:「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佛寿无量,教化之众无量,所教人民皆同补处菩萨,故云善住持也。又偈云:「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指彼佛会众,皆于弥陀国土清净莲华中生,「皆从如来智慧清净海生」,亦即皆从弥陀自心中生也。是故彼国人民,平等如佛,寿命亦皆无量。一生补佛。可知极乐主伴悉皆庄严,功德成就。

  宝树遍国第十四

  本品重显极乐国土依报庄严。七宝行树,周遍其国,此诸宝树,或一宝独成。或多宝共作。树皆整齐庄严,光色殊妙,随风奏乐,音调和雅。此即第四十「无量色树愿」之成就。

  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

  「水晶」与水精同。梵语颇黎,又作玻璃,译言水精。有紫白红碧四色。「琉璃」乃梵语。华言青色宝。此宝青色。一切众宝皆不能坏。体坚色莹,世间希有,故名为宝。琥珀、玛瑙,亦皆世间珍宝。总之七宝,皆借世物勉强为喻。实则极乐一切万物悉皆微妙奇丽,超逾十方,岂真似此浊世之俗物!

  又据《往生论》则此宝树,显国土庄严中,种种事功德成就。论曰:「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树是妙宝所成,是即「备诸珍宝性」之浅义。深言之,盖显弥陀之性德。一切妙宝皆弥陀性德所本具。一一宝中备具一切珍宝之妙德。「具足妙庄严」者,浅言之乃下文中「荣色光曜」与「出五音声」等义,深言之,则一一宝树皆是圆明具德也。

  各自异行。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

  前段表树之质。上数句表树成行。井然有序,光色明丽。正《往生论》中,「庄严地成就」,偈云:「杂树异光色」,极乐国土,地平如掌,杂色宝树,遍满其国,上覆宝网,下饰宝栏,皆表地庄严也。

  「各自异行」。表种种不同之宝树,各各依类成行。「行行相值」,《定善义》曰:「彼国林树虽多,行行整直而无杂乱也。」「实」者,《会疏》曰:「实谓果实,不差其处(洽在其位),故云相当。」「荣色」,繁茂之形色。「光曜」者,光明照耀。「不可胜视」者,目不暇给也,亦即五色缤纷,目光难辨之义。

  又《定善义》云:「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乃至亦无老死者,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起即同时顿起,量数等齐。何意然者,彼界住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准上之义,则彼国宝树,皆阿弥陀无漏心中所流出,无有老死,亦无迁变,故无初生与渐长之相。彼土是无生之界,故林树亦住无生,亦是无量寿。有情无情,平等一味。囫囵是个不可思议。以不可思议故,如下所云,树出妙音,自然相和。

  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是诸宝树,周遍其国。

  《会疏》曰:「无漏清净风,故云清风。应时而吹,故云时发」。「五音声」者,指宫商角徵羽之五声。此五声可摄一切音声(此五声乃中国古代乐律之本,再加变宫、变征为七声。即现代音乐之七声。)。「微妙宫商」,以宫商代表一切音声、悉皆「微妙」。「相和」者,相应也。《会疏》曰:「愿力所成,不藉鼓吹,故云自然相和」。树出和声,显极乐世界一草一木悉皆圆明具德也。

  菩提道场第十五

  此品中之菩提树,即第四十一愿中之道场树。品中先显树之广大庄严。次显树之妙德难思。末显弥陀愿力,举果明因。

  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晖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锞,饰诸宝柱。金珠铃铎,周匝条间。珍妙宝网,罗覆其上。百千万色,互相映饰。无量光炎,照耀无极。一切庄严,随应而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道场」。此有五义:一、指释尊于印度菩提树下成道之处,名曰道场。二、指得道之行法,如《维摩经》曰:「直心是道场。」三、供佛之处,称为道场。四、学道之处,《维摩经肇注》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五、隋炀帝时以为寺院之名。诏改天下诸寺,皆名道场。」今经所云道场,是第四义,修道之处也。

  「菩提树」据《西域记》曰:即毕钵罗树。佛坐其下成等正觉。故名菩提树。译为道树,或觉树。佛在世时,树高四百尺。后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是为此世界之菩提树。今经云彼土树高四百万里。或以《观经》中「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则显佛高树低,量不相称。实则此亦无碍。种种说量,皆随众生机宜,故不拘于一格。且此经举体是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境界。此处高低纵然有异,若达广狭自在之玄门,则洽入一切无碍之法界。

  「一切众宝」下,显菩提树之庄严。「自然合成」,表弥陀大愿大力之成就。自然如是,不假造作。「敷」者开显。「荣」者,繁盛明丽,「晖」同辉。意为此树亦是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是故华果繁茂秀丽,光明普照。

  「复有」下,显树上之庄严。《往生论》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正与此处经文相应。经中璎珞、宝柱、宝网,皆树上空中之庄严。首明四色摩尼宝,此诸宝总摄众宝之善妙,乃最上之宝,故称「众宝之王」。以如是最上之宝,作为璎珞。遍垂树之枝条,以为庄严。「云聚宝锞」。锞即锁,此处指建筑物中相钩连之结构。「云聚」者乃宝之名。如《唐译》曰:「有师子,云聚宝等,以为其锞。」故知云聚宝锁,即以云聚宝所成之钩连结构也。「宝柱」者,《宋译》云:「彼佛国土,有种种宝柱,皆以百千珍宝而用庄严。所谓金柱、银柱、琉璃柱、玻璃柱、真珠柱、砗磲柱、玛瑙柱。」复有二宝乃至七宝共成之柱。如是宝柱,饰以璎珞以及宝锁。「金珠铃铎」。「金」者,纯金,「珠」者,真珠。「铃」者,金属之铃,形似钟而较小。「铎」者,指铃中之木舌,用以击铃使发声。铃与铎皆妙宝所成。流出妙音,以上四者,遍悬于菩提树枝条之间,故云「周匝条间」。「珍妙宝网」者,《唐译》曰:「又以纯金、真珠、杂宝铃铎,以为其网。」故知宝网亦由金珠铃铎之所成,故云珍妙。「罗覆」者,「罗」指开张罗列,「覆」指覆盖。如是宝网,盖覆菩提树上,故云「罗覆其上」。宝珠放光,「百千万色」。如《观经》曰:「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如是一一妙色,互相辉映,弥增光丽。故曰「互相映饰」。「炎」者,火光向上也。故「光炎」即光耀也。一一珠有千光明。今有无量宝珠,故曰「无量光炎,照耀无极」。「无极」者,无有极限。「一切庄严随应而现」者。憬兴云:「如来慈悲善报所现。故应众机,现大小长短,一宝二宝乃至众宝等,无不适意故也。」如是妙现,普应群机,变化不拘,一一圆妙,全显事事无碍。

  微风徐动,吹诸枝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上显树能演说妙法,不可思议之益。「妙法」者,第一最胜不可思议之法。《法华玄义序》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风吹宝树枝叶,所发音声,演说不可称量之微妙法音。故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昙师曰:「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佛事」者,指诸佛之教化,亦即一切有益于佛道之事。通常以祈福超荐等法会,称为佛事。极乐国土,树发音声能作佛事,故昙师赞为不可思议也。又此音声,「清畅哀亮,微妙和雅」。义寂云:「清者清净,闻者不生浊染心故。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彼本作「清扬」,今本是「清畅」。畅者通畅,欢畅,能令闻者舒畅。又具通晓之义,能令闻者通达实相法故。)哀者悲哀。闻者能生大悲心故。亮者明亮、响亮,又为透彻,显露。由能朗发智慧明故。微者微密。其音微密如梵响故(梵天音乐)。妙者妙善。其音妙善似鸾声故。和者调和。音韵克调,宫商和故。雅者雅正。其音雅正,顺佛法故。」上述音声之德,非但于天中最为殊特,亦于十方世界中,最为第一。故云:「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上显树作饶益,广施真实之利。众生若有目见此树,耳闻其声,鼻嗅其香,口尝其果味,身触其光影,或意根忆念树之功德,如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其中任何一根,能缘此树皆得不退、得忍、成佛之胜益。首云「皆得六根清彻」。《会疏》释曰:「耳根无垢为清。彻听众音曰彻。」依此以例余根,则眼根无垢曰清,彻见众色曰彻。乃至意根,则意根无垢曰清,彻了诸法曰彻。六根各发胜智,皆得清彻。故曰「六根清彻」。「恼」者,《笺注》曰:「恼,心所名。小烦恼地法之一。(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惛忱、掉举此六者,名为大烦恼地法。)谓自己因自身知恶事为恶事而不改,执着至饱(饱者,满也。)不用他人之谏言,但自懊恼烦闷也。又为二十随烦恼之一。(贪、嗔、痴、慢、疑、恶见,名为根本烦恼。从根本烦恼流出者,名为随烦恼)谓追想过去之行事,或由现在之事物不满于意,自懊恼之精神作用也。」又《唯识述记》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远离恼乱之患,故曰「无诸恼患」。乃至得不退转,直至成佛。故云「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下云见树成忍,前遍举六根,此独云见者,盖标眼根以例余根也。此处见树成忍正是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与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之所摄。《会疏》释云:「仰唯道场树者,正是正觉果满之标帜也。名号者,即是本愿成就之实体也。故愿以闻名为得忍因。成就以见树明其相。(谓弥陀大愿既已成就,则以见树证明得忍之事相)彼闻名,即道场树之妙声。(如《小本》曰:「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此见树,即阿弥陀之果德也。以此况彼,闻名得忍,益弥着明也。」总之,名号与树,皆是果地大觉妙德之所显,皆是圆圆果海,圆融具德。皆是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皆是「真实之际」。亦即是当人自性。故能有如是不可思议真实之利也。但名号则声闻十方,普被三根,见树则唯有神游净土,目瞻宝树,方能获益。两者相比,则闻名得忍之益,更为显著。故《会疏》曰:「以此况彼,闻名得忍,益弥着明也。」

  「得忍」。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净影云:「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又《大乘义章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会疏》云:「智行增进名法忍」。

  「获三种忍」者,《净影疏》曰:「寻声悟解,知声如响,名音响忍,三地已还。舍诠趣实,名柔顺忍,四五六地。证实离相,名无生忍,七地以上。」其意谓,闻法悟道,知一切法,如声之回响(回音),如梦幻泡影,名音响忍。是别教三地以下之菩萨所得。舍离言诠,趣入实相,名柔顺忍,是四五六诸地菩萨所得。若证入实相离一切相,名为得无生法忍,则在七地菩萨以上。又《弥陀疏钞》曰:「无生忍,略有二种:(一)约法,(二)约行。约法,则诸无起作之理,皆曰无生。慧心安此,故名为忍。约行,则报行纯熟,智冥于理,无相无功,旷若虚空,湛若渟海,心识妄惑,寂然不起,方曰无生。前说犹通诸地,后唯八地所专。」故知净影疏中之无生法忍,即《弥陀疏钞》中约行之无生法忍。故净影师谓为七地以上,莲池师指为八地,两说无违。又《仁王经》亦谓无生忍在七八九地。(至于余师异说,兹不具录。)

  本经三忍,以音响忍为首,柔顺忍次之。异于《贤劫经》而同于《华严十忍品》及《如来兴显经》。《旧华严经》十忍为:「一者音声忍。二者顺忍。三者无生法忍。四者如幻忍。五者如焰忍。六者如梦忍。七者如响忍。八者如影忍。九者如化忍。十者如空忍。」其初三忍,全同本经。又《十忍品》曰:「若闻真实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深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随顺音声忍。」即是音响忍也。又曰:「此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不违诸法,随顺深入。一切诸法清净,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深入具足,是为第二顺忍。」此即柔顺忍也。又曰:「此菩萨,不见有法生,不见有法灭。何以故?若不生,则不灭。若不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坏。若无坏,则不动。若不动,则寂灭。。。。。。。是为第三无生法忍。」简言之,则安住于不生不灭真如实相之理体,谓之无生法忍。见菩提树能获如是功德,深显弥陀愿力不可思议。

  佛告阿难:如是佛刹,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

  佛告阿难,极乐世界,如是希有,不可思议,花果树木,皆作佛事,增长有情殊胜善根。令人得忍,证入无生。其因端在彼佛果德威神之力,与本愿、满足、明了、坚固、究竟之力也。《净影疏》曰:「皆无量寿佛威神力者,由彼如来现在威力,故获三忍。本愿力者,由其过去本愿之力,故获三忍。本愿是总。余四(满足、明了、坚固、究竟)是别。满足愿者,愿心圆备。明了愿者,求心显著。坚固愿者,缘不能坏。究竟愿者,终成不退。以此愿故,生彼国者,悉得三忍。」又满足愿者,义寂、憬兴均谓「四十八愿,无阙减故」。明了愿者,义寂、望西谓「明慧共相应故。」(此胜净影)。憬兴谓「求之不虚故。」(此同净影)。坚固愿者,义寂云「无退精进,所成就者」。究竟愿者,义寂、望西俱谓「期尽有情法界际故。(度尽法界一切有情)」。诸说宜合参。

  又本愿力者,《往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论注》曰:「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曰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依法藏菩萨之本愿,乃有今日弥陀如来之神力。以弥陀因中发闻名得忍之愿,以愿力故,成就极乐见树得忍之殊胜功德成就。由愿生力,因力愿成。故曰「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令见树者,悉得无生法忍,顿证八地菩萨。

  堂舍楼观第十六

  本品有二:一者,佛及诸菩萨居处。二、菩萨随意修习,从因得果,自由行道,皆大欢喜。

  (一)、

  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楯,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居宫殿,亦复如是。

  「讲堂」者,说法讲经之堂舍。「精舍」寺院之异名。《新译华严经音义》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为精舍。由其精练行者之所居,谓之精舍也。」「楼观」即楼台。「观」者,楼也,台榭也。「栏楯」,即栏槛,俗称栅栏。纵者曰栏。横者曰楯。极乐殿阁皆从弥陀净心流现,众宝所成,非从木石,不假斤斧,随机应现,故曰「亦皆七宝自然化成」。「白珠」乃蚌中所生。白洁者贵,白珠者,珠中之上品。「摩尼」见前释。「交络」谓交互网络。如《汉译》曰:「复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为交络,覆盖其上。」如是妙珠摩尼所成之网络,覆于七宝楼观栏楯之上,极为明妙。又《往生论》曰:「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又第四十二「彻照十方愿」曰:「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均表极乐之宫殿楼观,皆如明镜,照纳十方。故昙师曰:「宫殿楼阁,镜纳十方,宝树宝栏,互为映饰。」可见极乐之明妙,无能比者。故云「明妙无比」。至于菩萨所居之宫殿,亦复如是明妙。深显真实平等,如如一味。

  (二)、

  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有在地受经、听经者;有在地经行者,思道及坐禅者;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经行、思道及坐禅者。

  上(一)表境,此下表境中人,诸往生者各依其品位,随其意乐,自在修习。或在虚空,或在平地。各各随意讲诵、听受、坐禅、行道。

  「经行」旧云行道。乃于一定之地区,旋转或直往直来。用以防睡,并可养身疗病。《玄赞二》云:「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又《法华经序品》云:「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又「思道」,思维于道也。思量于所对之境,而了别之,曰思维。又《观经》韦提希夫人请曰:「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大师注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佛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坐禅」,坐而修禅也。禅者梵语,具曰禅那。译为静虑,思惟修等。静虑者,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如《俱舍论廿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又思惟修者,指因而言。一心思惟研修,是为因。从此乃得定,故名思惟修。(上言禅者,均指六度中,第五度之禅定。)

  或得须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罗汉。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说道、行道,莫不欢喜。

  上明彼土人民,随所修习各得其果。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乃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一、须陀洹果,译为入流,预流或逆流。又名初果。入流与预流同为一义。谓从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瀑流。与上文字虽异。实义相同。断三界之见惑,即得此果。二、斯陀含果。译为一来。又名二果。一来者,断欲界九地思惑中之前六品。因尚余后三品,故仍须在人间与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即一度往来之义。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乃断尽欲界思惑残余之后三品。不再还欲界之位。尔后受生,则为色界或无色界。四、阿罗汉。译为杀贼,应供,不生。乃断尽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之声闻乘极果。以断尽一切见思惑,故名杀贼。既得小乘极果,应受人天供养,故曰应供。于一生中,尽诸果报,入有余涅槃,不再来三界,故曰不生。上云得四种声闻果者,皆指断惑而言。实则诸往生者,悉发菩提心,均是一佛乘。所谓声闻者,只是显示其断惑程度而作顺俗之谈而已。

  「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乃不退转于成佛道路之义。小本《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经一大阿僧祇劫修行之菩萨,方至此位。但净土法门大异于是。《小本》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今曰:「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两本正同。又《弥陀要解》曰:「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此云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别教须登初地,圆教至初住。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能双舍二边,全归中道,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足见念不退之难证。但净土妙法,「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是以灵峰大师赞曰:「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末后,诸往生者,因随意修行,受用种种大乘法乐,并自在得果,故「莫不欢喜」。

  泉池功德第十七

  本品明极乐泉池不可思议功德。(一)首明池德之总相,并列标池量、水德、岸树、池花等别相。(二)池扬妙法,成熟善根。(三)十方生者,莲池化生。

  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

  「讲堂左右,泉池交流」是总相。表宝树莲池,周遍其国也。《观经》曰:「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可见极乐,庄严微妙,超逾一切。

  别相中,首为泉池之形量。纵者长度。广者宽度。池之长宽深浅,应机化现,其量非一。称其形体,各为一等。从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皆随应而现。次表水德。是诸泉池,即八功德池。池水湛洁,清芬芳馥,故曰「湛然香洁」。水具八德。故称八功德水。《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多福众生,长乐受用。」极乐之水能令饮者,增长种种殊胜善根。可见极乐不可思议。

  岸边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条密叶,交覆于池。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沿水流芬。

  上显池岸妙树庄严之相。「栴檀」见前释。「吉祥果」,印度所产。此方所无。状似瓜篓,黄赤色。今以此方之石榴拟充之。石榴一花多实,故以石榴拟吉祥果。今经云「池流华树。。。。。皆以无量宝香合成」。是故「华果恒芳」。恒芳者,常香也。「光明照耀」者,即前之「无量光炎,照耀无极。」可见此诸华树,既吐芬香,复放妙光也。「修条」者,长枝也。「交」者,相接。「覆」者,垂盖。岸侧宝林,枝长叶茂。凌空相接,垂覆池上。如是林树出种种妙香,其香殊胜,非世间所有,故云「世无能喻」。「随风散馥」,随德风而散播其香馥。「沿水流芬」,顺池水而流送其芬芳。此乃第四十三「宝香普薰愿」之所摄。

  又复池饰七宝,地布金沙。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上显池中庄严之相。「池饰七宝」者,《吴译》曰:「皆复有自然流泉浴池,皆与自然七宝俱生」。「地布金沙」,地指池底。《汉译》曰:「有纯白银池者,其底沙皆黄金也。中有纯黄金池者,其水底沙皆白银也。。。。。中复有二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皆金银也。」乃至「中复有七宝共作一池者,其池底沙皆金、银、水精、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也。」

  下明池花有四种妙莲。《会疏》曰:「优钵罗,此云青莲华。钵昙摩,此云红莲华。拘牟头,此云黄莲华。芬陀利,此云白莲华。小本所谓四色华也。」又《笺注》曰:「西方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芬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花。《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百叶之芬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又「杂色光茂」。「杂」者,和也,合也,众也,集也。故「杂色」,指众色和合也。「光茂」者,明盛也。小本曰:「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亦显杂色光茂也。「弥」者,满也。莲花遍满宝池,覆荫水面,故曰「弥覆水上」。

  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一随众生意,开神悦体,净若无形。宝沙映澈,无深不照。

  上显水具妙用,善如人意。「过浴此水」者,《会疏》曰:「彼土人天,非水谷身。清净成就,不须洗濯,何须水耶?唯是为随意受乐,荡除心垢故也。」意谓:彼土天人,莲花化身,非依饮水食谷以维身命。本来清净,何须洗浴?盖随意乐而浴,为除心垢耳!心垢消除,自然神开体适,故下文曰「开神悦体」也。

  此功德水之妙用,实不可思议。其水位上下、水温高低、水流缓急,「一一随众生意」。若人初欲此水至足,或欲至腰,至颈,或欲灌身。则同一池水随人意念而升降自在。甚至水升虚空,而作淋灌。人间之水,其性向下。彼土之水,上下无碍。更有进者,同一池水,多人入浴,人之所欲,各有不同,或高或低,或暖或凉,或缓或急。而此水能一一知众生意,复能一一随众生意。如其所愿,同时同处,普应现之。当思此水,是何等之水。如斯境界,是何等境界。《法华》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此正是难思之妙法。

  兹于不须说中,勉强说之。弥陀因地,住真实慧。庄严净土,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此真实之际,勉强说之,即实际理体。当人自心,亦即是一法句,一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此水即是真实之际,故能普门示现,广满众愿,一一惠以真实之利也。下曰水演妙法,弥显此意。

  「开神」。「神」者,明也。又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俗称为灵魂)。又如《肇注维摩经序》曰:「夫道之极者,岂可以形言权智,而语其神域哉!」是则以真证之不可思议境界谓之神域。又自在彻见事理之智慧,曰神智。故知「开神」乃能使浴者开显识性中本有之神智也。又水具八德,调和适意,故「悦体」。「净」者,清澄无垢。「无形」者,表至清也。以水至清,能使池底宝砂清澈映现,故曰「宝沙映澈」。彻照至底,故曰「无深不照」。「净若无形」,水之相也。「开神悦体」,水之用也。相用俱妙,实因水之本体妙也。

  微澜徐回,转相灌注。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蜜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

  上段明本品之(二)水演妙法。广演无情说法之妙谛,以成熟极乐众生之善根。「微澜」,水生细纹曰「波」;大波曰「澜」。今曰「微澜」,乃指细波。「徐回」。「徐」者,缓也。「回」者,回流,水往复也。水波徐缓往复,互相激荡,辗转生波。故云「转相灌注」。水波相击,发微妙悦耳之声。其声之种类无量,微妙亦无量,故曰「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所言「无量微妙」者,以能广说无量妙法故。

  「佛法僧声」。佛法僧者,三宝也。《小本》曰:「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波罗蜜」,译为到彼岸。或度无极,简曰度。或事究竟。以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与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止息」。「止」者,停止之义,住止于谛理不动也。「息」者,休息。《止观三》曰:「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故「息」者,息诸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故止息即止观。又《止观三》曰:「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观。」又「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又《止观辅行》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寂静」,见前「诸根寂静」注。「无生无灭」者,涅槃之真理,本来无生灭。《仁王经》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又《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又清凉云:「若闻无生者,便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

  「十力」者,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为力。(详见第四十六品十力注)(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是为「十力」。「无畏」者,又云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也。此有四种:(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是名四无畏。

  「无性」者,《法华经》曰:「知诸法常无性。」性者体也,一切诸法皆无实体,故曰「无性」。又《楞伽经》、《唯识论》等,明三种无性:(一)相无性。一切众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计度为我、为法,并迷执为实我与实法,是名遍计所执性。如见绳而误以为蛇,蛇非实有,但因妄情迷执,而有蛇相。此相非实有,但因妄情而现。故曰相无性。(二)生无性。由因缘而生之一切万法,谓之依他起性。他,即指因缘。例如绳从麻之因,与它助缘而成,离妄情而自存。但绳无实性,缘散绳空,故曰生无性。(三)胜义无性。胜义者,谓圆成实性,指圆满成就之真实性。亦名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为法之体性。例如绳之实性为麻。圆成实性为绝待之法,离一切相。若见知是麻,则离蛇绳之相。故曰胜义无性。「无作」者,无因缘造作。义同无为。《华严大疏》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探玄记》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故知「无作」、「无为」皆真理之异名。又《法事赞》曰:「极乐无为涅槃界。」涅槃为不生不灭,绝一切有为之相,是名无为。离一切有为造作,是名无作。极乐国土举体是一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曰无为涅槃界。「无我」。我者,具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也。于人身体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然人身者,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如《止观七》云:「以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又《原人论》曰:「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前浪去而后浪来)。如灯焰焰(新焰生而旧焰灭)。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实则刹那之际,生灭无穷)。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嗔痴等三毒。三毒击意(攻动意根),发动身口,造一切业。」再言法者,总为因缘所生,亦无常一之我体。《大乘义章二》曰:「法无性实(一切法皆无实性),故云无我。」故《十地经》曰:「无我智有二种,我空法空。」又《金刚经》曰:「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大慈大悲喜舍声」(喜舍见《宋译》)。慈悲喜舍,名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也。(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也。又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也。此四心,普缘一切众生,引无量之福,得无量之果,故名四无量心。

  「甘露灌顶受位」。「甘露」者,天人所食之美露,味甘如蜜。《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灌顶受位」者,显教谓等觉菩萨将入妙觉之位,一切十方佛,以智水灌菩萨顶。譬如转轮圣王,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唱言:「太子已受位竟。」是名灌顶受位。又密典《秘藏记钞》以水灌顶,名甘露灌顶。《大日经疏》曰:「今如来法王,亦复如是,为令佛种不断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为顺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从此以后,一切圣众,咸所敬仰。亦知此人毕竟不退于无上菩提。定绍法王之位。」又《秘藏记》曰:「菩萨初地乃至等觉,究竟迁佛果时,诸佛以大悲水灌顶。即自行圆满,得证佛果。」如上种种微妙法音,皆是水波自然之声,无情说法,遍满国土,池水树林,悉演妙法。

  得闻如是种种声已,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上段明闻者得益。谛闻妙法,心无妄念,离诸垢染,故曰「其心清净」。「分别」者,思量识别诸事理,以妄分别为体。乃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与法也。若无我、人、众生、寿者之相,平等无差,一味无别,故曰「无诸分别」。「正直」者,方正质直,无邪无曲。《往生论注》曰:「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又《法华经》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中所谓正直,指唯说圆教之一乘妙法之本怀也。「平等」,无差别曰平等。《往生论注》曰:「平等是诸法体相。」因真如周遍于一切诸法。万法一如,故曰平等。又《论注》曰:「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是故极乐国人,得闻种种法音,其心清净,远离分别,正直无邪,毕竟得如来平等口业,故曰「平等」。又《法华科注四》曰:「平等有二:一者法等,即中道理。二者众生等,即一切众生,同得佛慧也。」盖谓:一者,平等是中道之理体,一毛一尘无非中道,故曰平等。二者,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同得佛慧,故曰平等。「善根」者,《小本》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弥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圆中钞》疏曰:「执持名号,发愿往生,方名多善根也。」《弥陀疏钞》云:「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彼土众生因闻泉流说法,如上之不可思议善根,悉皆成熟。

  「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唐译》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获得广大爱乐欢悦,而与观察相应、厌离相应。。。。(乃至)涅槃相应。」「相应」者,即契合之义。《往生论注》曰:「相应者。譬如函(匣也)盖(匣之盖也)相称也。」又《起信论》曰:「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唯有实证,方能契入离念境界。)」又《华严论》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今经云「随其所闻,与法相应」,深显弥陀本愿功德,不可思议。诸往生者,善根成熟,所闻妙法,悉能契会。蹑解起行,行起解绝。忘照同时,能所不二。智与理冥,乃至种种所闻,悉能顿契,与法相应。下云:「其愿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复表此水圆明具德,自在无碍,妙应无穷。「一一随众生意」也。极乐国土,水鸟树林,悉演妙法。色光声香,皆作佛事。耳目所对,全显本心。举足下足,咸作佛事。故于无上菩提之心,永无退转,纯是增上因缘。

  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上段乃本品之(三)十方往生者皆于宝池莲花化生。此为第二十四「莲花化生愿」之成就。「自然化生」。自然者,义寂云:「非胎藏所生育。故自然。」《会疏》曰:「非妄业所感,佛愿令然,故谓自然。」化生,见前第二十四愿注。「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清虚」见汉吴译。《魏译》为虚无。其义同。义寂曰:「非饮食所长养,故虚无。非老死所殒没,故无极。」《嘉祥疏》曰:「以神通无所不至,故无极之体。如光影,故虚无之身。」又《会疏》曰:「有而若无,纵任无碍,故名虚无之身。一得受生,无有终期,故名无极之体。」憬兴云:「虚无、无极者,无障碍故,希有故。如其次第。」意谓:无障故曰虚无。希有故称无极。诸家之释,可合参。

  不闻三途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上文为第一「国无恶道愿」,与廿八「国无不善愿」之成就。小本云:「其彿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又曰:「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论注》曰:「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经云:「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超世希有第十八

  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本品显彼土正报依报,悉皆超越世间,甚为希有。先明正报。

  「所有众生,容色微妙」。「容」者,形容,容貌。「色」者,色相。「微妙」者,精妙之极。「超世希有」者,《会疏》曰:「非有漏生灭身,故云超世。法性清净身体,故云希有。」又《往生论》偈曰:「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由上可见,所有众生皆是一清净句之流现,超越世间,故云「超世希有」。再者,悉皆莲华化生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故云「超世希有」。色相皆如,故曰「咸同一类,无差别相」。此即「身悉金色愿」、「三十二相愿」与「身无差别愿」之成就。

  又彼土众生,「皆得神通自在」,「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得不退转」,实皆远超天人。唯以他方多有天人,故随方俗,而亦有天人之名。本经《礼佛现光品》谓彼土「唯是众宝庄严,圣贤共住」。既皆是圣贤,故知实非世间之天人也。至于彼土,中所谓为人与天者,依义寂意,有念佛兼持五戒(人业)往生者,并此以次,皆所谓人也。或念佛兼十善(天业)往生者,是名天也。又地居者,人也。或在虚空者,天也。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苦乞人,在帝王边,面貌形状宁可类乎?帝王若比转轮圣王,则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转轮圣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劣。假令帝释,此第六天,虽百千倍不相类也。第六天王,若比极乐国中,菩萨声闻,光颜容色,虽万亿倍,不相及逮。

  上举喻以显彼土众生容色之超胜。共作五番譬喻校量:(一)以乞人比帝王。乞者,乞丐,讨饭求生之人,形容枯槁。人间帝王,养尊处优,形貌丰润,容颜光泽。以乞人比帝王,则丑陋甚矣。(二)以人间帝王比转轮圣王(见前注),又不如远甚。(三)以转轮王比帝释。(四)以帝释比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乃欲界六天中,顶上之天),又皆丑劣远甚,过于百千倍也。(五)但若以第六天王比极乐世界之菩萨与声闻,则「不相及逮」(不可及),过于万亿倍。极显彼国会众,光颜容色超世希有。

  所处宫殿,衣服饮食,犹如他化自在天王。

  上显彼土众生,依报超胜。衣食住三者,皆如欲界之顶第六天之天王。

  至于威德、阶位、神通变化,一切天人,不可为比,百千万亿,不可计倍。阿难应知:无量寿佛极乐国土,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

  上显正报之威德品位,超世希有。「威德」者,威神功德也。「神智洞达,威力自在」,「住正定聚」,「决证极果」,故云威德无比。「阶位」者,阶地品位。得三不退,位齐补处。故云阶位无比。「神通变化」者,经云,彼土声闻「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又一切生者,皆具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漏尽等殊胜神通。如第十愿云:「于一念顷,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实已超过二乘神通,何况天人。故云威德阶位与神变三者,一切天人,不能为比。乃至百千亿倍,甚至不可计倍之相悬殊也。

  是故末后总赞「无量寿佛极乐国土」曰:「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

  受用具足第十九

  本品名「受用具足」。故所有国人皆「形貌端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如上种种殊胜受用,悉皆具足也。是乃总显正报之身心,依报之胜福,悉皆超世希有。但本品中列显「福德无量」,衣食宫殿,悉皆「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复次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如是诸妙色身。形貌端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须,悉皆如念。

  首数句,承上品中彼土众生「容色微妙」,故云,所有众生,过去已往生者,现在生者,将来生者,皆得「如是诸妙色身。形貌端严(端正庄严)」。「如是」二字,即指上品远胜第六天王,千万亿倍也。下显受用具足。「福德无量」。《称赞净土经》曰:「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又本经《决证极果品》曰「唯受清净最上快乐」。是显福德无量也。「智慧明了」。此乃「光明慧辩愿」之所摄。愿曰「成就一切智慧」。又本经《菩萨修持品》谓彼国一切菩萨,「诸佛密藏,究竟明了」,皆「智慧明了」之意。又明者,明明白白。了者,了了分明。是为明了。密教中「如实知自心」者,智慧明了也。又「照见五蕴皆空」,亦是智慧明了也。「神通自在」者,如上品中「神通变化,一切天人,不可为比,百千万亿,不可计倍」。又《菩萨修持品》曰:「以方便智,增长了知。从本以来,安住神通。」是则「智慧明了」,达神通之本,而变化神通,自在无碍。故曰:但得本,莫愁末。根本智者,本也。种种神通,皆圣末边事。以福德无量,故感得「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又以智慧神通故,「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须,悉皆如念」。

  以下从饮食,衣服,住所三方面,明其受用具足。首明食。

  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色力增长而无便秽。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钵器」,简称钵,梵语为钵多罗。译为应器,或应量器。乃出家人盛饭食之器。「自然在前」。《汉译》曰:「满其(指钵)中百味饮食自恣。若随意则至。亦无所从来,亦无有供作者,自然化生耳。」是知钵器饮食等等,皆弥陀本愿所感。故不须造作,自然出现也。「百味饮食」。百味,指百种好味。又《大论》曰:「有人言,能以百种羹供养,是名百味。饼种数五百,其味有百,是名百味。有人言,百种药草药果,作欢喜丸,人饮食,故百味。」按菩萨之果报食与神通变化食,有无量味。彼土甘露味食,焉可思议。所谓百味者,只是顺此方习俗耳。「实无食者」。因彼土众生,莲生化生,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本无饥渴之苦,故无食者。但为意乐而食也。故「见色闻香,以意为食」,非真食也。又此妙食,具增上用,能增色力,而无便秽。复显彼土一切,悉皆超世希有。又食者「身心柔软」,于此妙味亦无贪着。本经《菩萨修持品》云「于所受用,皆无摄取」。又云:「舍离一切执着」。故「无所味着」也。食已便自然化去,欲食时随意复现。一切自在无碍。

  又此经文,正显《往生论》中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偈云:「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论注》曰:「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以佛法,以禅定,以三昧为食。永绝他食之劳。爱乐佛法味者,如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谓如食顷。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以禅定为食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嘉肴,罗列在前。眼见色,鼻闻香,身受适悦,自然饱足。食讫已化去。若(再)须(则)复现。其事(载)在经。是故言“爱乐佛法味,禅三味为食”。」

  复有众宝妙衣、冠带、璎珞,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上明衣饰受用自在。「冠」者,帽也。「带」者,衣带。「璎珞」者,印度贵人男女,编玉以悬于身为饰,名璎珞。如是衣饰皆以众宝合成,故云众宝妙衣等等。以由宝所成故,光色微妙,如《观经》云「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是故「无量光明」。又云「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是故「百千妙色」。所云百千者,盖极言其多也。又色中复放光明,如《观经》云:「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等。故知光色重重无尽,如是衣饰,具足庄严,自然在身,非因造作。

  所居舍宅,称其形色。宝网弥覆,悬诸宝铃。奇妙珍异,周遍校饰。光色晃曜,尽极严丽。楼观栏楯,堂宇房阁,广狭方圆,或大或小,或在虚空,或在平地,清净安隐,微妙快乐。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右明住所,受用具足。「舍宅」,所居之屋,俗云,宿舍住宅。「称其形色」者。《会疏》云:「形,其身大小。色,青黄等色」盖指房屋之形体与色彩相调和或舍宅之结构、大小、颜色等等,皆与住居者之形色相称。故形状称身如意,色彩悦目赏心。「宝网」者,由宝珠连缀而成之罗网。「弥覆」者,遍盖也。「悬」者,挂也。「宝铃」者,珍宝所成之风铃,随风能发微妙音声。「奇妙珍异」者,奇特、美妙、珍贵、希异。此赞网铃中诸宝之殊胜也。「周遍」者,遍及无余也。「校饰」者,《会疏》曰:「相交庄饰」,(庄饰即装饰)。「晃曜」「晃」者,光也,晖也。「曜」者,照也。如上云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映饰,故云「光色晃曜」也。「严丽」。「严」者,庄也。「丽」者,美好也。「堂宇」:「堂」者,殿也。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宇」者,屋边也,屋檐也。「房」者,住宅;又堂之中者为正室,左右为房。「阁」者,楼也。「广狭」者,宽窄也。「方圆」,方形与圆形。又凡以直线连缀者,皆摄于方。以弧线形成者,摄于圆。例如扇形,则形兼方圆也。其大小高下,「或在虚空,或在平地」。一一随人心意,随念显现。如《吴译》曰:「所居七宝舍宅,中有在虚空中者,有在地者。中有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即高。中有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即大。中有欲令舍宅在虚空者,舍宅即在虚空中。皆自然随意,在所作为。」故知彼土舍宅之形状颜色大小以及升空在地,皆一一如人之意,应念而现。又《唐译》曰:「于众生前,自然出现。人皆自谓各处其宫。」如是无量众生,则有无量宫殿,互入互容,彼此无碍,正显事事无碍法界。「清净安隐,微妙快乐」。《会疏》曰:「无五浊,故云清净。无变易,故云安稳。尘尘不思议,故云微妙。永离身心恼,故云快乐。」又按《往生论》,如是种种,悉为一清净句之所显现。故云清净。如上种种不思议受用之物,悉皆应其心念,立即显现,故曰「应念现前」。诸受用物,圆具万德,无欠无余,故曰「无不具足」。

  德风华雨第二十

  圆明具德之风,故曰德风。妙华飘聚如雨,故曰华雨。彼佛国土风花、香光咸作佛事,自然增上,不可思议。

  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

  本品显极乐世界,德风华雨之功德庄严。上段明风,次段显雨。「德风」(见《魏译》之高丽藏本。常见之龙藏本,作「得风」。德者得也,其义实同。)《吴译》曰:「亦非世间之风。亦非天上之风。都八方上下,众风中精。自然合会化生耳。不寒不热,常和调中适。甚清凉好无比也。」至于「众风中精」者,正如《首楞严经》中「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盖为性德之真风,故称为风中之精也。又《观经》曰:「八种清风,从光明出。」《吴译》中八方甚清之风,与《观经》中八种清风。所指应同。总之,彼国清风,乃「众风中精」,「从光明出」。故曰德风也。如是德风,「自然」,「徐起」。《会疏》云:「徐起,不迟不驶,适得其中。愿力灵籁,性不造作,故云自然。」(籁者,指一切孔窍机括之类。又《中华大辞典》曰:「《庄子齐物论》:人籁则比竹,地籁则众窍,天籁则人心自动,是已。」故知「愿力灵籁」者,正表弥陀本愿心力之自然功用。)

  以下分显风德。首明风鼓妙声。德风徐动,宝树宝网,演出苦、空、无常、无我、波罗蜜等等微妙法音。「苦、空、无常、无我」是四谛法中,苦谛之四相。新译为:非常、苦、空、非我。《俱舍论廿六》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又逼恼名苦。苦法迁流,名为无常。又男女一异等相,皆是虚妄不实,故曰空。综上诸解。则逼恼是苦。苦法迁流待缘而现,故非常。见有男女一异诸相,而实无有,违我所见,故曰空。既然违我所见,当然非我所主宰也。故曰无我。「波罗蜜」,见前注。

  极乐国土,水声风声,皆演妙法。《往生论》偈云:「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论注》释微妙曰:「出有而有曰微。」出有者,出三有也。《论注》又曰:「无欲故,非欲界也。地居故,非色界也。有色故,非无色界。」净土非三界所摄,出于三有,故曰出有。而有者,谓净土之有,依一乘愿海而有。离二边,超四句,出有而有故曰「微」。又云「名能开悟曰妙」。名者,五法之一,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可闻谓之名。眼可见谓之相。闻物体之名,便心浮现其相。宝树说法,不离名句,以名能令人开悟,故称为「妙」。如是微妙法音,故使闻者,能悟深远。

  又下显风送妙香。「温雅德香」。「温」者和也,善也,良也。「雅」者,正也。「德香」者,香具万德也。《会疏》曰:「温谓温和,雅谓雅正。香气适人为温,简爱染香为雅(使人离爱染之香为雅)。」又以香具万德,故能使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尘劳」,烦恼之异名,详见前注。「垢习」,烦恼之习气。「垢」乃烦恼之污秽。「习」者,习性。尘劳垢习,污染心性,驱彼众生。今为德香所薰,于是自然不起。此又是以香为佛事也。

  三明风之妙触。德风触体,自然安乐和谐,调心适意。故曰「安和调适」。其乐譬如比丘得灭尽定。「灭尽定」,又名灭尽三昧。乃灭尽六识心心所之禅定。不还果以上之圣者,入于此定;此亦「乐如漏尽愿」所摄。

  下文风吹花聚,而显妙色。飞花如雨,故称花雨。下明花雨功德。

  复吹七宝林树,飘华成聚。种种色光,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洁,如兜罗绵。足履其上,没深四指。随足举已,还复如初。过食时后,其华自没。大地清净,更雨新华。随其时节,还复周遍。与前无异,如是六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彼国德风有诸妙用:首曰吹物出音,演说妙法;次曰随风散香,闻者清净;三曰德风触身,乐同灭尽;四曰随风送花,遍满国土。风吹宝树,依花色光,自然会聚。青黄赤白,遍满其国。故经云:「飘华成聚,种种色光,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又《吴译》曰:「吹七宝树皆作五音声。以七宝树华悉覆其国中,皆散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树华因风从空散扬,供养圣众如天雨华,遍布佛土。《往生论》谓宝华布地,有二殊胜:一为妙色殊胜,飘华有序,依色成聚。青黄赤白,皆随其类。故曰「随色次第,而不杂乱。」宝花布地,如图如锦。「种种色光,遍满佛土」。是为色妙也。二者妙触殊胜。经云「柔软光洁」。「光」者,指上述之色光无量,「洁」者,指花质洁净;「柔软」者指妙触。「兜罗绵」梵语,道宣律师曰:「草木花絮也。蒲台花、柳花、白杨花、白叠花等絮是也。取细软义。」「履」者,蹈也。「没」者,下沉。足蹈花上,其触柔软,如蹈兜罗绵。足入花中,下深四指。举足出花,花即平整如初。故曰:「随足举已,还复如初。」

  下明六反雨花,亦即《阿弥陀经》「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之义。六时者,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与后夜也。晨朝雨花,「过食时后其花自没,大地清净,更雨新华」。「食时」者,正食之时,即日中之午时。《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斋食时不得过中午。」是表晨朝所散之花,当日过中,则于地上自然化去,大地清净如初。于是空中更雨新花。如是随此六时,花降花化,循还往复,故云「随其时节,还复周遍」。「还复」者,循还与反复也。「周遍」者,遍满其国也。「与前无异,如是六反」。六反者,六度也,即小本之六时雨花。至于极乐国土而言昼夜者,只是顺此方之习俗。如《要解》云:「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又《疏钞》曰:「彼土既无须弥,又无日月。常明不昏,昼夜无辨。唯以华开鸟鸣而为昼,华合鸟栖而为夜也。」又慈恩《弥陀通赞》曰:「华开金沼,化生(指莲池化生之人)为天曙之情。鸟宿琼林,菩萨作时昏之想。」诸说皆同旨。又《圆中钞》更进一解曰:「以花开鸟鸣为晓,莲合鸟栖为夜,窃恐犹是凡圣同居净土气分,与秽土将忘未忘之间。以众生生者,多带业往生故。若上之三土,则无此相也。」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本品显阿弥陀佛国中宝莲,一一有微妙色光,一一光中又现千亿佛,一一佛说妙法,安立无量众生,如是重重无尽不可思议功德。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复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映饰珍奇,明曜日月。彼莲华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文中首明宝莲,次明莲光中佛。于宝莲中,又含六义:一者,莲花周遍国中。二者莲叶数量,一一华有百千亿叶。三者光色无量。莲花本体,即是光明。故曰「其华光明」。又莲华色类无量。青、白、玄、黄、朱、紫,此六为例,以摄无量。青色之莲,放青色光。白色之莲,放白色光。玄黄诸莲,亦各放其本色之光。故云「光色亦然」。四者,妙宝庄严。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庄严莲花。诸宝皆是奇珍,故曰「珍奇」。此诸妙宝放无量光,光具众色,色复生光。互映互饰。故云「映饰」。明超日月,故云「明曜日月」。如《观经》云:「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五者宝莲之量,从半由旬,至百千由旬。六者莲放妙光。「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百千亿者,是以数量表无量也。言三十六者,未见前人注释,愚意以为极乐四土各有九品,故云三十六,指国中品数也。一一品有百千亿莲。(以百千亿表一极大之数),一一莲光如其色。故有三十六百千亿光。一莲摄尽一切莲。故云「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但三十六品仍只大略之数,实则无量品,故可云一一莲出无量光也。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上明莲光中佛,此亦有四:一者,光中佛数。「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二者佛相。「身色紫金,相好殊特」。「紫金」者,紫磨真金也。「相好」者,《观经》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故云「殊特」。三者,光所现佛,亦复放光。「又放百千光明」。四者,佛说妙法。「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又此法益殊胜,「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以上深显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不可思议法界。佛界中莲,从佛心生,莲花放光,光现多佛,佛复放光,说法度生。深显重重无尽。又应着眼,如是境界,非仅示现妙相而已,而实具有无边妙用。说微妙法,安立众生于佛正道。正是真实之利也。故知此皆真实智慧之所开显,悉是真实之际,无为法身。

  《会疏》曰:「凡西方净土。以莲华为佛事,故亦名莲华藏世界。《小本》、《观经》盛说之。今经(指魏译本)亦以此结依正庄严。当知上诸庄严中,亦可有此不思议事。」此意甚是。前诸品中,亦多显示,但应了知,极乐举体是事事无碍不可思议法界。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本品总结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境智冥合。因果如如。诸往生者,内无取舍分别,故外感远离分别之境。无分别故,清净平等。故唯受最上快乐,住正定聚,决证极果。弥陀本愿,究竟圆满。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昼夜之象,亦无岁月劫数之名,复无住着家室。于一切处,既无标式名号,亦无取舍分别。唯受清净最上快乐。

  上段首明无分别之境相,次明无分别之心念。

  「无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昼夜之象」。按五种原译:汉吴两译谓极乐日月处空。《魏译》不言有无。《唐译》、《宋译》均直言无有日月。《弥陀疏钞》曰:「若和会之,当是日月虽存,以佛及圣众光明掩映,与无同(同于无日月)耳。而以理揆之,无者为正。何者忉利以上,尚不假日月为明,何况极乐。」按莲池大师之意,依理而言,以无有日月为正宗。故今经取唐宋两译之文,直言无有日月,与莲池大师同旨。因忉利天以上诸天,皆不赖日月,何况极乐世界耶?又《汉译》曰:「无量清净佛(即阿弥陀佛)顶中光明极大明。其日月星辰,皆在虚空中住止,亦不复回转运行,亦无有精光,其明皆蔽不复现。」此正符莲师所和会之说,彼土日月之光在圣众光中,掩蔽不现。如经云「日月火珠皆匿曜」。又如本经《礼佛现光品》曰:「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菩萨光明,尚皆隐蔽,何况日月星辰等等耶?是故彼土「无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昼夜之象」,唯是常明不昏,无有昼夜。

  「亦无岁月劫数之名」。就此土言之,其所以有昼夜年月与劫数者,因地球、月、日、星云等等皆在运动。自转与公转,遂有昼夜一月一年一劫等等,而岁月迁流。今据《汉译》,彼土「日月星辰皆在虚空中住止,亦不复回转运行。」是表彼土纵有日月星辰等,而无运转相,故无昼夜之别。时间无迁逝,故「无岁月劫数之名」。但以顺余方故,始言岁月。(故知时间生于动。动之本,生于念;妄念相继,故有时间。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氏谓,时间只是由于人的幻觉,与此相通。)

  「复无住着家室」,亦非定言无有舍宅也。如前《受用具足品》云:「所居舍宅」,「尽极严丽」,「或在虚空,或在平地。」足证非定无舍宅也。今言「无」者,盖指不着家室之相也。极乐会众,所闻皆是无我之声,闻即相应。其心清净,无诸分别。既无有我,何有我之家室。故于所居舍宅,无有执着。故云「复无住着家室」也。复因人皆无我,故一切皆无须「标式名号」。上显境无分别。而此妙境,正由于离「取舍分别」之智心也。心净则土净。心离分别,则境亦无分别矣。此心此境,本无分别。境智一如,绝诸尘垢。故云:「唯受清净最上快乐」。如《称赞净土经》曰:「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上文乃弥陀第廿九「住正定聚愿」,及第十二「定成正觉愿」之成就。此实为弥陀全部本怀之鹄的,无量妙行之圣果,智悲方便之极则,度生大愿之究竟也。文中有正定、邪定与不定三聚。聚者,类聚也。此三聚之说,通见于小乘及大乘经论,但内容差异甚大。小乘如《俱舍论》谓:初果及其以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余者,介于上二聚之间,是为不定聚。大乘中三聚之义,复有多类:(一)《智度论四十五》曰:「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恶道。三者不定。」(二)《释大衍论一》云:「有其三种:一者,十信前,名邪定聚。不信业果报故。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十地)名正定聚。不退位故。十信名不定聚,或进或退,未决定故。(《大乘起信论》同此)。二者,十信前并十信,名邪定。大觉果,名正定。三贤十圣,名不定。三者,十信前,名邪定。十圣,名正定。十信三贤,名不定。」诸说不同。小乘以初果及其以上为正定。大乘或以必入涅槃,或以三贤以上,或以十地以上,或唯以大觉佛果为正定。

  至于今经所云彼土众生,皆住正定聚者,净影云:「位分不退,名为正定。莫问大乘小乘众生,生彼国者,皆住正定。」望西同之,并云:「一切善恶凡夫,乘佛愿力,生彼国者,处不退故。是名正定。」又憬兴云:「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定趣善行,定生善遗,定行六度,定得解脱,故唯有正定聚而无余二也。」《会疏》同之。又《甄解》宗善导意,释曰:「《释摩诃衍论》所谓正定聚,从佛果至十地三贤,皆名正定聚。净土正定聚亦然。或现十地三贤等。其体必至灭度。但是一涅槃界之示现差别耳。约一法句,则十地三贤当相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甄解》之说,深显经意。盖谓净土之主伴皆是大乘,故皆住于正定聚。至于示现十地三贤,其体必入涅槃,当相即是法身。故于「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句下,紧接「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往生之人,皆入正定之聚,决定成佛,极显弥陀大愿,不可思议。

  本品会集魏唐宋三译。文曰:「若已生,若当生,(若当生见唐宋二译),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弥显弥陀大愿之深广。是则不但已生极乐者,住正定聚,必证菩提。乃至现在当来一切将生极乐之人,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能与弥陀本誓相应者,虽居秽土,仍是具缚凡夫,但亦已住于正定之聚,决证菩提。是诚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绝待圆融,究竟方便也。又《唐译》曰:「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盖谓当生极乐者,皆悉建立往生之正因。依此正因,必得往生之果。必然一生补佛。故曰「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彼邪定聚及不定聚之人,则不能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故云「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又唐善导大师深入经藏,明正定聚益,通此彼二土。(谓弥陀「入正定聚」大愿之益,通显于彼土极乐与此土娑婆。)《甄解》曰:「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显益。」又曰:「若为现生密益者,今家(善导)不共义也。」可见《甄解》极赞善导大师所说,当生之人,虽身在娑婆,已获入正定聚之密益,为殊胜不共之妙义。所谓密益,盖指冥得此益也。又《小本》亦有与此相呼应之经文,经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表现在当来一切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之人,皆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可见不退转之胜益,亦复通于彼此二土,与今经文同一玄旨。阿弥陀佛大愿大力,不可思议。

  专论极乐依正庄严之经文至第廿二品,告一段落。此下即为「十方佛赞」,「三辈往生」。。。。等。《无量寿经起信论》会结前之经义,消归自心。论曰:「如上种种庄严,种种佛事,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水中月,如画所现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随众生心而出现故。当知一切众生所有神力,本与如来无二无别。特无大愿大行,发起胜因。不觉不知,沉沦永劫。若能一念回光,方知家业具在。如入宝山,取之无尽。如游香国,触处蒙薰。要须亲到方休,慎勿半途而废。」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本品(一)初明十方佛赞。(二)次明佛赞深意。(三)末明一念净信不可思议功德。

  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

  (一)首标东方,顺世俗故,日出东方。东方世界,数如恒河之沙。一一界中各有恒河沙数之佛。一一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广长舌相」乃卅二相之一。舌广而长,柔软红薄,出口能覆面至发际。《圆中钞》蘧庵师曰:「出广长舌,表无虚妄。无量劫来,口离四过,故感此相。」又《钞》曰:「惟世尊多劫实语,故舌相广长,超异常人。然有常相、现相不同。若常相者,缩之虽常在口,伸之则能覆面,上至发际。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若夫现相,又有大小不同。」如《阿弥陀经》曰:「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经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即殊胜之「现相」。此经大小二本相校,大本末言「遍覆」,而言「放无量光」。故知舌相即是此光,此光即是舌相,无二无别。今言「放无量光」,故知法音所被,当不止三千大千世界。又《圆中钞》继云:「《法华》言高而不言广。故曰上至梵世。此经言广,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要知二经,大小相齐。但文互略,故各举一边。悉是表无虚妄。现此以敦闻者之信耳。又义,《法华》明竖出三界,故但言高。此经明横出三界,故但言广。若即竖而横,即横而竖,文虽互略,义必相齐。」钞义精妙,启人深信。

  又慈恩师云:「佛之舌相,证小,则覆面门,以至发际。今覆大千,证大事也。」又云:「菩萨得覆面舌相,故其言无二,悉真实故。则覆面之舌,已无妄语,况覆大千乎!」。是故我等,于佛之所赞,应生实信。

  「说诚实言」。说至诚无妄,真实不虚之言。《弥陀疏钞》曰:「诚实,明必可信。以诚则真恳无伪。实则审谛不虚。所谓狮子吼,无畏说,千圣复起不能易,万世守之则为楷者也。」又云:「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于是。」故知诸佛所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乃极真极实之言,千佛出世不能改易,万代遵守不可违失。纯是真实,无有虚妄。是故我等咸当谛信,慎莫怀疑。「不可思议功德」,见前第十一品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下复举十方恒沙诸佛,亦复如是称赞弥陀。《会疏》曰:「虽诸佛所证,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弥陀不共妙法,故诸佛让德,而令归一佛。是第十七愿成就也。」意谓,佛佛道同,所证平等,无有高下。但念佛往生法门,乃弥陀不共之妙法。故其利益,亦是不共。是故诸佛推让其德,欲显一切诸佛无边功德,悉归弥陀一佛。欲令十方众生,悉入弥陀愿海,往生极乐世界。此正显弥陀本愿第十七「诸佛称叹愿」之成就。十方佛赞,始能名闻十方,普摄无边众生,会归极乐也。

  何似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二)上表诸佛赞叹之本因。盖欲众生闻名生信,发愿求生,悉证无上菩提也。《会疏》曰:「是则第十八愿成就。一部宗归,唯在于斯。所以者何?虽四十八愿皆殊胜,以念彿往生为最要。虽一一成就皆难思,而此成就为不共,故诸佛赞叹。」「闻彼佛名」者,《教行信证》曰:「言闻者,众生闻佛愿生起本末,无有疑心,是曰闻也。」闻名得福,故能生净信之心。「清净心」者,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胜鬘宝窟上》曰:「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忆念受持」。「受」者,信受。「持」者,坚持。「忆」者,忆佛功德,「念」者,念佛名号。「归依」者,谓身心归向,依止不舍。「供养」者,《玄赞》曰:「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所言「财行」,指二种供养:一财供养。指香花、饮食、汤药、财物、头目脑髓、大地山河等等器物。二法供养。如说修行,以为供养。《弥陀疏钞》曰:「清凉大师云:“高齐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诏。谓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即本经「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之旨。《疏钞》云:「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终无再住阎浮之法。此策发信心,最为切要也。」

  (三)特标「一念净信」,「至心愿生」,亦普随愿得生之不可思议功德。「一念」者,《会疏》曰:「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又《教行信证》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获得金刚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一者冥众护持益,(乃至)十者,入正定聚益也。」(以上明「一念」,以下明「净信」。)又《弥陀疏钞》曰:「信即心净。《成唯识论》云:“信者,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何言心净,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明亦甚矣。」是故《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曰:「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又《要解》曰:「唯有大智,方能谛信。」《安乐集》依《论注》立三心。一者淳心,信心深厚也。二者一心,信心纯一也。三者相续心,信心相续不杂余念也。并曰:「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综观诸经论:《疏纱》谓「信即心净」《鼓音经》谓能信如是之事者,不可思议。《要解》谓信即大智。《安乐集》谓「具此三心(信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皆明净信极为可贵。今经复冠以「一念」,而为「一念净信」,当知此之信心,则在百尺竿头又进一步,非思量所能及。禅宗四祖《信心铭》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正与此一味。《会疏》谓为「往生正因」。《教行信证》称为「清净报土真因」;并谓一念即一心,(《止观五》曰:「一心具十法界。」故知一心者,乃万有之实体,亦即真如也。)复称为金刚真心,皆能开人心目。兹不多赘,以免蛇足。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至心」即《观经》中之至诚心。《四帖疏》曰:「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指恶性牢固)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回向」者,以自身一切所修之善根,向于众生,又向于佛道也。下云「愿生彼国」者,乃回自身之信行而趣向往生也。亦即《观经》三心中之回向发愿心。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会疏》曰:「凡就回向,有自力回向,有他力回向。如回自因行,趣向来果,是为自力。专投佛愿,不用自策励,是名他力。是非凡情回向,故亦名不回向。(不依自力,专靠他力,如是之回向非凡情所能知,故称之为不回向。)《大品般若》云:“菩萨如是回向,则不堕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何以故?是菩萨不贪着回向故。是名无上回向。”(凡情目之为不回向,实则无上回向)」盖净土是他力法门,弥陀六字洪名与一乘愿海均是他力。今依靠佛愿,回向,往生,是为无上回向。是故能生一念净信,将所有善根,至诚回向,则「随愿皆生」。如《会疏》所开示:「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也。又《要解》云:「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中日两国大德,万里同风,同以信愿为往生之主因,皆是人天眼目。又《弥陀疏钞》亦曰:「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修净业者,于本经之「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与《小本》之「信愿持名」,实应刻骨铭心,不可暂忽。

  又《无量寿经起信论》亦明「一念」与「至心回向」之旨。论曰:「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行者诚能一念信入,何须更论种种功勋。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唯此一念,亦无二念。《大智度论》云:“行般若波罗蜜者,一念能散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一念之力,不可思议。如是念佛,即心是佛,即佛是心,非内非外,无缚无脱。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竟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乃至离即离非,顿入如来大光明藏。」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前品十方佛赞,乃「诸佛称叹愿」之成就。盖欲十方众生,闻名发心,忆念受持,而随愿得生也。今品则论往生者因行之类次。盖以凡夫闻名后,信愿有深浅,发心有大小,持诵有多少,修习有勤惰种种之不同。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别,福德因缘亦复各有殊异。人人自别,各各不同。故知十方众生往生者无量,其品类亦无有量。世尊乃于无量不同之中,粗标大类,于本经中分为上中下三辈,是为至略者也。三辈各有三,则为九,是则《观经》中之九品也。九品各含九,则为八十一。如是辗转推演,实是无量。今于无量辈中,总括为三辈。其往生后品位虽悬殊,若论其能往生之主因,莫不由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盖此正本经之纲宗,往生极乐之关键。

  三辈往生,乃我侪凡夫得生净土之类别。其愿行功德,是我辈企求往生者之轨范。若真志求往生,则当依之,犹如明鉴,时时对照,思欲类及。当知净宗称为易行道者,是与余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门相较而言也。唯此独易,故称易行。若论其实,如本品所明,则知往生,亦非易事。倘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一向专念,而欲往生,无有是处。敬祈当世行人,慎莫初闻净宗易行,便生轻慢。信心虚浮,志愿弛缓。口谈净业,心恋尘缘。如是求生,当待驴年。

  又本经三辈与《观经》九品,是否相配,古说不一。论为同者,有昙鸾诸师。昙鸾师《略论》云:「生安乐土者,《无量寿经》中唯有三辈上、中、下。《无量寿观经》中,一品分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为九品。」又《净影疏》曰:「十方世界,诸人民,愿生彼国,凡有三辈。总以标举,如《观经》中,粗分为三,细分为九。」又嘉祥《观经疏》云:「《无量寿经》但明三辈。此(指《观经》)中开三辈为九辈。三辈者,谓上中下也。九辈者,于上品有三,中下亦三,故成九辈也。」又憬兴曰:「今即合彼(《观经》)九品,为此(本经)三辈,故其义无异。」又莲池曰:「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又天台《观经疏》谓「此经(《观经》)九品,为令识位高下,即大本三辈也。」

  至于主张两经相异者,则灵芝、孤山等诸师。灵芝师谓三辈止对《观经》之上品,不摄余六品,因《观经》之中品及下品,皆未发菩提心也。孤山稍广,谓此之三辈只摄彼之上品与中品,不摄下三品,因本经中三辈往生者,皆是善人,而彼《观经》中之下三品,皆是恶人,临终忏悔,念佛得生也。是故诸师皆谓两经不能相配也。

  莲池大师于《疏钞》中,会通上之异说。《疏钞》曰:「《草庵辅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乃约位次相同,不约因行而言。则孤山、灵芝,皆不违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约位次,则辈品正同。二师唯约行因,则止齐中上。各有所据,取义不同,故不违也。”克实而论,则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恶人即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上之会通,甚契法要。盖天台等主张两经相配者,乃着眼于往生后之阶位,而未论及其因地之行持。灵芝诸师指为异者,乃专就因地行持,乃就曾否早发菩提心与平日之善恶而言。则《观经》之下三品,不能齐于本经之下辈矣。莲师末后曰:「始恶不妨终善」,深契圣心。恶人临终如能忏悔发心,至心念佛,则恶人已成善人。故亦蒙佛摄受,随愿往生。故莲池大师曰:「岂不贤圣同科」,同登极乐也。由上可见,此经三辈,彼经九品,实相配合,不容或疑也。又《报恩论》曰:「此经上辈当(当者,配合之义)出家。中下二辈当(同上)在家。乃从其多数,粗举大凡。故云“凡有三辈”。《观经》就此大凡,略开为九。而又极其优降,以括无量行因之不齐。」此论极好。《观经》中,上上品往生者,弹指往生,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法忍。须臾历事诸佛。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乃三辈中极优者也。下下品乃五逆十恶,地狱相现,临终忏悔,十念往生者,乃下辈中最下者也。《观经》明其最优,兼指最下,故谓「极其优降」。二经乍看似异,而实旨正同也。

  次分述三辈。首明上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经中上辈往生是否凡夫有分,乃净宗一大问题。古德有谓是乃菩萨之行。(如谓上上品须四地至七地之菩萨,上中品须初地至四地之菩萨,余可例推。中品中生及以下,才是凡夫所能达。)若如是者,则弥陀大愿之无上,西方莲国之独妙,持名法门之易行,往生妙法之殊胜,皆成戏论。直使不可思议之净宗妙法,亦复成为可思议之法矣。故此实为净宗之关键,前于本解(贰)概要中,虽略论一二,未尽其旨,试更详之。

  古说之非,幸得唐善导大师,广引经论,力破旧说。大师于所着《四帖疏》中论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古师谓下辈是大乘始学凡夫)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疏中复引《观经》十则,以证其说。兹不具录。大师直示,极乐九品莲台,均是浊世凡夫往生之位。唯因世间遇缘有大乘小乘之差异,故往生后有上辈中辈之不同。净宗乃最极圆顿之教,大根大器之凡夫,若能信受,圆解圆修,则与常人日劫相倍。(圆人修一日,等于常人修一劫。)故能一生功圆,迳登上品也。

  现就本经,兼采余论,以明三辈往生,实为凡夫,兼及圣人。经中《必成正觉品》偈曰:「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首四句明大愿之由,乃欲令一切长夜冥昧之众生,离诸忧悲苦恼,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故知所欲普济者,实为长夜忧恼,待生善根之具缚凡夫也。继四句偈,明普济之法。众生闻名,来生我刹。此诸众生,亦即长夜忧恼中之群生。是故善导师曰:三辈九品,总是为「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也。末二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可见忧恼凡夫,一登彼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圆满具足。下更云:「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是表诸往生者,华开见佛,身心顿净。智慧猛利,大悲无量,自觉觉他,成就菩提。是皆阿弥陀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故能令长夜忧恼之凡夫,智慧清净,身心如佛。由是可见此土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辈往生,得无生忍,又何足异。法藏比丘以偈颂愿,首句即是「我建超世志」。此正超世之处。安得守十方之常规,以论极乐之品位耶?

  又《无量寿经钞》曰:「憬兴明许三辈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释云:“一、凡小往生。二、大圣往生。”言凡小者,指三辈。」又《游心安乐道》曰:「又四十八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更据本品开口便道曰:「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经中三辈,只是十方之诸天人民,未言菩萨声闻。故知三辈所指,首在凡夫。但经中亦兼为圣人,如《菩萨往生品》中,十方世界诸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舍家」者,出家也。「弃欲」,离欲也。「而作沙门」者,为僧也。《毗婆沙论》云:「家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又玄恽师云:「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甚难,如陆地行船。然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等。今身心俱出家。故云“舍家弃欲”。」又《无量寿经起信论》云:「一切众生由爱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国土。舍家弃欲,爱渴净故,国土亦净。《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志性好游诸佛国土,应远离居家。”故知出家为净土正因,以远离不净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唐海东元晓师于《游心安乐道》曰:「无量寿经,说三辈因。上辈之中说有五句。一者舍家离欲而作沙门。此显发起正因方便。二者发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专念彼佛,是明修观。四者作诸功德,是明起行。此观及行为助满业。(元晓师以念佛为助业,此说未稳,前已于明宗章辩之,兹不赘。)五者愿生彼国,此一是愿,前四是行。行愿和合,乃得生故。」

  上《起信论》以出家为净土正因。元晓师以出家为显发正因之方便。两说稍异,而后说较稳。若兼究《观经》,则上三品未言出家,中品上生言「修行诸戒」。中品中生,言「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该经九品中唯此二品,确指出家。但本经反之。上辈言出家,中辈则谓「不能行作沙门」。盖以众生机缘无量差异,因地修行万别千殊,人人有异,各各不同。概括而粗分辈品,略显位次。窃思应病与药,随机说法,故未可拘于一格,死于句下。窃计无量寿会上,阿难当机,并有大比丘万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如是出家大德,皆应上辈往生。且以本经乃净土第一经,所示乃正宗典范,出家修行得上辈生,乃合常情。佛故契此因缘,而说上辈生者,出家弃欲,而作沙门也。至于《观经》,则大异于是,当机者实为韦提希夫人。阿难、目连侍佛左右,释梵诸天,虚空雨花。会中唯阿难、目连为大权示现之比丘,余无出家之众。于此会上当机闻法并上辈往生者,主要是韦提希夫人等在家人。故佛应其机缘,于上品生中,皆未言出家也。又《观经》曰:「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可见《观经》会上,当机之众纯是大乘根器,又皆是在家发心。如是诸人,定可上辈往生。且韦提希夫人悟无生法忍于现世,必是上品上生极乐佛土。韦提希乃在家妇女,现生得忍,上品往生。足证上辈生者,不限于出家之众。复显净宗妙法破尽规格,至极圆顿,不可思议。

  又《报恩论》中曰:「刘遗民三度见佛,衣覆手摩,自当上品。非出家也。而凡莲宗诸祖,及维摩、贤护等,一切缁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晋代刘遗民,与庐山远公同会念佛者也。往生在远公前。远公临终,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又见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皆在侧。前揖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刘遗民生前三度见佛,逝后随佛来迎远公。是则居士上品生之又一证例也。《华严》中,善财参五十三善知识。在家人实居多数。密宗中噶居派祖师为居士,因祖师是白衣,故俗称白教。维摩居士乃金粟如来示现。贤护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萨,为本经菩萨众中上首,故未可但从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别。本经谓上辈生者,出家弃欲。《观经》上品不言出家。韦提希夫人是在家女人,得上品生。五百侍女亦上品生。两经并不相违。盖韦提希夫人已是心出家也。例如我国南方以米为主食,北方则以面粉为主食。米麦虽异,但其能作为主食则一也。是故上品往生,心出家之在家人亦能也。次如《观经》中上品,中中品是出家人,《无量寿经》则谓在家人亦可也。两经合参易明真实之义。是故应善体圣心,切莫死执文句。「舍家弃欲」,应着重于心出家,则此两经,并无二旨。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此为全经之纲宗。已详论于明宗章矣。《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本注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其旨同也。信愿即《观经》中之三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据《四帖疏》意,一、至诚心者,真实心也。二、深心者,深信心也。深信有二: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三、回向发愿心者,从真实深信心中,以所修一切善根回向,愿生彼国也。由上可见《要解》所谓之信愿,即《观经》之三心。《观经》之三心,即本经中菩提心。故知今经之「发菩提心」,即《弥陀要解》之信愿。又「一向专念」即持名也。由于阿弥陀经大小二本,原是一经。是以两者之宗,实应一旨也。

  「发菩提心」已详述于明宗章中,兹不多赘。谨再从《安乐集》中论菩提心部份录取数则,以便参会。《安乐集》一度佚失,乃道绰大师所撰。所论甚为精要。下节录原文,并稍注释,浅申其意。

  道绰大师于发菩提心有四番议论。第一,显菩提心之功用。《安乐集》云:「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

  兹粗释云:首引《大经》,以明功用。《大经》者,《无量寿经》,净影、道绰、善导诸家称之为大经,天台称之为大本。此菩提心实为往生净土之源。「源」者,本也。故知,若不发此心,纵然勤修,亦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不能往生也。「云何」以下,申明其义。盖菩提者,觉也。无上觉即佛也。是故菩提即无上佛道之名。「发心作佛」即发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心。盖能发如是心者,本来是佛。此「作佛」之「心」,即本来是佛之心。故下复云。此心「广大」,竖穷三际,横遍十虚也。「究竟」。究极真际,穷尽法源也。「长远」。明寂真常,永离生灭也。「普备」,具足一切,无欠无余也。如是之心,功德不可思议。若能一发此心,便能倾尽无始以来生死与诸有沉沦。更以功德回向菩提,定能上证佛果。所有功德,决不唐捐,无有损失与消灭。道绰大师此语,直截道出菩提心之功用,超出情见,微妙难思。兹引密宗《菩提心论》以为佐证。论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菩提心之功用,焉可思议。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体道本,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释曰:第二明菩提之名与体,分就法报化三身而论。法身菩提,即是真如、实相与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此即禅宗六祖于闻「无住生心」,豁然大悟时,所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也。又「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即「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因本自具足,故不假修成也。五祖闻之,便授衣钵,立为第六代祖。并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惠能大师当时尚未剃度,只是庙中一苦工。一发此心,顿登祖位。正可为《菩提心论》中「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之事证。菩提心,迥出凡情,功用难思。如是心性,名为法身。是佛道之本体,名为菩提。下明报身。法身本具,乃性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故备修万行,功德庄严,得报身佛果。报身圆明具德,通达无碍。故曰「圆通无碍」,名为报身菩提。从报身流现化身。随机化现,妙用无穷。故曰「益物圆通」,名为化身菩提。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又据《净土论》(即《往生论》)云:今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即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释曰:发心有异者,谓有两类。初者,行者于因地中,具发以下之三种心。一者,须识有无,与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自性本净,已见前注,兹不赘。至于「识达有无」,实为悟心之玄关。「无」者,即《心经》中,从无眼耳,乃至无智亦无得,一连串之无字也。又即《大涅槃经》云:「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推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此乃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亦即永明大师愿于无量劫,剥皮为纸,折骨为笔,用血为墨以书此文,用报慈恩者也。无明本无,枝叶何有,达妄本空,真性自显。此即知无之要义也。至于「知有」者,宗门常曰:「必须知有始得。」又傅大士《心王铭》曰:「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铭中以譬喻,明当人各各自有心王。决定是有,应物随情,发挥妙用,但不见其形。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知有者,即是知有此佛性。《心灯录》云:「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若不知有,总是虚妄。」上释知无与知有,以明「识达有无」。又「识达」,谓识心达本。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此正相当于《大乘起信论》中之直心。直心者,正念真如法也。二者,「缘修万行」相当于该论之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慈悲为本」,相当于彼之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是以此之三种发心,正《起信论》之三心。「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知发如是之心,即是发大菩提心也。

  次者引《净土论》,谓菩提心,即愿成佛度生,摄取众生往生净土之心。此心初看似较前心易于发起。实亦不然。盖以净土往生法门,实为难信之法,信心未生,何能发心。如《阿弥陀经》云:十方诸佛,称赞本师,于五浊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本经《独留此经品》曰:「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明能信净土,实是一切世间难中之难。于此难信能信,斯即大智。顺此信心,发成佛度生同登净土之愿,即是发菩提心也。但能真实信受,自然能发如上之心。是又为净宗之殊胜方便。如《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是以念佛之人,必宜早生信愿,是即发菩提心也。

  「第四,问答解释者。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释曰:有人根据《诸法无行经》中所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可得。此求者乃远离于菩提,如天与地之相隔远。既然如此,今何云,修万行,能得菩提之果,而成佛耶?以下作答。

  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释曰:菩提真正之本体,契理,则无一切相。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行人若作相以求,意存菩提之果,与求菩提之法,此均是法执,即是作相。自离于理体之实际,故云「不当理实」。此人则远离于菩提也。

  「今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今祈(求也)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释曰:不行而行,即无求而求。虽知理体无求,菩提无得,仍备修万行,以感菩提,妙契中道,故能相感而相契也。

  次者,《安乐集》依《净土论》指出,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先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释曰:三种相违之法,即文中:一,「我心贪着自身」。二,「无安众生心」。三,「恭敬供养自身心」。此三者必须远离也。

  《安乐集》续云:「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以上所论违菩提门与随顺菩提门,正显发心违顺之异。凡已发菩提心修习净业者,应常体究,切莫自违菩提门,违失本愿,自障往生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2-4 13: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第三卷》

摘自《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弥陀要解》云:「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又云「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又《圆中钞》云:「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又「若执持名号,不问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捷至径之法门也。」又「称名之法,不择贤愚,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至广之法门也。」又《游心安乐道》云:「诸佛名号,总万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总念万德。」又「无始恶业,从妄心生;念佛功德,从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暂起,妄念即除。如日始生,众暗悉除。」又《安乐集》引证《观佛三昧经》云:「佛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栴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华果,发狂而死。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冒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众罪。言栴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成办也。」又《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途之厄。命终之后,皆得往生彼佛刹土。」又《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又《净修捷要》赞念佛法门云:「六字统摄万法,一门即是普门。全事即理,全妄归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广学原为深入,专修即是总持。声声唤醒自己,念念不离本尊。」又云:「无量光寿,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又《无量寿起信论》云:「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每日或千声,或万声,或十万声。从少至多,由散入定。随其念力,俱可往生。」又《安乐集》云:「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现世行人,实应谛信此说,不必先求离相,但当老实持名。「依相专至,无不往生」。此实为众生度生死海之指南针也。

  上广引经论,以明持名念佛殊胜利益。至于持念而云专念,更云一向专念者,如《观念法门》所云:「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问:五种因缘(指五念门),皆是净业。何特于念佛行,专置一向之言耶?答,此有三义:一、谓诸行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二、为助念佛之正业,而说诸行之助业。三、以念佛而为正,以诸行而为傍。故云一向也。」下释其义。「一向专念」,有下三义:一者,废舍余行,专立念佛。单提一句佛号,一门深入,不杂他法。诸行俱废,唯立念佛名号一法。是名一向专念。二者,唯以念佛为正业。为助此正业,而修诸行。念佛为主,余行为助。主摄诸助,助随于主。主助圆融,同入弥陀一乘愿海。故亦名一向专念也。三者,以念佛为正,余行为傍。正傍有别,主次分明。一向念佛为主,虽不舍余修,仍可名为一向专念也。此论甚妥。是以念佛行人,莫不兼修礼拜、作愿、回向等念门也。

  依据上说,则念佛之人,或兼持往生、大悲、准提等咒,或兼持诵《心经》或《金刚经》等等,只须主助分明,念佛绵密,亦皆不违于一向专念也。《无量寿起信论》更彰此旨。论曰:「行者既发菩提心,当修菩萨行。于世出世间,所有一毫之善,乃至无边功德,悉以深心至诚心,回向极乐。亦得名为一向专念。不必弃舍百为,乃名专念。以佛性遍一切处。有弃有舍,不名念佛故。」此论甚契时机,当前世人,世事繁多,颇难摒除净尽,终日念佛。但能深信切愿,求生净土。事来便做,事去即念。世法本无碍于佛法,何况更以世出世间,一切善行,以至诚心,回向极乐。故亦名一向专念。据《起信论》,兼行世善,尚得名为一向专念,更何况兼修余出世法。例如:蕅益大师《梵室偶谈》云:「又禅者欲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但具信愿,则参禅即净土行也。」又大师曾掩关结坛,持往生咒,求生净土,并作长偈为誓。偈云:「我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心,然臂香三柱,结一七净坛,专持往生咒,唯除食睡时。以此功德力,求决生安养。」足证但具往生信愿,则参禅持咒皆净土行也。又着《弥陀圆中钞》之幽溪大师,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临终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唱经题者再,泊然而寂。如是则修忏持经均是净土行也。由是可知发菩提心,持佛名号,虽兼修余法,亦得名为一向专念,亦得往生。但多门兼修,总未若一门深入。一心专至,称念弥陀,则易使熟处变生,生处变熟。盖爱染贪着,是众生之熟处。菩提正念,是众生之生(生疏)处。生处转熟,方有可能于临终苦迫之际,提得起这一句佛号,感佛接引,而得往生也。是故善导大师示曰:「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念者,百中希(稀)得一二,千中希(稀)得三四。」

  总之持名念佛,是诸佛本怀,究竟方便,径中之径。此诚为万古不移之论。因人临终,万苦交迫,除持名外,余行难起。如《观经》云:五逆十恶之人,应堕恶道。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指观想)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经云临终不能观佛,但仍能念佛名号,是显持名之法,实为至易也。临终易念,因得往生,是为至稳也。「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是为至顿也。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念即得往生,带业凡夫,顿齐补处,是为至圆也。持名妙法即至简易稳妥,又复最极圆顿。是故十方如来同赞,千经万论共指,世之行人,实应速发大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因上二者,不可分割。发菩提心,信也,愿也。一向专念,行也。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由此执持名号,乃为正行。」意谓无上菩提心,乃修净土者之指南针。航海者,赖指南针以定方向。欲出生死苦海,直登极乐彼岸者,则赖菩提心以为导引。故知「发菩提心」者,修净业者,必不可少也。又由此菩提心,而持名号,乃为正行。是谓,苟无菩提心,虽持名号,亦非正行也。如《弥陀要解》云:「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反之,虽发菩提心,但无求生净土之愿行,另修他门,则非净土之机,亦不得往生。是故经中,三辈往生,俱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盖此实为三辈往生必备之正因。

  「修诸功德」。见弥陀第十九「闻名发心愿」。愿曰:「闻我名号,发菩提心。奉行六波罗蜜。」又《汉译》(《吴译》同之)曰:「其最上第一辈者。。。。就无为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不当亏失经戒。。。。。至精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当念至心不断绝者。」综上二经,则知「修诸功德」正指奉行六度。《观经》中上品上生者,应「具诸戒行」,「读诵大乘」及「修行六念(六念者,佛、法、僧、戒、施、天),回向发愿」,其实亦即奉行六度也。

  「愿生其国」,亦即第十八愿中「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第十九愿「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与第廿一愿中「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第廿二愿「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如是诸愿中,皆以发愿回向,求生净土为劝也。《阿弥陀经》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又云:「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愿生其国」实为往生极乐之关键。

  「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正第廿「临终接引愿」之成就。弥陀愿海所惠真实之利也。《称赞净土经》云:「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经中「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是为净宗之心髓。因佛力加被,行人心始不乱。于是十念相续,便得往生。故称净土为果教,是他力法门,是易行道,是普被万类之慈航,均在是也。经云下辈者,「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更显此不可思议之他力。

  「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此云自然化生者,表非胎卵湿化四生中之化生。如《法华文句》云:「《胎经》云:莲华生者,非胎卵湿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也。」又亦非《涅槃经》所谓之湿生。彼经云:庵罗树女等,因树华而生,名为湿生。盖秽土草木,常有湿气。庵罗树女等,托此湿气而生,乃名湿生。今净土中,莲华与人俱是同时而有,自然化现,不藉湿气,故亦非湿生也。

  「智慧勇猛」。谓智慧明了锐利,能破烦恼憍慢贼军,故云「勇猛」。如《智度论》云:「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又《维摩经》云:「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又《心地观经》云:「法宝犹如智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系缚故。」「神通自在」。神通无碍也。如经云:「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等也。

  又《观经》中详明上辈之三品。兹节录嘉祥《义疏》:「第一谓上品上生。发菩提心,修行经七日,则生彼国。见彼佛身,闻说妙法,则悟无生法忍。当知此是七地无生也。第二,上品中生。不必读诵大乘经。但善解义理,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此功德愿生彼国,即得往生彼国七宝池中大莲华中。经一宿则开。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此亦是七地无生。前上品见佛闻法,则得无生。今中品经一小劫得无生也。第三,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彼国华中一日一夜乃开。复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今下品得初地无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无生。」又《弥陀疏钞》更谓上上品住生中,最上者可至八地。《钞》云:「则上上品中,从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余可知矣。」可见上辈往生,见佛闻法,即悟无生,可登八地,足证「智慧勇猛」也。

  「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此指现在以及当来一切众生,欲于当世亲自眼见阿弥陀佛也。《观经》谓上品上生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又上品中生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又上品下生者,「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观经》与本经,同谓行者于命终前,见佛来迎,是即「今世见阿弥陀佛」也。于此五浊恶世,无佛之世,能见彼佛,实是希有。全凭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思议力。复因行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广积功德,发愿回向,求生彼国。与佛愿相应,故能见佛。由见佛故,即得往生,永无退转。必证无上菩提。段末复示「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盖此乃往生之主因。加之以「积集善根,应持回向。」以是胜因,必得妙果。故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本解崇尚他佛,或疑有昧心宗。兹引三论,以为佐证。

  一、灵峰大师《要解》云:「问:“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何也。”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反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二、《无量寿起信论》云:「问:“临终见佛,为是自佛,为是他佛。若他佛者,即成魔业。若自佛者,想力所成,虚妄不实,云何往生。”答:“自佛他佛,总成戏论。人我两忘,自他不异。诸佛法身,湛然常寂。以本愿故,感应道交,即自即他,无虚无实,唯一真如,周遍法界。众生依于业缘,幻有分段。如居屋下,不见天日。念力诚坚,幻缘斯净。如撤屋蔀,天日豁然。任运往生,还同本得。”」此论扫尽一切分别,自他生佛总成戏论。唯一真如湛寂周遍。任运往生极乐,还在本心之内。

  三、《弥陀疏钞》云:「着事而迷理,类童蒙读古圣之书。昏墀未开,仅能读文,了不解义。所谓终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执理而遗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券,自云巨富,不知数他人宝,于己何涉。所谓虽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约理则无可念。约事,则无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无念,故理事双修,即本智而能佛智。夫然后谓之大智也。」又《疏》云:「然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钞》曰:「假使骋驰狂慧,耽着顽虚。于自本心,曾未开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者也。」读者当三复斯言,慎勿执理废事,讳言他佛,轻视净土,而自招殃祸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7 02:53 , Processed in 0.0438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