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46:31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杨荣家天天救人,不仅得不到利益,还要为别人付出。乡人认为这种做法很傻,摆在眼前的财物不要,反而付出!其实谁愚痴呢?以因果律来衡量,趁着灾难发横财,决定堕恶趣,子孙也不会好,这样毁灭自己,一点智慧也没有。所以,对因果愚痴的人,心态和行为整个是颠倒的,在他眼里:损害成了利益,利益成了损害。笑善人愚痴,实则自己是大愚痴。
      杨荣一家,暂时看只是付出,没得到什么财富。可是因果律不会错乱,因果建立在心上,心善救人,绝无损失,必定会在将来现前丰厚的福报。
      杨荣家这样做才有智慧,为什么呢?这真正是自他二利,救人的同时大大增上了自己的福报,还能给子孙以余庆。
      如果船夫们能相信行善一本万利,一定都会抢着去救人,谁不求自己好呢?一本万利的事,谁不愿意做?遗憾的是,人们被业果愚障碍,希求的是安乐,做的却是痛苦的因。
      不信三世因果的人,都是持一种断见。比如,少师的祖先救了人,当时也没有立即显现福报,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他的曾祖父、祖父也会死去,也没见到他们的后世和子孙的情况。这样见不到长远的结果、细微的变化,又不相信圣言,当然无法了知缘起的规律,一般人就认为:行善也没得到什么,恶人照样日子过得好。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愚痴——业果愚,对人的损害最大,被它障碍,一切通达缘起的智慧都不会产生,所有实现安乐的正道都无法趋入。众生最可怜的地方就在此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下至成办增上生的一分安乐,也需要具有因果正见,懂得这分安乐的因是什么,再去修积才能获得。像这样,不论想获得财富、名声、地位、眷属,还是相貌、长寿、智力、事业,不论是自利,还是利益子孙、利益他人,无一不是从深信因果、修积正因而来的。进而,希求解脱,一定要了解并相信更深细的轮涅两重因果,由此无误取舍,才可能进入解脱道,不懂因果,根本无门可入;如果求证无上菩提,更要了知大乘的因果,知道怎么发心、怎么修持是成佛之因,知道之后精进修集才会现前。所以,不论是十善业道、四谛十二缘起之道、六度之道,都要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面才能建立。不相信因果,所有向上的路都会完全封死,剩下来只有下恶趣了。
      我们帮助世间,先要从因果入手,帮助世人解脱执著没有三世因果的邪见束缚,否则是没有办法的。
      学好了业果,就会对“善有善报”断定不疑,业有现法受、顺生受、顺后受这样三种,哪怕五年没报,十年、下一身或者多生之后决定会报的。佛在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
      等到少师父亲出生时,家里逐渐富裕起来。原先是平民之家,每天摆渡,赚钱也不多。到了他父亲这一代,越来越富裕了。
      当时有神人化为道人,对他父亲说:你祖父有阴功,子孙将来会贵显的,应该把祖坟葬在某地。他按神人的指示埋葬,就是当时著名的白兔坟。
      “阴功”是有高利润的,潜藏得深,报得就厚。如果当时送旌旗,送奖状,大面积宣传,以这种名誉就会让福德损耗。他当时默默无闻,所以后面很发达。
      后生少师,弱冠21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后来生下少师,二十岁中了科第,官至三公。皇帝加封他的曾祖父和祖父同样的官爵。杨荣的后代子孙都很贵显,直到今天还出很多贤人。
      世上有人贵显,有人贫贱,有人顺利,有人坎坷,不懂缘起怎么想得通呢?懂缘起,就知道这样显现才合理,祖先福德深厚,决定后代贵显。有哪块肥沃的土地不长好庄稼呢?缘起不虚,势所必然!如果能做一个跟踪调查,那就很精彩。把杨荣家的子孙和那些不义之家的子孙摆出来比较,就会知道因果不虚。
      “积善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家不是以违反因果、造恶取巧能发达的。一个人的眼光短浅,做事的方式也会很下劣。今天更下劣了,很多人的想法是:管他什么子孙后代,自己能享受就好,反正几十年我就死了,至于子孙后代,管他有没有空气,有没有水,管它什么沙漠化。只要眼前能攒钱、享受,就可以什么都不顾。
      鄞22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
      这位杨善人当时是县里的小吏,他存心仁厚、守法公平。
      什么叫仁厚?就是替别人着想,仁:左边一个人字,右边一个二,不是为自己,是为大家。人分两类,一类自私自利,不愿意为别人着想,另一类心胸宽广,能为国家、为人类、为全法界的众生着想。我们学佛,就是学习利他,如果连身边的人都不愿意关怀,那学佛就没有基础了。
      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
      有一次县官特别严肃,把囚犯打得鲜血直流,怒气还不消。
      杨自惩看不下去,就跪下来请求县官宽大处理。
      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
      县官说:“无奈这人犯法造孽,不由我不发怒。”
      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
      杨自惩马上磕头说:“上面没有教育好,人心坏了很长时间,此时,应当体贴民心,他们没有得到好的教导,才这样违法作乱,对他的愚痴应该由衷地哀悯,连欢喜都不可以,何况愤怒呢?”
      宰为之霁颜。
      他说得合理,县官听了,心马上开了。
      杨自惩心地善良,就能感动县官。这体现出道德的力量,道德越深,越能感人,可以感动一乡、一市、一个国家。
      比如,特蕾莎修女没有很高的地位,为什么她能感动全世界呢?她没有想要出人头地,她是真正对苦难的人有爱心,所以不由人不心生敬仰,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
      杨自惩的家境贫寒,他做人廉洁,别人送礼一概都不收。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
      不但不收取贿赂,遇到囚犯缺粮食,还常常想方设法去救济。
      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
      有一天,来了一批新的犯人,没有饭吃。他看到心里不好受,当时也有犹豫,他想:这些人正挨饿,我家也缺米。把米给囚犯,家人就要挨饿;可是顾全自己,犯人也太可怜!
      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
      他心里定不下来,一边是妻儿,一边是囚犯,两边摆不平,就和妻子商量。
      妻子问:“这些犯人是从哪里来的?”
      他说:“是从杭州来的。步行了几百里路,一路忍饥挨饿,脸色很不好看。”
      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
      夫妻俩最后决定宁可自己苦一点,也要让犯人吃上饭。当时,拿出仅有的一点米,因为犯人多,就做成粥,让他们度过难关。
      这叫恻隐之心,是成圣成贤的灵苗。我们学佛应当从这里学,这些不学,也不可能凭空出一个大慈大悲。中国的古人说“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别人饥饿就像自己饥饿一样,别人溺水就像自己溺水一样,从这里使善心扩充、升华,就可以现前大乘佛法中的大慈大悲。
      由以上一段也能体会到,人只要有善心,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善行。生活是道场,家庭是道场,工作单位是道场,学佛应当切实利益人群,不能跟生活脱节。
      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后来,他生了两个儿子,都是副部长级别的大官,长孙是刑部侍郎,也是副部长,次孙是四川省廉宪,比省长小一级,都是当朝名臣。现在的楚亭、德政也是他家的后代。一个小公务员的家庭,竟然能出这么多的人物,这全是善业的力量所致。
      今天也有类似的事例,比如某某家出了很多人材,一般人不明就理,也就不知道效仿。事实上,家门兴盛,点点滴滴都是从积德来的。善业是唯一的资粮,幸福圆满是从行善来。把握这一要点,坚定地行持,除此之外,也没有其它发家的妙法。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
      明朝正统年间,邓茂七在福建带头造反,很多平民都依附他,所以势力很大。
      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
      朝廷任命鄞县的张都宪南征,以计谋擒拿寇贼,又委任布政司谢都事负责搜杀东路贼党。
      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
      谢都事找到了依附贼党的乱民名单,他暗中派人到不归附乱党的百姓家里,交给他们白布小旗。约定军队来的那一天,把白旗插在门上,同时训令军兵,严禁枉杀无辜,因而保全了上万人的性命。
      谢是个仁将,做事的出发点是考虑别人的苦乐。当时他考虑怎么能不妄杀无辜,智慧就现出来了。所以,智慧是从善心流出来的,不为他人着想,怎么能出智慧呢?比如一位老师有善心,对于如何教育学生,就能想得出办法。如果心里只求报酬,以这样狭隘的心量能流露出智慧吗?所以,智慧和方便互相作助缘,那个有了,这个也会出来,这个有了,那个会增长。做任何事都要有利他心,没有利他心必定会失败的。如果老师有利他心,对怎么讲、怎么输入学生的心相续,就会有方法,成天对事情特别讨厌,万不得已,那就只有生烦恼、造罪业了。
      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后来谢的儿子谢迁中了状元,做了宰相。孙子谢丕中了探花。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
      福建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位老婆婆喜欢行善,常常做粉团布施,谁来要就给,没有一点厌倦的表情。
      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
      有位仙人化成道人的形象,每天早上都来林家索要六七个粉团。老母确实心地善良,天天施舍,连续三年如一日。道人才知道她的心很诚。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几个月看不出人的诚心,三年心都不变,可见善心的坚固。怎么能有这么坚固的行善意乐呢?其实,懂得方法再串习,也不难达到这种心境。只要多去思惟善法的利益,这有何难处呢?不用说三年,发愿尽未来际行善都可以。一件事没有利益,坚持做可以说很困难,但善有极大的利益,多多思惟,会越作越欢喜,有这种的效果。
      比如,世间人追求财富,如果天天有大的收入,一定越作越起劲,有一点眼前的蝇头小利,都能调动起热情来,何况行善是百倍、千倍地回报,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倍数获得利益,从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从暂时、从长远各方面观察,都有大利益。这样越做,收获越大,谁不愿意作呢?
      所以,如何发起猛利的行善意乐呢?就是常常思惟善法的利益,越思惟,欢喜心越强;欢喜心越强,越愿意投入,这样身心会进入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也不难,只要天天作意善法的功德,意乐增强了,作起善来就有强大的动力。
      我们看许哲女士,从年轻时起一直到一百岁,兢兢业业作了六七十年,如果没有利益,作得下去吗?她肯定在行善当中体会到了上品的滋味。越作心量越广大,越作内心越清净,到一百岁还身体无病、思惟敏捷。
      一个人天天为自己,身心紧张,脑筋要坏掉,身体也要得病。如果天天为别人,内心完全开放,没有负担,所以善才是最好的营养,善中才有最大的乐趣。
      我们一般人善心起来的时候,暂时也会有一些感受,可惜在不能让善心持久、增上、扩大,很快又被恶念障蔽了。实际上,能把一个人的善心发展出来,就可以挽救一个人。
      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
      一个人每天身善、口善、意善,自然祥云聚集,处处善神拥护。老婆婆没有发一张邀请函,仙人是自动上门来的。
      一个老婆婆为什么能感动天地呢?就在她有道德的力量,不由仙人不主动来指点。
      仙人告诉她:“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每天六七团的话,三年近一万团。)所以你对我恩德大。我跟你说,你家的府宅后面有一块风水宝地,葬在那里,子子孙孙所得的官爵有一升麻子那么多。”
      今天的人不相信行善有利益,认为贪桩枉法、巧取豪夺、坑蒙拐骗,以各种非法的手段才能得利益,这是颠倒至极。古人说:“天道好还”,天道就是因果律,“好还”,不是一比一的回报,是一比一千、一比一万以上的回报。行善的回报太丰厚了。
      一升麻子有多少,算一下才觉得积善有惊人的余庆。老母依靠什么使家族上升到隆盛高贵呢?靠的就是行善积德。一个老太太没有什么背景,也不会巴结权贵,也不用非法的手段,她只是老老实实地行善,而这正是发家之术。所以,真要对子孙好,不要留财给子孙,能留德给子孙,子孙就享受不尽了。
      北宋的名相司马光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子孙必有受其报者。”
      其子依所点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老婆婆的儿子按仙人的指示,把母亲葬在这块风水宝地当中。在她儿子这一代,就有九个人中进士,这是了不起的事。林家一代一代做官的非常多。福建有句 “无林不开榜”的民谣,意思是每次考试开榜,榜上必定有林家子弟的名字。
      其实一切都不偶然,老母善心虔诚,积德深厚,有多少德,子弟就会绵延多少代的。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当时在县里作书生。
      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
      有一年的隆冬,他早起去上学,路上见一个人倒在雪地里。他心善,没有舍弃这个可怜的人。(今天大街上也有老弱病残的人,可是大家都视若无睹,谁也不去关心。)他用手摸了摸那人的胸口,半身都僵硬了。解开裘衣,给他穿上,然后扶回家,救了他一条命。
      做别的会亏,行善决不会亏。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的功德大,所以感应来得特别快。
      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晚上做梦,神告诉他:你救人一命,出于至诚,我派韩琦作你的儿子。等到生下琢庵,就取名为琦。
      台州应尚书23,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
      浙江台州的应尚书,壮年在山中学习,那是个荒山野岭,一到晚上,很多鬼聚在一起,很吓人的。一般人都不敢住,应公为人光明正大,所以就不怕。
      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
      一天晚上,听到鬼说:某某女人,丈夫在外很久不回家,因此公婆逼她改嫁,她想不通,明晚会吊死在这里,我终于得到替身了。
      听鬼这样说,应公就开始想办法。
      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47:34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他暗中卖了田地,得了四两银子,以女人丈夫的名义写了一封假信,把银子装在信里寄到她家。
      这些善人为了利他,就会想办法,这都是以善心引起的行为。应公作官之前也没有太多钱,他能卖田救人,相当不容易。怎么能作到像他这样呢?这要看对善法欢喜的程度,如果相信救人比田地更有价值,当然就愿意。
      譬如说炒股,虽然风险大,一失误就会倾家荡产,但是股民认为挣钱的机率大,都愿意投资。和炒股相比,行善是万无一失,这是世上最有保障的事,不仅从不会亏本,而且有加倍的酬报。所以,有什么不敢呢!只要加强行善的意乐,这里说的善事,我们样样都能行。这是有办法培养的,不是谁天生就有这种素质,能对业果引起胜解信,这些统统做得到。
      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那人的父母见到信,不像是儿子的笔迹,心里怀疑,转念又想:信可以造假,银子不会假,不然寄银子干什么?肯定是真的。
      老夫妻放下心来,没有逼媳妇改嫁。后来,他儿子回来了,夫妻完好如初。
      行善的机会到处都有,只看你愿不愿作,应尚书也可以不管这件事,但他的利他心很强,这种关头,不允许自己见死不救。凡事用良心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么,这样做吃亏吗?毫不吃亏,对照后面的果报,我们知道,这是种下了后来作尚书的福德。所以,“尽力行善”是人生最智慧的选择,也是唯一的光明之路。
      佛在《海龙王请问经》中,把十善业道比喻为大地,一切谷物、楼房、动物,都要依止大地才能存在。同样,善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所依。通过行善,此生、后世、自他的各种福报都可以圆满,连出世间成就阿罗汉、菩萨、佛陀,都是在善心上修。所以,佛要人修善心,有很深的道理。宗喀巴大师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
      有一天,应公又听到两个鬼说话,一个说:“我本来找到替身了,无奈这秀才坏了我的事。”
      傍一鬼曰:尔何不祸之?
      旁边的鬼说:“你为什么不祸害他?”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
      这个鬼回答:“上帝认为这人的心好,任命他作阴德尚书,我哪里能加害他?”
      人行善,正气强,邪不压正,鬼也无法近身,真正能护持自己的也是善。
      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应公听到鬼的对话,更加努力,因为他得到了对善的证明,增强了行善的勇气。他并没有自满,反而善一天比一天修得多,德一天比一天积得厚。
      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
      遇到饥荒,他就捐出稻谷赈灾。(财富自己受用,也没什么利益;拿去赈灾,可以化为无量的功德,救济众生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遇到亲戚有急难,他也委曲维持,不怕麻烦。身居高位,还能这样为他人的利益东奔西走,他的利他心很真。
      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被别人侮辱、诽谤,造违缘陷害,他都能反躬自责,不埋怨别人,而且很欢喜地顺受。
      这种品德也是由思惟发展出来的。这也不难,只要好好串习,就可以达到。人在道理上想不通,情绪就会起来,如果思惟到别人打骂是成就自己的安忍波罗蜜,怎么会起嗔呢?或者观察对方是身不由己,受烦恼的折磨才这样做,这样会生起悲愍心;还可以思惟:遭受损害是自己前世损害人的报应,现在安忍就可以消业障,也就能怡然顺受。
      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应尚书的道德深厚,所以子孙登科的很多。
      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
      江苏常熟有个徐凤竹,他的父亲向来很富裕。有一次遇到荒年,收成不好。徐善人以身作则,带头减免当地的租,作为同乡的提倡。(一个人能这样行善,在社会上立起来,就能带动一大批人,社会需要这样的善行、善人。)
      他又把粮仓里的稻谷拿出来赈济。这种时候,对因果有胜解信,就有胆量作。实际上,这取决于自己的信心有多大。心里犹豫,可能只捐四分之一,再差一点,捐出十分之一。像范仲淹这样的贤人,敢作敢为,把俸禄全拿出来布施,他有这样的气魄,原因是深信因果、崇尚道德。
      同样是面对遇难的同胞,人是有一种观念,就有一种心态和行为。一种人这么想,这些穷人饿死也和我无关。他认为这保全了自己,实际犯了吝啬不救人的罪过。另一种人看见这是求之不得的苦田,很难遇到这么好的利他机会,在如此稀有的苦田当中,以大悲来耕耘,福德会极迅速地增上,所以会赶紧作。佛法当中,没有让人吃亏的事,一般人认为最吃亏的地方,其实大占便宜。能这样如理思惟,谁会不愿意作呢?
      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24,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
      这样作了之后,感应很快,晚上听到鬼在门外唱赞歌。
      鬼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的秀才做到了举人郎。这些鬼一直欢呼,庆祝了一个晚上。所以,鬼也喜欢善人。
      是岁,凤竹果举于乡,
      这一年,风竹中了举人。
      这是“积德给子孙”的典型例子,徐凤竹的父亲是富人,钱都用在积德上,所以儿子很快中举了。父母真要对子女好,应当以徐善人为榜样,努力积累功德,回向给孩子。
      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
      徐凤竹的父亲因此更加积德,孜孜不倦,在行善上非常努力,他是修桥、修路、斋僧、款待出家人,凡是有利益的事,没有不尽心的。
      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随着功德加深,果报也进一步增上。
      后来,他父亲又听到鬼在家门口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的举人一直作到了都堂。”徐凤竹最终作了两浙省长。
      所以,行善的人生最有希望,越作越欢喜,越作感应越大,这才是良性的循环。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
      浙江嘉兴的屠康僖开始时作刑部主事。以工作岗位为道场,住在监狱当中。(今天也有责任心强的人,以工厂为家、以学校为家。为什么这样做呢?就是想尽心尽力利他。)他在监狱里详细询问囚犯的情况,关怀体贴犯人。
      他是真正和犯人交心。一个领导能这样做,下面的人没有不心服的!为什么呢?以德相待。人能甘当奴仆,已经贵为上人。高高在上,反而被人唾骂。所以,我们要放下架子来利益众生,人都能这样做,世界哪有不变好的?事业哪有不成功的?哪有别人不拥护呢?如果不能深入民心,不能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作,多半是浮在表面上。
      比如一个公司的负责人立足于公司行持菩萨道,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己利益的对象,这样天天善事都做不完。人都不肯实做,不知道佛在心头,以为佛在天边。比如,有五十个员工,很多方面都可以为他们着想、对他们修慈悲心,这些不做,修什么大乘法呢?这些确实可以一点一滴来做,最后做到全公司都成了一家人,事业哪有不发达的道理。
      屠公以监狱为家,和囚徒倾心交谈,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他在交谈当中,发现很多人是无辜入狱,他也不居功,私下里写信秘密报告堂官。
      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朝审”就是秋审。古代每年过了霜降,各地解到刑部去的重大案件和犯人,都要归刑部的堂官会同其他官员,再作仔细地审查。)
      后来朝廷秋审,堂官把他汇报中的话摘下来,对囚犯审讯,情况确实属实,左右无不信服。结果, 这一次,十多人都得到释放。
      当时这件事很轰动,整个京城都赞叹尚书英明,没人知道里面有屠公的功劳。照一般人的心态,自己作的好事,没得到名声,所有的光环都戴在尚书头上,心里会不甘心,私下里还要骂两句。可是屠公道理上通达,他不会在这上面计较。
      人为什么心里有情绪呢?就是道理上不通。道理上通了,让尚书头上戴光环不是更好吗?自己的功德完好地储藏着,将来果报会更大。想到这里,连欢喜都来不及,有什么委屈呢?所以,世上的烦恼,都是人自己找的。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
      屠公建议说:天子脚下尚有这么多的冤民,何况四海之广,人民数量之多,受冤的人就更多。所以,应当制定一项政策,五年派一名减刑官到下面去核实,为蒙冤的人平反。
      尚书为奏,允其议。
      尚书认为建议很好,写奏折上报皇帝,得到了批准。
      时公亦差减刑之列,
      当时国家组织了一个部门,屠公也被任命在减刑人员当中。
      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
      晚上梦见神人告诉他:你命里本来无子,现在减刑的建议深合天心。(“天心”就是愿人常得安乐的心,能让人民得安乐,自然符合天心。)所以你作得好,上帝赐给你三个儿子,都是作大官的。
      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堎,皆显官。
      当晚,他的夫人怀孕,后来生了三个儿子,果然都是显官。所以,因果不会亏待善人。
      阅读善人的事迹,目的是加强对善的信念,信念具足,就会对行善欢喜。仔细想想,其实,世上以行善最乐。我们活了几十年,对其他世间的事都那么努力,而这又有多大意义呢?忙碌衣食、竞争名利、追逐欲尘,毫无意义。人生很短暂,有限的光阴应当投入于利他。每天多思考怎么利益众生,一定能取得人生的实义。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
      嘉兴的包凭,父亲担任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孩子,包凭最小。他入赘到平湖的袁家,这是了凡父亲交情很厚的一个朋友。
      包信之学问广博,才华也高,就是屡次考试不入选。
      留心二氏之学。
      科举没考中,他就留心佛家、道家的学问。
      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
      有一天闲来无事,东游泖湖,偶然到了一所村寺。寺院里,有一尊观音菩萨的圣像常年放在露天当中被风吹雨淋。
      包凭看了,心想:菩萨的圣像怎么能在露天淋漓呢?必须要安放好。他从袋子里拿出十两银子,交给主持僧,让他给菩萨修个庙。
      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
      主持僧说:修庙的工程很大,十两银子不够用。
      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纻褶,系新置,其仆请已之。
      包凭又取出四匹松布,从衣箱中检出七件新衣服,都交给主持僧。
      家仆说:还是慢点吧,全给了,自己穿什么?
      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包凭说:只要菩萨的圣像无事,我就算裸体又有何关系?
      其实一切善,能放下自己,就可以作,稍微顾惜自己,也不可能这样。修行是放下我执,我执越轻,越和法相应,我执能断,就成为圣人,而利他恰恰是对治我执的妙法。
      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
      主持僧流泪说:“舍银、舍衣布还不算太难,只有你这一点心,实在难得!”
      一切善都建立在心上,心越贤善越深广,福德就越大。菩萨以菩提心点一根小蜡烛供养,胜过一般人拿四大海的油燃灯供养,这不是主要在外物上比较,主要从心上比较,心更善,功德就更大。
      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了十二年,也没现见弥勒菩萨,他下山看到一只狗的下身被密密麻麻的虫子咬着,悲心强烈地生起,本尊当即现出身相。
      十二年修行都见不了本尊,一念悲心强烈生起,就立即成功。可见善心的力量之大。善心能发出来,功德就在其中。
      生活当中,我们处处会遇到这一类的事。这是修行的良机,不要当面错过观世音,要把握当下,历事炼心。《了凡四训》好就好在不脱离生活,修行和生活脱节,那就走偏了。
      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汝子当享世禄矣。
      后来殿堂的工程完毕,包凭带着做太守的父亲,一同来到庙里。
      这一夜,包凭梦到伽蓝菩萨感谢他说:你的孩子将来会享受荣华富贵。
      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菩萨说的丝毫不差,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中了进士,作了显官。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25,意哀之,欲求其生。
      浙江嘉善县支立的父亲在刑房里工作。
      有一天,来了一个囚犯无辜受陷害,要受重刑。
      支立的父亲见到这件事,心中不是滋味,来人马上要受迫害,他着急,想帮忙。囚犯也看出这是个善人。
      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
      囚犯对妻子说:“支公心地很好,我们惭愧,无以报答他。明天请他到家中,你以身事之。或许他还肯用心帮忙,那我就可以得救了。”
      其妻泣而听命。
      妻子很贤良,哭着听从了丈夫的命令。
      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
      支公不明头绪地去了。囚犯的妻子亲自出来劝酒,把丈夫的意思告诉他。
      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
      支公不答应,最终还是尽力帮他平反。
      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
      囚犯出狱之后,夫妻俩一起登门来拜谢,对支公说:“像恩公如此的厚德,世上少有。你没有孩子,我们有个女儿,送给你做箕帚妾,这也是礼法上说得通的。”
      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支公也就备了礼物,娶了他的女儿,生了支立。二十岁考试高中,以后官做到翰林孔目。支立的子孙也都是做官的。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以上讲了十条,各人做的不同,但都同归于善,都是善行。
      二、善的辨别: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精细的来说,善有真假等的八对,对每一对的体相,都要深思明辨。如果不能辨明其中的差别,则自以为行善,实际是造恶,枉费苦心,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辨别很重要,只有了知差别,反观自身,观察自己是落在哪种善里面,才能把握好身心的方向。这样,做对了随喜,进一步增上,做得不对,应当改正。如果起初不能觉察到自己落在伪善、半善等中,往往行善多年,却收效甚微。
      下面讲解十六字的涵义,每学一个字,都要归在自身上检查,纠正不正确的心态。
      1、辨别真假,舍假取真: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48:38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以前有几个儒生拜见中峰和尚,提出一个问题:佛家“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子孙却不兴旺,某人行恶,家门反而隆盛,所以佛的说法没有根据。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中峰和尚说:凡夫的情虑没有净除,智慧眼没有开启时,往往颠倒。善的认为恶,恶的赞为善,这种事屡见不鲜。你们不怪自己是非颠倒,反而埋怨因果报应有差错吗?
      缘起本来无差错,只是凡夫心识颠倒,才对善恶、苦乐颠倒认识,这是凡夫的特色。
      众曰:善恶何致相反?
      这些人不接受,善和恶怎么会弄反呢?
      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一向落在颠倒见当中,就连善恶这种基本问题也有认识上的颠倒。
      中峰令试言其状。
      中峰禅师让他们各自描述善恶的体相。
      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个人说:打人骂人是恶,恭敬人、礼拜人是善。
      禅师说:不一定。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个人说:贪财非义妄取是恶,廉洁有操守是善。
      禅师也说:不一定。
      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
      大家依次谈了自己的见解,中峰都说不对。
      凡夫是在外在的形相上转,所以,对善恶的认识都不对。
      因请问。
      因此就请问禅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中峰说:能给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恶。有益于人的,就算打人、骂人,都是善;只利益自己的,就是敬人、礼人,也是恶。
      所以,存心只为他人好,不杂私心,则打人骂人都是善,心地良善的缘故。只求自己的利益,不论如何恭敬人都是恶,内心自私的缘故。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所以,人的行善,利人是大公,利己是内藏私意,公是真,私是假。一个人为公,善就是真的;一个人为自己,善就是假的。
      比如在集体当中,发心为公是善,只考虑自己是私。符合我的利益才作,不合我心意、让我吃亏的就不作,这是假善。
      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
      “根心者”就是由衷而发的善行,这是真。“袭迹者”,就是单单外表上表现一种善相,这是假。从良心发出来的善,是真善。
      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
      对善的真假有很多深浅不同的判定。从甚深的层次论真假:无为而为,没有执著去做的善,是真;有为而为的善,是假。
      皆当自考。
      以上的真假都要一一考问,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是假,就要及时改正。
      2、辨别端曲,舍曲取端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狂狷”,“狂”不是狂乱、狂妄,是进取的意思;“狷”是洁身自好,坚守自己的志向,不与人苟合。狂者有进取,狷者能守节。)
      端善和曲善怎么辨别呢?现在人见了老好人,一般都说他好,认为他可取。圣人则宁愿取狂狷,他们能在善上进取,敢于承当;或者是安份守己,坚持原则,不肯随人造恶。
      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
      至于谨愿之士,即使一乡都喜欢这个人,决定以他成为破坏道德之贼。
      善的方面应当坚持,恶的方面必须坚决舍弃,但是谨愿之士,为了随顺人情,一般都随波逐流,没有自己做人正确坚定的立场,所以是道德之贼。世人的善恶观念明明和圣人相反,以此推广,各种取舍的方面无不错误。
      这也告诉我们,应当以圣者的言教为标准,消除相续中的邪知、未知、疑惑,才能趋入正道。为了正确地修行,很多方面都要如理地辨别,辨别不清,就会造成行为上的紊乱。善要修得精纯,前提是明辨善的差别,然后行为上细致地取舍修正。
      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天地鬼神对善降福、对淫降祸,自有他的标准,这都是和圣人同标准,不和世俗同取舍。
      为什么呢?因为真理是唯一的,圣人见到真理,所以与他同标准,凡夫颠倒邪知,言论不能作为准绳。所以,要皈依三宝以圣法作为自己人生的道路,不立誓皈依法,就无法进入正道。
      凡欲积善,绝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
      凡是积善,不可以只随外在耳目的境界,或者所作的行为让人赞叹,这不是应当注重的地方。唯一从心源隐微之处默默洗涤。(就是,起心动念很隐微的地方,要注意防护,有不端正的心思就立即遣除。)
      为了在人前表现,得到赞誉,则成了徇耳目、求名利,根本和行善的动机相违。要积累善行,唯有在自心上默默洗涤,此外也无法可行。
      那怎么来判断善的端、曲呢?
      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
      如果行善纯粹是济世之心,念念想的是救济世人,这叫端正。如果外表行善,心里有一毫讨好世间的心,这叫邪曲,意思是行善的心不正直。
      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
      行善纯是爱人之心,这是端正;行善还有丝毫愤世嫉俗的心,这是邪曲,不是善的状态。
      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
      行善时,纯粹是恭敬人的心,这是端正;行善时,稍有一点玩弄世间的心理,这是邪曲。
      端正,趋向觉悟;偏曲,堕入迷乱。落在媚世、愤世、玩世的心态当中,外表虽是行善,内里却夹有一层恶心,终归是邪曲。相反,努力济世、爱人、敬人,人格就会日渐端正。
      心最重要,在在处处要保持心的端正,不容许有丝毫邪念侵入,这是在根源上保养,使自己免受染污。
      皆当细辨。
      对端曲的种种差别都要仔细辨别。
      重点是辨别自心的端曲,察觉到有嫉世、愤世、玩世的心理,要马上遮止;生起了爱人、敬人、济世之心,应当勉励自己,再接再励。
      辨别了善的真假、端曲等之后,让心转向好的方面,使善越来越精纯,这是一道细致的功夫。
      世间很多技艺,下苦功才能练得精深,我们则是在心上修练。人在炒菜、制衣上都会精雕细作,最根本的心上更应当修炼好,能按这里的标准修炼自心,日日会有新气象。心可以修得纯正、真诚、广大,这些是可以操作的。
      没有这样观心调心,往往落在盲目的状态当中。比如一个人字写得不好,没有意识到要改正,几十年都会落在坏习惯当中。如果能觉察到字写得不好,而且发心改正,好的方面逐渐串习,就会越改越好,越改越精。同样,检察自己的行为很重要,不检察就无法改过自新,即使有缺点也浑然不觉。相反,身心上一点点修正,心原来很虚假、很邪曲,逐渐会转成真诚、端正。
      3、辨别阴阳,舍阳取阴
      阴和阳的辨别很重要,不懂的话,很多人都是在做阳善。以我执推动,即使行善,也是为了增加知名度,这样会把福德损坏的。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什么叫阴善阳善呢?行善让人知道,叫阳善;行善不求人知,叫阴德。阴和阳的相不同,果也就不一样。阴德无人知,无人表扬,蓄集在那里,不会不感果,譬如种子不会因为无人知道,就不开花结果,所以说“阴德,天报之”。但是,鲜花在大众面前开放,很快被人摘掉。意思是宣扬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损耗。
      这里说到,“名等于福”的道理。的确,名是一种享受,得到鲜花、掌声,得到恭敬、礼赞,报刊杂志上刊登事迹,闪光灯聚集在身上,这是名人特有的享受。但是,名人要付出名人的代价,有道德还立得住,没有道德,福德损光了,后果很不好。
      “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名誉”是造物所忌。名誉超过了实际的功德,就有奇祸,为什么呢?因为福报损得大,又没有积德,就有奇祸了。相反,一个人清白无辜,被人恶骂,看起来委屈,子孙却往往很发达。所以,阴阳之际很微妙。“阴阳之际”讲的是循环的道理,“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盛极肯定是衰,显耀至极是祸患。
       4、辨别是非,舍非取是
      何谓是非?
      什么是是善和非善呢?下面举例说明: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
      古代,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能出钱赎出在诸候家做事的佣人,政府就给予奖励。子贡用钱赎了人,但不接受政府的奖金。
      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
      孔子知道之后,批评子贡的做法不对。
      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
      圣人提倡事情,都是为大众着想,想的是能不能移风易俗,使民风淳厚,教道可以施行于百姓,决不只是为了自己个人的想法来做。这就是圣贤之心,唯一以天下为重。
      相反,时时以自己为主,这是增上我执。圣贤是以众人之心为心,时时为众生着想,一切行为和方法都落实在利益众生上。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现在鲁国的富人少、穷人多,假如说领受了奖金就不廉洁,一赎人,就背上“不廉洁”的骂名,以后谁还赎人呢?这样堵住了赎人的善路,今后没有人向诸候赎佣人了。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
      另一件事,子路曾经救了落水的人,被救者以一头牛报答他,子路欢喜地接受了。
      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孔子高兴地说:以后鲁国会有很多人拯救溺水的人。
      孔子见民风向上,以人民得安乐为欢喜。这就是圣人之心,也就是慈悲喜舍的喜心,见众生能向善,心里就欢喜,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欢喜。
      再扣到题目,什么是是善和非善?能利益天下,怎么做,都是善;不能利益天下,无论如何,都是非善。所以,以能否利益众生作为判定是非的标准。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以俗人的眼光看,子贡不接受奖金,好;子路接受牛,不好。孔子却赞同子路,不赞同子贡。从孔子的评论可以知道,行善,不是看当下怎么做,而是看它的影响;不是看暂时,而是看久远;不是看他一人,而是看他对天下的作用。
      以下就给出是善、非善的标准。
      现行26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现在所行虽然是善,但是流弊影响,足以损害世人,这是看似善、实际非善;现在所行虽然像是不善,结果足以救济他人,这是看似非善、实际是善。
      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一节”,就是指非善之善这一方面,其它还有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都应当善加抉择。
      “非礼之礼”,譬如说,嫂子溺水,叔叔去救,表现非礼,本质是礼,这是“非礼之礼”。又比如,佛经上说,有个星宿婆罗门的儿子,多年在森林中修梵行。一次进城化缘,有个婆罗门女对他生贪心,欲绝身亡。星宿婆罗门子生起大悲心,和她结为夫妻。外表上,结为夫妻,与梵行相违,是非礼;实际是以大悲心救护众生,是礼。由此他也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
      “信”,指言而有信,不说欺人的话。为了利益众生,说方便妄语,这是“非信之信”。比如,猎人追捕鹿群,见到鹿群往南方跑,但对猎人说:“鹿群往北方跑了。”表面上是妄语,实际是“信”。
      “非慈之慈”,为了调伏众生,显现金刚怒目之相。比如“武王一怒而安天下”。又比如,佛前世做大悲商主,与五百商人坐船渡海,有个叫短矛黑人的强盗,想要杀害五百商人。佛当时想:五百商人都是不退转菩萨,短矛黑人杀了他们,要堕入地狱无量劫,我杀了他,他可以不堕地狱,就算我自己堕地狱也不管。这样杀了那个强盗,这是非慈之慈。表面上杀人,是非慈;实际是救人,是大慈。以这种非慈之慈,佛因地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
      所以,对善要善加抉择,不是以表相来判定,要看内在的意乐和结果。
      5、辨别偏正,舍偏取正
      何谓偏正?
      什么是偏善和正善?下面以公案来说明:
      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
      吕文懿公是明朝时的宰相,吕公最初辞去相位,返回故乡时,海内尊仰,就像泰山北斗一样,可见他的德行之高,人们都敬仰他。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
      吕公回家乡碰到一件事。有一个同乡喝醉了酒,对着吕公恶骂。吕公修养好,对仆人说:这人喝了酒,不要和他计较。然后就关上门谢客。
      他想到酒鬼也是身不由己,这是宽容之心,不和人计较。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
      过了一年,这个醉鬼犯罪,判了死刑,被关入监狱。
      吕公知道后,后悔说:我没有做对,是我害了他,假如当时稍微和他计较,就可以以小小的惩罚起到大的警戒,我当时只是想到存心仁厚,不能和人计较,没想到这是养成他的恶习,以至于发展到这种地步。
      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这是以善心行恶事的例子。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
      又有某个大富之家,有一年遇到饥荒,穷人没有收成,饥寒生盗心,白天在市场上公开抢米。富商告到衙门,县官不受理,穷民更加放肆。
      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富人私下把这些人抓起来,狠狠侮辱了一顿,事态才平息下来。不然,几乎酿成大的动乱。
      富人看穷人造反骚乱,他起了嗔心狠狠打人,存心是恶,可是出效果,镇住了下面的人。
      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一般都知道善是正,恶是偏。但是,以善心行事,效果恶,这是正中偏;以恶心行事,效果好,这是偏中正。这个道理不可不知道。
      所以有四句,动机善,效果善,是正中正;动机善,效果恶,是正中偏;动机恶,效果善,是偏中正;动机恶,效果恶,是偏中偏。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49:40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我们行善,先要动机良善,其次要运用智慧无误地抉择,以求良好的效果。否则“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往往容易变成正中偏。《维摩诘经》上说:没有以智慧摄持的方便是束缚,以智慧摄持的方便是解脱。
      6、辨别半满,舍半取满
      何谓半满?
      对半善和满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释:
      第一、积善为满、不积为半:
      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经》说:一个人的善不是逐渐积累,不足以成就美名;一个人的恶不是逐渐积累,也不至于毁灭自己。
      书曰:商罪贯盈。
      “商”是指商纣王,“贯”是钱串,“盈”是满。
      《书经》说:商纣王的罪业累累,就像一串铜钱穿得满满的。他的罪业也是逐渐积累,最后恶贯满盈,败国亡身。
      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这就像在盒子里放零花钱,只要肯不断积累,最后一定会积满;如果懈怠不积累,则不会装满。
      以公案来说,宋朝有一位镇江太守,叫葛繁,他每天都要做几件善事,四十年无一日空过。
      有人请问他。他说:“我没有别的,只是每天做一两件利人的事。”又指着座间的踏子说:“比如踏子放得不正,会让别人的脚不舒服,我就把它放正。别人口渴,我给他一杯水喝,都是利他的事。这些事上至卿相下至乞丐,谁都可以做。只是需要做得持久,才有利益。”
      我们应学葛善人,每天做几件利人的善事。行善贵在有心,贵在积累。今天行一善,明天行一善,坚持下来,从少到多、从低至高,渐渐可以充实功德,圆满资粮。
      古人说:“积德要像聚钱,渐渐添多;累功要像筑墙,渐渐高大。发心要真要坚,用力要勤要久。”善事趁早去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圆满之处。
      佛在《法句经》中说:“莫思作少善,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由略集诸善,坚勇极充满。”意思是:不要认为只是做一点善法,果报不会跟随自己来。就像滴水,一滴滴落在容器里,最后会充满容器。同样,精勤地积善,善会充满菩萨的相续。
      比如宋朝的名相韩琦,少年时就考中了进士,做了高官。他曾经赈灾,救活了饥饿的灾民一百九十多万,又救活因水灾而流浪的灾民七百万。
      他在大名府当知府时,有一位下属呈上公文,最后忘记署名。韩琦看完之后,用袖子盖住文件,抬头和他谈话。讲完又从容地把文件还给他。这位下属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不小的错误,一面自己惭愧,一面感叹说:韩公真是天下的盛德之人!
      有人献给韩琦两只玉杯,都是绝世珍宝。每次宴请宾客的时候,韩琦总是把玉杯放在一张桌子上,上面盖上锦缎。
      有一天,他宴请一些官员,一位小官员不小心碰倒桌子,把两只玉杯都摔碎了。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小官员也跪倒在地,韩琦却神色不变,笑着对大家说:“什么事的成坏都有个定数。”又对小官员说:“你也不是故意的。”在场的客人都感叹佩服。
      韩琦在山东做统帅的时候,有一次晚上写信,叫一个士兵拿着蜡烛在一边照明。这位士兵偶而向其它地方张望,结果蜡烛烧了韩琦的胡须。韩琦只是用袖子拂了一下胡须,照样写下去。
      过了不久,韩琦回头一看,已经另外换人了。他担心主管的官员会鞭打那位士兵,就急忙把他叫回来,而且对管事的说:“不必要换人,他现在懂得怎么拿蜡烛了。”
      有一位士兵私自离开军营去看母亲,几天之后才回来,按照军纪应当杀头。
      这位士兵说:“我母亲年迈多病,住在附近。我常常担心不能再见到母亲,虽然知道擅自出逃要犯死罪,我只求和母亲见一面,就是死也无憾。”
      韩琦听了心里很难受,核实了情况之后,就把他放了,上下军兵没有不感动落泪的。
      韩琦刚刚掌大权的时候,用三十万贯钱买了一个姓张的女子作妾。张氏长得很美,写好契约之后,她忽然悲伤流泪。韩琦问她原因,她不肯说。
      韩琦说:“既然不愿意说,我也不需要用你了。”说完叫手下的人烧掉契约,带张氏回去。
      张氏心里恐慌,流泪说:“我本是郭守义的妻子,守义在湖南做官,被人以私仇弹劾,罢官免职。现在已是深秋,眼看快要到年边了,我担心全家会饿死在京城,所以才卖身,来养活守义和儿女。”
      韩琦怜悯她,就留下卖身契约,让她拿着钱回家,而且对她说:“你可以转告守义,如果真是无辜被人陷害,可以向朝廷申诉。等到冤情昭雪,你再到我这里来。”
      这样张氏就感激地离开了。
      后来,郭守义得到平反,张氏如约回来。韩琦不让张氏见面,派人转告她:“我位居宰相,怎么能让士人的妻子做我的小妾,我想你的卖身钱肯定也用完了。”韩琦再用卖身契包了二十两银子交给张氏,而且告诉她:“你好好辅助丈夫做官,好好养育郭家的儿女。”
      张氏见不到韩琦一面,两眼望着韩府的大门,止不住地流泪,最后拜了一百拜才离开。
      后来韩琦封为魏国公,年岁很高时,在相州逝世。当天天空中有大星殒落,声响如雷。他的五个儿子及孙子、曾孙都是卿相,子孙昌盛无比。
      以上只是从韩琦的传记中选取的一些片段。实际上,韩琦一生行善无数,他是北宋时代和范仲淹齐名的大贤人,做过三朝宰相,道德崇高,功勋卓著,所以才名垂青史、万古流芳。这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的最好证明。能有这样深厚的人格基础,转过来学佛,进修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决定可以速疾成就。
      以上“积则满,不积则半”的道理,再从出世间的佛法来解释,就是:对于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数数修习圆满,就能成办佛的三身。以阶段来分,胜解行地的资粮积累圆满,能证入初地;二到六地资粮圆满,能获得七地无相境界;七地资粮圆满,任运成就八地九地;八地九地资粮圆满,获得十地;十地资粮圆满,获得佛地。如是下下地积资圆满,进入上上地,最后究竟成佛。这是“积善则满”的涵义。
      第二、心满则满,心半则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
      过去有个女子来到寺院想做供养,苦于没有钱财,她把仅有的两文钱捐给庙里,寺院的主席亲自为他忏悔。
      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己。
      以后,这个女子入宫做了贵妃。一次,贵妃带了几千两银子又来寺院供养,主持僧只让徒弟出来代她回向。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汝不回向,何也?
      贵妃很不理解,就问主持僧:以前我只供养两文钱,师父还亲自来代我忏悔,今天供养了几千两银子,师父竟然不来回向,这是为什么?
      话里的意思是:供两文钱,都亲自为我忏悔;供几千金,自然更要殷勤酬谢。
      贵妃以供物的大小论功德,主持僧以施心厚薄答复她:
      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
      主持说:前次的供物虽然微薄,但施心很真诚,不是老僧亲自为你忏悔,不足以报答施主的恩德。这次供物虽然丰厚,但施心不像往日真切,所以只叫人代为忏悔就足够了。
      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贵妃先前做贫女的时候,心很卑下虔诚,虽然只是两文钱,却是全心全意地供养。这个善心一发,两文钱出手,那是沉甸甸的份量,主持不能不来为她忏悔。人心真诚有这样大的感动力量,主持也不能坐在那里,无动于衷。
      后来做了贵妃,心态变得傲慢,所谓“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傲慢摆在心里,供养心也大大不如以前虔诚。所以,主持不必来为她忏悔。当然,这可能是老和尚在以善巧方便调化她。
      总之,行善不尽心尽力,即使供养千金,也是半善;善心圆满,全心全意,即使布施两文,也是满善。懂得这一条道理,我们行善,不是着重在外相上,而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每做一件善事,都要让善心圆满,就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所说的那样:
      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做去。
      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以下讲一段汉钟离和吕洞宾的对话。汉钟离和吕洞宾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八仙中的人物。钟离名权,是汉朝人,后来修行成仙。吕洞宾是唐朝人,随汉钟离在终南山修道成仙,后遇黄龙禅师,由禅师指点开发,开悟成就。
      钟离授丹于吕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
      汉钟离传授吕洞宾一种丹法,可以点铁成金,救济穷苦,看来也是一件善事。
      吕问曰:终变否?
      吕祖问:点铁所成的金最后会变吗?
      曰:五百年后,当复本质。
      汉钟离答:五百年以后,金又会恢复成铁。
      吕曰: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
      吕祖说:我学点铁成金,这些金子一代代流通,到了五百年后的人手上,突然之间变成铁,这会害了五百年后的人,我不想学。
      心能这样为别人着想,就是圆满。吕祖心地善良,做人的标准很确定,利他的事才做,损人的事一概不做,他是以法为准绳来决定行为的取向,这是我们需要学的。凡事对自他没有利益,即使抬轿子来请也不做;凡事有益于众生,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曰:修仙要积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满矣。此又一说也。
      汉钟离赞叹说:修仙本要积累三千功行的资粮,凭你这句话,三千功行已圆满了。
      一句话三千功行就满了,因为这一句当中有一颗圆满的善心。
      还有这样一则公案:
      范仲淹小的时候出身孤贫,每天只吃一点咸菜稀饭,非常刻苦地读书。
      有一次,他问一位相师:“我能不能做宰相?”
      相师说:“不行!”
      他又问自己能不能做名医。
      相师惊叹他这么提问,就问他:“你为什么前面问的那样高贵,后面问的这么卑微?”
      范仲淹说:“因为只有宰相和名医才能救人。”
      相师赞叹说:“你的仁慈心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你是个真正的宰相。”
      范仲淹后来果然做了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的地位。
      像这样,如果我们读书的时候立志:我要为救护天下的苍生而读书。虽然只是一句话的善愿,但这一句包含了无量功德,以后的万善都是从这里出生的。也就是,以善愿的推动,可以展开无量无边的善行。所以,心怀苍生、志在天下,就是善行圆满。
      第三、不着善为满,着善为半:
      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
      行善,心里不耽著善,那不论做什么,都能圆满。心执著善,即使终身勤奋努力,也只是“止于半善”、停在半善的境界当中。
      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27,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比如,以财物周济别人,内不见布施的自己,外不见受施的人,中不见所施的东西,这叫“三轮体空”,叫 “一心清净”。这样,以一斗米可以种无边的福德,以一文钱可以消千劫的罪业。假如着相的心没有忘,即使黄金万镒,福德也不算圆满。这是“满善、半善”的又一种说法。
      《金刚经》上,佛问须菩提尊者: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思量否。尊者都说不可思量。
      佛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这是“不着相行善,福德圆满”的证明。
      当然,要真正相应三轮体空、不住相行善的境界,先要闻思空性的教法,引起空性正见,之后再安住正见来串习。这里就不多说。
      7、辨别大小,摄小归大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
      先以公案说明:过去有个卫仲达,做了馆职,有一天被摄引到阴府,阎王叫官吏呈上他的善恶本子。
      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
      等到拿来卫仲达的档案,记录恶的本子堆满了一屋子,记录善的本子只有一根筷子那么大。再用秤来称量,结果满庭的本子很轻,筷子那么大的本子却很沉重。
      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仲达不理解地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过失?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阴府的法官说:一念不正就是过,比如,一念害人之心,轻人之心,慢人之心,嫉人之心,起一念,就是一过,不需要身口做出来。(他说的标准很严格,一念不正,就是过失。)
      前面讲爱人、敬人、利人叫做善,我们很多时候不爱人、不敬人,或者袖手旁观、轻视别人,这些念头起来,叫做不正念,起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过失。这也提醒我们,时时要防心如城,待人接物,只允许正念现前,邪念起时必须消除。
      平时不管好这颗心,像卫仲达四十岁不到,起的恶念记下来已有一屋子。比如有家长管教的孩子,品行会端正,无管教的野孩子在外流荡,最后染成一身恶习。这颗心不加管束,和野孩子一样,会生起各种恶心。
      下面再看: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
      卫仲达问:轴中写的是什么?
      曰:朝廷常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
      阴府告诉他:有一年朝廷兴建大工程,要修一座三山地方的石桥,工程浩大,当时你上书建议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轴中就是你的文稿。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卫仲达怀疑:我是建议了,朝廷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于事无补,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功德力?竟然能胜过满屋子的恶业。
      他怀疑:事情没兑现,哪有功德?他不知真正的功德在心。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阴官给他解释:朝廷虽没有听从,但当时你一念心,确实想的是万民,假如朝廷听从,善业力会更加巨大。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所以,立志为天下国家,善行虽然数量少,也是大善。如果只是为自己,即使行善的数量多,也只是小善。
      “国家”的扩展,就是一个地球、一个世界乃至尽虚空界无量无边的世界。“志在天下国家”的扩展,就是志在法界无量众生,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大愿力。有了她摄持,一切善都成了无穷大的善。
      《宝蕴经》上这样校量功德:譬如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每个人都建造量同须弥山的大佛塔,而且在佛塔前经历微尘沙数的大劫,以所有可以供养的供品承事供养,另外有一位菩萨不离菩提心,只散一朵花供养,就已经超过了前者的福德。
      所以,无数人在极长的时间当中以极多的供品供养,却比不上菩萨一瞬间散一朵花供养的功德。也就是,无数个只为自己求一点现世福德的小善加起来,毕竟比不上一个“为了法界无量众生、志求无上菩提”的大菩提心所摄持的大善。
      以上大善、小善的内容,再做归纳:
      第一、善法唯心: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50:44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一般人的疑惑是:只发一个善心,没有真正做到,不会有功德。
      比如,现在发造作的菩提心,心里观想要救度天边无际的众生,实际上对一个人也没有圆满做到利益,但这决定是有大功德的。又比如,凡夫人随着《普贤行愿品》的经文观想、发愿,每一愿也没有真正做到,但以发心力,确实能积累无量的功德。再比如,《华严?净行品》教我们日常四威仪,要相应地发大愿,向上走时,要想我步步入涅槃城;向下走时,要想入三恶趣救度众生。诸如此类,都是修大善根。
      有人说:只是观想一下,怎么会有功德?决定有功德,“诸法依缘起,住于意乐上”,离开心,哪有缘起呢?缘起在意乐上,懂得这一点,很多道理都会明白。
      第二、善的大小和心量成比例,心量越大,善越大。
      比如赚钱,有人两下能赚几十万,有人卖油条,忙一天才赚几十块。两者在赚钱的数量上有很大差别,同样在善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做任何善法,有菩提心摄持,就是量等虚空的大善。因为心量极其广大,志在利益一切生命,又是尽未来际地利益,把所有的有情都安置在佛果中。
      所以,真正要让每一件善行都成为大善,必须花时间勤修大乘法的精华——菩提心。
      8、辨别难易,随缘兼行
      何谓难易?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
      什么是善的难易呢?先儒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须从难除的地方克除。孔子讲“为仁”时,也说先难——先从难的地方下功夫。
      这个“先难”,具体就是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能而可贵。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
      比如:江西的舒老,舍尽两年得的薪水,代别人偿还官银,保全别人的家庭;河北邯郸的张老,舍出十年的积蓄,替别人交完赎银,救活他家的妻子儿女。都是难舍处毅然能舍。
      这两老的事迹,《德育古鉴》中具体是这样讲的:
      江西的舒老,在湖广教了两年书,这一年和几个老乡一同坐船回乡。
      船开到中途时,舒老上岸散步,听到旁边有个女人哭得很伤心,就上前问她出了什么事。
      女人说:“我丈夫欠了官府十三两银子,准备卖掉我偿还官银。我走了,孩子幼小,无人抚养,一定活不了。所以,我内心很痛苦,控制不住。”
      舒老就安慰她说:“你不要伤心,天无绝人之路。我们船上的人凑点钱,可以替你还。”
      舒老回到船上把这事告诉同乡,却无人响应。舒老就把两年教书所得的薪水,全部施给那个女人。
      船还没到家,舒老的盘缠已经用完,同船的人争着说他做得不对。也有人同情他,招呼他过来吃饭,舒老也不敢吃饱。
      一路风尘仆仆,舒老终于回到家中,一到家就对妻子说:“我整整饿了两天,快给我做点饭。”
      妻子告诉他:“家里已经没米了。”
      舒老说:“跟邻居去借一点。”
      妻子说:“借过好几次了,这次专门等你回来还米。”
      舒老把路上捐钱的事告诉她,舒夫人心地善良,她说:“既然如此,我也有家常饭,可以找来一起吃。”
      说完挎上竹篮,到山里挖来野菜,然后把野菜带根一起煮,夫妻俩饱吃了一顿别有风味的晚餐。
      到了深夜,舒老准备躺下来睡觉,忽然听到窗外有人说:“今宵食苦菜,明岁产状元。”
      第二年舒家生了儿子,后来果然考中了状元。
      第二个故事:
      河北邯郸的张老,家境非常贫寒,老来膝下还没有儿女。平常张老用一个坛子存钱,经过十年,才存满一坛子。
      有一天,他的邻居因为犯法,准备卖掉妻子,家里还有三个小孩,即将成为没有母亲的孤儿。
      张老心里想:如果他的女人卖了,三个小孩很难养活,这事自己该出一点心才对。
      他和夫人商量,准备拿出全部的积蓄,替邻居交赎人的银两,当时算下来钱还不够,夫人就从头上拔下一支发钗,合起来凑足了赎银。
      当晚,张老梦到一位神人,抱了一个孩子送给他。后来生下弘轩先生,子孙相继中了科举。
      以上两位善人都做到了难舍能舍。比如舒老,如果把两年的积蓄全部施舍,那全家的生活就很难保障。但另一方面,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刻,如果只顾全自己,眼前这一家就要家破人亡,怎么忍心见人有难、不伸手援助呢?心里只是想“我、我、我的家”,怎么能成就仁义呢?所以,要狠下心来舍弃自己,才能成全别人,这才是大丈夫的所为。
      我们不妨把自己想像成舒先生,如果遇到同事遭到火灾,需要六万块钱的帮助,自己每年的收入才三万块,这时能不能捐出六万块来帮助他呢?很多人只会想:我还要买房子、买车子,这个月还要买几件衣服,全部给他,我自己怎么办,好一点的人,会捐献几百块,私心重的人只是看热闹,一毛不拔。所以,舍财成仁,私心重的凡夫很难做到。
      邯郸的张翁更不简单,十年积蓄,一朝舍尽,为了帮助人,他果断、有勇气。今天也有这样的好人,比如长江发水灾,有些好人一生勤俭节约,碰到这种灾难,就把存折上的钱全部捐出来,这是慈悲心肠,为了利人,难舍能舍。
      以下讲难舍能舍:
      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幼女为妾,而还之邻,此难忍处能忍也。
      比如镇江的靳老,年老无子,不忍心以少女为妾,误了她的青春,所以拒绝此事,把女子还给邻居。这是难忍之处能忍。
      我们根据《懿行录》来讲这一段故事:
      镇江的靳老在金壇县设了一家私塾,平常教几个学生。
      他结婚二十多年,夫人一直未生育,年过五十,还没有孩子。
      靳夫人不忍看到靳家香火断绝,就劝丈夫娶一房小妾,以弥补心中的歉疚。
      老先生执意不肯,几次劝告都没有让他动心。靳夫人见劝告无效,就乘丈夫不在家,出钱买了邻家的女子,接到家里住。然后写信催丈夫回家。
      靳老师接到家信,立即从金壇回到镇江。靳夫人在家已摆好酒席,叫邻家的女儿陪伴,而且告诉靳老师事情的原委。这下把靳老师羞得满脸通红。
      靳夫人认为自己在场,老先生不好意思,就出来把房门反锁上。老先生看到房门已锁,便打破窗户,跳窗而出。
      靳夫人着急地说:“我拿出大部分的积蓄,好不容易替你买了一房妾,我是为你们靳家着想,你怎么不知好歹呢?”
      靳老师说:“你虽是一番好意,这孩子小的时候,我还抱过她,只愿她将来能嫁一个好人家。我年老多病,孩子才十八岁,不能损害她。”这样,把她还给邻家。
      第二年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文僖公。十七岁发解,官至宰相。
      故天降之福亦厚。
      三位老先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所以赐给他们的福报也就格外深厚。
      《感应篇汇编》中还有一则公案:
      古代有个曹世美,家里贫穷,但他欢喜行善。有位出家人教他真心实意地劝人帮人,同样可以修福。
      从此之后,曹世美组织人广结善会,一起舍粥、舍衣、舍药、舍姜汤、放生、惜字、施棺木、掩埋、修桥、补路,别人出钱,他出力,年年都是如此。而且,做得越久,越有力量。到了荒年,更是尽心尽力地劝人救济灾民。
      后来,他和富家贩油,渐渐发家,攒了五千多两银子,他的子孙都安享厚福。
      一般穷人无钱无势,行善难以为力,曹世美身处难以为力之处,还能如此努力,这是他异于常人的地方。古人说:“贫者行功一百,即当富贵者行功一千。”所以,穷人不能自暴自弃,应当具有一腔刚肠苦志。
      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凡是有财有势的人,建功立德都容易,容易却不去做,这是自暴自弃。贫贱者作福德更难,难而勇做,这是可贵。
      三、善行的种类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
      随缘利益众生的善事,种类非常多。简要说其大纲,大概有这样十种。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一)、与人为善:
      何谓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现在变成“善意帮助别人”的意思。古汉语中,“与”是偕同或赞助的意思,偕同别人一起行善,叫做“与人为善”。
      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
      从前,舜在山东雷泽湖的旁边,看到年青力壮的渔夫都抢深水的地方捕鱼,年老体弱的人被排挤在外,只能在急流浅滩当中捉鱼。(水流急的地方,鱼停不住,浅水中,鱼也很少;水深的地方,鱼多很好捉。所以,年青力壮的渔夫都抢占深水地带。)
      舜看到人们以自私心只管自己不顾别人,油然生起悲悯之心。舜走进捕渔的人群中,和他们一起捕鱼。
      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28而取法29之。期年30,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
      舜是这样做的,看到喜欢争抢的人,没有当面指责,先隐藏他们的过失不说;见到有人肯谦让,舜就称赞、表扬他,而且拿他作榜样,向他学习。
      这样用了一年时间,情况完全转变了。
      以前大家互相争抢,以强凌弱。以我执驱使,人和人争斗,都不知道要爱别人。一年之后,没有人争抢地方,都把深水地方让给别人。
      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以舜这样的大智慧,深明义理,哪里不能说一句中肯的话教导大家呢?他不以言教而以身作则,用身教来转变人心,这是良工的苦心!
      “良工”,就是技术精良的工匠。优良的制作都是由苦心经营而完成的。这里的良工,是指塑造人类心灵的良工。教化人,要有很高的智慧。用心善巧,才能收到教化的效果。舜用的是“隐恶扬善”,这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中,已经成为众所奉行的成规。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明朝已经进入末法时代,所以说“处末世”。“形人”,就是和别人比较。“困人”,是为难人。)
      我们处在末法时代,众生的我执粗重,所以做人更要注意,不要以自己的长处盖过别人,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和别人比较,不要以自己的能力为难别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
      不要锋芒毕露,应当把才智收敛起来,好像没有才智一样。这是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
      所以,才智如商人有大财富,深藏才能保全,浅露则很危险。按佛法的功德观念,有才智有功德时,宣扬自己、显耀自己,就会摧坏功德。
      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
      这是讲隐恶。
      见别人有过失,暂且包容、替他掩盖,一是让他可以改正,二是让他有所顾忌,不敢放肆。
      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
      这是讲扬善。
      见别人有一点可取的长处、可记的善行,都应当翻过来,舍弃自己、随顺他,并对他的善行赞叹,替他广为传扬。
&nb, sp;   古人当, 中,宋朝的韩琦听到别人有一样小善,必定说:“韩琦不如。”杜正献听到别人有善,欢喜得好像出于自身。刘集贤听人有善,总是称道不已。
      为什么要扬善呢?因为人能行善、能发善心是很难得的,人非圣贤,有点善心善行可取,就要放下自己,赞助他的善行。这样能让他行善更坚定、更欢喜。没有行善的人,也会因为你的赞叹,而对善生起向往心、欣慕心。所以,扬善的目的是要让人心中的善根,未苏醒的苏醒,已苏醒的坚固,已坚固的圆满。这是仁者与人为善的意思。
      譬如说,学生有点善行,老师要紧的是,使他的善心增上,让他这一项善行得以坚固。一株善的灵苗刚从地下萌生,做为园丁,要想方设法保护它,也就是站在他一方,维护他、鼓励他、支持他,不能有打击。
      又比如,某地有灾,孩子拿出零花钱来赈灾,这时候做父母的应当赞美这种善行,自己也要拿出钱来和孩子一起做。这样与子为善,就会让孩子心中的善根增长、成熟。
      众生相续中生起善心,比大地上长出灵芝还要宝贵。做为菩萨道的行者,视众生为自己的亲人,他们有微善可取,就要以赞美的语言滋润他的善根。
      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讲到一位菩萨行持任何善行,要具有心清净和加行清净两种内涵,才能使善行出生最好的果报。其中说到对待他人的加行这一部分时,论中说的实际就是“与人为善”的意义。如说:“他于此善,若未受行,赞美令受;若已受行,赞美令喜。(比如,别人对孝,还没有行持,我们就赞美孝,让他了解孝的功德,能趣入孝行;如果已经在行孝,我们还是赞美孝,对他全力支持,让他增上行孝的意乐。这是与人为善。对任何善,都要这样做。它的作用是:)即于如是所有善根,安处建立。(因此能在他人的相续中安置、建立这一善根。)”
      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日常生活当中,不论说一句话、行一件事,完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社会、大众着想,树立善的规则。这是大人天下为公的度量。
      这里,“大人”,指一味利他的人;“天下为公”,即把天下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放下个人的小利益,以利益众生为重。
      修持菩萨道的大人,不要只求一己私利,应当为全世界着想,在世风日下、人心混乱无序的今天,要为世界重建起善行的规则。人心当中,没有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要在人心中努力建立起这些美德。对此,需要大力赞叹、扶持、宣扬,把人心引向良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引向解脱、成佛。这是大人“天下为公”的心量。
      《摄波罗蜜多论》中说:“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日轮环绕地球,无私光照天下。大地没有取此舍彼的偏袒,平等担负起世间。大丈夫无私的本性也是如此,一味利益安乐世间。
      2、爱敬存心
      何谓爱敬存心?
      “爱敬存心”,就是时时心存爱人、敬人的心。
      下面具体解释:
      君子与小人,就形迹31观,常易相混,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判然32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和小人,从外在表相来看,常常容易混淆,只是一点存心处,善和恶相差悬殊,有黑白完全相反那么明显的区分。所以,孟子说:君子所以与常人不同之处,就是他的存心。
      这里讲到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在存心,不在外相,外相上常常容易看错,看起来像仁义君子,实际是人面兽心;往往认为不好的人,实际心地善良,事事替人着想。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51:47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在人类的舞台上,很多人诈现如天王、天后一样,满口仁义道德,让无数人崇拜喜爱,实际上内心狡诈、虚伪。有人默默守持道德,人们把他看成傻瓜,实际上他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善心。所以,从外相很难判别君子和小人,那在什么地方判别呢?就是在存心上分判。什么样的贤善形像都可以伪装,只有这一点存心,黑白分明,一点也冒充不了。
      那么,君子存的是哪种心呢?
      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以下开示这种存心的涵义:
      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
      “亲疏、贵贱、智愚、贤不肖”,是列举人中的四对差别。人中有亲密的、有疏远的、有尊贵的、有卑贱的、有睿智的、有愚笨的、有贤善的、有鄙恶的。“万品不齐”,种类千差万别。
      这一句说:人虽有亲、疏、贵、贱、智、愚、贤、劣等的差别,但都是我的同胞,与我一体,对谁不应当敬爱呢?
      大乘的佛法讲得最透彻,一切有情都平等具有法界如来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一个法界的本体,我的佛性周遍一切,众生的佛性也周遍一切。在大乘圣者的眼里,众生是自性天真佛,生佛不二,谁不应当敬爱呢?连蚊虫蚂蚁,都要尊重,何况对待人类。《法华经》上,常不轻菩萨见到众生,就恭敬顶礼,口说:我不敢轻慢汝,汝等皆当作佛。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听闻了了义如来藏的教法,就会发起恭敬一切众生的心,对众生平等慈爱。《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初地菩萨证入法界之后,自然现前自他平等之心,爱众生如爱自己。
      普贤十大行愿的第一条愿王——礼敬诸佛,更把爱人敬人的心扩充、提升为最广大、最普遍、最永久的大愿王。
      普贤菩萨的大愿力,是要礼敬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既然说到三世诸佛,自然包括六道众生在内。这样的礼敬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们随学普贤行愿,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敬人、爱人,怎么能和普贤大愿相应?岂不是口里一套、心里一套!
      所以,每天工作、学习,会遇到很多人,要常常爱敬存心。能保持爱人、敬人的心态,心中就会充满功德。
      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能和众人心愿相通,就能和圣贤的心愿相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贤的心愿,本是愿世上的人都能圆满各自的所愿,我能普爱一切人、普敬一切人,让世上的人得以安立,我就是圣贤的化身,代圣贤把众生安立在安乐中,当然和圣贤的心愿相通。
      众生的愿望是想离苦得乐,这是众人之心。佛菩萨的大愿是为众生成办离苦得乐,这是圣贤之志。我们爱敬存心,把慈爱给众生,把恭敬给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通众人之心,也就是通佛菩萨之心,所谓“随顺众生,随顺诸佛”。
      《普贤行愿品》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3、成人之美
      何谓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出自《论语》,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是成就人的好事,不成就人造恶。小人相反,不成人之美,成人之恶。
      下面用一个比喻来表达“成人之美”的意义:
      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抵掷”,是抛弃之意;“追琢”是雕琢;“圭璋”是指贵重的玉器,以它的洁白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白玉在石头里面,是很好的材料,如果随便扔在一边,则和瓦砾一样,不能发挥它的价值。如果能成全它,精心地加以雕琢,就能开出白玉高洁的品质。
      和比喻对应,对别人好的品质,我们要按下面这样来成就他:
      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志可取而资可进”,就是志向可以取,资质可以上进。“诱掖”是引导、扶持的意思。“奖借”是勉励、推重的意思。)
      凡是见人做一件善事,他的志向可取、资质可进,都要引导、扶持,使他成为有用的人材,助成他的善愿,发挥他的品质。
      我们可以在一旁做他的助缘,或者勉励他、推重他,或者扶持他,帮他维持,或者在别人虚构罪名加害他的时候,为他辩解洗白,减轻他所受的毁谤,务必使他在社会上成立起来,才算尽了成人之美的心意。
      能发善心成全别人,非常难得。一般人的自私心很重,只想别人满足自己,很少赏识别人、成就别人。但要修学大乘佛法,这种成人之美的品德必须具备。这又怎么说呢?因为大乘是以利他为主,大乘的愿力是要成就每一个众生,让他们现前本具的智慧、慈悲和威力,这才是最圆满、最广大的成人之美。
      每个众生都具有佛性如来藏,清净光明,本具超过恒河沙数的本性功德,这是众生自性之美;我们发大愿帮助每一位众生苏醒种性,开发本具的如来藏而成佛,这是大乘的成人之美。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讲到菩萨随顺众生根性,成办十三种利他事业。为了让无信心的外道归向三宝,菩萨显示神通变化,令他趣入;对已入内道的凡夫,菩萨让他皈依三宝之后,受持五戒;谁对法义有怀疑,菩萨善巧地为他断疑,使他对法义产生决定的了知;没有成熟善根的人,让他行持六度,成熟善根;想修禅定而无窍诀的人,为他开示止观妙道,传授实修窍诀,使他成就禅定;希求胜观的人,让他了解如何成就各种乘的智慧;众生在修行上有障碍,让他的内心从疑惑等的障碍中解脱;又让众生修持止观双运,成就过去没有的神通和三十七道品的功德。
      从大乘不共的成人之美来说,菩萨登了初地,也把有情安置在初地,使他进入佛家;菩萨位登八地,也让有情登上八地,成就无生法忍,获得成佛的授记;菩萨证入十地,也让有情现证十地,获得成佛的受职灌顶;菩萨成佛,也将有情安置在无上智慧的佛地。
      菩萨这样有耐心,逐步引导烦恼深重、没有智慧的凡夫,让他逐层向上,就像母亲抚养孩子一样,把众生逐渐造就成佛菩萨。这是成全有情成全到成佛为止。如果只顾自己一人,不成人之美,那凡夫缺少助缘,也很难成就,会长久在三恶趣受苦、在轮回里流转。
      当然,这些大的成人之美,自己要有相应的成就才能做到。现在要有这样利他的愿心,然后在生活中,随分随力来做。总的原则是,众生有哪方面的善根、善愿,就帮助他成就这一分。不从这里脚踏实地做起,我们所学的大乘总有一种不落实的遗憾,往往会变成口头的大乘、行为的小乘,有时候甚至不如不学佛的世间好人贤善。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
      以常人的烦恼性,都是对异类厌恶、不喜欢。在世俗圈子里,善人少,恶人多,善人在世间常遭人攻击、妨害,势单力薄,很难站住脚根。
      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
      况且,豪杰的性格刚正不阿,不很注意修饰外表,世间人往往对此说长道短,随意批评指责。所以,善事常常容易失败,或遇违缘,而善人也常受别人的毁谤。
      在这个五浊恶世,善人要成立很难,因为邪恶的势力强大,邪和正对立,恶人不喜欢善人的法。譬如,恶人生活放荡,不喜善人守规矩;恶人贪欲重,不喜善人知足少欲;恶人不惜福报,对善人惜福冷潮热讽;恶人自私自利,不赞成善人一味利他。
      比如一个单位里面,有人建议做一件善事,大家都不予理睬,不见谁热心地扶持赞助。如果说:今天去吃一顿,大家都会凑上来问:是吃螃蟹,还是吃虾?所以,浊世邪恶势力强,鼓励、赞美善的声音非常微弱。
      知道这种恶世现象之后,修学大乘的菩萨,对一切善人、善法,都要尽心尽力护持、帮助,这样善才能建立。如果排斥善、贬低善、破坏善,那是小人居心,不成人之美,只成人之恶。如果人人都这样做,善就会从世上隐没。
      普贤愿王中有一条随喜愿王,菩萨发愿:下至有情心中生起一刹那的善念,都做真心的随喜。我们自称是大乘修行人,怎么能不成人之美呢?
      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在善人善事难以成就的时代,也就是法弱魔强的时代,全赖仁慈长者发大心纠正邪恶的人,保护和帮助善人善事,使他得以成立。这样的功德最为宏大。
      4、劝人为善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33,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
      什么是劝人为善呢?能得人身,生于人类,谁没有良心呢?只是在世路上追逐名利,忙忙碌碌,最容易昧了良心,沉溺堕落。凡是与人相处时,看见别人正在下堕,应当想方设法提醒他,点开他心中的迷惑。就像他正在长夜大梦中昏迷,让他猛然惊醒,又像长久陷于烦恼淤泥里,把他拔出来给他清凉,给他的恩惠最广大。
      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不过在红尘中追逐多了,没人提醒,越陷越深。心田中的善根长期缺乏善法的滋润,一直串习烦恼,久而久之,心地自渐污染,本有的良心也就渐渐蒙蔽了。
      这时候,能苦口婆心的劝导,把遮盖良知的那层迷惑去掉,他的善心又会重新萌动起来。我们能在一边帮他提起善心,等于把他从恶趣中救拔出来,这比解除身体的疾苦,意义还要重大。
      比如原先是学佛行善的好人,后来在恶劣的环境中,没有善友提携,不知不觉陷入罪恶中,修行完全舍弃,心也一天比一天迷乱。这时候有善友劝他,他会幡然醒悟,这是对他很大的帮助。他会感觉自己多年像做梦一样,都在造恶当中度过。这样可以重新调整好方向。
      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韩愈说:一时以口劝人行善,百世以书劝人行善。这是劝善的两种方式。
      我们的人身要用在利益有情上,头脑要思惟劝人为善的方法,口要用在劝人行善上,手要拿笔劝人行善。没有能力劝人,可以出钱助印善书,赠送有缘人,也同样是劝人为善。
      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然对证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
      和与人为善相比,劝人为善虽有外在形式的痕迹,但能对症发药、劝得到位,往往会产生特殊效果。所以,劝人为善不可放弃。
      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失言”,就是劝人的话不对机,没有起到好的效果。也就是,该说的没说到,不该说的反而说了,本该以这种方式说,却以那种方式说。“失人”,就是该劝化的人没有去劝化,错过了劝人为善的机会。凡是失言失人,都是自己的智慧不够,这时候要检讨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反思如何才能不失言失人。这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5、救人危急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瘝之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
      “颠沛”是跌倒的意思,比喻穷困、受挫折。“痌瘝”,痌是疼痛,瘝为疾病。“颠连”是困苦的意思。
      什么是救人危急呢?患难颠沛,是人世间常有的事。偶尔遇到了,要像病痛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赶紧为人解救,或者以一句话申白他的冤屈,或者多方面救济他的困苦。
      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崔子说:恩惠不在大小,别人有急难时,赶紧去帮助就行。这是仁者之言!
      我们以三则公案来说明:
      宋朝的周必大,曾经负责管理杭州的和剂局。一次和剂局着火,五十多人因事故被逮捕入狱,等待判处死刑。
      周必大问狱中的官员:“如果大火是由官员引起的,会怎么判罪?”
      狱吏回答:免官为民而已。
      周必大承认这次火灾是自己造成的,由此救了五十多人的性命。
      他自己却被罢官回乡,中途他顺便去看望自己的岳父。
      那一天,大雪纷飞,岳父家的童子正在庭院里扫雪。头一天晚上,岳父梦见“扫雪迎宰相”的情景。看到周必大回家,叹气说:“今日扫雪,只是迎一个被免官的人。”
      周必大回家以后,刻苦地读书。后来参加宏词科的考试,进京住在一个班直(皇帝卫兵)的家里。
      有一天,主人拿着一本小册子从外面回来,周必大借来观看,这是一本卤薄图(就是天子车驾的次第图),他全部抄写下来,记在心里。没想到考试正好出了这一题,他因此考中了宏词科。后来官至宰相。
      范仲淹在越州作知府时,有个孙居中的人,死在做官期间,他的孩子很小,家里贫困没有钱,回不了家乡。
      范仲淹拿出自己的俸禄,替他们准备船只,而且派部下送他们回乡。
      临走之前,又写了一首诗,交待说:路上如有关卡盘查,把这首诗拿给他看。诗中写道:“十口相依走河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不必问姓氏,此是孤儿寡母船。”(这一家十口相依为命,乘船过河,他们来时暖热,去时凄凉悲哀,关口不必问姓名,这是孤儿寡母所乘的船。)因为范仲淹的帮助,孙家一家老小顺利返回了家乡。
      宋朝的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孩子。在他掌管庆州的时候,有一年闹饥荒,饿莩满路。范纯仁请发常平的大米,救济灾民。郡官认为必须上奏才可以发米。
      范纯仁说:人不吃就要死,上奏再发,济什么事。你们不必担忧,有罪我来担代。
      于是当天发米赈灾,救活了无数灾民。
      后来范纯仁官拜宰相。
      6、兴建大利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什么叫兴建大利呢?小的一乡之内,大的一县之中,凡是有益于大众的事,都应当兴建,或者开辟水道;或者建筑堤岸,预防水灾;或者修建桥梁,方便交通;或者布施茶饭,救济饥渴。随缘劝导别人,同心协力地兴建,不要为避嫌疑而放弃不做,不要怕苦、怕人嫉恨,就推辞不做。
      7、舍财作福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
      什么是舍财作福?佛门万行,以布施为先,就是六度首先要修布施。所谓布施,只是一个“舍”字。通达的人内舍眼耳鼻舌身意,外舍色声香味触法,内外无不放舍。舍得干干净净,一丝不挂,就是波罗蜜多。
      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
      做不到这样,就先从财上布施。
      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34,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世人都是以衣食为命,所以,对世间人来说,钱财非常重要。如果我能随顺人心,舍财给他用,内能破我的悭贪,外能救他的急难。最初做是有一些勉强,但做习惯了,心里泰然,没有舍不得的。这样,最能消除私心,去除对钱财的执著。
      以下说一则公案: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52:51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明朝华亭县有位顾正心,官至广西参议。他平时喜欢行善积德,有一次捐出十万四千七百两银子,买了四万八百亩义田,全部施给华亭、青浦两县。做为徭役费用,让老百姓免除负担徭役的困难。
      一次,代巡抚来到松江府,禁止除夕燃放爆竹,很多人违反命令被关进监狱,顾正心也被误捕入狱。
      顾正心入狱以后,看见饥寒的人,就给他们送衣食;有罪犯可以赦免,就出钱代为赎出。最后,整座监狱快变空了。随后,他又出资修理监狱的房屋。他是如此舍己为人,从不希求回报。
      后来,两台大上报他的事迹,皇帝任命他做光禄署臣,他被敬奉为乡贤。
      《感应篇例证》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倪闪是沙县人,性喜布施。每次外出,身上总要带些钱财,遇到穷人,就把钱放在他家,不管别人知不知道。
      倪闪考试多次落选中,有人嘲笑他:“先生日日周济穷人,为何还多次落榜?是不是老天不长眼睛?”
      倪闪并没有退失信心,反而更加努力地布施,心里没有一点后悔。
      有一年闹饥荒,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倪闪搭了个粥棚,亲自煮粥周济灾民,救活了上万人。
      第二年,倪闪又去考试,很多乡里人梦到倪家的门外高竖一面锦旗,上书“饘粥阴功”四个大字。这一年,倪闪果然中了状元,后来官至尚书。
      8、护持正法
      何谓护持正法?
      什么是护持正法呢?以下先阐明正法的重要性,再教诫对法护持。
      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
      “生灵”,就是一切具灵性的生命。“万世”,是世世代代之意。
      如同没有眼目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一样,没有正法,见不到万法的缘起性,不知生命从何而来又如何还灭,不知如何修行才能获得善趣、解脱和成佛;没有正法,不见万法的空性、以分别心执著的都是戏论;没有正法,更不知自己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自性是佛。
      而有了法,能见到缘起、见到空性,见到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善道。依靠法,时时能增长俱生智慧,最后照见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所以,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
      正法是遍智佛陀无误现见诸法的真相之后,宣说敷演的。真理永远不会改易,诠说真理的正法也就具有永恒的价值。它超越时空,不因时空的改变而被推翻,正由其历古今而不变,世世代代的生灵依靠她,决定能见真相。所以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
      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
      “参赞”是参与、赞助的意思。天地具有孕育万物、生长万物的作用。“参赞天地”,就是帮助天地的造化之功。
      “裁成万物”,就像量体裁衣那样,契合众生的根机、意乐,让他们得到相应的成就,叫做裁成万物。也就是,对世间根性者,以人天乘法,裁成善趣人天;对小乘根性者,以声闻乘法,裁成声闻缘觉;对大乘根性者,以菩萨乘法,裁成诸佛菩萨。而且,每一类根性中又有种种差别,有种种法、种种阶段的法,让有情去除垢染,成就果位。
      那么,谁能裁成万物呢?只有圆满成就道种智的佛陀,宣演八万四千种法门,才能巧度有情,裁成万物。离开佛的八万四千法门,决定无法成办。
      “脱尘离缚”,就是可以解脱各种束缚。世亲菩萨认定法的作用为:“对治一切烦恼敌,救护众生离恶趣。”佛法不只断一分烦恼,它能圆满对治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摄的一切烦恼;不只断烦恼障,它能断除包括最细微所知障在内的一切障碍。
      以暇满、无常、苦、因果的教法,能脱开对现世和来世的耽著,趣入解脱。以菩提心的教法,能脱开自利的耽著,趣入成佛。以人无我的教法,能断人我执,远离烦恼障。以法无我的教法,能断法我执,远离所知障。以因果、四谛、唯识等缘起的教法,能远离对缘起的愚昧,无误取舍。没有正法,有情如何脱尘离缚呢?束缚是从不相应实相产生的,缘着颠倒邪法,一刹那接近解脱也不可能。所以,唯一依止佛法,才能脱尘离缚。
      “经世出世”:“经世”是治理世间,“出世”是超出世间。没有佛法,怎么会有菩萨以大慈悲现身世间,以无量方便度化众生呢?没有佛法,怎么会有菩萨不受三有束缚,出淤泥而不染呢?所以,“经世出世”依于正法才能做到。
      理解了上述佛法的利益之后,应当对法敬重、护持。
      故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
      “圣贤”就是佛菩萨。圣贤寺庙和经书典籍是承载正法的所依,依靠这些才能接引和教导众生,让他们趣入正法。所以,见到圣贤的寺庙、经书、教典、教言,都要恭敬尊重,如果有破损、杂乱,都应修补、整理。至于传扬正法,上报佛恩,更要努力实践。
      做为佛子,自己点滴的功德成就,都是法所化现、以法出生。推己及人,一切众生的利益安乐,也唯有依正法才能出生。所以,欲报佛恩、众生恩,唯有生生世世修行法、护持法、弘扬法。
      皈依三宝之后,要随分随力听闻法、思惟法、受持法、供养法、宣演法、修习法、护持法。修学大乘的人,更要发起护法的大愿。《普贤行愿品》说:“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9、敬重尊长
      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
      所谓敬重尊长,就是家中的父母兄长,国家的君王、长官,以及年龄高、道德高、地位高、见识高的人,都要倍加用心敬奉、承事。
      “加意”,是说内心虔诚、殷重,比对一般人更用心。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尊长是特殊的对境,稍做一点损害或利益,都有极大的果报。佛菩萨宣说因果的经论中都说,敬重尊长,能产生大福德;轻慢不敬,则有大罪过,很快会损坏福德。
      那么,敬重尊长怎么做呢?首先从敬奉父母开始,这一点做不来,更大、更广的就更难做到。
      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深爱婉容”,就是内在对父母有深深的敬爱。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恩德天高地厚,所以要以感恩心对父母敬爱。“婉容”,就是外在的态度、容貌,连表情、动作、说话,都有一种孝顺的样子。“柔声下气”,就是声要柔和,气要很平和。
      了凡教导我们,在家奉侍父母时,要让“深爱婉容、柔声下气”逐渐串习成性,这是以和气感动天地的根本。
      这个地方关系到人能否真正成就,是教育学上的大问题。
      按照缘起来观察,因果中有一条造作等流的规律,现在造作什么,以后就会以同样的方式造作。以这条规律衡量,才知道学孝对人有多么重要。
      孝敬能习以成性,在在处处可以发展出善行来。也就是,在家养成好孝敬的态度和行为,推而广之,对国家会尽忠,对兄长会尊重,对朋友会尽友道,对尊长懂得怎么尊重。如果是出世间学佛,也知道如何依止上师、承事上师,如何皈依三宝,报答佛恩,成为佛家的孝子、释迦的忠臣;对于道友,也懂得怎么尽佛法上的友道;修学菩提心,见众生都是前世父母,也知道如何对待众生。所以,学孝是真正的奠基。能在这里串习坚固,就有了成圣成贤的基础,相当关键。
      不然,步入社会,不懂得为人处世,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建功立业?进入佛门,了解了很多知识,贤善的品性却没有养成,内在的恶性仍然转化不了。对上,不知依止善知识;对道友,不知和合;对众生,不知慈悲。所以,不学孝存在很大的问题。
      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
      “君臣”是一种关系,领导者是君,下属是臣。比如,我们在常住的单位发心,负责人是君,下面办事的人是臣。在任何组织当中都有君臣关系。但一般人抗上、叛逆的心态很强,连三个人在一起,也不能安分,都是各自为王,不服从管理。按业果来判断,在团体中不听从君长合理的吩咐,都是破坏团体秩序、破坏事业的恶行。
      这里说:出门在外,承事君长,每做一事,都要忠诚,不要以为上级不知,就可以随便。处罚一个人,也不能认为上面不知,就作威作福,胡作非为。凡事要凭良心,对待罪犯罪过的轻重,要仔细审查,公平判断。
      像这样,凡是处理君长吩咐之事,都要尽心做好,不敢马虎随便,这才是为人忠诚之道。不能亏了良心、失了本分。
      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
      古人教诫:承事君长,要如面对上天一般恭敬。今天来说,就是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尽好责任和义务。这个地方关系阴德很大。
      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从显现的事实来看,凡是忠孝人家,子孙没有不发达久远而世代昌盛的。所以此处切切要谨慎。
      以出世间来说,任何佛法上的成就都源于依止善知识,历史上任何成就者的功德、事业,无一不是从敬重上师、承事上师而来。所以学佛修行,一定要尽好佛法中的孝道。
      10、爱惜物命
      何谓爱惜物命?
      “物命”就是万物的生命。
      我们要懂得,什么才是最值得珍爱的。五欲六尘,虚假的名利、包装,都不值得珍爱。真正值得珍爱的是生命。
      学习了大乘佛法,对于生命的本性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生命何等宝贵,自然会对有情发起珍爱之心。或者,能了解有情是自己过去世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我们也会普爱众生,报答他们的恩德。
      珍爱有情,是大乘修行的重点。《修心八颂》中说:“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
      恻隐之心:就是见到众生遭遇不幸而心里同情、怜悯的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慈的开端。
      人之所以算作人,唯一是有恻隐之心,求仁者是求这恻隐之心,积德者也是积这恻隐之心。
      周礼、孟春之月35,牺牲36毋用牝37。孟子谓君子远庖厨38,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
      《周礼》上说,每年正月祭祀,祭品不要用母的,因为春天是动物最容易怀孕的时期,以母的做为祭品,会摧残很多胎中的小生命。孟子说:君子不肯住在厨房的附近。一般人家的厨房成天杀生,宰割动物的躯体。君子不忍见闻动物被杀。这样做,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恻隐之心。
      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
      为了保全人的恻隐之心,前辈有四不食的禁戒,就是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见到动物被杀,不吃;自己养的动物,不吃;专门为我杀的动物,不吃。学者还不能做到断肉,应当暂时戒吃这四种肉,凡是修慈心的人,先初步这样做起。
      渐渐增进,慈心愈长。
      按这样培养,渐渐增上,慈心会日益增长。
      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于杀生等。
      不但杀生要戒除,就连微小的生命也不能伤害。譬如用丝做衣服,把茧放在水里烧,要伤害蚕的性命;种地耕田,不知要杀死多少地里的小虫。想想衣食是以众生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怎么能随便糟蹋、浪费呢?所以,浪费的罪过和杀生等同。
      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
      至于随手误伤用脚踩死的生命,又不知有多少,既然在学习慈爱生命,这些地方都需要小心设法防止。
      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
      宋朝苏东坡有两句诗说:慈爱老鼠,常留一点饭,让它不要受饿;怜悯飞蛾,宁可不点油灯,也不能伤害它。这是何等仁厚慈悲!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善行的数量无量无边,无法一一说明。总之,由上述善行推广开来,就可以圆满无量功德。
      以上的善行,能在所缘境、时间、希求的果位、深度广度上拓展开来,完全可以成为大乘菩萨的六度万行。
      唐朝的白居易问道鸟窠禅师,禅师开示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连三岁的孩儿也这么说。”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心服其言,作礼而退。所以,学习积善之方,关键是实行。能步步实行,决定可以速趣圣贤的境界。

19 逆知:预先知道。
20 嗤:讥笑。
21 弱冠:二十岁。
22 鄞:今天浙江宁波鄞县。
23 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
24 诓:骗。
25 辟:刑罚。
26 现行:就是现在的所行。
27 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重二十两,也有说是二十四两。
28 揄扬:称扬、宣扬。
29 取法:效法之意,也就是取过来作榜样的意思。
30 期年:一周年。
31 形迹:外在表现的形像。
32 判然:区分很明显的样子。
33 役役:形容劳苦不得休息。
34 泰然:安然镇定、若无其事的样子。
35 孟春之月:春季的第一个月,也就是正月。
36 牺牲:做为祭品的牲畜。
37 牝:雌性的动物。
38 庖厨:厨房。


第四篇 谦德之效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首先引《易经》的话说明人有谦德处处吉祥。从天道、地道、鬼神、人道各方面来观察,心中有谦德,确实一切吉祥。
    从天道来看,“月满则亏,月亏则盈”,月亮亏的时候,会以圆满来补足它,盈满的时候,又会让它亏欠,这是说常常觉得自己不足,就会进步;如果心高意满,则会失败。
    从大地的相来看,水从高处流向低洼,最后汇聚在低处。这是表示谦德具有蓄积的能力。“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了谦德,才能蓄集功德。
    鬼神对骄傲的人不喜欢,但对于那些能保持谦下、事事让人、敬人的人,鬼神不仅不会欺负他,还要给他降福。
    在人道中也是如此,谁都喜欢谦虚的人,而不愿接近傲慢者。所以,谦这一卦六爻皆吉。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书经》上说,自满招致亏损,谦虚领受利益。
    以下了凡以亲身见闻的五件事,证明谦虚的确能受益。了凡说:
    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我多次同诸多学子去应考,每每见清寒的子弟将要发达时,一定有一段谦光可掬。
    “掬”是双手捧住之意。“谦光可掬”,是形容一个人谦, 和的德光焕发,仿佛可以用手捧住。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
    辛未年,我到京城会试,同去的嘉善同袍总共有十人,其中以丁宾年纪最小,态度却极谦虚。
    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
    我肯定地告诉费锦坡:“丁兄今年一定能考上。”
    费曰:何以见之?
    费说:何以见得?
    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53:53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我说:“惟有谦虚才能受福报。你看十人当中,有谁像丁宾这样谦恭老实,不敢抢在人先;有谁像丁宾这样恭敬、顺承,作事小心畏惧;有谁像丁宾这样受侮不还口,听谤不辩解。人能如此谦虚,天地鬼神都要保佑他,哪有不发达的道理?”(看看现在的情况,居士抢在出家人前面,女众抢在男众前面,年轻人抢在老年人前面,凡事都以自我为主,不肯屈从别人,一点小亏都吃不得。这样事事我行我素,胆大妄为,有可能得成就吗?是不是得我慢的大成就呢?
    谦下的人,可以预言他会发达,这是以因果律决定的。人谦下,说明我慢低。能敬人,为人着想,自然有受之不尽的福德。不谦虚,实际是慢心大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恭敬承事,这是造恶业、消福报。丁宾谦德淳厚,念念都在积德,当然会发达。
    及开榜,丁果中式。
    等到开榜,丁宾果然考中了。所以,因果不空耗,福德积得深,今生就发达,不必等到来生。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
    丁丑年,我在京城,和冯开之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观察到他虚心自谦,言行举止从不以自我为主,大大改变了幼年的习气。
    李霁岩直谅39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40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李霁岩是他一个正直诚实的益友,时常当面指出他的过错,只见他心平气和地接受,没有一句反驳。这是谦德之相。
    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41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我告诉他:福有福的开端,祸有祸的先兆。祸福在于心,心果能调柔、谦下,上天一定会帮助你。兄今年决定能考中。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
    赵光远从小读书,童年就乡试中举,但是多年以来都不中进士。
    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
    有一年,他父亲去做嘉善县的三尹,就是县里的主任秘书,他跟随父亲上任。因为仰慕钱明吾的学问,就拿自己的文章去拜见、请教。
    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钱老先生没有给他面子,把他的文章全部抹掉。商人重财,学者重学,把学者的文章全部抹掉,对方一般情况下极其痛苦。但赵光远不但没发怒,反而心悦诚服,很快就改正。他是这样虚心,总见自己的不足,知错就改,所以必定大有前途。果然,第二年就登第了。
    壬辰岁,予入觐42,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壬辰年,我进京拜见皇帝,当时遇到夏建所,见他非常谦下,那种谦虚的光彩让人震憾。
    我回来对友人说:天要让一个人发达,在没有发他的福德之前,一定先发他的慧;慧一发,浮躁的心自然变得平实,放肆的言行也自动收敛。夏建所这样温和贤良,这是上天要发他的先兆。等到开榜,夏果然考中。
    这里说“未发其福,先发其慧”,可见慧的重要。智慧如眼目,有眼目才能看清正道,按这样实行,才会摄取福德,所以开慧为首要。
    这个慧,这里是指明白因果的智慧,人能识因果,就有明辨取舍的智慧眼,才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要改正,哪些方面应实行,怎么调整自己的意乐、行为。这样如理取舍而行,就会发福德。所以是“未发其福,先发其慧”。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
    江阴有个叫张畏岩的读书人,学问积得深,文章写得好,在当时的读书人当中,很有名声。
    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
    甲午年,他在南京乡试,住在一所寺庙里。考试揭晓,名落孙山。他不服气,大骂考试官没睁开眼睛,不识人材。
    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
    这时有一位道人在一旁微笑,张畏岩马上把火发在道人身上。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道人说:“相公的文章必定不行。”
    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这话像火上加油一样,引得张畏岩更加气恼,他说:“你没见我的文章,怎么知道写得不好?”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道人说:“我听说写文章贵在心气和平,刚才听你大骂考试官,你的心很不平,文章怎么写得精妙呢?”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道人的话正中要害,张畏岩在道理面前不由得屈服了。道人说得在理,自己是有这个毛病,因此,他转过来向道人请教。
    所以,这些古人还是很可爱,前面确实傲慢,一旦认识到错误,也愿意听从别人的教诲,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人。
    再看: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
    道人说:“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里不该中,文章写得好也没有帮助。这要自己来做个转变。”
    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
    张畏岩说:“既是命里决定的,怎么转变呢?”
    这时候,他还不知道立命的道理,认为命是固定的,不能转变。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道人说:“造成现在命运的是宿业,而创立未来的命运,却在我现前一念。只要今后努力行善、广积阴德,哪种福报不可以求得呢?”
    张曰:我贫士,何能为?
    张说:“我这样贫寒的读书人,没钱能做什么?”
    他认为钱财是行善的基本条件,没钱就积不了福德。
    道人以“唯心积福”启发他:
    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道人说:“善事阴功,都由当下一念心所造,能够常存一颗善心,就是功德无量。况且像谦虚这一点,不要花一分钱,你为何不自己反省,反骂考试官呢?”
    善心是积德的本源,虽然没钱,但常存善心时时行方便,就能积大福德。天天修谦虚、修恭敬,不必费一文钱,也可以让功德充满相续。
    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折节”,是降低身份、屈己下人。“自持”,是很谨慎地把持好心念、言行。
    听了道人的一席话,张畏岩幡然醒悟,从此谦下谨慎,降低自己、事事留心,善一天比一天修得多,德一天比一天培得厚。他能改过自新,所以进步很快。
    丁酉,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
    丁酉年的某一天,他梦到自己到了一间很高的房屋里,得到一本考试录取的名册,里面有很多缺行。
    他就问旁边的人,回答说:这是今科考试的录取名册。
    问:何多缺名?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张畏岩问:“为什么名册里很多处都缺少名字?”
    那人说:“科第在阴间三年一次考较,提前三年就考核好了预选名单,须要积德无过失的人才能入选。像前面看到的那些空缺,都是本该选中,但因为三年当中新犯了过失而被除去。”
    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
    然后他指着一行说:“你这三年以来,行为谨慎,或许要补这个缺,望你自珍自爱。”
    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这一科,张畏岩果然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这则公案讲得和了凡的事差不多,都是了解了“命自我立”之后,改过自新、力行善事,从而改变了命运。立命的学说不论何时何处都是适用的,今天的人能实行,也一定能转变命运。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这样看来,“举头三尺有神明”,趋吉避凶的主动权,决定是在自己手上。
    须使我存心制行43,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44,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这一句讲怎么做才具有纳受福德的根基。
    必须使我的存心、行为丝毫不得罪天地鬼神,处处存好心、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就不会受到惩罚。而且,内心谦虚,别人为重,自己为轻,使得天地鬼神时时哀怜我,这就有受福德的根基。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以人生经验和因果律来看,那些满怀傲气的人,决定不是远大的器量,纵然一时发达,也没有很大的受用。稍有见识的人,必定不愿缩小心量,自拒福德。
    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何况人要是谦虚,就可以得到别人的指导、栽培。而且,谦虚的人随时随地肯学习他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品德,所以是取善无穷。这尤其是修行者必不可少的一项品德。
    一个人心高气傲,谁能教导他呢?不愿意看低自己,怎么会向别人请教学习呢?器量如此狭小,又能有多大的发展前途呢?所以,傲慢是修行的大障碍,不努力对治,就无法成就。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古人说:“有志于功名的人,必定得功名;有志于富贵的人,必定得富贵。”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志向坚定,锲而不舍,任何事情都能做成功的。
    志就是愿,这是发起修行的关键。有志就能起行,有行就能满愿。所以,人有志就如大树有根。立定志向之后,必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如此自然能感动天地,而造福完全由我来做。
    天地是无限宽广的,没有人能阻碍自己,只要胸怀大志,处处可以行善积德,利益众生,这是造福由我的意思。
    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
    了凡说:今天求登科第的人,最初也没有真正立志,不过是一时的兴致罢了,兴致来了,有一点追求的心;兴致一退,就停下来不做。
    这是立志不真的表现,人没有志就没有根,就像随风飘荡的树叶一样,没有中心思想,行为不能一贯坚持。所以,确立大志,才能在任何境缘中心不动摇,历经坎坷也不变初心。
    我们问自己:是真心立志利益众生、断恶行善、弘扬佛法,还是只有一时的冲动,兴致来了,学两天佛、讲两天法、利益一点众生;兴致没有时,全都抛在一边。假如是后者,就是没有根,像这样是无法成就的。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你喜爱音乐,如果把这份爱好扩大,齐国大概就能富强了。”
    意思是,齐宣王,你的喜欢音乐,只是追求个人的快乐而已。如果能把为个人求安乐推广到与民同乐,为人民求安乐,齐国一定会富强的。
    予于科名亦然。
    我认为科名也是如此。只为个人求科名,胸无大志,也不会成功。如果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求功名,定然有成。
    或者解释:如果把求科名的心,换在追求利他上,念念存善心,积功累德,那一切福报都可以求到。

39 直谅:正直、诚信。
40 平怀:心态很平静。
41 相:扶助。
42 入觐:进京见皇帝。
43 存心制行:“存心”是指意乐,“制行”是指行为。
44 虚心屈己:就是内心谦虚,委屈自己,尊重别人。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这次,应汉地道友劝请,开讲《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是两篇极能辅助因果修学的好文章,文字流畅、义理精微,豁人心目。由于都是作者本人真实修持的经历和体会,所以感染力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学习后自然会生起见贤思齐、急欲效仿的善心。若能依教奉行,则不论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必定能化灾祸为吉祥、远离痛苦而获安乐。
   下面看正文。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位俞公,名都,字良臣。他少年时便多才博学,十八岁就中了秀才,而且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按常理推测,俞公从小就资质过人,前途必然光明美好。
   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
   到了壮年时,因家中清贫,他就在私塾教授学生。教书之余,和十几个同学共同结文昌社,按《文昌帝君阴骘文》行善积德,大家一起惜字、放生、戒淫杀、戒口过,这样做了许多年。
   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
   俞公壮年时,家中灾祸接踵而至。他曾前后考试七次,都名落孙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因病夭折。第三个儿子很聪明,左脚底长有两颗痣,夫妻俩对这唯一的儿子如掌上明珠般疼爱有加。可惜,这孩子八岁时在外玩耍忽然失踪,从此不知去向。俞公生了四个女儿,也只剩一个。
   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
   这样的家庭悲剧,导致妻子因极度思念儿女而哭瞎了双眼。俞公几十年来一直抑郁不得志,家境越来越困难,前途渺茫,越发凄惨。可想而知,经过了这么多挫折,俞公青年时对人生美好的憧憬完全破灭了。他自己反省:我是个读书人,有聪明才智,又一直行善积德,并没有大的过失,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对我这样严厉惩罚,天理何在!
   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
   年过四十之后,每年腊月三十祭灶神时,他都亲自撰写一篇疏文,祷告灶神,求他向天帝传达。这样做了几年,也毫无感应。
   至四十七岁时。
   从十八岁中秀才至今,转眼已过了三十年。在这漫长的三十年、一万多个日子里,俞公一直抑郁不得志,不曾有过安乐。
   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张姓,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俞公四十七岁时的大年三十,这位不得志的文人家中显得格外冷清。按传统,旧历除夕家家户户过大年,充满了节日喜庆的气氛,然而,俞公家中却只有他及双目失明的妻子和一个女儿,在昏暗的屋内相对呆坐。看到别人全家团圆美满而自家却这般凄凉,不免触景伤情,心中十分忧伤。
   一家三口正凄凉相吊时,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俞公拿着蜡烛去开门,看见来人身穿黑衣、顶结方巾、须发半苍白。此人作揖后坐了下来,说道:“我姓张,从远道而来,因为听到你家中的哀叹声而特地前来安慰。”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俞公觉得此人气质不凡,就对他格外恭敬,两人便交谈起来。俞公说:“我这一生读书、积德行善,可是如今不仅功名无成,还落得妻子不全。生了九个孩子,只剩一个女儿,妻子也因伤心过度而把眼睛哭瞎了,现在我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俞公还把每年除夕所写的疏文念给张公听。
   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54:57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张公说:“你的家事我早就知道了。你的问题是意恶太重,专在外表上求虚名,而且疏文之中充满了怨天尤人的语气,对天帝多有亵渎,恐怕惩罚还不止如此!”
   张公这句“意恶太重,专务虚名”,直接点中了俞公三十年来人生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心地没有修好,竟会感召如此不悦意的苦果。
   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
   俞公大吃一惊地说:“我听说冥冥之中哪怕是丝毫善行,上天也必定记录在案。我这三十年来发誓行善,对文昌社的规条一直遵守奉行,难道这一切用一个‘专务虚名’就能全盘否定吗?”
   俞公如此评价自己,显然是没有自知之明。如果他能早日认识自己的过失,事态也不至于发展至此。
   见他仍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张公就针锋相对、直接揭露他内心的毛病,针对他承诺的惜字、放生等一一对证。
   先看第一条惜字。
   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45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
   张公说:“你的学生和朋友经常用旧书糊窗户、包东西,甚至拿来擦桌子,而且借口不能沾污字纸,很快就把纸烧了。你每天亲眼见到,却不说一句教诫之语,只是路上看到字纸,才拿回来烧化,这有什么利益呢?”
   由此可见,俞公的心行有偏差,惜字做得不切实,如果他对字纸真有爱惜之心,为什么见到学生沾污字纸时,不能劝诫一句呢?这说明他惜字的意乐并未真实生起。
   再看第二条放生。
   “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
   张公说:“文昌社每个月放生,你只是随大流跟着别人转,假如别人不去,你也就不做了,其实慈悲心并未由衷发起。”
   因此,俞公的放生完全流于形式。是不是真实放生要从意乐和行为上衡量,如果意乐、行为不真实,就只是影像,不是真实的放生。真善和影像之善差别很大,如果不能做到心清净和加行清净,即便三十年行善也是徒有虚名而已。
   如果依此检查自身,就会发现自己的毛病很多。比如:我们行善往往缺乏主动性,常常只是随班奔逐,并未由衷发起善心。如果是去赚钱,则不用别人说,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地把握所有机会,念念不离此事,所以赚钱是真干!
   然而,我们行善是否也像这样呢?是不是走个过场,并没有真意乐、真精进。我们行善往往忽略最基本的动机调整,比如:每次闻法时发心十分关键,可是我们往往习惯处于无记的状态,有口无心地念诵一下,最初没有猛利的发心,最后也没有回向菩提,其实这就是随波逐流,并未由衷发起殷重求法的心。如此敷衍成习,行善几十年都落于影像,岂不可惜!因此,对于念诵、思惟、种种利他之事以及为常住发心、供养等,都应注意调整好意乐。
   “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
   “你戒杀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爱护生命的真实善心。你家也吃虾蟹之类的动物,难道它们不是生命吗?它们在砧板上被杀、在油锅里被煎,难道就没有痛苦吗?你是外放生、内杀生,戒杀的誓言清净吗?”
   再看第三条戒口过。“戒口过”就是戒妄语、绮语、两舌、恶口。
   张公接着说:
   “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但于朋谈惯熟中,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触怒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
   “就戒口过这一条来说:你语言敏捷巧妙,听者往往为你倾倒。你出语时也自知有伤厚道,但在朋友间说笑惯了,随随便便就冷嘲热讽,无法克制,舌头像刀锋一样刻薄,时时处处触怒鬼神。你每天所犯的口过记录下来不知有多少,而你不但不知反省,竟然还以厚道自居,你这是欺骗谁呢?是欺骗上天吗?”
      再看第四条戒邪淫。
   “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
   “你虽无邪淫的事实,却有邪淫之心。你见到人家的女子貌美,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心神荡漾,无法排遣,只不过是没有邪缘凑合而已。”
   “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
   “你自己反观一下,如果身临其境,美女投怀送抱,能像鲁男子一样坐怀不乱吗?而你竟敢说自己终身没有邪色,这一点能在天地鬼神面前鉴定是非真假吗?”
   凡夫没有自知之明,自己心行如此下劣,却还硬充门面,声称终身无邪色,一旦追问勘察起来,便会发现只是口说大话而已。
   “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
   “你发誓遵守的规条尚且做得如此不堪,何况其它规条之外的行为,就更不用说了。”
   张公接下来又说:
   “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实善可记。”
   “你连年所焚的疏文,都已原原本本地汇报到天上,上帝特意派遣日游使者观察你的善恶,可是多年以来,你没有一件真实的善行可记。”
   “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46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
   “只见你在私居独处时,心中的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往来不绝,恶念多得不可计数。”
   由此可见俞公道貌岸然的外表之下,内心世界多么不清净。每日贪财、贪名、贪饮食受用,一见美色便淫念不断;容不得别人有智慧、功名、财富,嫉妒心强烈;内心褊急,执著一端,自以为是,容不下别人的意见;又有高己卑人的心,自视甚高,看不起人;还总是追忆过去、幻想未来,妄念纷飞;他人稍微损害自己,不顺心意,就萌生报复心。诸如此类的恶念相继不绝,不可计数。
   “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福报来自善心,灾祸由恶心招感,因此张公又说:“这么多的意恶在你心中串习成性,上天的记录已经有很多,以后对你的惩罚还会日益严厉,你逃避灾祸都来不及了,凭什么希求获得福报呢?”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俞公又惊又怕、全身颤抖,跪在地上流泪说:“您既然知道冥冥之中的事,必定是神仙,求您救度我!”
   张公的一席话犹如霹雳,猛然惊醒了俞公。为什么他三十年来一直自欺呢?就是因为对业因果愚昧。以前他不认识业的善恶差别,这时才明白过去所做的大都是恶业,因此导致了三十年凄惨的境遇,于是才真正重视、畏惧业果。又因为对过去的行为惭愧、追悔,而有了真诚忏悔的动机,想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张公看他可以教化,就指点他改过的方法。这些教言使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事实上,我们若能像俞公那样依教奉行,则必定立竿见影,天天都有收获。
   张曰:“君读书明礼,亦知慕善为乐。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生平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尝有一事着实。”
   张公说:“你读圣贤书明白道理,也知道要学好,以善为乐。当你听到劝善之语,内心也很激动,见人行善时,内心也深受鼓舞,要求自己做这样的好人。但是,你的毛病是事情一过就忘,信根原本不深,恒心也就不稳固,因此生平的善言善行都落于敷衍浮沉,不曾有一事真正落到实处。”
   这的确是末法时代凡夫众生的通病。其实,我们也和俞公差不多,虽有少许善根,但因轮回得太久了,心中的恶势力太强,稍起善心,很快又被恶习所夺,所以行善不稳固,信根微薄,发心也不长远,一生的善行,就像青稞酒上所洒的少许糌粑,都浮在表面。因此,我们不能好高骛远,每做一件善事就要踏踏实实真心地做好,先不求速度和数量。
   俞公在善法方面没有实际的成绩,那么恶的方面如何呢?张公评论说:
   “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
   “而且,你内心充满了各种恶心,此起彼伏,缠缠绵绵,终日不得摆脱。”
   贪心起来,就随贪转,嗔心起来,几天挂在心头,一个烦恼刚消失,另一个烦恼又来了,这就是满腔意恶的状态。
   “犹欲责天美报,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
   “你的心地如此恶劣,却还责备上天不为你降福,这就像种的是满地的荆棘,却还痴痴地盼望收获丰美的庄稼,天底下会有这种事吗?无因却想求果,岂不荒谬?”
   “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
   这是教诫俞公要逆着自己的习气和烦恼对抗。修行是否能进步,就看是否对治自己的习气。
   张公说:“你的意恶深重,今后要好好看住自己的心。凡有贪淫的客尘、各种妄动的杂念,不能置之不理,一见它生起,首先要提起勇猛的心力、屏除一切杂念,将自己的心地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心只管缘善法思惟。”
   佛在《十善业道经》中说:有一种法能遮止恶趣,是哪种法呢?就是日日夜夜思惟观察善法,让善法念念增长,不许有一丝不善夹杂。和此处教言如出一辙,重点是要念念观察自心,要让念头唯一缘着善法作意,不夹杂一点恶。这是断恶行善的关要。
   “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
   “有力量能做的善事,就要不求回报、不求名利、不求后世的异熟果,不论事情大小、难易,都要一心投入,不夹一点虚浮,耐心地完成。”
   此处有两个教诫:第一,行善应无所求,纯粹是为了利他,善心就很纯正。若能不求,心便清净,福德反而大。第二,行善要平等、老实,凡是善法就应死心踏地去做。我们有时大善愿意去做,小善就不愿做,有时困难的推给别人,容易的留给自己,或者与我关系好的才做,关系一般的就置之不理。这都是凡夫心不平等的缺点。
   “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这是教导俞公恒时要保持善心圆满的状态。
   张公说:“如果是自己做不到的善事,内心还是要勇悍恳切,不能失去这颗善心,一定要让自己的善念圆满。”
   一般人对自己胜任的事容易提起心力,但能力不够时就容易舍弃。我们行善虽然有时力不能及,但也不能丧失志气,何时都不能没有希求完成善法的心,即便暂时做不到,也一定要发愿将来能够做好。
   比如教书,虽然学生的素质差,自己也没有好的教育方法,但不能因此放弃,那种想要教好学生的善良愿望始终不能退失,还是要尽心尽力去教。再比如,医生对某些疾病没有能力治疗,但为病人解除病苦的善心还是要圆满。一位好医生,即使对绝症患者也还是要尽心尽力,在善的原则上,不能有任何动摇。这颗贤善的心何时何地都不能少,一颗心唯一要定在善上。
   此理推广开来,即宗大师在《广论》中教诫的一条贯彻修行始终的原则。宗大师说:“对于所有成佛支分之法,现在能修就应修习,现在还不能真正遮止和行持的,也不应以自己不能趋入为理由而舍弃,应当想:我何时能对这样的法由趋入和遮止的方面真正地修学呢?由于有这样向上的愿望,就会针对它的因而积资净障、广发正愿,由此在不久的时间中,逐渐增长智慧能力,对一切都有能力修学了。”
   再看张公的教诫。
   “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
   张公提出两个令善行圆满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要有忍耐心,不能忍耐,善法就无法完成,因为行善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不能忍耐,就无法成功。第二,要有永远心,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何圆满善业?相反,若具足这两种心,再大再难的善法也能圆满。
   “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
   “行善时,切切不可懒惰,对行善要勤奋、殷重。又切切不可自欺。”
   明知错了还自我原谅,本该义不容辞的却推卸不做,明明很下劣还卖弄高深,这些都叫自欺。
   “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
   “如果能按以上的教诫常久坚持做去,日久功深,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验。”
   为什么呢?因为缘起不空耗,心渐渐贤善、纯厚,福德也就越来越深,时间一长,身心命运等都会有大的转变。
   “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
   “你家事奉我非常虔诚洁净,为了报答你,我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你要好自为之、尽快努力,还可挽回天意。”
   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
   张公说完,就走进俞公家的里屋,俞公起身跟随。张公走到灶下,忽然不见。俞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公是司命的灶神。
   以上讲了俞公三十年的悲惨遭遇。
   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是真实的白业?就一般白业来说,“意乐”是由于见到黑业的过患而发起远离黑业的意愿,“加行”即发起种种行为止息黑业。就布施等殊胜白业来说,“意乐”是见白业的功德而发起行持白业之欲,“加行”是发起种种行为行持白业。
   依此衡量,就能看出俞公断恶行善根本没有实质内涵,相反,造恶的意乐、加行都很严重。这三十年成了造恶的人生,十八岁以前聪明而有发展前途,后来的三十年中却不但没有长进,反而步入了穷途末路。俞公没有自知之明,直到张公揭露他内心真实的面目,他才知道自己的心和善法相距太远。
   我们看到俞公的失败,就应反省自己。如果行善的意乐和加行没有真实生起,那么表面上做得再好,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因此,我们必须如实照见自心,发现过失就立即改正,这样修行才能起步。如果没有十白业道的基础而妄求高深,极有可能求升反堕。
   一旦真正检视自心便会明白,我们的心和善法的距离正如月菩萨以千金供养婆罗门而得到的偈颂所说:“虚空和大地相隔遥远,大海的东西海岸相隔遥远,东西二山相隔遥远,凡愚和正法的距离比这还要远。”
   平常仔细反省,就会发现自己内心有许多过失。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几万秒钟,如果把每一秒的心理活动反映在电视屏幕上,那么内心世界的肮脏不净就会暴露无遗。修行就是要遣除不清净的心念,若能每天反观自心、努力改过,就会有切实的修行效果;否则,若仅仅做表面功夫,就很可能落得像俞公那样,三十年一事无成。
   我们身处灾难重重的时代,更加要反省、改过,否则一旦大难来临,单凭表面功夫就很难度过。今天,不论个人、家庭或社会,都充满了虚假和伪善。事实上,俞公所代表的正是“假修行”的普遍现象,我们应当对照自心,反省自己是否也是如此。今天有许多社会人士,包括修行人,都不是以真心做事,而习惯用一种虚假的心态待人处事。这样心地不真诚,再怎么做也只是伪善,而非真善。
   下面讲俞公后半生的转变。
   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也。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8 10:56:00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知道来者是灶神后,俞公虔诚地烧香、磕头,表示感谢。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在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他想重新做人,于是向天地礼拜、祈祷,发誓:一定要改正过去种种过失,切实地行持各种善行。而且,他把号改为“净意道人”,以表示要遣除种种邪念的决心。(灶神指出他的毛病是意恶太重,而“净意”正是念念自净其意,这是真忏悔。)
   四力忏悔中有一力叫恢复力,就是要发誓愿,纵遇命难也决不造同样的恶业,必须要有这种截断恶相续的决心,忏悔才能达到扼要。如果没有这种决心,而只是口头上说“我错了,我一定改正”,则是空话,甚至带有欺骗的性质。佛菩萨不是让我们这样忏悔,若忏悔无效也只能怪自己。
   俞公这时真正发起了忏悔心。以下是他崭新生命的开始,是从何处开始呢?就是从改过自新开始。若不改过自新,就不能有所长进,外表上再怎么做,也不可能拔掉罪根。
   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
   改过自新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当一个人真正奋发向上时就好像逆水行舟,无始以来的习气都会纷纷涌现,所以最初的阶段最为艰难。
   俞公也是这样,最初行持时,内心杂念纷飞,不是怀疑就是懒惰。怀疑时心想:这样做真的有利益吗?对于行善能获得安乐不能确信,而且对行善提不起精进心,懈怠懒惰。这就像我们发心第一天还比较像样,七天之后就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根本不愿意去。这样一天天恍恍惚惚地过去,俞公被自己的烦恼习气打败了,依旧随着习气流转,因循从前的状态。那么他该怎么办呢?又没有其它退路,这时俞公真的发起了勇猛心。
   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
   他在家中供奉的观音菩萨像前,不断地磕头,磕得头都出血了,又诚敬地发下誓愿:今后一定善念真纯,善力精进,倘若还宽恕自己,就永堕地狱。
   这是以猛利心截断恶业相续,真正把自己从恶业中拯救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猛利的誓愿力,就很难突破恶业的重围。换句话说,如果不精进奋发,最终还是会被恶习牵制。譬如戒毒,毒瘾的力量强大,如果最初戒毒时无法奋力突破难关,则旧病复发时,必定又会被习气卷走,所以这是决定上升或堕落的关键时刻。在这场与烦恼你死我活的斗争之中,除了与烦恼斗争之外,没有第二条出路。俞公这时算是真正发起了誓死一战的决心。
   “善念真纯”,就是善心纯厚,对所有人事物保持真诚、纯厚的善心。我们能否获得安乐,就看能不能保持这颗善心。一个人的心地一旦坏了,前途也就葬送了。
   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
   他在每天清晨,虔诚念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一百声,以祈求菩萨冥冥中加持。
   如法的忏悔需要具足四力,俞公可能没有学过四力,但他忏悔时四力完全具足,而我们对四力虽能倒背如流,也许连一力也没有。
   俞公是如何暗合道妙的呢?当灶神说出他的过失和即将招感的果报时,他真的相信了、真的畏惧了,当时他有很强烈的追悔心,到了全身颤栗、痛哭流涕的地步,这是真实具足破恶力。他猛利发誓说“如果自我原谅,就永堕地狱”,这是具足恢复力。而且,他相信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一心祈求菩萨加持,这是具有以菩萨为皈依境的信心,具足了依止力。他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具足对治力。
   凡夫的力量小,而上师三宝则具有圆满的智悲力,我们一方面祈祷上师三宝,另一方面也须真诚发愿、改过自新,否则自己不改正过失而继续造恶,佛菩萨的加持也无法完全融入相续。比如:河水浑浊了,即使天上有明月,也无法显现月影;相反,河水越清净,水中的月影也越清晰。所以,忏悔时破恶力和恢复力必不可少,这两个力修好了,就会事半功倍。
   俞公所念的圣号并不多,只是每天早上念一百声,但他是真正用心改过,全心全意行善,具足了对治力,所以功效极大。这个道理,在《妙臂请问经》中说:“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自己以清净戒律为所依再来念诵,以念诵的火焰可以烧毁无量恶业。许多道友都发愿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忏悔罪业,我们应当以俞公为榜样,具足四力,必定会收到殊胜的效果。
   下面看俞公发誓之后如何对治自己的毛病。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
   俞公原先说话放肆,在朋友中随风讪笑、言语刻薄,在很多方面都有损阴德。为什么他会这样随便呢?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相信业果,所以三门放逸、无所顾忌。但是,现在他开始敬畏因果了,害怕一不小心口成利斧,在恣意开口时毁坏了自己。所以,他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行为、每动一个念头,都好像鬼神在旁监视着他,不敢有丝毫自欺、放逸。
   再看他行善方面的转变:原先他行善是随波逐流、流于形式,善念并未由衷而发。灶神说他对善法也有欢喜心,但由于信根不坚固、没有长远心,所以善行都流于表面,不能落实。他是有心之人,把灶神的教诫都铭记在心,以后便着重在此处改正自己。
   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
   凡是一切有益于人的事,不管事情大小、有没有空闲、别人知不知道、力量够不够,他就认定一个“善”字,凡是善法他都欢喜地行持,想方设法做好为止。
   对此应当如何去体会呢?我们观察商人不论对大钱、小钱,不论有没有时间、有没有能力,对赚钱一直都有欢喜心,他们费尽心思,就是要把钱赚到手才甘心。心有所好,自然就会精进,正是这个道理。
   然而,我们不是要追求金钱,而是要完成最有价值的善业,所以对善的追求一定要超过商人求财的热情。比如:照顾病人要多方面的付出,这时一定要委曲求全,若稍有自私的念头,怕脏、怕累、怕麻烦,就无法妥善照顾病人。展开来说,完成任何一件善事,都应当全心全意。要圆满善行,就要放下自己,这样才能初善、中善、后善,才能改正行善敷衍浮沉的毛病。
   随缘方便,广植阴功。
   自从俞公有了行善的意乐之后,便在生活中随顺环境、因缘,处处广行方便,广植自己的阴德。
   其实,善的天地是最广大的,只要有心行善,这样大的地球,到处都有你行善的机会,到处有需要你帮助的人。
   下面讲一则公案帮助大家体会“随缘方便,广植阴功”:
   以前有位叫阿鸠留的长者,有一天他经过一条险道,三四天都未见水、草,几乎就要饥渴而死。这时,他遇到一位树神,便向树神求救。于是,树神从指尖化现出饮食,救了长者一命。
   长老问:“尊神!你有何福德,手指竟有这样的神力。”
   树神说:“迦叶佛时我是一个穷人,平时在城门外磨镜子,凡是见到沙门过来乞食,我必定举起右手,用手指为他指示可以化到斋饭的地方,常常这样给人方便。以此因缘,我今生的受用全靠这根手指。”
   长者听后顿时觉悟,于是开始大修布施,每天都对许多僧人供斋,死后因此转生为散华天人。
   树神因地是通过举手之劳而随缘种植福田。广而言之,我们若能为别人指示,福田就以手而广大;能赞叹劝勉人,福田就以口而广大;能为利他而奔走,福田就以双脚而广大。所以,人身就像如意宝,只要自己有心,随处都可以用手脚、口舌、头脑来积累福德。菩萨戒的摄善法戒中,要求一位菩萨任何时处都要尽力积累下至一丝一毫的一切善业,这和此处“随缘方便,广植阴功”的意义相合。
   现代人常说:我们活得很无聊、空虚,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真是一种悲哀!做为有手有脚、有心识的人,拥有像如意宝一样的人身,为何不能开启内在善心的源泉,把善的力量无尽地发挥出来?为何要自甘下劣,让自己的生命黯淡无光?其实只要转变观念,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只要随缘方便、广植阴功,以善的滋润必定会迎来充满活力的人生。
   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
   这是在口业上修正。以前对于学生的过失,他碍于面子不说,现在则尽量劝人学好。不论是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以及因果报应等任何善说,凡是遇到有缘人他就以此方便开导。
   “敦伦”:伦是伦理。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人人恪守本分,尽自己的义务,就是敦伦。“勤学”:努力学好做人的道理。“守谦”:保持谦虚,恭敬他人。“忍辱”:遭遇任何损害痛苦时,内心安忍而不起嗔心。“因果报应”:行善会感得安乐,造恶会感得痛苦。
   俞公以这五方面的善言恳切劝导别人。同一个舌根,原先出口都是损德之语,现在说的则是利他的语言,这是从语言上改过自新。
   什么是“惟日不足”?就是俞公真正发起行善的意乐之后,他每天都有无量无边的善事要做,所以感觉时间不够用。
   比如:一个人对下棋很感兴趣,即使连下十盘也会觉得不过瘾,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同样,一旦真正投入行善,便会觉得到处都有善事可做。都市的人们不知周末该怎么过,只能看电视、上上网、逛逛街,这未免太可惜了。
   看到俞公这样利用人身,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人身的宝贵。人的一生数十年,几万个日子,如果每天都能把时间用于行善,这个人身就有大意义。相反,若用人身来造恶,人身就变成了造恶最有力量的工具。自从认识了善的真义之后,俞公真正善用了人身,他在一个月内精进行持的真实善法,远远超过以往三十年的影像善法。
   每月晦日,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
   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俞公记下一个月的所作所言,在灶神前写成疏文,向灶神报告。
   我们不必在灶神前写疏文,在上师三宝前写下每个月修行的汇报,就是真正的法供养。实际上,行善是最快乐的,在月底总结、回顾一个月的所作所为时,看到自己在善法上又进步了许多,内心便会很欢喜,对未来也就更有信心。这样持之以恒,以善业力,必定生也安乐、死也安乐,白天安乐、梦中安乐,今生安乐、来世安乐,不但自己安乐也能为别人带来安乐。
   下面再看俞公修持的效果。
   持之既熟,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如是三年。
   以前俞公是贪念、嗔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等无量恶念在心中此起彼伏。然而在这三年之中,俞公彻底改变了自己,满腔的意恶完全变成了“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真是不可思议!
   俞公在三年内就能有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在改过方面,他针对自己的毛病,日日改、认真改,一点也不放松、不姑息,这样坚持下去,自然达到“静则一念不起”的境界。在行善方面,他一直踏踏实实地做、耐心地做、勤勤恳恳地做,功夫天天增长,串习成熟自然“动则万善相随”。
   灶神只是给他开导了一个晚上,但是那些话,俞公始终铭刻于心,并且不折不扣地做了三年,结果也如灶神所言——“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原先遍地荆棘的心地变成了清净、贤善、具有无量功德的相续。可见“法不在多、贵在实行”,与他相比,我们听的法法义高、数量多,而且闻法的时间也长,可是我们的成绩如何呢?是否达到“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还是已成了佛教油子?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就是因为不思惟、不实行,所以都是在建造空中楼阁。我们学的佛法又高又多、时间又长,若能有像俞公这样的存心,早就超过俞公了,所以还是要真正依法去实行。《集法句经》说:“若人宣多如理语,放逸而不如是行,譬如牧人数他畜,彼非能得沙门分;设虽少说如理语,然能正行法随法,及能远离贪嗔痴,此等能得沙门分。”(假如宣说了许多如理的法语,却放逸而不实行,这就像放牧人数着他家的牦牛,自己不得受用一样,不能得到沙门的功德。虽然只讲了少许的法语,但若能真正行持、法随法行,就一定能获得沙门的功德。)
   一个人福报即将来临时必有前兆,就是心地更加清净。俞公三年的忏悔有了验相,即“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心地变得如此贤善,必定会开出茂盛的福德之花。此后,他安乐的人生境界即将一幕幕地显现了。
   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47,张江陵为首辅48。辍闱后49,访于同乡,为子择师。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
   三年后的万历二年,俞公五十岁时,国家举行会试。考试结束后,担任主考官的宰相张居正(张居正,是明朝大政治家,湖北江陵人,人称张江陵),想在同乡当中为孩子选一位品学兼优的老师。这时,人们都交口推荐俞公。
   原先的俞公一直穷困潦倒、不得志,而现在他道德隆盛。虽然他并没有推销自己,也没有雇人写传记,但却名声鹊起,竟然被宰相聘请到京城做老师。
   于是,俞公带着全家从江西乡下进了京城,做了宰相公子的老师,初步显现了发达的气象。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这是运气好,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岂不知冥冥中以福德力的感召,命运天天都在转变。当转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现前过去连作梦也想不到的好事。所以,一切祸福兴衰都是由善恶业决定的。
   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50。
   张居正尊敬俞公的道德,便替他报名入了国子监。一个人如何自求尊贵呢?就是修好道德。一旦道德隆盛,即使宰相也会恭敬。以当今的例子来说,比如,一个清洁工若能发起菩提心,则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上至天王,都要对他恭敬礼拜。所以,造恶是自贱,行善是自尊。过去的俞公作贱自己,几乎耗尽福德,所以命运凄惨,而现在他的善业充实了,人生的境地也就开始逐步上升。
   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51。
   又过了两年,俞公乡试中举,第二年又中了进士。
   以前的俞公虽然很希求功名,但却屡试不中,这就像沙子里榨不出油一样,充满意恶的心地怎么可能显现功名富贵?而如今短短几年间,俞公不但登科还中了进士,功成名就,这一切并非偶然,都是由于行善深厚而自然显现的。实际上,一切增上生的圆满——长寿、富贵、名声、相好、健康、眷属圆满,唯一都是由善业所感召的,也唯一须从善法上去寻求,这是唯一的方法。
   一日谒内监52杨公,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
   有一天,俞公去见内监杨公,主人叫五个孩子出来礼拜客人。这些孩子都是杨公为了老年有个依靠,而从各地找来的养子。
   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问其籍。
   其中有个十六岁的孩子,俞公觉得特别面熟,就问:“你老家在哪里?”
   曰江右53人,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
   孩子说:“我是江右人,记得小时候在外玩耍时,误上了粮船,被船带离了家乡。我还依稀记得姓什么,家住在哪里。”
   公甚讶之,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
   俞公非常吃惊,就命孩子脱下左脚的鞋子,发现他左脚底竟有两颗明显的痣,便激动地喊道:“这是我的孩子呀!”
   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
   杨公也很震惊,觉得这是天意,不然怎么会如此巧合?于是把孩子还给俞公,让他跟俞公回家。
   公奔告夫人,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