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557|回复: 5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修华严奥旨妄尽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9-22 14: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五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五集)  2009/5/9  台湾高雄  档名:12-47-2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经文第五页,最后一行:
  【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这两句是讲十波罗蜜,也就是大乘菩萨修行的总纲领。我们前面学到忍辱,今天讲精进,在大乘教里面称为毗梨耶,「梵语称毗梨耶,华言精进」。精就不杂,进就不退,这两个字看起来容易,实在讲非常困难。世尊在大乘教里面常常告诉我们,菩萨善根只有一个,通常我们佛法讲三善根,就是讲一切众生,三善根就是不贪、不瞋、不痴,这三善根。也就是说像植物一样,它有根它就会生长,说明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从哪里生的?从不贪、不瞋、不痴就能生长。反过来贪瞋痴叫三毒,世出世间一切法要与三毒相应肯定就会坏,这一定的道理。你看说得容易,你细细想,这里头的意思深广无尽。修行人、学佛的人,时时刻刻要把这个话提醒自己,要提起,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们跟什么相应?如果与贪瞋痴相应就要堕落,无论做什么样的好事,世出世间好事与贪瞋痴相应,叫造业。所以古谚语里有一句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出家人多。出家人心都善的,如果出家人在一切修为,造作诸功德他没有离开贪瞋痴,那他叫造恶业。为什么会堕地狱?怎么有这么重的罪?他造作的这些罪业这是性罪,与贪瞋痴相应,他本身就是罪,他是披着佛的外衣。出家不用说了,在家呢?他挂名是个佛弟子,佛弟子还贪瞋痴;换句话说,破坏佛法的形象。让社会大众看,学佛,你学佛是这个样子,还不是一样搞贪瞋痴吗?把佛教形象破坏,破坏佛教形象,等于破和合僧,等于出佛身血。你要是这样子看法,你就晓得,他的罪在《戒经》里面就列入阿鼻地狱。如果反过来的话,与不贪、不瞋、不痴这三善根相应,这是真正的佛弟子,这个人真正在学习。你看我们学了这么多年,虽然还没有证果,可是在信解行的方面总有点基础,特别是在信解。佛法的开悟两种,一个是解悟,一个是证悟,证悟是通过行,那管用,真得受用。我们也算是不容易,这么多年来,在解悟上确实有成绩可言,我们明白,我们知道宇宙人生是怎么回事情。也了解佛法,佛法修学的秘诀、要道是什么?是放下。放下什么?放下贪瞋痴,从这里开始。世尊在一切经教里面教给我们,放下对于世出世法的执着,执着什么?贪瞋痴是执着,是见思烦恼里面的思烦恼,这个放下你就成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恭喜你,你成正觉,正觉是阿罗汉,超越六道。你就要晓得,你要不放下贪瞋痴,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放下贪瞋痴,六道就没有了。六道轮回从哪来的?原来是从贪瞋痴来的,贪瞋痴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
  所以阿罗汉不住在六道里,他比我们高一个层次,他住在四圣法界。十法界上面的四层,声闻法界这是阿罗汉,缘觉法界,这两类,声闻跟缘觉都是属于正觉。缘觉比声闻高,两个都是放下贪瞋痴,阿罗汉放下了贪瞋痴,但是有贪瞋痴的习气,习气没断。习气断掉那就是辟支佛,所以辟支佛不但没有贪瞋痴,连习气都没有。虽没有贪瞋痴的习气,但是他有分别,他要把分别放下,辟支佛分别放下了,不分别,他升级了,往上再升一层是菩萨,菩萨是正等正觉,升一层!分别没有可是怎么样?他有分别习气,所以菩萨有分别习气。分别习气要是放下,他又升一级,十法界最高的佛法界。所以成佛,佛有很多种佛,你得知道他成哪一种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还不行,出不了十法界,超越六道了,出不了十法界。为什么?他分别执着放下,分别执着习气都没有,这十法界的佛,他有起心动念,这是妄想,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放下,不起心、不动念,在世出世法里头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他就出离十法界。出离十法界才叫真的成佛,到一真法界去,也就是生实报庄严土。这个诸位要知道,十法界里面六道是凡圣同居土,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十法界,这个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不起心、不动念,他就提升到实报庄严土。一切诸佛都有四土,到实报庄严土了。
  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佛,那是真佛不是假佛,他们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全都没有了,放下了,真精进,可是还有什么?还有无明的习气,无始无明的习气,就是起心动念的习气,所以他有实报庄严土。这个我们学习《华严经》,我们确实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如果起心动念都没有,给诸位说,实报庄严土也没有,就那起心动念的习气,我讲习气没有了,实报庄严土没有了。最后剩下来是什么?叫常寂光土,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是什么?常寂光是我们自己的自性,就是贤首国师这篇文章的第一段,「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东西出现,这叫真如本性。明心见性见什么?就见这个,那叫无上正等正觉。在实报土里面,这是放下了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可是起心动念的习气很不容易断,虽然都是在实报土里面,所以实报土也有三辈九品,这是我们净土宗讲的。在《华严经》讲,实报庄严土里面有四十一个阶级,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些位次怎么来的?是无始无明习气厚薄不一样,从这上说的。而且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有法子断,诸位想想,怎么个断法?你想断,不又起心动念了吗?他不起心、不动念,他用什么方法断?所以在这个状况之下,大乘法里面常常讲的「无功用道」。宗门里也有句话说「此处着不得力」,因为你一着力就有分别执着,你就往下堕落。此处着不得力,让它自自然然就断了,时间久了就断。
  所以古人用酒瓶盛酒的比喻来给我们说,讲断习气,无始无明烦恼的习气就好比酒,酒瓶盛酒,酒倒干净,擦得干干净净,一滴都没有,确实干净了,闻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那个没法子断。瓶盖打开摆上个一年、半年,再去闻没有了,时间自自然然它就没有;你可不能再去想办法怎么把它断掉,那不可能的,没有法子。时间多么长久这个习气才完全没有?经上讲三大阿僧祇劫就没有了。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说我们普通修行,是你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也是《华严经》上证得圆教初住,这个时候开始三大阿僧祇劫,什么功都不能用。虽然带着浓厚的无始无明习气,不碍事,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究竟圆满佛没有差别,你就有能力,这讲圆教初住菩萨,他就有能力在十法界,众生有感他就能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这个感应,我们世间法里头,你看《弟子规》里面讲呼应,「父母呼,应勿缓」,呼应,在佛法里这是讲法身菩萨,感应,感应是自然的,呼应还有分别执着,还有起心动念,感应没有,很难懂!
  过去曾经有人问过,等觉菩萨把最后一品无明断掉,回归到常寂光里面去,他还再不再来?众生有感,他还再不再来?我们看到江本博士的水实验也就明白,来不来?来,他怎么会不来!为什么会来?能大师说过,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时候告诉我们,自性本自具足,那是什么?在常寂光的状态本自具足,众生有感,他当然就有应。你看水,水是矿物,它没有起心动念,它没有分别执着,它能看、能听、能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以善意对它,你看它回馈的,现出这个结晶多美;以恶意对它,现出的结晶非常丑陋,是自然的感应,法尔如是。所以从这个实验里面,我们就可以肯定,一点都不怀疑,常寂光有感应。我们今天读了贤首国师这篇文章,后面这一段就是讲三遍,三种周遍就把这个事情说到。自性有隐现两面,在不起心、不动念,连起心动念的习气都没有,那是常寂光。可是,十法界的众生起心动念,常寂光就有应,他这个应就是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是应!
  所以如果你会,在一切万法里面,你随时都能悟入自性;换句话说,随时随处都能成无上道。能够帮助你成无上道,这叫第一法门,哪一法不是第一法!法法皆是第一法。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你要是会,门门都是趣向无上道,都是帮助你证得无上佛果。可是这里面最怕的是杂,所以佛才说菩萨最大的障碍就是怀疑。菩萨只有一个善根,这善根叫精进。跟我们众生讲是三个善根,你修菩萨道,当然三善根你就圆满,你就不贪、不瞋、不痴了,你都断掉。断掉之后只有一个善根永远保持着,就是精进,一直趣向萨婆若海。萨婆若是梵语,就是自性,我们中国人讲「止于至善」,萨婆若有这个意思,止于至善,回归到自性。
  所以,精进多重要,我们修行人如果能抓住这个字,肯定这一生当中成无上菩提。这两个字怎么抓住?过去我讲到这个地方,我就常常想到谛闲老和尚那个徒弟,锅漏匠,他抓到了,厉害!念佛三年他就成佛,站着往生,预知时至,站着往生没生病。走了之后还站了三天,等他的师父谛闲老和尚替他办后事。谛闲老和尚常常赞叹他,给大家做个好榜样。这个人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一生做补锅、补碗,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这种行业我小时候抗战期间还有,抗战期间当中,在农村里面乡下,锅打破、碗破,杯子破,都舍不得丢,遇到补锅、补碗的,他能把它补起来,补起来之后再用,这个生活是非常艰苦。他小时候跟谛闲法师是儿童时候的玩伴,也就是生长在一个村庄,谛闲法师的家境比较好一点,所以以后他念私塾,他念过书。他这个朋友家境艰难,务农的,从小没念过书,长大就学这么一个手艺维持生活,苦不堪言。以后谛闲法师出家,他去找他,找到了,找到之后跟谛闲法师说他想出家,谛闲法师说「你不要开玩笑,已经四十多岁还出什么家?在这里住几天,我再送你回去。」他赖着非出家不可,谛闲法师为难,为什么?你出家,头一个你要学五堂功课,你住在寺庙里,一个字不认识,年岁那么大,五堂功课怎么学得会?五堂功课不会的话,你在寺庙里不能住。学讲经也不行,你学习的时间过去,他一定要赖着。
  谛闲法师最后想到,他说「我一个条件,你能不能答应?你答应,我就收你出家,你不能答应你就回去。」他说:你说的,我都答应,你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人老实,这真正叫老实。谛老说「好,你遵守我的条件,我给你剃了头,你不要住在寺庙,住在寺庙里人家瞧不起你,你自己也会感到难过。」他们那个时候在浙江宁波那个地方,乡下还有很多小庙没人住,破庙没人住,我去给你找一个,你就住在小庙里头。我在附近找一、二个信徒来照顾你的生活,你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接着念。就教这么一个方法,他说:你将来准有好处。这个人老实,也不问什么好处,你叫我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就念,也很好,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就这么一个法门。他真听话,三年没出门,那个小庙三年没出门,就会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真被他念成功了。谛老给他找了一个老太婆,乡下老太婆也是学佛的,给他洗衣服,给他做两餐饭,早晨是他自理,中午、晚上老太婆给他做饭。他这一天告诉老太婆,他说:明天中午妳不要来给我做饭,我到城里去一下,去看看几个朋友,明天进城去。到第二天他真的进城去,去看看一些亲戚朋友,晚上就回来。回来之后,又告诉老太婆:明天不要替我做饭。老太婆心里想,师父三年都没出过门,老实念佛,今天出去城里转了一圈,可能明天又有人请他吃饭,也没在意。但是到明天,老太婆不放心,回来再看看,看看师父是不是又出去?结果到寺庙里面一看师父,师父站在佛像面前,叫他也不答应,仔细一看,死了,这吓呆了,从来没听说人死是站着死的。所以赶快就报告,还有几个护法,大家来一看,这师父真了不起,站着走的,没有生病。赶紧派人去通知谛闲法师,那个时候没交通工具,要走路,从他那里进城到观宗寺,一个往返三天。
  他们把锅漏匠站着往生的事情,告诉谛闲法师,谛闲法师马上就来,一来就三天。看到他真的站在那里,手上捏得紧紧的,都有灰,把他的手扒开,手上还有八块现大洋,他手上还捏着一把钱在手上。一想大概是从前做锅漏匠的生意,他还赚了一点钱,因为他破庙也没地方藏,就把它藏在灰里面。这个钱拿来干什么?谛闲法师想一定是给他办后事,你看他自己搞得很清楚,不麻烦师父。谛闲法师非常赞叹!这个人是什么?这叫真精进,一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个字不认识,什么能力他都没有,但是三年真到极乐世界作佛去,没有人能比得上。这是真实的事,一点不假!昨天我给诸位提到,我们这边将军乡的老太太,也是念了三年阿弥陀佛,她也是站着走的,这是在我们高雄这个地区发生的。由此可知,只要真的懂得精,精是决定不能掺杂,进就是决定不退。谛闲法师这个方法好,不分昼夜,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马上接着就念,这个功夫不间断,三年就成就。这个成就是非常殊胜,这叫真精进。
  大乘教里面通常讲,这个地方讲两种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谓若勤修善法,行道礼诵,与夫讲说,不自放逸也」,这身精进。「二者心精进,谓若勤行善道,心心相续,不自放逸也」。不放逸就是不敢随便。修行成功的人,没有别的,像锅漏匠的成就,我们将军乡这个老太太的成就,都是为我们现身说法的。谛老还常常讲一个晒蜡烛的这一个出家人,说他的成就,那是个老实人。出家之后在寺庙里面当香灯,香灯就是照顾大殿上,上殿的时候燃灯烧香,管这个事情的香灯师。一般人看起来他很愚痴没有智慧,人非常老实,六月天热天的时候,有人跟他开玩笑,说「香灯师,你看大家衣服都拿出来晒,你那些香、蜡烛都要拿出来晒晒,不晒长霉了。」他很老实,就把蜡烛统统搬到外面晒,这一晒到下午的时候,蜡烛油都化掉,都变成蜡烛芯,油都没有。晚上上晚殿的时候,这个事情麻烦,没蜡烛点,他就把蜡烛芯点燃。维那师、悦众一看,这怎么回事情?他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9-22 14: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修华严奥旨妄尽

续-《●[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五集》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第三种,大乘教里还有一种叫利乐有情精进,我们常常看到的,披甲精进,第一种披甲是身精进,第二种摄善法精进,第三种利乐有情精进。对一切有情众生,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时代众生苦,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事情,我们要认真努力的去做。如果我们懂得精进的意思,一生不违背,可以说人人在一生都能成无上道。特别是净宗法门,这些都是近代的,这一个世纪之内的事情,许许多多念佛往生给我们做的好榜样,他们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能不能成就不能怪别人,也不能怪环境,你真正想通、想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肯不肯干?所以无论是环境上的障碍,人事上的障碍,都不在外面。真正的障碍是自己,外面人障碍不了!你念佛的功夫心心相续,念念不断,人家要是讨厌你,你默念,依旧不中断。如果说是别人赞叹你,你生欢喜心;别人毁谤你,你生怨恨心,就把你念佛功夫全破坏了。赞叹你,阿弥陀佛;毁谤你,阿弥陀佛;侮辱你,阿弥陀佛,全都是阿弥陀佛。换句话说,无论是环境、是人事,都是帮助你、成就你,为什么?你接触之后统统是一句阿弥陀佛,口里是阿弥陀佛,心里是阿弥陀佛,你成就了。你念到最后是把每个人都看成是阿弥陀佛,这个人欺负你的,是阿弥陀佛,那个人打我的,是阿弥陀佛。都会回想「我功夫不够,我懈怠,我还没有成就,佛来打我,佛来骂我」,那个心是佛心。这个人心是佛心,口是佛言,佛劝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行是佛行,身口意都跟阿弥陀佛相应,你说他能不成佛吗?这叫精进波罗蜜。
  我们今天起心动念都怪别人,从来没有说反过头来自己想想。所以我们修行时间很长,跟他们比我们是三十年都不止,超过他十倍以上,人家成功,我们十倍的时间还落在人后面,落得太远!这一生不能成就,依旧搞六道轮回,一定要知道。这个什么?这一点使我们想到宋朝的莹珂法师,他是个出家人,戒律不干净,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规。他有一个长处,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晓得习气太重,禁不起环境的诱惑,他知道他自己死了以后会堕地狱,一想到地狱他害怕。所以他请教他的同参道友,你们有没有办法救我一把?我怎样才能不堕地狱?同参们也很慈悲,送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很感动,只有念佛能救自己,其它的法门不行,他的业障太重。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带业往生。就依照经上讲的方法,《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就发了一个狠心,就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不但不吃饭、不睡觉,连水都不喝。所以人真正有真诚心,感动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了,告诉他:「你真正忏悔,业障消除,你的寿命还有十年,还有十年阳寿,等你十年寿命终了的时候」,阿弥陀佛说「我来接引你。」他听了这个话之后就向佛恳求,他说:阿弥陀佛,我十年寿命不要,我现在跟你去。佛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恶习气太重,十年我不知道又要造多少业?我自己没法子控制自己,我想现在就跟你走。」阿弥陀佛好慈悲就答应,他说「好!三天之后我来接你。」这他很开心,他把寮房门一打开,告诉大家三天之后他往生。寺庙里没有人相信,你这个造业障的业障鬼,关起门三天三夜没出来,现在忽然出来说是三天之后会往生,好在三天时间不长,我们就等着看,看你三天往不往生?到第三天,真的,跟佛所约的时间一点不差,课诵的时候要求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也很高兴,就看。念佛声当中,念了大概有一刻钟,他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我跟他走了。真的就走了。这个证明《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他是三天往生的,不难!我们今天念佛,打精进佛七,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念佛求什么?求升官、求发财、求长寿,都求这个。如果你这里佛七挂个招牌「七天决定往生」,你看看有没有人敢来打佛七?都把人吓跑了,人家说:送死的,这地方还能去?你就晓得是假的不是真的。哪有像莹珂这样的人真干,真干他就真有成就,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例子写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里面。宋朝到我们现在七、八百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许许多多祖师大德引用他的例子,劝导我们精进。
  我们中国老祖宗教后世的子孙,那是教世法,也教精进,几千年来教导后人「教之道,贵以专」,在从前都遵守这个原则。可是现代社会不一样,现在我们把老祖宗的东西丢掉,丢掉的时间太久,现在信心都没办法恢复,一切都是外国人的好。特别是教育,学习的这些理念、方法、效果,我们都忘掉。如果你真正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老祖宗真有智慧,外国人比不上。我看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的讲演里面,我看到这么一段,是在他那个时代,民国初年,他说「外国人比我们优越的就是科学,科学技术、机器制造的东西比我们进步,我们不如他。除此之外,我们中国任何一个方面不输给外国人。」这个话讲得好,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能什么都学。我们没有把握到这一点,今天吃了大亏,今天外国社会动乱,中国也乱。实际上如果用中国传统文化,外国人乱,中国人不会乱,外国人会有经济危机,中国人决定不会有,这些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教育上尤其糟糕,中国人自古以来教人要专,学东西无论是哪个行业,在从前木工收个徒弟,师父教徒弟都是专,专,那个艺才能做到精,这手艺才做到精。无论哪一行没有不注重专的,专心学习,怎么能分心?
  我们看现在教学,现在教学杂,幼儿园我们不谈,我们从小学,小学就开始杂。他要学好几个科目,七、八个科目,高年级的大概十个以上的科目。每天的课程交叉排列,上午三堂课,下午三堂课,科目不一样,第一堂语文,第二堂数学,第三堂学英文。第一堂还没吸收,换了,换了题目,第二堂也没吸收,第三堂又换了,天天都在这里换,所以他的脑子思惟是乱的,这叫杂修,成就当然难。好在现在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应付考试,考试完了之后就丢掉,不精。古人教学就一门功课,可能三个月就上一门,半年上一门,或者一年上一门。他每天所想的就这一门功课,而且熟读背诵,这一门功课他学了,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门学好才可以学第二门,他心是定的,定生慧,慧开了之后,开慧的现象,智慧开了触类旁通,他没学过的东西,只要他一接触就明白,很容易!这就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通门门都通。到了这个阶段,在古时候一般二、三十岁的时候,你看看二十岁之前扎根,扎根是一门,二、三十岁之后广学多闻。
  所以诸位要记住,你看四弘誓愿,那里面就有很深的意思,告诉我们学习的原理。首先要求人要立志,发愿,立什么志?人活在这个世间,这一生不为自己,要为别人,要立这个志。所以四弘誓愿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是为自己。度的意思,用现在的话就是服务,就是帮助。我要立志发愿为一切众生服务,全心全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立这个志,这叫菩提心。你要想真正满足你的志愿,真正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把它做好,你要有道德,你要有学问;你没有道德、没有学问,你的愿是空愿,你做不到。所以后面这三个愿都是为第一愿,首先成就德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要持戒、要修定,持戒是用戒律规范自己,强迫自己断恶修善。因戒得定,一个人持戒久了变成习惯,那就很自在!变成习惯的时候就变成定,变成三昧,他心是定的。无论在什么环境,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心都是定的、都是清净的。净到一个阶段,真正得到定,自己胸有主宰,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大概五、六年,六、七年,智慧开了。智慧开了之后,广学多闻,那个学就容易,一接触就明白,你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明白,接触就明白,这快!烦恼断了之后,你看后面再提升「法门无量誓愿学」,就这么个道理。现在颠倒,现在前头没有愿,也不断烦恼,一开头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就学这个,所以他怎么学学不会,学了之后都是自私自利。佛法修学有层次的,循序渐进,你前面一条没有成就,你后面一条做不到。四弘誓愿是四层楼,你一层一层往上去盖,它就会盖成功。学那么多法门干什么?我服务的面更大,我服务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全是为别人,没有一个念头是为自己的。这里面有真正的快乐,学有乐趣,做有乐趣,习就是做,落实在事相当中。
  我把我所学的统统做到,一切为别人服务,为众生服务,快乐无比!孔夫子《论语》里,头一条就把这个说出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喜悦是从内心里、自性里面发出来,是真乐,不是外面的刺激,这是真乐。在佛法里面讲,菩萨行菩萨道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别以为那个是苦,那是乐,不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他那种生活、行谊,我们现在人看了,太苦!三衣一钵,日中一食,出外都托钵。晚上树下一宿,而且佛还规定,这树下只能住一晚,第二天找别的树,为什么?这个树大,树荫,住起来很舒服,多住几个晚上,贪心起来了。所以佛在生活当中,把人贪瞋痴慢的习气彻底把它断掉,先制定这些规矩,慢慢就养成自然。他老人家从十九岁离开家庭,那是富贵家庭,去过苦行僧的生活,一直到七十九岁圆寂,六十年如一日。这种毅力、精神,我们后人不能不佩服,这才叫真精进。所以这十波罗蜜,他教导我们,他全做到。教育的成功没有别的,你教人先教自己,释迦牟尼佛先成就自己再教别人,孔夫子亦是如此。你看看世界上,这些各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大教育家,没有一个不是先自己做到然后再教人。
  今天我们在学习圣贤之道,你细心观察,跟古人真的是所谓一鼻孔出气,没有两样,都得从自己做起。教《弟子规》,现在有个很典型的榜样,北京的胡小林,他先是一个人学,自己学,不要求别人。自己落实之后感动了一家,家里人跟着学,然后影响他一个公司。他公司里头员工,看老板完全变了,跟没有学《弟子规》的时候两个人,老板变得这么好,这么和蔼。以前老板脾气很大,没有一个不害怕的,现在没有一个不喜欢跟他亲近。学而时习,时时刻刻不离开学,这就精进。我是看到这种情形,我看了很欢喜,所以我请他出来,把他所学、所做的向大众来做报告,与大众来分享他的成就,他最先很客气不敢上台。那个时候我住在实际禅寺,我邀他来在实际禅寺住了几天,每天请他在摄影棚里面讲,摄影棚里面听众不多,三、五个人,把他全程录下来,好像录了十二个小时,讲得好,现在是愈讲愈好,愈做愈好。他所讲的,他没有讲稿,讲的是什么?完全是自己做出来的,所以字字句句感动人!他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我们没有肯做,没有真正去做。他没有别的长处,真做到,学一句他就会落实一句,不但能落实,他还能引申,触类旁通。所以《弟子规》文字上给我们列举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这一引申,每一条里都可以引申出十条,那就是一千多桩事情,这是智慧,智慧开了。
  在我们佛法里面,有!你看佛法的基本只有十条,十善业道,大小乘都是用十善做基础,十善业道通大小乘,通显教、通密教,宗门教下没有一样不通的,都是以十善业为基础。小乘把这十条延伸到多少?三千条,三千威仪,归纳就是十善。大乘更不得了,大乘延伸出去多少?八万四千,菩萨八万四千细行,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这是大乘。在佛法里头,在佛的境界里面,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你学,不是学一条,条条都圆满,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行住坐卧,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极其微细都能跟十善业相应,不是跟一条相应,一相应十条全相应,我们学习要懂得这叫精进波罗蜜。起初决定是一点,你把这一点做好,你才能够发扬光大,这个光多大?遍法界虚空界。你这一点没做好,你的光是有限的,就是你的影响是有限的。真正做好,那影响是没有限制的,确实是遍法界虚空界,什么人做到?在佛法里面讲法身菩萨做到,也就是说十法界里面,像天台大师所讲的相似即菩萨,他讲六即佛,讲相似,做得很有限。但是华严初住以上,他的行,行就是习,学而时习之那个习,习行,遍法界虚空界。所以他是圆满的,这个确实世出世间一切法真正明白、真正通达,达到究竟圆满,在大乘佛法。
  我们自己必须要觉悟,要从基本的起点下手,基本的起点就是三个根,三个根是基础。诸位一定要知道,千万不能误会,我讲这三个根,大家执着这三个根,叫你破执着,你坚固执着了。三个根是什么?三个根好像是盖房子打地基,地基打好了,永远就是那个地基,上面不盖房子,地基有什么用处?这错了。三个根扎好之后,然后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以这三个根做基础,这是德行。也就是说你入门考试你取得了资格,你可以修学圣贤的这些道,无论是儒、是道、是佛都可以。你学佛,你能成佛;你学儒,你能成圣;你学道,你能成仙,你统统都能成就。如果你有这个基础,上面什么都没有,那你什么都不是,这个要搞清楚,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这是根,三个根不能没有,没有这三个根学什么都不会,都不可能,不会成就,你没基础,盖房子没有地基。所以,这三个根是愈坚固愈好。
  三个根从哪里开始?哪个最重要?我在前不久,跟我们立法院的王院长做了一次电视的访问。在做结论的时候,节目主持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要怎样才能把人贪婪的心化解掉,有没有方法?我说:有,只要人深信因果,贪心就不会起来。你学十善业,你学《弟子规》,名利现前的时候,有的时候还是把握不住,还会出事情。如果深信因果的人,他如如不动,为什么?命里没有!命里没有你要是想贪得的话,贪得得到什么?祸害,灾难就来了。没有!你就不会动这个念头,贪瞋痴都能够息掉,所以因果的道理太重要!在台湾没有任何限制,台湾要扎三个根,哪个是第一个?因果是第一个,也就是说《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都是偏重在因果教育。可是扎这个根的时候,前面最好有暖身,用什么东西?用《了凡四训》,把《了凡四训》读了之后,你对于这个起了信心,然后再学《感应篇》,学《安士全书》。实际上云谷禅师给袁了凡的功过格,功过格内容是什么?内容就是《感应篇》。可见得这个东西在明末清初非常盛行,在读书人当中,差不多都用这个方法。连莲池大师,莲池大师有功过格,也用功过格,他不叫功过格,他叫「自知录」。他的序文里讲得很清楚,他把功过格改成叫「自知录」,《莲池大师全集》里头有。他用这个东西来每天检点自己的过失,天天看自己的过失,天天修正自己的过失,那叫修行,把错误的思想、行为修正过来,叫真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9-29 12: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1 15: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7 18: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08:57 , Processed in 0.0533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