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7785|回复: 13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No. 367

  大乘本生心观经浅注卷第一本

  清神京栴檀寺沙门 来舟 浅注

  △九总释名题

  题为一经之总目。故先释之。欲后人知其大义也。大者拣小为义。以声闻不达唯心。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纵证极果。无非一罗汉耳。以其未有大心。未发大愿。未行大行。未证大果。但依小就是为小乘。此经最初安一大字。使知非小乘法。乃大乘法门也。乘者运载得名。如世之舟车。人若乘之。可以从近至远。自此达彼。心地观门。亦复如是。人若悟之。行之。契证之。亦可即凡夫。到圣位。即生死到涅槃。所谓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应知大乘二字。一切摩诃衍法通称。如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乘百法明门论等。唯本生等五字。方为本经之别名也。夫本者万法之根源也。生者万物之资发也。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信矣哉。是知圣人垂训。无不令人悟本生道。合乎天心。达乎至理。一言之下。转凡成圣。庶不负圣人之心也。是以此经。劈头下本生二字。欲披读者。参究自己之根本。乃当人即体之佛性。然佛性既悟。智慧自生矣。以其即理起智。体用并彰。故云本生。心地观者。出本生之正义也。恐人不解本生之旨。复云本即心地。观能生道。一经正旨。全在于斯。然有总别二释。总释如经云。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及于圣凡。乃至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是知如来自释心地之观法也。良以经中既云。生世出世。善恶五趣。及于圣凡。意在迷之即是妄心。能生业果。悟之即是真心。能生圣果。其所重者。观字为要也。然观者。即灵知反照。一念相应。诸惑顿空。涅槃本具。始知众生。本来是佛。故曰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也。其不能观者。对境攀缘。如犬逐块。自然究竟沉沦。永堕生死矣。华严云。一切唯心造。亦同此义也。所以佛说此经。立此题。欲见题知经。读经解义。起智观照。究竟成佛。初不辜其本意也。别释者。心有二种。一真心。即众生之佛性。万法之实相也。二妄心。即众生之业本。缘境之识心也。然真妄虽别。不离一体。地者譬喻也。亦有二义。一乘载义。谓大地广博。坚厚有力。一切山河草木。及诸有情。皆地能乘载故。二生长义。谓有情无情。皆依地有。复能增长故。心亦如是。谓真心随缘而成万法。即生义。种现熏发。即增长义。既依心现。犹不离心。即乘载义。良以种现熏发。又引起妄心。由不知万法唯心。执心外有法。复能取着。则我法二执顿然生续。又复缘之则万法全彰。不缘则诸法本寂。既缘之则有。即乘载义(如眼中有翳。妄见空华。华依翳现。若翳病既除。空华自灭)以上心地二字。为所观之境。观为能观之智。谓依心作观。还观自心。然观有三种。即空假中也。空非断灭。乃即心真体之胜用也。然真性如虚空。空观如日光。光与空合。无所分别。是以正观之时。不见万法。与真性冥合。弥满清净。不见一法当情。为空也。经云。佛为弥勒说心地法门。若人一经耳根。摄念观心。熏菩提种。不久得成菩提。是知既此摄念观心。即空慧自照。离妄绝相。当体即真。是名空观观真如也。二假观者。即报四恩而发心。住兰若以修行。事相观察。是为假观。降伏妄想。深生惭愧也。(四恩者。即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修行者。即佛教安住四无垢性。一心修行十二头陀。以三观门。修忍辱行。名真出家。谓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自身。为真愚夫。此为一观。又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自身为奴仆想。此为二观也。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身作男女想。即三观也。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四无垢性者。谓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如是四事。随其所得。粗细称心。远离贪求。是无垢性。皆假观也)三中道观。观一切烦恼万法。会为自心。了达此法。堪证菩提。所谓涉有不碍观空。即诸法而证实相。不着空有。为中道观也。如功德庄严品。及观心品等说。是知空观。观即心之真谛。假观。观即心之俗谛。中观。观即心之第一义谛。是为理事互融。究竟解脱之极致也。以上皆一经之所诠。经为能诠。又梵语修多罗。此翻圣教。或翻席经。契经等。今减席契但存经者。以此方圣教称经。意合此方故名经也。又具贯摄常法四义。谓贯穿所诠之义。摄化所被之机。常则今古不易。法则凡圣同遵。又地为喻。本生等为法。大乘为能称。本生等为所称。心为一经之体。观门为修证之用。总言体用法喻为名。能所合标。共立一题。

  △十别解文义二。初解序三。初依经序题。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

  述明始终。略陈梗概。令后人知其源委也。又序如东西之墙。观墙则知一宅之浅深。见序则知始末之大义也。

  △二序主朝代。

  唐宪宗皇帝制

  唐为国号。序译经之朝代也。李氏继隋有天下。国号大唐。宪宗第十主也。讳纯。顺宗太子。帝。刚明果断。志平僭叛。能用忠谋。不惑群议。卒收成功。唐之威令几于复振。足为中兴主也。宪宗为谥号。谥法。谓博闻多能曰宪。宗者尊也。法也。主也。以正法化世。尊为人主。为世所宗。故曰宪宗。皇者君也。古帝王。唯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谥法。靖民则法曰皇。帝者亦君主也。吕氏春秋曰。帝者天下之所适。王者天下之所往。尚书五帝。谓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是为五帝。夏商周。为三王。唯嬴秦得天下。始称皇帝。自谓道过三皇。功高五帝。故称始皇帝。已后。凡天子皆称皇帝。今经之序文。乃唐朝宪宗御制也。制者。谓裁度制作也。

  △三正释序文三。初发语叹世分二。初正叹情欲。

  噫夫。物我既殊。嗜欲方炽。六根陷因缘之境。七情奔利害之场。盖缠其真。执缚于妄。爱恶攻内。纷华荡前。心类腾猿。身若狂象。

  夫者起语辞。噫者恨声也。乃自恨不识本真。妄生情欲等。亦叹辞也。物我二句。正述迷真。良以心周法界。万法同真。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兹因无明不觉。真如随缘。转成业识。更生见相二分。由相分似境。见分取着。不达唯心。故见分转成我执。相分转成外境。所谓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曰物我既殊。(既者已也)欲即五欲。谓财色名食睡或色声香味触皆是众生所欲之境。嗜者。好也。欲也。乐为也。即能取之心。方炽者。贪欲之盛也。此但标。六根下释之。眼耳鼻舌身意。皆能发识。为六识之根本。故云六根。陷者坠落不能自拔也。然根既发识。取着为因。境即六境。勾引为缘。以根尘勾取。展转愈盛。众生汩没于中。故云陷因缘之境也。(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皆有染污义。故曰六尘)七情。谓喜怒忧惧爱憎欲。奔者驰逐也。以顺境得意为利。逆境夺利为害。场者处也。谓人有七情。皆逐境牵。可谓三界处处。皆为造业之场地也。盖缠下。明心被境迷。众生全无自由分也。盖者覆也。障也。有五种。一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一切众生有此五惑。盖覆真性。障蔽妙明。于诸正道。不能明了。依用得名。故谓之盖。缠者系缚义。有十种。即嗔。覆。睡。眠。戏。掉。无惭。无愧。悭。嫉。有此十惑。触事粘着。如蚕作茧。自己系缚。亦从用得名。故谓缠也。真者即当人之佛性。由此五盖所覆。十缠所缚。真性不能解脱。故曰盖缠其真。执者。是众生着物之心。不出我法二种。因妄想不达二空。谓身有主宰。即我执。心外有法。即法执。由是种种取着。不能自脱。故曰执缚于妄。爱恶下。谓既不达万法唯心。妄生取着。顺境生爱。逆境生恶。逐境生心。故曰攻内。且约惑言。纷华者。即遍缘诸境。造种种业。荡者任运无忌。前者触目皆然。所以缘虑不定。犹猿猴之腾跃。身逐境牵。如狂象之奔驰。故曰心类等。

  △二结迷不返二。初叹自不能明。

  岂复悟菩提之性。息尘埃以自明。了真如之理。本空寂而为乐。

  岂复者。谓不能反照也。通下二句。菩提此云觉道。乃真性之别名。悟即惺觉。乃达本之智用。谓菩提本有。因迷不觉。故不能反照也。尘埃者。事缘也。谓尘事扰扰不休。妄心念念不息。岂能急流之中。息心悟本。反明其本性乎。真如者。不妄不变。亦佛性之别称。理者体也。荡无纤尘。故曰空寂。达则成佛。故曰为乐。又寂然无为即本觉。了谓照了即始觉。乐者谓性分之受用。总言菩提之性。本有而不悟。尘埃之事。本无而不明。真如之理。自具而不了。其法性之乐岂可得乎。故序主结叹如此也。

  ○问。菩提性。真如理。为同为别。答。即同之别也。凡言菩提约智说。凡言真如约理说。谓即理之智曰菩提。即智之理曰真如。故菩提曰性。即智性也。真如曰理。即理体也。学者知之。

  △二结自不能救。

  不有妙觉。其孰拯斯溺乎。

  妙觉。即是妙悟。结上。既不能悟菩提。了真如。是自己无有妙觉也。其孰下。结自不能救也。拯谓提?。溺谓沉没。斯者此也。指前嗜欲盖缠等。谓人迷于嗜欲等。如人堕于淤泥之中。力不自出也。不有即无。孰者泛说之辞。此言众生逐境自溺。迷不自悟。若无妙觉自拔。其谁能救之哉。以上发语叹世竟。

  △二幸遇真诠四。初智人传法迷流得度。

  由是至人开法。大士传教。济群迷于彼岸。澌诸妄于此门。

  由是者。承上起下之辞。承上众生自不能救。起下佛能提拔也。至人即佛。谓佛乃人中之至者也。(天上天下。唯佛独尊。故称之为至人)开谓开示。启闭为义。法即心法。轨持为义。谓轨物生解。任持自性故。良以诸佛之所证。菩萨之所修。众生之本具。皆不出灵明知觉。故谓之心。修持成道。故谓之法。佛既证之。愍物不知。故开化指示。欲人亦知之。以见大圣公物之心也。大士即菩萨之称。凡西天东土。历代祖师。宣演佛法。展转流通者。皆称大士。教谓训导之言。传谓宣布于世。群迷即众生不悟佛性者。彼岸喻涅槃。以生死喻此岸有苦。涅槃如彼岸有乐。惑业如河中之水。教喻舟航。菩萨如使船之人。世间众生若依教奉行。如登舟上岸。可得离生死。度惑业。证涅槃。故云济群迷于彼岸也。澌者尽也。诸妄即十八界。此门即此经也。谓依经作观。则诸妄顿销。故曰澌诸等(门取通义。喻此经。乃成佛之达道。故通也)。

  △二妙观心地生灭归如。

  不灭不生。视色空而俱泯。无来无去。观性相以皆如。

  上句泯妄。下句会真。皆归功于法门也。生灭即是妄心。色空皆是妄境。两不字。即作观销妄功夫。谓人依此法。妙观心地。顿然而返妄归真。故色空俱泯矣。(泯者尽也)来去即迁流不住。两无字。即不动之真心。如人妙观心地。融会万法。皆归本性。一性常住。故曰皆如。

  △三真理难解必借能诠。

  然则泯色空者。非言无以极其致。如性相者。非文无以会其归。设斯筌蹄。纳诸逵路。

  然则二字。承上之辞。致者至也。极尽之意。归者反也。趣向之意。文谓文章。言谓语言。皆属能诠。谓道以言显。理借文彰。泯色空者。牒定上文。反显若非言语彰表。自不能泯绝妄境。达入极致也。如性相者。亦牒上文。反显若非能诠之文。奚悟所诠之理。既不自悟。则不能会妄归真矣。筌者捕鱼竹器也。蹄者兔迹。亦作罤取。兔器也。此二皆喻能诠之文。意谓鱼兔喻所诠之理。是则圣人设教。用文字语言。诠表心法。世人方得见性明心。逵亦路也。纳者领也。得也。谓修行人。得文言而悟真理。如行人得路。欲达所归。终无阻滞矣。

  △四结显圣教归恩于佛。

  此盖西方神人之大教也。

  此者指前能所诠表。盖者且作语辞。西方指天竺国。神人即佛。大教者尊称之意。谓神人设教。称性之谈。大矣哉。也字结语辞(不称佛。而称神人者。乃赞美其灵妙莫测之意。非鬼神之神可比也)。

  △三述明来历二。初西域来源二。初牒定经名。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者。

  △二释迦亲说。

  释迦如来。于耆阇崛山。与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之所说也。

  初句说经之教主。次句说经之处所。与文下。举首兼众。皆所被之机也。释迦者。佛之姓也。此云能仁。谓能有应物之巧。仁有惠物之恩。如来者仿同先德号。十号之首也。谓身相智慧。皆同古佛。如先佛之再来。又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谓从本垂迹也。经是佛说。故佛为教主也。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此菩萨久成正觉。果后行因。辅佛扬化。示为菩萨。故以妙德称之焉。弥勒此云慈氏。谓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此二举首。等者兼众。因请法问佛发起大教。即当机众也。

  △二东土来源三。初梵本初来之代。

  其梵夹。我烈祖高宗之代。师子国之所献也。宝之历年。秘于中禁。

  梵者西域之称号。谓葱岭以西。皆为梵种也。梵夹即梵本。我即宪宗自称。烈祖高宗谥号也。谥法。秉德尊业曰烈。乃唐之第三主也。代谓朝代。乃梵本初来时也。师子国。乃天竺之别国。谓君王有道。四海来宾。故将法宝献之也。秘者藏也。中禁者宫院也。历年者。谓经历之时远也。

  △二圣主披阅合机。

  朕。嗣守丕业。?奉昌图。听政之暇。澡心于此。以为摄念之旨。有辅于时。潜导之功。或裨于理。且大雄以慈悲致化。而朕生而不伤。法王以清净为宗。而朕安而不扰。敷教于下。用符方便之门。励精以思。是叶修行之地。无为之益。不其至乎。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朕者天子之自称。嗣者继续也。守者执守也。谓祖宗所建。我但执守保之也。丕业即大业。天子以天下社稷。总为一大基业。图者图??也。因神物负图而出。圣人??卦。后以一切山河国土。总为皇家一大图??。故称皇图。昌者盛也。亦嘉祥也。?者诚也。谓祖宗大业。我但兢兢业业以保之。故曰?奉。奉犹尊也。言其不敢轻慢也。政谓国事。听即经理。暇谓闲暇。澡谓洗涤。此旨即本经之义理。总谓天子日理万几。凡经理国事之毕。少有间暇。必洗心涤虑。参究此经。以为收摄杂念。静观真理。有辅佐时政之益也。(补者助佐也。谓当时之政。万几不止。若散心批判。或有误失。因参究静观。从静中详察。必合正理也)故曰有辅于时。潜者密也。导谓引发。裨者助也。理即体也。乃朝政君臣。纲常之大体。由披览此经。有回心向道。移风易俗。而于国体。或有助佐之功。或字言活意决也。潜导者。由朝习暮观。日积月累。不知不觉。深合佛旨。以佛理会国理。可谓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自古佛道通儒。故于国理有所裨助也。且大下。转释辅裨之功。且谓语辞。或借曰辞。大雄指佛。法华云。大雄猛世尊。谓佛有大慈。能与众生法乐。大悲。拔众生之苦恼。化谓教化度化也。而朕下。谓朕六根具足且通利。皆佛慈悲之力所加也。法王称佛。自在为义。以清下。谓佛之正理。居尘不染。浊世不污。为清净之宗。以朕临大位已来。身体平和。宫眷无恙。四海晏安。有太平气象。故曰安而不扰。亦佛清净之力所加也。岂不与天下国家为一大助乎。敷教下。是欲敷设佛教。训惠于下之意。下指百官万民。符者辅也。所以辅信也。又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故曰符之言扶也。谓两相扶合而不差。今序主用此意。取佛教合儒也。方便门者。乃天子教民之法。谓君王以仁义道德教民为方。万民依教奉行则得其便利。门者出入之达道。门即方便也。总言天子欲张设佛教。用辅王法。恰好两相扶合而不差。励精下。是天子欲修行得其所也。励者勉力也。有修饰振起之意。叶与协字同。谓协和之意。天子以修身治国。必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修行。今精思佛理。有协和之地。如报恩品。与国体大同。观心地法门。其与穷理尽性。两相扶合。无为者。谓真如不变。即体无为。随缘不变。即用无为。动而常静。寂照体同。真无为也。益者增胜也。嘉祥也。既有辅于国。则于国家有增胜之福。嘉祥之美也。不其是反显辞。正显佛经利益。至矣尽矣。

  △三传诏翻译流通三。初标定译意。

  夫如是得不演畅真宗。阐弘奥义者也。

  夫者起语辞。如是者指法辞。即指前无为之益。得不者亦反显辞。演畅阐弘。皆是流通之义。真宗奥义。总谓佛理之精。意谓经有如此之益。岂可秘于内宫。而不流通于世乎。者也结语辞。

  △二义学翻经。

  乃出其梵本于醴泉寺。诏京师义学大德。罽宾三藏般若等八人。翻译其旨。命谏议大夫孟简等四人。润色其文。列为八卷。勒成一部。如来秘藏。历尘劫而初开。大乘真理。超沙界而方证。烛其昏昧。示以津梁。俾披阅之者。甘露洒于心田。晓悟之者。醍醐流于性境。

  乃者继事之辞。出者自内而外。将梵本传出宫外。在于醴泉寺中。寺乃译经之处也。诏者宣也。京师者都名也。京谓大。师谓众。言天子居处。必以众大称之也。义学下。皆译经之人。义者宜也。谓博览佛经。悟通性理。文旨合宜。兼通儒典。及诸子书。谓之义学。大德者称谓辞。有道德学闻者为高僧。故以大德称之。罽宾者。西域国名。乃译主之生处也。三藏即经律论三法。乃译主之德称也。谓学通三藏。故以三藏称之。般若云智慧。乃译主之名也。等者兼众也。八人未详其名。皆译人也。翻译即变易之谓。又替代之意。良以梵本至此。皆西域梵书。字义此方人皆不识。必用兼通两国语言者。先将此方之字。替代西域之字。再将此方之语句。又易梵书之语句。如将归命易南无。觉者易佛陀等。方识言音之字。谓之翻音。或梵文有二合。三合。弹舌。引等。当以此方何字代之。委问华梵。务使相当。是谓翻语。旨者经之义理。语为能诠。义为所诠。然既解能诠。则解所诠。故知翻文即是翻旨也。命谏下。序润文之人。命谓敕命。即使令之意。谏议者。言官也。大夫者。以言官举荐才能。乃扶树人才之尊官也。孟简乃大夫姓名。余三未出其名。但以等字兼之。皆承命之人。润色者。以译人或字句拙俗。文法繁蔓。不合此方之文者。四人删改推敲。确定文字。滋以华美。谓之润色。列者分也。勒者收络也。谓分为八卷。勒成一部。秘藏者。即如来之心法。非机不授之者。尘劫者。时久也。谓隐塞之时已久矣。初开者。翻译之始通也。(尘劫者。以大地所有微尘。较量隐塞之劫数。一尘对一劫。尘既无量。劫亦无量。此但显久。亦非量言量也)夫。百千劫不遇佛出。及佛出世。又非时不说。及至说时。但存西域。及至此方。又珍藏于中禁。至宪宗方译。是为初开。逆推穷源。诚以微尘较劫。犹不足为喻也。然宪宗创译流通。(亦大)有恩于世者矣。幸哉得法之人。何可报乎。大乘下。谓真如性理。非薄福者通得。故以沙较界。以界较人。显其遇此经者。非易易耳。沙者即河中所有之沙。界者在世之国土。超谓过越之意。言沙界者。以河中之沙。一沙较一世界。沙既无量。界亦无量。此亦非喻为喻。方证者。契道之谓。然此句对前。却觉难会。有二义释之。一如来西域说经。幸流我国。翻译流通。令人见闻参悟。方可证入。以西域至此方。经历国土之多。比若河沙。此方人不离寸步。证佛真理。可谓超过沙界矣。(意在经历世界。不曾翻译。虽有沙界中人。不得其旨。不能亲证。至此译出方证。亦庆幸之甚也)二者谓大乘法宝。非薄福者修证。必我国大唐。众生有福且慧。方能亲证。沙界虽多。不遇此旨。不能修证。此方人证。可谓超越沙界矣。法华云。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受持读诵。此亦如是。二义皆通。昏昧者。众生无明障慧。愚不自觉。此经妙观如烛。能照性天。能破昏惑。故云烛其昏昧。津谓渡头。梁谓桥梁。示谓指示。意谓生死如大河。烦恼如河中之水。非渡船桥梁自不能过。指出此经。为生死中之桥梁。而众生得渡矣。俾披下。正明众生得益。俾即使令也。披者开卷也。阅者观览也。者字。指披阅解义之人。甘露云不死之药。一滴沾唇。善能死中发活。喻此经心地妙观。人若遵行。可以脱离生死。高证涅槃。何异于甘露洒心乎。然心之言田者。有生意故。谓迷心能生烦恼。悟心能生智慧。意在除迷生慧也。晓悟者。亦解旨之说。醍醐是西域上味。性境亦心地之别称。流即灌入也。古谓醍醐灌顶。言得法味之真醇。性言境者。为智之所照。如是履地。故以境称。以上二句。皆谓能悟此旨者。喻甘露洒心。能发真智者。如醍醐润性。

  △三结归朝代。

  嗟叹不足。披玩岂忘。亦既书写。聊为序引。虽离诸文字。讵假发挥。而启其宗源。式存年代。时我唐御天下。一百九十有四年也。

  嗟叹。是感发声也。不足者。即不尽也。意云。不见佛性。如失至宝。虽位极人尊。尚未离生死。未闻正法。犹未免随业所转。无自由分。今幸得正法。发明本性。如获至宝。喜极反悲。嗟其得之晚矣。所以叹之不尽也。披玩岂忘者。欲朝夕不离也。亦既书写者。翻译誊录也。聊为序引者。述明大义也。虽离下。纵夺结代。虽是未尽之辞。文字即序文。诸是语辞。讵者岂也。假即用也。发挥。即是显发。谓正法本离文字。岂可以序文引发哉。虽然。今为启其宗源。计其朝代。又不得不序之也。御者统也。治理也。我是宪宗自称。谓译成作序之时。乃我大唐统御天下。自高祖已来。一百九十四年也。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等奉诏译。

  △二注经二。初译人。

  罽宾此云贱种。北印度境。末田底迦既得其境。立五百伽蓝。于诸异国买鬻贱人以充役使。用供众僧。末田底迦入寂灭后。彼诸贱人自立君长。遂以为国。今译主是彼国人。人依国显故。三藏等如序中解。

  △二经文三。即序正流通三分也。分者三段各有分限也。谓诸经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始自晋时。襄阳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三分。谓圣人设教。必借缘兴。将命微言。先彰由致。故有序分。由致既彰。当陈正说。谈本义之玄微。开众生之觉路。故有正宗。正说既周。转相传受。使海众之奉行。冀遐方于万古。故有流通。虽判三分。彼时弘法者。恐不合佛意。多不遵行。后有亲光菩萨佛地论到。亦有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与此序正流通义合。彼时弘法者。始能遵行。所谓分经雅合于亲光。此之谓也。是知道安大师。为震旦千古之下。科判之始祖也。

  △初序分二。初品名。

  序品第一

  序有三义。一次序。二由序。三述序。谓六种成就。列于经初。作开章之首引。故为次序。如来入定放光现瑞。为发起之端。是为由序。师子吼菩萨。睹光相警众。说如来以慈悲出定。必说妙法。略述佛意。是为述序。梵语?渠。此翻为品。以义类同者。聚为一段。故为品也。诸品之始。故名第一。然有通序。别序从如是我闻去。至各礼佛足。退坐一面。为通序。以诸经通有故。从尔时世尊去。至品尽。为别序。以别事发起故。

  △二经文二。初通序四。初标信与闻。

  如是我闻。

  亦名六种证信序。谓诸经通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数行文言。有此为证。是为佛说。宜起敬信。如无此者。则非佛说。不足信也。故云证信。如是者。准智论云。六种成就中。为信成就。以如是二字。乃信顺之辞。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五位信位居初。又十一善法。信亦为首。信心之前。更无胜法。依此信本。解行证始立故。刘虬云。圣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称如是。我闻者。闻成就。我即阿难五蕴假我。闻谓耳根发识。废别从总。故云我闻。合上如是为指法之辞。云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执我。二外道神我。三小大乘人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拣非余。故云假我。以圣人我执已断。乃随世流布。用辩主宾。假称为我。上云废别从总者。谓既曰耳根发识。合云耳闻。云我闻者。以耳为六根之别。我为一身之总。以废别耳从总我故。

  △二时主及处。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一时谓时成就。即良时也。世事合会。尚待昌期。大法弘宣。岂违嘉运。又师资道合。说听究竟。故言一时。不拘春夏秋冬。子午卯酉等时。以佛说法四十九年。总为一大时教故。佛者具云佛陀。此云觉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者。悟性真常。了惑虚妄。拣凡夫之不觉。觉他者。运无缘慈。度有情众。拣二乘之自了。觉满者。五住究竟。因尽果圆。即妙觉拣菩萨之分觉。为说此经之法主。六成就中主成就。即释迦牟尼佛也。住者居止也。通能所。能住即佛。所住即王舍城等处。王舍等者。处成就也。昔为驳足王。与千王共立宫阙之城。故名王舍。乃摩竭提国之都城也。(诸经疏中所引。皆云驳足王。大论又云须陀须摩王。或梵语不同。或驳足是翻过之言。梵语不同者。彼有五天竺国。语言各别。且如本朝国宝。汉人名钱。满州名者哈。蒙古名嘲素。彼语亦然)耆阇崛。云灵鹫。亦云鹫头峰。谓山形如鹫鸟之头。以形势彰名。因佛为灵明大圣。居此说法。故名灵鹫。今存梵语者。即尊重不翻。又此数句。是佛将涅槃时。阿难请问。一切经首。当置何语。佛命置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处。同某人。使天下后世。知佛法有源本。非世人可妄作也。复有三意。一断疑。二息诤。三简邪。有此三意。佛命置之经首。断疑者。阿难升座。感相好如佛。众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及举如是等语。三疑顿息。息诤者。若不言我从佛闻。是自有制作。则诤论起矣。简邪者。谓外道邪法经首。皆置阿忧二字。阿者言无。忧者言有。外道谓万法虽多。不出有无为吉。佛法异彼。故云简邪。

  △三广列听众八。初二乘声闻众五。初举类。

  与大比丘众。

  此下皆众成就。谓座下无人。说将谁听。与者共也。阿难云。非我一人从佛所闻。与众同故。愈为证信。大者。器量尊重。为天王等大人所敬。有大道故。有大用故。有大知故。故言大。比丘者。净明疏云。或言有翻。或言无翻。有翻者。此云除馑。众生薄福。在因无法自资。得报多所馑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馑乏。故言除馑。言无翻者。名含三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戒防形非。定除心乱。慧悟想虚。能破见思之恶。故名破恶。既能破恶。魔罗念言。其既出家。复化余人俱出三界。乖于魔意。魔乃愁惧。故名怖魔。夫在家人。三种如法。一田。二商。三士。用养身命。出家之人。佛不许此。惟乞食自济。身安道存。福利檀越。故名乞士。众者。梵语僧伽。此翻和合众。事和无别众。法和无别理也。

  △二标数。

  三万二千人。

  众数诸经多少不同。但标本会有三万二千。

  △三叹德。

  皆是阿罗汉。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所作已办。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大自在。住清净戒。善巧方便。智慧庄严。证八解脱。到于彼岸。

  阿罗汉。旧翻无著。不生。应供。或言无翻。名含三义。无明糠脱。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报。故云不生。断九十八使烦恼尽。故名杀贼。具智断功德。堪为人天福田。故言应供。解脱对缠缚言。以众生为无明覆慧。生死缠缚。不得解脱。此罗汉。见思已尽。生死已离。心故解脱。无明糠脱。慧性无障。慧故解脱。心即性体。慧即智用。善为赞辞。反显凡夫之不善也。所作已办者。即惑尽真穷。别无所作。道果已证。别无可办也。重担者生死也。谓生死不离。如重担压身。诸字有二说。一者助语辞。二者虽喻生死。亦兼烦恼及业。多故曰诸。今已离矣。故曰离诸重担。逮者及也。己利即自利。此是声闻不同菩萨己利利人。但图自身。灭尽三有见思结惑。使三界因亡果丧。故曰尽诸有结。有即三界中因果不亡之意。结者缚义。即见思因果也。得大下。既离三界结缚。则三明六通。从心所欲。惟利无害。自在而已。大者。谓但离结缚。已是自在。复能神通随心。故曰大自在也。住清下。既无见思。则自性无浊曰清。当体不染曰净。清净无犯曰戒。为圣人之依止曰住。故曰住清净戒。善巧下二句。略有利他之德。智慧有二种。生空智以自利。方便智以利他。自他两利之功。庄严性体故。

  ○问。上曰己利。解中说不同菩萨两利。此中又言有利他之德。不亦相违乎。答。但不同菩萨随类现身。应机说法。如观音三十二应等。此虽利他。但随缘善巧。亦必不无。如身子之智慧。迦旃延之论议。富楼那之说法等。若全不利他。此皆无用。可乎。况此尊者。有内秘外现之迹。何概言之。八解脱。即罗汉修八背舍定所得者。有八种解脱。不被内外八事所缚。故曰解脱。(博览学者。必欲明者。请看大明三藏法数)到于彼岸者。借喻显法。岸者水际也。即大河两边之干地。有此有彼。此岸喻生死。彼岸喻涅槃。河中之水喻见思烦恼。谓因修八背舍定。故得解脱。以定为船筏。能乘此船。则离生死。渡烦恼。而达涅槃受享法乐矣。已上叹德竟。

  △四列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其名曰。具寿阿若憍陈如。阿史彼室多。摩诃那摩波帝利迦。摩诃迦叶。憍梵波提。离波多。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摩诃迦毗那。真提那。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阿尼楼?。微妙臂。须菩提。薄拘罗。孙陀罗难陀。罗睺罗。如是具寿阿罗汉。有学阿难陀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自陈如至阿难。二十二人。皆众中上首。举首该众也。复分无学有学。谓真穷惑尽。更无所学。故名无学。以研真断惑。正在学位。故名有学。自陈如至罗睺罗。皆无学罗汉。自阿难等。皆有学。即前三果也。今无学众。首称具寿者。或者梵语未详。若据义。即长老之称。谓年高腊长。故称具寿。

  ○阿若憍陈如。即母族二人之一。是佛舅氏之类。法华疏云。阿若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乃知无也。又翻为解。楞严云。我初称解。具云解本际。乃第一解法者也。憍陈如姓也。此云火器。婆罗门种。其先人事火。从此命族。亦名憍陈那。梵音不同耳。

  ○阿史彼室多。此尊者翻译名义不出。故华梵未详。

  ○摩诃那摩波帝利迦。摩诃云大。谓道大行大。称赞辞也。名亦未详。

  ○摩诃迦叶。此云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时人多以姓召。其实有名。名毕钵罗。即树名。父母祷树神而生。从树得名。大者称辞。或简别辞。因佛弟子中。多名迦叶。如十力。三迦叶波。此尊者非彼。故以大称。或翻饮光。以身光照耀。能吞饮日月之光。故以为名。以往因中。将金涂佛形像。以感世世生生。身色金光。

  ○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久之复出嚼之。故曰呞。楞严云。于过去世。轻弄沙门。感世世生生。有牛呞病。佛命天上安居。犹恐世人谤之感报。

  ○离波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宿而生。从求处得名。

  ○优楼频螺迦叶。此云木瓜林。近此林居故。孤山云。木瓜癃。以胸前有癃。如木瓜故。

  ○那提迦叶。那提河名。近此河住。依处立名。

  ○伽耶迦叶。孤山云。伽耶山名。即象头山。近此山住。依山立名。此三尊者。即在家兄弟三人。以长兄归佛。弟皆从之。

  ○舍利弗。此云鹙子。连母彰名。舍利是西域鸟名。此翻鹙鹭。其眼明丽。尊者之母眼似之。遂称鹙女。弗字即是西域子字。谓鹙女之子。子是尊者。智慧第一人也。

  ○大目犍连姓也。各拘律陀。亦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然既以有名。而却以姓称者。以时人多召其姓故。或翻采菽氏。菽即豆名。以先人好食豆。因以命族。此尊者神通第一人也。

  ○摩诃迦旃延。此云文饰。论议第一人也。

  ○摩诃迦毗那。

  ○真提那。此二尊者亦名义集不出。华梵未详。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此尊者连父母彰名。富楼那云满愿。父名也。弥多罗尼。云慈女。母名也。唯子是尊者。谓满愿慈女之子。说法第一人也。法华云。自舍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辩。

  ○阿尼楼?。或曰阿尼楼豆。或云阿那律。皆梵音不同耳。此翻如意。或云无贫。过去饿世。曾以稗饭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如意乐。以无所馑。乏。故曰无贫。是佛堂弟。天眼第一人也。

  ○微妙臂。此不像梵语。亦未详。或臂妙过人。以臂彰名。

  ○须菩提。此云空生。亦云善吉。亦云善现。亦云善业。其生之日。家室皆空。故云空生。父母惊异。请问占师。师占云吉。故名善吉。其后宝藏复现。故名善现。禀性慈善。不与物诤。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是以常能将心护物。故名善业。此尊者。解空第一人也。

  ○薄拘罗。此云善容。色貌端正故。亦名重姓。中阿含。异学人问。汝八十年。起欲想否。答。不应作如是问。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尚未曾起一念贡高。未曾受居士衣。未曾割截衣。未曾倩他衣。未曾针缝衣。未曾受请。未曾从大家乞食。未曾倚壁。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入尼房。未曾与相问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八十年常坐不卧。荆溪云。弘法之徒。观此龟镜。

  ○孙陀罗难陀。孙陀罗云好爱。妻名也。难陀。云欢喜。己号也。简放牛难陀。以在家时爱妻。故连妻标名。此尊者。是佛亲弟。净饭王次子也。

  ○罗睺罗。此云覆障。六年处母胎。所覆障故。此是佛子。又曰罗云。有翻宫生。太子出家。太妃在宫。何得有娠。佛共净饭王。于后证明。是太子之亲子。是宫之所生。因名宫生。有云太子出家六年。耶输生子。释种皆疑。由是太妃耶输。于高楼之下。设一火坑。抱子登楼。焚香祝天。若是太子遗体。令我母子无恙。若有非事。令我母子皆焚。祝毕涌身入火。尔时火坑化为清凉池。母子无恙。由此对天证明。群疑皆息。如是具寿阿罗汉者。结上无学一类也。

  ○有学阿难陀。更举有学一类也。阿难此云欢喜。佛成道日。斛饭王生子。家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心欢喜。故以为名。又举国欣庆。亦名庆喜。亦翻无染。虽残思未尽。随佛入天人龙宫。见女人。心无染着故。等者。即总摄一般学众也。各与下。各者各自也。与者共也。即无学共无学一类。有学亦尔。若干者。有数存其中。多而不能备举。泛说若干百千。眷属者。师者称资为眷属。谓是我法眷。属我弟子。是我统属故。俱者皆也。谓皆在于此也。

  △五结众。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礼足者。弟子事师之常仪。然皈敬宜诚。必不可疏也。退坐者。尊卑坐次之定礼。然节文有制。位不可乱也。师资一时之合会。法则百世之式瞻。天下后世之执弟子礼者。亦将有取法于斯欤。

  △二大乘菩萨众五。初举类。

  复有菩萨摩诃萨。

  正音云菩提萨埵。菩提佛道名也。萨埵此云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故。又云开士。始士。即心初开故。始发心故。古本又云高士。既翻译不定。故留梵音。又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即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又云觉有情。谓上觉佛道。下化有情。自他兼利之尊号也。摩诃萨者。摩诃云大。萨即萨埵。谓菩萨中之大者。即地上等觉。不同三贤。故称为大。

  △二标数。

  八万四千人俱。

  △三叹德三。初总叹位邻妙觉。

  皆是一生补处。大法王子。有大威德。如大龙王。

  皆是总指也。一生者。非生死之生。即因移果易也。现居等觉。万行已满。万德已全。真理已极。但存一分生相无明未尽。若用十种金刚喻定。一刹那间无明断尽。即入妙觉。以转等觉成妙觉谓一生也。补者填也。处即佛位。如前佛正法像法已尽。后佛填补其位。故曰补处。大法王子者。以佛为法王。菩萨为子。皆能担荷佛事。故有子义。一切菩萨皆为佛子。独等觉位。极邻大觉。故称大法王子。大威德者。皆具折摄两门。有威可畏。有德可尊。如大龙王者。借喻显尊。王者统摄群龙。大者为至尊。喻等觉菩萨。一切三贤十地。皆是等觉所统。推为尊上。故以为喻。更有多意。以龙为阳物之灵。且乃鳞虫之长。兴云致雨。喻菩萨之慈悲。倒海移山。比菩萨之忿怒。出乎其类。喻菩萨之至尊。隐乎其渊。喻菩萨之深定。大德无名。假喻略明其一二而已。

  △二别叹万德庄严二。初总标。

  百福圆满。

  福者德也。善也。祥也。诸顺之总称。百者。数之满称。如百事百般等。如佛具万德。非止一万。亦佛德之总称。菩萨之德亦尔。非止一百。亦诸德诸善。一切嘉祥皆备。故曰圆满。

  △二别叹六。初叹圆光破暗德。

  身光照耀。犹如千日。破诸昏暗。

  此谓菩萨通身放光。能破诸暗。照耀之胜。喻如千日并出。且如一日能照一四天下。千日之照。分量无限也。世间昏暗虽多。不及地狱。众生堕此。业力所感。无日月灯光。常居黑暗。众苦所集。莫甚于此。若蒙菩萨身光摄照。息苦停酸。此谓大悲拔苦之光也。如善道人天中众生。虽不在暗。心地不明。逐境造业。不知出要。亦是黑暗。若蒙圣光触身。遂生渴仰。转愚为智。可以回心向道。求出生死。即大慈与乐之光也。故云破诸昏暗。

  △二叹两智兼利德二。初叹实智自利德。

  智慧澄彻。逾于大海。了达诸佛。秘密境界。

  智慧即理体之觉照也。然有自照觉他之别。此四句。且约自照说。澄彻者。等觉之智。虽带生相无明。似有如无。所以惑不能浊曰澄。尘不能障曰彻。即依本觉所起始觉。用此始觉反照本觉。无浊无碍即寔智也。逾如大海者。海水喻寔智。水之清湛。如智之澄。海之量大。如智之彻。逾者过也。谓海量虽大。终有边际。智无边际。以竖穷横遍故。海水虽清。遇风起浪。智则不尔。故曰逾。以上为能证之智。了达下。为所证之理。秘密境界。即诸佛心地。非机不传。非时不说者。了达二字。通能所。了谓照了。达为契证。能了达即寔智。所了达即秘密境界。本是诸佛心地。而称境界者。是智之所照。如是履境也。

  △二叹权智利他德。

  然大法炬。引导众生。于生死海。作大船师。怜愍众生。犹如赤子。于一切时。恒施安乐。名称普闻十方世界。

  既云大法。必度大机。法者。即修因证果之规则。炬者火把也。然者烧也。然大火炬。喻说大法。因众生二执障重。晦昧佛性。自不能觉。故菩萨说法。引导其心。令除二执。获二空。如秉炬破暗也。此二句。且约破迷成悟之恩也。下二句。喻离苦得果。生死无边。喻如大海。众生受生死。如堕海中。力不自出。菩萨度之。如乘船救溺。既得登舟。则达彼岸。即拔苦得果之深恩也。怜愍下。即同体大悲。观众生如赤子者。谓佛性体同。如父子之体同也。岂不于一切时。恒施妙法。令其远离诸苦。受享法乐哉。既有如此之恩。故名称普闻。十方世界。令彼众生闻名而慕。仰德而皈。受度之者。又不止于一处也(以上生死兼变易。众生亦兼权小)。

  △三叹和光妙用德。

  自在游戏。微妙神通。已能善达诸总持门。具四无碍辩才自在。已得圆满大愿自在。妙善成就事业自在。已能善入三昧自在。具足圆满福德自在。常为众生不请之友。

  科云和光者。即方便善巧。权智之妙也。既曰自在游戏。又曰微妙神通。属身业。可谓随类现身。应机说法。皆菩萨游戏三昧。居尘不染也。世人玩景取乐为游戏。君子且和而不流。何况菩萨。现一切身。作种种事。说种种言。若顺行。若逆行。顺行。如文殊之现杜顺。弥陀之现丰干。逆行。如观音之现淫女。普贤之现璞劳等。皆妙用不测为神。自在无碍为通。天眼龙睛。看他不出。故曰微妙。(杜顺者。乃唐初帝心和尚。是为东土华严初祖。作法界观等。楞严正脉音义云。师有一弟子。要朝五台。亲见文殊。师云。不必远去。示一偈曰。游子漫奔波。台山礼土坡。文殊只这是。何处更觅他。弟子不止要去。师曰既尔。有书二封带去。一封到某处。下与璞劳。一封再到某处。下与柳青娘。弟子接书拜辞。先到璞劳所遍问。答者曰。我这里一母猪。名曰璞劳。将非是乎。母猪见书而死。更有七小猪亦死。次到柳青娘所问人。人曰妓女也。在酒楼陪子弟饮酒。遂至楼下。青娘在楼上。长伸右臂。接书览毕。遂于楼上立化。此人正往台山乃见一老人曰。君子何往。曰。台山见文殊。老人曰。文殊却不在此。今在陕西长安度生。杜顺和尚是也。其人闻已。嗟叹不止。乃曰吾师是也。遂回至黄河。水涨七日。待至水落过河。已知老师回首七日矣。是则圣人现身。顺行逆化。人皆不测。住世必不泄漏。既已泄漏。必不住世矣。丰干者。吕丘胤。患头痛。名医莫能治。丰干长老诣其所。以水喷之即愈。后知为弥陀化身也)已能下。出游戏之本。达即通达。善即深妙。总持者。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属意业。又云诸者。谓总持非一。即陀罗尼之华言。如法华云。所谓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又圆觉经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流出一切。真如佛性。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此亦如是。既位邻大觉。何所不备也。从总持门中流出。其顺逆之事。皆与妙理不相违背。门者是出入之达道。故能现通也。具四下。属口业。明说法之本。辩谓分析。才谓才能。无碍即通畅。谓明辩才华。融通舒畅。极成无过。为教诫之德也。辩才言四者。即法无碍。谓世出世法。所说契理故。二义无碍。谓于一法中。分析出差别义趣故。三言辞无碍。谓一音说出。殊方异类。皆能解语故。四乐说无碍。谓四悉应机。诲人不惓故。自在即如意之谓。已得下。大愿者。即最初二利之志向也。上文既三轮应物。无不随心。合其本志。所以圆满。悠然自在也。妙善下。结上前文。妙善皆赞辞。成就事业。即结上身口二业。善入三昧。结上意业。圆满福德为不请友。总结三轮。不请正显无缘之慈。若请而后现。乃情见之悲。菩萨不然。但随缘随机。随其所感。无私而应。不然而然。故云自在也(问。既云随感。与应请何别。答。请谓诚心哀求。不请即无意求应。如众生受苦作念。是为能感。菩萨随感而应。是谓不请之友。又问。不求而应。请之何如。答。不求尚应。何况诚求。此言不请友。正真大悲。纵请而后应。亦非情见也)。

  △四叹事上利下德。

  经无量劫。勤修六度。历事诸佛。不住涅槃。断诸烦恼。讲说妙法。无量世界。化利群生。制诸外道。摧伏邪心。离断常因。令生正见。而无往来动摇之相。非严而严。十方佛土。不说而说。妙理寂然。住无所住。度人天众。无所不受。广大法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经无量劫下。谓菩萨修因。非一世也。勤修谓念念不忘。行持不怠也。六度。即布施度悭贪。持戒度违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布施必兼三檀。谓财施无畏法。持戒必兼三具。谓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忍辱必具事理。事忍即生法两种。生谓蚊蠓鸟兽。及诸恶人。种种扰害。菩萨之心。坚固不动。是谓生忍。法忍。即寒风冷热。不动其心。此二皆事忍。理忍即所证之法。不作证想。是谓理忍。精进亦有二种。一自修不惓。二利他不惓。一有惓怠。则退堕矣。故念念见新。是菩萨行。禅定必是那伽。于四威仪。无时不在定中。故诸识妄想。顿然销灭。智慧亦有二种。即权寔二用。以寔智照破无明。能证真理。自利也。权智鉴机说法度化众生。利他也。更兼普贤万行。总是修因之道)历事诸佛者。历有二义。一谓历一切时。从菩萨发心已来。至尽未来际。凡有成佛者。无不承事。亲近供养。习学道法。二谓历一切处。凡十方世界。所有诸佛。皆能承事。如华严。一微尘。一毛孔。皆有诸佛成道。皆有普贤行行等。不住涅槃断诸烦恼者。不字贯下句。不住涅槃。亦不断诸烦恼。涅槃此云圆寂。谓真性本圆。妄惑本寂。菩萨善达。既真性本圆。涅槃即我自性。何必又住。是以不住。既妄惑本寂。烦恼本来自空。即我菩提。又何劳断之。是以不断。假若涅槃定住。烦恼必断。与二乘同科。岂得为菩萨乎。讲说下。正出不住不断之意。妙法者。法即真心。远离言相。一涉语言便成不妙。今却云讲说者。意在利他也。用言解释曰讲说。若不假语言开示诠表。则众生无入道之门。故用讲演分别。说向于人。令彼闻言悟道。是修行见道之初门。又不得不用讲说也。虽用言说。不着言相。谓即言忘言。亦复不失其妙。故云讲说妙法。无量下。正明讲说非一处。利化非一人。世界既云无量。菩萨水月化身。亦复无量。既曰化身。又非一类。可谓尘刹分身。随类而现也。化利之机既曰群生。不出十类。兼诸圣凡。如观音三十二应无异也。以上叹菩萨摄授之慈。制诸下。又叹折伏之威。外道者。不达唯心。心外取法。谓心游道外。名为外道。诸者。外道非一种。如事火崇水。计常计断。牛狗戒等。制者。以正破邪之谓。邪心者。谓心本不邪。因从邪教亲近邪师。熏以成种。染习成邪。摧伏者。即折挫降伏也。或神通现奋怒之相。或智慧施转邪之言。令彼心服。返邪归正。彼断常者即邪见之差别。断者谓一死便了。不受后有。如云清气归天。浊气归地。一灵真性。还乎太虚。皆断见也。常者谓人死还生人。物死还生物。即自然外道。全不知善恶业缘。受报好丑。因者即种子。离者除也。谓菩萨既能摧伏。令彼反邪归正。一切邪种皆除也。令生正见者。谓既能转邪。正见则现。知有三宝。分真析妄。永不再堕邪见深坑矣。而无下。正释上义。事佛。说法。利生。摧邪之妙用也。谓菩萨真身不动。而应遍十方。乃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如月印千江。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时一月。影临众水。故曰无往来之相也。非严而严者。有二藏。一者是威严。释前虽摧伏邪外。是不怒之威也。二者庄严亦有二义。一谓正报众生。受菩萨教化。皆能改恶从善。反邪从正。以善为庄严也。二者谓依报世界。向有浊秽者。凡菩萨应化之处。皆转秽成净。以洁净为庄严也。由菩萨圣净之德。自然成就。故曰非严而严。一处如是。处处皆然。故曰十方佛土。不说而说者。是真说妙法。有二义。一者不说是自证之理。本无言说。而说者。是应机借言。不妨有说也。然虽有说。不着言相。不著名相。此又说而无说也。二者唇舌不动。妙理全彰。不属文字。故曰寂然。住无所住下。又明菩萨度生之妙。亦有二义。一者无所住。是自证之真理无定相。何所住乎。上一住字。是能证之真智。但与理相合。成究竟之义。亦强名曰住。虽住而无住。故曰住无所住。度人者。将自所证。又度化人天。二者显应化无方。谓尘刹现身。无一定所住之处。上一住字正是无处不在。即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既应身无方。故度化者众。众即多也。无所下二句。文似颠倒。若将上句作下句读则顺。法乐者。法性之乐。谓法性体中。无诸业苦故乐。广大者。即称性周遍。又曰无所不受者。谓法性体中。所含恒沙性德。一得皆得。故曰无所不受。即菩萨公众之心。将自所证。度他亦证也。

  △五叹破魔成道德。

  披精进甲。执智慧剑。破魔军众。而击法鼓。身恒遍坐一切道场。

  菩萨修行断惑。是与群魔交战。一时懈怠。则为魔缚。故加精进。如身披甲。不为魔伤。梵语魔罗。此云杀者。谓伤杀慧命。损害法财之者。喻诸烦恼。如贪魔害解脱。瞋魔害正性。痴魔害性慧。慢魔害谦恭。疑魔害正信。邪魔害正见等。菩萨一加无漏智慧照之。则诸惑皆灭。如秉利剑斩贼。此精进智慧。皆降魔之利器也。破魔下二句。正喻临时之用。鼓有策进之功。如交锋之时。营门击鼓。助威催战。故官兵奋勇。力破群贼。云法鼓者。谓妙法如鼓。即临时之定慧也。观照如击。加勤勇无间。所以诸魔皆破。方成正觉。故曰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见太平之象也。然道场言一切者。如华严。卢舍那佛。在阿兰若法菩提场中。一处成道。则同时十方世界。乃至微尘毛孔。皆有如来成道。所谓身恒遍在一切处者。与此同。道场有事理二义。事道场。如幽静之处。是修证菩提之场地也。理道场。即自性本具圆定。可谓真阿兰若。正修行处也。

  △六叹觉悟群品德。

  吹大法螺。觉悟群品。一切有情。悉蒙利益。闻名见身。无空过者。具三达智。悟三世法。善知众生诸根利钝。应病与药。无复疑惑。布大法云。澍甘露雨。转不退转智印**。闭生死狱。开涅槃门。发弘誓愿。尽未来际。度脱群生。

  吹螺者。借喻比法。故云法螺。螺有警醒义。谓此等菩萨。既能成道。又能觉悟群生。说法警众。犹如吹螺警人也。譬我大清。春秋二季。九门吹螺为号令。令八旗兵将。闻号警心。修理甲胄。演武操戈。以备国家有时之用。菩萨亦尔。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令所警之众。为生死苦。发菩提心。故云一切有情悉蒙利益。闻名下。深明胜德。受化者广。或闻名仰德。或见相归依。如未发心者发心。已发心者修行。已修行者增进。已增进者证果。故云无空过者。具三下。明菩萨观机说法。机教相投。如良医之用药也。三达法数不出。拟是三明之别称。谓宿命明。能知过去已往。自他一切染净因果。天眼明。能知现在一切染净因果。漏尽明。能知未来自他一切染净因果。能达三世。故曰悟三世法。因悟明三世之法。所以善知众生诸根利钝。根有二解。一者根即因也。知其已往。或修因。或造业。故感今生利钝之不等。二者现世六根。利者惑薄智深。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则与说大乘圆顿终寔之法。或惑重根钝者。则方便与说四谛因缘。或说人天戒善等法。令其修证。是则法无剩语。人无废机。故如良医。应病与药。以上众生病药。皆有二种。一约六道凡夫病。即是见思之惑。有漏之业。分段生死。药即是研真断惑。修行之法。若六道再分。有善恶差别。随机之教亦复不同。二者出世圣人。亦有二种。一声闻一类病。即是界外尘沙烦恼。及变易生死。法执不亡。故观三界寔有。怖如火宅。厌如杻械。如此之机。菩萨随与法药。说依正不二。染净同源。涅槃生死。等若空华。当体寔相。令其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普贤行。即声闻而成菩萨也。二者始教菩萨。虽心外无法。犹须转染成净。历修三祇。亦不达染净皆空。唯一真如。犹是病也。如是之机。菩萨教之与顿圆法药。令其一念心空。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证。及一真法界。令其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如此见机之彻。教与之当。故能教。所教。皆无疑惑矣。布大下。谓大法有荫覆之恩。故如云。有润泽之德。故如雨。有回生之力如甘露。是法王之宝故如印。有摧运之功故如轮。能塞断生死。故如闭狱。能契入涅槃。故如开门。何谓也。良由众生为烦恼焦心。生死逼迫。犹如酷暑。若得大法庇护。不令烦恼所焦。亦不为生死所逼。如云能消暑也。众生不遇圣人。未闻大法。无慧水滋心。枯焦极矣。一闻大法。能滋心地。而慧种发生。如雨之滋田也。众生未闻正法。恣心造业。伤害法身。损夺慧命。若闻正法。令法身常住。慧命不夭。如甘露之洒心也。菩萨自八地以去。无功用道。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故云不退转。复将此法。又传与人。人若得之。能摧碾惑业。运入菩提。如车轮之运用也。众生未闻正法。不知自心作佛。不知万法皆如。一闻正法。遂能印定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一切万法。当体寔相。如印文之取信也。众生为生死所缠。犹如牢狱。若闻正法。依而行之。塞断生因。永不更造。如闭狱之不入也。性净涅槃。自心本具。因迷不悟。何能得入。一闻正法。遂反妄归真。一超直入。如开门入室也。已上诸喻。虽菩萨之胜德。若非弘愿摄持。纵能度生。亦不能久。因发弘誓愿。所以尽未来际。度脱群生。已上别叹万德庄严已竟。

  △三结叹不久成佛。

  此诸菩萨。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等。此云无上正等正觉。即佛果之全德也。然前既所叹。功无不全。德无不备。是为位邻大觉。所以结云。不久当得等。

  △四列名。

  其名曰。无垢菩萨。弥勒菩萨。师子吼菩萨。妙吉祥菩萨。维摩诘菩萨。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金刚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虚空藏王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三昧自在王菩萨。妙高山王菩萨。大海深王菩萨。妙辩严王菩萨。欢喜高王菩萨。大神变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清净雨王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疗烦恼病菩萨。宝山菩萨。宝财菩萨。宝上菩萨。宝德菩萨。宝藏菩萨。宝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宝光菩萨。宝施菩萨。宝幢菩萨。大宝幢菩萨。宝雨菩萨。宝达菩萨。宝杖菩萨。宝髻菩萨。宝吉祥菩萨。宝自在菩萨。栴檀香菩萨。大宝炬菩萨。大宝严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星光菩萨。火光菩萨。电光菩萨。能念慧菩萨。破魔菩萨。胜魔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不断大愿菩萨。大名称菩萨。无碍辩才菩萨。无碍转**菩萨。

  佛菩萨之圣号。古德有解释不解释之辩。有谓佛具万德。一言难尽。恐失全德。故不解释。有云虽有万德。且依名释义。亦可举一该余。如尧仁舜德。禹俭汤宽。岂尧独仁而不德乎。舜独德而不仁乎。圣人之德。举一所长。诸德皆具。所以解之。今从后意。然亦不敢广释。恐后贤厌繁。故略解之。

  ○无垢菩萨。以烦恼为垢。染污佛性。今既位邻大觉。五住垂尽。故名无垢。

  ○弥勒。此云慈氏。以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故。

  ○师子吼者。以说法无畏。如师子哮吼故。

  ○妙吉祥者。即文殊翻过之名。以菩萨示现生时。有十种祥瑞。一光明满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开宝藏。五鸡生凤子。六猪娩龙豚。七马产麒麟。八牛生白泽。九仓变金粟。十象具六牙。十种瑞相。皆不可测。故曰妙吉祥菩萨。

  ○维摩诘者。金粟王如来化居士身。此翻净名。谓居尘不染。以净为名。以神通辩才。皆不可测。方等会上。曾弹斥权小故。

  ○观自在者。谓观世言音。寻声救苦。现身说法。无私普遍。故曰自在。

  ○得大势者。即大势至也。谓菩萨举动之时。大地震劝。警觉群心。魔王畏惧。

  ○金刚藏王者。谓所证性德。聚积如藏。性之坚利。喻如金刚。金刚体用。能坚能利。坚则物不能坏。如性德之体。利则能坏万物。如性德之用。总言体则常住。用能降魔。体用自在。故尊为王。

  ○地藏王者。世间万法。皆从地生。地为宝藏。喻菩萨誓愿弘深。一切功德。皆从愿生。愿即如藏。法喻为名。故曰地藏。主执幽冥。随愿自在。故尊为王。

  ○虚空藏王者。此亦借喻显名。世间万法。皆虚空包含。虚空即藏。虚空喻法性。谓法性周遍。包纳冲?。法性即藏。取舍自由。故尊为王。

  ○陀罗尼自在王者。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以心包万法。能持万法。故自在为王。

  ○三昧自在王者。梵语三昧。此云正定。谓不离正定。现诸威仪。故自在为王。

  ○妙高山王者。此亦借喻显名。梵语须弥卢。此云妙高峰。峰即山也。四宝所成。镇坐大海。高出群山。为诸山中王。菩萨所证之道亦尔。妙明尊上。群贤不及。自在为王。

  ○大海深王者。前一位道高如山。此一位道深如海。又喻山者偏约理明。此喻海者。偏约智显。即权寔二智。两利自由。故尊为王。

  ○妙辩严王者。辩即口才。妙即玄奥。用明辩才华。即权说寔。以说法之功。庄严自性。权寔自在。故尊为王。

  ○欢喜高王者。自证道高。喜为人说。自他兼利。尊上为王。

  ○大神变王者。善用神通。变化不测。降伏魔外。悠悠自如。故尊为王。

  ○法自在王者。己所证法。说向与人。权寔不二。理事融通。自在为王。

  ○清净雨王者。自证之道。荡无纤尘。故曰清净。度生说法。润泽群生。故喻如雨。利生之德。尊敬为王。

  ○药王者。在因为世良医。治人身病。在果应机之法。治人心病。举世欢喜。故尊药王。

  ○药上者。此与前位。是因中兄弟。事药理药。尊兄上道。故为药上。

  ○疗烦恼病者。众生烦恼如病。菩萨法药能疗。能治心病。故以为名。

  ○宝山者。山中出宝。故为宝山。山喻法身。宝喻性德。法身含德。如山出宝。故以为名。

  ○宝财者。法财真宝。亲证为号。

  ○宝上者。诸宝之中。法宝为上。菩萨既证。故以为名。

  ○宝德者所证众德。尊重为宝。

  ○宝藏者法王大宝。蕴积如藏。

  ○宝积者。积诸法宝。运用无失。

  ○宝手者。手出珍宝。济诸贫类。

  ○宝印手者。手持宝印。掌世间权。心持法印。掌法王权。

  ○宝光者。菩萨放光。摄授有情。举世蒙恩。尊重为宝。

  ○宝施者。法宝施人。公心不吝。

  ○宝幢者。竖法如幢。尊上为宝。摧邪显正。故以为名。

  ○大宝幢者。摧邪显正。遍一切处。

  ○宝雨者。所说之法。润众生心。智种慧芽。从兹发现。故名宝雨。

  ○宝达者。寔智自照。达己为宝。权智照他。达机为宝。

  ○宝杖者。撑持法门。如杖拄物。敲拨众生。死中发活。智慧神通。喻如宝杖。

  ○宝髻者。如来顶髻。尊密为宝。菩萨相好。类同于佛。

  ○宝吉祥者。诸吉祥中。安乐为最。菩萨智通。护持法界。国无三灾。人无八难。以安乐为宝。

  ○宝自在者。得大法宝。所向如意。以自在为宝。

  ○栴檀香者。此香涂身。水火不害。菩萨运通。加护众生。生死烦恼。皆不能害。

  ○大宝炬者。以智破迷。如秉炬破暗。

  ○大宝严者。大乘法宝。庄严法身。

  ○日光月光者。日月舒光。乾坤朗耀。般若真光。真俗并明。

  ○星光者。列宿排空。银光点翠。万德攒心。般若添明。

  ○火光者。火能发光。转暗成明。心能发光。转识成智。

  ○电光者。电光最速。霹雳随轰。智光照机。神通随现。

  ○能念慧者。众生业苦。菩萨能念。菩萨智慧。照利众生。

  ○破魔者。定慧相资。五魔并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胜魔者。魔胜众生。迷徒堕堑。智胜群魔。觉岸高登。

  ○常精进者。精心不杂。进心不惓。常住在世。化利人天。

  ○不休息者。自他二利。永不休息。

  ○不断大愿者。四弘誓愿。铭刻于心。

  ○大名称者。万德归心。佳名普称。

  ○无碍辩才者。明辩才华。四种无碍。

  ○无碍转**者。菩萨转法。纵横无碍。众生得法。展转流通。已上列名竟。

  △五结众。

  如是无垢菩萨摩诃萨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如是为指法之辞。指上所列之名。以无垢为首。等诸同类。眷属即所领之弟子。人各多少不同。故曰若干。若百若千。总是不定。师资皆在故曰俱。大乘菩萨众已竟。

  △三天龙八部众分八。初天众二。初欲界诸天众四。初标数举类。

  复有亿万六欲天子。

  复有者更有也。法会之众。不唯二乘与菩萨。更有诸天等。数标亿万。总言其多。六欲者。谓上下有六重。皆有饮食。睡眠。淫欲。故皆称欲。天者自然意。谓楼台宫殿。宝树华池。随心所现。妙景珍玩。美馔天衣。亦逐意而成。亦有臣民男女。故未免色欲。然虽有色欲。与人间不同。诸天皆化生。不入胞胎。身无精血。但以神交。非与身构。上下六级。愈上愈轻。天子即王。六重者。一四王天。在须弥山半腰。东西南北。各居一埵。各统二部鬼神。各护一洲。离地四万二千由旬。

  ○二忉利天。在须弥山顶。居中是帝释。东西南北各统八天。共三十三天。离人间八万四千由旬。四王忉利皆为地居天。虽居山顶山腰。下有微碍。故为地居。此二天欲念若动。男女交抱。其心即歇。未动二根。以交抱为欲。

  ○三夜摩天。梵语夜摩。华言时分。亦名善时。谓时时畅快。乐善为名。故曰善时。以莲华开合分昼夜。故曰时分。此天依空而居。欲念若动。但男女执手而歇。

  ○四兜率天。亦梵语。华言知足。于五欲境。知止足故。(五欲者。即色声香味触)此天亦依空而居。欲念若动。男女相笑即歇。

  ○五化乐天。谓自化五尘之欲。而娱乐故。亦依空而居。

  ○六他化自在天。谓假他所化五尘。以成己乐。亦依空而居。或云即魔王天也。此上二天。欲念若动。但男女眼视而歇(偈曰。四王忉利共相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他化眼相视。此是六天真欲乐)。

  △二次第列名。

  其名曰。善住天子。威德天子。普光天子。清净慧天子。吉祥天子。大吉祥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日光天子。月光天子。如是等天子。释提桓因。而为上首。

  善住者。谓住持善道。足为天子。

  ○威德者。形容威重。德化优余。

  ○普光者。身光普照。

  ○清净慧者。慧根不染。故曰清净。

  ○吉祥。大吉祥者。菩萨示现。善法诲人。最为吉祥。

  ○自在。大自在者。自在即化乐天王。大自在即他化自在天王。既为天王。随心所欲。皆自在故。

  ○日光。月光者。日月丽天。乾坤朗耀。能破昏暗。与世有恩。如是等天子。通指已上者。释提桓因(云能作。能作忉利天主故)即帝释。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居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为上首者。即统摄诸天也。若论在上。更有空居天王。而必以帝释为首者。以其诸佛出世。唯梵王帝释。供奉香华。请佛说法。故凡佛说法。左有梵王。右有帝释。请法有功。故为上首。

  △三彰本叹德。

  悉皆爱乐大乘妙法。愿随奉事三世如来。入不思议秘密境界。庄严诸佛众会道场。

  悉皆下。现天王身。行菩萨道。大乘妙法。即诸佛心印。既云爱乐。即菩提心。观愿随二字。是自在意。乃助佛扬化也。随事三世如来者。必历古今。更兼未来。此明外护不思议。入不下。又叹内契不思议。秘密者。非时不说。非机不传。境界者。真如之别称。须智理冥合。方可云入。乃证同佛证之德也。庄严道场者。愈显弘护也。如今时之法席。有见道衲子。即法众之庄严。而诸佛会中。有圣众辅佐。亦佛会之庄严也。此解全约大权示现者说。又一解。爱乐大法者。方始发心也。愿随事佛者。学佛道法也。必历三世者。弘愿无尽也。入佛境界者。因满证果也。庄严道场者。感恩助化也。此解约寔行利根者说。盖此二解。各有所据。观三世二字。前解甚通。观爱乐二字。后解亦顺。

  △四结显天众。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二色界诸天众四。初标数举类。

  复有恒河沙色界天子。

  色界者。色即色质。有身形故。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尼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人。亦无欲染。故名梵天。梵者净也。谓无饮食。无睡眠。无淫欲。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者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十八天者。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此十三天属凡。自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是五那含圣流寄居。共十八。亦名禅天。修有漏定故)恒河沙者。此河径过四十里。沙细如面。凡过量之数。以沙较之。一沙一天。总谓多多如沙。天子同前解。

  △二次第列名。

  其名曰。大光普照天子。无垢庄严天子。神通游戏天子。三昧自在天子。陀罗尼自在天子。大那罗延天子。圆满上愿天子。无碍辩才天子。吉祥福慧天子。常发大愿天子。如是等天子。光明大梵天王。而为上首。

  大光普照者。据叹德处。既云悟佛秘密。又趣菩提不退转。是为大权菩萨。现天王身。摄化同类耳。既是菩萨。则身光普照。令触光者。皆得胜利。

  ○无垢庄严者。据迹而言。既离欲染。故曰无垢。以清净为庄严。据本而言。离有漏惑为无垢。得无漏慧为庄严。

  ○神通游戏者。现天王身。亦是游戏三昧。

  ○三昧自在者。三昧云正定。据迹而言。即有漏禅定。据本而言。即无漏禅定。定有自在。故以为名。

  ○陀罗尼自在者。既得总持。所以自在。

  ○大那罗延者。那罗延。翻天力士。谓天力最大。具大神力。降伏诸魔。摄受群类。

  ○圆满上愿者。唯成佛度生为上愿。必行愿相资。故得圆满。

  ○无碍辩才者。明辩才华。说法无碍。

  ○吉祥福慧者。漏无漏福。兼利之慧。最为吉祥故。

  ○常发大愿者。欲证菩提。愿不间断故。

  ○如是等下。乃结上十名。等其无数。光明大梵天王结为上首者。前十名。不可定住是何天。以经无显文故。唯此大梵天王。虽无显文。定是初禅。以内有觉观。外有言说。可以统摄诸天。故为上首也。

  △三彰本叹德。

  悉皆具足。三昧神通。乐说辩才。历事诸佛。三世如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破魔军已。证菩提时。遍至众会。皆于最初。劝请如来。转妙**。开甘露门。度人天众。善悟诸佛秘密意趣。于大菩提。不复退转。

  神谓天心。通为慧命。从三昧发出。自在无碍。假乐说辩才。足知诲人不倦。所以历事诸佛。有辅化之德也。三世下。谓经历非一世。事佛非一人。既云历三世。必含横遍十方。凡佛成道。必欲请法。梵语菩提。此云觉道。是佛果号。树非菩提。因佛在树下成菩提道。以所证目名。曰菩提树。金刚者。是五金之刚。宝名也。形如荞麦。色如紫金。最坚最利。坐金刚座者。金刚非座。谓佛坐之座。喻如金刚。魔不能惑。如金刚之坚。能破魔军。如金刚之利。而必须破魔方能成道者。必然之理。魔有多种。皆能害道。令心不安。皆为魔事。如五住烦恼。二种生死。及诸阴魔。菩萨破之。无明将尽。变易将离。而天魔恐怖。统诸魔军。特来扰害。或现美女身。或施威神力。百计千方。欲害禅定。菩萨以金刚定力。魔不能害。逃遁而去。是谓破魔。群魔既破。一念相应。即入妙觉成佛。故曰破魔军已。证菩提时。遍至下。正叹请法之德。会者。主宾合集也。众会者。非止一时一处也。谓三世之会。十方之会等。凡诸佛成道之时。此等诸天。承三昧。运神通。一时遍至。谓分形散影。无处不在。无时不现。故曰遍至众会。皆于下。谓诸佛成道。但能自利。不假说法。焉能利他。故始成正觉。必劝请说法也。然如来说法。喻如转轮者有二义。一摧碾义。二运载义。凡车轮转处。一切瓦礰皆碎。亦能运载诸物。自此达彼。喻诸佛说法。转入众生心中。摧碾惑业。运至菩提。故曰转妙**。开甘下。谓如来妙法。犹如甘露。门有通义。喻佛言教。佛与人说法。喻如开门。若人从教而入。得甘露洒心。可以惑破障除。超然而出生死矣。故曰度人天众。善悟下。叹得佛心法。秘密有三种。谓身口意。身密者。如来一身不变。随机所见不同。或大或小。或善或恶。或慈或威。或胜或劣。皆不可思议。故曰身秘密。口密者。一音说出。随机不同。或闻戒善。或闻谛缘。或闻六度。皆不可思议。故曰口密。意秘密者。观机审察。一切运度。唯佛自知。余皆莫测。故曰意密。意趣者。复出秘密之精微也。然既能善悟。是得诸佛心法也。所以于大菩提不复退转。据此叹德。乃法身大士。现天王身。行菩萨道。辅佛扬化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华严明初住。得如来一身无量身。具三不退。若以不次寄次说者。则七信名位不退。八信已去名行不退。初住已去名念不退。又入空名位不退。入假名行不退。入中名念不退。若圆教初住。分具三德。名三不退。般若是位不退。离二死故。解脱是行不退。诸行具故。法身是念不退。证寔相故。此说皆以菩萨之德叹之)。

  △四结显色众。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二龙众三。初标数举类。

  复有四万八千诸大龙王。

  梵语那伽。此云龙。说文云。龙者鳞虫之长。能幽能显。能大能小。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总云神灵之物也。今云龙王者。乃龙中之王。统摄群龙故也。诸经皆云能护佛法。为善神。故凡佛说法。皆有龙众。

  △二次第列名。

  摩那斯龙王。德叉迦龙王。难陀龙王。?难陀龙王。阿耨达池龙王。大金面龙王。如意宝珠龙王。雨妙珍宝龙王。常澍甘雨龙王。有大威德龙王。强力自在龙王。如是等龙王。娑竭罗龙王而为上首。

  摩那斯此云大身。亦云大力。修罗排海水淹善见城。此龙萦身以遏海水。故曰大身。

  ○德叉迦此云现毒。亦云多舌。

  ○难陀。?难陀。乃兄弟二龙也。难陀此云欢喜。?云善。常护摩迦提国。风不鸣条。雨不破块。雨泽以时。国无饥年。故瓶沙王。年为一会以报。百姓闻皆欢喜。从此得名。即目连所降者。

  ○阿耨达池。此翻无恼。阿含经云。雪山有池。名阿耨达。池中有五柱堂。龙常处此。从所依池得名。

  ○大金面者。或面貌金色。从此得名。

  ○如意宝珠者。颈下有珠。名曰如意。

  ○雨妙珍宝者。龙有神力。亦有慈心。怜念贫乏。故雨珍宝故。

  ○常澍甘雨者。甘雨即顺时细雨。谷稼成熟故。

  ○有大威德者。有威可畏。有德可尊。威伏魔怨。德化良善。

  ○强力自在者。强犍也。壮盛也。因力盛自在为名。如是等下。结为上首。娑竭罗。此云咸海。此方海水咸。乃依海立名。上首即领众。

  △三叹德结众。

  悉皆爱乐大乘妙法。发弘誓愿。恭敬护持。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既乐大法。即菩提心。又弘愿护持。即菩萨行。亦不可思议也。

  △三。药叉众三初标数举类。

  复有五万八千诸药叉神。

  药叉。讹曰夜叉。此云勇健。亦云暴恶。亦云轻健。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药叉。地药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二药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此神。即修行带杀心者。如今五岳四渎。称帝称王者是。楞严有三品。上品为大力鬼。中品飞行夜叉。下品地行罗刹。

  △二次第列名。

  大师子王药叉神。转轮光照药叉神。妙那罗延药叉神。甚可怖畏药叉神。莲华光色药叉神。诸根美妙药叉神。外护正法药叉神。供养三宝药叉神。雨众珍宝药叉神。摩尼钵罗药叉神。如是等诸药叉神。僧慎尔邪药叉神。而为上首。

  大师子王者。师子表无畏。以威伏群类。自在为王。

  ○转轮光照者。此有二解。或佛转**。光照而至。或自能转法。光照众生。前解是寔行药叉。次解是菩萨现身。

  ○妙那罗延者。那罗延云天力士。此神加妙者。力大不可思议。

  ○甚可怖畏者。以形恶彰名。既在佛会。必外恶而内慈也。

  ○莲华光色者。借喻为名。莲华居泥不染。出水香洁。故有光有色。此神虽在药叉。不为恶习所加。如出水莲华。光色可爱。

  ○诸根美妙者。此神以六根聪利。形貌端严。故称美妙。

  ○外护正法者。以护法为名。

  ○供养三宝者。知三宝为尊。供养为敬。

  ○雨众珍宝者。以慈行彰名。

  ○摩尼钵罗者。摩尼云如意。钵罗此云极。谓如意极也。或项带此宝。所求如意。或心如此宝。所证如意。无不尽义。故以为名。

  ○僧慎尔邪。华梵未详。待后参考。

  △三叹德结众。

  悉皆具足难思智光。难思智炬。难思智行。难思智聚。而为众生。制伏恶鬼。使得安乐。能延福智。守护大乘。令不断绝。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既曰难思。必不可测。足知此神。现药叉身。行菩萨道。智光则能照机。智炬则能破暗。智行则能行佛道。智聚则蕴积权寔。为生制鬼。正现折伏之威。使安延福。全彰摄授之慈。守护欲法幢之永建。不绝见佛日之恒明。

  △四乾闼婆众三。初标数举类。

  复有八万九千乾闼婆王。

  此云香阴。亦云陵空之神。不啖酒肉。唯香资阴(阴即是身)是帝释缘幢倒掷之乐神。在须弥山南。金刚窟住。天帝若作乐时。此神身有异相出。然后上天。亦云寻香行。帝释欲作乐时焚香。此神寻香而至。

  △二次第列名。

  顶上宝冠乾闼婆王。普放光明乾闼婆王。金刚宝幢乾闼婆王。妙音清净乾闼婆王。遍至众会乾闼婆王。普现诸方乾闼婆王。爱乐大乘乾闼婆王。转不退轮乾闼婆王。如是等乾闼婆王。诸根清净乾闼婆王而为上首。

  宝冠。以见严首之尊。放光。则知体相之德。金刚宝幢。有降魔之用。妙音清净。具助化之功。遍至普现。皆有感应之灵。爱乐转轮。不无利他之美。诸根清净。如美玉之无瑕。是以统领本部。而为上首也。

  △三叹德结众。

  皆于大乘深生爱敬。利乐众生。恒无懈倦。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初二句。见护法之深。次二句。见护生之切(此神皆具菩萨之德。莫作常流会)。

  △五阿修罗众三。初标数举类。

  复有千亿阿修罗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此翻无端正。男丑女美故。又翻非天。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也。在因之时。怀猜忌心。虽行五常。欲胜他故。又作福带瞋。为下品善。感此报身。楞严经云。有四种修罗。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阿修罗。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二次第列名。

  罗睺罗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出现威德阿修罗王。大坚固力阿修罗王。美妙音声阿修罗王。光明遍照阿修罗王。斗战恒胜阿修罗王。善巧幻化阿修罗王。如是等阿修罗王。广大妙辩阿修罗王。而为上首。

  华严经云。罗睺阿修罗王。本身长七百由旬。化形长十六万八千由旬。于大海中出其半身。与须弥山齐。文句云。此翻障持。化身长八万四千由旬。举手掌。能障日月之光。毗摩质多罗。此云净心。亦名种种疑。现威坚力。则降魔护道而遇敌不退。妙音光照。则鉴机说法而受化不遗。斗战则摧邪扶正。巧幻则利众随宜。广大妙辩者。必具悬河之口。翻锦之义。作上首而有余也。

  △三叹德结众。

  善能修习。离诸我慢。受持大乘。尊重三宝。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修习谓操持佛道。善能是称赞得旨。恃己陵他为我慢。种现俱销曰离诸。然我慢非一种。故曰诸。如自恃豪门宦族。而陵人慠物者。或以多闻博识。陵人慠物者。或以辩口利辞。陵人慠物者。但有所长。陵他不及。皆为我慢。此神既修佛道。必皆断之。故曰离。大乘者。即心地法门。受持者。必离言见道。三宝者。即佛法僧。通称宝者。尊重也。佛为两足尊。法为离欲尊。僧为众中尊。三宝住世。如苦海之慈航。长夜之明炬。火宅之雨泽。归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有此胜益。故尊重之。有三种三宝。恐繁不叙(此修罗。亦具菩萨之德。莫作常流)。

  △六迦楼罗王三。初标数举类。

  复有五亿迦楼罗王。

  此云金翅。翅翮金色。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颈有如意珠。以龙为食。即金翅鸟神也。

  △二次第列名。

  宝髻迦楼罗王。金刚净光迦楼罗王。速疾如风迦楼罗王。虚空净慧迦楼罗王。妙身广大迦楼罗王。心不退转迦楼罗王。广目清净迦楼罗王。大腹饱满迦楼罗王。有大威德迦楼罗王。智慧光明迦楼罗王。如是等迦楼罗王。宝光迦楼罗王而为上首。

  宝髻者。顶上有肉髻。尊上如宝。故以为名。金刚取喻同前。其体不染曰净。其用有照曰光。此神所证之体用。义如金刚也。金翅之飞利。故速疾如风。净慧之阔彻。故量如虚空。妙身广大。依形体为名。心不退转。从志愿立号。广目清净。而不为诸尘所障。大腹饱满。而常沾法乳充心。莫以食龙为饱。以叹德有饶益众生之句。以饶益为饱满也。威德俱大。见折摄之双行。智慧光明。有二利之全德。宝光者。约所证之体。坚实如宝。即体之用。照物如光。既体用并彰。故为众中之领袖也。

  △三叹德结众。

  悉皆成就不起法忍。善获饶益一切众生。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不起。即是无生。若成就此法。不见三界内外。有少法生。有少法灭。如是无生无灭之法。证之于己。忍之于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故曰法忍。此句叹自利之德。善获饶益。叹利他之德。饶益者。谓丰饶利益。此神以愿力所加。或增福。或延寿。如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及消灾解厄。降与吉祥。皆为饶益之事。一切是所益之机。

  △七紧那罗众三。初标数举类。

  复有九亿紧那罗王。

  此翻疑神。似人头上有一角。故号人非人。乃天帝法乐之神。居十宝山。身有异相。帝释升天。即上奏乐。佛说法。此神亦弦歌。而颂佛法门。

  △二次第列名。

  动地紧那罗王。妙宝华幢紧那罗王。宝树光明紧那罗王。善法光明紧那罗王。最胜庄严紧那罗王。大法光明紧那罗王。受持妙法紧那罗王。妙宝严饰紧那罗王。成就妙观紧那罗王。如是等紧那罗王。悦意乐声紧那罗王而为上首。

  动地者。或神有神力。举步动地。警?人心。或弦歌美妙。动人心地。故目此名。妙宝华幢者。幢表摧邪。为护道之寔行。华表因行。为入道之真资。故以妙宝称之。树能阴覆。有清凉之德。光能破暗。有照了之德。神具此德。尊重可尚。故以宝称。善法光明者。谓克证善法。则心光自明。最胜庄严者。诸庄严中。妙法为最。体悟妙法。故以为名。大法光明者。全体起用。理智为名。妙法唯心。受持则悟。妙智为宝。则严饰特尊。成就妙观。则智理冥合。悦意乐声。必从弦管见道。灵机拔萃。故为上首也。

  △三叹德结众。

  皆悉具于清净妙慧。身心快乐。自在游戏。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清净下。谓心光朗鉴。照物为慧。在浊不污曰清。居尘不染曰净。不染不污为妙。得心应身为快乐。从体起用故曰自在。妙应无方故如游戏。

  △八摩睺罗伽众三。初标数举类。

  复有九万八千摩睺罗伽王。

  此云大腹行。是地龙。即大蟒神腹行也。净名疏云。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或毁戒邪謟。多嗔少施。贪嗜酒肉。由戒缓。故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亦名莫呼洛。此解约业报身说。此经中称王者。谓统摄其类。亦菩萨现身也。

  △二次第列名。

  妙髻摩睺罗伽王。具大威德摩睺罗伽王。庄严宝髻摩睺罗伽王。净眼微妙摩睺罗伽王。光明宝幢摩睺罗伽王。师子胸臆摩睺罗伽王。如山不动摩睺罗伽王。可爱光明摩睺罗伽王。如是等摩睺罗伽王。游戏神通摩睺罗伽王而为上首。

  妙髻者。顶有肉髻。美妙为名。具大下。威德所以服众。严髻所以非俗。净眼以见妙道。光幢以表摧邪。师子以表无畏。不动以表特尊。爱光以表智明。逍遥物外。故曰游戏。妙用不测。故曰神通。众中领袖故。

  △三叹德结众。

  已能修习善巧方便。令诸众生永离爱缠。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已能下。谓具诸权智也。善巧则不露形迹。方便则不拘规模。令诸下。爱即贪爱。谓爱境虽多。色欲为重。贪欲爱色。为生死之因。众若缠缚。为生死之果。或恩爱缠绵。或业果相续。众生愚痴。迷不自觉。故菩萨现身。于同类及同事。善巧摄化。务令回心。不贪色欲。种现俱亡。故曰永离。既不作因。终不受果。可谓大权。随类摄化妙行耳。各与下结众。

  ○常途云。戒急乘缓则生天。为乐境所摄。不暇见佛闻法。报尽还堕。有坠无升。若乘急戒缓。则堕七部鬼神。因戒缓故堕。因乘急。则不忘本愿。不舍佛法。所以常近佛闻法。以法熏修。有升无坠。若乘戒俱急。则出世成圣。若乘戒俱缓。则直堕三涂。此则常途概论如此。今经不然。天龙八部。皆是大权示现。统摄群类。令见佛闻法。作出世因。若不假菩萨现王身诱化。八部天龙皆永迷矣。信哉菩萨之恩。何所报也。已上天龙八部众竟。

  △四轮王士庶众四。初诸轮王众五。初轮王云集。

  复有他方万亿国土。转轮圣王。金轮转轮圣王。银轮转轮圣王。铜轮转轮圣王。铁轮转轮圣王。

  轮王出于增劫。释迦出世。正在减劫。何有轮王。所以首标他方国土。言万亿者。显多非定数也。长阿含经。唯言金轮王有金轮宝现。若据俱舍论。则四王各有轮现也。今经亦云。及七宝千子等。足知四王皆有七宝也。今经列名金轮为首者。先尊后卑故。若论增劫次第。则铁轮居先。大智度论。以人寿一增一减。为一小劫。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寿减一岁。至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又增一岁。如是增至二万岁时。有铁轮王出。独领南阎浮提一洲。诸国有不顺化者。王则现威列阵。令其皈伏。然后于彼。劝化人民。修十善道。是名铁轮王。

  ○二铜轮王。谓人寿增至四万岁时。有铜轮王出。领东南二洲。诸国有不顺化者。王至彼国。宣威布德。令其归顺。于是劝化人民。修十善道。

  ○三银轮王。谓人寿增至六万岁时。有银轮王出。领东南西三洲。诸国有不顺化者。王至彼国。威严所加。即便臣伏。于是劝化人民。修十善道。

  ○四金轮王。谓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时。有金轮王出。统领四洲。以十五日。沐浴升殿。有金轮宝。忽现于前。轮有千辐。光色具足。若王欲往东方。轮则东转。乃将诸兵众。随其后行。金轮前。又有四神引导。轮所住处。王即止驾。南西北方。随轮所至。亦复如是。于四天下。普劝人民。修十善道。

  △二七宝相随。

  及与七宝。千子眷属。庄严无量。象马车乘。无数宝幢。悬大宝幡。华鬘宝盖。缯彩白拂。种种珍奇。妙宝璎珞。涂香末香。和合万种。微妙殊香。

  七宝者。一金轮宝。其轮千辐。径一丈四尺。具足毂辋。雕文刻镂众宝间错。光明洞达。天匠所成。非世所有也。谓转轮圣王。既得此宝。随王心念。轮则为转。按行天下。须臾周匝。是为金轮宝。

  ○二白象宝。谓圣王旦时升殿。有白象宝。忽然出现。其身纯白。其首杂色。口有六牙。牙七宝色。力能飞行。若王乘时。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归。不劳不疲。若行若立。首尾不动。目不邪视。安详温润而有德。若行渡水。水不动摇。亦不濡足。是名象宝。

  ○三绀马宝。青赤色马。其王清旦升殿。有绀马宝。忽然现出。髦鬣贯珠。洗刷之时。珠则堕落。须臾之间。更生如故。其珠鲜洁。色胜于前。鸣声远闻一由旬内。力能飞行。王若乘之按行天下。朝去暮回。力不疲惓。马脚触尘。皆成金沙。是名马宝。

  ○四神珠宝。其王升殿。有神珠宝。忽然出现。其色莹洁。无有瑕颣。夜悬空中。随国大小。明照内外。如昼无异。是名珠宝(即是如意宝)。

  ○五玉女宝。谓颜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则冬温夏凉。于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莲华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食自消化。非同世间女人有诸不净。是名女宝。

  ○六典财宝。又曰典宝藏臣。其王欲得财。及七珍宝时。典藏臣。举身向地。地出七宝。向水水出宝。向山山出宝。向石石出宝。是为典财宝。其人宿福深厚。眼能彻见地中伏藏。有主无主。皆悉知见。其有主者。皆与卫护。其无主者。取供王用(又名主藏宝)。

  ○七主兵宝。又曰典兵臣。又曰将军宝。其王意欲得四种兵。若千若万。乃至无数。顾视之间。兵即已办。行阵严整。是谓主兵。其人智谋雄猛。韬略独出。即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讨伐。不足为忧。若欲象马车步。四种兵者。臣即能办。

  ○千子(法数不出。留神再考)眷属即千子臣众。王若行时。前后卫护。即是庄严。无量下。广列庄严。象马即对马等。幢幡等即銮驾。幢者用诸缯彩。作圆筒。按五色。有层次下垂。其上有六角宝盖。六角各有缨络。或小幡垂下。或用宝庄。或用线绣。用长竿。竿上插金钩。半幢系于钩上。用力士持之前导。作摧邪之表。幡亦如是。但圆者为幢。扁者为幡。华鬘者(察字义。鬘是美发也。经中往往用之。不知何意。将非译人之忽略。幔之误也。今作幔释。即帷幕也。以华贯之。故曰华鬘)盖即伞盖。悬王之上。涂香等。以水沐浴。其味则幽。故曰涂香。末香即香面也。和香众香合成者。万种言多。妙则奇。殊则胜也。

  △金轮王太子。绍位之时。取四大海水以灌其顶。方绍父位。

  △三献供赞佛。

  各执无价众宝香炉。烧大宝香。供养世尊。以妙言词。称赞如来。甚深智海。

  他方轮王。既来见佛。不敢轻慢。故执炉焚香。以表亲近之诚。以妙下。或赞相好。或赞神力。或赞禅定。皆用妙音佳句。旌表佛德。甚深智海者。如来权寔二智。喻如大海。深不可测。量不可度。唯佛与佛。乃能知之。

  △四白佛述志。

  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报。唯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乐。虽处尊位。先世福尽。还生恶趣。受无量苦。谁有智者。乐世间乐。

  称佛为世尊者。谓世出世间。唯佛独尊故。我今下述志。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皆凡类众生。受报之处也。有漏者。堕落也。谓漏落性德法财也。即是凡夫生死因果。以我执不亡。因果皆漏。如破器不堪盛物也。如见思之惑。身口之业。轮回之果。此三若存。不能出世。则遗漏于三界。永受生死矣。人天果报。虽是善道。皆属有漏生死。故此不求也。法华云。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冤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又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然既云不求。即厌生死苦也。唯求下。发菩提心也。阿耨下。此云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所证之极果。正是轮王所慕之道也。所以下。徴释前意。谓所以人天为善果。而不求者何也。谓三界人天福位虽尊。而安处虽乐。却不得久常。良由先世福业所致。故现生受其福报。其实乐非常住。久必坏生。终有堕落。故曰先世福尽还生恶趣。受无量苦。呜呼。人生世间。所作之业。善恶差别。皆熏成种子。于藏识中所含。若善种胜而熟。故先受善报。若再修善事。转次愈高。若贪乐不已。不作善业。则八识中所含恶种成熟。必退善果。而入恶道。受无量苦。理之必然。何可逃哉。而不言恶道言恶趣者。趣者向也。谓三途恶报。是其趣向也。地狱有刀山剑树。铜蛇铁狗等苦。饿鬼有担沙负石。填河塞海等苦。畜生有负重致远。鞭杖临身等苦。以苦类实多。故云无量。谁有下。反显智者之不求也。上一乐字音要。欲也。下一乐字。音洛。快乐也。谁有。是泛指之辞。即那有也。谓那有智者。欲贪世间五欲之乐。而反不求菩提耶(正显轮王是智者)。

  △五作礼结众。

  作是语已。一心合掌。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一心则见志纯。合掌则表归敬。

  △二诸国王众五。初举类。

  复有十六诸大国王。

  封疆曰国。自在为王。佛将入灭。将后事皆嘱托十六国王者。即此王也。

  ○夫王者。必立德立功。可大可久。经之以仁义。纬之以文武。深根固蒂。贻厥子孙。一言一行以为轨范。垂之万代。为不可易。帝力可以镇万邦。王威可以伏兆民。故如来金口之遗嘱。鹤林之顾命。虑四众以微弱。恐三宝而衰坠。托国之威风。借王之势力。故委寄于帝王。仗敕以流通也。今佛欲说心地法门。故此诸王云集。

  △二列名。

  迦毗罗国净饭大王。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波罗奈国迦斯大王。有于陀国于阐大王。娑罗国王。迦毗那王。如是等十六大王。及诸小王。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而为上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迦毗罗犹半梵语。全曰迦毗罗皤窣都。迦毗罗此云黄色。皤窣都此云所依处。上古有仙。曰黄头。依此修道。故立此名。或义翻。为能仁住处。即佛降迹之处。在大千世界之中也。净饭者。梵语阅头檀。此翻净饭。或翻真净。谓王以真道净德。而化行天下。即佛父也。今如来道场。父王亦至者。不以子为子见也。以子为大圣。故尊道仰德。亦千古之一遇。岂肯憍倨自尊。而眇视圣人乎。如法华。大通智胜佛成道。其父转轮圣王。同王孙妃后。皆至道场。亦为难遇也。摩伽陀。此云善胜。又云不害。劫初以来。无刑害故。或曰摩伽提。梵音不同耳。频婆娑罗。此翻为颜色端正。或翻色相殊妙。以色相目名也。波罗柰。此云江绕城。或云鹿苑。国是都名。迦斯大王者。国主也。其名华言未详。有于陀国。于阐大王。此皆无考。以翻译名义不出。娑罗。此云坚固。是树名。今以树名国。或国多此树。故以为名。迦毗那。亦未详。小王者。即一切散粟王。如诸侯之类。舍卫。此云闻物。以宝物多出此城。亦翻丰德。谓国丰四德。即财宝。五欲。多闻。解脱。此是国名。王名波斯匿。此云胜军。仁王经云。此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名月光者。别经未见此名。或波斯匿是王号。月光是本名。而为上首者。统摄诸王故。

  △三叹德。

  悉皆具足福智神通。有大威德。如转轮王。一切怨敌。自然降伏。人民炽盛。国土丰乐。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常为诸佛之所护念。庄严劫中。千佛出现。如是诸王。常为施主。贤劫之中。千佛出现。如是诸王。亦为施主。于当来世。星宿劫中。千佛出现。当为施主。乃至未来一切诸佛。出现世间。如是诸王。以本愿力。常行檀施。饶益有情。随宜善入。诸方便门。虽作国王。不贪世乐。厌离生死。修解脱因。勤求佛道。爱乐大乘。化利群生。不着诸相。绍三宝种。使不断绝。

  福智下。福是百祥之总称。有福所以边邦宁静。坐享太平。有智所以正法教人。万民乐业。神通者。神谓天心。通为慧命。自天心发通。妙用不可思议也。古德云。君者群也。能群天下万物。而除其害者。谓之君。班固曰。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涵之如海。养之如春。譬草木之植山林。鸟鱼之毓川泽。参天地而施化。岂云人事之厚薄哉。此非王之神通而何耶。有大威德者。其仪容端重。不怒而严。威也。以正道自居。仁义惠物。德也。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如转轮下三句。显王之威镇也。人民下二句。彰王德之感发也。以上皆现世之德果。无量下。已往之福因。然种善必欲佛所者。以佛为福田故。所谓良田下种而收获必重矣。其善之言诸者。显非一种。必万行齐修。自他两利。即因深也。常为下二句。缘胜也。护者保护。念者爱念。谓保护则能降魔。令志不能退。爱念则与说法。令智必能增。可谓因深缘胜。福慧增广之德也。庄严下。明愿力深广。行檀度之德也。庄严劫下。是过去千佛。贤劫下。是现在千佛。星宿劫下。是未来千佛。乃至是超略之辞。犹言不止于此。乃至未来一切无量诸佛。当出于世。此诸王等。乘本愿力。广行布施。饶益有情也。檀度必具三种。有情且约贫乏者说。饶益且约财施说。又云随宜善入诸方便门者。又不止于财施一种。务要曲顺时机。以法施。无畏施。令彼从化矣。虽作下述志。凡国王者。贵为人尊。富有四海。穷域之珍。五欲之乐。孰不染其心哉。然此等诸王。不贪而且厌者。可谓富贵不能淫其心。而五欲焉能夺其志者。盖为生死之事大也。修解脱因者。别指即是檀度。通说即是离尘。佛道二字。是三乘因果之总称。爱乐下二句。是菩萨之别为。佛道且约自利。化生复能利他。化乃菩萨之教诲。利即群生之获益也。又群生有二说。别说即是兆民。总明则该十类。不着诸相者。心境皆空也。良以诸相二字。总指众德。如布施则弥纶三世。教化则方便随宜。及解脱之因。二利之道。不假我法二空。终落有为之果。故空之者宜矣。又檀施随宜等。假观也。不贪世乐。空观也。不着诸相。即空有并遣中道妙观也。绍三宝下总结。以上三观圆修者。总为绍隆佛种。令慧命常住矣(布施三种者。财施法。施。无畏施也。又布施能摄六度。谓欢喜惠人。即檀度。于财物欲乐不染着。即戒度。勤布施。即精进。不着施相。即禅度。欲求菩提。即慧度。布施。不嗔。即忍度)。

  △四来仪。

  为听法故。供养如来。广修珍膳。严持香华。来至佛所。

  听法者。为道之切也。供养者。诚敬之表也。珍膳必假广修者。见多品也。香华必欲严持者。庄重也。如此之来仪。不着王道之尊。足见佛道重于王道也。

  △五结众。

  各与一万二万。乃至千万。诸眷属俱。

  眷属者。即种族。及诸臣民也。可见现国王身。行菩萨道。率领眷属。令知有三宝。广作福慧。是为主者之洪恩也。

  △三王夫人众五。初举类。

  复有十六大国王夫人。

  语云。邦君之妻为君夫人。此众既是大国。即同此方之妃后。不称妃后而称夫人者。随国也。良以在家女众。有闺门之隔。若不假菩萨。现妃后身。率领宫官贵人。及诸彩女。而见佛闻法者。彼且不知有三宝。又安能进道哉。所以王妃先行。欲其上行下效然。后万民女众。皆能从化矣。

  △二列名。

  韦提希夫人。妙胜鬘夫人。甚可爱乐夫人。三界无比夫人。福报光明夫人。如意宝光夫人。末利夫人。妙德夫人。如是等夫人。殊胜颜夫人而为上首。

  韦提希。此云思惟。观经云。惟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苹婆娑罗王之后。阿阇世王之母也。妙胜鬘者。胜鬘非梵语。鬘即美发。此夫人以头发美妙为名。即匿王之女。逾阇王妃也。甚可爱乐者。本是菩萨。示现王妃。具足圣德。孰不爱乐。当知爱乐二字。是敬重意。非染情也。三界无比者。菩萨无漏胜德。而界内有漏之相好。安能比之哉。福报光明者。虽有王妃之福。不着报相。自然道光朗耀。故曰光明。又为智光也。如意宝光者。谓心珠发明。故曰宝光。末利者。梵语此云鬘。亦美发为名。是波斯匿王之后也。妙德者。福慧具足也。殊胜妙颜者。圣德在心。妙颜彰外。德相具足。故为上首也。

  △三叹德。

  已能善入无量正定。为度众生。示现女身。以三解脱。修习其心。有大智慧。福德圆满。无缘大慈。无碍大悲。怜愍众生。犹如赤子。

  正定者。性定也。体无二法。清净本然。圆融周遍。今云无量者。有二义。一者显定体无限量。即竖穷横遍之义。二者体本一法。用处无量。正显其多。依用立名。入者摄用归体之谓。善者赞美之辞。不入而入。名为善入。已者久也。谓善入正定。其已久矣。为度下。广显利他之德。所谓应以女人身得度者。即现女人身。而为说法。以三下。自利之修门也。有大下。二利之根本也。三解脱者。即大乘菩萨之修门。非同二乘空无相无作可比。(二乘一空解脱者。用我空观。观诸法无我我所。无相者。既空无我。则无男女一异差别之相。无作者。既空无相。自谓所作已办。梵行已立。我执已尽。不受后有。更有何事可作。亦无志愿)今菩萨三解脱。即是性净。修成。起用。三观门也。性净者。菩萨观照。自性本净。圆明现成。不受纤尘。即是解脱。乃空观也。修成者。菩萨又观。若自恃天真。终无克证。故发寔慧。从性起修。即假观也。不住修相。则证寔相。故曰修成。寔慧解脱也。三起用者。即利他观也。既证寔相。达万法唯心。心通法遍。从体起用。方便随缘。虽万用全彰。不离本际。为方便净解脱。即中观也。修习其心者。谓虽是菩萨其因中。未尝不是凡夫修成也。福智圆满者。二利之本也。圆满成就自利。因圆满所以利他。故假无缘无碍之慈悲。怜众生如赤子也。以诸众生。与自己同一体性。而众生迷不自觉。如赤子之无知。菩萨得不悲愍乎。然既曰无缘之慈。其现身度化。又不止女身一类也。必随类现身。随机说法。如观音。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方是菩萨无缘无碍慈悲也。

  △四来仪。

  以本愿力。得值世尊。为欲听法。来诣佛所。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以无量种人中上供。奉献世尊。及以无数妙宝璎珞。供养如来。

  大义与前科。国王来仪大同。故不繁叙。

  △五结众。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四僧俗等众二。初标类显诚。

  复有百千无央数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婆罗门。刹帝利。薜舍。戍达罗。及诸国界。长者居士。一切人民。是诸大众。发清净信。起殷重心。宿种善根。生值佛法。为求出世。起难遭想。来诣佛所。一心合掌。

  比丘二众如前解。优婆塞。此云近事男。优婆夷。此云近事女。谓在家男女。归佛受戒。当亲近承事诸佛法故。又云清信士。清信女。谓清净戒行。信有佛法也。婆罗门。此云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故人以净行称之。(肇公曰。华言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多恃己道术。我慢人也。又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余国即无。诸经中梵志。即同此名。正翻净裔。称是梵天苗裔也)刹帝利。肇公曰王种。或翻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转食自然粳米。后人情渐伪。各有封殖。遂立有德。处平分田。此王者之始也。故相承为名。其尊贵自在。为王种族也。薜舍。即是毗舍。此云商估。戍达罗。亦名首陀。此云农田。此四种。即西域四姓也。长者。或年高德重。博学多闻。有长人之德。人尊为长者。居士。即居家有道。洁白自持者。故人以居士称之。以上举类。是诸等显诚。发清净信者。凡深忍乐欲。而不疑者曰信。反显纤疑在念。则信不净也。今曰清净者。即正信不疑也。又曰信世间法不为清净。信出世间法为清净。殷重者。显诚。宿种等。述有往因。生值等。庆今遇佛。为求等。明其来意。谓百千劫。不遇佛法。今幸遇佛世。其难之一也。既遇佛世。闻法又难。及闻佛法。遇大乘者更难。然今既已遇佛。请必说法。虽难而却不难也。若不求出世之法。徒遭佛世矣。(遭即遇也)以为求出世。故来佛所。但一心合掌。于中缺文。应云顶礼佛足。必译人遗漏也。

  △二结领同众。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五发心外道众二。初举类显诚。

  复有无数诸外道众。苦行外道。多闻外道。世智外道。乐远离外道。路伽耶陀外道。路伽耶治迦你外道而为上首。成就五通。飞行自在。发希有心。为听法故。来诣佛所。

  不信三宝。不达唯心。以心游道外。谬计邪执。名为外道。苦行者。如投针卧刺。拔发熏鼻。持牛狗戒等。将谓苦因已尽。乐果自来。是为邪求。故判外道。多闻。非正教之多闻。乃是外道经书。如四韦陀典。五明论等。以学为名。世智者。能通世间数术。或诸子百家。恃小聪明。而不解正法者。通为外道。乐远离者。即是远离尘世。乐居兰若。意欲清心寡欲者。未尝不是求道之心。而却判为外道者。以其不遇圣师。未闻正法。盲修瞎炼。虽居兰若。终无正证。非外道而何哉。路伽耶陀。此云善论。亦名师破弟子。又翻恶对答。以问答不通正理。故为外道。

  ○路伽耶治迦你。翻译不出。疑是逆路伽耶陀。此云左世。亦名恶论。亦名弟子破师。即左道惑世。以其所计不顺世间。故为外道。据恶论强辩。故为上首。成就五通者。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境。皆能透彻。故名五通。然虽具通。较之圣人。不啻霄壤。无非依稀而已。飞行自在者。即是神境通。谓乘空而行。其势如飞。物无阻碍。故名自在。(西域外道具五通。此方外道。又不知通有几何。若不具。只名邪人。求外道而不得)发希有心等。出来意也。举世罕遇曰希有。如佛未出世。外道六师。憍邪惑众。国王长者。尊之为师。而忽闻有佛。其智慧辩才。神通妙用。皆超越于己。故渴仰归敬。而来听法。意必返邪归正。舍己从他。此亦大权。因事摄化。将权引寔。故率众诣佛也。

  △二结领同众。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六非人鬼神众二。初标类举诚。

  复有无量无数非人饿鬼。谓无财鬼。食人吐鬼。恼众生鬼。食洟唾鬼。食不饱鬼。毗舍阇鬼。臭极臭鬼。食粪秽鬼。食人胎鬼。食生子鬼。食不净鬼。生吉祥鬼。如是诸鬼。毗卢陀伽大鬼神王而为上首。舍离毒心。归佛法僧。悉皆卫护如来正法。为听法故。来诣佛所。五体投地。渴仰世尊。

  世典云。鬼者归也。谓人死肉骨归土。血归水。魂气归天。其阴气。薄然独存。无所依也。故为鬼。此说与佛经不同。佛经有十法界。谓四圣六凡。其六凡又分善恶。各有三道。其恶道有三。谓地狱。饿鬼。畜生。然则鬼神各有其类。亦有父母妻子等。但属阴道。人为阳道。人不能见。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鬼有多品。如正理论说。恐繁不叙。饿鬼。即针咽鬼也。腹大如山。咽细如针。不得饮食。常受饥虚。故为饿鬼。无财鬼者。谓无福德故。不得饮食。如针咽炬口。亦饿鬼之别名。食人吐。食人洟唾。其饿可知。恼人者。即暗中害人。不饱亦饿鬼。毗舍阇者。为势力鬼。所受富乐。类于人天。臭极臭者。即臭毛鬼。谓毛利而臭。食粪秽等。四种可知。

  ○生吉祥者。即大力鬼中之善者。如世间人。求福求寿者。则与降福。加护能生吉祥。毗卢陀伽者。华梵未详。是统领之王。故为上首。

  ○舍毒害心下。即反恶归善也。以未归佛时。皆有毒心。暗中害人。既归三宝。皆为善神。故曰舍离。卫护者。乘愿力也。(问。如来神通无量。何用鬼神卫护。答。佛威广大。固不用彼。为尊佛表敬。故侍卫守护也)五体投地者。即两手两膝及头。皆能至地。如泰山崩。以表至诚也。渴仰者。以未闻正法。无慧滋心。仰望正法。如渴思浆。

  △二结领同众。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七鸟兽王属众三。初标类举诚。

  复有无量无数禽兽诸王。命命鸟王。鹦鹉鸟王。及师子王。象王。鹿王。如是一切诸禽兽王。金色师子王而为上首。悉皆归命如来大师。为欲听法。来诣佛所。各随愿力。供养世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二足而羽为禽。四足而毛曰兽。兽者守也。言力多不易可擒。先须围守。而后可获。又在野曰兽。在家曰畜。今禽兽亦听法。列为众者。谓果报虽殊。佛性同故。后文白言请法。足知亦大权引类也。命命者。杂宝藏经云。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神识各异。同共报命。故曰命命。鹦鹉。说文云。能言鸟也山海经云。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师子王下。皆兽名。也。大论云。师子王。清净种中生。深山大谷中住。方颊大骨。身肉肥满。头大眼长。光泽明净。眉高而广。牙利白净。口鼻方大厚寔。齿密齐利。吐赤白舌。双耳高上。髦发光润。身上广大。肤肉坚着。修脊细腰。其腹不现。长尾利爪。其足安立。以身大力。从住处出。优脊颦呻。以口扣地。现大威势。食不过时。显晨朝相。表师子王力。象。异物志云。象之为兽。形体特伟。身倍数牛。目不逾豕。鼻为口役。望头若尾。驯良承教。听言则跪。素牙玉洁。载籍所美。服重致远等。鹿。山野之兽。寿长若仙。亦名仙兽。牡者有角。金色师子王。既毛具金色。有德之表。为一切禽兽王之总统。故曰上首。悉皆下表诚。归命者。是将自己之命。归投于佛。以佛为师。故曰大师。(师者法也。人之模范也。教人以道之称。又宗主)为欲等。虽禽兽。而知听法。为求出伦。故来佛所。各随等。即欲作福因兴供也。

  △二呈因欲果。

  而白佛言。惟愿如来。哀受我等微少供养。永离三途恶业种子。得受人天福乐果报。开阐大乘甘露法门。速断愚痴。当得解脱。时诸鸟王。作是语已。一心合掌。瞻仰如来。

  唯愿下三句。哀恳纳受意也。鸟兽之所献供者。乃自惭其身当恶报。而感因必在前生也。抑今生再不作福因。而来生愈不及今生矣。所以望佛纳受。以佛为福田。若纳之则为下种。而善果有所望。三涂必当永离。业种自然消灭矣(三涂是果。即地狱。饿鬼。畜生。恶业。谓感三涂之亲因。即杀盗淫贪嗔痴之现行种子也。因现行熏成者。为种子。又为业之亲因也。良以种子熟。则发现行。由现行则能招果。乘果又当造业。由业又能熏种。所以惑业苦三。轮回不息。此鸟兽王。欲永脱之。奇哉奇哉)得受下。正求善果也。开阐下。更求出世间法。又曰大乘者。意不图小果也。大乘是法。甘露是喻。良以甘露一滴。起死回生。大乘一言。转凡入圣矣。法门者。门有通义。乃出世之达道。所谓以佛教门。出三界苦也。速断下。意欲一生顿证。不历三祗。愚痴即无明。解脱即涅槃。时诸下叙仪。表三业之诚敬耳。(夫。此鸟兽王。不唯见佛献供。而且感慨求法。愚痴必欲速断。解脱定要当得。何乃三才之最灵者。无过于人。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问。经云白佛惟愿等。鸟兽可能人言乎。答。有三义。一者禽兽各有语言。人虽不解而佛解也。二者因来仪之诚。则感佛力加之。故虽鸟兽。亦能人言也。三意感。鸟兽虽不能人言。而意言。即心中默念。佛自知之矣。

  △三结领同众。

  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八琰魔王吏众二。初标类举诚。

  复有百千琰魔罗王。与无央数诸大罗刹。种种形类。及诸恶王。幽冥官属。校计罪福。狱吏刑司。承佛威力。舍离恶心。与琰魔罗王。同来听法。而白佛言。一切众生。以愚痴故。贪五欲乐。造五逆罪。入诸地狱。轮转无穷。自业所因。受大苦恼。如世蚕茧。自为萦缠。惟愿如来。雨大法雨。灭地狱火。施清凉风。开解脱门。闭三恶趣。时琰魔罗王。作是语已。种种珍宝。供养如来。一心恭敬。绕百千匝。

  或云琰魔。此云静息。以静息造恶者不善业故。或翻遮。谓遮令不造恶故。或翻双王。兄及妹皆作地狱主。为鬼官之总司。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双王。又名法王。瑜伽论问。为能损害。为能饶益。名法王。答。饶益众生故。若诸众生。执到王所。令忆念故。遂为现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作。当受其果。由感恶者。新业更不积集。故业(尽已。脱苦有期)由饶益众生。故名法王。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广亦尔。罗刹即是狱卒。其形可畏不一。故云种种。诸恶王。即秦广楚江等。或典十八狱者亦称王。幽冥官即。官即司官。属即眷属。狱吏即判官。刑司。即掌刑法之者。校计罪福者。即校量推审之意。或簿籍察考。或业镜照验。以恶业为罪。加之苦刑。善业为福。令生人天。承佛下。归恩于佛。谓承佛威神。恩力所加。方能舍离恶心。故与琰魔同来听法。反显若非佛力。则不暇听法。何也。此王等。若权现即是菩萨。则不必论。若实迹亦是恶因所感。亦当受苦。又办王事。焉有暇工。(别经云。阎罗王一念之恶。便总狱事。自身受苦。亦不可论。阎罗大王。昔为毗沙国王。与维陀始王共战。兵力不如。因立誓愿。愿我后世。为地狱主。治此罪人。十八大臣。及百万众。皆悉同愿。毗沙王者。今阎罗王是。十八大臣。今十八狱王是。百万之众。牛头阿旁是。地狱经云。昼夜三时。有大铜镬。满中烊铜。自然在前。有大力鬼。卧王热铁床上。铁钩擘口。烊铜灌之。从咽彻下。无不焦烂。彼诸大臣。亦复如是。故为受苦。如不受时。各典所司之事。焉有暇工哉)白佛下请法。一切不出十类。五欲即财色名食睡。或色声香味触。皆可欲者。是为业缘。五逆者。谓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转**僧。若世论。弑君更为大逆。愚痴为因。五欲为缘。造罪为业。入诸地狱为果。蚕茧为喻。萦缠不能自脱也。惟愿下请法。火喻地狱之苦。雨即水也。以水能灭火。而风能解暑。此二皆喻法力。能救众苦。解脱即涅槃。开门如说法。门者通义。以通出三界。闭为塞义。不令再入。以上请法为慧种。下供养为福因。绕谓旋绕。匝谓周匝。必欲周匝旋绕者。有二义。一者是佛仪范。二者为道义周旋之表。

  △二结领同众。

  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四总结众集。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礼足为见佛之敬。退坐为听法之仪。师资合会。礼有定则。言各礼佛足者。乃以最尊之头顶。礼如来卑下之两足。显敬之极。而礼之诚也。亦弟子事师之定仪矣。退坐一面者。既礼足已。羽翼以坐。亦尊卑有序之定则也。以上通序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一本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一末

  △二别序(正为发起之由致也)二。初宾主会集二。初序佛威仪。

  尔时世尊。坐宝莲华师子座上。其师子座色绀琉璃。种种珍奇间错严饰。颇梨宝珠以为其茎。紫磨黄金作莲华叶。其莲华台。以摩尼宝而为华须。八万四千阎浮檀金大宝莲华。而为眷属。

  尔时者。大众集会。师资道合当尔之时也。世尊者。即释迦牟尼佛出世独尊号也。座谓床座。形似莲华。师表无畏。宝为尊称。以佛身就座两足跏趺。故曰坐等。色绀下。明宝座之体相也。宝色青赤曰绀。宝体透彻曰琉璃。以绀琉璃宝为座之体也。种种下。显座之庄严也。珍奇即诸宝之总称。间错显庄配之杂糅。以上为莲座之总相也。颇梨下别显。茎为华身。叶即莲瓣。台谓莲果。须即华蕊。摩尼云如意。八万下。显德之不孤有眷属也。阎浮檀金。金中之胜金也。良以圣人用度须有表法。非同世人徒爱华饰。座表本觉之体。佛表始觉之智。佛坐其座者。表始觉合本觉成究竟觉也。然本始二觉。人人本具。亦自有成佛之因。及庄严之果也。又莲华表因。佛表果。而佛坐其华座者。表果依因成故也。又种种表性体本具万德也。八万下。表八万四千法门皆依性有。故为眷属也。座为莲华形者。以居泥不染。出水香洁。用表本觉之性。在生死而不染。在涅槃以独尊。如来证之。因圆果极。应念而成菩提也。盖如来示此。以无言之道。而表发人心者矣(师表无畏者。师子为兽中之王。更无所畏。表佛为人中师子。亦无所畏。故名师子座)。

  △二序众钦诚。

  为诸大众。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佛居其中。众绕于外。如群星之拱北辰。尊重在心。供养献物。若诸侯之见天子。供养则香华罗列。玉帛交陈。恭敬则踧踖与与。严肃情意。赞叹则发言称颂。比兴合宜。如华严赞颂。各据一门。

  △二发起源流二。初如来正发三。初威仪表德。

  时薄伽梵。于师子座。结跏趺坐。威仪殊特。犹如四宝苏迷卢山。处于大海自然迥出。如百千日照耀虚空。放无量光破诸昏暗。亦如俱胝圆满月轮。独处众星。放清凉光。明朗世界。

  薄伽梵。亦名婆伽婆。一名六义。唐玄奘大师明五不翻中。含多义不翻。六义者。佛地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自在者。谓如来不为烦恼所系缚故。炽盛者。谓如来猛??智火洞达无际故。端严者。谓如来三十二相庄严妙好故。名称者。谓如来圆满菩提法界普闻故。吉祥者。谓如来所到之处凶灭福生故。尊贵者。谓如来圣凡拱卫十界独尊故。结跏趺坐等者。以两足交蟠。足心朝上。正身端重故。犹如下。借山显德。喻佛身也。苏迷卢即是须弥。此云妙高峰。以(黄金。溜璃。白银。玻璃)四宝所成。处者住也。谓安住海中。出水有八万四千由旬。落群峰之高。故曰迥出。(须弥喻佛身者有三义。一者高大量不可测。为四洲之主。欲天之依。喻佛道大为九界圣凡之所依故。二尊重为群山之王。八风不动。喻佛威仪庄重。为百灵之宗。魔不能惑故。三众宝所成。喻佛具万德故。有此三义。故喻须弥)如百千下。喻佛之光也。如一日历天。乾坤普照。况百千乎。喻佛身光。能破众生痴暗故。(痴暗即无明也)亦如下。喻佛智光。俱胝是梵语。此云京。以十兆为京。数之多也。俱胝满月。喻佛智之胜。且一轮满月。清光朗耀。已夺群星之明。况俱胝之多乎。月言清凉者。如酷暑之时。热不可受。月上则凉。能消热恼故。喻佛智具足如月之满。惑不能染。如月之清。能破烦恼如月之凉。众星喻百灵。显佛独胜也。又日月止照四天下。佛智能照十法界。虽以百千日。俱胝月喻之。犹有所不及。何也。日月虽多。终有限量。佛智无限量故。

  △二定感诸天二。初入定能感。

  入有顶天极善三昧。名心璎珞宝庄严王。住此定已。身心不动。

  若论佛定本无出入。无时不在。无处不定。今从无入处示入者。因众著相。亦应机示之也。三昧此云正受。解如前。有顶极善者。亦借喻显定。有顶即非非想天。为三有之极顶。极善者是赞辞。位至顶天。可谓至高至善。喻佛定之高远如之。名心下。出佛定之称谓也。世间璎珞珠宝所成。喻如来心定万德所聚。是为法性之庄严也。身心不动者定之相也。如寒潭皎月。远水孤峰。巍巍荡荡。不可思议。安得不感发诸天耶。良以如来为世出世间之大圣。言则成经。用则成法。今既入定。是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处也。如公案云。世尊升座。文殊白椎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今定亦然。将佛之所证。生之所具。法性万德。只在身心不动处觌面示出。是谓无言说法也。欲人直下会得。即是悟佛知见。是为顿悟。显佛入定是为顿教。若不会得。又待如来出定。呜呼。可谓阳春白雪。不利庸愚。

  △二诸天献供三。初无色诸天供。

  时无色界一切天子。雨无量种微妙华香。于虚空中如云而下。

  无色界天。无身形有识心。今却云雨华香者。既无身形。而能雨者有二义。一者无业果色有定果色。谓定中现相。见佛供佛。二者虽无身形有神力。定中发通。见佛献供。有何不可。

  △二色界诸天供。

  色界诸天十八梵王。雨众杂色无数天华。百千万种梵天妙香。遍满虚空。如云而下。

  文义明显。十八梵。如前列众处。

  △三欲界诸天供。

  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瞻卜迦华。阿提目多华。波利尸迦华。苏摩那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而供养佛及众法宝。又雨天上无价宝香。其香如云作百宝色。以天神力。香气遍满此诸世界。供养大会。

  初言诸天。是臣民之通称。更及天子。方是天王。福力雨华者。谓由因中修福。果上受福。但举心供佛。华香自至。是福力中自然而现。物随心变。品类不同故曰种种。优钵罗此云应瑞。或云青莲华。又云灵瑞。非人间常有之华。若轮王生时此华方现。轮王未出世间绝无。或天上有之故雨供佛。雨字去声呼之。自上落下曰雨。波头摩。此云红莲华。拘物头。此云地喜华。或云黄莲华。芬陀利。此云白莲华。瞻卜迦。此云小黄华。阿提目多。(旧云)善思夷。或翻龙?华。其草形如大麻。赤华青叶。子堪为油。亦堪为香。波利尸迦。此云夏生华。又翻雨华。雨时方生故。苏摩那。又曰须曼那。此云善摄意。又云称意华。其色黄白而极香。树不至高大。止三四尺。下垂如盖。曼殊沙。此云柔软。又云赤华。摩诃云大。曼陀罗。此云适意。又白华。缤纷乱坠者。缤纷杂貌又盛貌。谓众色交杂从空坠下。遥观错彩。如蝶舞长空。俯视芬芳。若锦铺大地。如是供佛。及众法宝。众谓大众。即三宝普供也。又雨天上无价香者。谓有色无香。若聪明之欠德。恶得为君子哉。所以雨华而更雨香也。其香如云者。谓香烟缥缈。似祥云之旋太虚。作百宝色者。谓香色交光。犹诸珍之攒华岳也。以天下。谓神力不可思议。所以香云普遍供养大会。大会即是灵山法众。主伴交参无类不供也。定感诸天已竟。

  △三婆伽现瑞二。初变定施通二。初变定。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即于本座。复入师子奋迅三昧。

  前科入定身心不动。默感诸天。而诸天献华供香者亦有所表。定表即动而静。诸天雨华表虽静而动。然主宾同会。表动静不离当处。天雨华香。又表因果只在片时。华表因。华色之多者。表因非一种必具万行。香表信。谓非信不能行因。无因不能成信。而后又云供养大会。谓主伴皆供。主即是佛。佛表自心果佛。而华香供佛。总表因能成果也。又供众者。又表无类不具此因也。不离当处。不出片时。而因果具足矣。然此科既云出定而复入定。亦有表。前表即动而静故入。此表即静而动故起。起而复入。表正动而静。正静而动。可谓动静同源。盖佛意深厚。是以表显释之。幸无厌繁。三昧以师子奋迅为名者。亦有表法。然世间师子兽中之王。表无畏也。奋者张扬也。迅者速疾也。以师子之性爱绣絿。雌雄戏舞最速。不见师子。只见金光。表喜之至也。用此名定者。表佛喜之甚。欲说心地法门满佛心愿也(师子奋迅三昧。出法界次第。有此定名。借喻显法。如世间师子奋迅。为二事故。一为奋除尘土。二能前走却走?疾。异于诸兽。此三昧亦如是。一则奋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诸禅?疾无间。异于诸禅三昧。而具出入二义。一入禅奋迅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而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于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出禅奋迅者。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非想定。从此定起。还入无所有处定。如是识处。空处。四禅至初禅。出散心中。是谓奋迅出也。然虽引于此。为其名同。义未全同。何也。以彼即九次第之别名。既以灭受想为极。是小乘定。今经大乘故不全同。所以注中别释。智者思之)。

  △二施通二。初总标。

  现大神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定为体。通为用。从体起用。则妙义全彰。此即娑婆世界。是佛一化之境。三千大千者。谓三次言千。总为大千。非是三千个大千也。如一日月。一须弥。为一四天下。以一千四天下。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故名三次言千。总一大千也。而于中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四天下。为一娑婆世界。方是如来一个化身所统之境。故此震动。警发人心。而于中获益也。六种者。即动。涌。振。击。吼。爆。不出形声二种。动涌爆为形。振击吼为声也(摇扬名动。泛上为涌。有声为震。警物为击。重响为吼。开裂为爆。凡地动之重者。必有开裂之处也)。

  △二别释二。初变相严净。

  谓动。极动。遍极动。涌。极涌。遍极涌。振。极振。遍极振。击。极击。遍极击。吼。极吼。遍极吼。爆。极爆。遍极爆。又此世界。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中涌边没。边涌中没。其地严净。悉皆柔软。

  直动为动。四天下动为极动。大千普动为遍极动。余五亦然。即别经中动遍动等遍动也。每一种有三相。合三六。总一十八相。表净十八界也。又此下。别出动涌之势。谓东涌西没等。涌即上起。没即下落。非淹没不见也。其地下二句。谓娑婆本是秽土。是众生染心所感。今以神力严净者。亦事理双彰也。事即神力所使。变染成净。以警发人心。理即喻人心地。谓人心本净。为惑所污。则成不净。今以严净表之。欲令即染翻净也。其地本坚实。今却东涌西没。虽坚而佛之神力使之柔软。坚表人心之迷坚而不悟。今佛欲令转迷成悟。故以大地柔软表之也。

  △二群生获益。

  滋长卉木。利益群生。令三千界。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余无暇恶趣众生。皆得离苦。舍此身已。生于人道。及六欲天。皆识宿命。欢喜踊跃。同诣佛所。以殷重心。顶礼佛足。持诸珍宝。无数璎珞。悟三轮空。以报佛恩。

  卉为草之都名。更兼百谷苗稼。木为树之总称。亦兼华果园林。滋长者。是谓无情草木获益也。群生是一切有情众生获益也。令三千界无地狱等者。即佛慈悲神力所使。反三恶而成三善道也。地狱者从义立名。谓地下之狱。名为地狱。婆沙云。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谓八寒八热等。以世间造作极重恶业者。堕于其中。然亦随因感果。受报不同。总为地狱。饿鬼有三种。一谓罪业极重者。积劫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又其次者。时或一饱。即造作恶业众生。由悭贪故。生于此道。畜生者。谓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无足有足。水陆空行等。即造作恶业众生。由愚痴故。生于此道。及余无暇恶趣众生者。有二解。一即人道中造恶业者无暇。是只管造恶。无间暇之工者。亦为人中之恶趣也。二即无间地狱。受苦众生。无量受苦时时逼体。故无间暇。真恶趣也。皆得离苦者。令恶业顿除。恶报即灭。以上显世尊拔苦之悲也。舍此身已下。显与乐之慈。舍身者。前报已空。生人天者。后果即得。皆识宿命者。天具五通自知。而人道则无。因佛力所加。亦识宿命也。欢喜下。谓感佛深恩也。欢喜是心中之乐。踊跃是外现之相也。殷重谓诚之极。顶礼谓敬之至。持诸下。表敬见之礼。悟三下。见报答之功也。三轮者。即自无我执。外无法相。亦遣自证之心。即我法二空。空性亦遣。如是悟证。实为深报佛恩也。(问。悟三轮空。但是自利。何为报恩。答。既能自利。即是报恩。良以六种振动元为惊发人心。令其回心向道。今既悟空真理自证。合佛圣意。即报恩也)以上自恶道而人天。从人天而顿悟。既悟三空。必入圣伦。然如上所解。皆依文释义。尽归恩于佛。若文外取义。亦惟心之所现。但借佛力为胜缘耳。良以如来动地严净等。实是外缘警发。三恶众生遇斯胜缘。一念心空。则三途顿息。生人天中。又悟三空。则菩提自现矣。若以教判。以但归恩于佛。方是始教。若心空自证即顿教。若自恶道生人天。自人天而修三空。已经时久。犹不出如来动地少倾之间。即延促无碍。又有圆教义也。

  △二正明现瑞三。初如来放光。

  尔时如来。于胸臆间。及诸毛孔。放大光明。名诸菩萨游戏神通。使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光明色。如阎浮檀金。

  胸臆毛孔。放光之处。如来胸前有卍字相。为万德吉祥文。从此放出。亦表光具万德。一诸字即八万四千毛孔。皆能放光。胸前之光为主。诸毛之光为伴。又一毛之光为主。诸毛之光为伴。以见主伴之光互照互入。光光相摄。重重无尽。总一光藏。圆融无碍。名诸下。就义显名。因主伴交光。如菩萨之游戏神通。妙用不可思议也。使不退转下。前胸臆表体。诸光表智。其体则一。智用无量。阿耨等。即极果。既云不退。则知必证。阎浮云胜金。谓光中之色。闪烁如金。故以檀金喻之。

  △二光中现相二。初现六凡相二。初依报世界相二。初总相。

  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余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此界。余界即大千之外。十方世界也。此界为主。诸界为伴。然既蒙光照。亦能光融。界亦同光。重重无尽。皆世界之总相如此也。

  △二别相。

  乃至百亿妙高山王。一切雪山香山黑山金山宝山。及弥楼山。大弥楼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江河大海。流泉浴池。及以百亿四大洲界。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并诸国邑。王宫聚落。琰魔罗界。所有一切八寒八热。诸地狱中。

  乃至二字超略之辞。指能照为言。谓此光不唯但照总相。乃至亦照别相。妙高即须弥。百亿即须弥之数。王者。言须弥横海。群山不及。独尊为王。一切者。谓每界中皆有此等诸山也。雪山即如来修道之处。弥楼此云光明。即七金山。以金为体。故有光明。目真邻陀。此云石山。摩诃云大。即大石山。铁围大小。皆七金山外。围绕须弥作外护者。江河等易知。四大洲。即须弥四面。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日月下。总该万象。及诸宫殿。天宫。谓诸天各有宫殿。龙宫者。谓江河湖海。皆有龙王所住之宫宅。诸神。即五岳四渎称帝称王者为尊。及诸鬼帅等。各有宫殿宅宇。并诸下。次及人间。封疆之国。宰治之邑。村庄集市为聚落。琰魔罗界。即幽冥之中。一切下。出幽冥之别相。有八寒八热。诸多地狱之相也。

  △二正报众生相。

  罪业众生。受苦之相。乃至十方畜生饿鬼。受苦之相。一切世间。五趣众生受苦乐相。如是皆现于此金色大光明中。

  初二句。乃地狱中受苦之相也。如铜蛇铁狗。刀山剑树等。逼迫害人。令其寒酸恐怖。无所逃遁之相状也。以上皆约娑婆一界中。地狱苦相言之。而于中缺文。义含鬼畜及诸杂趣。乃至十方者。是娑婆之外。该尽有漏众生之相也。畜生下。别出鬼畜。然与本界互有隐显。以本界地狱显。鬼畜隐。此则鬼畜显。地狱隐。盖译人之巧耳。一切下。通举杂类。世间即人世间。天世间等。其类甚多。故云一切。五趣即三恶道。及人天二道。趣者向也。归落也。然此五道果报。是众生趣向归落之处也。苦乐相者。言三途为苦相。人天为乐相。以五欲称心。欢喜受之。故云乐相。此与法华云。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同。故云如是皆现等。现六凡相已竟。

  △二现诸圣相二。初总标。

  又此光中。影现菩萨。修行佛道。种种相貌。

  虽言菩萨亦含诸佛。

  △二别列二。初别现释迦因果相二。初总明因果。

  释迦菩萨。于往昔时。作光明王。最初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娑罗林中。入于涅槃。

  释迦是佛姓也。此云能仁。以能为应物之巧。仁为兼利之慈。以慈悲为姓也。称菩萨者。是道前之号也。于往下。明因中曾为大国王。名曰光明。此王最初发菩提心。乃已植成佛之本也。然非菩提心。不能成佛故。树名菩提者。即毕钵罗树。言树非菩提。以坐此树下成菩提道。以所证菩提彰树之名。依主释也。得成佛道者。即雪山修行。腊月八日。睹明星出。忽然大悟。诸惑全空。达性本有。故云成佛。此成道之始也。娑罗下。又明其终。内该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然后化缘已毕。方于娑罗林中。入于涅槃。娑罗者。此云坚固。入于涅槃者。即收迹归真之谓也(以冬夏不改故名坚固。皮青白色。叶光润。又翻高远。言形量最高。森耸出于余林也。又云鹤林。又曰双林。谓四方皆双故。以东方双者。喻常无常。南方双者。喻乐无乐。西方双者。喻我无我。北方双者。喻净不净。方面皆悉一枯一东。荣方一双在佛之后。西方一双在佛之前。南方一双在佛之足。北方一双在佛之首。入涅槃已。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亦合一树。皆悉垂覆如来。其树惨然。皆悉变白)。

  △二别明因果二。初明经历之时。

  于其中间。三僧企耶。百万劫中。

  僧企耶。或云阿僧祇。此云无央数。央尽也。谓人天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之。是名一阿僧祇。如是经历三次。名三僧企耶。乃久之又久不可思议之长时。又云百万者。总言时长也。乃是释迦从始发心。于中行道。所经之时有如此者。皆在放光一少时间能现。可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矣。

  △二明所行之道二。初通明诸行。

  所有一切慈悲喜舍。八万四千波罗蜜。

  慈悲喜舍。为佛四无量心。一慈无量。为爱念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二悲无量。谓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伤感。即拔苦救之令得解脱。三喜无量。凡见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忻庆。四舍无量。即于所缘众生。无憎爱心名之为舍。复念一切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无恨无瞋无怨无恼。故名舍无量心。八万四千波罗蜜者。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谓生死如此岸。烦恼如中流。涅槃为彼岸。菩萨以八万四千法门。自他兼利。得达涅槃。故以到彼岸为喻也(贤劫经。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欲。瞋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一变为十。总成八万四千度无极法门。此之法门。为三界无上良药。为百千种人。除八万四千尘劳也。广如法数说)。

  △二别现因果三。初往昔因行相。

  乃于过去作金轮王。王四天下。尽大海际。人民炽盛。国土丰乐。正法化世经无量劫。一切珍宝充满国界。时彼轮王。观诸世间皆悉无常。厌五欲乐。舍轮王位出家学道。或于大国为王爱子。弃舍身命投于饿虎。或作尸毗王割身救鸽。或救孕鹿舍鹿王身。或于雪山为求半偈而舍全身。

  过去者。现在已前通称过去。即往古之时也。金轮王如前通序中解。王者去声呼。兴也盛也。以身临天下曰王。四者即四部洲如前解皆是金轮所统。故曰王四天下。尽大下。总言统摄之宽。人民下。显太平气象也。正法即十善法。或出世法。化世即教化世人为善也。经无量劫时之久也。一切下。谓国土之盛。时彼下。谓发心之缘。言正在丰盛太平之时。彼王急流中。看破世间万法皆是无常。(即世界有成住坏空。有情有生老病死)厌五欲乐者。言彼王观察现前虽乐。乐坏苦生。皆是无常。且贪乐之中造种种业。故厌之。所以舍位出家学道。以上是轮王学道之相。或于下。舍身喂虎相。如报恩经说。佛因中为萨埵王子。入山游戏。见一饿虎。虎有七子。虎瘦嬴弱。不能行动。虎之母子。命将不久。萨埵王子。遂念人生在世。虚生浪死。空无利益。不如舍身。救得虎命。与彼结缘。发愿将此求菩提道。尸毗王割身救鸽者。尸毗此云与。即檀度之意。佛因中为尸毗王时。有一怖鸽飞至王所。求王哀救。遂有鹰亦飞于前。索鸽欲啖。言是我食。汝若救彼。则我命休矣。王何怜彼而苦我哉。王念鹰饿。遂自割身肉以代其鸽。救孕鹿舍鹿王身者。佛因中曾作鹿王。统摄群鹿。有一孕鹿。身怀有子。为猎人所获欲杀。鹿王见之。谓猎者曰。彼身有孕。杀一死二。我愿代之。勿杀彼身。猎人见之。怜爱其仁。自心亦惭。畜类知仁。我何作恶。遂洗心悔过。誓不杀生。雪山求偈者。佛因中在雪山。作仙人学道。未得真传。徒修苦行。知其未真。处处求法。尔时天人现罗刹身。在山上诵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仙人闻之。遥瞻礼拜。白罗刹曰。甘露净法。但得半珠。惟愿仁者。直向我说。罗刹曰。我腹饥饿。无力何言。若欲得者。与我供养。曰。仁欲何供。罗刹曰。惟人肉热血可充我饥。仙人曰。若向我道。情愿供之。愿舍全身。求此半偈。罗刹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仙人欢喜。遂书写于木石等处。速上山投身作供。尔时罗刹。元是帝释化现。即现本相顶礼至敬。曰。汝若成佛。先当度我。是为半偈舍全身。出涅槃经。若论因行无量。今则以略该广。一切万行何所不现。

  △二现世始终相六。初受生相。

  或现受生于净饭王家。

  现受生者。如佛三祇行满。寄居于兜率陀天内院。作护明菩萨。彼时观物兴悲。遂驾日轮香象。托胤王宫。在迦毗罗国。以净饭国王为父。摩耶大夫人为母。夫人于二月八日。往毗蓝尼园。无忧树下。举右手摘华。从右胁而诞。彼时九龙吐水。沐浴金身。遂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此乃从本垂迹降生也。普耀经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周书异记云。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有五色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昭王即问太史苏由。是何祥耶。苏由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苏由曰。即时无他。至千年后。声教被此。昭王即遣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

  △二出家相。

  舍后宫六万彩女。及舍种种上妙伎乐。逾城出家。

  因游四门。遂发心出家。舍金轮之尊。天下之富。五欲之丰。彩女之乐。乘白马。随车匿。天神捧马足。乘空而行。故曰逾城出家。逾者超过也。言城不能隔。出家有二种。一出世俗家。二出三界家。既是果后施化。与世间人做样子。三界家早出久矣。且作出世俗家。所谓富贵不能淫也。

  △三苦行相。

  六年苦行日食麻麦。

  苦行者。谓既舍金轮宝位。至于雪山。有道可求。不知有身。寒风逼体。酷暑侵身乃。至雀巢于顶。蛛纲于眉。芦芽穿膝。麻麦充饥。一切恶兽毒虫。何所不犯。已经六年。可谓孤?极矣。总不退志。所谓贫贱不能移也。

  △四破魔相。

  降诸外道。菩提树下。破魔军已。

  外道者。心游道外。不知自心大道。向外驰求。故名外道。降谓降伏。尔时如来。或以神通折伏。或以智辩评论。令彼负堕而归。是谓降诸外道。(此句置破魔成道之后则顺)破魔军者。梵语魔罗。此云能夺命。谓菩萨于菩提树下。将成道时。大地震动。放大光明。隐蔽魔宫。时魔波旬。即令三女乱其净行。菩萨以神力故。变其魔女。皆成老母。魔王大怒。遍敕部从。上震天雷。雨热铁丸。刀轮器杖。交横空中。挽弓放箭。箭停空中。变成莲华。不能加害。群魔忧戚。悉皆迸散。是为破魔之相。所谓威武不能屈也。

  △五成佛相。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8 12: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0册No.036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续-《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第1卷-第3卷)》

摘自《卍续藏第 20 册 No. 036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得者证也。阿是梵语。此云无。耨多罗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觉。合云无上正等正觉。谓佛果之上。更无有法。故云无上。是中道。故云正。与众生佛性同。故云等。拣凡夫之不觉。故云觉。拣二乘之偏觉。及菩萨之分觉。故云正觉。是佛所证之极果也。接前破魔军已。放大光明。即便入定。于腊月八日。睹明星大悟。究竟成佛。是为成佛相也。

  △六总结光现。

  有如是等百千恒沙难思行愿。一切相貌。悉皆顿现于此金色大光明中。

  此结如来因中所发之愿。所行之事。诚然千态万状。喻若恒沙。经家不能遍叙。故云一切等。现世始终相已竟。

  △三八处灵塔相三。初总标。

  又此光中。影现如来。不可思议。八大宝塔。

  不可思议有二义。一者宝塔神应不思议。谓佛虽入灭。有宝塔在世。一切有情。供养礼拜之间。由神应所加。令彼有情获福益寿。或利根者。明心悟道。如是之益。可思议乎。二者塔之数量不思议。良以如来水月化身。有百千亿。世界如恒河沙。一界有此八塔。界界皆然。多多无量。岂可思议哉。梵语塔波。此云灵庙。亦云高显。世间造此。藏佛舍利。尊重称之。故云宝塔。

  △二别列八。初降生处宝塔。

  拘娑罗国。净饭王宫。生处宝塔。

  拘娑罗。即迦毗罗之梵语不同耳。虽曰王宫。实在毗岚园无忧树下。是佛降生之处。乃造宝塔。以表灵迹焉。

  △二成佛处宝塔。

  摩伽陀国。伽耶城边。菩提树下。成佛宝塔。

  八大灵塔经中说。在泥连河边成正觉。故建塔供养。此经云在伽耶城边。而两不同者。非不同也。泥连河。是伽耶属境。河近此城。即是城边。成佛如前解。此处建塔。令后人见塔仰德。发心修道也。

  △三初转法处宝塔。

  波罗柰国鹿。野园中。初转**。度人宝塔。

  梵语波罗柰。此云鹿苑。此经华梵并举。以园在此国。故波罗云国。鹿野云园。古时国王在此养鹿。故名鹿园。初转**者。以佛始成正觉时。在此说四谛法。度五比丘等。人即五人。乃父族三人母族二人也。故建塔供养。用表正法始兴之处也(波罗柰一翻江绕城。都城也。北印度境。园是此国之属境。连都彰名)。

  △四辩外道处宝塔。

  舍卫国中。给孤独园。与诸外道。六月论议。得一切智。声名宝塔。

  舍卫此云丰德。国丰四德如前解。给孤独者。是须达长者德号。乃波斯匿王之大臣。能供给一切鳏寡孤独。人称其德故曰给孤独。园是给孤独长者布金而买。建立精舍法堂。请佛安居说法。有诸外道。九十五种。与佛辩论。经历六月。皆各负堕。彼诸外道。极口称扬为一切智。从此如来声名远布。故此建塔。作制外之表也。

  △五神异处宝塔。

  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释。十二万众。从三十三天。现三道宝阶。下阎浮时。神异宝塔。

  安达罗。未见翻译。曲女城者。因曲女立名。中印度境。昔有大树仙人。栖神入定。经数万岁。从定而起。见王百女。诣宫来请。唯幼稚女。而充给使。仙人怀怒。便恶咒曰。九十九女。一时腰曲。从是之后名曲女城。忉利。此云三十三。四方各有八天。中有帝释总统。共名三十三天。为母等者。母即摩耶夫人。生佛之后。得生此天。如来成道。欲报母恩。故升天说法。梵王帝释统十二万众。卫护随佛。现三宝阶者。因佛升天日久。世人不见如来。终朝伫目。佛因彼感。故以神力。现三道宝阶。阶谓阶级。即自下而下层次也。令人见之。神异惊人。皆得见佛生大欢喜。阎浮。即南阎浮提也。建塔供养者。见佛虽大圣。不忘母恩。大孝之表也。

  △六说大乘处宝塔。

  摩竭陀国。王舍城边。耆阇崛山。说大般若。法华一乘。心地经等。大乘宝塔。

  国名如前解。王舍城者。即摩竭陀国城名也。如大清国。北京城。都名也。王舍为名者。前虽略出。其义未详。今出本因。幸勿厌繁。

  ○大论云。昔有须陀须摩王。是王精进持戒。常依实语。晨朝乘车。将诸彩女。入园游戏。出城门时。有一婆罗门求乞。而语王言。王是大福德人。我身贫穷。当见愍念。赐自多少。王言。敬如来告。当相布施。须我出还。作是语已。入园澡浴嬉戏。时两翅王。名曰鹿足。空中飞来。于彩女中。捉王将去。诸女啼哭。号动一国。惊城内外。搔扰悲惶。鹿足负王飞还本处。将王置九百九十九王中。须陀须摩王言。我不畏死。自恨失信。我从生来。初不妄语。今日晨朝出门。时有一婆罗门。来从我乞。我时许言。还当布施。不虑无常。辜负彼心。自招斯罪。是故啼耳。鹿足王言。汝意欲尔。畏此妄语。听汝还去。七日布施婆罗门讫。当便来还。若过七日。我有翅力。取汝不难。须陀须摩王。得还本国。恣意布施。立太子为王。大会人民。忏谢之言。我智不周。初治多不如法。当见忠恕。如我今日。身非己有。正尔还去。举国人民。及诸亲戚。叩头留之。愿王留意。慈荫此国。勿以鹿足鬼王为虑。当设铁舍奇兵。鹿足虽神。不足畏之。王言不得。而说偈言。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为大人。妄语入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弃身寿命。心无有悔恨。如是思惟已。王即发去。到鹿足所。鹿足遥见。欢喜而言。汝是实语人。不失信要。一切人皆惜身命。汝从死得脱。还来赴信。汝是大人也。鹿足又言。汝好说此。今当放舍。九百九十九王亦布施汝。随意各还本国。由此千王共居。故名王舍城。耆阇崛如前解。说大下。佛在此山。说诸大乘。故建宝塔供养者。用表一乘大法出自此也。

  △七现疾处宝塔。

  毗舍离国。庵罗卫林。维摩长者。不可思议。现疾宝塔。

  毗舍离。此云广严。又云广博严净。其国宽平。名为广博。城邑华丽。故名严净。庵罗卫。或云庵摩罗。此云柰。果名也。其果似桃非桃。似柰非柰。又翻为难分别。又云生熟难分。林者谓树多成林。是古佛现迹之处。维摩此云净名。乃古金粟如来现长者之名也。不可思议者。昔在方等会上。示现有疾。佛遣文殊。率领罗汉等。至彼问疾。彼长者。请饭香积。借座灯王。毛吞巨海。芥纳须弥。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三十二菩萨。各谈一不二法门。独维摩一默。千古奇绝。文殊极口称赞。为真不二法门。其神通智辩。非意路之可测。非语言之得实。故皆不可思议也。遂建宝塔供养(用表神辩)。

  △八圆寂处宝塔。

  拘尸那国。?提河边。娑罗林中。圆寂宝塔。

  国名如前解。?提半梵语。全云阿利罗?提。是拘尸那国属境。此云有金河。以金沙混流故。河边有娑罗林。如前解。圆寂谓真本圆。妄本寂。真常道果之称。如来七十九岁。至此林中。说大涅槃经。说经已。即入灭。是佛圆寂之处。故建宝塔供养者。用表佛虽大圣。尚有终期。生死凡夫。岂能常久也(涅槃经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出种种光。大地震动。声至有顶。光遍三千。即周书异记。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贯。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徴也。对曰。西方大圣人灭度。故现相耳)。

  △三显结。

  如是八塔。大圣化仪。人天有情。所归依处。供养敬恭。为成佛因。

  初句指定八塔。下出佛意。大圣即佛。化仪者。谓度化之仪则。言佛在世时。佛能说法。令闻言悟道。佛不在世时。遗此宝塔。令见相明心。以见塔即如见佛。为一切人天众生。所归依处。供养则能获福。恭敬则能长智。总言一色一香一瞻一礼一赞一扬等。心能敬佛。即心是佛。岂非成佛之因乎。

  △二别结释迦因果相。

  如是音声。及诸影相。而于三世难思议事。悉皆现入大光明中。

  此结形声二事。不出一光也。如是音声者。总指如来因中果上语言说法之音声。降魔制外之音声。又一切有情之音声。若天若人。乃至猿啼虎啸。莺声燕语之声。兼一切无情风声雨声等。及诸影像者。即法界差别。种种形影。此约横说。三世等者。约竖言。乃过去无量劫因行事。现世一切因果事。未来灭后。遗塔流教。人人遵行。乃至尽未来际。一切差别形影。及于一切染净因果。总不出一光少时之间耳。

  △三总明诸圣差别相。

  又十方界。三世诸佛。及大菩萨。道场众会。神通变化。希有之事。及诸如来所说妙法。皆如响应。于此金色大光明中。无不见闻。

  十方下。显竖穷横遍也。以横遍十方。无量诸佛法界。而无处不遍也。竖贯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而无时不贯也。及大下。广显十方三世。诸佛为主。亦十方三世诸大菩萨为伴。道场即成道之场。场即处也。如阿兰若法菩提场。或说道之场。如华严七处九会。乃至微尘毛孔。皆是说道之场也。众会即大众。谓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器世界主。万灵皆集。故云众会。神通如一毛孔现宝王刹。微尘里转大**。及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或降伏诸魔。制诸外道。皆为神通变化。希有之事。以上皆是所现之事相。及诸下。不但见相。亦闻说法。谓遍一切处。尽一切时。凡有所说。一切权实顿渐。小大偏圆。种种教法。皆如响应者。响谓空谷之应声。以释迦放光如大声。十方如空谷。影现如响应。所谓随声则应。不失其时矣。故结云。皆如等。

  ○夫如上所现瑞相。皆大不思议之境界。与华严何别。俨然四法界十玄门。皆一光所现。且如所见境界即事法界。光能周遍表理法界。如光中境界任运不拘。即理不碍事。如万境纷然而一光不动。即事不碍理。此即理事无碍法界也。如无边境不出一光。光不出佛之一身。一身只约化身说。不过丈六则小。尽十方三世境界则大。犹不出佛一身。即小中现大。事事无碍法界中广狭自在无碍门。所谓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也。如来放光不过暂时。而却圆现三世之事。又是延促无碍。为十世隔法异成门。谓三世各三为别。一念为总。故名十世。三世区分。不相杂乱。故云隔法。三世互在递相成立。乃为异成。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也。如再以义会。此方释迦放光摄十方。十方诸佛皆各放光相摄。光光交映。则重重无尽。又为因陀罗网境界门。又诸佛说法为主。菩萨亦说为伴。都在光中。一佛为主。诸佛为伴。又诸佛互为主伴。菩萨亦尔。主伴交参。同时顿唱。为主伴圆明具德门也。广则恐人厌繁。略出大义。若微细发明。十门皆具。学者可以意会也。良以文显义深。恐屈圣经。又不得不指陈也。如来光中现相一大科已竟。

  △三众喜请法三。初序发心。

  一切众生遇此光明。见彼瑞相。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即法会大众。见相发心者。因光中之相。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孰不趣吉避凶。改恶从善。又见菩萨修因。诸佛成道。复闻诸佛说法。孰不见贤思齐。且大不思议之事。孰不有之。但以迷心自闭。有体无用。假若一念回心。返照本性。诸惑本空。岂不顿然成佛。所以大众发心也。云无等等者。等是平也。同也。相齐也。谓出世之法。独菩提心为最上。再无有相等之法。与此心相等也。华严百喻不如菩提心。所以前文云。大圣化仪。为成佛因。正此说也。

  △二序作念。

  时诸大众。睹佛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各相谓言。如来今日。入于三昧。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得见如来。往昔所有难思议事。调伏恶世邪见众生。令生信解。趣向菩提。希有如来。能为一切世间之父。无量劫中难可得见。我等累劫修诸行愿。得遇三界人天大师。

  神力。即动地放光现瑞等。未曾有。即从来未见者。各相谓言者。彼此作念也。如来今日下。正述念事也。难思议事者。即舍身喂虎。割肉救鸽等事。调伏下。述明如来难思之事。调谓调理。见摄授之慈。伏谓降伏。见折伏之威。恶世。即五浊交作。混障自性。以世道不良。故曰恶世。邪见即外道之谬计。或拨无因果。执断执常。见不正也。令生信解者。谓佛今现相。善恶邪正。因果昭然。令人信有因果。悟解本性也。趣向者。即回心向道也。菩提者。所向之道果也。能为慈父者。赞佛悲心益重也。一切世间者。显非一种。即有情世间。无情世间。智正觉世间。该尽依正圣凡。显佛能摄授调护。如慈父之爱子也。以上皆作念之言句。无量下。自述累劫修行。今得始遇。见喜庆之难遇也。尊佛能模范人天。故为大师。

  △三序请法。

  惟愿慈尊。哀愍世间。从定而起。说甚深法。示教利喜。一切众生。作是语已。瞻仰尊颜。默然而住。

  拟知佛既光现奇相。必有奇说。故哀恳以请之曰惟愿慈尊等。从定起者。请佛出定也。说深法等者。即请法之辞。以法义玄奥曰深。无人能到曰甚深。为佛自证之道也。示谓开示。教谓训导。此二字是能被之教。下二字是所被之机。获益欢喜故云利喜。一切下。结显仰望也。以上如来正发已竟。

  △二大士傍通二。初长行二。初经家序德三。初标名行。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师子吼。三僧企耶修行福智。

  此菩萨借喻立名也。师子为兽中之王。更无所畏。若哮吼时百兽潜踪。飞禽堕地。菩萨以此为名者。谓诸惑将尽。二死垂亡。将证妙果之人。何所畏哉。如证说出。无不称性。则天魔拱奉。外道归依。故将师吼为喻焉。三僧下。明修行经历之时长也。梵语僧企耶。此云无量数。菩萨因中经历三企。于三企中无时不修。若通言。六度万行皆为福智之因。若别论。则檀度精进为福之因。如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皆智之因。然智有二种。一自利观照成道之智。二利他鉴机说法之智。因三企修行。令得福智具足。所以能师子吼降魔制外。

  △二述圣位。

  于贤劫中。次补佛处。受灌顶位。作大法王。

  上科修行福智。因行已满。此则位当等觉后心。贤劫即现在。与释尊同在一劫也。次者转次也。承因至果只一转次。即入妙觉究竟成佛。补者填也续也。处即位也。谓前佛劫尽。后佛续位。故云次补佛处。受灌顶位者。楞严经云。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乃借喻比位也。如转轮王。以金瓶盛四海水。王执金瓶。灌太子顶。即绍王位。此则佛见菩萨。因圆行满。以佛智水灌溉。则入妙觉。故云作大法王。或灌顶菩萨。既受佛智水所加。则辨才无碍。虽未入妙觉。已作法王矣。

  △三显圣德。

  四向观视。海会大众。发大音声。而作是言。

  科云圣德者。以观视大众。欲发言警?。以见菩萨公物之心。不忍不说。即是圣德。经家序德已竟。

  △二发言警众二。初正以警众二。初自陈己过以警?群心四。初陈发心时远。

  我于往昔无量劫中。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菩提心有三种。一者正念真如法故。二者乐积一切诸善法故。三者利乐一切诸有情故。即自他两利之公心也。

  △二陈历事诸佛。

  历事恒沙一切诸佛。

  诸佛为胜缘。历事为胜因。事者无所不作之谓。尊奉不辞卑贱之劳。操履不惜炎寒之苦。求道必至无上菩提。学法岂厌三僧祇劫。可谓因深缘胜。福慧深广矣。故云历事等。

  △三陈所遇胜会。

  曾有第一众会道场。见不思议神通变化。

  此述诸佛神应境界。第一道场无过华严。不思议等。即十玄妙用也。

  △四陈今遇光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05:54 , Processed in 0.0461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