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5325|回复: 48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三册


共下士道(二)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智敏上师      讲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讲记》与《广论》原文、《集注》页码对照表





第一讲(《广论》第一~四页;《集注》第一~九页)………………………1


第二讲(《广论》第四~五页;《集注》第一零~一四页)……………………13


第三讲(《广论》第六~一零页;《集注》第一四~二五页)…………………27


第四讲(《广论》第一零~一三页;《集注》 第二五~三一页)……………41


第五讲(《广论》第一三~一六页;《集注》 第三一~三六页)……………54


第六讲(《广论》第一六~一八页;《集注》 第三七~四三页)……………68


第七讲(《广论》第一八~二零页;《集注》 第四三~四八页)……………81


第八讲(《广论》第二零~二四页;《集注》 第四九~五六页)……………94


第九讲(《广论》第二四~二七页;《集注》 第五六~六三页)……………109


第十讲(《广论》第二七~三一页;《集注》第六四~七一页)……………123


第十一讲(《广论》第三一~三三页;《集注》第七二~七七页)…………140


第十二讲(《广论》第三四~三五页;《集注》第七九~八二页)…………154


第十三讲(《广论》第三五~三八页;《集注》第八四~八八页)…………170


第十四讲(《广论》第三八~四一页;《集注》第八八~九四页)…………185


第十五讲(《广论》第四一~四四页;《集注》第九五~一零零页)………197


第十六讲(《广论》第四四~四六页;《集注》第一零一~一零六页)……211


第十七讲(《广论》第四六~四九页;《集注》第一零六~一一三页)……224


第十八讲(《广论》第四九~五一页;《集注》第一一四~一一八页)……238


第十九讲(《广论》第五一~五四页;《集注》第一一九~一二二页)……252


第二十讲(《广论》第五四~五八页;《集注》第一二三~一三二页)……266





整理说明:


本资料系根据上师讲课录音记录整理而成,未经上师审阅。


本资料主要面对讲寺内部及函授学员学习临时使用,不足为凭。仅供参考,请勿翻印。由于记录整理者水平、时间所限,其中可能存在诸如误听误记等错误,如在阅读中发现,请及时指出,并反馈给讲寺函授部,以便更正。


联系地址:317102   浙江省三门县高枧多宝讲寺函授部编辑室


电话:0576-3117311, 013325960233


网址:http://www.duobaosi.com/bbs/


       电子信箱:editor@duobaosi.com


目    录





    归依三宝       1


辛一 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归依    1


   壬一 由依何事为归依因       1


   壬二 由依彼故所归之境       4


      癸一 正明其境       4


      癸二 应归依此之因相    5


   壬三 由何道理而正归依       12


      癸一 由知功德而正归依       12


子一 佛功德       12


   (一)身功德    13


   (二)语功德    14


   (三)意功德    17


   (四)业功德    22


子二 法功德       31


子三 僧功德       32


      癸二 由知差别而正归依       33


      癸三 由自誓受而正归依       37


      癸四 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38


   壬四 既归依已所学次第       41


      癸一 《摄分》中出       41


      癸二 教授中出       43


            子一 别学       43


               丑一 遮止应学    43


               丑二 修行应学    45


            子二 共学       50





深信业果       81


辛二 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发深忍信    81


   壬一 思总业果       81


      癸一 正明思总之理       81


      癸二 分别思惟       96


         子一 显十业道而为上首       96


         子二 抉择业果       101


            丑一 显示黑业果       101


               寅一 十黑业道    101


            (一)杀生       101


            (二)不与取       104


            (三)欲邪行       106


            (四)妄语       111


            (五)离间语       113


            (六)粗恶语       115


            (七)绮语       115


            (八)贪欲       118


            (九)瞋恚       121


            (十)邪见       123


               寅二 轻重差别    128


       卯一 十业道轻重       128


       卯二 兼略显示具力业门       136


               (一) 由福田门故力大       136


               (二) 由所依门故力大       141


               (三) 由事物门故力大者       146


               (四) 由意乐门故力大       146


               寅三 此等之果    148


               (一)异熟果       148


               (二) 等流果       149


               (三)增上果       151


            丑二 白业果       155


               寅一 白业       155


               寅二 果       156


            丑三 业余差别    157


   壬二 思别业果       173


      癸一 异熟功德       173


      癸二 异熟果报       175


      癸三 异熟因缘       177


   壬三 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181


      癸一 总示       181


      癸二 特以四力净修道理       195


己二 生此意乐之量    220


己三 除遣此中邪执    221





   


      


       归依三宝


   


       辛一 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归依





初中分四:一由依何事为归依因,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三由何道理而正归依,四既归依已所学次第。今初


第一个,入圣教的最胜的归依,就是净修归依。又分四科,“初中分四,由依何事为归依因”,依什么事情作归依的因。“由依彼故所归之境”,那么所归依的境界,归依的对境。“由何道理而正归依”,为什么,真正的归依要应该是什么道理来归依?“既归依已所学次第”,归依之后要学什么?这是一层一层进去的。那么科判看不清楚,我们下边仔细广讲。


   


       壬一 由依何事为归依因





因虽多种,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


第一个,“由依何事为归依因”,归依的原因是什么?“今初:因虽多种,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归依的原因很多,我们这里跟前面说得一样,根据前面所说的。“于现法中速死不住”,现世,无常迅速,死无定期。那么这个是很快的,无常,就要刹那、刹那过去了,不安住的。“死殁之后”,那么死了之后,就是前面讲的,三恶趣去了,这是很可怕了。那你去哪里?你想去也好,不想去也好,自己没有主宰权,是根据业所感的。业叫你到哪里去,你就哪里去。这个业是哪个造的?又是你自己造的。所以说,死了之后,并不听你自在的,你要想生升天,但你造的业是地狱,那你非地狱去不可,天上没有你的份的。





其业亦如《入行论》云:“如黑暗依阴云中,刹那电闪极明显,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间福慧略发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恒作重罪极强猛。”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故堕恶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发生求依之心。


那么这个业呢,如跟《入行论》所说的,怎么说呢?业就是恶业极强,善业只有一点点。那么就是说生恶道的因,是极大,生善趣的因,极微弱。他引《入行论》一段文。


“如黑暗依阴云中,刹那电闪极明显,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间福慧略发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恒作重罪极强猛”,他打个比喻,在一片黑暗的阴云之中,就是半夜里,乌云弥天的黑暗的半夜,突然之间闪了一个电闪,极亮。那么这是个比喻。它说,整个的一片世界上蒙蔽了那些黑业,而白业(善业),仅仅是说像电闪一样照一下子,照了就没有了,刹那,;那么黑业力量强了。


“如是佛力百道中”,那么在这个黑暗的世间里边,佛有这个威德,他可以给你照一个光明,就像闪电一样,那么靠了这个闪电光明呢,世间的福慧,福德、智慧略略地生起一点点。但是这个略生起一点点,刹那子这个电闪又没有了。生这一点再长不高了,黑暗又蒙,笼罩了整个的宇宙。那这个力量太小了。所以说“由是其善唯羸蠃劣,恒作重罪极强猛”,而这个造的黑业、重罪极强的。善业极少,恶业极大,这个力量是胜不过恶业的。那么这里呢,这是引《入行论》的 。


法尊法师翻的里边是“佛力百道中”,这个我们查不出他的依据。,我们根据《入行论》里边,隆莲法师翻的是什么呢?我们念一下,“犹如长夜黑暗阴云覆”,这个意思一样的。“刹那电闪万象暂显明”,一刹那的电闪,各式各样东西就显,暂时亮一下。“如是以佛神力加持故”,这个是比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一样,依佛的威神力加持。“世人福慧万一须臾生”,因为佛的加持力,我们世界上的福德智慧,偶尔、万一、万分之一稍微生出来一点点。这“须臾”,就是很短,一刹那这个闪电过了之后,又是一片黑暗,又生不起来了。“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极难对抗罪障大势力”,所以说你靠这一点点善根的力量,极难对抗这么大的重罪的势力。整个的重罪势力就像一片黑暗那么多,你的善的力量只有刹那电闪那么一点点,你怎么对抗呢?那么这个《入行论》的后边呢,就是说要叫你发菩提心了。这个善业那么小,恶业那么大,除了发菩提心是没有办法对抗的,所以说菩提心的力量能够消灭一切罪业。那么这里呢,我们就是说,只引前面的,就是说黑业是太厉害了,这个善业是太小了。


“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因为白业的力量太小了,恶业的力量太大了。“故堕恶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那么因为善业那么少,恶业那么大,就像整片的黑暗,只有刹那的电闪了,一会儿功夫,起一点点善业,那么一会儿又恢复了黑暗了,黑业又把它笼罩起来了,那你个白业胜不过了。那照这样子想呢,决定要堕恶道的,“故堕恶趣”,决定要去恶趣的。黑业那么多,白业那么少,敌不过的。根据业的力量,一定拉你到恶趣去,这样子思惟之后,“起大怖畏”,就像说起前面的“脑浆炎热,起坐慞慌”“脑浆炎热,起坐慞慌”,要这样子,“无宁方便”“无宁方便”,这个恐怖心起了之后,那追求怎么解除这个恐怖呢?要归依三宝。除了归依三宝没有第二个方法可以解除我们这些恐怖的,那么我们唯一的方法就赶快归依三宝。


我记得在海口的时候,有几个居士归依,一大批在看。他们对归依感兴趣,却是不敢归依,就怕归依了,什么“这个做不得,那个做不得”,享受的事情限制掉了。所以说,每一次归依,他都来看,看了半天又不归依。唉!他们就不懂了,你那么大的恶趣的苦,等在里边,只有唯一的方法可以解除苦――归依,但是看了人家归依,自己却不归依,那就是说自己还想受苦。他就不懂,归依是脱苦的门,唯一的救苦才是靠归依,你怎么不归依呢?这个跟他说也说不清楚。我在那个地方就呆了三天,他们是一会儿见了,一会儿不见了,说也没办法说了,只好就算了。给他种个善根,看看了人家归依,将来自己能够引起善根归依么最好,如果这一辈子归不了依,以后都不晓哪一辈子了,总希望他们能够这辈子归依吧。


“次令发生求依之心”,这个要解脱这个怖畏呢,唯一的方法是归依了。那赶快要生起求归依的心。





犹如陈那菩萨云:“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今当归依谁。”


“犹如陈那菩萨云”,陈那菩萨有一本书,“: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今当归依谁”,陈那菩萨有一本书, 里面这么说,我们现在处在无底的苦海之中,这个生死大海,无边的广大,无边的深,既没有边,又没有底,这么一个大海。大海里边呢,生死大海里,充满了苦难。这个“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海里边不是最可怕的是鲸鱼吗?它什么的鱼,船都吞得下去,不要说你一个人。那么这些鲸鱼是什么呢?就是贪、瞋、痴的大烦恼,极重的烦恼驱使我们造很多的恶业。这个恶业,就使我们受很大的苦。


么那“今当归依”,在这个恐怖之中,我们要靠哪个人来解脱这个苦难呢?那么这里下边宗大师就说了。





总为二事:一由恶趣等自生怖畏,二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虚言,则其归依亦同于彼。若此二因,坚固猛利,则其归依亦能变意,故应励力勤修二因。


总的来归纳,有两个事情。一,“由恶趣等自生怖畏”,二,“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这是我们在归依的时候,经常给大家说,要发这个心。


第一个,“恶趣等”,恶趣是三恶道,“等”就是说三界也是很苦的。初发心的,粗的厌离呢,厌离恶趣;细的厌离呢,厌离三有,整个三界都是苦。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整个三界都是大火所烧的房、屋子,哪有安稳之处呢?那么这个“等”就是说恶趣、三有都是苦的。那么最明显的还是恶趣。对下士来说,初学的来说,恶趣的苦一想呢,寒毛竖立。,“自生怖畏”,那就是说第一个,要对恶趣生怖畏心。你如果对恶趣生怖畏心没有,那么你求归依的心也不够,那么你这个归依三宝力量不够的,是表面的文章,做戏一样的,产生不了力量的。所以说,第一个,我们要对恶趣的苦生极大的怖畏。


第二个,“深信”,深深地相信,只有三宝才能把我们从恶趣的苦里救出来(那么三有的苦当然也在里头),只有三宝能救,这个心一定要生起来。你如果说恶趣的苦倒生起来害怕,你相信三宝能救,其他教、天神、气功外道也能救的话,那你归依归不上去的。因为你求救的人不知取舍,哪是该取的,能够真正救我们的,哪些实际上不能救,而你认为他能救的,搞不清楚,走错了门了,那就要完了,也得不了救。所以说恶趣的苦固然重要,但是能够救我们出苦难的人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搞不清楚的话,还是不行。这两个都不能少。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所以说“总为二事”,总的归纳起来,两个事情:一个是恶趣的苦,能够生起极大的怖畏;一个呢,深深地相信,除了三宝以外,没有人能救我的。只有三宝从这个里边,苦难里边,有这个堪能,能救,其它是不行的。那么这个心生了,才是真正的归依了。我们为什么在归依之前,要问你是不是练气功呢。,有的人他练气功,认为气功也能救他,也能把身体健康等等,那你这个归依心就不行了,得不到归依体的。一定要说唯一的能救我们的,而且深深地相信,只有三宝能救,那你才生起归依的体。


“故若此二,唯有虚言,则其归依亦同于彼”,所以说这两个事情,假使你“唯有虚言”,没有真正地生起感受的话,没有真正地起那个恐怖心,没有真正地相信只有三宝能救的话,那么你这个归依“亦同于彼”,也在虚言,空的,没有用的,不起作用的。那么所以说,我们在归依之前,一定要大家听一听开示,也是这个意思,不听开示的话,你这两个事情搞不清楚。你这个归依,白归依的,也是虚言,白白辛苦了。红包了,送上去了,白送。头磕了,白磕的。那么一定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这个归依才是真的。所以从这一点说,我们说归依的人很多(我们现在归依三宝的人很多),而真正得到归依体的人有多少?你们去算一算,是不是能够明白这些道理而归依的有多少?那极少了。


“若此二因,坚固猛利,则其归依亦能变意,故应励力勤修二因”,所以说这两个因,就是恐怖恶趣,相信三宝能救。如果很坚强猛利的,那么你归依的依呢,归依之后呢,可以净化你的身心的力量也是极强的,也能够得到救。对归依三宝之后,你改变心意了,那你三宝救护力量就来了。你如果不改变心意的话,那么三宝虽然遍虚空、尽法界,都有三宝能量都充满的,但是你心意没转变,得不到加持,很可惜。


我们经常说,“如入宝山空手回”,宝山去了,空手回来,很可惜,那你还跑到宝山去。现在佛的力量,法界充满,就在你身边,而你还拿不到,这可惜不可惜?就是你没有信心,或者信心不坚固,或者是杂了一些私心杂念,那么得不到加持。所以说,这两个因要好好地、努力地勤修。一个是对恶趣生怖畏心,一个深信三宝,确实有能力把自己救出来,而唯一的能救的,也就是三宝。这两个东西――这两个事情,极重要,要好好地修。那么要修的话,下边要讲很多了。





       壬二 由依彼故所归之境分二





第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分二:一正明其境,二应归依此之因相。今初


“第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归依三宝,归依的境是什么?又分两个。“正明其境,应归依此之因相”,第一个告诉你,归依的是什么东西,他的境是什么。那么为什么要归依,它的因相、它的原因。那么一个个讲。





       癸一 正明其境





如《百五十颂》云:“若谁一切过,毕竟皆永无,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设是有心者,即应归依此,赞此恭敬此,应住其圣教。”谓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应归依,无欺归处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宝。如《归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脱者依。”


“如《百五十颂》云:若谁一切过,毕竟皆永无,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设是有心者,即应归依此,赞此恭敬此,应住其圣教”,那说我们要归依的境是哪一些呢?这个要求呢,这个《百五十颂》里边就提出来了。“若谁”,这个人,他也不是指哪个,只要有下边功德的人,这样的人我们要归依的。


那么就像《俱舍论》一样的,因为当时着《俱舍论》的时候,一些外道都说自己是佛。现在也有,印度教,他说他是薄伽梵,一个教主。那么你说我们归依佛,他说我也是佛,那就混淆了。那么我们就不说佛,有这样功德的人,我们就归依:“诸一切种诸冥灭,拔众生出生死泥”,能够诸一切种冥,诸冥都灭掉的,能够拔众生出生死泥的,这样的人,我们归依。那么就是说,只有佛才有,你们外道是没有的。


这里也一样,哪个人有这种功德?什么功德呢?“一切过,毕竟皆永无”,就是“一切种冥诸冥灭”,一切烦恼习气、染污的无知,不染污的无知,都是灭得光光的,全部灭掉的。“毕竟皆永无”,什么都灭掉的。“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一切的功德依止在他那里的。那就是说,一切智慧圆满的,一切悲心圆满的,这样的人。


“设是有心者”,这样子这个人呢,只要有心的,什么有心呢?有这个智慧的,能够辩辩别,这是对的,这是错的,这是该归依的,这是不该归依的。有这样子辨别人的人,“即应归依此”,那么除非是一个傻瓜,或者是白痴,或者是动物,没有脑袋的,那么他不知道归依哪个。如果说有这个心的,有这个智慧的,辨别是非的心的,那么看到这个人,一切过失都灭完的,就是断德圆满的,烦恼习气都断完的,一切功德又圆满的,悲心悲德跟智德都圆满的,这个人,只要有心的、有智慧的,哪个不归依呢?就要归依他。


“赞此恭敬此”,不但是归依,要赞叹他,要恭敬他。还要“应住其圣教”,要根据他的教来学,住在他的圣教里边。  


“谓若有一”,这是《百五十颂》里的颂,宗大师给你解释一下。假使有一个,“能辨是依非依慧者”,就是“设是有心者”,这个心就是说能够辨别这个是该归依的,那个是不该归依的――这个智慧,有这个智慧的人。,“理应归依”,那么你必须要归依这样的人,。“无欺归处佛薄伽梵”,归依什么?无欺的归依处,没有欺骗的,真真实实的,一切功德圆满的,一切过失都断完的——佛、薄伽梵、世尊。那么这样子的佛世尊呢,我们是有一点点智慧的人呢,就非此不可,一定要归依他。“无欺归处佛薄伽梵”,归依什么?无欺的归依处,没有欺骗的,真真实实的,一切功德圆满的,一切过失都断完的——佛、薄伽梵、世尊。那么这样子的佛世尊呢,我们是有一点点智慧的人呢,就非此不可,一定要归依他了


“由此亦表法及僧宝”,既然佛要归依佛了,当然连带了,佛说的法当然要听了,要归依法了。依佛的法修行的人,当然也要归依了,僧宝了。依佛的法修,真正的僧宝是贤圣僧,依佛的法修行,得了证果证道的,这样子的人你怎么不归依呢?所以说,归依佛就连带说就也要归依佛所说的法,也要归依,依佛的法修证得到成果的――僧宝,都要归依。  


“如《归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脱者依”,,《归依七十颂》里边说,佛、法、僧伽(僧团),是我们的归依的依,所依的地方。,“是求脱者依”,要求解脱一切苦难的人,就非依止不可――三宝。,除此三宝以外,一切你去归依他,徒劳、没有用。苦还是离不了苦,为什么?他们本身的教主还在苦难之中,还在轮回之中,怎么能救你的苦呢?所以说这个很明显了,只有佛是永出三界,而且能够度一切众生的。阿罗汉虽然是出三界了,但是不发菩提心,没有这个悲心度一切众生,那么你求他,他涅槃了,不管你了。那么只有佛是无住涅槃,到处在度众生。


那么这个呢,宗大师是非常巧妙,从苦就引出归依三宝;从归依三宝,就指出归依的人;从归依的人又带出法宝、僧宝。这里把归依三宝的境就拿出来了。





       癸二 应归依此之因相





应归之相分四。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 。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


“应归之相分四”,那么归依的相呢,下边又给你分了四项来说。


“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第一个,我们所归依的人,必须他自己已经是“极调善性”,他的心极调善,就是说前面说的一切过失都灭完了,一切功德都证到了、圆满了,是“极调善性”。那么他本身做到了,“已能证得无畏位故”,他已经证到无所畏惧的位。我们众生有怖畏,佛,他毫无怖畏,他不存在(怖畏)。我们不是开始念《心经》嘛,“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证到这个解脱位的时候,这些都没有了。那么他是证得无畏的位子了。


“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假如是说你归依的人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的,没有得到这个的,那么你归依他,等于“倒者依于倒者”,本身他自己是颠倒的,你去依靠一个颠(倒)……,你本身是颠倒的,因为是你要求救,但是你依靠的人还是一个颠倒的。它依我们普通说的么,就是瞎子依一个瞎子。你眼睛看不到,又想人引导你走路不会走错,结果你找了一个,又是一个瞎子,你要找一个瞎子帮你引路,那不是糟糕了吗?那么我们说,要求离苦,要归依,求一个救,那么归依三宝嘛。搞错了,归依其他的天魔外道去了,那就是瞎子依了瞎子跑,乱跑,结果堕入火炕去了。那这个是救不了苦了。


所以说一定要睁开眼,所以佛教要智慧的。没有智慧,糊里糊涂,迷信,解决不了问题的。你一定要睁开眼睛看一看,哪些是该归依的,哪些不该归依的。然后你该归依的就要归依,不该归依的,不要归依,这才是不会错。所以说要归依的人,必定是有这么大的“极调善性”,就是证到无畏的位子的,就是前面说的功德圆满证到的,过失一切都没有的。然后,你依靠他,有办法。


假使不够格的,那么等于是这个人——本来你是颠倒,你依靠的人,还是颠倒的——那这怎么能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因为这些人,他自己还没有达到无畏的位子,一切怖畏之中,怎么救人呢?他自己还在苦难之中,有苦难就有畏惧,无畏的话,一切苦难都除完了,无畏了。那么,他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他还在怖畏之中,你要求他解脱你的怖畏,怎么达得到呢?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


“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那么这个人,他得到无畏的位,可以救度你,但是说他还要度众生有方便。“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各式各样的所化的机,你要度他,要有善巧方便。这个人是怎么的,你要怎么度他,那个怎么的,那么度他,那么这个才能度的,把人都度掉。“此若无者”,假使说他自己倒功德很大,但是没有方便善巧,度众生的方便善巧没有。那么“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你去求他,归依他了,他没有方便善巧,救不了你,就像我们经常引的公案。


有二个人归依了舍利弗、目犍连,就是证不到果,后来去问佛了。佛说:“你修什么?”他说:“我修数息观。”“你以前干啥的?”他说:“我以前是洗衣服的。”又问那个:“你修什么?”他说:“我修不净观。”“你干啥的?”“我是打铁的。”佛说你们调一调,打铁的你修数息观,洗衣服的你修不净观。这么一调,好了,都证阿罗汉了。怎么?方便善巧。打铁的一锤一锤,一、二、三、四,正好数息。洗衣服的,衣服上的脏,尤其是病人,那些大小便,搞不清楚的,脏看惯了,不净观一修,马上就见效了。那么这个方便善巧有了,才能度人了。即使你自己解脱了,没有方便善巧的话也度不了人了。


所以说,第二个要求,{即使你是能够除无畏位了},但是你还要对度一切众生方便善巧,要有。你不能人家求你,这个法,那个众生求,还是这个法,这个不相应就救不了了。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有,这个是第二个要求。


   


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归依,不救护故。


“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归依,不救护故”,第三个,要求大悲心。他第一个,自己的功德完整了,方便善巧也有,大悲心没有,你去找他归依,“哎呀,烦得很,我没有空。”好了,一句话把你打发走了,那么你还是救不了。,要有悲心,所以第三个呢,要有大悲心。


     


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


“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第四个,就是说我们要归依的人,你去财物供养,他并不认为好,而去如法地修行的供养,他才高兴。


“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那么这个什么重要呢?假使说这个没有的话,那么有钱的大兴供养,他就救他;没有钱的供养不起的,就不管了,那还是不行。所以说有的人,他固然很发心,供养了很多,他就一个――好象“我供养你那么多,你给我特别地要照顾”,这个心不要起。佛是大慈大悲,平等的。你供养多,固然对你是大悲心。但是他供养少,不能说:“他供养那么少,你不要去理他,你专门给我说法好了。”,不行的,佛是都照顾的。


能使佛欢喜的呢,就是如法修行――“正行”,你只要有正行的话,佛说的话,你去依佛而行的话,佛都欢喜。佛说了半天,你不听他的话,你另搞一套的话,那当然了,不得佛欢喜了,也得不到加持的。那么你不要财,不是说财供养不好了,财供养当然是好了,但是法供养更好,这个我们经常说的。法供养是最胜的供养――如说修行供养。,你如果对佛说的话,好好地修行,,佛也会欢喜心,管你有钱没有钱,他都欢喜,要救度。那么财供养很好,财供养又能够以法供养,如说修行,那更好了。如果财供养而不修法,有些人大财主,他对大法师天天供养,就要求法师,对他要特别地照顾,而他又不修行。,那个算盘打错了,法师如果是――学法的法师,就不会对你特别照顾了,那是要看你是不是如法修行的了。


所以说,“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假使说没有这个功德的话,就是对财物供养是生欢喜心,对正法供养是无所谓的话,那么“先有恩惠”,就是先大大供养的人,就给要特别照顾了,而对那些其他没有供养的人,不给你作归依了,就不加持了,那么也不够。


所以说这四个条件都要有,这个四个相都要有,一个近一个,一个近一个。





总之自正解脱一切怖畏, 善巧于畏度他方便,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 普利一切有恩无恩,是应归处。


“总之自正解脱一切怖畏 ”,第一个,自己所归依的人,要解脱一切怖畏的,自己解脱了。自己解脱,才能救人家解脱,自己都还在怖畏之中,你怎么救人呢?所以第一个要求,自己解脱一切怖畏,证到无畏的位。


第二个,“善巧于畏度他方便”,在怖畏之中,如何度其他的人出怖畏,有善巧方便。


第三个,“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 ,度的时候没有亲疏,“大悲遍转”,大悲心普及一切,不讲亲疏的。我们佛教徒就是这个――是不讲亲疏的,也不讲财供养多、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我在文革的时候回上海了,我们的亲属经常给我说那个话,“手臂么朝里弯的,你这个手臂不朝里弯的”,就是对亲戚没有什么感情的。我说:“是这样子的嘛,你亲戚朋友,你是我哥哥姐姐,我为啥特地给你照顾呢?”人家居士很发心学佛的,我为什么不睬他?他说“手臂朝里弯的,我手臂朝外弯。”也不是朝外了,我一样的嘛,你哪个要修行,我就照顾哪个。你不说你是亲生的兄弟姐妹,我就特别照顾,这个佛教徒做不到的。那么这个第一点,就是说,要大悲心,一切无有(亲疏)。我们虽然没有大悲心,但是要学佛的大悲,没有亲疏。


第四个,“普利一切有恩无恩,是应归处”,要一切对你有恩也好,无恩也好,都是要利益他的。这样的四个条件得到的呢,是该归依的地方,归依的处。





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归依处。


“此亦唯佛方有”,这个功德,只有佛有。“非自在天等”,那么印度的归依大自天,归依他化自在天,归依什么毗搜纽天等等,这个都没有这些功德,那么是属于天魔外道,所以不能归依。就是他本身没有这个功德,没有这个功德,就不能度我们。我们要求度的话,唯一要具足这个功德的人。,那除佛以外,没有其他的,所以说要归依佛了。“故佛即是所归依处”,所以说佛就是我们归依的地方。





由如是故,佛所说法,佛弟子众皆可归依。


“由如是故,佛所说法,佛弟子众皆可归依”,因为佛是归依的处,那么佛说的法,当然我们要听了,也是我们可归依之处了。依了佛的法修行的,证果证道的佛弟子,当然也是我们的归依处了。所以说三宝就这么来的。


  那么今天时间过了,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三十五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我们前一段时间讲了这个三恶道的苦。讲这样的苦讲的原因,就是说要从苦里边生起怖畏心,那么就要求解脱了,解脱这苦难。同时,要求从苦里边把我们拔济出来,得到解脱的道路。要依靠谁?唯一的,依靠三宝。那么观苦的目的就在此了。那么有的人呢,观苦观了一边去了。“这个地狱的刑具么是太老化了,要改现代化武器来弄了。什么油锅里么,为什么这个人罪是一点点就油锅,那个罪重还是油锅。”这些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希望讨论的时候,不要去管这些事情。这个讨论之后,无义,对你求取解脱的归依的心不产生效果。


所以说业报的轻重,这个后面我们就要讲了,它小的业可以感重的果;大的业也可以感轻的果,这个有很多的因素在里边。发的意乐心是极猛利的,极残酷的心,小罪变大罪。那么还有这个什么,经常做的,跟偶尔作一下的,也是不一样的。经常做的,我们就打个比喻,滴水穿石,经常屋檐上经常滴的小水一点点,但是时间久了,石头可以打个洞,但是你偶尔滴一下水,不会。所以说还有你是比丘僧,你作的罪就比人家大,因为你受了二百五十条戒律了,你作了小罪也要感重罪。那么你畜生,它什么都不懂,它偷一个东西吃了,这个罪不会太重。那么还有,你对的对象,三宝、父母,作的得罪特别大。对一些蚂蚁蚊子,那个罪要小一些。所以说这个因素很多,只有佛才能够彻底地观清楚。这些呢,我们在业报的时候,原则上是要学的。但是具体的东西,你还解决不了。所以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我们在《科颂》里讲过这个话,不思议的事情呢,不要去思议了。业果是不思议的,唯有佛才能彻底了解的。你不思议的事情,你要去思惟的话,结果呢,发狂了。这个我们讨论的目的达不到,结果你走了一边去了――着魔了。这个希望讨论呢,纳入正规,不要乱讨论。


观苦的目的,就是要求解脱苦难,求解脱道路;再一个就是说要走上解脱,依靠什么?唯一的,三宝。其他的没有这个能力,他自己还没有解脱,自己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境界,是没有办法引导我们走向真正解脱道路的。那么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真正的目的。希望大家讨论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搞了一边去了。


那么上一次,我们就讲到归依的相分四个:


第一个,本身就是 “极调善性”,全部调伏好的,就是说一切过失都除掉的,一切功德都圆满的,得到无畏的位子了,一切怖畏都除掉了。那么这样子的人呢,可以依靠。否则的话,他自己没有达到这个,他自己还有怖畏,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境界,那么依靠他,就像瞎子带瞎子走一样,一下下火坑。这个是一定要依靠这样的人。


第二个,虽然有这样的人了,他对所化的机,要有方便善巧,如果他自己完善了,方便善巧没有,那么度的人呢,他也没有善巧的方法度他,也度不了。


第三个,即使他自己本身是完善的,功德圆满的,也有方便善巧,但是没有大悲心。没有悲心,他对有一些,跟他要好的他度了;一些不相干的,他不度。这个,也不行,也不能救度一切。


第四个,假使说他前面三个都具备了,但是,对那个供养的人生欢喜心,对不供养的不在乎。就是说对自己有好处的,那么给我把他归依,给他加持;对自己没有好处的,那就不管,这样的人不平等,也不行。


所以说,我们要具备前面的条件的,四个都圆满的,那么这样子呢,是真正的归依的地方。那么具备这个功德的,我们到处观察,一切天人、修罗、天魔外道都不够这个条件,那么只有佛才有这个圆满的具足这四个条件的。所以说我们要归依的决定是佛,其他的人都不堪能作我们的归依处。那么当时印度的外道呢,大自在天,还有这个什么毗搜纽天,还有他化自在天等等,这些他们本身不具这个条件,就不能作为我们的归依处。


“故佛即是所归依处”,那么决定下来呢,唯一的可以归依的决定是佛,其他的不是。“由如是故,佛所说法,佛弟子众皆可归依”,因为佛是可靠的,可以归依的,那么佛说的法,当然是正法了,是我们要走上解脱的方法,绝对也是可以归依的。佛的弟子,依了佛的法修行,证果证道的当然是我们的归依处,他可以帮助我们走上解脱道路的。所以说我们的真正可以归依的,决定只有三个:佛、法、僧。这三个是我们脱离一切苦难的宝贝。除此之外都不能归依,只有归依三宝。那么这个都是经╛过智慧抉择的,不是随便选几个拿来说:“哦,我归依了。”这个不是马马虎虎的。


   


由是若于《摄分》所说此诸理上,能引定解,专心依仰,必无不救,故应至心发起定解。


“由是若于《摄分》所说此诸理上,能引定解,专心依仰,必无不救,故应至心发起定解”,这些是《瑜伽师地论  ?  摄决择分》里边讲的,这些道理,能够引发定解。就是说决定如此,不可转移了,这个理解生起了。那么我们专心地依靠、信仰它,一切苦难“必无不救”,都能救。


那么问题就在我们信不信?信不信的前提又是有没有定解?那么有些人对佛说的话怀疑,地狱到底有没有?后世到底有没有?没有生起定解,那么信仰也不会专诚。结果,你要想求救,也不一定救得了。,因为你本身自己没有这个至诚恳切的求救心,信仰也不够,那么这个效果呢,当然不好。所以问题在自己身上,有的人经常怨天怨地,我花了很多的辛苦,弄了那么多的修行,结果没有什么成效。这个你自己检查一下,成效有没有在自己,不在三宝。三宝是遍一切,前面说的,一切平等的,决不会对你一个人产生偏见。但是你所以得不到好处,问题自己检查了,自己决定有不足之处,那么你得不到,下面就要广讲这个道理。


   


由能救自二种因中,外支或因,无所缺少,大师已成,然是内支,未能实心持为归依,而苦恼故。


“由能救自二种因中,外支或因,无所缺少”,那么我们要救自己,归依三宝么求救了。求救有两个因素,救自己的因素两个:一个是外支――外因;一个是内因。


“外支或因”,外支或者外因,。这个呢,不少了。,因为三宝是现成的,佛早已成就了,法宝是佛说的法,也有了,僧宝依佛法而修行的,也是有的,一点也不缺,三个里边圆满的。“大师已成”,佛早已成就了,成佛了。但是,外因是圆满的,“大师已成”,么包括法、僧,法宝、僧宝也是现成的。


“然是内支 ”,内因“未能实心持为归依,而苦恼故”,那么我们自己内心,没有真实的心没有生起来,能够作归依的事情,那么这个苦恼,自己找来的,不是外来的。这个所以说我们心修行的人,一切碰到的境界也好,碰到的遭遇也好,都是从我们自己心里去追求的,不是从外边去追的。怨天怨地,这是愚痴的人做的事情,智慧的人就检查自己哪一个不够,不够就补起来,那么一切会转过来。专门去怨外境,那就是说自心不检查自己,这样的后果呢,就是会产生退心的。


我们这里有一位,蹲了多年了,(女众)僧团里边,总是住不下,总要说人家不好,她好。最后,站不住跑掉了。她说信心最好,最好的信心也退掉了。那也不好,就表示并不好。所以说内因不具,外边的救护,就达不到,最后就苦恼了。





是故应知,虽未请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复无懈怠,无比胜妙真归依处,现前安住,为自作怙,故应归此。


“是故应知,虽未请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复无懈怠,无比胜妙真归依处,现前安住,为自作怙,故应归此”,所以我们说,佛是不请自有,你没有请他,佛是大悲自在,他决定要度众生的。你不求他,他的悲心也要救你的,而作你助伴。而且他也不懈怠的,他是永远是精进的。“无比胜妙真归依处”,就是现在安住的十方诸佛,包括这个三宝。而为自己的怙,作怙,作我们的依怙。这个我们要归依了,这个不归依,就把自己丧失自己权利了。这个现成的嘛,佛是不请自有,你只要好好地归依他,一切现成的那些加持,都会来。但是你自己内因做得不好呢,那这个,等于说你这个收录机有问题,再好的广播你收不到。





《赞应赞》云:“自宣我是汝,无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诸众生。大师具大悲,有愍愿哀愍,勤此无懈怠,有谁与尊等。汝是诸有情,依怙总胜亲,不求尊为依,故众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获利,能利他诸法,除尊非余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办,由内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赞应赞》云:自宣我是汝,无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诸众生。大师具大悲,有愍愿哀愍,勤此无懈怠,有谁与尊等。汝是诸有情,依怙总胜亲,不求尊为依,故众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获利,能利他诸法,除尊非余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办,由内力未全,愚夫而受苦”,那么把前面的话,这个就总结了。这里这本书呢,就把这个道理发挥了。它说:“自己说我是你的没有依靠的人的助伴,是帮助你的。”就是众生没有依靠,佛自己说:“我是你们的助伴,我来帮助你。你们没有依怙嘛,我来帮你。”就是大悲心,大悲自在,。只要哪里有苦,就会来救。


“由大悲抱持,一切诸众生”,有大悲心,他就摄持一切众生,一个也不落的。“大师具大悲”,佛是有大悲心的。“有愍愿哀愍”,有悲愿来哀愍一切众生。而且 “勤此无懈怠”,他悲愿摄受众生,度脱众生。“勤此”,很精进地去做,从来没有懈怠的。,这个学过《摄大乘论》就知道了,。佛的功德,它是说,度脱一切众生,无时、无刻、无地,没有懈怠地来度。“有谁与尊等”,有哪一个可以跟你佛相等呢?那就是依天魔外道,自吹自擂的,他们都没有这个条件跟你来比的。


“汝是诸有情,依怙总胜亲”,佛――我们的导师,是一切有情的依怙、依靠的,所依靠的。“总胜亲”,这个总的胜亲,我们的亲都是个别的,你对他有亲,他对他有亲,不是一切都有亲。而佛却是一切的众生的亲,而且这个亲是殊胜的亲,一切众生,他能够使他得到究竟安乐,亲人么就帮助自己的亲戚朋友,了,自己帮助自己了。他呢,也不殊胜,最多呢,有钱的,帮你点钱。有能力的,帮助你做点事情。那么你要有病了,医生给你看看病,这么是最多了。真正你要死了,他毫无办法。真正你要抓起来了,要枪毙了,他也没有办法。那么佛呢,是一切众生的亲,总亲。他不分别的,没有说你么是亲一点,他么是疏的,没有这个。而这个亲又是殊胜的亲,能够把众生从苦恼中救到最究竟安乐的无住涅槃的,最殊胜的亲,又是总的亲。那么这是最现成的,我们有这么个亲不求,去求其他的没有能力的亲,那不是很愚痴吗?


“不求尊为依,故众生沉溺”,但是众生无知、愚痴。这样殊胜的佛,为我们的总胜亲,不求他作依怙,那么这个众生呢,该受苦了。自己沉溺,在这个大的苦海里边受苦了。


“若正受何法,下者亦获利”,只要佛说的法,你如法地去受了,即既使你是下根,也能够得到好处。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中、下、士道,所有佛说的法,归纳成上、中、下士道,三种法类。那么你最起码的下士,也能得到增上生,那么都能够获益,三根普被。


“能利他诸法,除尊非余知”,能够利益众生的一切法,这个最殊胜的上士的法;中等的中士法;乃至下士的那些增上生的法。除了佛以外,一切外道是不知道的。他们没有这个智慧,自己不知道,怎么能教人呢?所以我们要靠的决定是佛。


“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办”,这个一切“外支”,就是外因。了,是救度我们的因,前面说分外因、内因两个。外因呢,世尊、佛,已经如法地全部给你准备好了,就看你内因有没有?“由内力未全,愚夫而受苦”,这是我们自己内力——求归依的心、如法依佛修行的心,不够。那么“愚夫”,这样愚痴的人(凡夫),就受苦了。所以受苦不在外边的原因,在自己。我们很多人碰到环境不舒畅了,碰到什么烦恼来了,就是要调环境了、想什么了。你这个因在你里边,你外边去调,调什么呢?越调越糟糕的。自己真正的因不去探求,而从外边去乱求。那么你怎么会免苦呢?这个《广论》里边,从开始到现在,这些道理发挥了不少了。很多人尽尽管《广论》学过一遍、二遍、三遍,但这些道理根本没看到。那么你也可以说,你《广论》是不懂,尽尽管你学得多,学得是没有学好,那么还得要好好学。


   


       壬三 由何道理而正归依





第三由何道理而归依者。 《摄决择》中略说四事:一知功德;二知差别;三自誓受;四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第三由何道理而归依者” ,那么为什么要归依?“《摄决抉择》中”,就《瑜伽师地论》的《摄决择分》里边,略说四个事情,把他分成四类。一个是“知功德”,因为佛有功德,我们要归依。“二二知差别,三三自誓受,四四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分四科,下边要广讲。





       癸一 由知功德而正归依





       子一 佛功德





初知功德而归依者,须能忆念归处功德。其中有三:一佛功德;二法功德;三僧功德。今初分四


第一个,“初知功德而归依者”,我们为什么要归依呢?因为佛、法、僧有那么大的功德,我们这样的功德的地方不归依,该归依哪个呢?“须能忆念归处功德”,那么我们要忆念我们所归依的处,就是三宝,他的功德。其中有三,佛的功德,法的功德跟僧的功德。今初分四。





       (一)身功德


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的功德呢,它分四个方面说。一个是身的功德。“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身的功德,佛的身。要“正思念”,我们要靠思惟,要正思惟,不要乱思惟。正思惟就是说,在轨道上的如法地、如理地思惟。,不要开无轨电车,开了一边去了,邪思惟不要。那么正思惟佛的相好,正思念佛的相好。这个佛的相好从何而来?这个我们学过《现观》的就可以知道,每一个相好都是很多功德而感的,所以说佛的相好就是念佛的功德,念佛的这个他修的功德。那么这里说,从外表看,单是从相好上看,也值得我们归依的。





如云:“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


“如云”,《喻赞》这本书这么说,“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这个佛、相好庄严的佛身。它里边这是总的,佛的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为庄严。那么学过《俱舍》知道,佛成佛之后,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那么每一个相好,要多少功德才成一个相、成一个好,这是都有的。“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佛的眼睛最殊妙,和甘露一样,就像秋天的天空没有云的,碧蓝的一个晴空。“以星聚庄严”, 里边呢,就像众星拱烘月一样,这样子来庄严他这个秋空。那么佛的眼睛也就这样子的。


“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那么佛的身体,金身,佛是丈六金身了。他穿的三衣呢,端端正正地庄严地把他盖覆起来,就是说佛穿了最庄严的三衣,。这个样子呢,就像一个金山顶。,佛的头露在外边了,就像山的顶一样,。“为霞云缚缠”,金山的顶露在外面。,下边山身呢,五彩的云彩把他围绕起来,那么这个样子庄严,佛的身体,就这么样子。


“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我们现在看到,有的人要自己打扮,要做得漂亮,那么女的就不说了,画眉毛、那个什么割双眼皮、沓胭脂、涂粉、涂口红,装耳环等等,就是要使自己的脸相庄严。那么现在甚至于男的,也来搞这些装饰品了。但是佛,他什么装饰品都不要,“无严饰”,那些装饰品什么都不要,。但是,他的“面轮极光满”。,没有装饰品,但是他的脸相极光满,就是这个,他的光彩、神彩都是非常圆满的。那个比喻呢,就是说,即使没有云的满月轮,就是八月半的月亮,没有云盖住的,这个圆满的月亮“亦莫能及此”,也比不上,跟佛的脸比不上。


“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 ”,佛的口就像一个殊妙的莲花一样,“与莲日开放”,这种莲花呢,太阳照的时候,它就开了,那么就像这么的莲花一样,这是很殊胜的一种莲花,不是我们一般的莲花。那么佛的口呢,又就像这样的殊妙的莲花一样。而这个蜜蜂,看到佛的口,它就是迷惑了,它当了真的莲花了。蜂要采蜜嘛,它就“当如悬索转”,它就像一个挂的绳子一样,就是在佛的口边打转转。它以为是真的莲花了,搞不清楚了,那么这个就是佛的口呢,是极殊胜。


“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 ”,佛的脸,金色的光严身,那么他脸的内部有洁白的牙齿,非常端正庄严的。这个样子的,(35*26:53)就是佛的金色的脸里边,有些洁白的牙齿,就像净秋月,在秋天,最清净的月光,照在金山隙。金山就比喻佛的脸了,在空隙里边他的牙齿,因为洁白的月光照在里边,极白的光了,就像佛的牙齿一样,现了白的牙齿出来,那么也是比喻佛的面相的好。


“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应供就是佛,佛的右手,他有轮相,最殊妙的作庄严。手心里边有轮相,这个轮相从何而来?“以手安慰”,佛以他的手安慰一切为生死所怖的人,一切有情为生死所怖,佛以右手安慰他,使他没有怖畏,走上解脱道路,以这个功德感到殊胜的轮相。


“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佛的两个脚,里边就是有跟莲花一样,当他走路的时候,印在地上,脚印在地上呢,就印了很多的莲花,真的莲花还比不上,那么的庄严。


那这些都是说,佛的身相的庄严。但是我们要知道,佛的身相的庄严,每一个相,每一个好,都是作了很多的利益众生的事情,而感得到的。所以说我们要求相好,就是要从因上求,就是要跟佛一样,以慈悲的眼光看众生,就感佛的眼睛一样殊妙。以悲心的手去安慰众生,就感到右手轮相。那么,一般呢,也就是说,忍辱的人,他就相会好;粗暴的人脾气大的,恶心对人的,不但是现世脸相不好看,下一辈子更可怕。这些都是要相好从功德上求。那么佛的功德具足,所以他相好也圆满。




       (二)语功德


语功德者,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以一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能各随自音,而生悟解。应思惟此希稀有道理。


“语功德者,谓随世界,所有有情,同于一时,各各申一异类请问,能由刹那心相应慧,悉皆摄持以一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能各随自音,而生悟解”,那么这个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佛随便,随世界,随哪一个世界有的有情,在同一个时候,所有的世界的有情,各各提一个不同的问,问题,那么佛呢,一刹那的心,“相应慧”,就是说,提问题要慧心所来分别。这个慧心所呢,他们提问的时候,这一刹那,就在这一刹那,相应的一个慧心所,能够全部摄持。假使说有十万个人在同一个刹那,一个秒钟里边提了十万个问题,这还是少数了,所有世界的有情,那是不可说的多。但是,佛就在同一刹那的那么多问题。他都能够摄持,都能够听清楚。同时,佛也说一句话、一个言音,那么多的问题就这一句话,都回答完了。这个话呢,每一个人听得不一样,“彼等亦能各随自音”,那些问问题的人,就能够每一个根据他所听到的声音而生悟解。他:“哦,这个是回答我的话,懂了。”


那么这个样子的功能呢,只有佛才有,这是不思议的。那么你讨论的时候就不要去钻牛角尖了,怎么会得一句话大家都听得不一样,都会得解悟什么什么,这个恐怕你浪费时间了,不要钻牛角尖去了。


“应思惟此希稀有道理”,这个希稀有的道理呢,应该好好地思惟,思惟什么?思惟佛的功德不思议,。不是叫你去思惟为什么这样子。,为什么这样子?你成了佛自然知道,。你现在没有成佛,你知道不了的。





如《谛者品》云:“若诸有情于一时,发多定语而请问,一刹那心遍证知,由一音酬各各问。由是应知胜导师,宣说梵音于世间,此能善转正*轮,尽诸人天苦边际。”


“如《谛者品》云”,《谛者品》就是《宝积经》里边,“若诸有情于一时,发多定语而请问,一刹那心遍证知,由一音酬各各问”,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前面的。他说,假使有很多的有情,在同一个时候,“发多”,那么每一个人发一个问,很多了。“定语 ”,这个定语,在《略论》里边是了义语,《略论释》,昂旺堪布的解释呢,这个就是说具足理论的语,就是说不是随便的一般性的泛泛的话,就有很深道理的话,。就是说,在同时一个时间,很多的有情,发了很多的道理很深的问题来问佛。那么佛呢,就是这一刹那的心,把每一个问题,再深的问题全部了解。同时以一个声音,他一个声音回答,而每一个有情听到的都是回答他的自己的话,而且把这问题解决了。各各悟解,“而生悟解”。


“由是应知胜导师,宣说梵音于世间,此能善转正*轮,尽诸人天苦边际”,你就是从这一个方面你就可以知道了,我们的殊胜的导师――佛,他声音――梵音,最殊胜的音了。在世间上来弘宣正法,以梵音来弘宣正法,这个能够善巧地转正*轮。“尽诸人天苦边际”,这个正*轮一转呢,使人天的苦全部除掉。那么这就是说人天才能接受人的教,三恶道就接受不了,这很明显的。如果堕三恶道去,正*轮是听不了了。那么我们佛的语功德是那么大,那么佛说正法,度一切众生的苦,那是毫无问题。





又如《百五十颂》云:“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鸟。摧坏极无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刚。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庆慰诸匮乏,亦放逸者归,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应如是念。


下边“《百五十颂》”又说,“观尊面可爱,从彼闻此等,极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看了佛的面相,极“可爱”,就是说,极庄严了,令人仰慕的。“从彼闻此等”,从这个佛听到这些话,什么话?极和美的语言,极和雅的,听了爱听的,这些语言。那么这个话呢,就像“如月注甘露”,那月么就是佛的面相了,比喻了,“注甘露”就是佛这些话了,好象月亮里边有甘露水流下来,那么这个当然是极殊胜了。


  “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这个地方该圈一圈,我们说《广论》里边校对得是很仔细了,但是里边错字还是有个别的,这个标点呢,错的更多)。佛的话能够把一切烦恼,贪瞋痴那些尘都歇息下来,就像雨云,下了雨之后,一些天空的灰尘,都给雨粘了,碰到水呢,就流到地上去了,空间就洗干净了。那么佛的话呢,又像雨云一样,可以把所有的我们贪瞋痴的烦恼呢,把它净静息下去。等于说下了大雨之后,把空间的灰尘,都把它息下去了。


“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鸟”,这也是很好的话,拔除瞋心,前面是贪了,下边是瞋。瞋是跟毒蛇一样的,要咬人的,咬了就要死的,就是瞋的毒很厉害。因为发瞋心,不但是把功德烧掉了,下辈子还得下地狱,比毒蛇还厉害。那么我们自己要检查了,自己瞋心大不大?如果瞋心大的,就要生极大的恐怖,为什么?你比毒蛇还厉害,这个不但是把自己的功德要毒死,法身慧命会毒死,还得下地狱受苦。那么佛呢,却是能够把瞋的毒蛇降服伏的。,“等同妙翅鸟”,。大鹏金翅鸟,就是专门咬蛇的。你再多的蛇,他给你咬了,你毫无办法。那么佛的话就像金翅鸟一样,降伏服瞋毒。


“摧坏极无知”,这个是贪瞋痴了,无知就是愚痴。“翳障如日光”,那么把那些愚痴的,给那个翳障,盖住我们智慧的。有的眼睛生了白内障了,他就是看不清东西了,这愚痴也是。有了愚痴呢,把我们的智慧障到了,什么东西就分辨不清了,是非也不知了,但是太阳光一照的话,这些障都消掉了。那么就像太阳光一样,降伏服愚痴。所以贪瞋痴都,这是一个总的,实际上一切烦恼都在里头,都能够把那些除掉,那些烦恼烦恼。


“由摧我慢山”,下边是我慢,贪、瞋、痴、慢、疑,我们说根本烦恼就那些。我慢的山,我慢,我慢贡高,都山一样,自以为很高,实际上很可怜。金刚能够摧坏一切,金刚杵,可以把山打烂。那么我慢这座山呢,佛的话――说的法,就像金刚杵一样,可以把它打碎,一切我慢全部打烂,降伏服我慢。


“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那么见义就是见了真谛了,佛说的话没有欺诳的。实事求是,都是真的。“如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无过故随顺”,因为佛说的话,是没有过失的,都是大悲心随众生的,“故随顺”,一切众生听了都欢喜。


“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善缀”,缀是组合了。佛的话,每一句话都是巧妙地组合起来的,那么容易解。,不是说有些人写的文或者说的话,拗口得很,听了不懂。这个佛说的话,“善缀”,他组合得非常巧妙,那么一听就会懂。“尊语具善说”,佛说的话有这样的善巧的功德,就是前面那些功德了。


“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疑痴。庆慰诸匮乏,亦放逸者归,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赞叹佛的功德。我们开始听到佛的话,就是一初听闻正法了,“能夺闻者意”,那就是听到的人呢,就感到被他全部吸引去了,一切其它东西都忘掉了,被佛的话,听了之后,把他的心全部吸引过去了。那么这是开始听到了,就有这样的能力。


康萨仁波卿讲话,我们在清凉桥,一些上座(他经过第二次跟了上师的入藏,亲近康萨仁波切的),他就说康萨仁波切说法就像奏音乐一样,听了是非常好听,越听越要听,懂不懂是另外一事,他的声音你听上去就是有吸引力,就不想走,就是要听。那么这是“初闻尊者语,能夺闻者意”。


“次若正思惟”,假使你说进一步把佛的话,如理地思惟,不要邪思惟,我们这个讨论的时候,千万要正思惟。这个,看一看,思惟是要正思惟,不要乱思惟,更不要邪思惟。那么正思惟的话,“亦除诸贪痴”能除贪痴,也能除贪痴。那就是说好好地去思惟的话,如理思惟的话,就能够除掉烦恼,贪瞋痴慢烦恼都能除掉。这是佛的功德:听闻正法,能够夺闻者意,如理思惟就能够灭除烦恼。


“庆慰诸匮乏”,一些贫乏的人,佛就安慰他。有些放逸的人呢,就“亦放逸者归”,。放逸的,他吊儿朗当的没有归纳,那么听到佛的话呢,他知道该怎么用功了,他就不放逸了,所以说“亦放逸者归”。


“令乐者厌离”,贪着那些五欲的快乐那些人呢,能够产生厌离心。有的人贪着一个事情总是放不下,那么你听了佛的话就能够产生厌离,再也不去粘着那些。


“尊语相称转,能生智者喜”,这个下面就是说,佛的话,是契机的。“相称转”,对了他相称的机而转的、说的,那么智者――上机的、上根的,听了佛的话呢,他就是生大欢喜了,甚至于像须菩提一样,悲泪啼泣涕泪悲泣,感动得非常欢喜。那么中等的根机呢,使他智慧能够增加,“能增中者慧”,中等根机的人听了佛的话之后,能够增长智慧。“能摧下者翳”,下一等的,一些下根的、钝根的,他的翳,他的愚痴会除掉一些,也懂一些佛的道理。


那么我们说,没有听过佛教的人,他们对佛教一无所知,这个佛教的到底怎么回事,也不会知道,那就是翳了。你听一下呢,再笨的、再下的,他也知道,佛教是怎么一回事。哪些是对的,要做的;哪些是错的,不能做的,至少这个鉴别力会有了,不会乱做了。否则的话就,就要闭了眼睛来瞎摸,瞎摸的话,哪是对了、错了,根本是没有一个标准的。


所以说,佛的话是契经、契理的。对上根的,听了之后,当然了,生大欢喜,涕泪悲泣切。中根的人也能够增长很大的智慧。下根的人,至少能够辨别是非了,把翳除掉。“此语利众生”,以这样子的话,来利一切众生,这是赞叹佛的语功德。


“应如是念”,那么我们念佛的语功德呢,应当这样子地去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那么我们再说一下,讨论的时候不要去钻牛角尖了。为什么佛一个时间能懂那么多话?为什么说一个话大家能够听得不一样?这个不要浪费时间。这佛的不思议功德,你不要想,不是你要思惟的。要思惟的,就是说佛有那么大的功德,是我们该归依的人。


   


       (三)意功德


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者,谓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观掌中庵摩洛迦,智无碍转。能仁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者,所知宽广,智量狭小,悉不能遍。


“意功德分二。智功德者,谓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所知,如观掌中庵摩洛迦”,那么佛的功德呢,“如所有性”(一切法的道理,真如空性),“尽所有性”(一切缘起的,各式各样的具体的事理),一切该要所知道的东西,就像手里边放一个庵摩洛迦来看,那么仔细。你远远地看,看不仔细了,摆在手里边看,那什么都看到了。所以说,管你是如所有性也好,尽所有性也好,这个我们在开头的时候都抄过了,我们就不再多讲了,都看得清清楚楚。


“智无碍转。能仁智遍一切所知”,他的智慧毫无阻碍地能够生起来。佛的智慧,一切所知的境界都能知道,那个我们在《摄大乘论》,所知――这个大家知道了。,所知的,管你如所有性也好,尽所有性也好,什么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一点也没有遗漏的。


“除佛余者,所知宽广,智量狭小,悉不能遍”,除了佛以外,那就是那些外道的祖师、外道的那些教主了,他们呢,所知的境极宽,这个智的量呢,他们智慧的大小呢,却是极小、狭小。它说不能遍了。就是说,所知的境界,他们是能够知道的仅是一点点,也不能够遍,绝对不能遍满、——所知的全部能知道。而且知道的呢,又是有成见的,。就是说依一个来概括一切的。35*46:40}涂抹部分删去?{


这个最好的比喻就是瞎子摸象。瞎子摸象,你说外道那些,他是不是一无所知呢?那些外道的头子,他还是知道一些。他摸到一个耳朵,它说是跟扇子一个东西。他就说:“哦,象就是一把扇子一样的东西。”那么你摸到耳朵固然像扇子了,整个的象的身体并不都是扇子一样,把一个你知道的推广到全体去了,那就错了。本来你所知道的不遍,整个的象很大,你看到的、你知道的只一个耳朵,本来就不遍了,再加上你主观的错误,把它扩大到全体,就说象是一个扇子一样的东西,那就全部错完了。所以说一切研究,什么哲学、宗教,那些人呢,就是这个佛说的,瞎子摸象了。不能说你一点也不知道,但是你知道的不遍,只知道一点点。这一点点又把它扩大到全体,那就是错了。你不扩大到全体,说耳朵像扇子,这还是对的。但是你说整个的象就是一把扇子,那就全部错完了。所以说一切的哲学的理论也好,外道的教义也好,就是这一类的东西。以自己的有限的第六意识的分别,来探讨无边的所知的境,那么得到结论呢,决定是会错的。





如《赞应赞》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余一切,唯所知宽广。”


“如《赞应赞》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那么我们在《摄大乘论》《所知品》里边就讲过了,所知的东西很多了,只有佛的智慧,能够遍一切所知的事情,都能知道。“‘除尊余一切,唯所知宽广”,那么除了世尊以外,“余一切”,特别是那些外道,他们所知的境是非常宽,而能知的智慧却是一点点,那么他们所得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


   


又云:“世尊堕时法,一切种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诸法动非动,若一若种种,如风行于空,尊意无所碍。”应如是念。


“又云:世尊堕时法,一切种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那么就是说,“世尊堕时法”,落于三世的法,就是过去、未来三世的那些法,就是一切法了。一切有为法,有为法是有生住异灭,那就是要堕三世的,这个学过《俱舍》就知道了。一切“堕时法”,就是指一切有为法。“一切种生本”,一切有为法的一切种,各式各样的生的本――这缘起了,一切有法的缘起的因,这是为什么要感这个果,为什么得那个果。这些“如掌中酸果”,就看手里的庵摩洛迦一样,非常清楚。这是佛的功德,那么我们就不要去乱思惟了:为什么,他要下油锅,他又不下油锅?这些话,恐怕不是我们该说的了。你要是得到佛的智慧呢,那就掌中庵摩洛迦去看一模一样。那么我们不是佛呢,就把佛的话,好好思惟就对了。


“是尊意行境”,这个是佛的意,意里边所缘的境、所行的境。“诸法动非动,若一若种种,如风行于空,尊意无所碍”,这幺前面一个颂就说,一切有为法的缘起的因,佛看了之后非常清楚,这个就像手中庵摩洛迦一样的,这是佛的意所缘的这个境界。那么下边说一切法,“动非动”:“动”是会动的――有情;“非动”是器世界――不动的。一切法,管你有情世界也好,器世界也好,“若一若种种”,若一若异。一么是一个;种种么不同的。若一若异,有情世界也好,器世界也好,异也好,一也好,就像“风行于空”,风在空中吹过去,一切无碍。佛的心、佛意,佛的意观察这一些道理,毫无阻碍,就像风在空中。风碰到山了,要碍了,顶住了。空里边风行的时候,毫无阻碍。那么佛观这一切法,就像风在空中行一样,毫无阻碍,全部了解,没有一点点疑惑。


“应如是念”,那么我们观、念佛的意功德的时候,就这么地念,就是说佛的意的功德,有这么大。不要开小车差弄到另外地方去。





悲功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所自在,能仁亦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是故若见诸苦众生,常起大悲,恒无间断。


“悲功德者”,这是佛的意的分别的功德、智慧的功德。那么还有悲心,也是意的功德。“悲功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所自在,能仁亦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是故若见诸苦众生,常起大悲,恒无间断”,。那么就像我们众生,被烦恼缠缚了一样,不能自在。一切随了烦恼走了,给烦恼引起走。我们总想得很苦恼,有些人到处找如法道场,好容易找到了,住下来住了。但是没有好久,又起烦恼了,又跑掉了。跑了之后,又回来了。回来之后,又跑掉了。这样的人,我们这里是不少的,那么这为什么原因呢?自己想一想了,烦恼所缠嘛。你有烦恼,你哪里会得找到安乐地方嘛?使你不安稳的就是烦恼,你要对治烦恼,烦恼息下去了,自然定下来了。你烦恼不息下去,被烦恼牵起走,牵上东、牵到西,到处跑,跑了半天,烦恼没有动,还是心安不下来的。这个道理,不但是我们宗大师的教,就是我们汉地的禅宗也好、净土宗也好、天台宗也好,都是一样的,都这么说的,要对治自己的烦恼的。但是偏偏学佛的人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只看外境,不看内心。那么总是要怨外境不好,也不看看自己人烦恼是怎么一回事。根本的因35#54:06就在你烦恼上边,对治要对治烦恼,调环境毫无用处,烦恼跟了你跑的。那么我们众生呢,是为烦恼所缠了,无所自在。他要你东就东,它要西就西。甚至于要你下地狱,你也不能不去。烦恼给你造了恶业么你得要去了,毫无自在。 那么佛该自在了吧?但是佛呢,“为大悲系缚,无所自在”,佛却是也不自在(师笑)。他这个不自在,不是像我们不自在,受苦去的不自在。佛就是起大悲心,他哪里有众生有苦了,他必定要去救他,这是为大悲所自在了。大悲心要救众生呢,佛就来救了,佛并不想放弃一个众生。所以说佛呢,没有休息的时候。你说:“佛该休息了。”他悲心起了,哪里有苦,哪里救嘛。十方世界苦的众生很多,怎么休息呢?到处跑。所以说佛也不自在,这是大悲使他去救护众生了,没有闲的时候。


“是故若见诸苦众生”,佛只要看到有苦的众生,他常起大悲。他就起大悲心,“恒无间断”,永远也没有间断的。无时无刻,每一分种、每一秒种,都在救护众生。也是无地不救,东南西北,十方四维上下。因为大悲心的缘故,从来不休息,恒无间断。


     


如《百五十颂》云:“此一切众生,惑缚无差别,尊为解众生,烦恼长悲缚。为应先礼尊,为先礼大悲,尊知生死过,令如此久住。”


“如《百五十颂》云:此一切众生,惑缚无差别,尊为解众生,烦恼长悲缚”,就像我们一切众生,都被烦恼所困缚,那么世尊呢,也为了解救众生的烦恼,他就是长时的被这个悲心所缚,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众生所缚的是烦恼,那么就要受苦。佛所被缚的呢,实际上并不是缚了,就是说佛因为有大悲心,不断地来救护众生,也没有闲的。那么这个两个呢,虽然都是用的是“缚”这个字的,但是一个是造罪,一个是功德,全部不一样,性质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却是“不自在”呢,却是一样的。众生为烦恼所缚而不自在。佛呢,为大悲心所缠呢,也不能够休息了,还是不断地要为了众生的苦恼而操心了,去救度了。


“为应先礼尊,为先礼大悲,尊知生死过,令如此久住”,那么从这里看呢,我们还是先要礼拜大悲心呢,还是要拜佛呢?那当然佛所以珍贵,因为他的功德了。此谓悲智断的功德了。那么在这里,他故意提个问,那么我们还是要先拜佛呢,还是先拜大悲呢?那么昂旺堪布,就给我们来个结论了。他说,先要拜大悲,因为佛是大悲了。


“尊知生死过”,佛看了生死的过患,那么众生一个没有出生死呢,他就不断地要救度了,就在世间上要住了。你离开世间怎么救呢?“令如此久住”,正因为佛有大悲心,看到生死的过患,众生在生死里边,佛也就在生死里边救。所以说,佛不像声闻一样的涅槃了,他“智不住生死”,佛的智慧知道生死是空,他不像我们众生一样执着生死,所以他没有苦。“悲不住涅槃”,众生在生死中,受无量的苦,佛自己安逸了,涅槃里住那里舒服了?不,他要度众生。涅槃虽然好,但是佛要度众生,还是要来世间度。那么就是说佛呢,因为悲心的缘故,在世间上他是不离开的,哪里有苦,哪里救,这是佛的这个本怀。





《谛者品》亦云:“若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陷入生死狱,胜仙发悲心。”


“《谛者品》亦云:若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陷入生死狱,胜仙发悲心”,《谛者品》也这么说,也说赞叹佛的大悲。看到这个“痴”,愚痴、黑暗,“常缚众生心”,就是众生的心,常被这个愚痴,盖得黑黑的。那么这个黑暗是什么呢?就是人法二执,执有补特伽罗,执有一切法,这是根本的愚痴。这两个执着把我们的心盖掉了,本来我们自在的,本来的一切法空的空性就盖住了。


“陷入生死狱”,因为我们的心给痴所黑暗了,盖住了,那么就起烦恼,造业了。那就投入生死的牢狱里边受大苦。这个众生一受苦呢,佛就要发悲心了,“胜仙发悲心”,胜仙就是诸佛了。佛就是说发大悲心了,必定要救了。


所以说众生有苦,佛就不会不救的。因为他有悲心,悲心起了之后就是要救,也就不会住涅槃了,就在生死里边,广度众生。所以有的人就不能体会佛的意思,他总说:“我要好好地修行去了,这些事情我就不管了。”你不管了,你修什么佛?当然了,我们说能力有限,年纪大了,外面跑不动了。当然你不管了,你好好修行,也可以说是。但是你,精力很丰富,能力也有,你说这些都不管了,你去修了,你修什么呢?你修发菩提心度众生,嘴里说,身上不做,你这个说了有啥用处?虚言,等同虚言。你做呢,当然做不到很多,像佛、菩萨那么做,做不到。能做的要做嘛,大家不做,这个世界还成什么世界呢?


   


又云:“若见欲蔽意,大爱常躭境,堕爱贪大海,胜者发大悲。见烦惑众生,多病忧逼恼,为除众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终无不起时,住众生意乐,故佛无过失。”应随忆念。


“又云:若见欲蔽意,大爱常耽境,堕爱贪大海,胜者发大悲”,那么这个《谛者品》又说了,若看到这些欲――我们的这个贪欲,“蔽意”――把我们的心盖掉了。“大爱常躭境”,这个大大的贪爱,对这个五欲的境耽着了,拔不出来。“堕爱贪大海”,这样子呢,起了烦恼呢,就要造罪了,结果这个大苦海(爱贪的大海)里边,沉溺下去了。那么这样子呢,“胜者发大悲”,这个佛呢,看了之后,不由得就要起大悲心。


“见烦惑众生,多病忧逼恼,为除众苦故,十力生大悲”,佛看到烦恼迷惑众生,迷惑众生,那么造了很多业,那么有很多的病、忧恼了,这是现世的了。下一世呢,更要下恶道去受苦了。“为除众苦故”,为了要解除众生的一切苦难,“十力生大悲”,那么佛就生起大悲心来了。这个成佛么本来是为度众生愿成佛。众生有苦,你这个怎么不救呢?成佛的目的就是度众生。所以说,佛就生起大悲心来。“能仁常起悲,终无不起时”,佛悲心常起,这个常起就是说没有断的时候的。“终无不起时”,不起大悲的时候是没有的。


“住众生意乐,故佛无过失”,“住众生意乐”,就是说随顺众生。众生有苦,哪里有苦,哪里救。故佛没有过失,所以说佛做的事情没不有过失的,他全部是以大悲心度众生苦的,怎么有过失呢?我们的出发点,如果说不是为众生的苦,而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着想,为自己的前景、前途,那决定会产生苦恼,产生过失。这是自私心的出发,一个是大悲心出发。大悲出发,没有过失的,自私心出发决定有过失。


我经常说两句话,《上师供》每个人都念的:“持爱自己灾害百损门,持爱有情一切功德基”,就这个意思。你要从自己利益出发,一切的衰败的门都开了,所以说我们打算盘不要从自己个人的利益出发。从自己个人利益出发打算盘,一切倒楣的事情都会来。你从大悲心,持爱众生,为众生利益出发,为正法出发的话,一切功德都来了。这个是很简单的一个原则,《上师供》也告诉我们了,我们也天天念了。你要做嘛。你不做,专门从自己利害出发,你做的事情越做越糟糕。你从众生的利益出发,为正法利益出发,越做越高,越有希望,越做功德越大。那么这个原则是很简单,但是你要做,不做的话,佛说了那么多,耳边风,听过了事,天天念,虚言,骗佛的,那修行就没有意思了。我们修行就是说要净化自己的身心,要我们的心跟这个法靠近、靠近,乃至合二为一。你如果天天念,不靠近,天天念不靠近,甚至越来越远,你这个修什么法呢?你不是徒劳吗?甚至于在骗佛,也在骗众生,这个我想应当提高警惕了。


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三十六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一次,我们讲到三宝的功德。那么佛的功德:身的功德,语的功德和意的功德。意的功德也就是智慧跟大悲了。那么下边我们看业的功德――佛的事业,他做些什么事业?什么功德?





       (四)业功德


业功德者,谓身语意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而正饶益一切有情。此复由于所化之别,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其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业功德者,谓身语意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而正饶益一切有情”,那么什么叫佛的事业、功德呢?就是佛的身、语、意三业,他是任运的,不要特别作意,一切自然。而且是“无间”的,没有间隔的,做什么呢?“正饶益一切有情”,如法地饶益一切有情。饶益有情的事情,任运的,不要劝,也不要特别作意,“无间”的,从来不停的。那么,我们世间上也说饶益有情、也利益众生,也说“为人民服务”这些,或者父母对孩子做饶益的事情,但是往往不能正饶益,你想是想得很好,但是做的方式方法不对头,那么效果就不太好。这个“正饶益”呢,那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对初学的,增上生;对高一级的,就是决定胜。这是没有错的。


“此复由于所化之别,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其所化会遇圆满,远离衰损,定作一切所应作事”,那么所化的有情各式各样不同了。那么有的是堪能化的,那么分上、中、下三士了。有的是不堪能化的,佛的教化他不听的,他信邪的,那么这些呢,不度无缘了,也没有办法了。只要堪能化的,佛“无不令其所化”,没有一个不使他所化的有情“会遇圆满”,得到这个快乐、安乐,“远离衰损”,离开一切苦恼。那么“定作一切所应作事”,他要该做的事情决定会做。对初学的是人天的增上生;对中等的声闻、缘觉的决定胜;那么再高一等的,广度众生的意乐,使他成佛的这个事情。总之,只要能堪化的,佛不会错失任何一个机会来做应当度的事情。目的呢,得他安乐:最起码的,人天安乐;那么中等的,涅槃的安乐;最高的,无住涅槃的、佛的安乐。远离一切衰损,最低的,离开三恶道的苦;那么中等的,离开生死的苦;最高的,离开生死涅槃两个的、两边的苦。一切所应作的事情,对机而说,没有不做、也没有不恰当其分的,这是恰恰好的。





如《百五十颂》云:“尊说摧烦恼,显示魔谄动,说生死苦性,亦示无畏所。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岂有此余事。”


“如《百五十颂》云”,《百五十颂》,一本书。它说:“尊说摧烦恼,显示魔谄动,说生死苦性,亦示无畏所”,这个“尊”就是世尊,他说一切世间的苦恼,都从烦恼来的,那么我们要灭除苦恼呢,必须要摧毁烦恼。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那么你要出三界,就阿罗汉来说,出三界,他也不是说把业搞完了就解脱了。业是搞不完的,消不完的。那么外道,有一些,印度六师外道里边有一些苦行外道,他们也知道过去作了很多业,该受苦,他们就妄想把业消完,就拼命地受苦。自己受些苦事来干。他的意思就是说,苦受完了,就解脱了。这个是没有智慧的一种很愚蠢的方法,就在你修苦行的时候,也不断地在造业。尤其是意业,就不断地生,身、口也在造。你什么时候,过去无始以来那么多业,你怎么消得完?只有把烦恼断掉了,烦恼的水不去滋润那个业的种子了,这个种子也就枯死了,也不感果了,这是《俱舍》里讲得很清楚。所以真正出生死,是断烦恼,业是消不完的。所以说,佛呢,说要离一切苦的根本,就要把烦恼断掉就对了。“摧烦恼”,开始的时候把烦恼制服;最后把它断掉。


“显示魔谄动”,那么修行的时候,各式各样的魔要引诱你,诱惑你去做一些不善的事情,引起烦恼。我们不是前面讲过的“五花箭 ”吗?这个魔来害你时候,还感到很光荣,自己中了箭了,感到很庄严,那么这样子就糊里糊涂地被魔牵起走了。那么这些事情佛就把它开示我们,哪些是魔的“谄动”,不要上当。那么扰乱我们的修行的那些魔的事情,都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


在我们《三学》里边,最后一篇是《慧行刻意》,就详细地讲这些。这些是很秘密的法,这是哲蚌寺里边秘密地传的。海公上师讲的时候说:“哥哥得了法之后,也不告诉弟弟的。”就是亲兄弟也不互相告的。那么我们现在却是到处在流传了,流通了,只要多少钱就流通到了。这个在我们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要上师面前请之后,才能得到这本书。上师没有允许,不能看的。


“说生死苦性”,那么告诉我们生死的苦。这个苦,苦苦大家都认得到,但是坏苦、行苦,凡夫是认不到的。一定要告诉我们,这整个的三界充满了苦难。这个包括苦苦、坏苦、行苦。那么这样子才能彻底地明白三界的苦性。那么既然是苦了,该出离了,出离到哪里呢?“无畏所”,涅槃。那么永远灭掉生死苦的这个涅槃性,也告诉我们无畏所。你单是告诉生死苦,没有一个地方解脱生死苦的,那也没有用。只是告诉我们了很苦、很苦,还得要受苦。那么告诉我们无畏所,那可以到那个地方去,那就没有苦了,那就是涅槃。声闻的涅槃跟佛的无住涅槃,这是“无畏所”。


“思利大悲者,凡能利有情,此事尊未行,岂有此余事”,他愿意、发愿利益众生的大悲心的人,凡是能够利益有情的事情,他不做,还要做什么呢?就是佛对一切有利众生的事情都做完了的。因为这个事情不做,佛还做什么呢?佛是专门做利益有情事情的。





《赞应赞》云:“尊未度众生,何有是衰损,未令世间会,岂有此盛事。” 应忆念之。


“《赞应赞》云:尊未度众生,何有是衰损,未令世间会,岂有此盛事”,佛没有度众生的时候,那这个世间界的衰损不可说,因为没有正法,众生行动没有标准,善恶不分,是非不辨,那做错事。那么这个世界间呢,衰损得不可说。那么假使说佛没有把这个正法教给众生,使众生遇到佛出世了,度这个众生的法、说正法呢,“岂有此盛事”,那现在这样子的盛的事情哪里来呢?就是佛在出世的时候,一切世间的兴盛的事情也不会有了。所以说一切都寄托于佛的出世不出世,佛不出世,不说法度众生,那世间的衰损不可说,没有可以比的。那么佛出世之后,一切盛的事情也都会来了。


所以说,我们遇到佛说法那就是最幸运的事情。在我们现在离开释迦牟尼佛是两千五百多年了,应当说是末法时期了。但是我们的众生还是有些福报,感到正法还没有断灭。尤其这段时间,可以说比以前更盛。我们年轻的时候,要求经书是很困难的,那么《广论》也是极难请的,那个时候不通过关系,找不到。那么其他的参考书也请不到,所以说,那个时候,就是说是想看书看不到。现在呢,什么书都有,有的是甚至于不要你请,给你送上门的,给你寄来的,那么就是不要辜负这个福报了。像我们现在就是事情太多了,过去是想看书看不到,现在是有书没有时间看了,成了这个情况了。那就是说,我们对法的、碰到正法的福报呢,现在还是不小的。那么这个福报从何而来?也是过去大家努力修行而感来的。所以不要错失这个机会,碰到这样的盛的时候,虽然不是佛出世盛,但是在末法时期比起来,还是算盛的。那么就千万不要错过,好好地掌握这个,抓紧机缘了,不要错失。


“应忆念之”,那么这些事情呢好好地要思惟。





此是略说念佛道理,若由种种门中忆念,亦由多门能发净信,若能数数忆念思惟,则势猛利常恒相续。余二宝德,亦复如是。


“此是略说念佛道理”,我们净土宗说念佛,这个才是真正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念他,不但是六个字就算了,还是要念他的功德,身的功德,语的功德,意的功德,他事业的功德,这个样子去念佛呢,真正地念佛了。所以说,有很多人认为我们修密法的,不念佛的,跟他矛盾的。我们念佛的,而且念得还多。这还是略说,没有广说。念佛的道理把它纲要的、重要的说了一下,略略地说一下。


“若由种种门中忆念,亦由多门能发净信”,那么你各式各样的“门”,就是说方式方法,或者是其它的一些经书里面去多多地去忆念,也可以“由多门”,很多的门路,产生我们的清净的信心。


“若能数数忆念思惟,则势猛利常恒相续”,这个,假使我们经常地忆念佛的功德的话,就是念佛的话,那么这个力量,这个就是可以很猛利的,而且“常恒相续”不断的。就是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就可以极大的力量生起来,而且可以使它不断。那么这个就是说,我们修行有时候要退心,心要疲厌,那就是说,这些工夫没下,单是知道了是不够的,要常常思惟、忆念、思惟……那么这个力量才会增长,常恒相续不断。


“余二宝德,亦复如是”,其余两个宝,法宝、僧宝,它的功德也是这样子。也要经常地思惟,忆念、思惟……那么他对于三宝的信心就可以猛利地生起来。长时地相续不断。很多人,说“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大殿;出家三年,佛到倒西天去了。”疲掉了,甚至退了,这些就是说没有下工夫。时间越长,我们说应当是力量越强,怎么时间长了会退下去呢?那么其他的修行的人也都这样子。开始的时候,信心很好,很猛利,久而久之,疲了,疲了,慢慢就退了。念佛的人也是一样,开始念得很猛利,弄到后来,叫去假使打佛七了,坐在那边无可奈何。他要是胡思乱想了,打瞌睡了,都来了。那就是说,这个心已经退掉了,尽尽管你坐在那里念佛,就不争气了。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则诸经论多是开示三归功德,此等皆能现为教授。


“由如是修,若善了解,则诸经论多是开示三归功德,此等皆能现为教授”,它就是讲“种种门”的关系,你这样子肯修的话,而且能够了解,能够真正产生这个了解的话,那么你看一切经、一切论,里边很多开示三宝的三归的功德的,这些都是教授教诫。我们前面一开始就说:经论都是教诫。那么我们就分类了,凡是对我们讲到三宝的功德,讲归依的那些,都是开示三宝的功德的。那些都是叫我们修这个净信,能够把三宝的功德,在我们心里边猛利地生起来,常恒相续,不断地增长。所以说,一切经论都是教授教诫。从这个里边,宗大师慈悲,也给我们点了一下。那么我们以后看经的时候,碰到这一类的,就知道,都是开示我们三归的功德。





念观察修,皆是分别,于修行时,而弃舍者,是遮此等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故于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


“念观察修”,这是都要去忆念,要去观察思惟的。那么有的人说,他这么说,“念观察修”,他认为,观察修,要思惟要去观察的话,“皆是分别”,都是分别,虚妄分别。“于修行时,而弃舍者”,那你真正修的时候,这些分别是不要的,只要是一心,就是那些分别心都要给它除掉,有的人是这么想。“是遮此等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这个呢,这种想法是遮掉了我们这里的积集聚资粮,净除罪障的很多的修持的门径,法门都遮掉了。你不要分别么,这些方法都不用了。不用了么,这些本来可以积聚资粮的,可以净除罪障的,很多的修持法门都不要了。我们这里现实也很多,有的人他说一心念佛了,金刚萨埵也不要了,忏除罪障也不要了,供曼茶积聚资粮的也不要了,他那这个就太狭了。本来一句“阿弥陀佛”包藏八万四千法门,什么都包进去的,你现在都不要,那么是偏偏这个就是把那些舍掉,功德舍掉了,那个罪也清不了了。


“故于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这样子做法呢,对我们有暇的身体,要汲取无量的“坚实心藏”,就是摄取心要了,好好地修行的重点抓住呢,他们这样子就说不要分别,不要观察修,要舍弃的,这个是个大障碍,对我们修行是个大障碍,应当知道。这个是宗大师前后不断地点出这些是错误的修法。很多人到现在还有,这是修的时候什么不要分别,不思善不思恶,什么都不要想。这个,那就害处就极大,是修行大障碍。





此等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故于初时修心稍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


“此等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反过来,假使我们经常地观察修,那我们的心就可以跟到我们所修的法,净化、转变了。本来不信三宝的,或者是信得是很微劣的,经常忆念功德去思惟修的话,这个信心就会增长,这个势力就会猛利,甚至恒常相续不断。所以说,这个是要观察修的。


“故于初时修心稍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那么修行的时候,开始修有困难,因为我们的心都是随烦恼转的,有这个惰性,也就是说惯性。我们车向前跑的,要停下来是难的,它有个惯性。要往前走的,要把它拉下来,拉住,要刹车,一下子还刹不住。那么我们的烦恼心也是,无始以来跟烦恼跑了那么多时间了,你说马上叫停下来,这个惰性是一下止不了,那么就修三宝信心,你还生不起。但是,你好好地观察修的话,这个力量就会强起来。所以说,开始的时候确实感到有点困难,但是久而久之,不但是能生起,而且“任运而转”。不要用心,它自己就生起来了。这是功夫用得多了呢,有的人梦中也会念佛,也会修,持咒,那就是说“任运转”了。梦里边没有叫他念,梦里边心已经力量很微弱了,但是他自己平时修惯了,梦里还是转得起来,任运转。


所以说我们看我们的功夫修得好不好,你自己很可以检查。有的人总是说我四归依修了多少了,可不可以修其它的了?那么第一个你看工夫够不够?有没有任运转?梦里边没有提起念头?他自己会不会念?如果没有会念,那你工夫根本不够,那你效果当然不会好。工夫够了之后,效果也就会来。效果的表现有瑞梦,梦中有些好的现象。


那我们说,梦毕竟还是梦,实际的生活里边还是可以检查。那就是说,我们经常说的,跟佛的功德是不是靠近了?是不是挨到一点光了,沾了一些光了。佛的功德,一般地说:断、智、悲。断德,烦恼习气断完的,那么你修了这个法之后,是不是烦恼习气轻一些了?如果轻了,那就是有效果出来了。那么佛是一切智,智慧极大的、圆满的,那么你修之后是不是能开一点点智慧了?如果能开一点了,那也是沾些光了,佛的加持得到了。那么还有一个呢,就是悲心,佛是大悲心,前面讲了很多了。我们的悲心是不是扩大了?还是专门为自己个人的利益着想?还是为大众利益着想?这个很容易看到的。你为集体、为正法,就是为大众。你为个人,为自己一个人的前途,就是为自己。如果你说修了很多的时间,经常地思考的问题,为个人的利益着想的话,没有进步。甚至于学了很多经论,反而滋长了我慢贡高,执着我的心更强,那是天变成魔了。这个,经里面经常说的。那么《广论》前面也讲了很多,这个修行自己要经常检查自己的心,看到底是进步了,退步了?


那么,这里就是说,修行的时候就是修三宝的信心了,开始有点困难,这个信心你怎么要生起来呢?他该要下工夫才能生,但是下了工夫之后,慢慢地任运能够生起了。这是一切法没有自性,没有一个固定的心,说你决定不能信。很多人问我,我能不能修密法?这个一切法没有自性,你要修密法,你就可以转变成一个密法的根器。你不愿意修密法,你哪怕本来是修密法的根器,也可以把它破坏了,成了一个一阐提,没有善根的人,这看自己努力了。





又若能念,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于临终时任生何苦,然随念佛终不退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又若能念,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于临终时任生何苦,然随念佛终不退失”,假使你能够这样地作意,就是说希望我能够得到,“如所随念”的,就是说我所念的那样的佛,我也要得到、成功这样的功德,那么就是发菩提心了。我们自己愿意成佛,那就是发菩提心了。这个发菩提心就是愿意成佛了,但是愿意成佛的动机是度众生。因为要度众生,我必须要有一定的、很高的能力。像我们现在凡夫,心里想度众生,但是毫无能耐,看了人家受苦,无法救。假使说,你跑到菜场去,人家杀鸡、杀鸭子,你说我要救,你怎么救呢?你说我买下来?你把你钱买完了,也买不完那么多的动物。那么,你说你叫他不要杀,他说我不杀怎么吃饭呢?他不会理你的,还说你打闲岔,那这个就没有能力救。要是你成了佛了,那一切功能都有了,当然能救了。所以说要发愿成佛,这就是发菩提心了。


“一切昼夜恒得见佛”,那么,这个我们在这个《观无量寿经》,净土宗经常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经常去这样子忆念的话,“不久当来,当得见佛”,就可以见到佛。那么这里也说了,你发了菩提心之后,一切昼夜都能见到佛。“于临终时任生何苦”,你临终的时候,不管你生什么苦,你念佛的心,“然随念佛终不退失”,你念佛的心不会退。那么净土宗的人他最害怕临终退失。你只要平时能够下工夫的话,临终不会退失。平时经常忆念佛,不但是临终不会退失,甚至可以在念佛的时候见到佛。这是《观无量寿经》把这个道理发挥得很多。





《三摩地王经》云:“教汝应悟解,如人多观察,由住彼观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


“《三摩地王经》云:教汝应悟解,如人多观察,由住彼观察,心能如是趣”,那么它就是教我们修行方法了。你应当要悟解,就是心里要产生一点理解。“如人多观察”,一个人,假使我们能够多多观察这个道理。那么“由住彼观察”,因为你就在这个观察,住在里边观察,“心能如是趣”,这个心也就转变了,趣向那个你所观察的道理,就会进去。那么前面就说了,你好好地念佛的功德的话,你这个心就会得信心生起来,而且极猛利地、长时相续地生起来,乃至见佛。所以说你这个只要好好修好了,多观察,你住在观察里边好好修的话,心就这样子,顺着这个观察,就正路上去了,那就是法跟心就合起来了。


“‘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那么就是这个道理,假使我们拿来念佛的功德的话,佛的身的功德,还有智慧的无量智的功德等等,前面说的身、口、意等等这些功德,这样子常修随念,不断地去念佛的功德的话。“心趣注于此”,心就趣向、专注于这些地方。“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那么你行住坐卧的时候,都起这个意乐心,要成就这个佛的智慧。发愿自己要成无上的佛。“胜世”,就是自胜一切世间,也可以说是佛的名字了,佛的一个号了,“胜世”。发愿我自己要成无上的佛,这个以这样子发愿,求菩提,“愿菩提”,发愿成就菩提、成佛。





又云:“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依。若时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夺。”


“又云: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依”,这本书接下去又说了,(都是这本书,它接下去),[36*29:04]我们只要这样身语意能够很清净地、常时地赞叹佛的殊胜的功德,“如是修心续”,这样子的身心这样子修,修自己的身心,不断地相续下去,“昼夜见世依”,“世依”也是佛的另外一个名字,一切世界的依怙,就是佛。那么以这样的方法去修呢,昼夜能够就看到佛了。因为我们的心随了佛的智慧而转了,那么现前当来都可以见到佛。或者是现在就见到,或者将来能见到。这个昼夜能见佛呢,当然说是现前地见了。


“若时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夺”,假使说,你病得身心不安的时候,甚至于要临终了,死苦来的时候,你那个时候也不会退失念佛的心。一切苦“莫能夺”,就是说纵使你死的时候很苦恼,百苦交煎,但是不会退失你的念佛心。那就是平时锻炼成了一股劲了,再一些苦来,不能把冲掉,“不退失”。那就是可以靠平时要修了,平时不修,那时候想也想不起,不要说退失了,本来就没有了。





博朵瓦云:“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由于此上获得定解,故能由其诚心归依,若于所学能正习学,则一切事悉成佛法。吾等对于诸佛妙智,尚不计为准洽占卜。”


“博朵瓦云”,博朵瓦是仲登吉下边的一个大德。他说:“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他也是讲修的道理,你只要肯数数地思惟,这是串习修。我们修,正规地修,是入定了之后的,但是数数思惟,也能改变我们的身心,也叫修。所以说,你只要能数数地思惟的话,“渐能深信”,慢慢地这个信心能够巩固起来,。从很微弱的信心能够得到深厚的信心。“渐净相续,能得加持”,那么你的相续也就清净了,相续是身心了,主要还是心了。就是净化我们的身心了,得到加持。


这个,我们在传的《四加行》里边,尤其是四归依,得到加持的不少。有很多信,他写来呢,都是说他修了之后,他的一些境界,多少时候,有发现什么情况。这些呢,我们开头呢,这些信回了么就扔掉了。后来,我们看对一些人有参考价值。后来就保存一些,保存一些,将来呢,可以把它弄出来给大家做参考。但是我们也不愿意把他的功德公之于大众,因为这个功德要秘密保藏。那么就是说,暂时还没有把它弄出来。这个得到佛的加持,他们得加持的人很多了。这里呢,而且还有一个特征,居士得到的特别多。因为居士的信心,他从他这个烦恼的家庭,沸闹的城市跑到这个清净的寺院来,他这个心理的状态是绝对产生清净的信心。在这种心态之下呢,感应是容易得到的。在这个寺庙里蹲疲了,就身生在福地不知福的,这样子情况之下呢,这个利益就反而不如那些居士。所以说,居士得到的感应还是比较多的,出家人里边不是说没有。总的来说——那么当然,居士人数也多嘛,所以他们的要多一些。那么能得加持。


“由于此上获得定解,故能由其诚心归依”,因为对三宝的上面功德什幺得了定解,不可转移的胜解得到了,那么他的诚心的归依也产生了。“若于所学能正习学,则一切事悉成佛法”,假使你于所学的能够好好地学的话,那么归依之后的呢,学处了,这个后边要讲了,该哪些要做的,哪些不要做的。那么你如果这样去做的话,一切事,你不管你对家庭好了,也成了佛法了。以佛的出发点去做事情,一切法都成了佛法。


那么“吾等对于诸佛妙智,尚不计为准洽占卜”,这个里边,又提出一个问题来了。但是我们这些人,对于佛的最圆满的微妙的智慧,却还不如一个能算命的算得好的人那么重视。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下边就要说了:





此复说云:“譬如有一准利卜士说云,我知汝于今年无诸灾患,则心安泰。彼若说云,今岁有灾,应行此事,彼事莫为。则励力为,若未能办,心则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说,我未能办。若佛制云,此此应断,此此应行,岂置心耶,若未能办,岂忧虑耶。反作是言,诸教法中,虽如彼说,然由现在,若时若处,不能实行,须如是行。轻弃佛语,唯住自知。”


“此复说云”,那么下边就把这个话打开说。“譬如有一准利卜士说云,我知汝于今年无诸灾患,则心安泰。彼若说云,今岁有灾,应行此事,彼事莫为。则励力为,若未能办,心则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说,我未能办”,它就说,假使一个算命的,他比较算得准的。他给你说:“我知道你今年是没有灾患的,平安无事的。”那么,听了这个话,心里很“安泰”,非常之舒服,放心了。但是假使他说:“你今年有灾,你应当要做这些事情,那些事情就要避免,不要做。”这么你都听了他的话之后,拼命去做了。他说你要做的拼命做;他叫不要做呢,就不要做。“若未能办,心则不安”,假使没有做,他叫你不要做的你做了,他叫你做的没有做到,那心里绝对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说,我未能办”,他心里就这样子想了,“他这个算命的叫我做这些的,叫那些不要做的,我却是没有照他的去做,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做了”,心里就不安了。


那么这个我记得我在四川的时候,在宝光寺教课的时候,报纸上(那个时候还闲,还能看报,现在报纸在哪里都不知道了,不要说看了),那时候看到报纸上一个报导。有一个父亲,养个孩子。孩子么,男孩子,么本来很好了,现在一般是节育,只能一个孩子。我记得文化大革命,斗一个大队长,他养了九个女儿,你说你养那么多干啥?他说我要养个男的,九个女的还不行,还要养,就把他打斗了。那么这是说人的心情,都想养个男孩子。那么他是有个男孩子,该很高兴了。但是碰到个算命的,说这个男孩子跟你克的,将来对你不利。那么, 这个父亲听了以后,就对孩子就非常冷漠,总对他是好象冤家一样看待。吃也不给他吃好,穿也不给他穿好,对他平时总是呵斥、打骂经常来,甚至不给他吃东西,等等,虐待。最后,是把他吊起来打死了。这么犯了一个人命案,就是听了一个算命先生的话。你说这个孩子克的,活了对你不利,死了呢?抓起来了,更不利。活的时候不一定不利,这个算命不一定准,这样子算了一下,你就心里那么担心。而佛说的话呢,又听不进去。


这个世间上的人都有这些事情,你们周围去看看好了。只要算命先生、看风水先生给你一说的话,信得不得了。那么犯了人命案都不怕了,这实在太愚痴了,那么这个我们看到是很可怜。


这里也是举这样的话,“他算命的人这么说,我没做到,心里很不安”。但是反过来,“若佛制云,此此应断,此此应行,岂置心耶”,佛跟你说的,这些不要做的,贪、瞋、痴,那些吃喝玩乐,尤其是什么跳舞厅玩女人了,佛说的很多,叫你不要做。,但是你看看,做的人来得多。一些非佛教徒,不懂的不要说,佛教徒还是有。那么这就是说,佛的话不在乎的,。算命的话呢,却是耿耿于怀,。这个事实上就是这样子。


“若未能办,岂忧虑耶”,佛教你这样子做,那样不要做,你一个是不放到心上。另一个,你没做到,你也毫不感到忧虑。算命先生的话,你没有做到,心里不安得很。佛叫你做的话,不做,心里毫无顾虑。这个,对佛的信心太差了。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想自己了,可能也会差不多吧?


“反作是言”,没有做到,佛叫你做的没有做到,叫你不要做的你去做了,既不放在心上,又不担心,反而还要这么说,“诸教法中,虽如彼说,然由现在,若时若处,不能实行”。,佛的教里边,佛固然这么说了,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地方也不同了,这个是行不通了。这个话,现在的人很会说。据说“八敬法”都不要了,女众,时代不同了,男女要平等了,不要“八敬法”了,把自己推翻了。比丘尼所以能做比丘尼,就是要靠“八敬法”,你把“八敬法”推翻了,你还是什么比丘尼呢?没有了。那么这样子的人呢,太多了现在太多了。“须如是行”,他说:“佛说的话当时是佛这么说的,但是现在了,时代不同了,地方也不同了,是因地制宜,这个法是不要行了,做不到的。那么,要照我们这么做了。”,“须如是行”,“照我们自己想的做了”。“轻弃佛语,唯住自知”,把佛的话呢,很轻易地拋掉了,而“住自知”,自己认为对的,就做起来了。这个自己都是认为对的,那就是错误的。离开佛的,那还有什么对的,就是错的了。把错的当对的,把佛说的,就弄个借口,说时代不同了,地方不同了,就不要了。那么说这个话的人太多了,大家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心里千万不要受这些迷惑。





若不观察,随心爱乐,唯乱于言。若非尔者,内返其意,详细观察,极为谛实。故当数数思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定解。


“若不观察,随心爱乐,唯乱于言”,假使你不观察,真正的道理不观察,“随心爱乐”,就像前面说的,我要怎么做、怎么做,作个借口就完了。那么就“唯乱于言”,就是说些假话来搪塞了,乃至文过饰非了。那这样子做了,说些不正确的话来为自己辩护了,就是这样子。


“若非尔者”,反过来,能够好好观察的话。“内返其意,详细观察”,那么我们心反过来,好好地观察的话,那么佛说的话绝对是正确的。一点也不能违背的,那依佛的话做,绝对是有利的。


“故当数数思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定解”,所以说,我们要做到听佛的话的话,一定要对佛产生极大的信心。那么你要生起极大信心,必须数数思惟佛的功德,那么努力地要引发至心的定解,真正诚心诚意的决定不疑的这个理解要生起来。否则的话,就会“轻弃佛语”,根据自己的一套去做了。那么,我们看到现在末法时期,这个事情很普遍了,这是大家应当深深地要自己警惕自己,不要走这些邪道上去。





此若生者,则于佛所从生之法及修法众,亦能发起如是定解,是则归依至于扼要 。此若无者,即能转变心意归依,且无生处,况诸余道!


“此若生者,则于佛所从生之法”,假使佛的功德好好地观察思惟,对佛的信心生起了坚定不移的定解,至诚的信心、清净的信心生起之后,那么对佛说的法,跟那些依了法而修的“众”,就是僧宝,也会发起如是定解,对他们也能够生起极大的信心。


所以,佛说的法,是佛说的,当然不会错了。既然你对佛生起了极大的信心,那你对佛说的法一定相信。那么依佛的法而修行的那些圣者、圣人,那当然也不会错的。听佛的话的人,哪会错呢?也发生极大的信心。所以说,这个三个是连起的,说一就是三,说三就是一。再反过来,毁谤一个就是毁谤三个。


那么海公上师经常说,现在的人,谤佛的很少,佛至高无上,大家不敢谤。谤法的也不敢,佛说的法,毕竟是对的。当然也有少数谤的,就是依显的谤密的,依密的谤显,大的谤小的,小的谤大原话如此,待校36*44:20),(等等的,这些是有,那么这个还不是太普遍了,。谤僧的就太多了,因为这个僧,在现在的世间上,龙蛇混杂,各式各样的僧都有,精进修行的僧固然有,但是破戒、犯戒、邪见的僧也有。那么你只能够真正僧伽的,不能够看到几个、个别几个不好的,一概抹杀,一切都是坏的。所以说,海公上师经常说,要诽谤三宝,一般从谤僧开始。你把僧谤倒了,佛法也就同时就垮了。这是三个东西,三而一,一而三的,谤僧最容易。,把几个不好的僧人举几个例大家看看,“哦,现实是这么的,那僧就不行了,僧宝该摧垮了。”,那么僧宝摧垮了,佛法也跟着走了。一个香炉三个脚,一个脚把它砍断了,这个香炉也倒下去了,站不起。那么从这里看佛法僧三宝是有联系的,那么坏了一个,就坏了三个。





       子二 法功德





法功德者,谓由敬佛而为因缘,应作是念:佛具无边功德者,是由证修灭道二谛 ,除过引德,以为自性,教证二法,而得生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法功德者,谓由敬佛而为因缘,应作是念:佛具无边功德者,是由证修灭道二谛,除过引德,以为自性,教证二法,而得生起”,他说法的功德,是什么呢?因为你对佛恭敬,生了极大的信心,以这个因缘,那么就天然的,法的功德会引起来了。那这样你就想了,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对佛已经起了极大的信心了。佛的功德从何而来?是由“证修灭道二谛”而来,就是证到灭谛,修这个道谛而来的。那么我们佛的功德从修法而来的,那么他“除过引德”,在修法的中间除了一切的过失,那些烦恼、习气,“引德”,一切功德,断德、悲德、智德都能够生起来,这是它的自性。“教证二法,而得生起”,那么依靠了教证二法而生起来的,那么天然了,对法的功德也会生起了。





如《正摄法经》云:“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功德,从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现,法为其主,从法出生,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办。”


“如《正摄法经》云:诸佛世尊,所有无边无际功德,从法生起”,这个教、证二法,这里大概的有一点点区别,。可以,那么当然我们没有《正摄法经》的原文,也没有它的注解,只能随自己所想的猜猜了。也没有这个注解,《广论》的《四家注》我们也没有。


佛的功德,那些无边的功德“从法生起”,是依佛的教法,听闻正法而生起来的,这是教了。“受行法分”,听闻之后,闻、思、修了,戒、定、慧了,行持了,行持法的它的因、支分了。它的功德是法所化的,法是它的主,从法出生的。“正法行境,依于正法”,“法为其主”,“从法出生”呢,我们可以这么观,从闻、思以后,得了修所(成)慧。修的慧之后,产生无漏慧,这是正法了。“从法出生”,证正法就出现了,从教正法产生证的正法,教、证二法。那么正法是它的行境,“依于正法,法所成办”,佛的一切功德由于教、证二法,修持之后成办的。开始有教,后来有证,完全得到了、圆满了,成佛。那么,教、证这个法宝的可贵,也可以看到了。佛的功德就由法宝而来的,既然佛是极可以尊敬的,那么法也是值得我们极可以值得尊敬的,那么这是法的功德。





       子三 僧功德





僧功德中,正谓诸圣补特伽罗,此亦由念正法功德,由其如理修行门中,而为忆念。


僧的功德,“僧功德中,正谓诸圣补特伽罗”,那么我们说僧是什么?真正的僧,是圣者,。见道以上的,。“诸佛正法贤圣僧”,我们这里的僧宝,正规的是指的是“圣”,见道以上的叫“圣”,见道以下的,“贤”,了。那么,加行道以外的就是凡夫了。那么,这个圣者的补特伽罗,见道以上的圣者,那就是不管在家出家了。初果、二果还有现在家相的,三果以上都现出家相。那么这些呢,菩萨也有现在家相的,凡是证了道以上的都是僧。那么,凡夫僧要四个人以上,成众以上的持戒的僧叫僧伽,也叫僧。圣者呢,真正的僧宝,是指见道以上的那些。那么,僧的功德也可以从念法的功德里边得到。


“由其如理修行门中”,因为他是修行这个正法的,他如理地如法地去修行这正法,那么正法的功德是无量无边,那么僧宝的功德也可以由此推之了,。“而为忆念”,这样子去忆念僧的功德。





《正摄法经》云:“于诸僧伽,应如是念,谓说正法,受行正法,思惟正法,是正法田,受持正法,依止于法,供养于法,作法事业,法为行境,法行圆满,自性正直,自性清净,法性哀愍,成就悲愍,常以远离为所行境,恒趣向法,常白净行。”


那么下边引还是引《正摄法经》里边说,“于诸僧伽,应如是念”,那么对僧宝我们怎么念呢?“谓说正法,受行正法,思惟正法”,那僧宝呢,他口里说的是正法,这语业;受行正法,身行的是正法,持戒、修定等等;意呢,是修思惟正法。语、身、意,这个三个。“说正法”是语;“受行正法”是身;“思惟正法”是意。就是他的身、口、意都在正法里边。


“是正法田”,能够增长一切正法的,叫正法的田,跟田一样,这打个比喻。


“受持正法”,他的三业都行持正法的。


“依止于法”,一切都是依赖于法的,不靠其它的,就是他唯一的所依的是依正法为依,他的所依。


“供养于法”,他的做的事情也是供养法的,那么供养法就是依法修行、度众生等等都在里边,最大的供养么如法修行供养了。


“作法事业”,做的事情都是正法的事业。


“法为行境,法行圆满”,修的时候以缘这个法为它的境,闻、思、修的境都是以法为境。“法行圆满”,最后,修,慢慢地修,使他这个法行慢慢地圆满。


“自性正直”,因为修法中间,离开一切谄曲欺诳的这些烦恼,所以自性是正直。又离开一切无明烦恼的,“自性清净”。


“法性哀愍”,法的特征就是哀愍,我们归依法,不能损恼众生,不要说杀,就是打骂都不行。法特征是哀愍的,“成就悲愍”。那么,因为法本身是哀愍的,那么你依法而行的,当然也有悲愍的心。


“常以远离为所行境”,那么他所修的都是法,那么世间的五欲烦恼、八风呢,当然不是它的行境了,就是远离的。是以远离这些世间八风、五欲为他的境界。


“恒趣向法”,因为他修行的,专门趣向法的。趣向法呢,“常白净行”,做的事情、行动呢,都是白净的,都是干干净净的,清净的心,自利利他的,没有做那些恶业的,没有的。那么就是僧宝的功德。





       癸二 由知差别而正归依





由知差别而归依者,如《摄分》说:由知三宝内互差别而正归依。


“由知差别而归依者”,这下边一科很长。那么我们也引了一段《瑜伽师地论》的文作一个参考。那么今天,我们稍微念一点点开头。“由知差别而归依者”,那么我们归依,前面就说知功德,三宝的功德那么大,我们要归依它。那么这里呢,他们的差别,归依的时候要了解他们的不同的差别在哪里。


“如《摄分》说”,《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里边,在六十四卷里边,“由知三宝内互差别而正归依”,三宝里边的它们内部的不同,要能够明确地了解。了解他的内涵之后,产生极大的信心而正归依。





此中分六,。相差别者,现正等菩提是佛宝相,即彼证果,是法宝相,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宝相。


“此中分六,。相差别者,现正等菩提是佛宝相”,第一个它的差别在哪里呢?第一个相的差别。现了正等菩提的,证到正等正觉的,这个是佛宝的相。“即彼证果,是法宝相”,就是它证菩提的果,也就是涅槃(无住涅槃),就是法宝。“由他教授,而正修行,是僧宝相”,由他(就佛、大师),说了法宝,来教授教诫,而依的佛的正法而修行的――“正修行”。


我们都看看,都是正修行。一定要加个“正”,为什么?修行里边有正修行,有不正修行。同样是佛的法,你可以拿去正修行,证果证道,也可以拿去不正修行,成魔。所以说,不要说你在修行了,一定对了。你看你是不是正修行。


我记得昂旺堪布好象举一个例,他说阿底峡尊者到了藏地弘法后,对印度还是很关怀。,他经常印度有人来就问一些消息,。有一次有人来了,说一个修《大威德》的,证了阿罗汉了。阿底峡尊者听了:“啊,总算还好,证了阿罗汉。”因为本来大威德是无上密,是大乘的法,大家都知道,发了菩提心自然地要利众生,要快地利益众生,才修密法的。结果他怎么证成阿罗汉呢?退入小乘去了。这个还好,总算还没有堕落。另外据说有一个也是修《大威德》法的,因为他成就了,因为他要对他的敌人的仇恨心没有放下,用息增怀伏的诛灭法消灭了他一个敌人,结果下地狱。


所以说,这个是正法,同样的正法,你可以成佛,也可以下地狱,就看你怎么修了。这就叫“正修行”,有很大意义。那么,正修行是僧宝相,依了大师的、佛的教授教诫而如法地修行的,就是僧宝相。这是相的差别。





业差别者,如其次第,善转教业,断烦恼苦所缘为业,勇猛增长业。


业的差别,“如其次第,善转教业,断烦恼苦所缘为业,勇猛增长业”,这里,“善转教业”,把佛的法辗转地教给弟子的,“善转教业”,这就是佛的业。“断烦恼苦所缘为业”,这是法宝的业。那么佛说了无量的教法,能够使我们断烦恼、断苦。烦恼是因,苦是果。烦恼断了,苦当然也断了。所以说,以法为所缘的境,可以断烦恼,断苦的。那么缘这个法能够断烦恼、断苦,这个就是法宝的业。“勇猛增长业”,精进勇猛,令增长一切善根,一切善法的,这是僧宝。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云何相故,三宝差别?谓自然觉悟相是佛宝,觉悟果相是法宝,随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宝。云何业故,三宝差别?谓转正教业是佛宝,舍烦恼苦所缘境业是法宝,勇猛增长业是僧宝。”


那么这个里边呢,我们把这个《瑜伽师地论》的,先两个说一下。,“云何相故,三宝差别?谓自然觉悟相是佛宝”,无师自悟,这个佛是无师自悟的,没有人教的。因为三大阿僧祗劫以来,修得很纯熟了。所以最后身菩萨,他就不要师的,自己开悟的,佛自然觉悟,是佛宝相。“觉悟果相是法宝”,觉悟的果,证到的果,就是法宝。“随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宝”,随了他所教的如法地正修行,也是用正修行,这是僧宝。那么这个文字,跟法尊法师翻的得差不多。


“云何业故,三宝差别?谓转正教业是佛宝,舍烦恼苦所缘境业是法宝,勇猛增长业是僧宝”,基本上也差不多,但是这里更清楚。什么叫“转正教业”?就是说,佛出世以后,说正法,无量的正法,叫正教,正法教。自己证到之后,为那些其他的有缘的有情说这个正法,叫转正教,转*轮,把正教转给他的弟子。那么就是转正教业,就是佛的、佛宝的事业了。


那么这个“舍烦恼苦所缘境业是法宝”,这个里边就是前面说的,佛说的一切教法,他有什么作用呢?能够舍了烦恼,能够断苦,作他所缘的境。就是你缘这个佛说的法为境的话,你这样修将来能够断烦恼、断苦的。





《披寻记》卷六十四(三五八一页):“转正教业等者,谓由诸佛出世,宣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法教,名正法教。彼诸如来既自证已,最初能为有情说此正法,名转正教,是故说此是佛宝业。即前所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法教,能为舍烦恼苦之所缘境,由缘此故,能舍烦恼及一切苦,是故说此为法宝业。正行名僧,由正行故,勇猛精进,能令增长一切善根,是故说此为僧宝业。”


“由缘此故,能舍烦恼及一切苦,是故说此为法宝业”,这个法宝的业呢,业用呢,就是这个。就是你缘了法宝为所缘境的话,将来你可以断烦恼,也可以脱离一切的苦。那么,勇猛增长业是僧宝的话,“正行名僧”,依佛的法如法地修行的叫僧。“由正行故,勇猛精进,能令增长一切善根,是故说此为僧宝业”,这是《瑜伽师地论》的原文,可以参考。那么晓得抄了没有?该抄一下吧。如果有书的可以参考一下。那么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这里。





第三十七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一次我们讲了佛的功德:身的功德、语的功德、意的功德、还有事业的功德。那么下边又讲了一些对佛的话要产生绝对的信心。不要给那些一般的――听到算命的说了很相信,佛说的呢不在乎,这样子,就反其道而行之了。对佛的功德能够产生定解,那么同样对佛所说的法,依法修行的僧人、僧众也能够同样相信。那么下边就说了法宝的功德、僧宝的功德。


那么下边,我们昨天就讲了差别了。差别,《摄抉择分》里边就是说了几个差别。那么我们已经讲了第一个,“三宝内互差别”,分六个,相差别讲过了。那么第二个,就是相差别,还有业差别。这个我们抄了一个,看一看,参考一下,差别的。


那么我们这里说三宝的差别,《瑜伽师地论》里边,“云何相故,三宝差别?谓自然觉悟相是佛宝”,佛是无师自悟的,“觉悟果相”,所觉悟的果证到的,那就是法宝。那么“随他所教正修行相”,佛是无师自悟的,僧宝呢,随佛所教的正法而如法修行的――僧宝。


那么业差别,“云何业故,三宝差别?为转正教业是佛宝”,佛就是转*轮的,把佛的正法转给、教给僧人――他的弟子,佛宝。“舍烦恼苦所缘境业是法宝”,那么这要转个弯了,他说佛说的教法是我们舍烦恼,舍掉这个,断苦的所缘的境,缘这个法宝为境的话,将来就能够断烦恼,断一切苦难。所以说,叫法宝的业呢,是“舍烦恼苦所缘境”。那么“勇猛增长业是僧宝”,正行叫僧,以勇猛精进地增长一切善根,这就是说僧宝的事业。那么这个我们昨天讲过了。


下边是信解了。信解差别者,我们先看《广论》。





(三)信解差别


信解差别者,如其次第,应树亲近承事信解,应树希求证得信解,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信解差别者,如其次第,应树亲近承事信解,应树希求证得信解,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那么对三宝要产生一定的不疑的胜解,就是信解了。那么对佛宝要树立起亲近承事的信解。 我们看,这跟《瑜伽师地论》是一样的。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云何信解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应树亲近承事信解,于法宝所应树希求证得信解,于僧宝所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披寻记》卷六十四:“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者,谓大师子从法所生,从法所化,是法等分,是名同一法性。(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诞生故。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四)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信解此故,具足六种可爱乐法,和合共住,互无乖诤,是名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瑜伽师地论》里边对法宝说呢,“应树希求证得信解”,应该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那么这个是一样的。“与僧宝所应树共同和合同一法性信解”,“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它这个《广论》里边加“共住”,明显一些。


那什么叫“同一法性”?同一法性就是说,僧宝都是从法所生,从法所化的,他都是同一个法性里出来的。那么他听了佛的法之后,“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样而生的。那么这就是从法化生,从法所生了。这个“同一法性”就是说,修的法都是佛的所说的法。


那么下边就是说,这个里边有六种可爱乐的法,和合共住,就是六和了合了。“互无乖诤,是名和合”。那么,什么叫和合呢?大家没有诤。那么现在我们说僧团里边就有不要诤,要和合。现在尼众的僧团里边诤得很厉害,一片散沙,这个是不和合的相,要赶快改进了。听了经就是要做,听了之后做不到,等于没有听。那么这个要和合,如何和合?谦让嘛。不要每个人的我执很大,什么不让。那么你那么多我执就打起来了。还要修《大威德》了,这个《大威德》修了之后出魔障了。去年,没有修还好一些,修了两个月,就魔障很厉害了,应该要警惕。那么互相没有乖诤叫和合。那么和合共住呢,六和共住,要六个和,是不是做到呢?这个要好好检查。


那么这是信解的三宝差别。





(四)修行差别


修行差别者,如其次第,应修供养承事正行,应修瑜伽方便正行,应修共受财法正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修行差别者,如其次第,应修供养承事正行,应修瑜伽方便正行,应修共受财法正行”,这是修行差别。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云何修行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


《披寻记》卷六十四:“共受财法正行者,谓彼共住同梵行者,同受利养,名共受财,同趣尸罗,同趣正见,名共受法。”


那么我们看《瑜伽师地论》 。“云何修行故三宝差别者,谓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那么我们对佛宝应该怎么做呢?要供养、承事了。那么就是说,阿难尊者亲自承事佛宝了。那么供养呢,现在还可以供养佛的像了。 “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瑜伽方便”,就是说跟法相应的那些修行、正行要修。那么,“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共财”,“同受利养,名共受财,同趣尸罗,同趣正见”,法里边就包括的戒、见,那么也就是六和里边的利和、见和、戒和了,这些都要共同,不要分别。那么这就是僧宝里边要做到的,如果做不到,要去检查了,为什么做不到?就要努力要做到,做不到的话,就不成称其为僧团了。





(五)随念差别


随念差别者,谓应别念三宝功德,如云:“谓是世尊等。”


“随念差别者,谓应别念三宝功德,如云:谓是世尊等”,这个就略了,就是前面讲过的了。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云何随念故,三宝差别?应以余相随念佛宝,应以余相随念法宝,应以余相随念僧宝。谓是世尊乃至广说。”


《披寻记》卷六十四:“谓是世尊,乃至广说者,证正等觉,名是世尊,应以此相随念佛宝。彼所说法是觉悟果,应以此相随念法宝。彼弟子众随他所教能修正行,应以此相随念僧宝。”


我们看《瑜伽师地论》 。“云何随念故,三宝差别?应以余相随念佛宝,应以余相随念法宝”。就是说,这三个相,不一样的。“应以余相随念僧宝。谓是世尊乃至广说”,这个跟《瑜伽师地论》一样的。“谓是世尊乃至广说”,前面讲过了,所以不说了。


“证正等觉”,就是世尊,“应以此相随念佛宝”,就是说佛是证了正等觉的,自己开悟的,那么这是这个相来随念佛宝。“彼所说法是觉悟果”,是佛证了觉悟之后,说的果就是他所得的正法,“应以此相随念法宝”。“彼弟子众随他所教能修正行”,那么依了佛的所教的,而修正行的,那么就是随念,以这个相随念僧宝。那就是第一个相里边的了。三个相,随念之后呢,就是念这三个相。佛的差别相,就是正等正觉的。法的差别相,就是他所证到的果。僧宝的差别相,就是说由佛教授教诫之后,而正修行的。以这三个相随念三宝,因为前面讲过了,他就不说了。





(六)生福差别


生福差别者,谓依补特伽罗及法增上,生最胜福,,,。佛及僧二是依初义,此复依一补特伽罗,及依众多补特伽罗生长福德,以于僧伽定有四故。


“生福差别者”,那么还有一个生福的差别,这是第六个了。那么生起福报来,是怎么差别呢?“谓依补特伽罗及法增上,生最胜福”,“依补特伽罗”,就是有情跟那个“法”,这两种的增上力就产生最殊胜的福报。“佛及僧”呢,是补特伽罗了。那么,是第一个意思,。“依补特伽罗及法增上,生最胜福”。


“此复依一补特伽罗,及依众多补特伽罗生长福德”,那么佛跟僧是补特伽罗,依补特伽罗生增上,增上么生最胜福了。在这里边有区别,补特伽罗呢,佛是一个,依一个补特伽罗,就是依佛宝。依众多补特伽罗,那么就是僧宝。“以于僧伽定有四故”,四个人以上才叫僧了。那么所以说,多的有情。佛是一个补特伽罗,那么僧宝呢,四个以上的。依这个补特伽罗生最胜福的,就是佛跟僧。其中,佛是一个,僧宝四以上。那么依法增上而生最胜福的,是法宝了。这很简单,就不说了。





       癸三 由自誓受而正归依





由自誓受而归依者,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归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归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


“由自誓受而归依”,归依的时候自己要立誓言,受归依。“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归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归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那么自己要发誓,立誓言而受归依的。自己发誓要依佛为师,那么就是依佛为师之后,再也不依其他的天魔外道为师了,自己要发这个誓愿。那么法呢,以这个般涅槃为正修的法,法的总的最高的就是般涅槃,佛的无住涅槃,以这个来为我们正修的法。那么要达到这个目的呢,下边就很多的法要修了。而最高的,真正的法宝、最高的呢就是佛的无住涅槃了。那么归依僧伽呢,是我们的修助伴,我们修的时候要依靠助伴了,僧伽就是我们的助伴。“由如是门而正归依”,这个是《毗奈耶经广释》里边讲的。





       癸四 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由不言余而归依者,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唯于三宝执为归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归。


“由不言余而归依”,这是正面,要誓依、发誓归依佛为师,以般涅槃为正修法,僧伽为修助伴。反过来,其他的就不能受我们的归依。“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唯于三宝执为归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归”。,那么这个就是知道,“内”就是佛教了,“外”就是外道了。“大师”内道的大师就是佛,外道的大师就是他们的祖师了。“及其教法”,我们佛教的教法,最高的是般涅槃;外道的教法,是各式各样他们的不同的。“诸学法者”,佛教的学法者是僧伽,外道的学法呢,他们的一些外道人了。“所有胜劣”,佛教的大师胜,外道的大师劣;佛教的教法胜,外道的教法劣;佛教的学法的人胜,外道的学法的人劣。这个能够差别知道,那么就“唯于三宝执为归处”,只有三宝是我们归依的地方。其他的跟三宝相违的,那些所谓他们的祖师,他们的教法,他们的学法,都不能够作为我们归依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等”就是等他们的法跟那个学法的人了。“是所应归”,这些呢,不是我们要归依的。那就是说,既要知道正归依的功德,也要知道那些邪的他们的缺点,这样才不会混淆。


有的人,佛教也相信,外道也相信,什么都相信。那么,这个就是混了一团了。过去呢,我们说三教一家,提这样子的,。佛教、儒教、什幺道教,说是一家的。那么结果就是混起来了,这就错了。内外道的胜劣不分。那么后来更有五教圣人:佛教、道教、儒教,还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全部包起来了。五个教,他就是自称为五教的圣人,这更是混杂不堪的话。那就是说对内外道的胜劣分不清楚,就混为一谈,结果呢,什么都不是。





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谓佛圆满无边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


“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那么这个内外道的差别,那么这个是很重要,他就详细地分析了。师的差别,“谓佛圆满无边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佛,一切功德,断德、智德、悲德,全部圆满的。无边的功德,三个是主要地说了,其他的功德呢,很多了,说不完的多,都是圆满的,没有一个不圆满的。“所余大师与此相违”,什么都不圆满的,这个,一个胜、一个劣,就很明显了。





《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归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


“《殊胜赞》云”,这一部书它说,“《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归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他说,“我舍诸余师”,一切外道的师我全部舍掉,要归依的时候就要这样子,如果你还要留恋的话,归依三宝的体就生不起来的。他说我把一切“余”,除了佛以外的一切全部舍掉了。我只归依一个佛、世尊。“此何故为尊”?那么佛为什么尊贵呢?“无过、具功德”,佛一切过失都没有的,而功德都圆满具足的,这样子的人所以尊贵的,世界上所最尊贵的,我要归依他。那么其他的师呢,具过、无功德,过失很多,功德没有什么。那我归依他干什么呢?当然,反过来了,不归依了。





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


“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这个“宗”要连上去的,“‘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那么就是说外道为什么不好呢?“于余外道教”,我对外道的他们的教义,也是仔细地研究过的。“如如善思惟” ,如法地思惟,那么仔细地比较了。“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 ,那么越是我对外道的教研究了、思惟比较了,那么我越相信佛说的话。“如是非遍智宗”,他们外道,他们的宗不是遍智宗,不是一切都知道的。,就是有智慧的宗,我们佛教呢,这宗旨一切都智慧圆满的。那么“过坏其心”,外道有很多的过失把他的心坏掉了,那么所以不是遍智了。他们宗旨呢,不是遍智的,因为什么原因?很多的过失把他的心坏掉了,他的智慧就没有了。


那么,怎么样子坏掉,有过失的心呢?我们参考了昂旺堪布的 ,他说外道虽然有杀、盗、淫戒,也有,一切的宗教呢,也是戒杀、戒淫也有,表面上也有这些。但也也有些很下劣的就没有这些,他们公开地提倡这个杂交,这些下劣的宗教也有的,但是稍微文明一点的呢,杀、盗、淫都是戒的。但是意业里边,贪、瞋、邪见这个,他们是本身他的外道的大师就有,他们是戒不了的。外道里边,他们执着的总是因为有什么大自在天了,或者是什么毗搜纽天了,创造一切世界了等等,这是邪见。这些邪见都是常见为主,当然个别是断见。总是不离常断二见,他的见里有过失。有过失就不是遍智,他的宗不是遍智宗了,因为他的过失很多。他里边呢,就是很多邪见了。他的心就坏掉了,他的“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心坏掉了的,以邪心所把他蒙蔽了的这些人,就看不到我们没有过失的佛的他的尊贵。他的眼睛不正常了,好的、坏的分不清楚了。那就是说,佛教的尊贵之处他就看不到了。那么所以说我们只能信佛教了,不能去信外道。这是大师的差别,外道的头子跟我们的佛教的大师不能比。





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唯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


第二个,教的差别,“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唯一善妙,清净罪恶”,那么佛教的教法(圣教)呢,是一个安稳的道,修的时候这个道是安稳的。得到的果是安乐的,没有苦的。他可以“息生死流”,出生死的。“净诸烦恼”,烦恼习气都能够断完的。“终不欺罔”,没有一点欺罔的心的,都是真真实实的。“乐解脱者,唯一善妙”,要求解脱的人,唯一的善妙的法,就是佛的圣教,其它的解脱不了。“清净罪恶”,把一切罪恶都能够洗干净的,就是佛的圣教。而“外道教法与此相违”,外道的法,跟这个正好相违背。他们的道不安稳的,得到的果不安乐的,不能息生死流,出不了生死的,烦恼也断不了的,总是要欺罔的,自己编一套来骗他的教徒。那么真正要求解脱的,依他的法去修,永远得不到解脱,而且他的罪也清净不了。所以说我们要依靠的教法决定是佛的教法。





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


“如《殊胜赞》”,它里边又说,“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 那么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信佛的教呢?因为佛的教呢,由安乐得到安乐。他的道是安稳的,他的果是安乐的。所以说,“于说法狮”,狮子就是佛了,狮子吼了,说法就是狮子吼。“尊教此众生”,所以说,佛把这个教来教化众生。这是最殊胜的教。





《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


“《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我们佛说的教呢,“应趣”,应趣“清净”;“应遮”,应遮“杂染”。清净的法要趣,趣向、追求。杂染的法,遮止,要断除。这个是大雄无畏的佛说的话,跟其他外道的话不一样,有差别。“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这个佛说的法,“真如”,真真实实的,“如”,不变的,而外道的法呢,“欺罔法”,都是骗人的一套。今天这么说,明天又那么说,自语己相违。


“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佛说的话,跟外道的话,除了这一些之外呢,还有什么其它的差别呢?就是这些差别已经够了,两个已经是好、坏都分出来了。“此专一妙善”,那么下边还是说一下,除了下边的一些差别之外,还有什么更大的差别呢?就是说,这个是佛教呢,是专一地向了妙善的方面走的。“彼唯障碍法”,而外道的法就障碍善的、障碍解脱的。“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佛说的话与外道的话,除了这个重要的之外,还有什么差别呢?就是说佛是一向善妙的。他(外道)是障碍善法的、障碍解脱的。


“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这里再说一个,佛说的法能够使我们到达清净的,而外道的法,“彼”就是外道,“染极染”,本来是染污,而他这个恶性循环,越来越染污。本来是染污的,你去修了它之后,辗转地越来越染污,极染污。而佛教使我们清净的。


这个就是佛说的话跟外道法的差别。他举了很多。这个差别主要说佛的说殊胜了,对我们有好处,能得安乐,能得清净、解脱。而外道的法,不能够使我们趣向解脱,趣向善妙,也不能够使我们出生死、解脱了。那么这个差别就是最大的差别,那么一个胜、一个劣也就很看出来了。





僧伽差别由此能知。


“僧伽差别由此能知”,那么既然佛、法的差别看清楚了,僧伽是依法修行的人,那么他的差别同样了,从这个里边就可以看出来了,他就不写,就略掉了。





       壬四 既归依已所学次第





第四既归依已,所学次第分二:一《摄分》中出,二教授中出。今初。


那么





下边一个是很重要的事情。归依的事情要搞清楚,当然是重要,否则归依体得不到,甚至会把归依体丧失。那么,归依之后该怎么做?那么这个里边分了两科。一个是《瑜伽师地论》出的,《摄抉择分》里边的;一个是教授,我们的这个宗派的教授教诫里边来的。


那么第一个,《瑜伽师地论》的,它引了两个,一共有有四个。那么教授教诫的呢,它的科判不太明显,那么里边甚至于大字小字都打了不整齐的。像我们在第一百一十三页,第三第四都是一般的小字,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就打了一个另外体的字了,那么这个就混淆了。所以我们把它重新整理了一下,那么这样子就有利于我们归依之后的人,该怎么做,把这个仔细对照一下呢,就可以比较明显地知道。那么当然了,我们把《瑜伽师地论》的先讲了。





       癸一 《摄分》中出   


(一)初四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亲近善士者,谓如前说,善知识者,乃是一切功德依处,观见是已而正亲近。由归依佛即是归依示道大师,随顺此之正行,即是亲近示道师故。


“初中有二四聚”,《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里边有两个四聚,一聚有四条了。有两聚,每一聚有四条。“初四聚中”,那么这个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法蕴足论》叫“预流四支”。修这个法,就是预流果,修这个法修得好的,能证预流果的。预流的四个支分,也四个因素:一个是亲近善士,我们一开头就讲的。“亲近善士者,谓如前说”,前面一开头讲了,亲近善知识了。什么叫善知识呢?


“善知识者,乃是一切功德依处,观见是已而正亲近。由归依佛即是归依示道大师,随顺此之正行,即是亲近示道师故”,那么亲近善士,前面善知识讲过了,善知识,一切功德的所依的地方,叫善知识。一切功德的依靠都从那里生出来的。就是说,本身他是一切功德的依靠的地方,就是善知识。就是说善知识就具备一切功德的。那么这里的善知识呢,就指的高要求的了――佛。“观见是已”,看到这个,一切功德都是依止在善知识身上的。那么看到这条,知道清楚之后,那么就要“正亲近”,要如法地亲近他。“由归依佛即是归依示道大师”,我们归依佛,就是归依我们示道,告诉我们怎么修行的大师。“随顺此之正行,即是亲近”,那么我们随顺,佛怎么教我们,我们怎么做,怎么修行,“即是亲近示道师故”。怎么亲近?就是要随教而行了。如果你单是听,每次都来听,回去之后不依教奉行,那不叫亲近。





听闻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随其所应,谓当听闻若佛所说,若佛弟子所说,法教诸契经等, 及若作意何种所缘,能息烦恼,即应作意。由归依法,于教证法应当现证,此即是彼随顺行故。


第二个,“听闻正法及如理作意者”,第二、第三。“听闻正法”,第二,“如理作意”,第三。


“随其所应,谓当听闻若佛所说,若佛弟子所说,法教诸契经等”,那么佛或者佛弟子所说的那些教法,或者讲契经、应颂等十二分教,或者是佛说的,或者是佛弟子说的,都要听闻。


“及若作意何种所缘,能息烦恼,即应作意”,我们作意,作意——一个心所法,就是注意哪一些所缘的法能够息烦恼的,就要去作意它。这是归依佛。


由归依法,于教证法应当现证,此即是彼随顺行故。





“由归依法,于教证法应当现证”,那么归依法,对法里边的教法也好、证法也好,都要证到。“此即是彼随顺行故”,那么这个作意就是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就是思惟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这两个就是“随顺行”。我们听了佛的教之后,随顺佛的教做,做怎么做呢?一个是“听闻正法”,一个是“如理作意”。





法随法行者,谓应随顺般涅槃法,而修正行。由归依僧,于趣涅槃补特伽罗应执为伴,其随顺行,谓应与诸趣解脱者,共同学故。


第四个,“法随法行”了。“法随法行者,谓应随顺般涅槃法,而修正行”,那么法,最高的法就是般涅槃了。随顺法而行,应该随顺了般涅槃的法而正修行的,法随法行。


由归依僧,于趣涅槃补特伽罗应执为伴,其随顺行,谓应与诸趣解脱者,共同学故。





“由归依僧,于趣涅槃补特伽罗应执为伴”,那么我们归依僧之后,对那些修行趣向般涅槃的那些补特伽罗(就是僧宝),应该是我们修行助伴。


“其随顺行,谓应与诸趣解脱者,共同学故”,那么怎么随顺呢?跟那些僧宝,“诸趣解脱者”――僧宝,我们要随顺他,跟他一起学。


这就是说,第一个四聚:就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那么第一个是亲近的大师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他就是归依法呢,对法要做的事情,那是随顺行;法随法行,就是归依僧,对趣向涅槃的僧宝,应当执为我们修行助伴。那么这个第一个四聚。


        


(二)二四聚


第二四聚中,诸根不掉者,谓根于境放散之后,意亦随逐,于境掉动,深见过患,令意厌舍。


第二个四聚,“诸根不掉者,谓根于境放散之后,意亦随逐,于境掉动,深见过患,令意厌舍”,这个我们也是前面有过的。诸根不掉,这就是说六根对六境,如果说你放逸,随它去,那么意根呢,也跟了它走了。,“于境掉动”,随了境掉动,。那么这样子呢,“深见过患”,这个害处很大了。我们以前就是讲这个加行的时候,就是讲了要“护持根门”了,就讲了很多了。那么,这样于境掉动的过失很多,“令意厌舍”,使这个心厌舍,不要去经常去掉动,“诸根不掉”。





受学学处者,谓随力受学佛制学处。


“受学学处者,谓随力受学佛制学处”,随自己的力量,能够受五戒的受五戒;八戒的加受一个八戒;能够出家的沙弥十戒,乃至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根据自己的能力、环境,那么就受学处。





悲愍有情者,谓佛圣教,由悲差别,故归依此,于诸有情,亦应悲愍,断除损害。


“悲愍有情”,第三个。“谓佛圣教,由悲差别,故归依此”,那么我们佛的教呢,是有大悲心的,所以说要归依这个。我们在归依法的时候,不恼害一切众生,所以说这个法主要是以悲心为特征的。所以我们归依法,要悲愍有情的。


“于诸有情,亦应悲愍”,既然法的特征是悲心,那么我们对一切有情都要具悲心,“断除损害”。





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者,谓应日日供养三宝。


第四,“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者,谓应日日供养三宝”,那么第四个要供养了,“时时间”,时时刻刻要供养,勤修供养,那么就是说每一天都要供养三宝。怎么供养?具体的在教授里边会补充。


这个是《瑜伽师地论》的里边《摄抉择分》有二个四,就是说归依三宝之后有四个、四个事情要做的。





       癸二 教授中出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一、一 别学,二、二共学。


“教授中”,就是我们的传承,教授教诫里边出来的,又分两个:一个是“别学”;一个是“共学”。别学呢,三宝分开的,归依佛之后要怎么做,归依法之后要怎么做,归依僧之后怎么做。共学,一起要做的。





       子一 别学





初中分二:一一遮止应学,二二修行应学。今初。


“初中分二:一一遮止应学,二二修行应学”,有些是不要做的,一个是该做的。





       丑一 遮止应学





如《涅槃经》云:“若归依三宝,是谓正近事,终不应归依,诸余天神等。归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归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


那么第一个。“如《涅槃经》云”,这个我们可以对照那个表来看了。我们这个表就是第二个,根据这个教授中出来的。那么别学里边应止的,“遮止应学”;应修的,“修行应学”。那么第一个,“如《涅槃经》云:若归依三宝,是谓正近事”,这个都是在家人来说,最起码的归依三宝的人就是在家人了,居士了。“‘是谓正近事,终不应归依,诸余天神等。归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归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那么,这是《涅槃经》里边有这个几句话。假使归依三宝的人,就是近事了,就是我们佛教的如法的居士了。那么这个居士归依三宝之后,终不能去归依其他的天神,天魔外道,不能归依了。归依法之后,佛的正法之后,要离杀害心。那你法的特征是悲愍、悲心。那你既然归依法了,一切有情不能损害他,更不能杀害他。归依僧伽之后,不要跟外道共住。那么这里边下面要详细解释。





此说有三,谓不归余天,于诸有情舍离损害,与诸外道不应共住。


“此说有三,谓不归余天,于诸有情舍离损害”,归依佛之后,不要归依其他的天了。因为当时印度呢,他们归依的大自在天、归依他化自在天、归依毗搜纽天,都是推一个高的天为他教主。那么我们归依佛之后,其他的天再怎么高的,就不能归依了。那么归依法之后,“于诸有情应舍离损害”,一切有情不能损害他。那么归依僧之后,“与诸外道不应共住”。这是解释《涅槃经》的话,那么下边宗大师还要解释。





其中初者谓于世间,若大自在、遍入天等,尚不执为毕竟归处,况诸鬼趣山神龙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宝,归心彼等。


“其中初者”,第一个,“谓于世间,若大自在、遍入天(毗搜纽天)”,这个是印度的外道,执为最高的,他们的创世主了,创造世界的。“尚不执为毕竟归处”,即使像大自在天、遍入天 等等,尚且不执为毕竟的归依处。其他的鬼神,“况诸鬼趣山神龙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宝,归心彼等”,那么最高的大自在天,大的外道,大的遍入天还不归依了,何况那些鬼、神、龙,当然了,不能够不信三宝而归依他们。这个绝对不能这样做。大的天神尚不归依,这些小的鬼神怎么可以去不信三宝而归依他们呢?但是我们现在的现实,就很多汉地的也不少归依那些鬼神的。这个鬼神比起大自在天了,比耶稣等等,那低得多了。但是很多人嘴里说信佛,但是偏偏要归依这些鬼神,那么“归心彼等”。





若于彼等,请其助伴,现前如法,所作事业,则无不可,如求施主为活命伴,依诸医师为治病伴。


“若于彼等,请其助伴,现前如法,所作事业,则无不可”。那么,“不可不信三宝,归心彼等”,这是不行的。就是说,你不信三宝了,归依它们这些鬼神,是不行的。但是,“若于彼等,请其助伴”,我们在世间上做事情的时候,靠他们帮帮忙可不可以?这个没有关系的。


“若于彼等”,那些鬼神,请他帮助“现前如法”,现前的、如法的事业。那就是不如法的不能,如法的事业,佛教的事业,自己不够,请他帮忙。就像我们供地神,供地神帮助我们护持佛教的事业,这是可以的。但是不是佛教的事业就不行。同样的帮忙,这是要如法之事。“所作事业,则无不可”,那么,假使举个例,我们在世间上,靠施主作活命的伴,就是说我们要靠施主来活命了,这个是可以做的。那么,医生会治病,我们要治病要找医生了。这个我们要帮助的时候,请请鬼神帮忙,就像我们世间上请施主给我们饭吃,叫医生给我们治病,这样的是没有关系的。那么就是说,跟鬼神的关系,不能归依,但是叫他帮忙,做如法的事情是可以的。但是不如法的事情不能做,就是说要做一些事情跟佛教的法有出入的,不符合佛教的利益的,那就不能叫他帮忙了,顺了他做更不行。





第二谓于人及畜等,若打若缚若禁穿鼻,实不能负强令负等,意乐加行,损害有情,悉应远离。


那么第二个,归依法之后,“谓于人及畜等”,人也好,畜生也好,“若打若缚若禁穿鼻,实不能负强令负等,意乐加行,损害有情,悉应远离”,对人也好,畜生也好,打、捆起来、禁是关起来,或者把鼻子穿起来,它实在背不动的强要它背起来,这一些意乐也好、加行也好,损害有情的,都要远离,想也不能想,何况去做。那是归依法之后应当这么做的。





第三谓与不信三宝,为可归宿,而毁谤者,不应共住。


那么第三,“谓与不信三宝,为可归宿,而毁谤者,不应共住”,对于不信三宝的,不相信三宝是我们真正的归宿学处,而要起毁谤的人,“不应共住”,不能跟他一起共住。因为这些人,共住就跟他亲近了,这些人跟这些人他亲近的话,他要授受他感染,会影响你自己的信心,那么就不要跟他共住。


那么有的人他提出了,他家里的父母是信外道的,该怎么办呢?你不跟他共住,你也做不到。如果你成了家了,当然可以另外住了,还没有成家或者是其他原因的,住在一起的,那么当然了,你这个信仰上划清界限就是了。其他的,孝顺那些,世间那一套,该做的还是要做,因为他毕竟是父母了。


那么这是第一个别学里边的,那么我们表上的别学呢,这是从经上,《涅槃经》里出的,应止的:不要归依其他的天神;应该归依法之后,应该离开杀害心,一切有情舍离损恼;归依僧之后,与诸外道不应共住。这个外道是什么?不信三宝而诽谤的,不要跟他太亲近了。


那么这个简单地说了应止的。那么看了这个表呢,就比较清晰一些了。那么,应修的,下边就要说。





       丑二 修行应学





三种修行应学者,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麈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


“三种修行应学者”,前面要止的,那么三条,要修的哪些呢?“谓于佛像,若塑若画,随好随丑,不应讥毁,置麈险处,及押当等,不敬轻毁,皆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那么一切佛像,不管你是塑的也好,画的也好,塑得好、画得好的也好,塑得差的、画得差的也好,“不应讥毁”,不应当讥毁。或者摆在那些有灰尘的,或者险处,很危险的地方,容易掉下来打坏的。也不能抵押,也不能当钱用。“不敬轻毁”,不恭敬、轻毁,这些都要断除。那么不管你塑得好不好,都应当他是佛一样的,可敬的一个田,就跟佛一样看待了。





《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


“《亲友书》云: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就是说佛的像,不管你做的匠人的“工”――技术,就是工巧的技术巧也好、拙也好,技术高也好、技术差也好,不管木雕的也好、铜敲的也好、泥塑的也好,有智慧的应当恭恭恭敬地,佛像都要供养起来。





《分辨阿笈摩》说,劫毗罗摩纳婆,由于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异类恶语。谓云:“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异类头形摩羯陀鱼,自迦叶大师时,乃至释迦法王住旁生中。


“《分辨阿笈摩》说”,一个“劫毗罗摩纳婆”,是一个人,“由于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异类恶语”,这个人呢,他的母亲很爱辩论,但是对佛教里边她辩不赢,她就叫她儿子跟他们去辩去。她儿子还是辩不赢,她就说,你用一种谩骂的方式去跟他们辩,那么他就说你这个人怎么怎么怎么,他就说什么话呢?说十八种的不好的恶语。


“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因为这个僧团里边,有些人长相稍微差一点的有。一个头有点像象的,他说你这么这个象头的人,怎么能够知道法的是法、非法呢?那么你是牛头,你是什么头、什么头,说了很多。那么这样子以这种谩骂的方式来取胜,这是后来这个因果感了什么呢?感到有十八个有各式各样怪头的一个摩羯陀鱼,一个大鱼。这个鱼呢,从迦叶佛开始,一直到释迦牟尼佛出来,还在做这个摩羯陀鱼,受了很多的苦。这是个公案了,可能大家都听到过的。这个鱼呢,有十八个头,有象头、牛头、狗头等等,那么很多的虫咬它的身上吃,受极大的苦。原因就是说辩论的时候,对那些有学无学的僧众说一些不好听的话,诽谤的话,感到这么一个苦报。那么这是诽谤僧了,如果诽谤佛更不行了。所以说,举这个例,说不能不恭敬。





《杂事》中说:拘留孙大师般涅槃后,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经二次,作是讥云:今令树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后善成已,深生忧悔,将其工价,造一金铃,挂于塔上,其后感生容颜丑恶,身形倭小,声音和美,名曰善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05:59 , Processed in 0.0502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