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4739|回复: 10

法语(一日一则)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佛陀法语(一日一则)
佛陀法语(一日一则)

前 言

佛陀曾发表过无数的演说,任何人只要专心阅读其中几则,即刻会意识到包含在其中的调和、宁静、超越、稳固、不变的慈悲与无量的耐心。这些演说包含了无数的忠告、格言与提示,是达成心的宁静的方向与方法。
                │荷盟贺士(Hermann Hesse)

佛陀说教的目标是自由│摆脱了情感束缚的自由、摆脱了因无知而加诸於自己身上的忧虑的自由、以及最终摆脱了生死轮回的自由,即涅槃。
涅槃的自由有如可以遥望,但还不能抵达的一座遭冰 雪盖的晶莹闪亮山峰一样,是座落在道路的尽头,即八正道的终点。这条道路很漫长,曲折很多,时而崎岖,时而平坦。我们若要避免走入歧途,而以稳健的步伐踏上此道,就必需有外援。对於佛教徒而言,这外援源自三皈依│佛、法、僧。
佛是我们的皈依处,因为他的生平事迹与得道证实了证悟真理是可能的、达臻圆满是人生的真正目标。佛陀是所有探求精神成熟者的最高模范。冥想佛陀的生平与事迹,能使我们充满走上正道所需的热诚。
法,佛陀的教诲,是我们的皈依处,因为它提供我们有关世事的实际与完整的说明,同时也给予我们在道德上、人际关系上、禅定上以及近乎生活的各个方面上的忠告。
僧是指过去的、现在的、悟道的、未悟道的佛弟子,秉持相同的信念,即要证得佛陀所证悟的而结伴修行。僧伽是我们的皈依处,因为在这道路上,走在前端的可以给予我们忠告;与我们同行的可以与我们做伴,在我们迷失时,帮我们回返正轨,在我们失足摔倒时,加以扶助。
当佛陀了悟佛法并加以宣说时,僧众们热切希望能通过修习佛法,达成佛陀所证悟的,因此,佛法可以说是三个皈依处中最为卓绝的。佛陀本身说他在生活中依靠佛法、恭敬佛法、推重佛法、顺从佛法;以法为旗帜、以法为标准、以法为主。
佛陀在公元前五二八年证得正觉,不久後,便开始教导他所发现的真理。他有时通过口头的讲述,有时则以例子来教导。在说教时,他的用语既贴切又清楚。他也常借助意义深长的比喻来加强演说内容,使那些有福份听闻的人永远铭记在心。他的行为圆满地体现出他时常鼓励人们所发展的仁慈,人们也长久牢记著。
在佛陀入灭六个月後,人们开始把他所说与所做的牢记下来,有如一条金线穿过水晶珠子一般地由导师口授给弟子。这种口传方式後来转为文字记载。首先以佛陀常年所用的语文│巴利文编写成三本巨著,称为『三藏』。第一本是《经藏》,记载了佛陀和他的一些证悟弟子的演说,以及描述佛陀的生平事迹。第二本是《律藏》,收录了僧团戒律与行政程序。第三本是《论藏》,收集了各心理过程的详细分析。
多少世纪以来,佛弟子为了对巴利文『三藏经』表示敬意,把它写在金碟子上,把其中几页夹在镶有宝石的封面中,或把经典收藏在宏伟的图书馆内。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非常推重『三藏』,极力使自己的生活围绕著『三藏』中所包含的法,在『三藏』中找寻指示与激励,而『三藏』,永远指向自由的涅槃,则使他们的意念平静,心灵纯净。总之,熟悉佛陀的教诲是我们的精神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佛弟子的生活重点是禅定。在佛陀所教的最为重要的禅定修习法之中,有一个是冥想佛法(Dhammanussati),即在『三藏』中选出一节经文,然後静静的冥想它的涵义。人若能抱著恭敬与愿意接纳的态度,每修习此禅定经文的涵义经如此沉思冥想,必定能铭刻在心中。
阅读或聆听佛陀的教诲就有如与佛陀直接接触。虽然这本书是专为那些修习冥想佛法之禅定者而编写的,但是,凡是对佛陀的教诲有兴趣的人都会觉得这本书很有用。书中包括有收录在『三藏』中的演说摘录,收录在正统文献中的演说摘录。这些摘录按一天一则编排,除了一些是新的翻译,其余大部分是根据巴利圣典协会(Pali Text Society)的英文译文而重新整理的。佛教的神圣文献中有甚多重复部分,这在佛法处於以口传授的时期非常重要,然而大多数现代读者则认为这会使人分心。这些重复部分在不会改变经文的原意的原则下,已被我删除或集合在一起。
此书编写完毕後,我的朋友:刘妙莲居士和郭锦彪居士将它译成中文,施性国居士和陈英德居士帮忙校对,以供华文读者阅读。愿我们一起分享法施的功德,也愿所有读者能从书中受益。

                       达弥卡法师
一月

一月一日
在缺乏好导师的情况下,应该依据佛法来修习。佛法是确实的。正确的修习将带给你永久的快乐与幸福。

一月二日
『设想大地被水覆盖了,有一人将一副穿有一个洞的牛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抛入水中。牛轭随风四处漂流。再假设每一百年中,有一只瞎了眼的海龟浮出水面,那麽,依你猜测,这只每隔百年才浮出水面的海龟的头部伸入轭上洞孔的机会有多少?』
『世尊,那是微乎其微的。』
『是的!人能出世为人的机会也同样是微乎其微;彻底了悟的如来住世的机会也同样是微乎其微;佛法与如来的戒律能在世间教授也同样是微乎其微。你既然已出世为人,如来又已到世间并教导佛法,你就应该力求了悟四圣谛。』

一月三日
永生之门已开启,
有所听闻者都满怀信心地做出反应。

一月四日
一个对佛陀的教诲有信心,并能将教诲纳入日常生活中的信徒,他的想法是:『导师是教主,我是修习者。教主无所不知,我则不然。』
一个对佛陀的教诲有信心,并能将教诲纳入日常生活中的信徒,导师的教诲将会不断地帮他茁壮成长,发挥力量。对他而言:『只要能争取到人力所能达到的,就算我的皮、骨、腱都萎缩了,肌肉都乾巴了,我也在所不惜。』
一个对佛陀的教诲有信心,并能将教诲纳入日常生活中的信徒,即在此时此刻拥有渊博的知识或如果有轮回的业力,就会投生在「不还」阶段。

一月五日
在个人德行的修习法方面,佛陀的教学法是无以伦比的。一个人必须忠诚,不欺骗、不唠叨、不多嘴、不搬弄是非、不轻视他人、不汲汲谋求增加利益。他应严守感官、适量进食、促进和平、提高警惕、积极行动、孜孜不倦。他应修习禅定、念念分明、言语庄重、循序渐进、意志坚定、明白事理。不渴求感官欲乐,只保持正念、谨慎。这是个人德行的无上教诲。世尊在这方面已大彻大悟,没有其他修道者或婆罗门比世尊更了解德行。

一月六日
世尊问:『镜子之作用何在?』
罗?罗答:『在于反映,世尊。』
『既然如此,在造任何身业、口业、意业之前应反复思考。』

一月七日
被惧怕所驱动的人,
来到了神圣的山丘、森林与树丛中,
来到了神圣的灵树与灵庙前。
然而它们皆非安全之避难所,
皆非最佳之皈依处,
不是去了那儿,
苦痛便能解除。

然则谁若以佛、法、僧为皈依处,
谁便得以启发智慧,了悟四圣谛;

苦(苦谛)、苦的来源(集谛)、
苦的断灭(灭谛)、灭苦之八正道(道谛)。

这是安全的庇护所,
是最佳之皈依处;
到此处求庇护的人,
能摆脱所有痛苦。

一月八日
没有了日月,也就没有光亮,没有光芒,只有无明;世上也没有昼夜、年月和四季之分。但当日月形成後,便能发射光亮、光芒,驱走黑暗、无明;世上便有昼夜、年月、四季之分了。
一样的,当至上、彻底了悟的如来未到来之前,世上也没有光亮、没有光芒;只有黑暗,只有无明;人间也没有关於四圣谛的宣言、教义、解说、推动、开放、分析及阐述。但当至上、彻底了悟的如来到来後,世上便有了光亮、光芒,驱走黑暗、无明;人间也有了关於四圣谛的宣言、教义、解说、推动、开放、分析及阐述。

一月九日
『我将为你讲述八正道;为你分析八正道。我这就讲,请仔细听。何谓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何谓正见?正见即正确了解人生的痛苦、痛苦的根源、痛苦的断灭以及断灭的方法。
何谓正思维?正思维即离欲、慈悲、助人的思维。
何谓正语?正语即不说谎、不搬弄是非、不恶口和不绮语。
何谓正业?正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何谓正命?正命即放弃不正当职业,以正当职业谋生。
何谓正精进?正精进即兴起,扬善去恶的念头,做出努力,集中并引导心念去制止恶念的滋生、断灭已升起的恶念,培育未升起的善念以及促进已升起的善念,使它全面发展,达至圆满。
何谓正念?正念即保持清醒,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感受、思想、心念,以便制止世间的一切诱惑与嫌恶。
何谓正定?正定即修习四禅定。

一月十日
抛向天空的一把泥土,
肯定会坠回大地;
至上佛陀的教诲,
是同样肯定与可靠的。

黑夜消失之後,
太阳肯定会升起;
至上佛陀的教诲,
是同样肯定与可靠的。
雄狮步出洞穴时,
肯定会吼叫一声;
至上佛陀的教诲,
是同样肯定与可靠的。

一月十一日
凡不能促使人迈向割舍、放弃、镇定、寂静、高深知识、觉悟或证入涅槃的教义,你可肯定它不是佛法、戒律,不是佛陀的教诲。只有能促使人迈向割舍、放弃、镇定、寂静、高深知识、觉悟或证入涅槃的教义,你才可肯定它是佛法、戒律,是佛陀的教诲。

一月十二日
广阔的海洋只有一种滋味│咸的滋味。
我的教义也只有一种滋味│自由的滋味。

一月十三日
如果众生都像我一样了解布施的功德,那麽『吝啬』的污点就不会缠住或逗留在心中。在应用事物时,如果没有与他人分享,他们就不会感到享受。即使是最後的一点食物,如果不与他人分享,他们也不会感到享受。

一月十四日
摩诃利(Mahali)问世尊:『世尊,造恶业的原因是甚麽?』
『贪、嗔、痴、不专注和邪念,这些都是造恶业的原因。』
『世尊,造善业的原因又是甚麽?』
『慷慨、慈爱、智慧、专注和正念,这些都是造善业的原因。』
一月十五日
修习甚麽佛法才会给自己带来莫大好处?关於这点,圣洁弟子会自我反省:『我珍惜生命,不愿死去;我喜爱享乐,憎恨痛苦,我不愿意被他人杀害;同样的,他人也不愿意被我杀害。因为凡是我觉得不愉快的,他人也一定觉得不愉快,我又怎能把不愉快之事加诸在他人身上呢?』如此反省,就能促使人戒杀、劝勉他人戒杀、赞扬戒杀的行径。
圣洁弟子会再次自我反省:『如果我的东西被别人盗取,我会不愉快;同样的,如果我盗取了他人的东西,他们也一定不愉快,因为凡是我觉得不愉快的,他人也一定觉得不愉快,那我又怎能将不愉快之事加诸于他人身上呢?』如此反省就能促使人戒偷盗、劝勉他人戒偷盗、赞扬戒偷盗的行径。
圣洁弟子再次自我反省:『如果别人奸污我的伴侣,我会不愉快。同样的,如果我去奸污他人的伴侣,他们也一定觉得不愉快,因为凡是我觉得不愉快的,他人也一定觉得不愉快,那我怎能将不愉快之事加诸於他人身上呢?』如此反省就能促使人戒邪淫,劝勉他人戒邪淫,赞扬戒邪淫的行径。
圣洁弟子再次自我反省:『如果别人通过撒谎来破坏我的利益,我会不愉快。同样的,我通过撒谎来破坏他人的利益,他人也一定不高兴,因为凡是我觉得不愉快的,他人也一定觉得不愉快,那我又怎能将不愉快之事加诸於他人身上呢?』如此反省就能促使人戒撒谎,赞扬戒撒谎的行径。
圣洁的弟子又进一步反省:『如果别人通过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来破坏我与朋友的感情,或者咒骂我,以无聊无意义的话来扰乱我的心,我会不愉快。同样的,如果我如此对待他人,他们也一定不愉快;因为我觉得不愉快之事,他人也一定觉得不愉快,那我又怎能将不愉快之事加诸於他人身上呢?』如此反省,就能促使人戒搬弄是非、戒咒骂、戒绮语,劝勉他人戒搬弄是非、戒咒骂、戒绮语,赞扬戒咒骂、戒绮语的行径。

一月十六日
贪 所应受的责怪较轻,然而,要纠正它为时较慢,
瞠 所应受的责怪较重,然而,要纠正它为时较快,
痴 所应受的责怪较重,然而,要纠正它为时较慢。

一月十七日
在家人能从间或性的感官享受中得到四种快乐。哪四种呢?有物权之乐、有财富之乐、无债务之乐和无过失之乐。
何谓有物权之乐?在家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与血汗,正当合法地挣得财富,想到这一点时,他就觉得快乐和满足。
何谓有财富之乐?在家人以正当、合法的途径赚得财富,并用它来行善,想到这一点时,他就觉得快乐和满足。
何谓无债务之乐?在家人不欠他人大、小债务,想到这一点时,他就觉得快乐和满足。
何谓无过失之乐?圣洁的弟子,在身体、语言、思想上都清净无过失,想到这一点时,他就觉得快乐和满足。

一月十八日
有智慧、守纪律、
善良、聪明、
谦虚、不高傲,
这种人获得他人的尊敬。

清晨早起,蔑视怠惰、
争吵时刻能平心静气,
德行圆满、行事灵巧,
这种人获得他人的尊敬。

广结朋友,珍惜友谊、
善气迎人、福泽共享,
是个向导、哲人、益友,
这种人获得他人的尊敬。

慷慨解囊、言语温文、
积极行善、一视同仁,
这种人获得他人的尊敬。

一月十九日
世上有四种人。哪四种?一种是不关注个人或他人利益的人,一种是只关注他人而不在乎个人利益的人,另一种是只关注个人而不在乎他人利益的人,还有一种是既关注个人也关注他人利益的人。
不关注个人或他人利益的人有如火葬柴堆中的一根柴,中间搽了粪而两边著了火,既不能当村民的燃料,又不能充当森林中的树木。只关注他人而不关注个人利益的人比前者卓越、高超一些。只关注个人而不关注他人利益的人会更卓越,更高超。能同时关注个人与他人利益的人则是四种类别之首领;是最佳、最高和最至上的。
就有如从牛身上取得牛乳,从牛乳中提炼出乳酪,从乳酪中提炼出酥油,再从酥油的上层撇取精华,就可说是四种类别中最好的一类了。同样的,能关注个人与他人利益的人是四种类别之首,是最佳、最高、最至上的。
一月廿日
有十样东西能滋养十样人们所渴望、喜爱、陶醉而又难以得到的东西。那十样?精力与努力滋养了财富;华丽的衣服,精雅的装饰滋养了美貌;有规律的生活滋养了健康;结交善友滋养了德行、抑制感官之欲滋养了圣洁生活。摒弃争执滋养了友谊、反复温习滋养了渊博知识、多听多问滋养了智慧,学习与检查滋养了对教诲的了解、正当的生活滋养了往生天道的机会。

一月廿一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当一个犯了五戒的愚人坐在大会堂里,大街上或十字路口,听到别人议论他,他必定寻思:『这些人在议论著我,因为我做了这些事。』这是那愚人此时此地所感受到第一类苦恼与沮丧。
当愚人见到国王捉拿及处罚小偷或犯人时,他必定寻思:『这国王正在处罚这犯人而我也做了这些事,如果被国王知道了,也必定会处罚我!』这是愚人此时此地所感受到的第二种苦恼与沮丧。
当愚人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或睡在地上,以往在身、口、意上所犯的错必定笼罩著他,就有如夜幕低垂时,山峰的阴影必定笼罩大地一般。这时愚人不禁寻思:『我过去不曾行善,也不曾积德,面对可怕事物,也不曾找到避难所。我会到专为不行善,只行恶的人而设的地方。』於是这愚人悲伤、恸哭、 胸顿足、神智不清。这是愚人此时此地所感受的第三种苦恼与沮丧。

一月廿二日
修持佛法者,
应戒酒及劝勉他人戒酒,
应知道酒会令人迷醉。
愚者因迷醉而造恶业,
并且导致他人疏忽大意,
故,这祸根应闪避,
这愚行只为愚人所爱。

一月廿三日
凭藉四种素质,聪明睿智,德高望重的人过著踏实、有活力、无过失、不被智者责备的日子。哪四种素质?清净身业、口业、意业及感恩图报。

一月廿四日
本无过失者,
与恶人为伍,
会被人怀疑行恶,
名誉也因此受损。

一个人受朋友与领导者影响,
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下,
变得与他们一般样。

被跟随者与跟随者相似,
被触动者与触动者相似。
一支涂了毒药的箭,
触动了未涂毒药的箭,
结果全被沾染了毒药。
正直者不愿被污染,
不与愚人为伍。

若将腐鱼片串于『孤沙』草上,
那草迅速染上臭味,
与愚者相伴,
结果也是一样。

若将乳香包於普通叶子,
那叶子亦迅速染上香味,
与智者相伴,
结果也是一样。
谨记叶子之例,
并了解其结果,
人应与智者为伍,
绝不与愚者为伴。

一月廿五日
我们可以以三种素质辨认出谁是正信者。哪三种?他渴望会见有德之士;他渴望听闻佛法,他并不吝啬,为人慷慨、廉洁、乐於布施、乐於助人,乐於与他人分享财物。

一月廿六日
基於怜悯众生,为众生与天神的福利与快乐著想,能如此卖力地为众生谋求福利与快乐的,查遍古今,唯有世尊,别无他人。
佛法是尽善尽美,显而易见和不受时限的。它任人自愿尝试、循序渐进地学习,是智者所能成就的。能宣说这循序渐进的教诲的,查遍古今,唯有世尊,别无他人。
世尊清楚解释何者为对,何者为错,何者该指责,何为该赞扬,何者该仿效,何者该避免,何者为低,何者为高,何者纯净,何者不纯,何者混浊。能解说得如此详尽的,查遍古今,唯有世尊,别无他人。
世尊教导弟子通达涅槃之道。涅槃与通达涅槃之道是互相配合,合而为一的,有如恒河与耶木那河(Yamuna)汇为一体,一起奔流,能引导我们踏上通达涅槃之道的导师,查遍古今,唯有世尊,别无他人。
世尊拥有很多同伴,包括初学者与断灭烦恼者,世尊与他们共居一处,共享团结之乐。这样的导师,查遍古今,唯有世尊,别无他人。
供养佛陀的果报卓著。显贵们因为世尊声名显赫,便特意寻找他以赠送礼物。然而世尊并不因此而高傲自大。如此导师,查遍古今,唯有世尊,别无他人。
世尊已解开心中疑问,不再犹豫。对於圣洁生活的宗旨,毫不怀疑,他已完成自己的目标。能达至如此境界的,查遍古今,唯有世尊,别无他人。

一月廿七日
倾盆大雨由天而降,雨水流入沟渠,沟渠涨满之後,便流入洼地;洼地涨满之後,便流入陷坑,再流入小池、大池、湖泊、小溪、小河与大海。同样的,圣洁的弟子具备了对佛陀、佛法、僧团的坚定信心,具备了圣者所喜爱的德行,凭藉这些条件,他能像不断向前冲流的雨水一样,最终会到达彼岸,断除一切烦恼。

一月廿八日
想要告诫他人时,应先自我反省:『我是否在修习身体和语言上的清净?我是否已完美无缺、纤细无遗地修成了身体和语言上的清净呢?这些素质是否已在我身上显露出来呢?』若答案是否定的,他人必定会说:『去修习你自己的德行和语言吧!』
再者,想要告诫他人时,应先自我反省:『我是否已修成了友善之心,对同修者是否不存任何恶念?这些素质植根在我身上了吗?』若答案是否定的,他人必定会说:『去修习你自己的友善之心吧!』

一月廿九日
一堆鲜花,
可以编成许多花环;
同样的,一个人,
可以成就许多善业。
一月卅日

从三样东西我们可以辨认出谁是智者。哪三样,他能看清缺点,当看到缺点时,他会尽力纠正,当其他人承认缺点时,他会原谅那人。

一月卅一日
不造恶业,
力行善事,
净化心念,
这是诸佛的教诲。

不轻视、伤害他人,
严守僧团戒律,
饮食要适量,居处幽僻,
专心修习禅定,
这是诸佛的教诲。

故,修习慈悲观,
应是为自己与他人,
大家应满怀爱心,
这是诸佛的教诲。

二月

二月一日
修行的目的不在取得名利带来的好处、德行带来的好处、禅定带来的好处、知识与眼光带来的好处,而在取得心灵上真正的解脱,这才是圣洁生活的真正目标与终点。
二月二日
智者不与心怀恶念和妒意者为友,亦不与幸灾乐祸者为伍,真的,与恶者交往是罪恶的。
智者,应与满怀信心、和蔼、聪慧者为友,亦与知识渊博者为伍,真的,与善者交往是幸福的。

二月三日
布施食物时,施主布施了五样东西。那五样?即生命、美貌、快乐,力量与智慧。施主在现在与将来,亦能分享到生命、美貌、快乐、力量与智慧的特质。

二月四日
一个尚未能控制心念的修行者,若真的渴望解除一切束缚,并将此事当为切身大事来对待,那麽,我认为仔细观察心念对他最有助益。

二月五日
污化了心念,众生被污化了;
净化了心念,众生被净化了。

二月六日
通过将心念专注在呼气与吸气的念息法修习禅定,能带来极大的果报与益处。如何使心念专注在呼气与吸气上呢?它如何带来极大的果报与益处呢?
修行者应到树林中、树根上或空旷之地,盘膝而坐,挺直背脊,开始观息,把心念专注在呼气与吸气上。深深吸入时,应念住:「我吸入长气。」深深呼出时,应念住:「我呼出长气。」轻轻吸入时,应念住:「我吸入短气。」轻轻呼出时,应念住:「我呼出短气。」
再者,修行者吸气时应念住:「我吸气并感受一切身上的活动。」呼气时应念住:「我呼气并感受一切身上的活动。」又,吸气时应念住:「我吸气并镇静一切身上的活动。」呼气时应念住:「我呼气并镇静一切身上的活动。」

二月七日
一句话如果具有以下五种特质便是善言、非恶语、没有过失、不为智者所指责之语;在适当的时候说出、句句属实、说时语气温柔和善、说的是那目标、怀著慈爱心说出。

二月八日
孝敬父母的家庭被视为有如婆罗门、先贤、远古的神只一般,是真正值得供养的。
为何以「婆罗门」、「先贤」、「远古的神只」、「值得供养」等措辞形容父母呢?因为父母为儿女们付出极多│带他们来到这个世间、扶养及栽培他们等。

二月九日
感官之乐来自五境。那五境?即眼睛所能辨别出的形象,它有趣可爱、迷人、具惑力,与感官之乐有关连。耳朵所能辨别出的声音;鼻子所能辨别出的气味;舌头所能辨别出的味道,身体所能辨别出的触觉,它们各个都有趣、可爱、迷人、具诱惑力、与感官之乐有关连。它们是感官之乐的五个源头。所以,因五境而引起的快乐称为感官之乐。它是一种平凡之乐、一般人之乐、不高贵之乐。它是不值得追求,发展或重视的。我以为它是可怕的。
二月十日
人若想修习更高的心念,必须时刻注意五个步骤。那五个?
人在进行某件事时,与贪、嗔、痴相关连的恶念升起了,他应把心念转移到纯正之事物上,如此,恶念就会消失,心念就会稳定,平静、集中和专注一境。这有如一个木匠、或他的学徒能以小凿刀敲凿出一个大木栓一样。
当心念专注於纯正之事物上时,与贪、嗔、痴相关连的恶念又再升起,他就应分析恶念的坏处,想著:「确实的这些恶念是罪过的,是应受谴责的,是会导致痛苦的。」如此,恶念就会消失,心念就会稳定、平静、集中与专注一境。这有如衣著端庄的少男或少女,对缠挂在他们颈项上的死蛇、死狗与死尸感到厌恶与羞惭一样。
在思考恶念所引发的坏处时,与贪、嗔、痴相关连的恶念又再升起,他就应把它忘却,不加以留意。如此,恶念就会消失,心念就会稳定、平静、集中与专注一境。这有如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不想看到某件事物而把视线转移或把眼睛闭上一样。
在设法忘却或不去留意恶念时,与贪、嗔、痴相关连的恶念又再升起,他就应让它们自行平息。如此,恶念就会消失,心念就会稳定、平静、集中与专注一境。这有如一个人发觉自己没有理由奔跑时,就会放慢下来步行;发觉没有理由步行时,就会站立;发觉没有理由站立时,就会坐下;发觉没有理由坐下时,就会躺下,于是他从奋进状态转为平静。
在让恶念自行平息时,与贪、嗔、痴相关连的恶念再度升起,他就应咬紧牙关、舌头顶上颚,以心念来束缚,压抑、制止恶念。如此,恶念就会消失,心念就会稳定、平静、集中与专注一境。这有如一名壮汉抓住一名瘦弱者的头部与肩膀,强行将他压下去一样。
能做到以上五个步骤的人是心念的主人,他只想要想的心念,不想不要想的心念。他已不再执著、已摆脱束缚,收敛傲气和断除烦恼。
二月十一日
拥有慈心的人,
对世间众生都很慈悲
不论它们是在上、下、左、右
无边无际的每一个角落

满溢著无限、完整
与全面发展的慈悲心
以往所犯的小过失,
不会在他心中纠缠

二月十二日
一个人虽通过眼睛看到形象、鼻子嗅到气味、舌头尝到味道、身体感到触觉、心灵识别念头,却并不执著于这些事物的外表或细节。如果放纵这五个感官,诱惑、厌恶、恶念等思维就会兴起。有鉴于此,人应致力于控制这些感官。能把感官控制好便能体验到不被牵引、激怒之乐。

二月十三日
有五种杂质会影响金的弯曲度、可造性、光泽、坚韧度,使它不易达臻完美的效果。那五种杂质呢?即铁、铜、锡、铅、银。金若纯净不含杂质,则易于弯曲、可造性高、富有光泽、不会脆弱,可达臻完美的效果,人可用它冶制成自己喜爱的各种装饰品,如图章、戒指、耳环、颈链、金链等。
同样的有五种杂质会影响心的灵活性,可造性、光泽,使其不适合断除污点。那五种杂质呢?即感官之欲、憎恨、懒散怠惰、烦躁不安、疑惑。心若摆脱这五种杂质则能发挥其灵活性、可造性、光泽、不再脆弱,适合断除污点。人也因此能引导纯净的心,去了悟所有能以心来了悟的事,不论它在多深之地,多远之处心都能直接看清。

二月十四日
以努力渡怒江
以精力过悲海

二月十五日
专心修习与发展念息法,是非常平静、卓越、完美的事,亦是一种愉快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修习念息法还能在片刻之间灭除了升起的恶念,就有如在乾旱季节所下的一场骤雨,在片刻之间抑制了飞扬的尘土一样。

二月十六日
一个好人的轮回出世,是为了给周遭的许多人带来利益、快乐与幸福,包括他的父母、妻子、儿女、佣人、工人、朋友、伙伴以及隐士和婆罗门。

二月十七日
纳窟拉毗达(Nakulapita)居士与妻子纳窟拉玛达(Nakulamata)来见世尊。坐下後,纳窟拉毗达说:「我的妻子过门时,我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她是个小女孩。时至今日,我都不曾察觉到自己曾在思想上或肉体上对她做出超越庄重范围的行为。世尊,我们俩渴望今世永聚首,也渴望来世永相聚。」
纳窟拉玛达接著说:「世尊,我被带入夫家时只是个小女孩,他是个小男孩。时至今日,我都不曾察觉到自己曾在思想上或肉体上对他做出超越庄重范围的行为。世尊,我们俩渴望今世永聚首,也渴望来世永相聚。」
世尊说:如果夫妻俩今世、来世都渴望能相聚,而他们的信念、德行、布施、智慧都能相互配合,那麽,他们今世、来世都能相聚。

二月十八日
人若不断地追忆、思想过去、现在、未来所渴望的事物,欲念便因此滋生。有了欲念,人就会被所渴望的事物束缚。一个充满欲念的心,就是我所说的「束缚」。

二月十九日
拥有财富会遭受到五种不利的後果。那五种?即遭受火灾烧毁、水灾淹没、帝王?忌、强盗抢夺、不肖子争夺。
拥有财富亦能带来五种有利的後果。那五种?即用财富使自己快乐、使父母、妻儿、佣人员工、友人伙伴快乐、他怀著将来会美好的高尚目标,用财富供养隐士与婆罗门,将能获得快乐与往生到天道去。

二月廿日
「世尊,能看见布施的显见成果吗?」
世尊回答:「能!好施者受众人爱戴,善士智者都愿意跟随他。他的好声名因此传播开来。这些都是布施所带来的显见成果。此外,不论是与达官贵人、婆罗门、居士或沙门交往时,好施者能满怀信心,从容不迫地应对,这是布施的显见成果。再者,好施者死後必能投生在天道中,这是布施的将来成果。
二月廿一日

来!在日常生活中把感官之门户守好。全神地、小心翼翼地视察心念的活动,时刻持有一个警觉、洞察分明的心。

二月廿二日
 拉伐惹婆罗门(Bharadvaja Brahmin)族的阿拘沙卡(Akkosalca)听族长跟随著乔达摩的僧众修行,非常气愤,不高兴,跑到世尊跟前,以无礼、刻薄的语言辱骂、咒骂世尊。他骂毕之後,世尊说:「你有接待过登门造访的亲戚、朋友或其他客人吗?」
「有的,乔达摩,我有时要接待。」
「那你有替他们准备软、硬食物及让他们歇息吗?」
「有的,乔达摩,我有时会这麽做。」
「那如果他们不接受你的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将属於谁的?」
「属於我的。」
「婆罗门,现在也一样,你用来辱骂、咒骂我的粗言暴语我一概不接受,它们还是属於你的。婆罗门,是你的。当遭受他人辱骂苛责时,反唇相讥的人,就有如宾客与主人一起入席,共享美食,彼此能互相受惠。婆罗门,我们并不曾一起入席,共享美食及互相受惠。它们还是你的,婆罗门,它们还属於你的。

二月廿三日
感官之欲是一种障碍,它蒙盖了心,也削弱了智慧。憎恨、懒散怠惰、烦燥不安和疑惑也是障碍,它们蒙盖了心,也削弱了智慧。一个人若摒除了这些在心中茁壮长大并削弱了智慧的障碍,智慧便会大进,便能分辨出自我利益,他人利益,人我的共同利益,及获得圣者的知识与眼光,进而能超越出人道。

二月廿四日
没有支架的瓶子易打翻,有支架的瓶子不易打翻。没有支柱的心易崩溃,有支柱的心不易崩溃。心的支柱是甚麽?是八正道: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正思惟。

二月廿五日
已有污渍的脏布块,即使浸在青、黄、红或深红色的染料中,也难以染得均匀好看。为甚麽呢?因为那布块本身不清洁。同样的,一颗心受了污染,厄运必定随之而来。一块洁净的布块,浸在青、黄、红或深红色的染料中,必能染得均匀好看。为甚麽呢?因为那布块本身是洁净的。同样的,一颗心保持洁净,好运必定随之而来。
二月廿六日

你若能正确的运用「圣洁的生活、崇高的境界,如来的生活方式」等词时,你便会懂得用它们来形容全神贯注於念息法的状态。

二月廿七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别对罪恶掉以轻心,
说它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通过一点一滴的累积,
水瓶盛满了水;
通过同样的途径,
愚者积满了罪恶。
别对善行漫不经心,
说它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通过一点一滴的累积,
水瓶盛满了水,
通过同样的途径,
智者积满了善行。

二月廿八日
丧失财物事小,丧失智慧事大;
求取财物事小,求取智慧事大。

三月

三月一日
起身!坐直!
梦想有何益处?
怎麽你病了,被忧伤之箭射中,
仍然能继续安眠?

起身!坐直!
锻链自己,争取心境平和。
别让阎王得知你懒散,
把你骗入他的领域。

天神与人都受执著所困,
你应摒除执著。
莫错过机会,
错过者惟有走入地狱。
怠惰是尘埃,
尘埃随著怠惰而来,
以知识和警觉,
从身上拔出致伤的箭。

三月二日
身体不能缺乏粮食,必须依靠粮食来维持生活。同样地,五障也不能缺乏各自的粮食以维持下去。甚麽是激起或支持已升起的感官之欲的粮食呢?是没有节制地注视事物的诱惑特徵。甚麽是激起或支持已升起憎恨的粮食呢?是没有节制地关注事物令人厌恶的一面。甚麽是导致或支持懒散怠惰的粮食呢?是没有节制地沉溺于悔恨、昏沉倦怠、精神松懈中。甚麽是激起或支持烦燥不安的粮食呢?是没有节制地关注心念上的干扰。甚麽是激起或支持疑惑的粮食呢?是没有节制地关注不确定及存有疑问的事物。
三月三日
弥加拉·罗汉尼亚王(Migara Rohaneyga)的要臣兀加(Ugga)对世尊说:「世尊,陛下的财富真令人惊叹呀!」
「兀加,陛下的财富究竟有多少呢?」
「很难说呀,也许有一亿金和一亿银吧!」
「那是真正的财富吗?它们会因水、火、暴君、强盗、敌人和不肖子孙而丧失。但是有七种宝物是不会因上述因素而丧失的。那七种呢?即信心、德行、责任感、知耻心、学识、布施和智慧。这七种宝物不受水、火、暴君、强盗、敌人和不肖子孙所影响。

三月四日
一个人不再撒谎就不再是人世间的骗子,而是个老实、可靠、可信赖之人了。一个人不再诽谤他人,就不再说长道短、挑拨离间,他是众失和者的调解人,是众团结者的支持人。他促进和谐、庆祝和谐、乐於进行调解。调解是他说话的动机。一个人不再用粗言暴语,所说的话,就不再是伤人之言语,而是顺耳动听、感人肺腑、温和有礼、受人喜爱之言语。一个人不再讲绮语(轻浮的话),而只在适当的时候开口,讲的句句属实、切中事理;讲的是佛法、戒律、有价值之言语;讲得合时、有理、清晰,与目标有关。

三月五日
有能力却不奉养年老的父母,
这是一个人身败名裂的原因。

三月六日
一时,世尊住在释迦族的迦毗罗国中的榕树园里,释迦族人摩诃讷玛(Mahanama)来问世尊:「世尊,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在家弟子?」
世尊说:「归依了佛、法、僧之後就是佛弟子。」
「世尊,在家弟子如何修养德行?」
「在家弟子若能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就是有德。」
「世尊,怎样才算是利益自己而非他人?」
「当一个人建立起信心、德行、能割舍放弃、好亲近僧众、好闻佛法、能专心听闻并反覆思考、理解佛法的文句与字义、并依法修习,然而却不积极助他人建立这些素质,那他便是只利益自己而非他人。」
「世尊,怎样才算是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当自己已建立起信心、德行、能割舍放弃、好亲近僧众、好闻佛法、能专心听闻并反覆思考、理解佛法的文句与字义,并依法修习,同时也积极帮助他人建立这些素质,那他便是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三月七日
如果把虫胶(可作红色染料)、郁金粉、蓝色或黄色染料混在一碗水中,视力再好的人也不能辨认或看清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同样的,当一个人的心被感官之欲所充塞、淹没,而不知如何预防时,他就不能辨认或看清自己与他人的福利;以往牢记在心的经文全都忘却了;近日所学的更不用提了。
如果将一碗水放在火上加热,煮滚沸腾,视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辨认或看清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同样的,当一个人的心被憎恨所充塞、淹没而不知如何预防时,他就不能辨认或看清自己与他人的福利,以往牢记在心的经文全都忘却了;近日所学的更不用提了。
如果在一碗水中长满了水草,视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辨认或看清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同样的,当一个人的心被懒散怠惰所充塞、淹没而不知如何预防时,他就不能辨认或看清自己与他人的福利;以往牢记在心的经文全都忘却了;近日所学的更不用提了。
如果一碗水经风而掀起阵阵涟漪,视力再好的人也不可能辨认或看清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同样的,当一个人的心被烦燥不安所充塞、淹没而不知如何预防时,他就不能辨认或看清自己与他人的福利,以往牢记在心的经文全都忘却了;近日所学的更不用提了。
如果一碗水经搅拌而变得浑浊似泥,把它放在荫暗处,视力再好的人也不能辨认或看清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同样的,当一个人的心被疑惑所充塞、淹没而不知如何预防时,他就不能辨认或看清自己与他人的福利;以往牢记在心的经文全都忘却了,近日所学的更不用提了。

三月八日
不断地做那样的思索冥想,心便产生那样的倾向。

三月九日
不论是国王、农夫、将军、村长、互助会主管或族长,只要具备了五种素养,便会进步、成长而不衰退。那五种?
就以族长为例吧!他以自己的精力、血汗,用合法的途径赚取财富。他尊敬孝顺父母,父母则欣喜慈爱地回报他说:「愿你长寿,愿神保佑你!」因此具备了善待父母的素养的人,一定会进步、成长而不衰退。他也同样善待妻子、儿女、佣人、工人,善待佃户与房客、天神、沙门与婆罗门,而他们也都会回报他说:「愿你长寿、愿神保佑你!」

三月十日
清净身体有那三方面?人应戒杀,放下刀棍,慈悲和善地对待众生,心平气和地过活。人应戒偷,不论在树林中或村落中,若不是人家赐给,绝不自取、绝不偷盗。人应戒邪淫,不与任何受父母、兄姐或亲戚监护的女子发生关系,也不与受法律保护,誓言对丈夫忠心或正在受刑或佩花待嫁的女子发生关系。

三月十一日
日夜勤力净化身、口、意业的人,日夜都快乐。

三月十二日
世尊问:『我指甲中的小沙粒和大地的相比,何者较多?』『世尊,大地的远比您指甲中的沙粒多,两者根本不能相比。』『同样的,轮回在人道的众生很少,远远比不上轮回在非人道的众生。』因此,你应时刻修行,提醒自己:「我们应认真地过活。」
三月十三日

黎明是旭日之前驱,德行是八正道之先锋。

三月十四日
有三种念头会导致盲目、无知、使智慧消失,使烦恼滋生,对证悟涅槃没有助益。那三种?贪念、嗔念与伤害念。
有三种念头会扩大视野与见闻、使智慧增加、会促进和谐,对证悟涅槃有助益。那三种?舍离念、慈悲念、施助念。

三月十五日
世尊问目犍连:「你感觉昏沉吗?」
「是的,世尊。」
「那,当你感觉昏沉时,就别执著于昏沉的念头,它可能就因此消失。若不,或许你反覆思考佛法的教义能将昏沉去除。再不,或许你反覆背诵经文细节能将昏沉去除。再不,或许你从坐席处立起,洗脸,仰望满布星星的夜空能将昏沉去除。再不,或许你在内心建立起清醒的知觉,不论昼夜都光明无阻清楚明亮,这能将昏沉去除。再不,或许你来回走动,对身前背後的一切都很清楚,但心神集中在内,不为外物所诱,这能将昏沉去除。再不,或许你向右边躺,以左脚叠右脚做狮子卧状,保持清醒,念念分明,并默想著「过一会儿我将起身。」醒觉後立即起身,思想著:「我不迷恋卧躺与睡眠。」应这样的锻链自己。

三月十六日
归依佛、法、僧,将不再畏怕、焦虑。

三月十七日
有四件事可以增进智慧,对在人道中的众生有很大助益。那四件事呢?即结交善人,听闻佛法,明智留意,依法修行。

三月十八日
流浪汉难提耶(Nandiya)问世尊:「有那些条件,在修习与发展之後,能引人走上涅槃的目标。」
「难提耶,有八个条件在修习与发展之後,能引人走上涅槃之道,达到证悟涅槃的目标。那八个呢?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月十九日
人生有五个最适於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有四种素质能促使世间前进,即警觉的成就、细心的成就、善交朋友的成就和平衡生活的成就。
何谓警觉的成就?即一个人无论从事那一门行业,如耕种、经商、畜牧、当射手、侍奉君王、当工匠等等,都能逐渐熟练精通、毫不厌倦、能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去安排与进行工作。
何谓细心的成就?即一个人对於任何通过工作与努力,劳力与汗水,以公正合法的途径所赚取的财富,都能节俭及加以看守,确保它不为君王掠夺、强盗抢劫、水火毁灭及因不肖子孙而丧失。
何谓善交朋友的成就?一个人无论住在任何乡村或城 ,都能与有修养、信心、德行、布施与智慧的老少接触、交谈与讨论。他的言语行动都根据有信者之信心、有德者之德行、有布施者之布施、有智慧者之智慧。
何谓平衡生活的成就?即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他既不侈奢,也不吝啬,能量入为出。有如金匠或他的学徒在提秤时,知道一边向下沉多少,另一边向上翘多少。同样的,这人知道自己的收入与支出。收入少却又挥霍无度的人,会被他人说:『他享其财富,有如一个为吃粒苹果而将整棵树砍下的人一般。』收入丰盈却很吝啬的人,会被他人说:『他会死得如乞丐一般。』
有四种途径会使人丧失他所累积之财富:荒淫、放荡、酗酒、赌博和结交恶友,设想有一个大水箱,内有四个入口,四个出口。一个人关了入口,开了出口,如果没有下雨,水量将逐渐减少。同样的,财富也通由这四个途径而丧失。
有四种途径使人保留他所累积之财富:设想有一个大水箱,内有四个入口,四个出口。一个人开了入口,关了出口。如果有下雨,水量将逐渐增加。同样的,财富也通由这四个途径而保留。

四月五日
有三种不纯正的思想。哪三种?即自高自大的思想、争夺名利的思想、为他人忧虑的思想。

四月六日
在家弟子不应经营五种。哪五种?即从事屠宰业、贩卖奴隶、武器、酒类和毒品。

四月七日
一个人若具备有四种素质便会被视为好人。哪四种?
一个好人,即使有人提问,他也不会讲别人的缺点,如果没人提问,他更不会讲了。假如被提问而又非回答不可时,他也只是简略地、含蓄地、勉强地讲述。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人。
再者,一个好人,即使没有人提问,他也会讲别人的优点,如果有人提问,他当然会讲了。假如被提问而又非回答不可时,他会详尽地、毫不犹豫地、毫不隐瞒地讲述。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人。
再者,一个好人,即使没人提问,他也会讲自己的缺点;如果有人提问,他当然会讲了。假如被提问而非回答不可时,他会详尽地,毫不犹豫地、毫不隐瞒地讲述。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人。
最後,一个好人,即使有人提问,他也不会讲自己的优点;如果没人提问,他更不会讲了。假如被提问而又非回答不可时,他也只是简略地、含蓄地、勉强地讲述。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人。

四月八日
一个人若贪婪多欲、汲汲营求、心意歹毒、思想腐败、粗心大意、放荡不羁、心念杂乱、不懂得控制感官,那麽,即使他拉住我袈裟边沿紧跟随我,也离我很远。为甚麽呢?因为他看不见佛法。看不见佛法就是看不见我。
一个人若不贪婪多欲、不汲汲营求、心地纯正、善良、念念分明、泰然自若、心平气和、心念专注、能控制感官,那麽,他即使住在百里之外,也离我很近。为甚麽呢?因为他看见了佛法。看见了佛法就是看见了我。
虽然身近平静者,
却汲汲营求、片刻不歇,
这沸腾者离已平静者何其远!
这激动者离已冷静者何其远!
这贪婪者离已知足者何其远!
洞悉佛法,摆脱欲爱,
智者灭除一切欲望,
他静如一池无风止水,
这平静者离已平静者何其近!
这冷静者离已冷静者何其近!
这知足者离已知足者何其近!
四月九日
如来自成道至涅槃所说的一切法,句句属实,并无捏造。正因如此,他才被称为『如来』。

四月十日
仇敌对仇敌所致之伤
憎恨者对憎恨者所致之伤
也比不上一颗受不良引导之心
所致之伤更惨痛
非母亲,非父亲
亦非其他亲属
能比得上一颗受良好引导之心
使人得到更大益处
四月十一日
要增强自己的耐性,一个人应如此思想:『没有耐性的人今世苦恼,所造的业导致来世也苦恼。』他应想:『虽然这痛苦是因为他人的错误行为所引起,受苦的却是我的肉身,使我感觉痛苦的却是我自己。他应想:这痛苦能消除我的业障。』又应想:『如果没有做错者,我又如何锻链耐性以达至圆满呢?』他还应想:『现在他虽是个做错者,以前也许曾是我的恩人。他应想:『他是一个做错者同时也是一个恩人,因为通过他,我才能锻链耐性。』他又应想:『众生就有如我的子女,谁会因儿女的过失而大发雷霆?』又应想:『他冒犯我可能是因为我有一些过错,我应努力纠正。』

四月十二日
一位愤怒的男士或女士为他的对手制造了七种有利的情况。哪七种?
比如有一个人如此诅咒他的对手:『我希望他很丑陋。』为甚麽呢?因为人不喜欢有个美丽的对手。这人被愤怒所压倒、击败,纵使他已沐浴、涂油、修齐头发、胡子、穿上清洁衣服,他还是因气恼而丑陋。
又比如一个人如此诅咒他的对手:『我希望他睡得不好。』为甚麽呢?因为人不喜欢他的对手睡得好。这人被愤怒所压倒击败,纵使他躺在铺著羊毛毯的床,床上另有一张白羊毛织成的床单,一个绣花套,一张珍贵的羚羊皮还挂有罩蓬,四端各放有红坐垫,他还是因愤怒而睡得不好。
又比如有一个人如此诅咒他的对手:『我希望他变得贫穷。』为甚麽呢?因为人不喜欢他的对手富裕。这人被愤怒所压倒击败,纵使是通过精力、劳力与汗水,以正当合法的途径所获得的财富,也会由於他制服不了愤怒而被国王下令没收到国库。
又比如有一个人如此诅咒他的对手:『我希望他是个无名小卒。』为甚麽呢?因为人不喜欢他的对手声名显赫。这人被愤怒所压倒、击败,纵使曾赢得甚麽名誉,也会由於他制服不了愤怒而失去。
又比如有一个人如此诅咒他的对手:『我希望他孤独无友。』为甚麽呢?因为人不喜欢他的对手结交了许多朋友。这人被愤怒所压倒击败,纵使有朋友、至亲、亲戚和族人,也会由於他制服不了愤怒而疏远他。
最後,比如有一个人如此诅咒他的对手:『我希望他入地狱。』为甚麽呢?因为人不喜欢他的对手升入天堂。这人被愤怒所压倒击败,以致在身、口、意业上处置不当,使他坠入地狱。
这些就是愤怒的男士或女士为他的对手所制造的七种有利情况。

四月十三日
有如一位麻风病患者,四肢遭到寄生虫的侵蚀而溃烂和残缺。他的伤口因指甲的搔痒而裂开,身体因躺在木炭坑而烧伤。他越是这麽做,伤口就越腐化、恶臭和溃烂。搔痒只带来一点慰藉罢了。同样的,尚未摆脱对感官之欲的执著的众生,因为不断地渴求,对感官欲乐就越热中,於是继续追求。他越追求就越执著和热中於它们,这只带来一点的慰藉罢了。

四月十四日
懒散怠惰会造成六种危害。它会使人这麽想:『太冷了』而不做工;想著『太热了』而不做工;想著:『太早了』而不做工;想著:『太迟了』而不做工;想著:『太饿了』而不做工;想著『太饱了』而不做工。

四月十五日
当乔达摩向园中群众说法时,他既不赞扬他们,也不贬抑他们;相反的,他以佛法来欢娱、振奋、激励群众。从乔达摩口中传出来的妙音具备八种特性:明了、易懂、悦耳、易闻、流利、清楚、深沉、宏亮。因此,当他教导群众时,声音能直达群众之耳。听完佛法,群众倍觉喜悦、振奋、激发。他们目不转睛地注视著乔达摩,依依不舍地离开。

四月十六日
从一个人的行为可以辨别出他是智者或愚者。智慧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展现出来的。

四月十七日
专心修行的圣洁弟子对如来有著坚如磐石的信心。他对如来及其教诲坚信不疑、毫不动摇。这个弟子意志坚强,力求断除恶习、培育善习,他勤奋用功,努力实行,绝不使善行停止。

四月十八日
在瞠念升起时,人应即刻加以克制。克制的方法共有五个。哪五个?即在任何瞠念升起时,他应培育慈爱心。在任何瞠念升起时,他应培育悲悯心。在任何瞠念升起时,他应培育舍心(舍弃一切而无所执著的心)在任何瞠念升起时,他应转移注意力,将它忘却。在任何瞠念升起,他应把它当成是由自己引起,应如此想:『这是自己造的业,是自己造业自己受,一切行为举动是业的本质、亲属与基础。一个人造了善业或恶业,都会成为那善业或恶业的继承人。
应用这五个方法,就可将瞠念去除。

四月十九日
我会把法镜传给你。人若有了它,就能满怀信心地说:『我不会堕入恶道为畜牲或恶鬼。我是证得预流果的修行者。我不再烦恼,一定能证悟正觉。』
甚麽是法镜?圣洁弟子对佛陀具有坚如磐石的信心,想著:『世尊是一位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德行与善行都圆满具足)、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世尊(世人所共同尊重者)。』
圣洁弟子对佛法具有坚如磐石的信心,想著:『世尊对佛法的教导达至尽善尽美。佛法是显见的,不为时间所限,人人都可亲身尝试的,佛法是上进的,智者可以自己证得。』
圣洁弟子对僧团具有坚如磐石的信心,想著:『佛陀的弟子修习得很愉快、修习得很直截、修习得很正确、修习得很有规律。这四对人,这八种人都值得供养、殷勤招待、赠送礼物及合掌顶礼。他们是世间无比的善好的源头。』
再者,圣洁弟子具有受圣洁者所赞赏的德行│全面完整、完美无缺、有助於解脱、为智者所赞美、不受世俗所影响、有助於禅定的德行。

四月廿日
一个人或许无法知道他人的心念习性,但至少可以下决心去了解自己的心念习性。他可以依下法锻链自己:一般男士、女士或青少年都爱打扮。在对镜自照或观看水中倒影时,一发现污点或粉刺,就设法将它清除,清除後便十分满意、高兴,想道:『乾净的确很好。』同样的,培育良好品格的最有效方法是自我反省。人应自问:『我时常贪婪或嗔恨或懒散或激动或疑惑或愤怒吗?我的思想是清洁的或污秽的?感情是强烈的或平淡的?我是懒散的或精进的?我能控制或不能控制自己?』在自我检讨时,如果发现自己心境在日常生活中的确存有这些邪恶无益的心念,就应下定决心,加倍努力、奋发、提高警惕、全神贯注去断除它们。反之,如果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并无这些邪恶无益的心念,就应加倍努力去发展这些心境,进一步消除恶念。

四月廿一日
当时,佛陀在本那勒尸(Benaves)住了一段日子後,便向苦行林出发。途中经过一座树林,他便在一棵树下静坐片刻。当时,有三十位友好之人带著妻子,结伴在林中游玩。其中一位是单身汉,带著一名大伙儿为他安排的妓女同行。当这群人正玩得高兴的时候,那个妓女不声不响地偷拿了他们的东西潜逃了。於是大伙儿四处寻找她。
他们看到佛陀在树下休息,便上前问道:『尊者,你有看见一个女人从此经过吗?』
於是,他们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佛陀。佛陀听了,问道:『依你们的看法,是寻找那女人重要,还是寻找自我重要?』
『尊者,说实在的,寻找自我比较重要。』
『那麽,就请坐下,我来为你们说法。』
於是,这群人坐下听佛陀讲解德行、天堂、危险、感官之乐的虚实性与腐败性及放弃感官欲求的好处等。佛陀知道此刻他们的心念已脱离了障碍、能被训练、振奋、喜悦;於是为他们解说诸佛特有的教诲│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四月廿二日
沉迷於赌博有六种危害:若赢了,会激起对方怨恨;若输了,会痛失钱财;所说的言语不被法庭接受;被朋友、官员疏远;没有人愿意与他成亲,因为人们都认为赌徒养不起妻子。

四月廿三日
忍辱是最高的苦行。
四月廿四日
我曾听过『永持爱心是最伟大崇高的』之说。世尊就是这句话的证明者,因为他被证实是永持爱心的。

四月廿五日
当时,有一名比丘患了痢疾,摔倒在自己的粪便中。世尊与阿难尊者正在视察宿舍。遇上这病僧,世尊问道:『比丘,你怎麽了?』
『我患了痢疾。』
『没人照顾你吗?』
『没有的,世尊。』
『为何其他比丘不照顾你呢?』
『因为我对他们没有用处,世尊。』
於是世尊对阿难说:『你去提水来,我们一起冲洗这病比丘。』水提来後,世尊负责倒水,阿难负责洗刷。冲洗完毕,两人合力把病僧抬上床。
过後,世尊召集众僧,问道:『比丘们,为何不照顾那病比丘?』
『因为他对我们没有用处,世尊。』
『你们都没有父母在身旁照顾,如果彼此不相互照顾,又有谁来照顾你们呢?你们如果愿意照顾我,就应该照顾患病之人。』

四月廿六日
舍利弗尊者说有五种方法可以灭除升起了的嗔念。那五种呢?
『就以一个言语洁净,行为却不洁净的人为例子吧!假设有个穿著以破布制成的袈裟的僧人,看见路上有块破布,便用左脚踩压著,用右脚摊开,观看它有利用价值,然後继续上路。同样的,对一个言语洁净,行为却不洁净的人,我们不必理会他的行为;相反的,应注重他洁净的地方。』
『对於一个言语不洁净,行为却洁净的人,我们又如何灭除嗔念呢?假设有一个被炽热的天气折磨得疲倦厌烦、喉乾口渴的人来到一个长满青苔、水藻的池塘。他投身入池,拨开苔藻、再用双手掬水来喝,全身备觉爽快,然後继续上路。同样的,对一个言语不洁净,行为却洁净的人,我们不必理会他的言语;相反的,应注重他洁净的地方。』
『对於一个言语、行为不洁净,心念却不时达致清澈平静的人又如何呢?假设有一个被炽热的天气折磨得疲倦厌烦、喉乾口渴的人,看见一个积满水的牛蹄印坑,他於是想:「这是牛蹄印坑,如果我用双手或找个杯来掬水,必定会把泥浆给搅拌上来,变得不适予饮用了。若我扒在地上,像牛一样低头饮水又如何呢?」想著他便如此做了。同样的,对於一个言语、行为不洁净,心念却不时能达至清澈平静的人,我们不必理会他的行为、言语,应注重他清澈、平静的心念。』
『对於一个言语、行为不洁净、心念又不能达至清澈平静的人又如何呢?假设有一个身患重病,痛苦难挨的人,独自徒行在前後都没有村落的大道上,既找不到合适的粮食与药物,也找不到人来照顾或指引到另一个村落去。若有人看见他,一定会起怜悯之心,想著:「这可怜的人,若得不到他人的帮助,一定会死去。」同样的,对於一个言行不洁净,心念又不能达至清澈平静的人,我们应发慈悲心,同情他,想著:「这可怜的人应放弃恶行、培育善行,否则死後一定不能轮回到善道。」
『对於一个言行洁净,心念又清澈平静的人,我们又如何灭除嗔念呢?假设有一个被炽热的天气折磨得疲倦厌烦、喉乾口渴的人,来到一个清凉澄澈的池塘。池边万木争荣、林荫蔽天,是个歇脚的好地方。於是他跳入水中沐浴畅饮一番,再躺在树荫下歇息。同样的,对於这麽一个人,我们应想著他在言行上的洁净与心念上的清澈平静。』

四月廿七日
如果你的敌人,
在他的势力领域中伤害你;
你又何必心中懊恼,
在自己领域中伤害自己。
含著满眶热泪,
你离开嘘寒问暖、鼎力相助的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你何不离开敌人?
何不撇下带来莫大伤害的愤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把你围困的愤怒,
腐蚀了你努力培育的一切德行之根,
谁会如此愚蠢呢?
何以他造了恶业,
你为之愤怒?
难道你愿意模仿他的恶行?
如果有人激怒、煽动你,
要你去造恶;
你何必气愤,
何必如他所愿。
如果你生气,
他或许会受害、或许不,
但你觉得气愤,
你必定自己受害。
如果敌人气昏了头,
自甘走上痛苦之道,
难道你愿意步他後尘?
当敌人激你生气以伤害你,
让这般怒意自行消失,
别无谓的伤害自己。

四月廿八日
锡达(Citta)居士对众比丘说:『假设有一根绳子或一把牛轭将一头黑公牛与一头白公牛绑在一起,那麽应该说黑牛是白牛的枷锁呢?还是白牛是黑牛的枷锁呢?』
『不!都不是,居士,黑牛、白牛都被绳子或牛轭所束缚。』
『比丘们,与此同样的,眼根不是物件的枷锁,那物件也不是眼睛的枷锁;因为它们二者而产生的欲望与执著才是枷锁。耳根与声音,鼻根与气味、舌根与味道、心与念头等都不是枷锁。因为它们的相互配合而激起的欲望与执著才是真正的枷锁。』
『善哉!居士,你说得好。你具备了与佛陀精湛的教诲相一致的慧眼!』

四月廿九日
金米拉(Kimbila)问世尊:『如来证入涅槃後,甚麽因素能使佛法持久?』
『当如来证入涅槃後,如果男女僧众、居士能够敬重与注意佛、法、僧,能够敬重与注意修行、禅定、热诚、善好,那麽佛法就会持久。』

四月卅日
当我告诉一些愚人『放弃它』时,他们却说:『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沙门太强调小节了。』他们非但没有放弃,还对我与其他要修行的人感到不满。这形成了他们的坚韧、结实又牢固的枷锁,不易被摧毁,有如一块大木头难被磨损一般。

五月

五月一日
认真的人持有信心,不多疑。
认真的人精力充沛,不懒惰。
认真的人稳定专注,不会散乱。
认真的人清楚了解,不混乱。
认真的人智慧高强,不愚昧。
你具备了这五种素质後,还应培育另六种素质。对於如来,你应如此冥想:『如来就是世尊,是一位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德行与善行都圆满俱足)、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供养)、世尊(世人所共同尊重者)。
对於佛法,你应如此冥想;『世尊对佛法的教导达至尽善尽美。佛法是显见的,不为时间所限,人人都可亲身尝试的,佛法是上进的,智者可以自己证得。』
对於僧团,你应如此冥想:『世尊的弟子修习得很愉快、修习得很直截、修习得很正确、修习得很有规律。这四对人、这八种人都值得供养、殷勤招待、赠送礼物及合掌顶礼,他们是世间无比的善好的源头。』
对於自己的德行,你应如此冥想;『它是完整无缺、没有瑕疵、没有失去光泽、带来自由、被智者称赞、纯净的、能使心念趋向集中的。
对於自己的布施,你应如此冥想:『布施对於我是一种收获。处在众多吝啬之人中,我却能慷慨解囊、乐於分享、乐於助人、乐於布施。
对於天神,你应如此冥想:『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神、雅玛天神、欢喜天神、制造天神、保护天神、大梵天四周之诸天神。这些天神升上天道之前所具有的信心、德行、智慧与布施,我也同样具有。
当一个圣洁弟子冥想这些事物时,心念便能脱离贪、瞠、痴。这时他的心念笔直地固定在这些事物上。他真心的感到善的愉快、佛法的愉快、佛法所带来的愉快。人若愉快,喜悦便油然而生。因为喜悦,身体便能达至平静。有了平静的身体,他感到快乐,心念也由於快乐而能专注集中,有句话形容这样的人:圣洁弟子冥想佛、法、僧,冥想德行、布施与天神,他平稳地、住在不平稳的人群中,平稳地过活。

五月二日
净化德行的要素有哪些?在进行净化时,有德的人应修持戒律,并立志彻底净化德行:『如果我的德行不圆满,我将致力去净化,使其达至圆满。即使我的德行已圆满,我仍然以智慧从旁补助。』这就是德行的圆满净化。净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立愿、精力、毅力、勤奋、警惕性与全神贯注,都是净化德行的要素。

五月三日
信心有余而智慧不足者缺乏判断力,其信心缺乏根基。智慧有余而信心不足者错在奸诈狡滑,这习性有如吃错药所导致之病一样难治。一个信心与智慧两者平衡的人,只对有根基的事物有信心。

五月四日
尼甘塔·那达布达(Nigantha Nataputla)的弟子阿士曼拉卡布达(AsibandhaKaputla)来到世尊跟前。世尊问他:『尼甘塔·那达布达教导弟子们甚麽教义?』
『世尊,那达布达教导说:如果一个人习惯性地杀生、偷盗、邪淫、撒谎,他便会入地狱。一个人的命运决定於他平日的习惯性行动。』
『但是,若如你所说:一个人的习惯性行动决定了他的命运,那麽根据那达布达的这个教诲,没有人会下地狱。假设有一个人只在白天或只在晚上,或只在一些时候杀生,你认为他最习惯的行动是杀生或不是杀生呢?』
『世尊,他最习惯的行动不是杀生。』
『假设有个导师教导如此的教义。他有个信徒对他很有信心,想著:我的导师说谁若杀生、偷盗、邪淫或撒谎,便会坠入地狱。我曾做过这些事,所以我一定会下地狱。於是他坚持这个见解,不加以割舍、放弃,不停地思想这见解,结果他真的下了地狱。但是如来在世时,曾谴责、严厉地谴责杀生、偷盗、邪淫与撒谎,说道:「戒绝这些。」他有个信徒,对他很有信心,想著:『世尊多方谴责杀生、偷盗、邪淫与撒谎,并说:『戒绝这些。』我曾做过这些,这是错的,不好的。而且在想到这些都已不能挽回时,我便很後悔。』有了这种想法,他於是放弃这些行为,脱离了恶道。由於放弃杀生,他戒绝了杀生,由於放弃偷盗,他戒绝了偷盗,由於放弃邪淫,他戒绝了邪淫、说苛薄之言语与无聊的闲谈,他戒绝了这些;由於放弃贪婪,他变得慷慨;由於放弃瞠恨,他变得慈祥;由於放弃邪见,他变成有正见的人。这样的圣洁弟子脱离了贪、瞠、痴,他心念分明、集中、不昏乱。他将满怀的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散发到四方,充满世界的上方、下方、对面与各个角落,并且把这四无量心进一步广布与加强。有如一个强壮的吹海螺手,不必费多大力气就能向四方发出通知。同样的,慈心、悲心、喜心、舍心也能全不保留地散发出去。

五月五日
有两件事会灼伤一个人的良知。哪两件?当一个人回想自己造了身、口、意上的恶业或回想自己没有实践身、口、意上的善业时,会被懊悔所灼伤。

五月六日
世俗的礼物与精神的礼物,两者之中,以後者为至上。
世俗的分享与精神上的分享,两者之中,以後者为至上。
世俗的慈爱与精神上的慈爱,两者之中,以後者为至上。

五月七日
经常检讨自己的过失是好的,
经常检讨他人的过失是好的。
经常检讨自己的进展是好的,
经常检讨他人的进展是好的。
五月八日
水的天然本质是保持平衡、不动摇、不搅扰和纯洁。认真修习禅定的人在排除了欺诈、哄骗、影射与掩饰之後,应与水一样保持平衡、不被动摇、不被搅扰和纯洁的本质。
水的本质亦是镇静、清凉的。认真修习禅定的人也应如此,对众生生起悲心,要为众生谋福利,应持有忍耐心,慈爱心与悲悯心。
再者,水能化不洁净为洁净。认真修习禅定的人也应如此。不论在村落、树林或任何情况下都不违法犯规,不会被戒师或导师指责。
再者,水为众人所渴求。同样的,认真修习禅定的人,寡欲、知足;能离群索居,独自修习禅定。是众人所向往的。
最後,水不为任何人带来不便,认真修习禅定的人也应如此,避免犯上身、口、意上的过错,导致他人争执、吵骂、争辩、忽略了禅定、彼此仇视。
五月九日
受到辱骂、殴打或惩罚,
能加以容忍而不愤恨,
能以耐心为力量与保卫,
我称这人为真正的婆罗门。

五月十日
行善者今世喜悦、来世喜悦,
今世、来世都喜悦;
忆及自己所行善举时更为喜悦。
行善者今世欢喜、来世欢善,
今世、来世都欢喜。
忆及『我行了善』时满怀欢喜,
往生天界时,更为欢喜。

五月十一日
冥想无量佛,
并虔信不疑、满怀喜悦,
你会深受激励鼓舞。
冥想无量法,
并虔信不疑、满怀喜悦,
你会深受激励鼓舞。
冥想无量僧,
并虔信不疑、满怀喜悦,
你会深受激励鼓舞。

五月十二日
我们应该认清以下四种由敌人伪装成的朋友:贪得无厌者,说而不做者、阿谀逢迎者、挥霍无度者。
贪得无厌者是敌人伪装成的朋友,理由有四:他贪心、要多给少、被威胁才做该做之事,只顾个人利益。
说而不做者是敌人伪装成的朋友,理由有四:他提醒你曾帮你做的好事、告诉你将为你做的好事、设想以空言赢取你的欢心、应该伸手帮忙的时刻,他以『无能为力』来推辞。
阿谀逢迎者是敌人伪装成的朋友,理由有四:他鼓励你做错事、劝阻你做对事、在面前称赞你,在背後贬责你。
挥霍无度是敌人伪装成的朋友,理由有四:他陪伴你喝酒、陪伴你在三更半夜游荡街上、陪伴你观看卑下表演、陪伴你赌博。
只拿不给之友,
说而不做之友,
阿谀逢迎之友,
伴你做错之友│
此四友实乃敌人,
智者明白真相,
视为畏途、
退避三舍。
我们应该认清以下四种真正的朋友:伸手扶助者、同甘共苦者、忠诚相劝者、全力支持者。
伸手扶助者是真正的朋友,理由有四:他在你不小心时保护你、在你疏於提防时为你看守财物、在你惧怕时安慰你、在你有所缺乏时给你双倍的支援。
同甘共苦者是真正的朋友,理由有四:他告诉你自己的秘密、为你保密、在你有难时,不撇下你、甚至肯为你牺牲性命。
忠诚相劝者是真正的朋友,理由有四:他劝阻你做错事、鼓励你做对事、告知你未曾听过的事、指引你走上天堂之路。
全力支持者是真正的朋友,理由有四:他为你的不幸感到伤心,为你的好运感到欣喜、阻止别人讲你的坏话、赞扬讲你好话的人。
伸手扶助之友,
同甘共苦之友,
忠诚相劝之友,
全力支持之友│
此四友乃真正之友,
智者明白真相,
珍惜并关照他们,
有如母亲之照顾独子。
五月十三日
对於好友,你应如此回想:『与好友们结交对我有益。受到他们的关心、鼓励、教导及照顾我的福利,我实在获益不浅。』

五月十四日
贪图荣华富贵、名誉声望实在危险。我认识一个人,了解他的心念。他是不会为了装在金盆里的天然银块而蓄意撒谎。然而,我在另一回遇见他时,他的心却被荣华富贵、名誉声望所纠缠,竟开口撒谎。荣华富贵、名誉声望确实危险。

五月十五日
我并不赞扬居士或僧人的错误行为。如果一位居士或僧人因其错误行为而步入歧途,便不能实践正道、佛法与善行。反之,我赞扬居士或僧人的正确行为。如果一名居士或僧人因其正确行为而朝正道迈进,便能实践正道、佛法与善行。

五月十六日
佛陀有如能治好烦恼的高明医师;佛法有如对症而下的良药,断除了烦恼的僧众则有如服药痊愈了的病人。

五月十七日
莲花不为浊水所污染;同样的,涅槃不受烦恼所污染。涅槃具有莲花这种特质。
冷水能减退发烧的热度,同样的,涅槃能去除烦恼的热度。冷水能解除人与兽在疲劳、受惊、口渴与中暑时的口乾,同样的,涅槃能驱除人对感官欲乐、不间断的形成的渴求。涅槃具有冷水这两种特质。
药剂是众生遭毒物危害的解药;同样的,涅槃是众生遭烦恼围困的解药。药剂能终止痛苦,涅槃也同样能终止痛苦。药剂是赋予生命的甘露;涅槃也同样是赋予生命的甘露。涅槃具有药剂这三种特质。
大海中没有尸体。同样的,涅槃中没有烦恼的尸体。大海广阔无边,不因河水的注入而盈满,同样的,涅槃也是广阔无边,不因众生的证悟而盈满。大海是巨大生物的归宿;同样的,涅槃是圣者│一个没有瑕疵、断尽烦恼、获得能力、控制了自己的心的巨人的归宿。大海中盛开著各式各样、无穷无尽的珊瑚;同样的,涅槃里也盛开著各式各样、无穷无尽、纯白洁净的智慧与自由。涅槃具有大海这四种特质。
食物维持众生的生命;同样的,涅槃驱除了老与死,维持众生的生命。食物提供众生超自然的力量、为众生制造美;同样的;涅槃为开悟众生提供了这两种特别素质,食物使众生的痛苦平息,同样的,涅槃使开悟众生因烦恼而引来的痛苦平息。食物消除众生因疲劳而引发的虚弱,同样的,涅槃为开悟众生消除因痛苦而引发的虚弱。涅槃具有食物这五种特质。
空间是无生、无老、无死、不升起於此处、不消失於彼处、难以下定义、非盗贼所能偷窃、不为任何东西所支撑、属於飞鸟的领域、无阻碍、无边际的。同样的,涅槃也是无生、无老、无死、不升起於此处、不消失於彼处、难以下定义、非盗贼所能偷窃、不为任何东西所支撑、属於圣者的领域、无阻碍、无边际。涅槃具有空间这十一种特质。
宝石能达成愿望。同样的,涅槃也能达成愿望。宝石带来喜悦;涅槃也一样能带来喜悦。宝石光辉灿烂,涅槃也是如此。涅槃具有宝石这三种特质。
红檀香不易得到,同样的,涅槃也不易证得。红檀香的香味无比芬芳;涅槃的香味也无比芬芳。红檀香受到好人赞赏;涅槃也受到圣者赞赏。涅槃具有红檀香这三种特质。
从奶油上层撇取出来的酥油有美丽的色泽;同样的,涅槃有本身的特质的色泽。酥油有芬芳的香味;涅槃也有德行的芬芳香味。酥油滋味丰富;涅槃也同样是滋味丰富。涅槃具有酥油这三种特质。
山峰高峻无比;同样的,涅槃至高无上。山峰不动不摇,涅槃也同样不动不摇。山峰难以攀登;同样的,涅槃也难为烦恼所攀登。山峰上种子不能滋长,同样的,涅槃里,烦恼不能滋长。山峰没有喜好厌恶,涅槃也同样没有喜好厌恶。涅槃具有山峰这五种特质。

五月十八日
『有如一只母鸡伏在一个藏有八粒、十粒或十二粒蛋的窝上,小心地孵著蛋。请问那只最先以爪和喙啄破蛋壳,安全地钻出的小鸡称为最长的或最幼的?』
『世尊,它最先破壳而出,理应称为最长的。』
『既然如此,我为了解救沉溺於无知之中的众生,最先啄破无知之壳,我就是世间第一位彻底了悟的无上正觉者。我是世上至高至尊者。』

五月十九日
有德之人像是能解除众生烦恼之毒的解药;
有德之人像是能减轻众生烦恼病痛的香膏;
有德之人像是能满足众生愿望的宝物;
有德之人像是能载送众生脱离四大洪水的大船,
有德之人像是能带领众生越过轮回之沙漠的领导;
有德之人像是能息灭众生的三凶火的大风。
有德之人像是能降给众生善念之甘露的一片雨云,
有德之人像是能促使众生修习善行的导师;
有德之人像是能指引众生迈向安稳之道的好领导。
五月廿日
亘恰佝达(Vacchagotta)对世尊说:『我曾听闻说「您│至善的乔达摩说过:应只布施给您,不应布施给其他导师,应只布施给您的弟子,不应布施给其他导师的弟子。」说这话的人是否正确地、无歪曲地传达您的意思?这说法合乎您的教诲吗?至善的乔达摩,我真不想误解您的教诲。』
世尊说:『亘恰佝达,说这话的人误传了我的意思。他们所说的是错误的,不是我的意思。其实,阻止他人布施的人建筑起三道障碍。那三道?即他妨碍了施主积德,妨碍了受施者获得施受,他本身因吝啬而毁坏了自己。』

五月廿一日
若你观察树木或草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它们展现了互不相同的本质与美型,
它们有很多不同品种。
再观察甲虫,飞蛾或蚂蚁等小昆虫,
它们展现互不相同的本质与类型,
它们有有很多不同品种。
观察具有四肢的大小动物,
它们展现了互不相同的本质与类型,
它们有很多不同品种。
观察腹足类、蛇类与爬虫类,
它们展现了互不相同的本质与类型,
它们有很多不同品种。
观察鱼类与水族类,
它们展现了互不相同的本质与类型,
它们有很多不同品种。
观察鸟儿与飞行类,
它们展现了互不相同的本质与类型,
它们有很多不同品种。
这些生物的本质与类型可以区分,
但人类却没有这些本质与类型的区分。
不论头或发、耳或眼、口或鼻、唇或眉,
都没有巨大分别。
不论颈或肩、腹或胸或生殖器,
都没有巨大分别。
不论手或脚、手指或指甲、小腿或大腿或肤色。
都没有其他生物的类别那麽繁多,
人的类别远不比其他生物繁多,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只在於风俗习惯的不同。
五月廿二日
国王问:『那先(Nagasena)尊者,善与恶,何者为大?』
『陛下,善为大,恶微不足道。』
『如何解释呢?』
『陛下,若作恶者深感懊悔,想著:「我做了一件恶事。」他的罪恶就不再增加。但是,行善者并不感到懊悔,心里没有悔意。因此愉快之感油然而生,从愉快之中引出了喜悦。因为喜悦,身体就会平静。有了平静的身体,一个人就会感到快乐,心念也由於快乐而能够专注集中。心念专注的人能清楚看见事物的真相,而善行就是这样不断增加。』

五月廿三日
有一次,世尊居住在尔沙里(Vesali)附近的一座树林中的一间大堂中。当时,有一个名叫卡兰那巴林(Karanapalin)的婆罗门在为离查密(Licchavis)盖一所房子。一日,卡兰那巴林看见婆罗门频义亚宁(Pingiyanin)从远处走来,趋前问道:『尊贵的频义亚宁,一大清早您从那里来?』
『我从沙门乔达摩那里来。』
『那您对沙门乔达摩的精辟透彻见解有何看法?你认为他是一位智者吗?』
『我如何能与他相比?我又是谁,如何能评定他那精辟透彻的见解?只有和他一样的人才能评定沙门乔达摩的智慧。』
『阁下给沙门乔达摩的赞美可真是高呀!』
『我如何能与他相比?我又是谁,如何能赞美沙门乔达摩?受赞美的人也真心赞美沙门乔达摩?受赞美的人也真心赞美沙门乔达摩。他是天神与人中最崇高的。』
『您看见了他的甚麽优点,竟然使你对他如此信服?』
『就有如一个人品尝了美味的食品之後,就不再渴望品尝其他较差的食品;一样的,一个人听了乔达摩的全部妙法之後,再也不渴望听其他人、群众、隐士或婆罗门的讲话了。』
『有如一个饥饿、虚弱的人看到一块蜜饼,享受了它的甜美滋味,一样的,当一个人听了乔达摩的全部妙法之後,心中感到甜美与安详。』
『有如一个人得到一支黄色或红色檀香水,不论他嗅吸木的根部、中部或顶部,都能闻到一股绝顶的清香味;一样的,当一个人听了乔达摩的全部妙法之後,所有的忧虑、悲伤、痛苦、哀痛、绝望都会消失。』
『有如一个被炽热的天气折磨得疲倦厌烦、喉乾口渴的人,来到一个清甜凉澈的池塘,一个美好的歇脚处,便跳入水中沐浴、畅饮一番,消除了一切悲痛、疲劳与烦燥,一样的,一个人听了乔达摩的全部妙法之後,所有的悲痛、疲劳与烦燥都会消失。』
听了频义亚宁的这番话,卡兰那巴林从座位站立,摆好披在肩上的袍衣上角,以右膝著地,伸出双手,朝世尊所在的方向说了三遍:『礼敬世尊、圣者、正等正觉佛陀。』
『善哉!频义亚宁,善哉!有如一个人把摔倒的扶正,把被封盖的揭开、为盲人指引道路,在黑暗中亮起明灯以让视觉正常的人看清。同样的,你为我阐明了佛法,我也将皈依佛、法、僧。在我有生之年,请把我当做受皈依的在家弟子看待吧!』

五月廿四日
有一种东西,若加以修习和发展,有助於培育割舍、放弃、镇定、寂静、高深知识、觉悟和证得涅槃。甚麽东西呢?那是对平静的冥想。

五月廿五日
婆罗门桑加拉跋(Sangarava)对世尊说:『至善乔达摩,我们婆罗门徒主持祭祀,也鼓励他人行祭礼。祭祀者能积大功德,也能造福许多人。反之,出家修行者只帮助自己,使自己平静,只引导自己迈上涅槃之道。这人所修持的是只能为自己造福利的修行罢了。』
世尊说:『婆罗门,我来问你一个问题,任由你回答。假如一个如来出世在世间,是一位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德行与善行都圆满俱足)、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供养)、世尊(世人所共同尊重者)。他说:「来!我以自力证得觉悟,得大欢喜,你们也一起来!通过自力,你们也可以证得觉悟,得大欢喜。」导师因此将佛法传授给数百人、千人、万人。婆罗门,这样的出家修行,所惠及的是自己还是众人呢?』
『至善的乔达摩,这是利益大众的修行。』

五月廿六日
天神对世尊说:『有六件事不会使人堕落。哪六件?即尊敬导师、佛法、僧团、修行、热诚与慈爱。』
过後,世尊把天神的这番话重覆给僧众听,并说:
深切尊敬佛法僧,充满热诚与慈爱,
如此比丘不堕落,他已经趋近涅槃。

五月廿七日
人若受病苦,不去求医治;
纵有医生在,非医生之过。
与此相同者,被烦恼压抑,
受烦恼折磨,不寻导师帮,非导师之过。

五月廿八日
多奇妙啊!多不可思议啊!乔达摩多麽安详,容光焕发,晶莹透彻,有如秋天的黄枣一样晶莹明亮;有如刚摘下的棕榈一样晶莹闪光,也有如灵巧的金匠把一块黄金放在坩埚内铸打成一件小装饰品,然後放置在一块黄布上更显得无比的光辉闪亮;同样的,悉达多六根清静,容光焕发、晶莹透彻。

五月廿九日
假设有一个浑浊不清、烂泥翻滚的水池,一个视觉完好的人,即使站在池边,也看不清水底的蚝、贝壳、卵石、砂砾和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为甚麽呢?因为水已浑浊不清。同样的,一个心念混乱的人无法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利益、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又为甚麽呢?因为心念混乱。又,假设有一个清澈平静的水池,一个视觉完好的人,站在池边,能看清水底的蚝、贝壳、卵石、砂砾和在水中游动的鱼。为甚麽呢?因为池水平静,没被搅动。同样的,一个心念平静的人可以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利益、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为甚麽呢?因为心念平静,不被搅动。

五月卅日
你所关心、接触的人│你的朋友、至亲、同族、亲属,各个都应得获通知、奠定基础、建立起「入流」的四个条件。那四个?即信佛、信法、信僧和持圣者所喜爱并且能促进心念集中的德行。

五月卅一日
当时,婆罗门桑达里卡· 拉笆加(Sundcrika Bharadvaja)坐在世尊附近,问道:『至善的乔达摩有到 呼卡(Bahuka)河沐浴吗?』
『 呼卡河有何特别?有何好处?』
『至善的乔达摩,许多人都相信 呼卡河能净化他们。他们在那里洗去罪恶。』
世尊於是说:
 呼卡河、 熹卡卡河、
佳雅河、桑达里卡河、
莎拉莎蒂河、巴雅哥河、
或 呼玛蒂河,
愚者常沐浴其中,
却洗不去罪恶。
众河有何用?
不能净化恶人,
不能净化企图作恶者。
善人日日都特别,
善人日日都圣洁,
善人日日都行善。
沐浴善行中,
众生得保护。
你若不撒谎、不伤害、不偷盗,
你若信佛法、慷慨又大方,
去佳雅河有何益?
佳雅河与家中井一般样。

六月

六月一日
还应做甚麽?你应如此思想:「举止应纯正、洁净、光明磊落、没有瑕疵和自我约束。但不可因自身已纯正而妄自尊大,贬损他人。」你应如此训练自己。

六月二日
世间有那八种推诿责任的人。他们有那八种过失?当一个人被伙伴责怪时,以健忘为托词,说道:「我记不得,我记不得。」这有如一只放恣的马,被车夫鞭打、催促时,竟乱跳、乱扭,把车厢吊转回头。这人就如这马一般。
当他被伙伴责怪时,冲口争辩道:「你有何资格说此话,你凭甚麽认为自己可说此话!」这有如一只放恣的马,往後踪跃,把马车的围栏折断。这人就如这马一般。
又,当他被伙伴责怪时,反驳道:「你自己也做了这些事情,先纠正自己吧!」这有如一只放恣的马挣脱被绑於柱子上的後腿,还将柱子踩坏。这人就如这马一般。
又,当他被伙伴责怪时,竟避而不答,大动肝火,怒形於色。这有如一只放恣的马,跑错了路,使车厢摇晃不定。这人就如这马一般。
又,当他被伙伴责怪时,竟然对大众比手划脚,为自己辩护。这有如一只放恣的马,高举身躯踢出双脚。这人就有如这马一样。
又,当他被伙伴责怪时,竟然不理会责怪者与众人,继续为所欲为。这有如一只放恣的马,不理会车夫或鞭子,紧咬著绑於嘴部的马衔。这人就如这马一般。
又,当他被伙伴责怪时,说道:「我没有犯错,我也不在乎。」就此不出声,使大众气恼。这有如一只放恣的马,被催促时,不肯前进或後退,像一根柱子一样,矗立不动。这人就如这马一般。
又,当他被伙伴责怪时,说道:「你们何必为我操心,我要放弃修行,重过凡夫的生活,你们满足了吧!」这有如一只放恣的马,当被车夫鞭打、催促时,缩进双脚,坐了下来。这人就如这马一般。

六月三日
看见有德行、定力、观察力、借藉知识与观察而得到解脱的这麽一个比丘,能令人获益不浅;听见有关这麽一个比丘之事迹,能令人获益不浅;前去拜访他,坐在他身边,牢记他所说的一切,跟随他过圣洁生活,能令人获益不浅。

六月四日
婆罗门阿拉摩南嗒(Aramadanda)说:「克遮那(Kaccana)师父,何以贵族,婆罗门与居士们经常相互争吵?」
「这是因为他们对感官欲乐加以执著、贪恋;受感官欲乐所束缚、奴役。」
「克遮那师父,何以沙门们也相互争吵呢?」
「这是因为他们对观念加以执著、贪恋;受观念所束缚、奴役。」

六月五日
妇女掌握了四种能力便掌握了这个世界。那四种?妇女应妥善料理事务、妥善管理工人、获得丈夫爱戴、妥善守护丈夫的财产。
妇女应如何妥善料理事务?她在料理丈夫的家业时,不论是羊毛业或棉花业,都能驾轻就熟,毫不厌倦,并且能灵活地用不同方法或途径去安排和进行。
妇女应如何妥善管理工人?她对丈夫家里的各个工人,不论是佣人、送信员或打杂者等人的工作,已完成与未完成部份都能了如指掌。她对患病者的病情也清楚明了,并且依他们所应得的份量分配软硬食物。
妇女应如何获得丈夫的爱戴?她不做丈夫不喜爱的任何事情,即使该事能解救自己性命,她也不做。
妇女应如何妥善守护丈夫的财产?她应妥善储藏丈夫所带回来的钱、粮食、金、银等,小心保管,绝不盗偷、滥用或浪费。

六月六日
在一场争执中,触犯者与责骂者若不自我检讨,将使纠纷难以和解、引发不愉快的争吵,导致大家不能和睦共处。双方应如何自我严厉检讨呢?触犯者应反省:「我犯了过错,被他看见了;他因此生气,就当面指责我,我恼怒了,便到别人面前去造谣。总之,错的是我。」责骂者应如何自我严厉检讨呢?他应反省:「这人做错了一些事,被我看见了。若他不曾做错,我就见不著。既然他已犯了错,又让我看见,使我感到不满而责骂他。他恼了便到别人面前造谣。所以,错的是我。」
诚然,如果双方都能自我严厉检讨,大家就能和睦共处了。
六月七日
有四种人照耀了僧团,他们具有高深智慧、守持戒律、充满信心、学问渊博与依法修持。他们是那四种人?即比丘、比丘尼、善男与信女。
谁若有智慧、充满信心、学问渊博,
守持戒律与依法修持,
便被誉为「僧团之光」。
德行高尚的比丘,
学问渊博的比丘尼,
满怀信心的善男信女,
正是他们照耀了僧团,
他们被誉为「僧团之光」。
六月八日

摩伦亚铺达(Malunkaputta)对世尊说:「长者,当我禅定时,想起了:「对於世界是有限的、是无限的、是既有限又无限的、或既非有限,亦非无限的推测;对於灵魂与身体是同一的或不同一的推测;对於如来入灭後是存在或不存在、既存在亦不存在或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的推测,这种种推测,世尊都不曾加以解释,把它们搁置在一旁,不加以理会。长者,如果您不为我解释这些推测,我将舍弃这修行。如果您确实知道答案,就应该为我解说,否则,您就坦白承认您不晓得吧!」
「摩伦亚铺达,我可曾对你说:来!做我的弟子,我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吗?」
「没有,老师。」
「那,你可曾对我说:唯当您解答这些问题後,我才成为您的弟子吗?」
「没有,老师。」
「既然如此,你这傻子在发甚麽牢骚呢?如果有人说要等到这些疑问全被解答後才成为我的弟子,那麽,可能还未获得解答时,他已死去了。这就有如一个被一支毒箭射伤的人一样,当朋友为他请来医生诊治伤口时,他说道:『等一等,在把毒箭拔出之前,我要知道箭是谁射的?他是甚麽出身?是高的、矮的、肥的或瘦的?否则,我不愿把箭拔出。在把毒箭拔出之前,我要知道用以射这箭的弓是弹力弓、十字弓或长弓?否则,我不愿把箭拔出。在把毒箭拔出之前,我要知道箭是由芦草制的、木头制的或竹子制的?否则,我不愿把箭拔出。在把箭拔出之前,我要知道箭头是普通型或锯齿型?是牛齿造的或是铁造的?否则,我不愿把箭拔出。』早在这些问题能被完全解答之前,那人已死了。同样的,如果有人要等到世界是有限或无限等问题被清楚解答之後才愿意成为我的弟子,恐怕在获得解答之前,他们已死去了。」
「是否要过圣洁生活,决定不在於探究世界是否有限的、是无限的、是既有限又无限的或既非无限,亦非有限的。是否要过圣洁生活,决定不在於灵魂与身体是同一或不同一的。不论世界是否有限或无限,生、老、病、死、悲伤、苦恼、痛苦、哀痛与失望等依然存在。我的教诲乃是为了断除这一切。对我没有解释的,你要了解这些是还没有被解释的,对我有解释的,你要了解这些是已经被解释的。我不解释的是甚麽呢?是你所问的那些推测性问题。为甚麽呢?因为它们与修行的目标无关,它不是圣洁生活的基础,不能助长割舍、放弃、镇定、寂静、高深知识、觉悟或证得涅槃。我所解释的是甚麽呢?是四圣谛。为甚麽呢?因为它与修行的目标相关连,是圣洁生活的基础,能助长割舍、放弃、镇定、寂静、高深知识、觉悟和证得涅槃。」

六月九日
须菩提尊者与一位虔信的比丘来会见世尊。他们坐下後,世尊问道:「须菩提,这位比丘是谁呀?」
「世尊,他是一位虔诚信徒,是一名虔诚信徒的儿子,来自虔诚信徒的家庭。」
「但是,须菩提,他是否具备虔信者的传统特质呢?」
「世尊,请现在就告诉我何谓虔信者的传统特质,以便我能分辨这比丘。」
「那就仔细听著吧!比丘应有德行,遵守修行纪律,有良好的修行,能看清最微小过错的危险性,秉持戒律行事。再者他应多闻佛法,用心学习并谨记在心。这些佛法不论是在开头、中间或结尾的部份,不论是在文句上或字义上都很美妙。这些佛法也将圣洁生活的完美与纯净完全展现出来。虔信弟子应多听、多记、多朗诵、多思考和多以智慧来洞察这些佛法。」
「再者,他亲近善者,与善者交往,与善者结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又,他应平易近人、有耐性、聪明灵巧、理解力强,是很好的谈话对象。」
「又,他与同修接触时,不论是大事或小事,都表现得既聪明又精力充沛,能为同修著想并且正确、妥善地处理事情。」
「再者,他喜爱佛法,从精深的佛法与戒律中获得大喜悦,而且乐於与他人叙述说这一切。」
「又,他能以坚强的毅力来摒除恶习,以坚定不移的定的意志来培育善德,不因具备善德会附带负荷而退却。」
「又,他能轻易地证得那意识清净、能带来今世快乐的四禅。」
「又,他能记起他的前世│一世、二世、五世、十世、一百世、十万世。」
「又,他有著比凡人更为清净、卓越的天眼通,能观见众生的生灭。」
「最後,他能在此生中以自力了悟、断除烦恼、获得心念的自由、以智慧而获得的自由,并坚守这自由。须菩提,这就是虔信者的传统特质。」

六月十日
流浪汉沙曼拉卡尼(Samandakani)问舍利佛尊者:「尊者,请问如何辨别好与不好?」
「尊长,轮回并不好,终止轮回才是好。有轮回就会发生以下不好的现象:冷与热、饥与渴、屎与尿、火灼伤、杖打伤、枪打伤、以及亲友相聚时对自己的辱骂中伤。但是,当轮回终止时,就会有以下好的现象:没有冷与热、没有饥与渴、没有屎与尿、没有火灼伤、杖打伤、枪射伤以及亲友相聚时不会对自己加以辱骂中伤。」

六月十一日
修习正精进有四种方法。那四种?即发愿阻止尚未升起之恶念的升起,并且努力精进、全力以赴来完成这目标。发愿去除已经升起之恶念,并且努力精进、全力以赴来完成此目标。发愿培育尚未升起之善念,并且努力精进,全力以赴来完成这目标。发愿促成已经升起之善念,愿它持久、不混乱、进一步发展、扩大、滋生、达至圆满,并且努力精进,全力以赴来完成这目标。

六月十二日
放弃恶行│这是办得到的。如果不可能办到,我也不会催促你们这麽做。既然是办得到的,因此,我对你们说:「放弃恶行」。如果放弃恶行会招致损失与悲伤,我就不会催促你们。但,既然放弃它能滋长利益和快乐,我就催促你们:「放弃恶行」。
培育善行│这是办得到的。如果不可能办到,我也不会催促你们这麽做。既然是办得到的,因此,我对你们说:「培育善行」。如果培育善行会招致损失与悲伤,我就不会催促你们。但,既然培育它能滋长利益和快乐,我就催促你们:「培育善行」。

六月十三日
导师应视学生如儿子,学生则应视导师若父亲,如此,彼此便能互相尊重与顺从,能和睦共处,在求法与修行的过程中成长与进步。

六月十四日
一个人对如来的信心确定不疑、坚固不变、不为任何隐士、婆罗门、天神、魔罗、梵天或世人所动摇,他可以正确无误地说:「我是真佛子,由佛口中生出、由佛法中生出,为佛法所创,是佛法的继承人。」
六月十五日
世尊说:「语言如果具有某四种素质,可称得上是善语,非恶语、无过失之言语、不为智者所责备之言语。那四种?即说话时的用语是美妙而不丑陋的、正确而无谬误的、温和而不刻薄的、真实而非撒谎的。」
有德者称美妙之言语为第一,
称正确无谬误之言语为第二,
称温和不刻薄之言语为第三,
称真实非撒谎之言语为第四。
这时,梵只娑(Vangisa)尊者从座位处站起来,把法衣的上端披在肩上,合掌礼敬佛陀,说道:「世尊,我想起了一些东西。」接著,梵只娑尊者用以下词语赞美世尊:
人应只说出既不伤害自己,
亦不伤害他人之言语,
这才是真正美妙之言语。
应说出温和之言语,
令人喜悦、受人欢迎之言语,
不含恶意之言语,
友善地与他人交谈。
真实之言语不腐朽,
这是永恒不变之法则,
有德者坚持使用:
真实、有用、正确之言语。
佛陀所说之言语,
使人赢得安乐、
断除烦恼、证悟涅槃。
这确实是至上之言语。
六月十六日
有人认为一个人造了业,他往後的一切经历就已由这业注定了。若这说法是真的,那麽人就不可能过圣洁生活了,因为解除烦恼的机会根本不存在。若有人认为一个人造了业,他往後便会尝到业报。若这说法是真的,那麽人就有可能过圣洁生活了,因为有解除烦恼的机会存在。
例如有一个人造了一个小恶业,他今世可能尝到业报,也可能完全不会尝到业报。试想,那一类人会因犯了小罪过而下地狱呢?一个对身、口、意的培育不加留意的人,尚未启发智慧,尚未训练自己,是个渺小的人。他的生命是受到局限、不会快乐的。一个小恶业可能导致这样的人堕入地狱。
现在有一个小心地发展身、口、意的人,已启发了智慧、已训练自己,已不是个渺小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受限制、是无可衡量的。这样的人造了小恶业,在今世可能尝到业报或完全不曾尝到业报。
假设有一个人在一杯水中撒入一喱盐,那水便喝不得了。为甚麽呢?因为那杯子很小。又假设一人在恒河里撒了一喱盐,那河水还是可以喝,为甚麽呢?因为那河水太多了。

六月十七日
天神问世尊:「长者,所有的隐士和婆罗门都教同样的法,遵守同样的戒律,欲求同样的东西,追求同样的目标吗?」
「不是的,众神之王!这世间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合集而成,人们依附著其中一些因素,强烈地沉溺於它们之中。他们说道:「只有这是真实的,其余都是假的。因此,所有的隐士和婆罗门都不教导同样的法,遵守同样的戒律、欲求同样的东西,追求同样的目标。」
六月十八日

悲悯的能力是甚麽?悲悯有四根支柱、即慷慨布施;至上的善语是反覆地向全神专注的听众说法;最高的帮助是鼓励、激发那些缺乏信心者立信、缺德者立德、吝啬者布施、愚痴者开启智慧。至上的一视同仁是平等对待预流者与预流者、一来果者与一来果者、不还果者与不还果者、圣人与圣人。这就叫做悲悯的能力。

六月十九日
在这世上,生命是无常而难以预测的,
生命是艰难、短暂并且充满苦恼的。
有生必有死,这是世事的本质,
有老必有亡,这是世事的发展。
果实成熟了,可能在清晨时掉落,
同样的,人生下来後,随时都可能死亡。
陶工所制造的各种锅壶,
最终总会破裂,
同样的,所有的生命最终也必定结束。
不论老、少、愚、智,
没有人能逃出死亡的陷阱,
全都会步向死亡。
他们被死亡所征服,
他们又投生到另一个世界,
父亲既救不了自己的儿女,
家庭也救不了成员。
瞧啊!在亲属们的注视、哀哭流泪之下,
人们一个一个地被抬走,
就像牛被送到屠宰场一样。
故,老死是世间极其自然之事,
故,智者看透了世界的真相,
他并不悲伤。

六月廿日
当有不生不灭存在时,
为何还要追求被老死所束缚的欲乐呢?
一切的诞生都离不开疾病与死亡。
这是永生不灭的,
这是永生不灭之境界,
没有悲伤与嗔恨,
没有障碍与绊倒,
没有畏惧与燃烧。
这是永生不灭之境界,
过去曾为许多人证得,
自我努力者,今日也可证得,
不肯努力者,没法子证得。

六月廿一日
梭那(SONA)尊者独自修习禅定时想著:「世尊的弟子们都以充沛的精力修行,我也是世尊的弟子,但心念却脱离不了烦恼。我家境富裕,大可放弃修行,还俗回家享受一番,并继续行善。」
这时,世尊知道了梭那的心念,如伸出手一般,轻易地出现在梭那面前,对他说:「梭那,你未出家之前是不是很善於弹琴?」
「是的,世尊。」
「当琴弦太紧时,琴声悦耳吗?可以弹奏吗?」
「不,世尊。」
「那当琴弦太松时,琴声悦耳吗?可以弹奏吗?」
「不,世尊。」
「当琴弦调得不太紧,也不太松,音调适中时,琴声悦耳吗?可以弹奏吗?」
「是,可以的,世尊。」
「同样的,梭那,太过急切求成,会导致慌乱;太过松弛,又会导致懒散,惟有坚持平衡,使各方面平衡发展,才能达到有价值的证悟。」

六月廿二日
米邻陀(Milindl)国王问道:「那先尊者,信心有甚麽特质?」
「信心有宁静与发奋两种特质。」
「宁静怎麽是信心的特质呢?」
「当信心升起时,它能破除一切障碍。当心念没有障碍时,一切都清澈、纯净和宁静。」
「举个例子给我听吧!」
「有一个国王带领四支军队│象队、骑兵队、战车队与步兵队过一条小溪。溪水被大军践踏得浑浊不清。这时,国王可能说:「取水来!我们一齐畅饮。」部下可能回答道:「遵命,陛下。」於是,部下们取了国王的净化污水之宝石。放入水中,使水中各种藻类消失,使泥泞沉淀。溪水便恢复了清澈、纯净与平静。於是,他们把水呈递给国王,说道:「陛下,请喝吧!」
心念就如水一样,众人像认真修习禅定的学生,烦恼就有如水藻和泥泞,而信心有如净化污水的宝石。当放入净化污水的宝石时,水藻消失、泥泞沉淀、水就变得清澈、纯净与平静。同样的,当信心升起时,便能消除一切障碍。没有了障碍的心是清澈、纯净与宁静的。」
「尊者,发奋又怎麽是信心的特质呢?」
「陛下,当认真修习禅定的学生看到他人的心念已解脱了,自己就发奋证入预流、一来、不来或阿罗汉果位;修习禅定以证得尚未证得的、掌握尚未掌握的、了悟尚未了悟的。因此,发奋是信心的特质。」
「举个例子给我吧!」
「正如一片大雨云,化为雨水降落在高山上。雨水奔流下斜坡,灌满了山沟、山谷、小溪与河流,乃至把河堤给冲破了。现在有一群人站在河边,由於对河的深度、宽度一无所知,所以感到害怕、不敢前进。有一个对自己的能力与力气很有自信的人趋近河边,绑上缠腰布,跳入水中,并渡了河。其他人看见了,也纷纷跟著渡河了。同样的,认真修习禅定的学生看到他人的心念已解脱了,自己就发奋证入预流、一来、不来或阿罗汉果位;修习禅定以证得尚未证得的、掌握尚未掌握的、了悟尚未了悟的。因此,发奋是信心的特质。
六月廿三日
当我们想著:「某某人伤害了我、正在伤害我、将伤害我」的时候,就已起了瞠恨心。
当我们想著:「某某人伤害了我心爱、珍惜的人、正在伤害我心爱、珍惜的人、将伤害我心爱珍惜的人」的时候,就已起了瞠恨心。
当我们想著:「某某人善待了我不喜爱、珍惜的人、, 正在善待我不喜爱、珍惜的人、将善待我不喜爱、珍惜的人」的时候,就已起了瞠恨心。
我们就是这样无端端地被激烦。

六月廿四日
「比丘们!婆罗门和居士们给了你们很大的帮助。他们供给你们法衣、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有几件事能促进正见,以获得心念的解脱、心念解脱的益处、通过智慧而得的解脱以及通过智慧而得的解脱的益处?」
「若以以下五件事来促进正见│德行、学问、讨论、平静和见识,便能获得心念的解脱、心念解脱的益处,通过智慧而得的解脱及通过智慧而得解脱的益处。」

七月九日
疾病有两种。那两种?即肉体的病与心理的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在一年、二年、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里都不曾患病的众生;但是,除了那些已断除烦恼的人之外,很难找一个即使只脱离心病片刻的人。
七月十日

慈心的特质是促进他人的幸福。它的作用是追求幸福。它所显露出来的是烦恼的解除。激发它的原因是看见众生的可爱处。能把恶念去除是它的成功;引发了自私的爱欲则是它的失败。
悲心的特质是促使他人解除痛苦。它的作用是不忍心他人痛苦。它所显露出来的是仁慈与怜悯。激发它的原因是看见众生受苦时的无助样子。克制了残忍是它的成功;引起伤感则是它的失败。
喜心的特质是能为他人的成功感到快乐。它的作用是去除妒忌心。它所显露出来的是厌恶心的解除。激发它的原因是看到了众生的成功。克制了厌恶是它的成功,引起作乐笑闹是它的失败。
舍心的特质是促使自己对众生一视同仁。它的作用是能看见众生的平等素质。它所显露出来的是平息了喜好感与厌恶感。激发它的原因是看到众生的业,了解众生是他们所造的业的继承者;是他们自己选择要不要快乐、要不要脱离痛苦及要不要从他们所取得的成功中堕落下来。摒除厌恶感与喜好感是它的成功;在生活中引发了对无知的毫不在乎是它的失败。

七月十一日
一个人可能是个有德行与学识的信徒,但却不是一个佛法导师。这样的人是不够圆满的。要补救这个缺陷,他应该自我反省:「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既是有德行与学识之信徒,又是佛法导师呢?」当一个人具备了这些条件时,他才算是圆满。

七月十二日
世尊对众比丘说:「在阿拉维(Alan)的哈达卡(Hatthaka)真正具备了七种奇妙的素质。那七种?他有信心、德行、责任感、知廉耻、有学问、为人慷慨与有智慧。」说毕,世尊由座位处站起进入室内。过後,有一位比丘去找哈达卡,并告诉他世尊所说的话。哈达卡说:「我希望当时没有身穿白衣的在家居士在场。」
「没有,朋友,一个也没有。」
在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20 0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语(一日一则)

续-《●法语(一日一则) - [南传]其它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同样的,外道的流浪汉也都瞎了眼,看不清、分不清善恶,分不清何者是佛法,何者不是。他们的愚痴导致他们好争辩、好吵架及好争执,都各自坚持自己是对的。」
接著,清楚了解这现象的世尊,说了这首偈:
自称沙门和婆罗门,
却不断执著与争论;
坚持己见而相争吵,
只看见事物的一面。
八月六日

木匠或他的学徒能看见工具因为手指的触摸而日益磨损,可是他未必知道工具今日磨损了多少,昨日磨损了多少,在另一段时间内又会磨损多少。同样的,全心修习禅定的人无法得知今日断除了多少烦恼,昨日断除了多少烦恼,另一段时间又断除了多少烦恼。他只知道烦恼不断地被消除掉。

八月七日
修习慈爱、增长慈爱、扩大慈爱、使慈爱成为一切的媒介物与基础、坚持保有慈心、使慈爱成为习惯、使慈爱巩固。通过如此修习而达到的心念解脱,会有十一种好处。那十一种?即睡著时与清醒时都很安乐、不做恶梦、为人与非人者所喜爱、受天神保佑、不为火、毒药、刀剑所伤害、心念容易集中、肤色晶莹。临终时头脑清醒、即使没有进一步修持,他至少在来世能上升色界天。
八月八日
心念得到解脱的人,不和他人辩论,也不和他人起争执。他应用世间常用的词语,却不执著於它们。

八月九日
「至善的乔达摩,我持著这样的立场与观点,如果有人说出他所看、所听、所感觉的,那他可以放心说道:『这是我所看到的,这是我所听到的,这是我所感觉到的。他这样做是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
「婆罗门,我本身并没有说一个人应把他所见、所听、所感觉的说出来。我也没有说不可说出这些来。如果一个人说了会导致不利的境况发生,那他就不应该说。如果说了能引发好的境况发生,那他就应该把所见、所听、所感觉及所了解的说出来。」

八月十日
有一次,盘咖拉(Pancaks)的比丘 沙卡(Visakha)正在会场说法。当夜幕低垂时,世尊从静坐中起立,走入会场中,坐在为他设置的座位上,问道:「是谁在说法,说得如此之好?」
「世尊,是 沙卡比丘。」
过後,世尊对 沙卡比丘说:「说得好! 沙卡,说得好!你以文雅、清楚、不粗俗、明显、可理解与不偏袒的语言为僧众解说佛法,使他们得到提升、觉悟与激发。」
接著,世尊说了这首偈:
若他不出声,别人不会知晓他,
那他只是混在众人中之智者。
若他开口并教导那超越生死,
别人便会知晓他。
故,让他点燃佛法之光,
让他高举智者之旗帜,
智者以启发性演说为其旗帜,
佛法就是智者之旗帜。

八月十一日
我已传授了全部的佛法,一个人只要了解佛法中的四行偈言,并把它应用在生活中,那他可以称得上是博学、是熟记佛法的人。

八月十二日
当世尊住在桥赏弥(Kosambi)城的佝斯达园(Ghosita Park)时,优陀夷尊者正在为围绕於他身边的居士说法。刚巧阿难看见了,就去告知世尊。世尊说:「阿难,要为他人说法的确不容易。在为他人说法时,应先确定五件事。那五件?说法时,想著:我将依层次逐渐由简入繁地讲说,我将以那目标为说法的题材,我以慈爱之心说法,我不为求取利益而说法,我的说法不会为自己或他人带来灾害。阿难,要为他人说法的确不容易。所以在为他人说法时,应先确定这五件事。」

八月十三日
遇到有人当面辱骂你,以拳头击打你,以土块丢你,以木棍打你或以利剑袭击你时,你应把世间的一切欲望与顾虑抛开,并且这样训练自己:「我的心将不动摇,我将不说恶语,我将以没有瞠恨的仁慈心悲悯他人,为他人的利益著想。」你应如此训练自己。

八月十四日
应该如此训练自己,想著:「我应时时刻刻学习世尊那高深、渊博、卓越的教诲。」你应如此训练自己。

八月十五日
流浪者波达利耶(Potaliya)来拜访世尊,恭敬地向他问安,然後坐在一旁。世尊对他说:「波达利耶,世上有四种人。那四种?一种人在恰当的时刻批评该批评的,说出了事实与正确的,但却不称赞该称赞的。另一种人在恰当的时刻称赞该称赞的,说出事实与正确的,但却不批评该批评的。再有一种人既不批评该批评的,也不称赞该称赞的。最後一种人在恰当的时刻批评了该批评的,称赞该称赞的,说出事实与正确的。这四种人之中,你以为那一种人最可敬与最难得?」
「至善的乔达摩,我认为既不批评该批评的,也不称赞该称赞的人是最可敬与最难得的。因为他对一切毫不在乎,所以可敬。」
「我却认为在恰当的时刻批评该批评的,称赞该称赞的,说出事实与正确的事物之人才是最至上的。为甚麽呢?因为他掌握了恰当时刻,所以可敬。」

八月十六日
有如恒河朝东方奔流,一个培育与修持八正道的人朝向涅槃奔流。

八月十七日
「我告诉你:若让一个聪明、诚恳、老实、率直的人到我跟前来,我将会教他佛法。如果他能依法修持,在七年之内,凭著所学知识与观察力,足以证得年轻人出家所想得到的。别说是七年,在七天内他也能办到。」
「你或许会想:『沙门乔达摩这样说不外是为了招收弟子』。但是,这想法并不对。你现在的导师可以继续做你的导师。你或许会想:『他要我们抛开我们的戒律。』但是这想法并不对,你可以继续守你的戒律。你或许会想:『他要我们放弃现在的生活方式。』但是,这想法并不对,你可以继续保留现在的生活方式。你或许会想:『他要我们修习那些我们宗教所认为是错的,或是不去修习那些我们宗教所认为是对的。』但是,这想法并不对。你可以继续修习你的宗教所认为是对的,避开那些你的宗教所认为是错的。但是,世上有些未被抛掉的、沾上污点的无益之物、导致轮回之物、令人恐惧之物、在将来会产生痛苦之物、与生、老、死有关连之物。我正是为了使人抛开这些东西而教导佛法。如果你修行正确,这些污点会被去除,而导向纯净之物将会增长、发展。在此生中,你能凭著自己的知识与观察力证得圆满的智慧,并且坚守著它。」

八月十八日
世人所期望发生的,
往往与事实不同,
於是失望产生了。
世事便是如此运作。

八月十九日
世上有三种病人。那三种?
有一种病人即使获得妥当的饮食、医药与照顾,也不能复原。
另有一种病人不论有没有获得妥当的饮食、医药与照顾,都会复原。
再有一种病人只有在获得妥当的饮食、医药与照顾的情况之下,才能复原。
妥当的饮食、医药与照顾是为第三种人而开的药方,但是其他两种病人也应受到照顾。
世上有三种人可以和这三种病人相比拟。那三种?
有一种人不论有没有机会见到如来,学习佛法与修持戒律,都不会修行善业。
另一种人不论有没有机会见到如来、学习佛法与修持戒律,都会行善业。
再有一种人只有在见到如来、学习佛法与修持戒律的情况下才会行善业。
佛法是为了最後一种人而宣说的,但是佛法也应传授给另两种人。

八月二十日
一个人应如何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呢?他应先克制自己的贪、瞠、痴,然後鼓励他人效仿。
八月廿一日

某五个因素使一个人的礼物达到尽善尽美。那五种?赠送者以恭敬之心赠送、以关切之心赠送、亲手赠送、以善好之物赠送、赠送时有考虑到後果。

八月廿二日
阿难尊者来到屋前,依靠在门柱上哭泣,说道:「我还只是一个学习者,还必须致力以臻完美,可是对我那麽慈悲的老师却要入寂了。」
此刻,世尊正在问众僧:「阿难在那里?」
众僧把实情说出来,世尊听了,说道:「去吧!比丘,去告诉阿难说:『阿难友,世尊叫你。』」
当阿难到来时,世尊说道:「够了!阿难,别哭了!我过去不是有教导你们吗?所爱的必定有散失的时候,有生、有形成、有会合,必定有别离与瓦解,这又怎麽可能有例外的呢?长久以来,你和蔼亲切、全心全意地服侍如来,你以慈爱的身、口、意服侍如来,你已积了大善德。你现在应该全力精进,不久之後,你也能摆脱烦恼的束缚。」

八月廿三日
「若有人批评我、佛法或僧众时,你们不能因此生气、愤恨与烦乱。因为生气、愤恨与烦乱会妨碍你,使你无法分辨他们的言论是否正确、你们能分得清吗?」
「不能,世尊。」
「那麽,当别人批评我、佛法或僧众时,你们应向他们解释何者是不正确的,说道:『那是不正确的,不是我们的道路,我们不这麽做。』同样的,若有人赞美我、佛法或僧众时,你们也不能因此而欣喜、欢乐或自负。因为欣喜、欢乐或自负会妨碍你辨明真相。因此,当他们称赞我、佛法或僧众时,你们应向他们解释何者是正确的,说道:『这是正确的,是我们的道路,是我们的作为。』」

八月廿四日
人若有所不满,苦恼便随之而来,使你不论在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不会感到快乐或喜悦,不论你去到森林里、树根下、孤独处、旷野中或僧众之中,也找不到快乐或喜悦。
人若能知足,不论你在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会感到快乐与喜悦;不论你去到森林里、树根下、孤独处、旷野中或僧众之中,都能找到快乐与喜悦。

八月廿五日
释迦族的摩诃南摩(Mah<GEAME@18>"<GE>n<GEAME@18>"<GE>ma)来见世尊,说道:「迦毗罗城非常富裕、繁荣、人口众多又稠密。傍晚时分,我供奉了世尊或众僧之後,便入城,一定会遇到象队、马群、战车、货车与人群,浩浩荡荡地川行街上。在这时候,我原本念住佛、法、僧的心完全溃散迷失了。於是,我想:『如果我在此刻死去,我的命运将如何?我将往生何处呢?』」
「不必畏惧!摩诃南摩,不必畏惧!你将得善终。对於一个长期修习信心、德行、学识、舍弃与智慧的人,纵使由四大会合之身,被飞禽走兽所吞食,但是长久修习信心、德行、学识、舍弃与智慧的心会展翅高飞,会证得那至上的。有如一个人把一壶酥油倒入深渊之中,假设那壶破了,碎片因而沉入渊底,然而酥油依然浮於水面。同样的,摩诃南摩,你的心已长久修习信心、德行、学识、舍弃与智慧,因此,不必畏惧,你将得善终,你将得善终!」

八月廿六日
一只★必定会在身上涂满解药之後,才去接近与捕捉毒蛇。同样的,积极修习禅定的人,在面对这个充满愤怒、憎恨、敌意、争吵、争辩与纠纷的世间之时,必需先在身上敷搽慈爱的良药。

八月廿七日
世间上有四种人。那四种?第一种人只有浅薄的学识,但又不能从中得利。另一种人有浅薄的学识,又能从中得利。再有一种人有渊博的学识,却不能从中得利,还有一种人则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能从中得利。
为甚麽那种学识浅博的人,不能从所学中得利呢?因为这种人所学的经文很少,又不能理解其中的文句与字义,也不能依法修习。为甚麽另一种学识浅薄的人又能从所学之中得利呢?因为这种人对经文的学习虽少,却能理解所学部份的文句与字义,并且能依法修习。为甚麽那种学识渊博的人,不能从所学之中得利呢?因为这种人对经文的学习虽很广博,但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句与字义,也不能依法修习。最後,为甚麽另一种学识渊博的人能从所学之中得利呢?因为这种人对经文的学习很广博,又能理解其中的文句与字义,并且依法修习。

八月廿八日
 喇乏惹(Bharadvaja)问世尊:「至善的乔达摩,甚麽事物对证悟真理大有帮助?我们要向您询问有关对证悟真理大有帮助的事物。」
「 喇乏惹,勤奋对证悟真理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不勤奋,便不能证悟真理,如果勤奋,则一定能证悟真理。」
「甚麽东西对勤奋大有帮助呢?」
「衡量事物的轻重对勤奋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没有衡量事物的轻重,便不会勤奋;如果有衡量事物的轻重,他便会勤奋。」
「甚麽东西对衡量事物大有帮助?」
「尽力对衡量事物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不尽力,便不会衡量事物的轻重;如果肯尽力,便能衡量事物的轻重。」
「甚麽东西对尽力大有帮助?」
「欲望对尽力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便不会尽力;如果有欲望,便会尽力。」
「甚麽东西对激发欲望大有帮助?」
「赞成某件事物对激发欲望大有帮助。一个人如果不赞成某件事物,便不会对它产生欲望;如果赞成某件事物,便会对它产生欲望。」
「甚麽东西对赞成某事物大有帮助?」
「测量事物的意义对赞成某事物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测量某事物的意义,就不会赞同该事物;如果有测量某事物的意义,就会赞同该事物。」
「甚麽东西对测量事物的意义大有帮助?」
「牢记佛法对测量事物的意义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牢记佛法,便不能测量事物的意义;如果能牢记佛法,便能测量事物的意义。」
「甚麽东西对牢记佛法大有帮助?」
「听闻佛法对牢记佛法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听闻佛法,便不能牢记佛法;如果有听闻佛法,便能牢记佛法。」
「甚麽东西对听闻佛法大有帮助?」
「张开耳朵对听闻佛法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张开耳朵,便不能听闻佛法;如果有张开耳朵便能听闻佛法。」
「甚麽东西对张开耳朵大有帮助呢?」
「接近对张开耳朵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接近,便不能张大耳朵去听闻佛法,如果接近,便能张大耳朵去听闻佛法。」
「甚麽东西对接近大有帮助?」
「拜访对接近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去拜访,他便不能接近;如果有去拜访,便能接近。」
「甚麽东西对拜访大有帮助?」
「信心对拜访大有帮助。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他便不会去拜访;如果有信心,便会去拜访。」

八月廿九日
世尊问罗希可(Lohicca):「你是不是做如此分析:『如果一个沙门或婆罗门发现了某一妙法,他不应将此法传授给别人,因为一个人怎麽可能造福他人呢?这样做有如一个人刚断除了旧的束缚,又被新的束缚所困。这是置根在执著的恶业,因为一个人能替他人做些甚麽呢?』」
「是的,尊敬的乔达摩,我的确如此分析。」
「罗希可,你住在莎拉 地卡(Salavatika)城中,如果有人说:『婆罗门罗希可应享得莎拉 地卡城的全部的收入与产物,不必与他人分享。』说这话的人对你的租户而言是不是一种威胁?你认为如何?」
「是的,尊敬的乔达摩。」
「他如此做,有没有替其他人的福利著想呢?」
「他没有。」
「既然不为他们的福利著想,那他的心里对他们是充满慈爱或瞠恨呢?」
「充满瞠恨,尊敬的乔达摩。」
「一个心里充满著瞠恨的人持的是邪见或正见?」
「是邪见。」
「一个人如果持著邪见,依我说,他的果报只有两个│往生在地狱或投生为畜生。」

八月三十日
翅舍· 答弥(Kisa Gotami)怀了孕并於十个月後产下一子。可是这个孩子在刚学会走路时就夭折了。翅舍· 达弥未曾体验过死亡的真相,当众人要把孩子的尸体移去焚化时,她加以阻止,自言自语道:「我一定要去为孩子找救药。」
於是她抱著孩子沿问挨户地哀求:「你知道治疗我孩子的方法吗?」
每个人都对她说:「妇人,你必是想救孩子想疯了!」
她并不放弃,想著:「我一定能找到懂得解救我的孩子的人。」
有一个智者看见这情况,心里想:「我一定要帮助她。」於是对她说:「妇人呀!我不知道是否有解药可救你的孩子。不过,我认识一个懂得解救之人。」
「长者,他是谁?」
「妇人,世尊知道,去问他吧!」
听後,妇人来找世尊,向他敬礼,并站在一旁问道:「世尊,人人都说您知道治疗我孩子的方法,是真的吗?」
「是,我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12:34 , Processed in 0.0560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