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469|回复: 2

『问:请问道心如何保持不退转?』(净空法师)

[复制链接]
光明 发表于 2009-10-6 04: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请问道心如何保持不退转?

答:自古至今,保持道心不退转的,一生决定成就;道心进进退退的,就很难成就。如何才能保持不退?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因素:第一是“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深厚”,这种人若接触念佛法门,决定往生作佛。第二是“对于教理透彻,深信不疑”,明了利害得失,也能不退道心,这一生也决定成就。我们常常退道心,这就说明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够深厚。但是我们能得人身、闻正法,有机缘听到净土法门,更难得的是能遇到夏莲居老居士的《无量寿经》会集本,此因缘也很殊胜。


  如何弥补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福德之不足?读经、听教。古代读书人常说,“三天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这就是说三天不接受圣贤人教诲,烦恼习气都起现行,这就退转了。学佛者三天不读经、不听经,烦恼习气决定起现行,可见读经、听经之重要。但现在讲经法师太少了,这也是我们全心全力积极培训年轻法师之目的所在,希望他们能续佛慧命,弘法利生。
现在我们利用高科技,将讲经传播到网路上,大家都能看得到。此外,每堂讲经都有光碟大量流通。大家有时间可以反覆听,听多了就会开悟。到真正觉悟,就不会退心了。这是用经教来弥补过去生中善根、福德之不足,帮助我们不退转,勇猛精进;帮助我们放下万缘,专修专弘。有良好的修学心态,是功夫得力之基础。能够保持这个基础,不断精进,功夫一定会向上提升。

问:读经、念佛已有一段时日,妄念还是很多,请问应如何对治?

答:这个问题很好,这是许多人的问题。如何对治?继续读经,继续念佛。换言之,妄念不能降伏,是读经、念佛的功夫还不够。若读经、念佛如理如法,效果就快速;不如理、不如法,效果就缓慢。真正做到不退转,能伏住妄念,功夫得力,不外两种原因:一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非常深厚。有许多年岁大的念佛人,甚至于不识字,也没听过经,有人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就老实念,两年、三年就能预知时至,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这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深厚,《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念了许久,功夫仍不得力,无法控制妄想杂念,这就说明我们的善根、福德不如他们。

  第二,能够不退转、功夫得力,是明理之人。佛经上的道理,能透彻明了,可以弥补善根、福德之不足。所以,在佛法教学中,研经、听教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帮助善根未成熟之人提前成熟。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未曾中断,学生经过四十九年听经闻法薰习,个个都成就了,最低成就也是证须陀洹果,绝大多数是证阿罗汉果,真正是了生死、出三界。

  为何读经功夫不得力?我们只是读,不解其义。读经要“深解义趣”,解得愈深、愈广,功夫愈得力。单单很专心的读,也只能说是摄心。读经一小时,这一小时没有妄想,或是妄想少了很多,只能得此效果。若每天读经两小时,二十二小时打妄想,功夫怎能得力!但是深解义趣就不同,这个力量大。初学佛之人不能不听经,要多听,反覆去听,才能收到效果。

  我们看到古德听经很勤劳,唐朝终南山道宣法师,是中国律宗第一代祖师,他听《四分律》听了二十遍。要听二十遍谈何容易!现在我们听经很方便,只要有一套录影带、录音带或光碟,就可以天天听,不必跋涉山川那么辛劳。

  听经是定慧等学,不但修慧还修定。专心听经摒弃一切妄想,这是修定;触动善根,豁然大悟,这是开慧。所以,听经是福慧双修,对于中等根性之人,这是开智慧的好方法。

  唯有教理透彻了,念佛功夫才会得力。不但念佛如是,参禅、持咒,无论用何种方法都会得力。凡是修学功夫不得力,都是解得太少。智慧不能伏烦恼,不能转烦恼,就会有此现象。这也是自古以来每位修行人都会经历的,不必害怕。我是天天读经、讲经,四十多年才能渐渐伏住烦恼;回想过去,十年才功夫得力,对于经教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十年的功夫锲而不舍,没有一天空过才行,若是断断续续就很难了,可能一生都没有成就。

  佛所讲的一切经,古人称作“妙法”,它妙在每部经都具足“教、理、行、果”四法。不但一部经具足这四法,每一句经也具足四法,乃至于每一个字都具足四法,那就真妙了。“教”,是世尊真实的教诲,真诚的教导;“理”,字字句句都是依真实道理说出来的,字字句句都含着真理;字字句句都是至善的“行为”,中国儒家讲的“止于至善”,佛法落实了,善到极处;末后“果”,就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就是没有妄念的享受,并不是富贵的享受。

  佛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就是“信、解、行、证”。教,决定相信,绝不怀疑;理,要透彻了解;行,要认真落实;最高的享受就可以证得了。我们读经、念佛若具足信解行证,功夫就得力,进步就非常快速。近几年,同修都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功夫得力的人少,使我们意识到“深解义趣”之重要。若对于经教要深解,就要多讲。

  此次我以深广的方式,来讲解《无量寿经》。每次只讲几句,有时一句讲五、六个小时,甚至于还超过,就是希望大家能透彻理解。《华严经》也采取此方式讲解,目的是希望听众能得真实受用,而且字字句句一定要落实到日常生活行为。无论从事于哪个行业,处事待人接物、交际应酬统统都用得上,佛法对我们就有真正利益。佛法是我们生活的指导原则,依照此原则生活,就过佛菩萨的日子。

  所以,对治的方法,依旧是多读多听。多读是修定,帮助记忆,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对人对事对物都能想起佛的教诲,好处在此地。解得愈深是慧,智慧开了,对于佛的教诲的应用愈灵活、愈自在,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就得大自在、大圆满。入了这个境界就得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人能生活在欢喜中,就真正离苦得乐,也不容易衰老。古人常讲:“忧能使人老”,天天生活在欢喜里,衰老、疾病、患难、灾殃就逐渐远离,佛法讲消灾免难,确实是真的。

  我劝同修一定要多听经,听经时间愈多愈好,到你真正理解、明白了,就可以专门念佛,你念佛的功夫决定得力。只要功夫不得力,赶紧多读经、多听经,对你决定有帮助。很多修行人疏忽了这件事情,认为研经、听经不重要,虽然很勤奋、很精进,功夫还是不得力,原因在此地。现在我们讲经的光碟都相当完备,尤其是电脑网路,只要有电脑设备,都能收得到讲经画面。今日佛法传播,就要利用这些科学技术,将佛法送到每个人的家庭。

问:我曾经见到一位出家比丘尼犯了过失,并当着大众指责她的过失,劝她要忏悔;这个比丘尼不服,对我非常怨恨。请问我有没有罪过?

答:罪过不罪过暂且不论,你这件事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不懂礼节,不懂人情世故,劝过有劝过的礼节,决定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劝人改过,人都有面子,你这样对她的自尊心产生很大的伤害。老师教训学生都关着门教训,没有第二个人听见,这才是真爱护。做错事的人接受教训,会一生感激你。

  《礼记》也有提到,在一般人面前可以教童子、未成年人,成年之后(女子十六岁以上、男子二十岁以上),不可以当众教训、批评,要尊重他的自尊心,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应当要懂。

  如果这个人不在,你在背面跟别人说他的过失,你是造罪业,这个罪过更重。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何会见到世间过?是自己的过失。看到外面境界,自己阿赖耶识里的烦恼习气被这个境界勾引起现行,就是这么回事情。因此,一个善学会修行的人见到、听到过失,赶快避开,这都是古礼里教导我们的。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心、真诚心、觉悟心,才能不见过、不闻过,把心住在道上。

  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人:“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话说得对。特别是一个真正发心想在这一生不但要出离六道,还要出离十法界的人,哪有时间去接触这些不相干的外缘,还是念佛要紧,读诵大乘要紧。一切事、一切时、一切处,要知道养自己的清净心,让自己念念与道相应,这就对了。
法界金刚 发表于 2009-10-7 09: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凡 发表于 2013-2-9 08: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9 19:19 , Processed in 0.0323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