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818|回复: 6

源悟法师答:末法时期在家成就的比出家的多吗?

[复制链接]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1: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净学问:有人说:佛曾预言,末法时代,在家成就的比出家的多,在家女众成就的比男的多……























 顶礼释迦牟尼佛
  顶礼阿弥陀佛

 顶礼十方一切常住圣僧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前两年我见过某位法师宣讲:“末法时代,在家成就的比出家的多,在家女众成就的比男的多”。具体是在哪一本书见过我一时想不起。最近又在网上见过有的网友也这么说。

 说实话,我个人对“末法时代,在家成就的比出家的多,在家女众成就的比男的多”的这种开示,一直存有疑问,究竟佛陀当初有没有这样预言过?是在哪一本经典中预言呢?但是苦于我对佛学知识学习得太少,无法去证实这种“开示”是对是错,所以,想求教于版主法师,恳请二位法师指点迷津!谢谢!



 合十

 顶礼十方一切佛菩萨

 顶礼释迦牟尼佛

 顶礼阿弥陀佛

 顶礼十方一切常住圣僧


源悟法师答:




佛陀对末法时代作授记的经典,如《佛说法灭尽经》、《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佛说当来变经》、《杂阿含经》、《摩诃摩耶经》、《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等经,记述了如来圣教在末法时代如何衰亡与最后如何灭尽的情况。其中在《佛说法灭尽经》中授记了:“时有菩萨、辟支、罗汉,众魔驱逐,不预众会。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为欣快,寿命延长,诸天卫护。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岁。《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化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更明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在《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杂阿含经》、《摩诃摩耶经》、《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等经中授记了比丘僧团一时不复存在的经过。在《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中授记了其时比丘袈裟变白,“染色不复现。”《杂阿含经》中授记了:“尔时诸邪见辈,诤竞打破塔庙及害比丘,从是佛法索然顿灭。”《摩诃摩耶经》中授记了:“恶魔波旬及外道众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皆悉流移至鸠尸那竭国,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而灭尽也。”在《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中授记了:“佛法尔时当暂灭没。”以上诸经虽然授记了末法的种种乱相,但并没有明确说:“末法时代,在家成就的比出家的多,在家女众成就的比男的多。”等,这种说法予教予理而作观察时,除了别有意趣或密意外,实在难以从绝对肯定的角度来成立!
   


















净学道友你能有这样的合理怀疑,并没有随声附和他人言论,这是明智之举。如《格言宝藏论》中说:“智者自己能观察,愚者总是随声行,如同老狗狂乱吠,群狗也是随声奔。”你的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长久以来遗留的一个大难题,有的修行人可能由于对此问题的未知、邪知、非理怀疑等,最后导致造下谤法谤僧罪。因此为了明确辨析此问题,并附带针对相应余疑而作分析,在此尽量引用可靠的佛经论典以及推理来澄清彼说。下面从十个方面来回答:
   

一、从出家比丘是教内尊主的角度讲:
      


















佛在《时轮金刚续》中说:修法之人总的分为两种,即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在显宗大乘中即称为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发菩提心守持沙弥(尼)戒或比丘(尼)戒的就成为大乘出家菩萨,发菩提心守持在家居士戒的就成为在家菩萨。在密宗中作金刚上师及传法灌顶等种种法事时,一般只能由出家比丘来做,在家学密的人中只有具有特殊功德和成就的人才可以担任上师,作传法等的事业。以上是佛在《时轮金刚续》上的总说。另外在《时轮金刚根本续》中,佛为香巴拉的国王进行时轮灌顶和传法时教示:“国王应该依止出家的金刚上师,在家人在没有证得初地菩萨前,不能担任国王的上师。”
     

从解脱方面而言,要获得小乘阿罗汉果,必须先具有比丘(尼)的戒体,因为只有比丘(尼)戒才能完全遮止一切的身口恶业,而沙弥(尼)戒、居士戒只是遮止了部分的身口恶业。如果不受持比丘(尼)戒而仍想得到小乘佛法的一切功德,则其见解已与外道拔无因果的见解相同了。
      


















从功德方面而言,如在《杂阿含经》中说:“比丘修正念,其身善解脱,昼夜常勤求,坏有诸功德,了知于世间,灭除一切有,比丘得无忧,心无所染着。”
   《花鬘论》中说:“过去现诸佛,内藏此人持。” 说明比丘功德难以思议。
        


























从学法的层次而言,无论显密,都说地位最高为比丘,其次为沙弥,最下为居士。而且佛经中还明确指出佛法中的尊主是比丘。如果在末法时代,不以出家僧人的形象而以在家人的形象来弘法,则很容易遭到诽谤,这会对弘法利生产生很大障碍,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总之,在家人守持一百天的清净居士戒不如出家僧人守护一天出家戒律的功德大,这就象刚出生的小孩,他的力量无法与壮年得病拳王的力量相比一样,比丘的尊主幢相地位不是一般在家居士随便能够代替的了的,即使末法现前,比丘的地位也不会随着时间而发生迁变的。
   


















      










      










      










      










二、从仅仅出家便有无量功德的角度讲:
      



















凡披出家僧衣者,亦较一般在家俗人具有不共同之殊胜。如《地藏十轮经》中说:“凡披出家僧衣者,诸邪魔外道,魔王夜叉等,皆不能损害彼者。”哪怕仅着上僧衣者,如藏人俗话说:“数百在家人,不如一僧人。”
     


















虽无一生出家的缘份,但发愿想要出家,或者短期出家,亦以佛经教证而说有无量功德。如《阿难出家空经》上说:“若发愿出家,向寂静处跨一步之功德,已胜过诸三千界众生,于数劫中布施妻子儿女之福德。”《僧祗律》上说:“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途苦,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晌时间,当期道果。”《万善同归集》中永明延寿大师说:“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曏时间,当期道果,何况割慈舍爱,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本缘经》上说:“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
     


















出家造恶极难,修道易为。如《法苑珠林》中说:“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极易,如海中泛舟;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经观庄严论》中弥勒菩萨说:“当知出家品,具无量功德,由是胜勤戒,在家之菩萨。”
     


















出家功德不可思议,有缘出离的修行者,应常常忆念出家功德,赞叹出家功德。如《律本事》中说:“智者见五功德,而欣乐出家。何为五者:成就自利;免为役使,受恭敬赞叹;得涅槃果及无上安乐;若不得涅槃亦生人天善趣;佛陀上首大声闻于出家数数赞善。”《宝积经》中说:“菩萨最胜利益,所谓出家,若乐出家者,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一者不著诸欲;二者乐阿兰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离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者离恶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九者恒为诸天之所赞羡;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护。”《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宗喀巴大师说:“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叹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叹出家身最为第一。”

  

出家造恶极难,修道易为。如《法苑珠林》中说:“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极易,如海中泛舟;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经观庄严论》中弥勒菩萨说:“当知出家品,具无量功德,由是胜勤戒,在家之菩萨。”
     




















出家功德不可思议,有缘出离的修行者,应常常忆念出家功德,赞叹出家功德。如《律本事》中说:“智者见五功德,而欣乐出家。何为五者:成就自利;免为役使,受恭敬赞叹;得涅槃果及无上安乐;若不得涅槃亦生人天善趣;佛陀上首大声闻于出家数数赞善。”《宝积经》中说:“菩萨最胜利益,所谓出家,若乐出家者,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一者不著诸欲;二者乐阿兰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离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者离恶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九者恒为诸天之所赞羡;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护。”《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宗喀巴大师说:“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叹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叹出家身最为第一。”



三、从障碍出家的过患角度讲:
   




















如果有人想发心出家,而另外有人给他制造违缘和障碍,使此人出家不成功,这种恶业极为严重。如佛在《贤愚经》中说:“若使有人为出家者,作诸留难,令不从志,其罪甚重。如夜黑闇无所覩见,是人罪报,亦复如是,入深地狱黑闇无目。譬如大海,江河百流,悉投其中。此人罪报,亦复如是。一切诸恶,皆集其身。如须弥山劫火所烧,无有遗余,此人亦尔,地狱火烧,无有穷已。” 佛经中还提出,一个人出家的功德等同于建造一千万个佛塔的功德,相反,阻止他人出家,其罪业有如毁坏一千万个佛塔。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出家功德经》中极力赞叹出家,同时也详尽地宣讲了毁坏他人出家、对他人出家作违缘障碍而给自他造成的严重后果。经中阿难尊者请问世尊,若人出家得何功德,毁人出家得何罪报。佛告阿难:“汝若具满于百岁中,问我此事,我以无尽智慧,除饮食时,满百岁中,广为汝说此人功德,犹不能尽:是人恒生天上人中,常为国王,常受天人乐;若有于此沙门法中,使人出家,若复营佐出家因缘,于生死中,常受快乐。我满百岁,说其福德,不可穷尽。”又说:“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藏,坏三十七菩提分法、涅槃之因;设有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中,常盲无目,受极处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亦常生盲;在三恶趣,久乃得脱;若生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于百岁,常问是义,我于百岁以无尽智说是罪报,亦不可尽。于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终不记是人当有解脱时。所以者何?皆由毁出家故。”因为出家能见一切善法,能观诸佛清净法身,能观身心痛苦、无常、无我、不净,见三十七菩提分,趋涅槃城。而毁人出家则使人于善法中断一切希望,不能观诸法苦空、无常、无我,不见三十七菩提分,终不能见涅槃城。综上所述可得结论,这样毁人智慧眼目,影响延及生生世世,自然果报惨厉,受苦无期。
     




















有人以为作居士比较方便,末法的确在家修行比出家容易成就,最好还俗去结婚,做在家的佛弟子。因为在家学佛可以随意而行,而出家则因戒律较多而倍感拘束,由此自劝劝他而不出家,因此导致自他不发愿出家。殊不知居士戒也是别解脱戒的一种,与出家戒一样,都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才能真正得到戒体。若对轮回不但无出离心,还贪恋世间八法,那连居士戒都不可能得到,又怎么能得到究竟的解脱呢?
     




















又有人以为如果以出家形象度化众生则不会有很多有缘弟子,故还不如在家,由此自劝劝他而不出家。岂知如果是诸佛菩萨的化现,自然不拘现于出家和在家相,而且还会以傍生、饿鬼、魔王等形象来度生,但如果连自己相续中的烦恼还未调伏,还说自己的修证很高,已得诸佛摄受加持,已有能力去度化众生了,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由此可见,如果自己发心出家或劝人出家,将会获得很大的功德,前世今生的很多罪业就会逐渐消灭,增上自在安乐。反之,必将引生无量过患,慎思!慎思!慎思!望智者对照上引经文善加取舍观察。
     


四、从出家破戒亦有无量功德的角度讲:
      




















有人说:末法时代出家不容易,不出家就不会破坏三宝形象;出家不知不觉就把三宝形象破坏了,又很容易破戒,堕地狱的机会太多,劝居士不要出家,已出家的可以考虑还俗而在家学佛。
     




















这种说法非常值得观察!因为这种说法有故意制造末法乱相的嫌疑,设若真的故意制造末法乱相,岂知过患无量?《极乐愿文大疏》中说:“出家人的身相是一切身相之王。” “凡持一条戒的出家人即持正法。”《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上说:“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善男子!若诸有情,于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须发,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依俗正法,犹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况依非法。何以故?除其一切持戒多闻,于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诸恶法,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破戒诸恶苾刍,犹能示导一切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无量功德珍宝伏藏。”又说:“破戒恶行诸苾刍,犹胜一切外道众。” 《极乐愿文大疏》上说:“在家人对出家人说恶语,则先堕地狱,后五百世受等流果为人;出家人对在家人说恶语,不必堕地狱,只五百世为人受等流果报。”《赞僧功德经》上说:“纵使欲火炽烧心,点污尸罗清净戒,不久速能自忏除,还入如来圣众位。”又说:“破禁苾刍虽无戒,初心出家功德胜,百千万亿白衣人,功德纵多不及彼。”又说:“最下犯禁破戒僧,供养由获万亿报,是故世尊赞胜因,天上人中受尊贵。”


五、从末法乱相出家比丘亦有无边功德的角度讲:
      


















有人说:末法时代佛之正法衰颓,僧风浊乱的情状在《法苑珠林》中有记载:“佛涅槃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乱。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佛说法灭尽经》上也说:“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福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是不是说明“末法时代,在家成就的比出家的多,在家女众成就的比男的多?”
   


















这只是代表末法乱相,并不能代表在家成就的比出家的多,在家女众成就的比男的多。因为在《赞僧功德经》上说:“出家弟子能堪任,继嗣如来末代法,万德无量在俗人,不能须臾弘圣教。最下犯禁破戒僧,供养由获万亿报,是故世尊赞胜因,天上人中受尊贵。”《阿含经》上也说:“我末法中出家人,志求菩提微妙果,于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来清净众。僧中或有求四果,或以证果在僧中,此等八辈诸上人,和合僧中常不断。或有深广学智慧,或有息虑习诸禅,并皆集在僧众中,犹如百川归大海,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能予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宝众。”《等持王经》中说:“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鬘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 所以在看末法出家乱相与末法出家修行功德成就时,不能仅见乱相而不见功德成就,否则很容易造下毁谤沙门之重罪。
  
   


















其实末法之中没有比丘,佛法才会索然顿灭,如《杂阿含经》中说:“尔时诸邪见辈,诤竞打破塔庙,及害比丘,从是佛法索然顿灭。” 足见乱相不代表白衣成就非凡,只能代表颠倒,假设在俗之人万德无量,也不能须臾弘扬佛陀的圣教,根本没有能力挽救佛法予不灭。
     


















这种只见个别出家人过患而不见出家总体功德,或只见出家末法乱相过患不见在家过患而说在家有功德成就的偏颇说法等,有一定的误导性,很容易引起无知者对僧人的非理作意。岂知:倘若末法之中没有比丘,佛法就会索然顿灭,如此下去,任白衣如何修行,没有正法彼等还能成就吗?
     


















总之,如果发心出家受比丘(尼)戒的人越来越少,则佛法中的诵戒、羯磨等法事可能无法相继,佛法就会中断,如果许多本是出家僧人行持的事业只有在家居士在行持,则末法时代的颠倒衰败特征便呈现了。反之亦然,正法仍然相继住世,必定可以利济无边有情。
六、从诽谤、毁辱、谪罚出家僧人等的过患角度讲:
      







末法时代某些在俗之人对僧人极易产生轻视和诽谤,他们岂知造罪感果不可思议!如印光法师在《文钞》里说:“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大集月藏经》中说:“剃头着袈裟,持戒及毁禁,天人所供养,常令无所乏,如是供养彼,则为供养我。若有为我法,归依而剃头,身着袈裟衣,说彼是我子,假使破禁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挝打彼,则为打我身,若有骂辱彼,则为毁辱我,是人心欲灭,正法大明灯。”又说“剃头着袈裟,诸佛所加护,一人出家者,天人所供养。唯除诸如来,无有自在者。彼旃陀罗王,谪罚恶比丘,毁坏三世佛,二种净法身,烦恼疮深重,难得值诸佛。”
   《赞僧功德经》上说:“是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缘兹身口意业支,永断世间人天种,当堕三涂恶道中,亿劫沉沦无休息。”
      












总之,希望智者善思量《赞僧功德经》和《阿含经》上所说的教言,千万不要对僧众起轻慢。如说:“常能防护己业过,不谈如来僧宝众。”又说:“若说众僧长短者,自堕亦引无量众,是故智者善思量,勿于僧中起轻慢。善自防护口业非,莫谈此持彼犯戒,若一恶言毁沙门,当堕泥犁受极苦。”
   
























末法时代某些在俗之人对僧人极易产生轻视和诽谤,他们岂知造罪感果不可思议!如印光法师在《文钞》里说:“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大集月藏经》中说:“剃头着袈裟,持戒及毁禁,天人所供养,常令无所乏,如是供养彼,则为供养我。若有为我法,归依而剃头,身着袈裟衣,说彼是我子,假使破禁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挝打彼,则为打我身,若有骂辱彼,则为毁辱我,是人心欲灭,正法大明灯。”又说“剃头着袈裟,诸佛所加护,一人出家者,天人所供养。唯除诸如来,无有自在者。彼旃陀罗王,谪罚恶比丘,毁坏三世佛,二种净法身,烦恼疮深重,难得值诸佛。”
   《赞僧功德经》上说:“是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缘兹身口意业支,永断世间人天种,当堕三涂恶道中,亿劫沉沦无休息。”
      












总之,希望智者善思量《赞僧功德经》和《阿含经》上所说的教言,千万不要对僧众起轻慢。如说:“常能防护己业过,不谈如来僧宝众。”又说:“若说众僧长短者,自堕亦引无量众,是故智者善思量,勿于僧中起轻慢。善自防护口业非,莫谈此持彼犯戒,若一恶言毁沙门,当堕泥犁受极苦。”
   


















六、从诽谤、毁辱、谪罚出家僧人等的过患角度讲:
      







末法时代某些在俗之人对僧人极易产生轻视和诽谤,他们岂知造罪感果不可思议!如印光法师在《文钞》里说:“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大集月藏经》中说:“剃头着袈裟,持戒及毁禁,天人所供养,常令无所乏,如是供养彼,则为供养我。若有为我法,归依而剃头,身着袈裟衣,说彼是我子,假使破禁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挝打彼,则为打我身,若有骂辱彼,则为毁辱我,是人心欲灭,正法大明灯。”又说“剃头着袈裟,诸佛所加护,一人出家者,天人所供养。唯除诸如来,无有自在者。彼旃陀罗王,谪罚恶比丘,毁坏三世佛,二种净法身,烦恼疮深重,难得值诸佛。”
   《赞僧功德经》上说:“是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缘兹身口意业支,永断世间人天种,当堕三涂恶道中,亿劫沉沦无休息。”
      












总之,希望智者善思量《赞僧功德经》和《阿含经》上所说的教言,千万不要对僧众起轻慢。如说:“常能防护己业过,不谈如来僧宝众。”又说:“若说众僧长短者,自堕亦引无量众,是故智者善思量,勿于僧中起轻慢。善自防护口业非,莫谈此持彼犯戒,若一恶言毁沙门,当堕泥犁受极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法时代某些在俗之人对僧人极易产生轻视和诽谤,他们岂知造罪感果不可思议!如印光法师在《文钞》里说:“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纵能研究佛法,终皆下视僧侣。”《大集月藏经》中说:“剃头着袈裟,持戒及毁禁,天人所供养,常令无所乏,如是供养彼,则为供养我。若有为我法,归依而剃头,身着袈裟衣,说彼是我子,假使破禁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挝打彼,则为打我身,若有骂辱彼,则为毁辱我,是人心欲灭,正法大明灯。”又说“剃头着袈裟,诸佛所加护,一人出家者,天人所供养。唯除诸如来,无有自在者。彼旃陀罗王,谪罚恶比丘,毁坏三世佛,二种净法身,烦恼疮深重,难得值诸佛。”
   《赞僧功德经》上说:“是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缘兹身口意业支,永断世间人天种,当堕三涂恶道中,亿劫沉沦无休息。”
      












总之,希望智者善思量《赞僧功德经》和《阿含经》上所说的教言,千万不要对僧众起轻慢。如说:“常能防护己业过,不谈如来僧宝众。”又说:“若说众僧长短者,自堕亦引无量众,是故智者善思量,勿于僧中起轻慢。善自防护口业非,莫谈此持彼犯戒,若一恶言毁沙门,当堕泥犁受极苦。”

七、从在家与出家僧人比对修行正法方面而言在家功德鲜少亦有过患:
      












如果世间事物样样都看不破、放不下,则解脱的希望十分渺茫。有许多在家人经常以家务缠身、工作繁忙为借口而拖延修行,结果自断修行的缘分,然而出家刚好相反。下面通过教证比对来说明:
      












《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说:“俗人作诸恶,速趣于地狱。”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宗喀巴大师说:“此复居家于修正法,有多留难及有众多罪恶过失。出家违此,断生死身,出家为胜,是故智者应欣出家。”












《本生经》说:“于同牢狱家,永莫思为乐,或富或贫乏,居家为大病。一因守烦恼,二追求艰辛,或富或贫乏,悉皆无安乐,于此愚欢喜,即恶果成熟。”
      












《本生论》说:“若作居家业,不能不妄语,于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罚。行法失家业,顾家法岂成,法业极寂静,家事猛暴成。故有违法过,自爱谁住家。”又云:“骄慢痴蛇窟,坏寂静喜乐,家多猛苦依,如窟谁能住。”
      












《宣说大种变经》说:“依止世间五妙欲,以及贪著于子女,依于应呵居家者,定然不得正觉果。任何居家之有情,能得无上胜菩提,昔无一佛能如是,当来成佛无是处。”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迫窄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如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
      












《宝蕴经》说:“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供养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其实居士更应比出家僧人注重戒律,因为出家僧人失去了比丘戒体,还可守持沙弥戒,失去了沙弥戒体,还可守持居士戒,而居士们若失去了居士戒体则什么也没有了。而且居士在受了菩萨戒、三昧耶戒后,所应守持的学处与出家僧人已大致相同,比如密乘十四条根本戒中的第五条,即已在淫戒上就规定的比较严格。只要相续有出离心,为何不发愿出家呢?敬请具足出离心的有缘居士当依经论所说而发愿。如《勇猛长者请问经》说:“我于何时能得出离苦处家庭,如是而行,何时能得作僧羯磨、长净羯磨、解制羯磨、住和敬业?彼当如是爱出家心。”《七童女因缘经》说:“愿剃除发已,守持粪扫衣,乐住阿兰若,何时能如是。目视轭木许,手持瓦钵器,何时无讥毁,于家家行乞。何时能不贪,利养及恭敬,净烦恼刺泥,为村供施处。”应当如是欣慕出家比丘住近圆戒,厌患在家过患琐事繁多等。
      





















八、从众生根基难测无法判定谁先成就的角度而说:
      












有人说:从前修行,男众比女众方便;现在修行,女众胜过男众。在家同修闻到佛法还真修,出家往往是利用佛法去求自己的名闻利养。如果不相信,你仔细去调查。
      












众生根基难以测定,尤其出家僧人的根基、意乐、智慧、境界、所修法要等更加难以判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佛经中有周利磐陀伽、华吉比丘等公案可作印证。因此阿罗汉根本无法了知法与补特伽罗根基,凡夫仅仅凭借眼耳鼻根等更难成立正量,设若妄加分别而说:“从前修行,男众比女众方便;现在修行,女众胜过男众。在家同修闻到佛法还真修,出家往往是利用佛法去求自己的名闻利养。”难保不会堕落。如《宝积经》中说:“迦叶,吾与同吾者可了知法与补特迦罗,凡夫不了知法与补特伽罗。否则,会堕落之故。” 《等持王经》上也说:“眼耳鼻根非正量,舌身意根亦非量,设使此根为正量,一切圣道有何用?” 《四十二章经》中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说明光凭根识或以分别心仔细去调查,倘若有结果,那么在正量面前还能立住脚吗?肯定不会在正量面前立住脚!那么此说也就成了泡影了。
      












有人可能由此会问:难道只有出家人能成就,居士就无法成就了吗?
      












这是不分总别概念的行人才会问的。其实从总的方面讲,确实如上所说出家人的修行顺缘功德等极为殊胜,在家难以比拟,但并不等于从别别相续的角度讲在家修行不能成就。因为成就必须观待各有情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以及积资净障的力度,精进不放逸的程度等。当成就的诸缘会聚时,无论出家或者在家都能成就;当修行的顺缘毁坏时,无论出家或者在家亦难保证成就;倘若行持非法,无论出家或者在家,都很难保证自己不会堕落。分清了总别的概念,由此即可避免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
      












因此在比对出家在家修行功德等时,不能仅仅见出家别别乱相过患就否定总的出家功德;不能仅仅见出家别别乱相过患就成立其他白衣总的成就功德;不能仅仅见总的出家功德就否定其他白衣别别成就功德;不能仅仅见总的出家功德就成立别别出家成就功德;不能仅仅见白衣别别乱相过患就成立其他出家别别成就功德;不能仅仅见白衣别别乱相过患就否定在家别别修行成就功德;不能仅仅见出家别别乱相过患就否定出家别别修行成就功德;不能仅仅见白衣别别成就功德就成立白衣总的成就功德;不能仅仅见‥‥‥等等。应当依靠不偏不倚的正确方式来观待这些问题。


九、从外相难以判定凡圣智愚的角度讲:
      












从外相难以判定世尊弟子众凡圣智愚以及成就,如道宣律师说:“凡夫狂痴性,所见常不正。”《赞僧功德经》上说:“无量功德具庄严,大悲世尊弟子众,凡人肉眼难分别,由如灰覆于火上;或有外现犯戒相,内秘无量诸功德,应当信顺崇重之,贤圣愚凡不可测;或有外现具威仪,或示未能舍其欲,外相人观谓凡夫,不妨内即是其圣;内如四种庵罗果,生熟难分不可别,如来弟子亦如是,有戒无戒亦难辨;是故殷勤劝诸人,不听毁骂僧宝众,若欲不沉沦苦海,常当敬重植良田。”
    又说:“勿以凡夫下劣心,分别如来弟子众;若有清信士女等,能于十念生信心,平等供养苾刍僧,是人获得无量报。”又说:
    “闻说三宝短长时,怨于僧中起邪见,因此退败诸善人,毁坏如来清净众。”单看外相不能说明内证,如果从佛教历史来讲,诸如二祖、鸠摩罗什大师、济公老和尚等的一些显现,足以揭示教理所诠真谛。
      





十、从法师讲法意趣不能随意评议的角度讲:
      












以上作了不同的分析,从一个方面讲,我们应当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法师讲法意趣不能随意评议。虽然你提出了:“前两年我见过某位法师宣讲:‘末法时代,在家成就的比出家的多,在家女众成就的比男的多。’”的质疑,但是由于他人相续难测,讲法的法师相续更加难测的缘故,法师讲法时针对不同时间、环境、听者等,有必要时可能会讲些不了义的语言,如果随心妄议就有可能造下诽谤法师的罪过。如《不舍佛陀经》上说:“曾于阳焰世间,毗婆尸吼佛出世时,有五十位男子,每人造五百个经堂,每经堂各供养一千僧众,尔时,彼等多说,说法师慧积破戒之过失,以此恶业成熟,彼等堕于地狱达九万年,其后,五百世生于人中,或成石女,或生边地,或持邪见,又六百年,成为盲人,或无舌者,再七百世中,虽成出家,而及至晚终,也未得陀罗尼。以彼业障,遮盖彼等善业也。善男子,当应深信,当应了达此理,听闻此法之后,现见说法师破戒,亦不应说之,何况听闻而说。善男子,若人挖出一切众生之眼,何人以恶心蔑视说法师,此过胜过前者,若人杀害一切众生,何人见说法师时,与彼背向而坐者,此罪百千万十万乃至无数倍、亦不及前者。若人诽谤说法师,彼人诽谤一切诸佛故,若欲承事佛,彼应承事说法师也。”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因此,学佛的修行人,不能仅从一个片面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应从多方面作分析观察,之后再来认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由此而引生定解,这样就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n123 发表于 2012-4-27 0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zz1 发表于 2012-5-30 1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bfdz1 发表于 2012-9-7 08: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忏悔罪业 发表于 2014-6-26 16: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7 07:35 , Processed in 0.0390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