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妙音》第六册改造命运的窍诀
续-《●法妙音》第六册 改造命运的窍诀 - 益西彭措堪布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当时俞公激动的心情,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还一路跑回家,喊着夫人的名字。夫人日夜思念孩子的心顿时崩发,抚摸着失而复得的孩子,欢喜地流下了血泪。孩子也哭了,他孝顺地捧着母亲的脸,以舌头舔母亲的眼睛,这时,奇迹出现了,老夫人竟然双眼复明。于是全家团聚,重享天伦之乐。
俞公改过前后的差别实在太大了,过去是祸不单行,现在却好事连连——功名成就、孩子复得、妻子双目复明,真是一团福气之相。确实如同《感应篇》所说,一日三善——视善、语善、心善,三年天必降福。俞公就是这种修善成功的典范。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辞江陵回籍。
俞公当时悲喜交集,一方面对过去的遭遇无限悲感,一方面又对眼前的结果充满欢喜。他因此认识到唯有行善最有意义,从此便不愿做官了,于是辞别张宰相准备返乡。
张高其义,厚赠而还。
过去读书人都希求功名,总想谋求一官半职。俞公中了进士,有了做官的资格,但他却不求虚荣,只求行善。张宰相敬重他的道义,临别时便以厚礼相赠。
公居乡,为善益力。
俞公返乡后,比以往更努力地行善。他越行善越体会到善的利益,因此更有信心,由信心又增上自己的善法欲,以欲乐的推动更加精进,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对善法的利益,俞公并没有停留在字面的理解,而是亲自实践,从鲜活的现实人生中感受到善法巨大的利益。因此对于善法,他越做越欢喜,越做越精进。
其子娶妇,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焉。
子孙好不好,与自己的福德有莫大的关系。过去俞公生了九个子女,只剩一个女儿,可见福很薄。现在第三个孩子失而复得,没有绝后,而且此子成家后连生七子,个个学业出众,承继书香门第。
公手书遇灶神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身享康寿,八十八岁。
俞公亲自写下了值遇灶神以及实行改过的事迹,以此训导子孙。他晚年时生活安乐,健康长寿,一直活到八十八岁。
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人们都认为这是由于真实行善而挽回天意的结果。
45古代没有玻璃,窗户都是用纸糊的。
46褊急:气度偏窄,脾气急躁。
47会试:国家选拔进士的考试。
48首辅:宰相。
49辍闱后:考试之后。
50国学:当时国家所办的大学——国子监。
51进士:古代最高学位,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
52内监:侍候皇帝的太监。
53江右:长江以南,江西、江苏、浙江这一带,当时都称为江右。
了凡四训思考题
1、立命论和宿命论有哪些差别?
2、了凡被孔先生算定之后,相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因此淡然无求。相比之下,为现世名利拚搏的人生是否更高尚呢?
3、为什么云谷禅师笑了凡只是凡夫并非豪杰呢?
4、哪种求法是内外双失?哪种求法是内外双得?请具体说明其中的道理。
5、解释以下格言的意义:
⑴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⑵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⑶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⑷丰歉不二,然后可立贫富之命;穷通不二,然后可立贵贱之命;夭寿不二,然后可立生死之命。
6、结合业的轻重之理,阐述“一行可当万善”的道理。
7、了凡教子“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乃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这样作意对于修身立命有何重要意义?
8、以下六种思惟应如何贯彻在日常生活中:
⑴远思扬祖宗之德;
⑵近思盖父母之愆;
⑶上思报国之恩;
⑷下思造家之福;
⑸外思济人之急;
⑹内思闲已之邪。
9、解释:“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10、“其熟玩而勉行之”包含哪种修身进德的道理?
11“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推测祸福,无不应验”的原因何在?
12、如何入手思惟才能发起耻心、畏心和勇心?
13、如何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为什么说从事上改过“非究竟廓然之道”?
14、结合原文思考之后,用自己的话说出不能杀生的理由。
15、结合原文思考之后,用自己的话说出不能动怒的理由。
16、从理上改过是不是观察修?请思维如何运用这种方法改掉贪心、嫉妒心、竞争心、傲慢心、自卑。
17、怎样从心上改过?
18、三种改过的方法有什么差别?
19、我们怎样才能正确运用三种改过的方法?
20、改过有哪些验相?
21、您能常常反省发现自己的过失吗?发现过失之后,您是自我原谅,还是发惭愧心,愿意改正?是否您觉得自己很完美,无过可改,请问实际状况和您的自我评价吻合吗?
22、对照《改过之法》,检查自相续是否有过恶深重的恶相?
23、请以因果律分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24、请复述“无林不开榜”这则公案的内容。
25、谈谈您在学习《积善之方》中众多善人事迹之后的感想。
26、判别真善和假善的标准是什么?
27、什么是端善,什么是曲善?请对照自相续,检查平日所做的善行是端还是曲。
28、什么是阴善、阳善?结合因果道理解释“阴德,天报之”的意义。现代人喜欢宣扬自我、表现自我,这样的做法会产生何种后果,请谈谈您的看法。
29、怎样抉择是善、非善?为什么孔子在对待子贡不受金和子路受牛上,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30、请抉择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
31、什么是偏善、正善?吕文懿公的事迹说明了什么问题?
32、可以从哪些角度解释半善、满善?每个角度都具体说明。
33、解释“商罪贯盈,如贮物于器。”
34、说明某氏女施钱公案中“千金为半、二文为满”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点滴善根都变成满善呢?从孝亲、敬业、交友各方面反省自己是否达到满善?
35、为什么说三轮体空的布施,是“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我们怎样才能随顺“三轮体空的布施”?
36、何为大善、何为小善?
37、阐述“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少”的道理。您的发心行事有没有志在天下国家呢?
38、何为难善、何为易善?为什么“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
39、随缘济众有哪十条?
40、我们应当如何与人为善?
41、请解释“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42、怎么辨别君子与小人?
43、君子的存心如何?为什么说“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
44、怎样做到成人之美?
45、怎样做到劝人为善?
46、“与人为善”和“劝人为善”的差别在哪里?
47、怎样做到救人危急?
48、以今天的时代来说有哪些方面的兴建大利?
49、怎样做到舍财作福?
50、为什么说“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
51、有人说“今天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古代的正法不必要护持,应当有新的创造”,对此您的看法如何?
52、怎样做到护持正法?
53、为什么要爱惜物命?请说出您的理由。
54、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惜物命?
55、随缘济众有: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认真反省以往的行为,有哪些做法与十条相违,有哪些应当实行的没有实行,有哪些方面可以逐渐地积累?
56、解释:
(1)、“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2)、“满招损,谦受益。”
57、具谦德而中科举的事例,给我们何种做人的启发?
58、为什么说“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
59、在修行上培养谦德有哪些重要性?
60、解释:“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思考题
1、俞公三十年来一直行善积德却灾祸连连,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何以此即能否定俞公三十年来所做的善行?请以教证、理证说明。
2、请具体指出在惜字、放生、戒杀、戒口过、戒邪淫等方面,俞公的心行有何偏差,并且对照自心,反省自己在闻思修、持戒、上供下施、发心等时,意乐是否也有偏差?
3、为何俞公三十年来行善一直是处于自欺的状态,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4、请说明人们行善不能踏实深入而敷衍浮沉的原因何在,并检讨自己行善的力度、深度、持久度如何。
5、请总结灶神开导俞公的行善方法分别有哪些,并且观察自己是否都切实做到了。
6、对于力所不及的善法,我们应抱持何种心态?并以教证说明其必要性。
7、请具体说明俞公改过自新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四力”忏悔的扼要?
8、请以三种切身的比喻来体会“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的心情。
9、以公案说明“随缘方便,广植阴功”的意义,并具体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实践。
10、俞公三年来勉力改过自新的验相是什么?我们听闻的正法比俞公还多,但效果如何呢?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何在?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