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4312|回复: 6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19)

[复制链接]
人/佛/魔 发表于 2011-6-25 11: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漏的身口意去掉了,
清净的身口意就开始活动了
把烦恼断掉了,这个身口意不等于也死掉了,比如一件脏衣服,绝不会因为肮脏洗掉了,这件衣服也毁灭了。所以什么时候通过身口意造善业,就是你现在活着的时候,有漏的身口意去掉了,清净的身口意就开始活动了。嘴巴还是那张嘴巴,身子还是那个身子,心还是那个心,不过内容不一样了,过去是烦恼不清净,现在是清净没有烦恼。前者就叫众生,后者就叫菩萨。
佛弟子脱离现实,
就会把自己架空,也把菩萨架空了
大家想想,菩萨到底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菩萨能不能来教育我们?能不能来帮助我们,能不能来度我们?菩萨是活人,可不是鬼。鬼能度人吗?我看不可能,因为人听不懂鬼话,而且大家看见鬼要逃走的。所以大家思想要端正,不要把佛教看得神乎其神,玄虚缥缈,充满着神秘感。菩萨也不是神,也不是鬼,恰恰是人。所以我一直说,佛法是现实主义,咱们要走现实主义的道路,否则的话,非但把自己架空了,把菩萨也架空了。
菩萨以种种方法来去掉我们有漏的身口意,
因为这是流转生死的因
提要:
  ■ 菩萨是人,人不全是菩萨,否则菩萨就无众生可度了
  ■ 菩萨在人间,可是你找不到,抓不着
  ■ 不必去找菩萨这个人,只要去找清净的身口意,这就是菩萨的无漏身口意业
  ■ 菩萨以种种方法来去掉我们有漏的身口意,因为这是流转生死的因
菩萨是人,人不全是菩萨,否则菩萨就无众生可度了
菩萨在人间,菩萨就是人。假如碰到有一个人说“我就是菩萨。”你问他,“你是不是人?”他说“我是人。”你还是人呀,怎么叫菩萨呢?如果人就是菩萨,那么你是人你是菩萨,他是人他也是菩萨,我是人我也是菩萨,……,大家都是人都是菩萨,菩萨没有众生可度了,因为众生都没了。除非他说“我不是人”,我看没有一个人会这么说,即使他这么说,“我不是人,是菩萨”,那么他是假菩萨,因为刚才说过了,菩萨是人嘛,这么样来一个辩证,他自己就糊涂起来了,“我到底是人还是菩萨?”你既然不懂,你怎么可以说你是菩萨?
菩萨在人间,可是你找不到,抓不着
假如,人不能算菩萨,菩萨又偏偏在人间,那么叫我哪儿去找菩萨。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你也抓不住他。举一件我年轻时听到的事情,有人朝普陀山,口很干,心里起个念头,“如果有什么果子解解渴多好啊。”刚起这个念头,树林里就走出来一个农村妇女,手臂上提了一只篮子,里边装的梅子又大又好,这个人就吃了。后来回到他住的寺院里说起这件事,寺院里的出家人说,“哪有这么大的梅子?”而且那个季节根本就没有梅子。这个人就醒悟了,“哎呀,我碰到观世音菩萨了。”你能碰到,可是你抓不住他,他给了你,一转身进了树林里他就不见了。
不必去找菩萨这个人,只要去找清净的身口意,
这就是菩萨的无漏身口意业
所以我们要找的菩萨就在人间,确实也能度我们出苦海,也能教育我们,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榜样,怎么找得到呢?说“菩萨在人间,找到了一个又说是人,找来找去都是人不是菩萨,有什么办法找啊?”告诉大家,菩萨在人间,人不是菩萨,怎么找?你在他身口意上去找,如果他身口意是清净的,没有烦恼,或者他虽然有烦恼,但他修得很好,因为一个菩萨的修行也不见得个个圆满,如果菩萨修行圆满了,那就成佛了。所以清净的身口意,就是菩萨的身口意业,你用不着去找这个人,你只要去找清净的身口意业就行了。即使他确实是人,你称他菩萨,他不承认,可是他的身口意业就是菩萨的业,这才是真正的菩萨。
菩萨以种种方法来去掉我们有漏的身口意,
因为这是流转生死的因
今天咱们求菩萨来教育我们,来帮助我们,来度我们,就是希望菩萨以他的身口意来给我们作加持,给我们作榜样,给我们作教育。通过这种方法来去掉我们肮脏的有漏的身口意,因为这是众生流转生死的因。
今天,从有漏无漏,说到有漏身口意、无漏身口意,又说到有漏身口意业、无漏身口意业。明天再把能海上师的这一段话从头到底给你们具体讲解。今天就到这里。
佛弟子不修行,浮面的种子不生根
提要:
  ■ 皈依学法都要有崇敬心,否则难起作用
  ■ 佛弟子不修行,浮面的种子不扎根
  ■ 学佛法也要自己素质好
  ■ 但凭爱好不解法义,三头六臂乱说一通
  ■ 次序颠倒、名相搞错,是对法无有恭敬心

能海上师说:“皈依为崇敬供养义,以我有漏身口意业奉献本尊,本尊
即以无漏身口意业加持于我,尔时即与本尊清净之体合而为一。”


皈依学法都要有崇敬心,否则难起作用
昨天我们讲了有漏身口意业和无漏身口意业。这两句话理解了,对于能海上师在讲皈依时的一段话就容易懂了,皈依为“崇敬供养义”,所以要以崇敬心皈依三宝。如果没有崇敬心,你这个皈依不大起作用。学佛法也是这样,如果你对法宝没有崇敬心,佛法对你也不会发生大作用。因为你对它随随便便,认为它可以做到,也可以不做到。比如你对某一个人非常崇敬,他说一句话,你就必然会听,听到了也必然会做到。你对某个人随随便便,他说一句话,你不一定会听,即使听到了,也随随便便,不一定会去做。所以进佛门,修行、断烦恼、证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我们众生过去的习气很厉害,如果你没有崇敬心,你很难把好的东西抓得住,你会随随便便让它来,随随便便让它飘走。
佛弟子不修行,浮面的种子不扎根
如今有许多人由于文化好,对佛学研究得多书看得多,可是他们没有什么修行。为什么修不起来啊?因为他们研究佛学不是出于崇敬心,而是出于爱好,因为他喜欢。好比如今有人在研究道教儒教,他懂得很多,可是看看他行为呢,根本没有照古代的儒教或者道教的话去做。这也是一种爱好,因为过去世有一颗种子,今天遇到缘了,它就发生作用了。
学佛法也要自己素质好
有爱好也不错,但要真正去实行啊。比如吃东西,你不喜欢吃,你就不吃了,不吃,你营养就拿不到。可是你吃了,不消化不吸收又有什么用!这种人不是病人,就是肠胃功能不强的人,有的人吃下去一条青菜,拉出来仍然是一条青菜。所以我们要得到好处,就必须要吃东西还要肠胃功能好,学佛法也要自己素质好。
但凭爱好不解法义,三头六臂乱说一通
很多人学了佛法挺高兴,因为他爱好,而且还能经常听到赞叹的话,“他在研究佛学,你们远远比不上他。”还有高兴的呢。人家听说你能够研究佛经,就请你讲法。听的人倒是恭恭敬敬,他讲了几句没东西了,只好乱扯。“‘一切有为法’,‘一切’大家都懂,‘有为法’,法嘛就是佛法,‘为’就是行动,‘有为法’一切有行动的方法,“如梦”,就像做梦那样。“幻”,将来会三头六臂。”乱说一通,这是我说说笑话。
次序颠倒、名相搞错,是对法无有恭敬心
我当初去办九华山佛学院,差不多讲课都是我讲的,我有时要回上海去讲课。我一走,有个出家人就上台讲课了。我讲禅定,总是从空观开始。他对初学禅定的人讲起调脉来了,这对初学禅定的人不能讲的呀。他讲佛法,把“檀越”解说成“古时候送信的人,送到某一个地方休息,这个地方就叫檀越”,檀越是布施的意思呀。尽瞎扯!这样的人对法有恭敬心吗?
一个人恭敬法,把法当作宝,首先就会把法弄弄清楚,极少会把法讲错,因为他没有一个随随便便的心。法没有弄清楚,他也不大敢讲,怕讲错了,背罪过。一个人凭着爱好心,特别喜欢讲,又没有恭敬心,就会随随便便,乱七八糟什么都讲。
供养三宝
是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提要:
  ■ 恭敬法,法在你心中就成宝
  ■ 供养三宝,是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 接受供养也要如法,稍有贪心就成毒蛇
  ■ 修行人钩来的钱,能得清净的体吗
  ■ 以毒作营养,会增长功德吗
  ■ 缘簿写多了,供养心反而小了
恭敬法,法在你心中就成宝
一皈依就是佛弟子,佛弟子哪可以没有恭敬心?三宝里有法宝,你恭敬法,这个法在你心中就成宝,你不恭敬法,这个法在你身上就不起宝的作用了,因为你太随便了。
供养三宝,是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供养,你皈依三宝了,就要修供养。供养三宝是佛弟子的义务,讲经说法时要教育四众弟子供养三宝,不光是在家人要修供养,出家人也要修供养,凡是佛弟子都要修供养。不修供养,不培福,修行路上障难多。一个福气大的人障难就少,福气少的人障难就多。而且供养有功德,三宝收了你的供养,他把你的供养用来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这个功德也有你一份啊。
供养跟布施意思一样,名称不同。供养是对长辈说的,布施呢,随便什么人,你给他、帮助他,就叫布施。就好比我们写信,写你是对一般人,“你”字下面加个“心”,是“您”,表示尊敬,一般是对长辈用的。我从前遇到一个北京的女学生,她问我的意见,总是说“老师,您说呢?”用“您”。
接受供养也要如法,稍有贪心就成毒蛇
照法上的原则,佛门供养都要自发的,他发心做好事,你不能阻止,他没有发心,你也不能去勉强他,更不能用钩子把他的钱勾出来。接受施主的供养也要如法,你稍微有点贪心,佛就说这个东西吃了要中毒,因为你有贪心,这叫不净食。连心里有贪心,都称为不清净,何况用语言去勾呢?《清净道论》上有一个故事,一个清早,长者看见一个妇女拿着一罐蜂蜜,妇女就跟长者打个招呼,长者说了,“大妹子,你这个罐里是什么东西啊?”女的说:“是蜂蜜。”长者又说:“大妹子,蜂蜜新鲜不新鲜啊?”其实这些跟你有啥关系?女的说,“今天早上刚刚采的,很新鲜。”长者看她怎么还没有动静,又说了,“大妹子啊,这个蜂蜜甜不甜啊?”这个妇女总算悟了,马上拿起罐,"很甜,你尝尝。”像这样的情况,这个蜂蜜就不能吃,因为不清净,因为这个女子供养你的蜂蜜,是你用话勾出来的。讲经说法可以告诉大家要供养培福,可是你不应该希望得到某一个人的供养而用话去勾他。
修行人钩来的钱,能得清净的体吗
从前我在隆昌寺办僧伽培训班时,有一位北方的学僧,心地很善良,欢喜听法,可是心里一块石头压得他很苦,一直放不下,想起过去的事情就内疚,所以心理总是压抑,不开朗。由于长期的痛苦,精神上也有一点不正常。有一次,他跟我说,“因为我年轻刚出家不懂事,做了一件背罪过的事情,我看见功德箱里有钞票,就用一根铁丝,把功德箱里的钞票勾出来,后来我这个钱已经还给原先的庙里了。老师,我这样还有罪过吗?”大家想想看,勾来的钱清净不清净啊?
以毒作营养,会增长功德吗
同样的道理,不论你用什么方式去勾人家钱,哪怕去勾人家供养你吃的,都不清净。也不能说,“师父身体不好,你快去买一点补品来。”现在这种事情很多了,人们看得普普通通的。我这么说,人家即使不说我闲话,也会说我是老古董,不符合时代。现在有些人做错了也认为是正常的,这会有功德吗?
缘簿写多了,供养心反而小了
我年轻时,有一次在寮房里,有同学热心来告诉大家,“现在有个培福机会,大家发心啊,这本功德簿大家传一传。”这么一传,这个写了,另一个看看人家都写了,不好不写。过了两三天,又来一个,“大家发心啊。”又要供养了。按照我供养的方法,吃饭的饭钱要付,回家的车费要准备,把这些算好了,多下来的全部尽我所有作供养。后来有经验了,留一点,明天可能还有事呢,留到最后要走了,还剩一点没有供养完,也懒得供养了,带回去以后再说吧。这样把居士供养心弄得越来越小了,我看这不恰当。应该广大地弘扬佛法,让众生懂得供养的必要性,供养是为自己培福,他懂法了自己会供养的。
修行人拉人结帮、曲心诽谤都是错误的
提要:
  ■ 你弘扬佛法自会有人发心供养
  ■ 修何法门,也要自己发心。拉人结帮、曲心诽谤都是错误的
  ■ 修任何法门都要赞叹,由各人自选
  ■ 钟声是警醒众生的迷茫,不是吃钱的老虎机
  ■ 父母不愿子女出家,是因为不希望子女去赚死人的钱
你弘扬佛法自会有人发心供养
有个寺院培训班里有个小和尚,画了一幅漫画,把功德箱的开口处画成一张嘴巴在说“丢点钱,丢点钱”。这是讽刺,当然有些人看了会气死。这么说起来,咱们出家人都要饿死了。其实你努力弘扬佛法,人家自会供养的。
修何法门,也要自己发心。
拉人结帮、曲心诽谤都是错误的
供养要自己发心。佛教传到中国来,成立了十个宗派,你修哪个宗派也要由你自己发心,如果你开始修这个法门,后来又想换个法门修,也要你自己发心。现在可不是这样了,人家安心在修这个法,有人就去干扰,“现在末法时期了,你修这个法没用的,赶快修这个法门。”假如人家想改修别的宗,他就说:“这个宗好,别的宗都不行的。”抬高自己宗派诽谤其他宗派,没有文化的人,心地还直一点,也就以直心诽谤;有文化的人,心肠弯曲,用曲心诽谤。心肠谄曲的人,一面也说各法门都好,一面在排斥其他法门,说:“这些法门对末法众生都不妥当了。唯有我这个宗派最好。”这都是错误的做法。
修任何法门都要赞叹,由各人自选
应该是他愿意修什么法门,由他自己挑选;愿意换什么法门,由他自己去考虑。我就是这个态度,我对任何法门都赞叹。有时候我指出错误,那是有些人不照法去做产生的错误。讲经说法,我要把真正法的意义说清楚啊,否则得罪如来,我可不干。讲法的人是代如来宣化,如来可没有叫你含含糊糊,模棱两可,颠颠倒倒的。
钟声是警醒众生的迷茫,不是吃钱的老虎机
对于那些在佛门搞歪风邪气的,说法的人不能不指出他们错误,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及时纠正。例如有的地方,你一去,竟然培养你喝酒吃肉的习惯。还有的地方,你一去就有人来跟你攀缘:“我们师父怎么怎么好,我介绍你去听经。”听经是件好事情,谁知道一去就有人说:“大家赶快皈依师父啊。皈依了要供养啊。”还有的名山道场,去过的人告诉我,“那里的师父真好啊,我去礼拜,他给我敲罄。”“佛菩萨保佑你身体健康”,“当”,“菩萨保佑你发财”,“当”,“保佑你出国”,礼拜完了又来告诉你:“敲钟功德大,敲一下断一个烦恼,你多敲几下。”等你敲完了,“你一共敲了8下,每一下十元钱。”那么没敲之前你怎么不说明白?买东西也要标价呀,这样做法还像什么佛门了?
父母不愿子女出家,
是因为不希望子女去赚死人的钱
社会上人看见你佛门这样,他也向你要钱。从前有一个名山道场,富得很啊。有个出家人到小商店买一个本子,本子标价是两元钱,营业员一看是个出家人,就要“两块五”,“怎么要我两块五?”“你们和尚有钱,我不向你多拿一点?”佛教被人为地败坏到这种地步!所以现在社会上的人只恭敬释迦佛,知道经书很好,学问很深,可是对现在佛门里的人,却很少有恭敬心。怪不得父母不肯让儿女进佛门,“人家儿子是科技人员,办厂当老板、董事长,我的儿子这么高的文化,却给死人唸经拿钱?三百六十行样样可以干,为什么要干这一行?”父母想不通啊。
释迦佛的弟子,不能等将来见佛后再修行,
早修早成就、早解脱呀
提要:
  ■ 佛陀教育事业最伟大,法供养远远超过财物供养
  ■ 佛弟子应该为三宝作身口意供养
  ■ 在交流思想中,佛弟子的语言应该起到教育众生的作用
  ■ 正知正见才是修行人的无上供养
  ■ 修行人要善观三业,把有漏的身口意修成无漏的身口意
  ■ 释迦佛的弟子,不能等将来见佛后再修,早修早成就、早解脱呀
佛陀教育事业最伟大,法供养远远超过财物供养
什么事业最伟大?教育事业,如果你从事教育事业,不用给你宣传,社会上人自会尊敬你。你们把自己教育好,父母就高兴了,“这次回来不错啊,人都变了,还是佛教伟大。”他们的观念就转过来了。所以教育众生净化人心,这才是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讲这些话就是告诉你们,光供养钱财以及生活用品,对三宝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高的供养要法供养。从事弘扬佛法、教育众生这样的事业,以这样事业上的成就作供养,这就是法供养。
佛弟子应该为三宝作身口意供养
这个道理有些人知道了,可是做得很少,今天高兴讲讲,明天去朝山,没空讲了;某个地方开光,请贴来了,不讲了;头痛不讲,风大不讲,天太热不讲,一年难得讲一两回。这样弘扬佛法是远远不够的,佛弟子应该把自己以及自己的生命时光全部供养三宝。人无非是身口意,所以以身口意供养才是能够达到彻底究竟。
身子不干别的事情,只干佛法的事。因为修行要靠身体,修禅定也要靠身体,劳动培福、弘法度众生也要靠身体去做。佛弟子修行以求自利,弘法以求利他。
在交流思想中,佛弟子的语言
应该起到教育众生的作用
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语言。吃饱了就别再想吃的。废话少说,要么不开口,一开口讲的就是法义,交流学法的感想心得。
从前能海上师讲法时说,“四川人见面就说‘今天天气好’,‘今天天气好’跟了生死有啥关系啊?”这种世俗的一套可以免了。人们说“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我加了一句话,“语言是教育人的工具”。光是交流思想还不够,要起到好的作用,就要把它作为教育人的工具。
正知正见才是修行人的无上供养
意也要供养。佛法教你怎么去想,你就怎么去想,教你不要这么想,你就不要这么想。心里所想的种种念头,也就是思想,全是佛法的思想,起的全是佛法的念头,也就是正知正见,这就是意供养。这样的修行才是无上供养。
修行人要善观三业,
把有漏的身口意修成无漏的身口意
佛弟子中有个叫罗睺罗,是释迦佛的儿子,有一天释迦佛对他说:“汝今罗睺罗,善观三业。”意思是说,罗睺罗,你今天出家了,应该好好地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清净不清净,从身口意上去修清净。
昨天讲到我们的身口意是有漏身口意,造的业都是有漏的。佛菩萨是清净身口意,整天地度众生,是无漏身口意业。所以众生的身口意称为三门,就像门那样,好人也进得去,坏人也进得去。众生身口意,好事也做,坏事也做。佛菩萨的身口意称三轮。轮子会转的,菩萨的身口意一直在度众生,轮就是度众生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把身口意从不清净修成清净。
释迦佛的弟子,不能等将来见佛后再修,
早修早成就、早解脱呀
我们今天都学佛法了,要照佛法去修身口意,你觉悟高,抓得紧,又认真,进步就快;你懈怠,不抓紧,进步就慢。能海上师以前说:不要认为反正弥勒菩萨到娑婆世界来成佛时,咱们释迦佛的弟子在龙华三会上个个都证阿罗汉果,所以不精进也很心安理得。还是早证果早成佛的好,何必一定要到那个时候呢,早证果早成佛早解脱呀。所以我们还是要精进用功,要有觉悟,对修行要充满希望,要精神抖擞。
 舍掉烦恼就没有烦恼了,
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提要:
  ■ 舍掉烦恼就没有烦恼了,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 把有漏的身口意奉献三宝,是殊胜微妙的法
  ■ 以清净心作供养,佛最欢喜
舍掉烦恼就没有烦恼了,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有人说我也在修啊,可是要去掉烦恼习气实在太难太难。以前佛到一家的门口,那家人见如来来了,想要修供养。他把箱子打开来,里边都是洁白的毛毯,他拿起一条来,看看太好了,舍不得,再拿一条,又舍不得。他想拿一条比较差一点的,谁知道,拿出的是一条最好的。如来说,“就这一条好了。”他只好把难舍掉的、执着得最厉害的供养如来,如来拿走了,他这个执着就没了。这是如来的善巧方便,我要讲的也就是这个善巧方便。我们众生有时候也想把烦恼推出去,可只推了一点点,想想又舍不得,再抓回来。今天觉悟了,没有烦恼也很轻松,明天想想,又起烦恼了,那么怎么办呢?那就要用刚才说的释迦佛的善巧方便,你干脆就把你的烦恼脾气供养出来,不就没了?那么释迦佛要不要?要,而且很欢喜地要,因为你能舍得掉烦恼,你就没有烦恼了呀。
把有漏的身口意奉献三宝,是殊胜微妙的法
从前有个徒弟问师父,“我脾气大,烦恼这么重,断也断不了,师父你看怎么办?”师父说,“有办法,你把你的烦恼供养我。”从此师父等徒弟一起烦恼就说他,“你烦恼都供养我了,你还拿回去啊?”这就叫以我有漏身口意业奉献三宝,这是最殊胜、最微妙、最无上的法。那些佛法懂得很少的人,或许会跟你说,“你把烦恼供养佛,罪过罪过。”说这个话倒有罪过了,因为你把释迦佛讲的法推翻了。
以清净心作供养,佛最欢喜
能海上师就是这样。你去供养能海上师的不论多少好坏,他都欢喜。你供养一元钱,上师也给你收下来,供养一万元钱,也给你收下来。佛在世时有个贫穷的老太太从清水池里舀了一碗水,恭恭敬敬供养佛,佛就微笑了,旁边的国王挺嫉妒,就问佛:“我经常供养出家人饮食、房舍,如来从来没笑过,今天这个穷老婆子供养如来一杯水,如来大发欢喜,这是什么道理?”佛回答他:“你虽然供养多,你是傲慢心供养,功德不大。这个老婆婆是以恭敬心、清净心供养,她的功德远远超过你,所以我微笑了。”
把有漏的身口意供献出来,我们是为了修行,为了成道,为了快快证阿罗汉果,这样一颗清净心、一颗恭敬心,如来大发欢喜。这些道理,要懂法义的人才会理解。今天讲到这里。(2002.3.2 第二十一讲完)
gydz 发表于 2012-10-11 16: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静 发表于 2015-2-4 12: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bwn 发表于 2015-5-27 16: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6-12 20: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僧伽吒法门 南无僧伽吒法门 南无僧伽吒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6-15 19: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6-21 18: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僧伽吒法门 南无僧伽吒法门 南无僧伽吒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09:56 , Processed in 0.0516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