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758|回复: 1

问:念佛往生品位怎样分别呢?答:往生与否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9 2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问:念佛往生品位怎样分别呢?答:往生与否,全看你信愿切不切。至于品位高下,又凭念佛的工夫浅深,大概分为上中下三辈:每辈又分上中下三品,共计九品。●问:怎样修行才可以上辈往生呢?答:上辈修因有五样:一、须舍俗出家。二、须发菩提心。三、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四、须修诸功德。五、须回向诸善,愿生极乐。●问:中辈往生要怎样修行呢?答:中辈修因有四样,一、须发菩提心。二、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须少修福善。四、须回向愿生极乐。●问:下辈往生要怎样修行呢?答:下辈修因亦有四样:一、须发菩提心。二、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愿生其国。三、闻甚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四、临命终时,以至诚心,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愿生其国。●问:如你所说上辈往生,须舍俗出家,那末,我们在家人就没有分了?答:出家在家,在心上分别,不尽在形式上分别;你如果舍弃俗念,便和出家人一样,反过来讲,出家人如不能舍弃俗念,仍等于在家人。要知修行在心地不在形相。●问:凡往生的人,有无共同遵行的条件?答:无论上中下三辈,有三个条件,必须统同遵行,方能往生。第一要发菩提心,第二要一向专念,第三要回向极乐。●问:怎样叫做一向专念?答:‘一向’有两个意思:一是就空间说,直趋西方一个方向,既不偏南,也不偏北:二是就时间说,自始至终,永久称念,刹那不断。专念者,是专持阿弥陀佛名号,决不夹杂其他名称,所谓专修无间是也。●问:若能一向专念,还须一心不乱,才可蒙佛接引吗?答:若你能做到一向专念,再回向愿生极乐,临命终时,一定蒙佛接引,至于一心不乱的境界,果能做到,固然顶好,但不可因未能完全做到,而生畏难退屈的心,你只管一向专念,保证决定往生。●问:往生既分三辈九品,有无共同的利益?答:不论品位高低,一经往生,决定不退,并且只此一生,皆可补佛。●问:成佛以后尽管自己享乐吗?答:我们成佛,为的普度众生,所以见佛闻法,顿开佛慧,威德具足,神通自在,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化现生,以及多生的父母眷属和法界众生,同生净土,离苦得乐。
第四讲 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我本意劝人专门念佛,前次第一二三讲,为什么先讲三皈、五戒、十善业道以及四摄、六度,然后才讲念佛的道理呢?因为念佛法门,本师释迦牟尼佛亲口说过,是‘易行难信之法’。若不把佛教常识,大略讲解明白,陡然讲说念佛往生的道理,不容易令人生起信仰,并且要知道,念佛法门,除了念佛之外,如在能力许可时,还须研究佛教的道理。现在我要讲念佛往生法门,很觉得佛法如大海的水,只好先就一点一滴来说起,假定‘持名念佛要义十则’。这个题目,本是我前在新竹佛学院连讲十次才讲完。今天把他照写出来,是文言的,自然有些不懂,但演讲时用白话解说,又每则下加以略解,也就可以明白了。
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偈颂
稽首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佛土遍十方,极乐国第一。竖穷与横遍,不离我心体。佛恩多加被,畅演十要义。
(略解)偈颂的意思,是作者不敢自专,先求佛力加被,仗佛的力量,来说明一切。持名者,是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为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又名无量光,为横遍十方(四方四维上下)。我们真如本性的心体,亦复如是,所以叫做不离我心体。
一、念佛往生须备三资粮
信、愿、行、三往生资粮,资粮具备,遨游乐邦。
甲、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己本灵,本具佛性。信佛大愿,临终接引。信法殊胜,希有难遇。
乙、生死苦海,愿为渡船,愿生极乐,见佛闻法,愿来娑婆,广度含识,不愿自求,人天福报。
丙、信愿如目,力行如足。念佛正行,譬如煮饭,猛火烧开,细火煨烂,勇猛精进,专修无间。
(略解)我们由某地到某地,虽然很近的路,也须带些路费,况想往十万亿刹的极乐国,岂可不准备资粮吗?但要准备的,并不是黄金、美钞,只需要信、愿、行三样。怎样准备呢?文内甲、乙、丙三项说的很明白。你们需要深信、切愿、力行,才算充实准备。否则浅信浮愿,悠悠泛泛的念佛,那不过种种善根。如果资粮充足,则十万亿程,去此不远,刹那之顷,即可到达。所以说,遨游乐邦。
二、念佛往生须修三福
世出世间,修福为先,净业正因,功不唐捐。
1、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2、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3、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读大乘,殷勤修行。
(略解)古德云:生死海中,念佛第一;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我们今生得了人身,又得闻佛法,皆是前生修福所致。念佛是修慧,更须修福。积功累德,福慧双修,才能到了两足尊的佛位。怎样修福呢?如文中第一项,孝顺父母等,为世间福,是做人的根本。第二三两项,为出世间福,是净业正因。念佛的人必须努力修习,才与佛心相应,才能蒙佛接引。至于三皈、五戒、十善业道、菩提心等,前次业经讲过,不再赘说。
三、念佛往生须知四遍行
念佛法门,遍行一切,人、法、时、处,无不赅摄。
1、遍一切人:老幼男女,贫富贵贱,法界有情,皆可念佛。
2、遍一切法:律教禅密,统为摄心,一句弥陀,万法归宗。
3、遍一切时:忙闲寒暑,苦乐无记,二六时中,都可念佛。
4、遍一切处:行往坐卧,僻静热闹,出声默持,随身法宝。
(略解)我劝人念佛,尝把念佛的道理,很详细的讲给人家听,得到的回答,都说您讲的念佛的道理,很好;但是,或说太老,太少,太贫,太贱,没有资格去念佛;或说学教,学律、学禅、学密,又何必去念佛;或说太寒、太热、太苦、太忙,没有工夫去念佛;或说住的地方、环境,不适宜于念佛。究其实际,皆是错误的观念。怎样讲呢?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法门,最为方便中的方便,殊胜中的殊胜。真是人人可以念佛,法法可以念佛,时时可以念佛,处处可以念佛。‘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天下还有这样便宜的事吗?’(夏莲居居士语)
四、念佛往生须知生死的道理
心佛众生,三名一体。吾人自性,本不生灭。一念不觉,方有生死;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欲断妄念,莫如念佛。行人念佛,系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伐染念,日久功纯,就有念而达无念。所谓‘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是也。念既无,云何妄?妄念既断,生死自了。
(略解)佛经有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就是三名一体的意思;但是我们众生的心,与佛的心,为什么一迷一悟,相悬天渊呢?只因真如不守自性,一动妄念,便成无明。所以生死轮回,永无穷期。本师世尊成道之后,发现众生,皆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在说法四十九年中,彻底悲心,无问自说净土法门,针对众生妄念,叫他念佛。又利用众生的执著,叫他执持名号,这是对症发药,就路回家的办法。所以说:‘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伐染念;就有念而达无念’,诚为方便中第一方便,捷径内特别捷径。这真是我们众生出生死轮回的要道呀!
五、念佛往生须知心佛的关系
佛生于心,心随佛现,念念相续,声声相应,出口入耳,复归于心循环无间,万修万去。
(略解)心外有佛吗?全佛就是心;佛外有心吗?全他就是自。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叫做心佛不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何以言之?十万亿程之莲邦,不离吾人当前之一念。无量光寿之宏名,本显横遍竖穷之心体。刻实论之,心佛一体,念佛便是念心,如是心想佛、口念佛、耳听佛,好像一个铁环,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永明延寿禅师说:‘万修万人去’,是保证决定往生。
六、念佛十法须融通应用
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虽多。记数尤为稳当。广说方便,都为百种,兹约十法可以融通:
1、高声念。2、低声念。3、追顶念。4、金刚念。5、默境念。6、痛切念。7、出入息念。8、四字念。9、六字念。10、晨昏十念。
(略解)念佛本分为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四种。惟以持名念佛,最为简便。又持名念佛的方法也很多;但初学念佛的人,以拈珠记数最为稳当,每天或数千声,或数万声。到了功夫纯熟,不记数也可,至于念佛的方法,在续藏内,有念佛百法一篇,讲的最详细,我现在约为十法,可以融通应用,不必拘定那一种,这文内十种方法,大多一看就可明白;但实行时候,必须先经法师指导,且互相薰习,才能如法呀!
七、念佛入门须先摄意根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首重意根,知妄即离,如何摄意,四要须知。
念佛四要
┌一、要虔诚,最忌欺伪。
│二、要痛切,最忌虚浮。

│三、要恒久,最忌间断。
└四、要专一,最忌夹杂。

(略解)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念佛的时候,必须把握著这六根,不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牵引,方能净念相继,但这六根里头,最难把握的,就是意根,所以表内四要,都是摄意根的法子,你们如能把意根摄住,其他五根,都伏首听命了。
八、念佛四诀须时时检点
念字从‘心’不仅用口,‘今’为现在,莫管过未(过去、未来)欲知其诀,口、耳、声、意,一向专念,自得心开。
念佛四诀
┌口须念的清清楚楚,不可夹杂闲字。
│耳须听的明明白白,不可糢糊放过。

│声须调的匀匀净净,不可忽高忽低。
└意须养的绵绵密密,不可倏续倏断。

(略解)诀者是口诀,叫人口中常念,易于注意,大家不可以为这四诀,浅近易知,可是实行起来,真不容易,古德说:他念佛一百声,而真正一心清净,落在佛的上面,不过三五声,所以对于口、耳、声、意四项,必须时时检点,是否如法?我惭愧念佛已竟十二年,到现在少分还没有做到,如文中莫管过未四个字,就是很难做到的,通常念佛的时候,不是思前,便是想后,夏莲居老居士有两句诗云:‘莫管过去与未来,念准当前这一句’,当时行人体会诗意,便得著受用的很多。
九、念佛往生须具欣厌二行
爱不重,不堕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如何轻爱?努力一念,往生津梁,须具欣厌。
1、厌离行:娑婆秽境,众苦共集,生老病死,怨会爱离,所求不得,忧悲烦恼,富贵荣华,缘尽谁保?
2、欣乐行:求生净土,为度众生,七宝庄严,微妙清净,金地琼林,莲花化生,神通自在,所求皆应。
(略解)我们念佛修行,必须对于于身、家、花花世界,一概觉得虚妄不实,污秽不净,生一种厌离的心,又须对于极乐世界,依正种种庄严,生一种忻往的想,念佛的工夫,越加紧,则欣厌的心想越炽盛,果能到了欣往和厌离的极处,自然功纯,业净、妄消、真显,决定往生西方。倘对于身家眷属,名利恩怨,有一丝一毫放不下,便不能往生。
十、念佛往生须一向专念万行回向
1、一句弥陀,作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松。
2、一向专念,念兹在兹,一切杂事,都不想思。
3、劝人念佛,无上法施,行住坐卧,不忘生西。
4、大小万行,回向西方,愿共众生,同往乐邦。
(略解)一向专念,万行回向八个字,是持名念佛的纲宗,关于净土宗的千经万论,教人怎样怎样用功,皆不出这八个字的范围,所以本讲,也以此作为结论。至于一向专念,前次业已讲过了。万行回向者,就是说念佛的人,须要扩大心量,以佛心为心,愿人人皆往生净土,不可作自了汉,所有一言、一动、一饮、一啄,即说一句好话,行一件小善,无不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若遇顺逆喜怒,一切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这一句佛,提起一拶,即见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
偈颂
生寄死归,一切放下,保持正念,千钧一发。
慈悲加祐,令心不乱,眷属同助,西方相见。
宝莲齐开,谁人不羡,无常迅速,行人勉旃。
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挽回劫运,净化人间。
(略解)这个偈颂,是作论的通例,每到一篇完结,照例发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有情,方为契合佛旨,至于偈中意思;第一首:因为念佛的人,多有一生精进,偏到临命终时,放不下儿女私情,名利恩怨,便不能保持正念,所以叫做‘千钧一发’。真真危险呀!要把‘生’看作住旅馆;‘死’看作回老家,才能含笑而去。第二首:是说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保持正念,是佛菩萨加被行人的力量,自力他力,交相感应,生前一切业力不起现行,唯凭愿力,引导其前,往生极乐,但眷属们,千万不可悲哀哭泣,在十二小时以内,切不可搬脚牵手的胡抖擞,大家要安详念佛,帮助病人顺利往生。第三首:是说病人寿数未尽,慢慢会好的,如无寿数,便藉佛力,引导识神,一刹那间,莲花化生,见佛闻法,永证不退,这样一生成佛,大家岂不羡慕吗?第四首:是作者观察,最近世界大势,共业感召,三次世界大战,恐难幸免,杀人的武器,日有进步,战火一开,双方都拿出秘密武器来,那时惨酷破坏的情形,超出已用的原子弹之上,佛说劫火洞烧,大地平沉,也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共业之中,还有别业,你们不闻轮船飞机失事,常有少数人幸免于难吗?这便证明虽同在劫难之中,如肯真心念佛,仍可消除业障,减轻祸患,我尝说:当此大难将临的末法时代,若为自利,除了专念弥陀,回向极乐,决不能了脱生死;若为利他,除了行菩萨道,弘扬净宗,决不能挽回劫运。唯愿全世界人类,同发菩提,同念弥陀,同生净土,同圆种智。(完结)
附录三则
持名念佛实验方法
谨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谓不假方便者,因念佛就是方便,不必于念佛之外,更求方便也。但众生根器不同,故所用的方法亦异,律航于念佛之余,参究佛说及祖师的开示,体验实行,比较有效者数法,择要录出,以就正于大德并提供参考,非敢于念佛之外,别立方便也。
一、并耳念佛
念佛宗旨,本为摄心专注一境,令散乱心,渐成片段,乃至一心不乱。若欲达此目的,必须将阿弥陀佛四字宏名,字字都念的清清楚楚,听的明明白白,但耳根对声尘,须由听力强锐,方能格外清晰。并耳者,即合并两个耳根的听力,用在一个耳根上,试看古人射箭,今人放枪,当他瞄准时,皆闭一眼,用一眼,视力格外分明,而听力亦复如是。律航初学此法时,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并在右耳听一百声,然后两耳平均一百声,如是循环练习,不过一月,大见功效,一往妄念纷驰,现因听力特别增强,渐受约束,偶起妄念,随即觉知,日久自成习惯,不必作意并耳,而自然并耳矣,经云:‘此方兴教体,清净在音闻。’则持名念佛者,诚不可不加强听力。
二、随工念佛
律航尝劝人念佛。得到的回答,多说:‘念佛很好,可惜没有工夫。’唉!这没有工夫四个字,不知耽误多少人不得往生,因此,建立‘随工念佛’一个名词。随工念佛者,即随著工作而念佛,先讲两段故事,作为证明。
1、打铁念佛
2、织布念佛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9 2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问:念佛往生品位怎样分别呢?答:往生与否,全看你信愿切不切。至于品位高下,又凭念佛的工夫浅深,大概分为上中下三辈:每辈又分上中下三品,共计九品。●问:怎样修行才可以上辈往生呢?答:上辈修因有五样:一、须舍俗出家。二、须发菩提心。三、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四、须修诸功德。五、须回向诸善,愿生极乐。●问:中辈往生要怎样修行呢?答:中辈修因有四样,一、须发菩提心。二、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须少修福善。四、须回向愿生极乐。●问:下辈往生要怎样修行呢?答:下辈修因亦有四样:一、须发菩提心。二、须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愿生其国。三、闻甚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四、临命终时,以至诚心,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愿生其国。●问:如你所说上辈往生,须舍俗出家,那末,我们在家人就没有分了?答:出家在家,在心上分别,不尽在形式上分别;你如果舍弃俗念,便和出家人一样,反过来讲,出家人如不能舍弃俗念,仍等于在家人。要知修行在心地不在形相。●问:凡往生的人,有无共同遵行的条件?答:无论上中下三辈,有三个条件,必须统同遵行,方能往生。第一要发菩提心,第二要一向专念,第三要回向极乐。●问:怎样叫做一向专念?答:‘一向’有两个意思:一是就空间说,直趋西方一个方向,既不偏南,也不偏北:二是就时间说,自始至终,永久称念,刹那不断。专念者,是专持阿弥陀佛名号,决不夹杂其他名称,所谓专修无间是也。●问:若能一向专念,还须一心不乱,才可蒙佛接引吗?答:若你能做到一向专念,再回向愿生极乐,临命终时,一定蒙佛接引,至于一心不乱的境界,果能做到,固然顶好,但不可因未能完全做到,而生畏难退屈的心,你只管一向专念,保证决定往生。●问:往生既分三辈九品,有无共同的利益?答:不论品位高低,一经往生,决定不退,并且只此一生,皆可补佛。●问:成佛以后尽管自己享乐吗?答:我们成佛,为的普度众生,所以见佛闻法,顿开佛慧,威德具足,神通自在,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化现生,以及多生的父母眷属和法界众生,同生净土,离苦得乐。》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从这两段故事上,足证随著工作,可以念佛,并可成佛,只要对于念佛法门,具有深信切愿,则无论什么工作,皆可随著念佛,决不妨碍。例如耕田,经商、造饭、洗衣,一切土木金石种种行业,悉皆可以随著工作,或默持佛号,或出声念佛,其功德相等。作工用的是手,念佛用的是心,心之与手,各司其事,日久纯熟,制心一处,相得益彰,事无不办,此后学佛者,焉得借口‘没有工夫’而自甘暴弃呢?
三、痛切念佛
古德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又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当痛念生死。’由是知吾人为了脱生死而念佛,决非悠悠泛泛所能济事,故律航于晨昏两课时,增设痛切念佛一门,共分五段,每段先作观想,随即念佛,其法如下:
1、先面佛长跪,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三声,同时心中观想‘我自无量劫来,流浪生死,皆因不知念佛法门’,即以头著地,两手轮番屈指自数,出声念南无阿弥陀佛二十声,再抬头长跪。
2、接念南无阿弥陀佛三声,同时心中观想‘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即以头著地,如前念佛二十声,抬头长跪。
3、接念南无阿弥陀佛三声,同时观想‘此生如不能生西,即仍在六道中轮回,刀山剑树,驴肚马腹,势必难免,可悲可怕’,即以头著地,如前念佛二十声,抬头长跪。
4、接念南无阿弥陀佛三声,同时观想‘今生父母眷属现在(将来)堕在何趣,若不自度度他,问心难安’,遂即以头著地,如前念佛二十声,抬头长跪。
‘注’行人的父母如已去世用现在二字,否则用将来二字。
5、接念南无阿弥陀佛三声,同时心中观想‘无量劫来,父母眷属,皆在六道中受苦,若不能普度一切,则念佛何为?’于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油然而生,与佛心冥合矣,随则以头著地,如前念佛二十声,仍抬头长跪。高声自唱‘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行人仿佛亲聆阿弥陀佛空中开示云云,随即至心虔诵往生咒十遍,或七遍(至少三遍)起立礼佛三拜,同时默祝四生六道,一切含灵,咸凭法力,离苦得乐。
上来痛切念佛,律航自实行后,觉得步步紧拶身心,念念切近精实,不觉不知,由念而痛,由痛而悲,由悲而哀,以致哭不成声,及至诵咒之后,又觉得身轻心愉,如释重负,共计五段,每段需二分钟,总共不过十分钟,其功德无量无边,实不可思议,谨作供养,聊备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09:59 , Processed in 0.0416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